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大棚蔬菜地原产辣椒的原产地35吨,去年减产三成,今年又比去年增产三成。今年的产量和原产量相比是增加了

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今年粮食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多少
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今年粮食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多少
110% 11分之10
类似问题换一批
相关推荐换一换
有问题 @ 爱问Powered by iask.com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夏粮增产的盛世危言:局部曝减产 或涉统计造假_网易财经
夏粮增产的盛世危言:局部曝减产 或涉统计造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小麦丰收“九连增”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在乐观前景的背后,却也有着对中国农业未来持续性发展的隐忧。现在的增产多依靠引入超高产品种、高密度种植、使用大量农药,然而部分高产品种因为抗病性稍差在更换种植地域后出现了大规模感染赤霉病的现象,高密度种植使得病害发生时变得更为严重,大量农药的使用却是在农技知识不够充分的前提下,不仅效果打折扣且易造成农药残留。这是今年发生在内地一些产粮大省的真实情况。这一切的背后是种田者的农业科技知识老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不到位。
尽管今年夏粮(主要是小麦)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炉,但是6月21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荫山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高调宣布,“从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预计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均将创造历史新高,冬小麦实现 九连增 ,十一个主产区全面增产。”
不过,这样的“好收成”和河南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的村民们似乎没多大关系,他们是“拉后腿”的。“今年每亩地至少要减产300斤。”双八镇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家有4亩多承包地,去年打了5000多斤,而今年却一共只有3500斤。“全村最多的也就是收获1000斤左右,而大多数以亩产七八百斤居多。”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多地采访的农民均反映,今年自家种植的小麦遭遇了减产,减产幅度从一成到五成不等,最严重的减产甚至达到七成。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孙关庙村民刘荣告诉记者,她往年的收成在每亩1200斤左右,而今年减产至少30%。她的几个邻居也纷纷表示,自家小麦的减产幅度也大致如此。
“附近的村庄今年最高产量也就1000斤/亩,大多数都在每亩七八百斤。”在双八镇收购小麦的一位粮贩对记者说,而去年当地的小麦产量普遍都在1000斤以上。
6月21日,梁园区双八镇党委副书记吕满钊也向记者证实了今年当地小麦减产的事实,他给出的数据是平均减产100~200斤/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天气干旱原因,另一个是病虫害。”吕满钊告诉记者,在生产期间经历了纹枯病和赤霉病,“这种病虫害导致小麦大片死亡,麦穗顶端的几个麦粒长不出来,麦粒较小。”
虽然河南的小麦产量约占全国的1/4,是我国小麦的第一大主产省,但是很多地区的农业种植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
刘荣告诉记者,村里田间的机井多年来已经没法使用,这导致她和村民们无法利用农田水利设施来灌溉,而不得不靠天吃饭。记者在当地发现,即便田间水利基础设施铺设到位,但却缺乏有效管理。灌溉用的机井电机要么没有配备到位,要么在田地里被盗。
吕满钊也承认了农田水利环节的薄弱对农业收益造成了影响。他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大旱时,区水利局投资200万元在全镇田间打了100多眼机井,平均一口井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但是这些机井很少有人使用。”
“我们村有井没有电源,”刘荣说,“要是把电线扯到离我们家地最近的一口井,需要800米的电线。我们去村里找了好几次,也一直没有结果。”而农民自己也不愿意投资,因为与现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有关,而且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无力进行这些建设和投资。
干旱同样使得河南洛阳栾川县石庙乡下园村的小麦产量减少。6月19日,记者在这里了解到,这个村庄受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栾川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全县亩均产量才400多公斤,但栾川县石庙乡下园村本来有着全县最好的土地,往年亩均产量都会在1200斤左右,但村委主任韩坤明告诉记者,今年他们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大旱,河水枯竭,附近又没有水源,使得今年一亩地顶多只能收获七八百斤,减产幅度达30%。
而江苏省、安徽省很多地区的农民所遭受的损失更加惨重。6月27日,记者在江苏淮安涟水县涟城镇秉同村遇到了一对正在卖粮的农户,他们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地区的小麦今年都染上了赤霉病。他家今年种了8亩小麦,往年每亩产量能达到七八百斤,但今年的每亩产量不到500斤,减产将近一半。他拿起一把小麦摊开来,记者发现籽粒大小不均,“这还是比较好的,染病严重的,籽粒都是瘪的。”他说。同村的很多村民都向记者反映了今年收成锐减的情况,减产幅度均在五成左右。有村干部告诉记者,整个淮安的情况大致相同,小麦都因为感染了严重的赤霉病而减产。
“局部减产”谜团待解
安徽省的情况则略有不同。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东张村村民王勤告诉记者,她家总共五亩地,在往年,尽管土地较为贫瘠,每亩地也至少能收获六七百斤,今年仅收获小麦2000多斤,合一亩地400来斤,而且麦粒比较瘪。“一开始小麦生红蜘蛛,再后来到小麦扬花时开始大面积死亡,上半截死掉,下半截还活着。”王勤说。小麦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蚜虫,当地村民将蚜虫称为“糜虫”。
插花镇主管农业的党委委员吕宽玉告诉记者,镇政府摸底了解的情况是,今年小麦只有约三分之一能够达到亩产一千斤,还有三分之一亩产在600至800斤之间,600斤以下的占三分之一。“有些管理不好的,甚至还有200斤的,”吕宽玉说,“今年小麦产量预计同比减产20%~30%左右。”吕宽玉的说法也被临近的正午镇政府认可。正午镇一位姓郭的镇长告诉记者,正午镇至少减产30%。
和记者一样,中华粮网的调研团队也刚刚完成各个小麦主产区的走访调研,从5月份开始,他们已经深入小麦主产区连续进行了三次调研。他们兵分几路,分别前往安徽、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等六个省。“虽然我们所做的考察不能代表整体的情况,不过从我们到过的这些局部和采访的农户和贸易商来看,大部分地区是减产的。”中华粮网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他和他的同事在自己的微博上连续介绍了走访调查的情况,从这些微博上可以看到,他们调研的地区至少包括:河南滑县、河南卫辉、河南新乡、河南原阳县、河北磁县、河北南河县、河北内丘县、河北高邑县、山东临清县、山东武城、山东东阿县、山东茌平县等数十个县市。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调研点超过了100个。调研结果发现,农户和贸易商反映今年他们所见的小麦产量基本以减产为主,和去年相比减产幅度从一成到三成不等。
“通过对部分小麦产地实地考察,找不出小麦增产的太多依据。有一部分地区小麦面积会增加,也有一部分地区单产会增加,但这样的区域在考察过的地方实在不多。”那位负责人说,“不过,相较豫南及苏皖许多地区产量质量的双降,北部的一些地区质量或还不错。”
6月15日,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NGOIC)称,2012年中国小麦预估产量将调降至1.18亿吨,此前其预测为1.203亿吨,主因为病虫害。粮油信息中心也将2012年冬小麦产量预估从1.14亿吨下调为1.117亿吨。
产量统计的方式
尽管记者和中华粮网在多个局部调查的结果均显示今年小麦产量下降,但是近期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都已经先后宣布小麦又一次实现增产。6月21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荫山也宣布,“从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预计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均将创造历史新高,冬小麦实现 九连增 ,十一个主产区全面增产。”
江苏栾川县石庙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孟东告诉记者,今年肯定会减产,不过减产的幅度目前还无法确定,因为各村的数据还没有报到他那儿。王孟东说,通常情况下,是在麦收完全结束时,各村才会把小麦产量数字报过来。而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孙太安则告诉记者今年的夏粮总体还是丰收的:“全县平均每亩夏粮产量314公斤,今年总产2800多万斤,相较去年略有增长。”
江苏涟水县涟城镇农业办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据他们的抽样测算,该镇的小麦产量为每亩685斤,比去年的平均亩产691斤略有减少。
记者了解到,夏粮产量的权威统计主要由统计部门进行,但是分为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系统和各省市的统计系统两条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系统相对独立,各省的夏粮产量由国家统计局派驻到该省的调查总队,协调分布在全省多个调查点的统计人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直接汇总上报国家统计局。而省内各个市和县的统计数据则是由当地的统计局工作人员来完成,然后再汇总到省政府。
理论上,应在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地块进行抽样调查,经过数据的汇总分析得出某一地区的夏粮收成。不过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地方统计局更多侧重于进行数字的汇总,具体测量工作还是依靠基层农业局下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来完成。
农技部门的工作人员会按照“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成产三要素进行测算。所谓“亩穗数”就是在麦田间取“一米双行”&(即长度为一米的两陇麦子)的样本,计算这个样本内的麦穗有多少,然后再乘以一个固定公式,得出每亩地的麦穗数。“穗粒数”是指从“一米双行”中至少抽取10个麦穗,逐个查每个麦穗上有多少粒麦子。“千粒重”是揉取1000粒麦籽,称重。最后将“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相乘,再乘以0.85的修正值(因为新麦的水分较大),得出每亩地小麦产量后,再乘以当地的麦播面积,得出总产量。
调查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预测:也就在小麦收获前几天,采取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测算办法。第二次是在实际收获时。但现实的情况是,第二次的测算很大程度上依靠逐级上报的数字汇总。
以栾川县石庙乡为例,今年小麦收获后,村委会主任根据水浇地面积多少,不能灌溉的面积多少,进行估算后将产量报送给乡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会将数据往上逐级报送。
不过记者接触的一些乡村干部认为,各个乡镇会要求村干部上报麦收情况,但这也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因为村里的收成很多时候是村干部不了解的,更多的是“估算”。
但粮食产量数据似乎不是固定的,可随意变动。记者查阅到栾川县农业局在6月11日报送到县政府的数据是:全县夏粮总产可达2500万公斤,平均亩产达278公斤。较2011年相比总产增产3.2%,平均单产增加23公斤/亩,增产9%。
河南商丘市农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在夏粮收割前,上边都有个基调。每年一次例行的农业动员会,主题就是稳定种植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基调是保稳定、保增长。”
商丘市统计局农业调查队队长贾祖贫告诉记者,“地市一级的数据应该在6月底出来,上报到省统计局审核,在接到省统计局的反馈以前,还不能对外发布。”
江苏涟水县农委一位副主任也对记者表示,统计局负责统计的确切的产量要等到年底才能出来。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成都大棚蔬菜亏本
我的图书馆
成都大棚蔬菜亏本
[经济半小时]今年我家不种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近期考察广州菜市场的时候,曾经提到,蔬菜种植面积减少是导致菜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农民不愿意种菜了呢?我们的记者最近去了冬春蔬菜生产基地——成都进行了调查。成都平原被成为天府之国,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然而记者去到成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看到大量的蔬菜却是从外地运过来的。
&&&&在成都聚和果蔬交易中心,一辆辆外地牌照的大货车不断地将蔬菜拉进市场。这个市场的蔬菜70%供应到成都及其周边市场,剩下再转发到其他西部地区。然而茄子、冬瓜、西红柿、土豆这些原本成都平原也盛产的蔬菜,却来自全国各地。
&&&&记者:红椒从哪儿过来的?
&&&&蔬菜经销商:山东过来的,这个是云南宜良的。
&&&&记者:南瓜从哪儿过来的?
&&&&蔬菜经销商:广西的。
&&&&记者:成都本地产冬瓜吗?
&&&&蔬菜经销商:产。
&&&&记者:豇豆是从哪儿过来的?
&&&&蔬菜经销商:从米易(攀枝花)那边拉过拉的。
&&&&记者:成都本地也产豇豆吧?
&&&&蔬菜经销商:有。
&&&&记者:这些青椒从哪儿运来的?
&&&&蔬菜经销商:云南。
&&&&记者:番茄从哪儿运来的?
&&&&蔬菜经销商:云南。
&&&&记者:白菜从哪儿运过来的?
&&&&蔬菜经销商:阿坝州。
&&&&记者:你这土豆从哪儿运来的?
&&&&蔬菜经销商:甘肃临洮,这个区卖的土豆90%以上都是甘肃过来的。
&&&&既然成都本地也产这些蔬菜,现在6月也是上市的时候,那这些经销商为什么会舍近求远,加上运输成本,从外地运菜呢?
&&&&蔬菜经销商:本地比较少。
&&&&记者:本地也有番茄,你们怎么跟本地竞争呢?
&&&&蔬菜经销商:本地不够嘛。
&&&&记者:四川本地也产青椒,为什么要从云南运呢?
&&&&蔬菜经销商:云南价钱便宜,有差价。本地供应不上。
&&&&蔬菜经销商们异口同声地提到了一个理由,就是本地蔬菜产量的减少,要满足城市的需要,必须靠外地运菜进行补充,这就不可避免会将运输成本加在菜价中,最后让消费者买单。作为市场的管理者,成都聚和果蔬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冬红告诉记者,现在外地菜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成都聚和果蔬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 陈冬红:当成都本地蔬菜出来的时候,(本地菜)占比要大一点,可能占40%左右,外地蔬菜是60%,当成都市的产地蔬菜没有出来的时候,外地蔬菜可能要占80%到90%。
&&&&陈冬红在分析今年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时觉得,除了农资价格和运输成本价格上涨的原因外,当地蔬菜种植量少了,也有一定的关系。
&&&&成都聚和果蔬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 陈冬红:种植面积减少还是有一定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移,成都的种植面积应该在减少。
&&&&记者来到四川省最大的农资市场,整个成都平原蔬菜种植的农药和种子都从那里批发,记者去到那里,就是想通过种子和蔬菜的销售数量,来看整个成都平原蔬菜的种植情况。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现在正是给蔬菜喷洒农药灭虫的时候。然而,我们来到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看到卖农药的众多商铺前却异常冷清,门可罗雀,店员无聊地玩着手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记者走进了一家农药销售商。
&&&&记者:老板,今年你们农药市场销售怎样?
&&&&成都佳禾农资有限工作经理&& 张耀加:今年销售下降得多啊,比去年可能下降30%-40%。
&&&&张经理告诉记者,他销售的农药主要用在蔬菜上,现在本来应该是销售的旺季。他的客户很多是承包数百亩蔬菜的种植大户,因此一直销售稳定。但今年销售却突然下降,张经理赶紧给这些客户打电话,得到的消息却是他们今年缩小了规模甚至不种菜了。
&&&&成都佳禾农资有限工作经理& 张耀加:今年的变化最大,去年还好,(今年)蔬菜大户有七八户没有来了,问他原因,他们就说赚不到钱,一年要亏。(他们七八户的话,种植面积有多大)一般都是100多亩,最多有800多亩的,有两户是300多亩。现在好像他们都没有来了,我问他们原因他说他们不做了,不承包地了,亏本。
&&&&张经理相信,农药销售量的下降和种蔬菜少了有直接的关系。蔬菜种子的销售直接关系到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那今年会是怎样的情况呢?然而在种子销售区,记者看到各个商铺的生意仍然非常冷清。四川龙盛种业有限公司经理龙春丽也遇到了农药销售的张耀加同样的情况。
&&&&四川龙盛种业有限公司经理 龙春丽:今年少多了,少多了。
&&&&记者:少了多少?
&&&&四川龙盛种业有限公司经理 龙春丽:大概少了30%多吧。
&&&&记者:今年跌幅30%,与历年相比是很明显的吗?
&&&&四川龙盛种业有限公司经理 龙春丽:特别明显。比如我们一些大户,下面一些基地型的链条客户,今年打电话,去年年底播种,我们春节前后给他们打电话,今年该播种了,该用种子了,但那些打电话的说,这两年受这么的大的影响,做了多少亏多少,种的越多,亏的越多。种菜减少了,或者不种了。
&&&&龙春丽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不是他们一家的种子卖不动,而是整个市场的销量都出现下降。这里的蔬菜种子都供应在成都平原。因此龙春丽相信蔬菜种植面积肯定发生了变化。
&&&&四川龙盛种业有限公司经理 龙春丽:蔬菜种植面积减少了,而且减少了很多。
&&&&土地肥沃的成都平原种植蔬菜的历史长达几千年,基本能满足当地的自己自足。然而,我们记者对当地蔬菜批发市场、种子和农药市场的调查,却能感受到,在今年蔬菜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成都平原的蔬菜种植出现了明显下降。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记者又赶到了成都的几个蔬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了一番。
&&&&记者首先来到成都市市郊的双流县昆山蔬菜基地。在村口,记者看到了一块对金桥镇昆山村种植园区的介绍广告牌,上面写着,这里有成片种植无公害蔬菜2000余亩。在示意图上,除了一块是草坪基地外,大部分都是蔬菜种植。然而记者看到,这一片大棚已经非常破旧,而且里面全部是荒草。
&&&&记者正好遇到了一个当地的村民。老乡告诉记者,这块地曾经的确种满了蔬菜,但不知道现在为什么把地这么荒着。
&&&&记者:是什么时候开始荒的,这一片?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这都是这一季才荒。
&&&&记者:像这块种蔬菜多吗?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以前多,前两三年多,都种豆子,菜蔬,什么都种了一点。
&&&&记者:现在为什么不种呢?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现在为什么不种我也说不清楚了。
&&&&记者:向这样在大棚下面种树的,种草的,还有这样荒着的,在你们这儿多吗?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多,到处都有荒的。
看着这片荒废的蔬菜基地,这位路过的老乡很气愤。
&&&&这里曾经是一个规模到达290亩,年产值300万的一个蔬菜基地,然而现在我们看到,在这个生锈的蔬菜大棚下,种的全部都是草皮。为什么这片蔬菜地不种蔬菜改种草了呢?记者拨通了广告牌上留下的负责人电话。
&&&&蔬菜基地业主:我们那儿没有种蔬菜,我种的其他的。
&&&&记者:种草皮比种蔬菜赚钱吧?
&&&&蔬菜基地业主:对,种草皮比蔬菜是要好。
&&&&记者看到,在昆山村很多种着草坪的土地旁边,都立着一块蔬菜基地的牌子,说明这里曾经都种着蔬菜。记者正好碰到了一个承包这块土地种草坪的业主。
&&&&记者:什么时候改成草坪了?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去年,去年9月份吧。
&&&&记者:为什么这里不种菜了呢?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没人包呗。
&&&&记者:为什么没人包?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这些都是下水田。
&&&&记者:这块不是写的是450亩的蔬菜基地吗?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这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你来的时候什么样子?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来的时候就是一片荒地,长这么高的杂草。记者:有点像前面那块地,全是荒草?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对对对,比那个还要荒凉。
&&&&这个业主告诉记者,把蔬菜田改种草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蔬菜卖的还不如草贵。记者:种蔬菜和种草坪比哪个赚钱?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肯定种草坪比种蔬菜赚钱。
&&&&记者:为什么?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因为这个价格比较高,蔬菜价格比较低。记者:现在这个菜还没有草的价格高。现在草多少钱?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草一平米五六块吧。六块左右。
&&&&记者:种菜没有这么高的利润?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草坪业主:没有没有。
&&&&正因为如此,很多原先租地种植蔬菜的业主不得不放弃种蔬菜或者改种其他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那么这个号称2000多亩成片种植无公害蔬菜的蔬菜基地,有多少还在种蔬菜呢?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比种蔬菜多了,现在种草皮,草皮还不是,最多还是栽树的多。
&&&&记者:像你们昆山村不种蔬菜了,改种其他的多吗?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有点数量呢。
&&&&记者:大概有多少?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村民:据我说知,有上百亩。
&&&&当地一个承包了几亩地种白菜的小业主告诉记者,她在这里种了5年的地,周围大棚蔬菜地已经换了好几拨不同的业主,跟走马灯一样。隔壁一个大棚刚刚转手。做亏了如果转租不出去,只有把地空着。
&&&&记者:有多少人不愿意种蔬菜?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种菜小业主:走的人多,主要是地租太贵了,请人工费也贵,做不走好多都走了。你看后面好多都空着。
&&&&记者随后又来到了成都附近的崇州市的桤泉镇。这里有1000多亩地被一家企业承包起来种植蔬菜。然而记者发现,这块地也并没有全部种上蔬菜。村民告诉记者,在三月份的时候,这里是一片青菜,青菜收割之后,就荒芜起来了。
&&&&记者看见一个村民牵着一头黄牛,在菜地里吃野草。老人看着这片荒草很心疼。记者:如果是你自己的田你会种菜吗?
&&&&崇州市桤泉镇村民:私人的谁不把它种上呢,田坎都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不点豆子,都要点胡豆,哪儿能拿来长草荒呢?
记者来到位于崇州市的1000亩的蔬菜基地的大棚里,在这个大棚里记者没有看到有蔬菜生长的现象,里面全部都是枯黄的野草。
&&&&这里有10个塑料大棚,里面的荒草全部已经变得焦黄。这时候正好有一个看守大棚的大爷骑自行车过来。他告诉记者,大棚里不是荒草,而是去年底没有收割的芹菜。
&&&&崇州市桤泉镇蔬菜基地看守员:去年底芹菜卖不掉。
&&&&记者:卖不掉就没收啊?
&&&&崇州市桤泉镇蔬菜基地看守员:没有卖掉就烂在那里,就在里面。
&&&&记者:到处都在缺菜啊?
&&&&崇州市桤泉镇蔬菜基地看守员:去年这么粗的莴笋一毛钱也卖不掉,一两毛钱一斤。4这(芹菜)只要几毛钱一斤,(人工钱都不够)够什么够啊。
&&&&看守大棚的大爷每天无奈地骑自行车从这些长满枯黄芹菜的大棚前经过,从腊月收芹菜算起,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但由于成本太高,只好让大棚荒着。
&&&&崇州市桤泉镇蔬菜基地看守员:你请人来,清理荒草,现在农药钱都贵了,现在投资下去药钱比肥料钱还贵。
&&&&一方面是蔬菜承包户将菜地抛荒或者改种苗木和改种其他作物,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近郊的菜地也被不断的侵占。记者前往成都近郊的江家菜地,之所以被称为江家菜地,是因为这里之前是一个生产蔬菜的专业村,这一片专业村大概有1000多亩地,之前种的都是绿油油的蔬菜,然而现在记者在那里,除了看见依稀可见的田埂之外,见不到一颗蔬菜了,满眼望去全部都是荒草。
&&&&现在的江家菜地,除了一小部分建成了观光农业之外,大部分据说被政府征用将建成公园,当地的农民已经全部被搬迁,现在只剩下荒草。
&&&&成都市三圣乡农民:全部种的草草,没有菜了。以前是菜地。
&&&&记者:以前种什么菜?
&&&&成都市三圣乡农民:莴笋、花菜、蒜苗,豇豆、茄子。现在哪儿去找嘛,现在菜好贵哦。
&&&&记者:如果种菜的话一年要产多少斤菜?
&&&&成都市三圣乡农民:一亩田最少也要产1万多斤菜嘛。
&&&&然而成都市农委种植处处长姚先贵告诉记者,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导致成都的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甚至在稳步增加。
&&&&成都市农委种植处处长& 姚先贵:原有的一线蔬菜基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占用之后,我们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我们二三圈城补充建立了稳定的蔬菜基地。常年蔬菜基地有60多万亩,加上水旱轮做和高山蔬菜基地,我们稳定达到240多万亩左右。
&&&&但作为长期研究四川农村经济的专家,四川省农科院副书记吕火明却认为,尽管表面看蔬菜种植面积没有减少,但是还是对蔬菜生产和价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川省农科院副书记&& 吕火明:第一个是蔬菜的运输半径增大了,因此运输成本会增加。第二个也许我们的原来城市周边的土地土质非常好,也便于生长蔬菜,因此蔬菜的单位面积产业会比较高,因此到了更远的地方生产蔬菜,它的自然条件、光照条件没有以前的条件好,就会使我们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下降。这样也有可能造成蔬菜价格上涨。
&&&&今年春天蔬菜价格张了不少,种菜的菜农应该赚了不少,但记者在成都看到的情形却不是这样,大片菜地要么荒了,要么改种了草皮。城区扩张,蔬菜基地外移,也在无形之中抬高了蔬菜生产成本。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蔬菜种植业的哪些困境?
&&&&很多蔬菜种植大户今年要么放弃了种菜,改种草皮,要么干脆让菜地变成了荒地,他们口口声声都说种菜赔钱。而另一方面,城里的菜价攀上了历史高位,甚至有些品种的蔬菜价格直追肉价。为什么这种行情之下,种菜还亏钱呢?记者走进了两个种菜大户的故事。
&&&&记者见到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秦树坤时,他刚刚把近600亩土地退给了村上。他原来有750亩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但现在只保留了100多亩。他带记者看了原先的土地。
&&&&成都市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 秦树坤:这一片大概是130多亩,那边是580多亩,后面种水稻那一片。
&&&&记者:现在这些菜地都不种了?
&&&&成都市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 秦树坤:现在都还给村上。村上具体怎么安排了,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至少我们不种了。
&&&&现在秦树坤的100多亩菜地里还种着黄瓜和辣椒等蔬菜。秦树坤给记者算了个账,现在种的辣椒,一亩地产4000斤,今年菜价涨价后基地批发价1块5,但这里面要除掉3毛5左右的人工,地租要摊掉2毛钱,再加上农药,肥料和管理成本,这就去了4毛钱,总的成本就在1块2左右。
&&&&成都市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 秦树坤:按照正常生产的话,一斤只赚2毛5,你4000斤才赚多少,1000块钱不到,你要守多少时间,从去年的10月份到今年的6月份,大概8个月吧。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和种植失败,前面的投入一块2就全没了。
&&&&其实在去年,秦树坤还接手了另外一家的蔬菜基地,种植面积最高曾达到了1000亩。秦树坤希望用规模化种植的模式来改变原来小农的生产方式,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失败。
&&&&成都市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 秦树坤:比如说我们去年种了280斤的儿菜,他的产量是每亩1万斤左右,实际上我们也达到了1万斤以上。280万斤你要多少人才能把他采收起来,你要多少车才能运出去,多少人才能销售出去。004210至少有15万斤没有采收,15万斤全部浪费在里面。
&那秦树坤为什么不提高员工工资,赶紧把菜收获后变成钱呢?
&&&&成都市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 秦树坤:现在的莲花白,工人砍的话就去了5分,卖一斤莲花白7分钱,那你还要怎么提高,还有提高的价值吗?
&&&&由于四川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再加上成都当地工业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现在蔬菜种植专业户已经很难招到足够多的劳动力,而且人力成本逐年增高。劳动力不足直接导致了蔬菜种植大户缩小种植规模。
&&&&成都市双流牧梦家园农场业主&& 秦树坤:把规模控制好,把规模调整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规模,改缩小的缩小。
&&&&由于没有人手收菜,把菜烂在地里的,不只秦树坤一家。在新都记者见到了成都兰地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后珊。他告诉记者,去年底他们也有30多万斤的萝卜烂在地里。
&&&&成都兰地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后珊:我们这边8分钱一斤的萝卜,给1毛钱一斤给农民给我们拔起来洗干净装车,到后来都没有人拔,我们最后还有20亩左右的萝卜,完全就找不到工人来拔了。(20亩大概有多少斤)我们那个萝卜一亩地大概有一万五千斤左右。虽然8分钱一斤,也要卖1200块钱。
&&&&姜后珊从2001年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创业开始种蔬菜,现在种植面积300亩,是目前成都市实际种植面积最大的公司。他给记者翻出了账本,同样是4月25日,07年黄瓜1块05分,08年黄瓜跌到7毛5,09年黄瓜的价格是1块3毛钱,他种了10年的蔬菜,价格基本没有变动,然而人工和地租却翻了三倍。现在尽管蔬菜价格有所上升,但依然有人退出蔬菜种植。他认为蔬菜价格还没有涨到位。
&&&&成都兰地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后珊:那可能这个价格还没有涨够,有可能。这是个完全自由的市场,如果价格涨到合理了,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做,如果扣除新都区和市上对我们的补贴的话,我也不会做。
&&&&姜后珊提到的补贴是08年成都农投公司的一笔贷款,让他在08年的亏损中起死回生。然而和种粮有粮食直补,养猪有生猪补贴不同,种植蔬菜现在仍然没有任何补贴。四川省农科院副书记吕火明认为,成都市通过土地流转已经给种植专业户提供了规模化种植的土地,但如果不能提高种植者的积极性的话,搭起了台子也唱不好戏。
&&&&四川省农科院副书记 吕火明:政府要对蔬菜生产者进行补贴,这个补贴不要采取洒胡椒面的形式,而是对规模大户,要进行补贴。003924最好就是对消费多少的蔬菜产量出去,对产量进行补贴,补贴才能到位。
&&&&如果对蔬菜补贴的话,会不会像猪肉一样,大量生产者进入后导致今年价格暴跌,四川省农科院副书记吕火明认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蔬菜不会出现猪肉扎堆生产的现象,反而对平稳蔬菜生产和价格有好处。
&&&&四川省农科院副书记 吕火明:因为本身土地资源是一定的,先期租了土地的人,有了补贴,积极性提升了,后期再去租用土地的话,这个相对来说无论从手续、入市的门槛,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不愿意去搞这个事情,只是提高了现在从事生产的积极性。
半小时观察
&&&&今年以来的高菜价,也提高了菜篮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多年波澜不惊的菜价,今年会出现少见的上涨?除了异常天气、季节性影响这些偶然因素,这背后究竟还有没有必然因素?我们栏目近期也对蔬菜生产、运输、销售环节做了连续调查。但我们发现简单地把涨价责任归咎于某一个环节,似乎都不能彻底还原菜价上涨的真相。实际上,菜价飙升折射出了蔬菜产业的整体弱势,种植户面临地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农业劳动力的短缺,批发商户面对燃油成本的上升,菜贩子承受着翻番的市场管理费,这些不利因素都在无形中抑制了市场供给,从而推动了菜价走高。我们看得见的涨价,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结构性矛盾的表达方式。如果继续还把老天爷当做菜价上涨的替罪羊,如果我们每个城市的蔬菜还继续需要千里来运,回避蔬菜产业自身的问题,菜篮子还得沉重下去。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棚蔬菜保温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