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开车素质低下的科学素质真低

南方网:中国人科学素养怎么样?
& & & & & & & & & & & & &
站内检索标题全文关键字作者日
01月30日 15:30
  科学素养调查1979年从美国兴起&&&&&科学素养调查是从美国开始的。1979年,当时任美国伊利诺宜大学公众舆论研究所所长的米勒教授开始尝试在美国国家公众科学素养的连续调查中建立对美国成年人(18-69岁)的科学素养评估体系。米勒认为,科学素养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具有足够能力阅读报纸和杂志中表达各种科学信息的科学词汇,二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具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基本的了解。大多数人认为,在这个研究领域内,提出一个符合目前状况的标准是必要的。然而,制订一个符合所有国家适用的标准是十分困难的。世界各国现在仍然在全部或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米勒的标准。我国此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也采用了这一被公认的指标体系。&&&&&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差距仍大&&&&&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了解中国公众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对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的看法和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手段等各个方面情况的重要方法。我国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以来,已经形成每隔两年进行一次的调查研究工作程序。&&&&&此次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即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一比例比5年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在过去的5年里,平均每年增长0.24个百分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实现了连续五年的持续增长,这是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也是我国正规教育迅速发展的结果。但同时也应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据美国1985年的调查显示,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即每千人中有50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1990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每千人中的69人具备科学素养。另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国公众在性别、职业、学历、年龄、城乡、经济发展地域的分布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人群的科学素养偏低的状况令人堪忧。&&&&&公众科学素养关乎综合国力&&&&&分子、激光、DNA等科学概念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公民了解这些科学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每天都通过媒介接受科技方面的新名词、新信息。诸如“纳米”、“克隆”、“干细胞”、“转基因”等等,公众对这些新名词的接受程度,直接体现出科学素养的高低。&&&&&基于我国的国情,这次普查选择了在报纸和刊物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子”、“INTERNET”、“DNA”、“辐射”和“科学研究”这几个基本科学术语和概念,作为衡量我国公众掌握科学知识水平的标准。然而结果并不乐观,在五个选项中,对“科学研究”自报了解的比例最高,达到80%以上,对“分子”、“辐射”的了解人数也过半,而对“INTERNET”和“DNA”了解的比例最低,都不到20%,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众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比例还不太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如今已成为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并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技术,我国公众的了解程度却最低,如果一个公民在遇到这样的术语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而无法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和知识,那么,这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无疑将受到影响。&&&&&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未来各级政府的任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政策都要在公众理解基础上才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公众科学素养的量化数据。&&&&&对科研方法的了解关乎人的综合素质&&&&&这次问卷有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否肯定有效。第一位科学家将药分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然后观察有多少病人的血压有所下降,第二位科学家则将病人分成两组,第一组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另一组500个病人则不服药,观察这两组病人中血压下降情况如何。请问第一位和第二位科学家中,哪一位的方法测试药的效果更有效?&&&&&调查结果显示,能够正确回答出第二位科学家的方法更有效的比例超过半数,其余的人回答了“第一种方法”和“不知道”。从横向上来说,对于这个问题只有一半的人能够准确回答,不能说比例较高,但从纵向上来看,这一比例比起5年前的科普调查有较大提高,说明我国公众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已有较大的长进。&&&&&卡尔?萨根说过:“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是它比科学上的发现要重要得多。”国际科普理论学者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盲从行为,也与缺乏科学方法有关。&&&&&公众科学素养影响国家宏观科技决策&&&&&此次调查表明,公众对科学技术绝大多数是持正面和积极的看法的。超过70%的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利大于弊。&&&&&从调查中看出,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带来的益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且对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抱着十分积极的支持态度。甚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公众对于并不能马上带来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程度也是很高的,这是我国发展科技事业的力量所在。&&&&&在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公众在对待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滥用、资源过度开采、滥用农药这些科技问题上,其关心程度都比5年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对“森林砍伐和大量垦荒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有62.8%的公众对此很关心,被列为关心之首,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但对于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都会带来伦理道德水平的变化的认知水平却较低,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传播方式,而且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克隆技术的出现,将对我们的道德观念带来的变化还关注不够,也许这是由于这些高新技术并没有形成产业化,还没有对公众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的缘故。但是,有专家指出,这个调查结果并不能说明我国公众所有的文化群体都对这一问题没有思考和认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高学历的人群中,对科学的作用持有更理性的态度,这也说明了发展教育事业,是尽快提升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编辑:湄)
作者: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网络版
相关新闻:
& & & & & & & & & & & & &
本网站由广东南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对于中国人缺乏科学素质,你们怎么看?【三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9,207贴子:
对于中国人缺乏科学素质,你们怎么看?
按理说,中国的文盲率不低,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也不差,文科生也没多大比例,为啥中国人还那么不相信科学且不说核电站,和转基因食物,就算zf不靠谱,你天天认为三峡会引发地震,什么思路电场有益健康,磁场毁人不倦,星座大行其道
还好吧,我感觉算高的了。
不必说了 我们都在房子里
三峡引发地震那个真心亮了。转基因食物我觉得监管不够严格
都是美帝特务通过宣传和心理洗脑手段,降低了中国人的素质。
好吧,说实话,教育体制
可能是文革那一代拉低的
民主小清新~
明显有人造谣,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造谣与科学素养无关。而且想把街边大妈教育成能理解转基因为何物……确实有困难。
我觉得还是中国人的嘴太厉害,有点啥不确定的绯闻立马就能无限放大。我在腐国呆了一年,不觉得这边这些榆木脑袋的科学素养与中国人相比有多大差异,主要还是我发现这边的各种邪门的“科普文”很少,一般能够发表到杂志或者报纸等大众读物上的文章都是很权威,或者相对保守“安全”的内容。而国内的问题不是啥中国人科学素养的问题,主要还是舆论监督不到位,内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算命书上抄下来的段子改几个字都能发表成一篇正儿八经的“科普文”。如果欧米多些这样的“公知”,我相信他们公众的“科学素质”会立马跌一个数量级的
叫考试逼的100个没有几个人有科学素质要是有的话中国还不得碉堡了
中国人最相信科学,只是不会独立思考罢了,所以把什么都当科学
因为道德沦丧吧
从众心理,网络毒害——比如说px项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px项目则是必须建设的基础项目,而民众宁愿相信网络所谓科学说的它污染环境,也不愿相信政府和科学家的报告
你只看到你看到的
三观不正,何以谈科学?
原文复制在这里,照顾吧友们……爪机无力最近开始看《十六、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简称科学史),颇有兴趣,让我感兴趣的最大一点在于这本书比较客观的论述了近代科学产生的复杂历程。其中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值得纪念的人物以及其所作的贡献,尤为难得的是,这本书不仅罗列了结果,更多的在于阐述那些历史人物发明创造的要点。比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我们都知道这个结果,但是为什么哥白尼会提出日心说,他靠什么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除了大量的更精确的观测之外,本书用哥白尼提出的很简单的平面几何方法证明了如果地球为中心,那么将得到很多不可思议的矛盾,和很多常见的现象不符合。这是用反证法的典型案例。从哥白尼到布鲁诺再到伽利略、牛顿等人,中间的演变过程让现代人觉得很符合常理。反观我们的教科书,仅仅是告诉我们他们做了什么,除此之外让我们感觉到这些人已经高高在上,和过去我们曾经迷信过的神仙没有什么差别,这会造成新的崇拜和迷信,对于被教育者来说更是一种难以逾越的信心障碍。这涉及到我们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继承问题,可以这么说,我们仅仅继承了知识,没有继承到思想。下面是我感觉到的我们的教科书的各种问题: 一、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是告诉我们什么东西该是什么样的规律,但是缺少这些规律创造的过程。我们学到伽利略,只学到了伽利略的重力实验,但是这仅仅是他做的众多重力实验中的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关于实验分析的例子,并没有说明。比如,伽利略还做了大量的斜坡实验,由于伽利略缺少精确的计时工具,自由落体速度太快,无法做定量分析,因此他重点在于降低速度,同时还通过降低速度,减少了空气的阻力影响。在这些实验中,他考虑到了摩擦力和空气的影响。最终他提出了几个很关键的观点,就是匀加速度的运动规律;从一定高度落下的球体的末速度与高度有关,与斜坡的坡度无关等。这些实验简洁明了,而且反映了伽利略考虑到自己的工具的缺陷,巧妙的设计实验思路的超强能力。另外,伽利略的数学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是非常好的,在他的所有实验中都展示了他高超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伽利略有更精密的测量工具,他在力学研究上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即便如此,他依然做出了令人钦佩的成果。 二、只有当时,没有前后;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只挑最精华的部分来描述,那些前面的历史铺垫,和后续的作用,很少有涉及。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历史观,对于理解科学的进步尤其有害。在任何一个科学的进步上,都不存在远远超越于那个时代基础的发明。每一个科学的进步,既有其历史的原因和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教科书不能明确的描述前因后果,是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从中获得收获。比如学习牛顿三定律,上来就是教条式的三定律,至于这三定律从何而来,为什么偏偏是牛顿总结出来的,统统没有说明。实际上,在伽利略时代,很多思想就已经成型,牛顿只能算是个集大成者,而科学史则客观的描述了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的漫长的认识过程。这些过程不仅仅表现在知识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是科学新方法的诞生,新工具的发明,隐藏于其中的更是艰难的思考和突破过程。割裂了过程,很多结果变得非常难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好比硬生生的塞给人一个陌生的东西。在这样的教科书体系下,只有记忆。而课本上的习题,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锻炼一下书本中所学的内容,根本没有启发学生去思考,或者教会学生去思考。 三、只有胜者,没有败者;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给出那些最终一剑封喉的结果,却没有那些在发现这些客观规律的前赴后继的失败者,实际上,在科学的早期,失败者的经验也是弥足珍贵的。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实验数据,比如第谷,尽管与行星运动规律擦肩而过,但是他建立的天文观测工具和发现并支持开普勒进行天文后继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所谓与普适定律擦肩而过的所谓失败者并没有在科学史上被人遗忘,仅仅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中简单的提了一下而已。这种根深蒂固的成王败寇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进行新的科学研究。我们往往过多的关注成功者,而很少去关注可敬的所谓没有成功的人。正如牛顿所说,他的功劳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取得的,这些巨人不仅仅包括那些划时代的人,也包括那些为划时代的成果奠定基础的人。 四、只有技术,没有思想;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只给出技术,忽视这些技术中的思想。这给我们一个印象,那就是我们可以仅仅埋头于技术,可以不管其他所谓的思想。这是一种唯技术论,也是非常糟糕的教育模式。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只能掌握现有的技术,而不能创造新的技术。一个缺少思想的人,是不会创造的,因为任何的创造,绝对不是简单的逻辑推广,而一定是思想的创新和突破。比如哥白尼想到的运动的相对性这就是思想的进步,与技术无关,如果没有这些思想的突破,是不可能有后来的成果。而牛顿则开创了分析综合的高峰,他在数学工具的使用和发明上远远高出前人,当然如果当时的观测数据和观测仪器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再多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印证。这种方法上的创新没有思想的辅助也是让人不可思议的。 五、只有神仙,没有伟人
没有思想的传承,还让我们变成了盲目的崇拜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学生经过我们的教科书的教育,绝大多数不会认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那是在天上的,并不是凡人。具有这样的想法,就会阻碍我们超越他们。我们已经在内心深处摆放了太多的神一般的人物,心灵被窒息,难以摆脱。实际上,那些所谓的神仙并非万能,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的创造的合理性,只感觉到了不可思议,才会将这些不可解释的问题归功于神秘,并将他们神秘化。这种神秘化的后果就是我们的科研作风缺少一种突破精神,因为我们不会认为我们能够超越神圣。从科学史这本书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中还存在大量的缺陷。教科书中存在上述种种倾向需要克服,同时我们还能强烈的感觉到,我们对于自16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的很多环节理解的不够深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系统全面的引入自亚里士多德开始,所有的那些伟人们的原著。那些原著虽然在今天的眼光看比较原始,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过程和方法,都是那些断章取义的知识所不能替代的。试想,如果我们的中学和大学图书馆都能看到这些伟人的原著翻译本,我们就能在学习的第一时间明白那些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解在创造的过程中的艰难和各种条件,更多的我们还能够感受到这些前辈们可歌可泣的追求精神。我们的科研之所以缺少创造力,并不是我们知道的知识不够多,也不是我们掌握的现代科学技巧不够多,而是我们太缺少历史,缺少思想,更多的还在于缺少科学的精神。
我国大学教育,曾经在抗战时期遍布艰辛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师巨匠。梁思成、苏步青、李四光、竺可桢……这些至今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无不是那个年代的杰出人才代表。他们,也成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经历了“文革”的洗礼之后,一方面,随着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我国大学教育迎来了大蓬勃、大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诟病,有关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精神等论题,一再引发社会的热议。大学盲目扩招、教育产业化、大学城建设、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也一度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那么,大学的本位究竟是什么?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又到底该何去何从?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从教六年来的切身体会,尝试对此作一粗略地探析。文中观点仅限于学术上的研讨,言辞有失偏颇之处,敬请批评斧正。 一、时代呼唤大学教育的本位回归
至今记得六年前,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上,我们认识了大学的使命:一在培养人才,二在创造知识,三在服务社会。然而,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学,使命履行的如何呢?
第一、关于培养人才。
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即:(1)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2)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3)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4)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5)有终身学习的本领;(6)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7)有与他人协调及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其中,(1)~(3)是如何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最基本要求,(4)和(5) 是知识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说的是关于“才”的问题,(6)和(7)则是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这是成为“人”和“才”的必备补充。
而当前我们的大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往往过多地关注于“才”,而忽略了其中“人”的要素。“人”之教育,首先即在于培养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但遗憾的是,我们深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看似人人都懂的“大道理”。我们的思想教育,也仍然大多流于说教和形式,却经常忽略了具体的内容与实质意义。其结果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仿佛根本不知责任意识、道德思想为何物,考试作弊、作业抄袭、上课“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一切以蒙混过关。更别说什么开拓精神,可能就连一次小小的考试失利或者求职遭拒、感情遇挫这样的事情都无力面对、无法承受。近年来频见于媒体报道的大学生道德滑坡、大学生自杀与他杀事件,足可以管窥其一斑。试想,如此这般的所谓“人才”,将来毕业步入社会,又怎样担当大任呢?——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确实做些反思了。
与此同时,我们传统的“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使得原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大学课堂越来越变得枯燥寡味。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大喊“创新”与“创造”的口号,另一方面却又极力维护着所谓某些“权威”的至高无上,凡事依赖于标准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的学生,也仅满足于对课本文字的死记硬背,一切为了突击应试。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乐趣,好像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是无从谈起。——这,究竟是谁之过?
笔者时常给学生讲,大学里需要做好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是树立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第二是努力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如何高效、快速地学习;第三是培养一个兴趣,发展一个爱好,这将让你们受用终身。但尴尬的是,对于我的苦口婆心,一些学生常常一笑置之。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宁可待在宿舍里睡大觉、宁可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浪费大好青春,而不愿投入一些精力和时间来思考人生、来探求真知。悲哉!
第二,关于创造知识。
不可否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大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都在干什么呢?我们的大学教员,在课堂教学的工作之余,整天所辛劳忙碌的,不是睿智的思索、不是真理的激辩,而是要写一个又一个的本子,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层层审批,来争取那点可怜的经费;我们需要做的是,整天围绕SCI、EI,苦思冥想,焦头烂额,一味地为论文而论文,就好像论文就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部,能写论文就代表着高超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其结果,某人发表SCI/EI论文多少多少篇便成了其年终考核时最具代表性的丰功伟绩。更有甚者,不惜铤而走险,剽窃抄袭、学术造假,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凄惨下场。
很是奇怪,对于一个大学教师的评价,不是他培养了几名学生,不是他有多少真知灼见的发现和创造,也不是他对于某一学说的发展贡献,而是一切都在这儿简化成了一个单一化的评价指标。有报道称,我国当前年发表SCI/EI的科技论文数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一。可是,我国的科技实力的现状又是如何呢?——不可否认,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努力,我国的科技实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丰硕的成果。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在软件技术、生物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众多领域仍然需要大量地依赖进口。
在这样的一种评价体系内,必然导致无数的大学教员和科研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SCI/EI论文的撰写,片面地一味追求论文的数量,而越来越忽略了对质的强调。然而科学研究,自然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功利主义笼罩之下,浮躁和不安分的心态则是科学界的大敌。科研体制改革,何去何从,当值得让人深思!
第三,关于服务社会。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转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口号曾经一度为众多管理者所津津乐道。于是,大学的商业气息开始显得日渐浓重。一些大牌教授摇身一变成了老板,西装革履,频频出入于各类高档商务场所。对他们的考核,也因此多了一个指标,叫横向课题到账经费。漫步菁菁校园,这本应该是读书做学问的理想乐园,但现如今,已经很少有看到慷慨陈词的身影了。为学术而展开的辩论和研讨,也早已不见了踪迹。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教授必须“进课堂”。很是奇怪,教授不进课堂,又何以成其为教授呢?
诚然,大学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服务社会经济无可厚非。教授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来换取一定的经济回报也无可厚非。但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的使命,首先在于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其次才是服务社会。如果大学一味地计较经济上的得失,如果教授成了商人,也就本末倒置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背景下,国人对大学给予了更多的厚望和期待。然而,我们的大学则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我们的大学病了,而且病的很重。
二、推动大学教育发展的主体在师生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于大师。而欲有大师,则先应有培育大师的土壤。然而,遗憾的是,目睹国内许许多多的高校,都无不在高薪聘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得主、博导、海龟……全都一一明码标价。其年薪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优厚待遇之诱人,在某一侧面无不说明了我们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以及一种求贤若渴的状态和焦急心情。但奇怪的是,既然作为稀缺资源的优秀人才如此难得,为何各单位不思索着去创造适宜的环境,自己下大功夫去培养,而是如此大动干戈地四处挖人?要知道,如果大家都热衷于这般大规模地“移树造林”,却鲜有做好“植树”甚至“培育树苗”的工作,那么这些优秀人才的“树”又可从何处而来呢?
纵观各大高校之现状,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已经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局面。一部分是那些有身份的、有地位、满身光环的“高级群体”。另一部分则是那些长期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默默无闻地奉献者。这其中,又以“青椒”居多。他们大多没有什么耀眼的头衔,生计完全依赖于最基本工资,却一直安于本分,在三尺讲台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耕耘着。其实,相比较而言,这部分群体才是我们大学教育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他们,才是我们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焦点。
笔者以为,创造适宜大师成长的土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营造宽松的成长氛围和环境。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术研究,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可循。切不可有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思想和做法。而应当在软环境上下大力气改善。
第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要有勇气、有胆量,打破现有的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尤其是克服官本位的思想和形式主义作风的弊端,凡事务求实效,把一部分决策权、自主权下放到一线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革新、实现创造性发展,并对他们偶尔的失败给予适当地宽容。
上面说的是关于“师”,接下来再谈下关于“生”的话题。学生是大学教育另一重要主体之一。可以说,一个大学的名声好坏,首先同其培养的学生质量密切相关。学生在社会上的被认可度,将是衡量大学优劣的最佳尺度。我们现在讲“以人为本”,那么,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我们“以人为本”这其中的“人”,主要就是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树立以下两种意识:
第一是责任意识。学生踏进校园,就成为了我们的学生。每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对每一位学生尽我们应有的责任。所谓“教不严,师之惰”。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与相关的制度,并不断创新,使其臻于完善。
第二是尊重意识。摒弃传统的“师徒”身份划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服务每一位学生,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天真而又叛逆的年龄,他们需要的更多是指引、是疏导,而应少一些训斥和压制。
总之,广大师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第一主体,是我们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核心对象。若要想大学教育回归其本位,若要想彻底改变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和功利行为,其关键就是要以广大师生为本,真正地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培育人,通过大力营造和优化适宜师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来推动现代大学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因为劣根性
中国人这叫“迷信科学”。99%的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学学的数学物理知识都是用来考试的,跟现实半点也不会联系。从小受的就都是填鸭式教育,基本没有独立学习、思考能力。简单说,就是教育体制造成的。毕竟我们的教育体制追求的是“思想正确、政治正确是第一目标”。
我们仅仅继承了知识,没有继承到思想。其实老师也有教思想的,但是社会不支持这种模式,更偏向于应试,不顾个人感受的。我现在大二,学的就是物理,但老师教的也都大部分是知识,讲思想的时候其实也激动人心,但是大部分人更关心考试考什么,老师讲了思想大家听的少,久而久之老师就讲的少了。真要学思想,就惟有成为“少部分人、另类”,才能用自己的心来想。大家都希望人人一样,得过且过好多应付,如果真要成为科学家一类,那必定要吃很多苦,受很多折磨的。。。。
骗子大行其道,鱼肉百姓者畅行无阻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的素质低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