种植面积达到了,但地不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就得不到补贴吗

国家喊你领钱啦!有些人能拿到100万 但有些人一分也拿不到|补贴|农民|农业补贴_新浪网
国家喊你领钱啦!有些人能拿到100万 但有些人一分也拿不到
国家喊你领钱啦!有些人能拿到100万 但有些人一分也拿不到
补贴是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话题,这回是实打实的补贴。所以一定要看好有关政策,而不要吃大亏占小便宜哟。我们先看一下这种补贴:高标准农田项目,每亩最多1500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所以,如果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那么你就可以直接申报承建高标准农田,这样你拿到的费用就高些。平原地区不低于5000亩,丘陵山区不低于2000亩。我们以前知道,那些专业大户和搞家庭农场的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那么这类农民也须经当地有关职能部门认定或登记才能领取补贴。还有那些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们也必须注册登记,而且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没有不良诚信记录。所以,不能因为是大户就可以直接能领到这费用。除此之外,还有以下7项目补贴看看你是否可以申请?1、农业补贴农业补贴扩大到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组织,只要这个人能享受到补贴,但这个过程就更方便了。在2018年,农业补贴将不会超过上一年度的平均销售价格30%。比如购买一个大型的棉花采摘者,可以获得大约60万的补贴。2、篮子补贴食品篮子项目将继续没收水果和蔬菜,包括茶叶和其他产品,特别是家禽和畜牧场,以建立大规模农业,农民200多亩,土地补贴可申请5000元。3、特色水果种植这项补贴还需分地区,有的省份专门建立的特色水果种植保险补贴,像荔枝、龙眼、木瓜等这4种水果一亩的保险金额在900—1200元,保费在一亩72—96元。4、蔬菜、水果、茶叶项目这几个项目每个都会补贴50——100万元,农民种植这些项目的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设施达到200亩以上。5、农业产地初加工项目像马铃薯贮藏库、果蔬通风库、冷藏库、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都是明年补贴的重点,但是这项补贴要“先建后补”,去年补助数额为是统一的30%,今年可能上涨。6、农庄建设补贴农民想建休闲农场可以申请专门的旅游专项基金,这个贫困的村庄也有专门的农庄补贴。7、粮食补贴种粮补贴不是谁想拿就拿的,它的原则是谁种的粮多谁就先拿,多拿。这个补贴是非常有利于那些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组织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大风号出品
2018年农业补贴,这8种土地种植的农作物将得不到补贴!
原标题:2018年农业补贴,这8种土地种植的农作物将得不到补贴!不知不觉中,春耕就要到了,大家在种植作物前都会有关注农业补贴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土地上种粮都有补贴,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这8种土地上种植将得不到补贴的详细内容。1.开荒地没有玉米生产者补贴并且由于开荒地是不能确权的,之前也没交过农业税,所以普通的承包地享有的其他农业补贴也都享受不到。2.不属于农村集体耕地的滩涂、行(蓄)洪区、湖垸、河道等已经围垦、种植作物的土地。3.国家已颁发林权证的林地和已享受退耕还林(草)补贴的土地。4.作为畜牧养殖场占用的耕地。5.非农业征(占)用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6.经政府认定,长年抛荒的耕地。(部分地区连续两年撂荒即可被认定)7.经政府认定,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这个最好提前向当地问清楚)8.成片耕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的土地。例如:工业化作物栽培的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池、育种育苗场所、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检验检疫监测用地和环保设施用地;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粮食生产的配套设施用地。如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用地。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8种土地上种植将得不到补贴的详情,最后提醒大家,流转土地时,合同上一定要写清补贴归谁,避免造成纠纷麻烦!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启动-中新网
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启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国务院扶贫办 制图:张芳曼
  记者的话:跑扶贫口这些年来,最痛心的是扶贫工作在一些地方被边缘化。因为不容易出政绩,很多地方领导对扶贫工作不太重视,流于年底送温暖等形式,扶贫干部积极性不高。目前,最急需、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应该自上而下树立扶贫是重大民生课题这一理念。
  1月18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宣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启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扶贫战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意味着什么?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短板的贫困地区会拖后腿吗?
  14个连片特困地区,最难“啃”的硬骨头
  需将大家各炒一盘菜的扶贫力量进行整合,突破发展瓶颈
  谈起扶贫,很多人会对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元旦前夕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场景记忆犹新。总书记走访的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就位于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燕山―太行山区。当地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而类似贫困村在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发生呈现出区域性、整体性特征。
  连片特困地区是指将自然地理相连、气候环境相似、传统产业相同、文化习俗相通、致贫因素相近的贫困县连片划分。按规划,全国共划分出11个片区,加上已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有14个片区。
  有统计表明,14个片区基本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扶贫开发任务异常艰巨。之前划定的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431个在片区内。针对这些地区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效果令人期待。
  期待的理由在于,之前的重点县扶贫模式下,我国支持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资金、项目多由各行业部门分头负责,大家各炒一盘菜,没有形成合力,也就不容易突破基础设施等瓶颈,减贫成效“水落船低”。比如,一个县再整合资金,也很难修铁路、修高速公路。划定连片特困地区,组织动员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合力攻坚,为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打造全新的工作平台,整合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就能融合快速发展,减贫会更有成效。
  从过去一年多各方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来看,比以前给力多了。比如教育部出台了专门针对14个片区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生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交通运输部将投资5100多亿元用于片区交通建设;国土资源部针对680个片区县的用地提出18项支持措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从225亿元增加到446亿元;财政部正在与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积极研究设立片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扶贫持久战,需要更细致更精准
  减贫工程应有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巩固扶贫效果;地方领导应防止扶贫边缘化
  扶贫之路,中国走了几十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到2000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中国特色的开发式扶贫道路总体是很成功的。世界银行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过去25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左右来自中国。
  然而,在回望过去成绩的同时,中国扶贫思路的变迁与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更值得梳理。
  如果说过去的穷,更多是受基础设施、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限制,现在的穷,更多受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限制。如何确保连片扶贫取得实效?除了进一步完善联系协调机制外,几个具体方面需改进,防止走偏。
  首先,我国很多扶贫工作都是采取工程的形式,工程减贫有其合理性,但穷人的发展能力弱,同样的机会富人更容易把握,这种挤出效应,会让工程减贫效果打折扣。因此,工程实施完之后,应该对贫困人口有后续的跟踪服务机制,巩固扶贫效果。具体到片区扶贫来说,会有很多跨区域的大工程、大项目,做大的同时也要做好小的方面,比如瞄准贫困人口,务求减贫实效。
  其次,防止扶贫边缘化。跑扶贫口这些年来,最痛心疾首的是扶贫工作在一些地方被边缘化,因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基础差,不容易出政绩。很多地方领导对扶贫工作不太重视,流于年底送温暖等形式,很多地方几十年扶贫办主任就没当上过副县长,扶贫办人数也很少,扶贫干部积极性不高。因此,最急需、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应该自上而下树立扶贫是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尽快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补上。
  再次,有一些优惠政策,要注意可行性。比如,国家公益项目取消重点县县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出发点很好,可减轻基层政府负担,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项目都是国家出一部分资金,省、市、县各配套一部分。如果贫困县不配套,层层倒逼,往往导致最希望发展、最需要得到项目的贫困县得不到扶贫机会,进一步拉大发展差距。
  全面小康,贫困地区困难不少
  扶贫开发需更给力“小灶”,也需融入“四化同步”进程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说的一番话,将扶贫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做了精辟的阐释。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这些奋斗目标与十八大提出的目标高度一致。
  这些目标,能否实现?
  有专家表示,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新标准,到2011年底,全国扶贫对象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比例13.4%。如果到2020年扶贫对象占比降到3%以下,未来几年年均需要减贫1000万。在历史上,很少有年份可以达到这样的减贫幅度。
  缩小收入差距的任务同样压力不小。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273元,绝对差距2646元;到2020年,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如果要达到全国翻番后的水平11838元,10年中必须保持平均13.7%以上的实际增速,这个速度仅在2011年出现过。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贫困地区实现全民小康困难不少,但从发展势头来看,也给人不少信心和希望。
  从区域角度看,2008年以来,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外出务工农民在省内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从城乡关系看,2010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更为喜人的是,年,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4%,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5.3%,高出全国5.1个百分点。
  因此,贫困人口实现收入倍增,难度不大;缩小绝对差距,有难度,但经过努力,绝大多数贫困地区也能全面小康。有两条最重要。
  第一,更多更给力的“小灶”,才能给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迎头赶上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记者跟武陵山片区一个贫困县的领导私下聊天,他表示,目前一些扶持政策不错但并不解渴,他最想得到的是税收优惠、用地指标等更高含金量的支持。他的要求不尽合理,但精神实质是对的,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薄弱,起点低,常规支持恐怕很难跟上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部队”。
  第二,贫困地区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产业转移正逢其时,贫困地区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把扶贫开发融入到“四化同步”进程中,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要做到这些,必须让贫困群众学会“游泳”,针对性的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服务、金融服务等必须及时跟上。
  我国扶贫历程
  1949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统计,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及印度57美元的一半。
  1978年,我国有2.5亿农村人口处于未解决温饱的贫困状态。
  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2.6倍,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
  1986年,我国制定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1994年,制定并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年)》,提出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2007年,绝对贫困标准调整为785元,低收入标准调整为1067元。截至当年年底,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479万。
  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而为一,统一为年人均收入1067元(此后标准逐年调整),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
  2010年,扶贫标准为年人均收入低于1274元,在此标准下贫困人口为2688万。
  2011年,我国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根据新标准,中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记者 顾仲阳)
【编辑:王永吉】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现在农民的种粮补贴是由国家财政支出,还是地方财政?_百度知道
现在农民的种粮补贴是由国家财政支出,还是地方财政?
补贴金额是否因地域和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异?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各地政府先做好财政预算,提交中央政府,再由中央政府做总的财政预算,政府发给农民的补贴或者家庭的补贴都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一部份,是以中央政府名义,由地方政府实施发给家庭。
采纳率:23%
国家给补助的地方上哪有那么好心
国家给补助的地方贪污。
从2004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行做法,给予种粮农民包括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在内一系列农业补贴。2009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如何让不断增加的农业补贴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种粮补贴怎么补更好成为政协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
补地,还是补粮
现行种粮补贴普遍按第二轮土地承包计税面积发放。尽管总量不断增加,但平均起来每亩只有几十元,被农民戏称为“撒胡椒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规模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种粮农民拿不到补贴,拿到补贴的农民不种粮的情况。为此,越来越多的委员建议,粮食补贴应在普惠基础上更多向种粮大户及合作社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吴正德建议中央分离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将经营契约作为获得补贴的唯一凭据,采取存量补贴不变,种粮补贴的增量向种粮大户倾斜的政策,“使真正的种粮者享受到补贴”。
在建议“鼓励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以及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粮食连片生产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成员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的同时,种粮面积大于实际补贴面积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中国民主建国会在两会前做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承包面积打折计算,村集体耕地在确定农业税计税面积时并未计入,加上土地整理、复耕形成的新增可耕地,一些地方的实际种粮面积大于补贴面积,而多出的这些种粮耕地得不到补贴。针对这一情况,民建中央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应在以计税面积为补贴依据的基础上,测算各地区实际种植面积与计税面积的比例系数,利用测算系数对直补数量进行微调。”
变补地为补粮,并向种植大户及合作社倾斜,这些建议是否可行?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尚勋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增加一些行政成本,把钱补到种粮农民那里是可以实现的。”
提价,还是补贴
“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保护。”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认为,“这两个积极性得不到充分保护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他给记者提供了两组数字。第一组,2008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位运行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玉米、大豆、水稻每亩生产成本增加24.2%、34%、20%。但农产品价格自去年9月份以来一直下行,到11月,稻谷、玉米、大豆价格分别比9月下跌了6.8%、6.7%和13.4%。第二组,国家收储的粮食,地方配套占40%,从东北地区经山海关铁路外运往关内的粮食每吨还要交18元的铁路建设基金。
“结果就是种得越多,负担越重,压力越大。”孙东生总结说:“我国粮食产量的2/3、粮食增量的3/4以上来自粮食主产区。因此,只要解决好粮食主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有了基本保障。”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首先,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降低成本,提高粮食产能;其次,在大幅度提高最低收购价格的基础上,适当放宽粮食价格波动上限,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第三,还要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建立对历史贡献大、发展潜力大的粮食主产区重点倾斜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取消主产区的地方配套。
同样认为“产粮区从全国的财政收入上来看是比较吃亏的”,但在如何补贴产粮区的问题上,尚勋武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发挥市场的作用,主销区主要是从价格上来补主产区,但我国的粮价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现在还做不到。另外,提高粮价,对生产商品粮的农民是有好处的,但自给自足的农民就补不上了。所以,补贴和提价要同步,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还是要靠转移支付来实现。”
先补,还是后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粮食补贴在什么时候发放,以何种形式发放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种粮行为。如果种前发放,农民拿了补贴未必种粮;如果收获后再发,农民就会担心发不发,发多少。”因此,全国政协委员、福建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骆沙鸣认为,要让粮食补贴发挥最大效用,还要注重很多细节。
民建中央在调研中同样发现了骆沙鸣所说的这些“细节”。在提案中,“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发放方式”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具体内容包括:提高补贴标准,按照农户根据种植规范要求每亩实际用种量进行全额补贴;改招标模式为直接将补贴款发放给农民,划定项目实施区域,按补贴标准直接将补贴款打到农民良种补贴“一卡通”上;对供种企业采用“准入”制度,凡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均可作为良种补贴品种,农民可根据需要自主购买良种。
事实上,良种补贴只是“生产性补贴”的一部分。随着规模的扩大,粮食生产对农机具、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一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建议,国家应当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启动养殖鱼塘标准化改造补贴、大型拖拉机深松技术补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补贴和农村信贷支持。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种粮补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拒绝访问 | www.agronet.com.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agronet.com.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ad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洋葱种植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