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工作,因领导不喜欢的9种员工我(说实在的本人不会讨好领导,只会干工作),给我分的工作任务特别重,已经超

卡耐基欢迎您
如何具备第一领导力!
所在位置: >
领导管理兵法之讲话的艺术
作者:cavell&&&更新时间: 16:11&&&来源:未知
文章概括:1主持会议技巧 会议 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实施领导和组织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召开会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领导者大都是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持和出席会议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据统计,领导者在工作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
一、主持会议技巧
&&&& 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实施领导和组织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召开会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领导者大都是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持和出席会议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据统计,领导者在工作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准备、召开、出席各类会议。会议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议是各级、各单位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工作任务、制定政策措施、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基本手段,是与会者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协调关系的场所,也是发动群众、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会议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领导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大家都有体会,一台精美的晚会离不开好的主持人。优秀的主持人,通过自身幽默风趣的语言、流畅的表达和巧妙的串连,能使晚会更加精彩。相反,一个蹩脚的主持,也能使一台本来不错的晚会搞砸。同样,一个会议的成功召开,也离不开好的主持人。会议主持对于组织会议召开、把握会议主题、控制会议进程、调动与会者情绪、正确引导讨论问题、掌握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一个会议由不同的人来主持,其效果会大不一样。有的领导者善于主持会议,使会议开得井井有条,按部就班,能够充分调动与会者的情绪,积极发表意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而有的领导者不善于主持会议,不会引导,不会控制,或死气沉沉,或脱离主题,直接影响了会议的效果。作为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主持会议的技巧,提高主持水平。
&&&& 主持会议的基本程序会议的种类繁多,按其划分标准不同可分为很多类型。有的按规模分、有的按级别分、有的按机密程度分、有的按出席人员分、有的按内容分、有的按性质分,等等。如按会议的性质分,有政治会议、立法会议、工作会议、业务会议、动员会议、办公会、协调会、研讨会、现场会、座谈会等。会议的种类不同,主持会议者在会议中的角色和作用也不同。如在政治会议、立法会议、工作会议、动员会议上,主持会议的领导者,一般不是会议的核心人物,处于从属地位;而在一些办公会、协调会、现场会、座谈会、研讨会等会议上,主持会议者大都是会议的核心人物,处于核心地位。主持会议者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自身所处的位置不同,讲话的语言特点应有所区别。会议的种类不同,操作过程也不同,有的会议按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意变更,如各类政治会议、立法会议;有的会议按事先确定的议程进行,一般情况也不变,如各类工作会、业务会、动员会;有的会议没有固定程序,由主持会议的领导人根据情况自行确定,如各类办公会、协调会、座谈会等。虽然各类会议的具体程序不尽相同,也有其相同之处。就一般会议而言,主要有以下基本操作程序:宣布开始主持会议者宣布会议开始,并作简单的开场白或开幕词。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及有关情况,会议的议题、宗旨、要求,会议的开法及程序,出席会议的人员等。开场白或开幕词应开宗明义,简明扼要,不能拖泥带水。用最精炼的语言,向与会者讲明为什么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会议的议程有哪些,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哪些,使与会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便于领会和把握会议精神,为会议报告或研究问题做好铺垫。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首先宣布大会开幕,接着介绍大会议程、召开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简要回顾了党的七大和八大的历史功绩、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重要任务,最后向全党发出号召。这个开幕词开门见山,篇幅短小,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堪称开幕词的典范。研讨议题这是会议的实质性阶段。上级精神的传达、工作的研究部署、一系列问题的协调解决、提出各项工作要求,都将在这个阶段中完成。因此,领导者应严密控制会议进程,注意会议进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动与会人员的情绪。主持一些大型会议、立法会议、工作会议,要按照法定程序或事先确定的程序一项一项地进行,勿需变更。会议主持者只是起个连结、引导和介绍的作用。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等事项则由其他领导来完成。主持办公会、协调会,就要按照事先确定的研究议题,逐项展开。主持者是整个会议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会议由主持者来驾驭和掌握。通过主持者讲话去通报情况、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协调矛盾、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讨论有关政策措施、决定一些重大事项。在这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领导成员或其他与会者的意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主持座谈会、讨论会,主持者应首先把会议的目的、指导思想、要求说清楚,然后重点是引导大家发言,听取大家的意见。主持这样的会议,首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出现,认真仔细地听取大家发言,善于从大量的意见中,吸取有价值、有见地、切实可行的意见。要善于控制场面,善于引导大家的议论点,善于调动大家的情绪,善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目的。会议总结会议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会议总结。就是把会议研究讨论了哪些问题,办了哪些事情,制定出台了哪些文件,取得了哪些成果,形成了哪些共识,交流了哪些经验,进行高度概括、归纳,向与会人员报告。对有些研究透彻,形成共识的问题,在集中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同时,对会议的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及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对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这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落实,促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总结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评价会议取得的成效,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宣布闭幕有的会议在结束时,还要作专门总结,待总结报告之后,另由主持人作简短致词,然后宣布散会。这个致词与会议总结不同,只是很简要地说一下会议的情况及下一步的要求和打算。对会议结束后还有一些具体事宜,需要向与会者说明。到此,会议就算正式结束了。
&&&& 主持会议的基本规则由于会议的类型不同,研究的内容不同,主持者的角色不同,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模式可供选择,需要领导者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在具体的实践中,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要求可供遵循和借鉴。
&&&& (1)准备充分,胸有成竹领导者主持会议不要仓促上阵,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一般情况下,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搞好调查研究,吃透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主持好会议的基础和前提。对情况吃得不透,对工作把握不准,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就很难在众多意见中,吸取和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正确的决策。做好主持会议的准备,首先要明确会议的目的要求。目的不明确,在会议上就会盲目讲话,甚至放任自流,偏离会议主题,影响会议的进程和效果,会前,一定要反复研究琢磨会议的目的和议题,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心里要想清楚,本子上要写清楚,嘴上要说清楚。其次,要明确会议的程序。会前要明确会议怎么开,有几项议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重要会议怎样开始,怎样承接,怎样转入另一项内容,怎样发问,怎样合拢等,会前都应该有所考虑、有所准备。这样,主持会议时就会从容不迫,有条不紊,遇到意外情况,也能应变自如。第三,要明确说什么。在明确了会议目的和程序后,还要想好说什么,怎么说。最好在会前自己拟定一个主持稿或提纲,主要是开场白和会议总结,把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列出来,到时根据情况现场发挥。除了一些重要会议、立法会议,要由专人负责拟定主持词,会上严格按主持词来宣读外,其他会议,最好不要按主持稿照本宣科,否则就显得过分呆板拘谨,机械生硬,不便同与会人员沟通思想,与会场气氛也不协调。
&&&& (2)议题突出,宗旨明确会议主持人是整个会议的&舵手&、&导航&。会议能不能按既定的议程顺利进行,能不能充分调动与会者的情绪,能不能切实解决问题,能不能统一大家的思想,主持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持者只有随时把握和驾驭好会议之舟,启发引导与会人员,按照会议的议题、议程、要求积极参与,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认真研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要求主持人一开始就要讲明会议的议题、开法、要求及与会人员的任务。其中,哪一项应由与会者在会上发表意见,作出决定;哪一项只需听一听与会者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哪一项是告之性地打打招呼,介绍一下情况,暂不讨论;哪一项与会者必须与上级保持一致,及时表明态度,等等。要让与会人员听得明白,吃透精神,主持会议的就必须讲得清楚,把会议的目的、要求、内容等情况一一交待给大家,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中心突出。切不可主次不分,轻重不分,内容庞杂,拖泥带水,黏黏糊糊,使听者无所适从。
&&&& (3)言之有度,把握分寸主持会议要讲究分寸,说话的分量要适度,不能不到位,也不能太过,不然会使人产生歧义和误解,影响会议效果。语言的分量主要由词意和态度来决定。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所持的表情和情绪。分寸是衡量语言分量的尺度。我们通常说讲话要注意分寸,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注意词意上的差别,尤其是同义词、近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就要求遣词造句要字斟句酌,确切地表情达意,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说一个人工作能力时,用很强、较强、强、一般、可以等词来表述,其程度和分量是不同的,使用时要斟酌。再如说一个人工作中取得成绩时,用成绩、成果、成就来表述,其分量和程度也不一样,要根据不同情况来使用,不能乱用。领导在会议上批评下级时更要讲究分寸,不能信口开河。如果是个别的、一般性的差错,而批评分量过重,就会有小题大作之嫌,本人不高兴,大家不满意,甚至影响工作;如果是较大的失误,而批评得分量过轻,轻描淡写,既达不到教育本人的目的,也给大家一种文过饰非之感;当然,不分青红皂白,不作具体分析,不是以理服人,而是无限上纲,乱批一通,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二是注意态度和语调的区别,这种分寸也会影响到分量。态度和语调的变化,有时会更直接、更明确地反映语言的分量。和风细雨与声色俱厉其分量和效果有很大差别。我们批评人,是为了弄清问题,分清责任,分析原因,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批评人要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但不一定非要大嗓门,大声呵斥。常言道:有理不在言高。语言尖刻,态度粗暴,甚至出口伤人,挖苦、讽刺、嘲笑别人,必定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领导者在讲话中不论是提要求、分任务,还是批评人,都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调,以免引起大家的误会和反感。
&&&& (4)因会制宜,调动情绪无论召开什么会议,目的都是让与会者去听、去记、去发表意见、去贯彻落实。与会者的情绪如何,参与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会议的效果。这是成功召开会议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的会议,如何刺激与会者的兴奋点,把与会者的情绪鼓动起来,是主持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在庄严的会议上,要注意严肃性和规范性;在欢庆会议上,应体现热烈喜庆;在部署工作的会议上,要突出准确、具体、明快;在座谈会、研讨会上,语言要尽量自然、实在;在动员会、誓师会上,语言要富有说理性、鼓动性,以提高人们的信心和决心。不同的会议,不同的气氛,需要有不同的语言与之相匹配。要调动与会者的情绪,关键是靠主持者的真情实感来打动听众,靠实实在在的事例来说服听众,靠对与会者的理解和尊重来赢得听众。不能靠大喊大叫、吹胡子瞪眼、捶胸顿足来征服听众,也不能靠甜言蜜语、巧言令色、挤眉弄眼来博得听众同情。
&&&& 主持会议的技巧有人认为,会议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主持会议更没有多少文章可作,很容易做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要真正主持好会议,充分调动与会者的积极性,达到预期效果,很不容易。主持会议涉及到如何开场、如何连结、如何驾驭、如何控制进程、如何总结、如何适时作出决策等诸多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会议的效果。这就需要领导者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认真学习和掌握主持会议的技巧。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国内外一大批著名的领袖人物,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持会议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凭着这些方法和技巧,使自己所主持的会议都充满了一种紧张热烈、宽松活泼的气氛。革命导师列宁主持会议时,总是把一块怀表放在桌子上,以便监督自己和他人的发言时间,给人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他最讨厌空洞的漂亮话和不着边际的议论。有时他会毫不客气地打断那些冗长的讲话。有时他又会用生动的事例、风趣幽默的语言缓和气氛,使与会者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意见谈出来。列宁主持会议的技巧博得了后人的一致肯定,成为主持会议的典范。如何有效地主持好会议,是领导讲话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功。那么,怎样才能主持好会议呢?
&&&& (1)开场精彩夺人要知道开场白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能起到先入为主、吸引听众的效果。精彩的开场白往往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听众,增强他们对会议的兴趣。有经验的会议主持人,大都非常注意开场的几句话,多是经过反复琢磨,认真推敲,力求一上来就给听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开场白要陈述的内容,包括会议的背景、主题、目的、意义、议程和开法,其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调和表情都要与会议气氛协调一致。一般情况下,好的开场主要有三:一是直接点题,提纲挈领、要不厌其烦地把会议的内容、主题讲清楚,给与会者一个明白;二是借题发挥,调动全场的情绪,造成适宜会议开展的气氛,使与会者亢奋起来;三是出口成章,运用富有启示性、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全场迅速进入境界,让与会者集中精力。开场要尽量避免那种陈旧死板、千篇一律的格式。要根据会议的实际,或说内容,或讲形式,或道特点,或提要求,或谈历史上的今天,或讲别处的此时此刻,或幽他一默,总之要因境制宜,灵活构思,巧妙设计,出语不凡,让与会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精心设计的&圈套&。
&&&& (2)连结自然巧妙会议主持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负责搭桥连接,过渡照应,承上启下,把整个会议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持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敏的反应,良好的口才,高超的组织概括能力,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主持者所用的连结语言,不外乎承上启下。首先对前面的发言或讲话中最精华的东西给予概括和肯定,画龙点睛,做好铺垫;然后根据后面议题的特点,渲染蓄势,呼之欲出。让听众感到贴切自然,顺理成章。当然,由于会议类型不同,语境不一,用不用这样的连结,连结话语长还是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若需用连结语,既可顺带,也可反推;可以借言,也可直说;可以设疑,也可问答。总之要使其别开生面,恰到好处。幽默生动的语言,对于活跃会议气氛、打破沉默的局面,调动与会者的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幽默型的领导主持会议,会议气氛一般比较活跃,与会者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缺乏幽默感的领导者主持会议,会议气氛一般比较严肃、沉闷,与会者参与的积极性较差。在主持会议时,适当插入幽默语言,能增强讲话的生动性、趣味性,使与会人员在紧张的会议中获得放松,促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会议任务。
&&&& (3)应对灵活有术开会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而主持人却不能及时总结,提请大家转入下一个议题;有时大家都沉默无语,出现冷场,拖延了时间;有时在讨论问题时,有人拖泥带水,翻来覆去,谈不到点子上,偏离主题越扯越远;有时人们围绕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互不服气,等等。这些现象都不利于会议充分展开,影响会议正常进行。主持者要灵活驾驭会议,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必须掌握一些控制和应对的技巧,按照会议有关规则,根据会议进行中不断变化的情况,灵活地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种关系,解决各种随机性问题。会议上出现了沉默、冷场、离题、争吵等情况时,主持人应该怎么办?当在讨论中,遇到无人发言或无任何反应的时候,会议陷入沉默状态,出现冷场。这时主持人应分清沉默的原因,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果是与会人员因为胆小害羞、缺乏经验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应该主动鼓励他们发言,可以进行启发或提问,并告诉他们说错了没有关系。当他们发言时,应从表情上显示对他们发言很有兴趣,同时对他们发言中合理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打消其害羞沉默状态,增强发言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是与会人员有顾虑、怕言多必失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应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会议气氛,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如果是与会人员清高闭守、不肯多言而保持沉默。这一类人往往是阅历较深,处事比较严谨,有自己的见解,一方面想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清高不凡的架子。对这类人,主持者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尊重,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很重要。比如说:&老张,你对这个问题很有研究,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家都想听听你的看法,请你讲讲吧!&这样,老张受到鼓励和尊重,就很难再去推托。如果是个别与会人员持不同政见、抱敌对情绪而保持沉默。这类人要么是对议题有不同意见不想说,要么是对主持人有意见不愿说。主持人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以亲切的感情和语气使他们改变态度,可以向他们主动发问,并对他们的发言持重视的态度,使他们讲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如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第一个发言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打开与会者的话题,也可以点名让性格外向、胆子较大或资历较深的人先带头发言,以此带动大家的发言积极性,从而打破沉默的局面。比如说:&老王,你大概早就考虑好了发言内容,大家都等着听你的高见!你带个头吧!&万事开头难,有人带了头,下面就有人跟上。当在讨论中,遇到一些发言者不着边际、没完没了、脱离主题时,会影响对会议主题的研究,拖延会议时间。对于这种情况,主持者出于对发言者的尊重,不好当面直接打断他的话,而应寻找机会作出巧妙的暗示,引其转入正题。可以就其发言中一句贴着议题边缘的话,顺势向着议题讨论的方向引导,使发言回到主题上来;可以通过插话去直接引导;也可以对一些与议题关系不密切的问题,表示放到以后再作讨论,婉转地告诉发言人要转到中心议题上来;还可以对一些小事即行表决,快刀斩乱麻,摆脱此类琐事的干扰,使讨论转入正题。当在讨论中,由于学识、专业、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的意见发生争论时,同样会影响会议的正常进行,甚至引起争吵和纠纷,影响同志间的团结,造成不良后果。与会者围绕中心议题,各抒己见,据理力争,是深入讨论的表现,应该说是一种好现象。但在观点已经趋向集中、明确时,仍然在无原则地辩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主持者应该及时中止辩论。遇到较为激烈的辩论,甚至会出现争吵、纠纷时,主持者应立即去制止和平息,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但在制止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冷静的态度处置,千万不可恼火,大发脾气,也不要在纠纷的细枝末节上妄加裁判,以免失去领导者权威。
&&&& (4)引导会议得体会议在研究讨论问题时,出现偏离主题、意见分歧、无谓争辩等现象,都是很正常的。要使会议顺利地进行,达到预期目的,离不开主持者的正确引导。这个过程能够充分显示主持者知识水平、应变能力、领导艺术。主持者要善于提问,积极引导,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大家进行深入思考。正确引导会议,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学会倾听。真正耐心听取别人发言,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尊重别人的具体体现。兼听则明。主持者要创造条件让大家讲话,即使是刺耳的话也要让人讲完,不满的牢骚话也要让人发泄,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除非他的发言又偏又长。革命导师列宁,就非常注意倾听别人发言,他在听别人发言时,总把食指放在耳边,集中精力倾听每一个细节,倾听其中的每个观点和意见。甚至在对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以后,仍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劝说。在研究工作,讨论问题时,当与会者不同意你的意见时,主持者应以理服人,切实拿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改变态度。要摆事实,讲道理,运用大量可靠的事例、数据来说服人。要学会克制,避免同与会人员发生争执,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看法,更不要炫耀自己,应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不能冲动、发怒。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应搁置再议,不可盲目决策。学会归纳和提炼。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都是错的,赞同的意见也不一定都对。主持者应善于对各种意见进行比较、鉴别和综合分析,正确集中大家的意见,并从诸多的意见中,归纳、提炼出合理的正确的部分,从更高层次上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观点。这样即使原来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会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从而能够接受你的意见。把握好表态和发言的火候。主持者的表态、发言、插话等,是会议进程的调节器,也是影响会议成败的重要因素。有经验的主持者,一般不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在多数人发言意见符合自己的意图之后,或在少数人发言而意见与自己的意图相悖时,才以平静商讨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态度或阐述自己的观点。主持者要善于插话。精彩恰当的插话,不仅能活跃会议气氛,引起与会者听讲的注意力,还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果突兀生硬、无关痛痒、不合时宜的插话,则会形成画蛇添足之笔。插话是利用当时的语境,针对发言者表达的内容,在其表达过程中,插入适当的词句,表示赞同、符合或反对,起补充、调节作用,达到调节会议氛围,推进会议进程的目的。插话一定要选好&插缝&,把握时机。有的领导在插话时不大注意选择时机,只是觉得自己有话想说憋不住,不管该不该说,就往外倒。这样不但起不到补充作用,反而会冲击正常的发言,使主讲的人不知所云,听众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让人觉得&你老是打断别人的话,我们到底听谁的呢?&所以,插话一定要选准机会,只有到了应该补充几句才足以说明问题的时候再去插话。插话不仅要选好时机,更要插到点子上。插话插不到点子上,就会引起听众的反感,认为你多此一举。插话时首先要考虑好话题,所要插的话必须是会议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主讲人没有讲够、讲深、讲透的内容。插话一定要准确、精炼。插话水平高低,是否精彩,不在于说话长短。话虽不多,但条理清晰,切中要害,一言九鼎,说得好,说得妙,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插话要顺其自然,切合时境,不要刻意雕琢,应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好的插话也不能太多,除非是非插不可,否则不要轻易去插。有的领导者总把握不住自己,尊口一开就合不上,滔滔不绝,把话头扯得老远,淹没了会议主题,干扰了正常发言,喧宾夺主,使主讲人处于难堪的境地。有的领导插话成癖,逢会必插,别人一讲,他就插话,似乎不插话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殊不知恰恰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主持会议还是少插话为妙。
&&&& (5)控制会议节奏会议节奏直接影响会议效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节奏过慢,会延长会议时间,浪费人财物力,领导不高兴,与会者也有意见;节奏过快,有可能造成认识肤浅,对问题议得不深,研究不透,决策草率,达不到会议的目的,严重的会造成重大失误。因此,要注意控制好会议的节奏。会前要策划好。会前要拟定一个会议计划表,对会议议题的难易、议程的前后安排、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要有充分估计。把时间安排好,每一项议题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整个会议需要多长时间都要测算好,并有一定的弹性。会议期间要控制好。会议进行中要时刻留心会议的进程,控制好节奏。发现节奏过慢,应想法采取措施调动与会人员的注意力,主动提问,多加启发引导,必要时也可提醒大家抓紧时间,围绕中心议题,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从简或不再重复。如果节奏过快,就要提醒大家沉住气,时间充足,认真思考;也可多提几个细节性的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当然,这不是让你无病呻吟,故意延长时间,拉长会议,而是提高会议质量。
&&&& (6)善于总结会议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主持者要对会议召开的有关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对不能确定的或未解决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对会议总结得如何,是衡量主持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有的主持者能把会议有关情况总结得很精炼、很概括、很有高度,让人一听就明白。而有的则不善于总结,对会议的精华把握不准,要么再重复别人的话语,要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既没有深度,也没有高度。会议总结要体现简明扼要、全面准确、重点突出、实事求是的特点。好的总结可以帮助与会者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会议的贯彻落实。会议总结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其内容大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会议基本情况。这一部分主要是讲会议的进程,与会者的表现。会议进程主要是对会议进行的几个重要环节综述和分析,对每个环节实施情况作出评估;与会者会议期间的表现如何,要列举典型事例进行评述。要对会议举行了多长时间,进行了哪些议程,办了哪些事情,办得怎么样,与会者的参与程度等情况向与会者作出说明。第二部分,会议的主要收获。这一部分是会议总结的重点。主要讲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议统一了哪些思想,提高了哪些认识,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要高屋建瓴地概括归纳出几条,让人听了非常条理、清晰,便于记忆。谈收获要紧扣会议主题,突出反映主题,切实符合会议的实际情况。每条收获都应有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要注意引用与会者的发言,特别是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及具体的措施和打算,给人以具体生动的感觉。第三部分,今后工作意见。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会议总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实施会议主题的意见。就是对会议的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对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进行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会议总结要得法,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1)直叙法。就是简要概括地回顾叙述会议办了哪些事,达成了哪些共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加深与会者的印象。比如:&这次会议我们传达学习了某某文件,研究讨论了某某决定,某某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一是、二是、三是、&&。这些意见完全符合我们的实际,对于促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对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再提几点意见:一、二、三、&&&(2)归纳法。就是在简要回顾会议的基础上,对整个会议进行高度归纳、概括。比如:&我们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概括起来有几个特点:一、二、三、&&或者我们这次会议形成了几个方面的共识:一、二、三、&&初步解决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二、三、&&现在,对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家都形成了共识,拿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3)鼓动法。对会议不作全面总结的情况下,用鼓舞人心的话作总结,对人家提出希望和要求,号召大家为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努力工作。对会议的总结是详细还是简要,这要根据会议的要求、会议气氛、与会人员、时间安排等情况而定,可以根据上述介绍的一般结构和方法进行调整、完善,灵活掌握。
&&& 二、报告类讲话技巧
&&&& 会议是领导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各级领导抓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层层召开会议,通过会议去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查找不足、安排部署任务。可以说,会议在各级领导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凡重要会议,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领导肯定要作报告。衡量一会议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好的报告。好的报告,对于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发动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完成具有重大意义。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会议报告,切实提高报告水平。
&&&& 报告类讲话的特点报告类讲话是领导者在各类正式会议上,以郑重方式发表的内容较为重要的讲话。报告类讲话是领导讲话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报告类讲话具有以下特点:
&&&& (1)指导性这类讲话大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和提出一段时期内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重大措施。因此,对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精神的具体依据。这就要求讲话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上级精神,认真研究吃透自身情况,确保讲话的正确性和指导性。
&&&& (2)权威性这是由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和职能决定的。有些讲话虽然是领导者个人发表,但它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意见,而是经过集体研究后,代表领导集体的意见。比如:重要讲话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要有领导集体共同研究确定;具体目标、措施、重点要由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主管部门研究提出初步意见。这样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下级机关和群众要按照会议精神和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这就要求领导者讲话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实事求是;所表述的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
&&&& (3)针对性这类讲话确定的观点、原则、目标、措施都是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工作开展。讲话要具体明确,让基层听后知道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心中非常清楚明白。这就要求讲话者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找准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具体指导意见。
&&&& (4)号召性讲话的目的是向下级机关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精神,安排部署工作,动员群众去完成某项工作。这就要求讲话必须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如党代会、动员会报告结尾时,都向听众发出号召,动员群众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讲话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有强烈的情感,有一种推动人们奋起、振作、前进的强大动力。结尾往往提炼为富有号召力的口号,给人以鼓动力量。
&&&& 报告类讲话的类型报告类讲话的种类很多,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类型:
&&&& (1)政治报告政治报告是以阶级、政党、团体,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其政治目标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讲话。讲话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政治报告并不企图解决某一业务范围内的具体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形势,把握社会动向,研究发展战略以及思想政治领域的问题等。例如,各级党代会报告、团代会报告、形势报告等都属于政治报告。政治报告多由政党、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所作。政治报告的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各个方面。政治报告的内容是严肃的,关系到国家、政党、民族的命运。作为一地方来说,政治报告则关系到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重大决策,关系到一个地方的重大改革和发展等问题。
&&&& (2)工作报告工作报告一般是以简要总结前段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向下级进一步提出工作要求为目的的报告。这是领导者开展工作经常采用一种形势。如各级的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等。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围绕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各自实际,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通常采取工作报告的形式。工作报告主要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对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激发下属的参与和奋发意识,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 (3)动员报告动员报告,是为了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或突击性任务,对有关群众进行宣传发动,使其迅速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不失时机地完成任务。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虽然不是突击性任务,时机性也不是很强,却是一件新工作的开始,过去从未搞过,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度很大,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开展此项工作也需要进行动员。如各地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双拥模范城等动员会议上的报告。动员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形势,提高认识。这是动员报告首先要讲的内容,而且是重点。有针对性地说明完成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对完成该项工作的认识,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部分,布置任务,制定措施。这是整个报告的关键部分。这一部分要把该项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所要采取的措施讲清楚,让与会者听明白,便于会后抓好落实。第三部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主要从领导角度去讲怎样组织实施,如何加强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 (4)辅导报告辅导报告,是以解释、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的口头表达形式。一般来说,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体现这些方针政策的文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除了通过舆论部门直接灌输给人民群众外,还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召开报告会灌输给人民群众,需要领导者在自己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后,全面透彻地向人民群众宣讲,这种宣讲形式就是辅导报告。辅导报告是面对面的,形式直接,接受效果比较好。比如,各级召开的十五大精神辅导报告,邓小平理论辅导报告等。
&&&& 丰富多彩的开场白报告的开头部分,叫开场白,也叫&开头语&,是讲话的开始。要知道开头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有时甚至超过讲话的的主体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话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开始就平庸冗长,嗦嗦,空话连篇,听众就会觉得乏味,就会影响情绪,不能集中精力往下听。因此,讲话必须重视开头,精心构思和组织好开头语,力争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把听众吸引住。开头语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开头要考虑讲什么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指导性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人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开头语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说明会议的指导思想、任务、会议要研究、讨论、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开头语主要考虑讲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说明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为什么召开,有什么意义,确定这个讲话有什么背景以及与讲话主题有重要关系的情况;二是揭示会议、讲话的主旨和任务,有的需要表明观点和态度,有的则在主体部分中表明;三是阐述为什么确定这个主旨。现引用十五大报告开头语加以分析: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这个开头语很典型,首先介绍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接着交待了会议的主题,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然后阐述了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在开头语中,可以三个方面的情况都讲,也可以只讲一两个方面的情况。如李鹏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开头语,就讲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他说:本届政府从1993年3月就职,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任期即将结束。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的五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 这个开头语,首先了介绍了会议的背景,本届政府五年任职已满。接着点明了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是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这个开头语可谓简单明了,要言不繁。明白了开头语讲的什么问题后,还必须考虑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是开头的方式方法。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 (1)开门见山,揭示题旨这种形式就是开宗明义,开拳就打,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把讲话的主题和观点亮出来,让听众明白,接着进入讲话主体部分。语一出口,要谈什么内容,赞成什么,肯定什么,批评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这样的开头能使听众很快就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这是领导讲话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如:例1我主张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例2这次座谈会,重点谈经济工作。我对当前和今后经济中的若干问题,讲几点意见。例3现在,我就进一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问题,讲几点意见。这三个开头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揭示主旨。所不同的是例1把讲话的论点亮了出来,吸引听众去探求为什么?怎么办?例2、3只是揭示了会议及讲话的主题,没有讲论点或观点。
&&&& (2)交待背景,说明情况开始首先介绍一些与会议或讲话有关的情况或背景,为什么开会,为什么讲话,让听众了解会议及讲话的来龙去脉,帮助听众理解会议及讲话精神,使之不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引起听众的注意。如:例1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听取了汇报,讨论研究了纪检监察工作方面重大问题。尉健行同志的工作报告,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例2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并且开始在全国发行。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今天又组织这场报告会。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决定,把这件大事抓好。例3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例1简要说明了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专门听了汇报,作了研究。提醒大家我讲话的内容是经集体研究决定的,并非个人意见。例2简述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中央专门作出了学习决定,举办了高级干部研讨班,今天的报告会是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一个部分,大家要高度重视。例3对白求恩同志先作一个简要介绍,使听众对白求恩同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运用这种方法开头,不管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还是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起因等,都是为揭示主题作准备。讲话一定要从中心论点出发,紧扣会议或讲话主题,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使听众不知所云。介绍背景材料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扩大,故弄玄虚,也要防止笼统地使用套话、空话。
&&&& (3)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这种开头一上来就提出问题,吸引听众的关注,引导听众去思考。而问题的答案,正是讲话要揭示的论点。听众听到这些问题,就会关注讲话内容,主动去思考,有助于激发听众欲求对问题解答的情绪。如:例1怎样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是个大问题。现在党内外、国内外很多人都赞成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什么叫高举?怎么样高举?大家知道,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例2现在有一种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我们本来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做。现在却有好多人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这两个例子都是首先提出问题,让听众去思考。尤其是例1,小平同志紧扣主题,运用设问提出了一连串有关的,又是听众关心的重大敏感问题和原则问题,异常尖锐和突出,让听众不得不集中精力,留心静听。这个开头,不仅问题提得尖锐,发人深思,而且接下去的回答,也是旗帜鲜明,坚决有力,切中要害,为正文的讨论,拉开了架子,亮出了路子。
&&&& (4)概括总结,引入主题这种讲话首先对会议的有关情况及其他同志的讲话进行简要回顾小结,把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点一下,把重要讲话的内容归纳一下,然后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引入讲话主题。这种方式一般在会议中间或结束时使用。如:例1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我们党多年以来没有开过这样的会了,这一次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传统,开得生动活泼。我们要把这种风气扩大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去。这次会议讨论和解决了许多有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敢于讲心里话,讲实在话。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些都是党内生活的伟大进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例2召开这次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议,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看了一些会议简报和综合汇报材料,刚才听了吕枫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的发言,觉得会议开的是好的。锦涛同志在会议开始时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所讲的内容我都赞成。关于党的建设,最近我已经讲过两次,一次是在纪念建党72周年座谈会上,一次是在外交使节工作会议上,今天没有多少新话要讲了,只是把有些问题再强调一下。这两个开头,都是对会议召开的有关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例1,小平同志首先对会议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评价,会议开的很好,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讨论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后提出了所要讲的话题。让听众感到亲切自然。
&&&& (5)紧扣会议,交待任务这种开头语,首先要讲明会议的主要任务或主题是什么,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然后再提出所要讲的话题。现在领导讲话普遍采用这种形式。如: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研究和部署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通过这次会议,使党的各级领导和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进一步认清大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动员、团结、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个开头语,一开始先简要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的。听众上来就知道会议的中心任务和主题是什么,会议是干什么的。便于听众吃透和理解会议精神。总之,开场白有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上述几种形式。应根据讲话的内容和听众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开头方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或切入主题,或交待任务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 准确把握好报告主体主体是整个讲话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讲话的成败。看一个讲话有没有水平,是不是有分量,有没有特点,主要是看这一部分,必须下功夫讲好。主体部分具体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应当紧扣开头语提出的论题或主旨,展开具体的阐述、分析、论证。既要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要有典型具体的事例,从多方面、多角度,透辟地阐明报告的主旨。应该像元代乔梦符所说,一篇文章应像&凤头、猪肚、豹尾&那样。主题部分就是&猪肚&了,应该饱满充实。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讲好这一部分,关键是把握好四点:
&&&& (1)内容充实,分析透彻所谓内容充实,就是说报告要有丰富的内容。只有内容饱满充实,占有丰富的材料,详细的例证,充足的信息量,才能有效地论证观点,给人以启发、教育和力量。反之,那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报告则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没人愿意听。内容饱满充实主要是指有新鲜、深刻的思想观点,有具体、生动的事例。一篇讲话有没有说服力,内容是否充实,关键是看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论据不充分,观点就立不住脚,就没有力量,很难去打动人、感染人、说服人,就会给人一种&空&的感觉。要使论据充分,有效地证明主旨,就要选用大量有价值、有内容、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本地的、外地的等各方面的事实。所选用的材料要典型、真实、贴切、有新意,这样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仅有大量的材料还不行,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自然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现象、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判断,揭示其本质,抽象概括其规律。具体的理论分析,不外乎指出现象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需要采取什么办法?如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时,运用大量的事例列举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毛病在党内的表现及危害,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听后很有说服力。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列举了自由主义存在的事实,分析了自由主义对我们党的事业的危害及产生的根源,指出了克服自由主义的方法。其分析深刻透彻,入情入理,入木三分。领导讲话,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讲话中就要有观点、有分析、有对策。提出观点后,运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去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措施。这里的关键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越透彻,越有说服力。如果缺乏有力的分析,讲话就显得苍白无力,提出的观点和对策措施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 (2)要言不繁,精辟概括报告精辟简练,不拖泥带水,关键是学会概括,善于把大量琐碎的事物,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成简短的话语。讲话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括能力的大小。不会概括,写出来的文章、讲出来的话,就显得平铺直叙,就像记流水帐,给人的感觉是零碎,层次不高,缺乏深度。概括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十五大报告,全文共三万余字,可以说是宏篇巨制,可是阅读全文,又感到&字字珠玑,句句精彩&,非常精练,概括力极强。可以说,高度概括是十五大报告一个突出的语言特点。现以十五大报告为例,分析如何进行高度概括提炼。一是纵向概括。按照时间或先后顺序,把一些零散的事实材料,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成几条或几点。报告第一部分&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一百年,展望五十年。通过&三个伟人&、&三次巨变&、&一个结论&,五个自然段,近六百字,就把百年历史进行了高度浓缩概括,高屋建筑地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复杂的历史,简洁鲜明地阐述出来,听后给人一种清晰准确的感觉。二是横向概括。按照空间顺序,把横向的一些零碎的、分散的、复杂的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概括,使其条理和层次清晰,便于记忆。报告第二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五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重大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两个显著&、&三个新&,五个自然段,七百余字,就全面、透彻地概括了出来。分别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类比较科学,用语比较精练。三是理性概括。就是对大量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得出带有本质性、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报告第三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把多年来一直讲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炼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更加简洁,更具理论色彩。这一部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重新进行了阐述,归纳概括成为一个精髓、一块基石、一种方法、一个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理论。这是十五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 (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讲话要让人听明白,还必须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表现讲话的思想内容要有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都要有一个总体的设想。通常我们把这种从总体上安排讲话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讲话结构的步骤,叫做层次。层次又叫&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大段&等。也就是说主体共分几大部分。一般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包含几个段落,有时也等于段落。安排层次要着眼于讲话思想内容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必须先有个合理的、清晰的讲话思路。讲话层次混乱,颠三倒四,主要原因是思路不清。要使讲话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就需要讲话者有清晰严密的思路,把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用例、详略安排,以及部分之间的联系衔接都想得一清二楚,精心组织,才能紧紧抓住听众,使听众一步一步地掌握报告的内容。反之,讲话者&脑子一盆浆糊&,听众也会越听越糊涂。为了使讲话听起来条理清楚明白,通常采用以下办法:设立小标题。将报告中所讲的内容按性质不同划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前面加一标题,起一个提示作用,告诉听众这一部分主要讲什么内容。小标题既要准确地概括出这部分的内容,又要使用简洁、显明的语言。如十五大报告,共分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冠一标题: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过去五年的工作;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设立小标题,能够鲜明地表示出讲话内容要点,体现出清晰的层次和条理,便于听众抓住讲话要领,更好地理解讲话内容。现在领导讲话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序码排列。将报告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前面标以数码,依次排列下来。虽然没有小标题,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必须紧扣一个中心。一般情况下,每一部分内容的第一句话,提炼为论题句或论点句,用以表示出每一部分讲话的内容范围或主旨。如日,江泽民《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开始就说我今天讲几个问题。然后接着说:&一、要正确估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二、抓住有利时机,认真抓好清查、清理工作,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三、要同腐败现象、腐败分子进行斗争,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五、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上。&为了使讲话更加条理清楚,在每一大部分中,还可以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来划分,尽量不要重复使用。恰当地运用序码来划分层次,不仅给人留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印象,而且能够加深理解,便于记牢。当然,运用序码排列层次不可太多、太乱,千万不能大一、二、三,套中(一)、(二)、(三),再套小1、2、3,这样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混乱,弄不清&辈分&,不利于准确理解和记住讲话内容。
&&&& (4)逻辑严密,言之有序严密的逻辑表现在层意不能重复。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好几层,或者有好几部分,每个层次或部分都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不同的层次或部分的意思不能基本相同,也不能部分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前后重复的现象,即造成讲话的冗长、拖沓,也不便于听众理解。这就要求在讲话中对相同或相近的问题,要集中放在一个层次中讲,不要分散在几个层次中都说。有些领导在讲话中经常出现这个毛病,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讲到,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严密的逻辑表现在层意不能矛盾。各层面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不同,但都应是在总论点或主旨统帅下的层面,各个层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总论点或主旨的,不允许有与总论点或主旨相抵触、相矛盾的层面存在。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层意逐步深化。后一层意思要比前一层意思向前发展,表现出一种由分析到综合,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近及远,渐进发展的逻辑关系。如果违背了这些逻辑顺序,就会给人&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讲和听的效果。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每个层次或部分内部各个意思之间,也不能重复、不能互相矛盾。有些领导讲话中通常出现的毛病是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前后重复,逻辑顺序排列不当,既没有层次感,也没有排列规律,杂乱无章,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
&&&& 简洁有力的结束语讲话的结尾部分,也叫&结束语&。结束语同开头一样重要,好的结尾,能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也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结束语,一般是综合归纳主体的内容大意,提出希望、要求,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按照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和主张去做。结束语总的要求是: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发挥巨大的鼓动力量。结束语从内容上说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综合归纳全篇讲话的内容,作出肯定性结论,使听众对讲话全文有一个概括、完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给听众前进的和奋发的力量,报告结尾形式多种多样,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总结式。在讲话结束时,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总结。例如,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是这样结束的:这次大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新长征中的第一次盛会。同志们是带着自己的丰硕成果来出席大会的。我们相信,大会以后,同志们一定会拿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谨祝大会圆满成功!号召式。就是在讲话结束时,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言辞,或提希望,或提要求,号召人们去努力行动,完成会议任务。例如,十五大报告是这样结束的: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结束语的形式尽管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必须以简短有力的语句,总结报告全文的主旨,发出有力的号召。
&&&& 如何使报告更精彩为了使报告更精彩、更吸引人,除了前面讲的要开好头、结好尾,把握好主体部分外,还有许多技巧和要求,需要学习和掌握。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精心准备,熟悉讲稿在正式会议上作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即席讲话和发言,一定要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撰写好讲稿。领导讲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把上情和下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过程。撰写讲稿,关键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搞好调查研究,掌握下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情况,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掌握有关的典型事例。会前调研非常重要,是提高讲话针对性、保证讲话成功的重要环节。作为领导者应养成调查研究的好习惯。二是反复研究宏观形势和上级的政策,吃透上情。上级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重大决策、出台政策措施后,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吃透精神,把握准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进行认真思考,理出工作思路和相应的对策措施。这样,撰写讲稿时就有针对性。三是系统研究工作,做好结合文章。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充分进行分析比较。对该项工作的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方向、重点、应采取的措施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工作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写起讲话稿来才能得心应手,讲起话来才能有观点、有新意、有水平。讲话稿写完后,要反复修改。重要会议的讲话,如党代会报告、人代会报告还要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定稿。报告类讲话在语言的运用上,应具有鲜明的口语化、大众化特点,做到准确、精练、通俗、生动。在篇章结构上,要根据讲话的目的、内容、对象来确定中心,推敲观点,核实材料,安排层次,使讲话符合思维逻辑。写好讲稿好,要认真阅读,反复熟悉讲话的内容,结构层次,重点段落、词句。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话时心中有底,说话流畅,富有感情。讲话人最好能把讲话内容记住,有些讲话可以不看讲稿,这样讲起来效果会更好。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甚至结结巴巴,肯定影响讲话效果。
&&&& (2)观点正确,内容充实报告类讲话侧重于对工作的安排部署,特别对工作思路、目标、重点、措施及要求都比较明确具体,因而对基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工作报告首先是观点要正确,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讲话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讲话的观点反复推敲,切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如果观点不突出、不准确,就收不到应有效果。讲话前一定要对观点进行仔细斟酌,切实维护讲话的权威性。讲话最忌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听众花宝贵的时间参加会议,希望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如果讲话空洞乏味,废话连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让人觉得听不听无所谓,这是对听众的不尊重,对工作不负责任。只有内容充实,才能吸引听众、教育听众、打动听众,才能达到开会的目的。要做到内容充实,首先情况要熟,对方方面面的情况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其次材料要实,所引用的材料丰富真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其三措施要硬,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货真价实的东西。其四要求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非常具体明确。
&&&& (3)实话实说,亲切自然这类讲话虽然比较严肃庄重,但也不能变成空洞、枯燥的说教。好的讲话应当使听众既感到精辟透彻、明确具体,又实实在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实话实说,不讲空话,不说大话,不言假话,实话实说,坦诚明快,不说文过饰非,不兜圈子,不卖关子,才能使听众感到亲切自然。有些领导讲话,喜欢用现身说法来讲明道理,这种方式很受听众欢迎,主要原因是这种方法有强烈的真实感,使人感到既真实可信,又亲切自然。如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报告时说:&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传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里,毛泽东把自己摆进去,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深刻阐述了人的世界观是逐步改造的道理,不是先天固有的。听后让人感到态度诚恳,说理透彻,平易可信。
&&&& (4)表达清晰,条理分明这类讲话,一般场面比较大,听众比较多,给说与听之间的信息传递增加了困难。如果讲话者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或者嗦、含糊不清,听众就会感到兴趣索然,失去听欲。要让听众听的清楚明白,讲话必须做到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使听众能够沿着讲话的逻辑线索边听边理解,越听越感兴趣,这样的讲话才能获得成功。讲话要有一条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展开,能放能收,能近能远,运用自如。不能前头一句,后头一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着边际,让人听了糊里糊涂。
&&&& (5)尊重听众,讲究话风讲话是领导者在听众面前亮相的重要形式,通过讲话向听众展示水平和能力,树立在群众中的形象。可以说,群众了解领导,主要形式是通过参加会议听领导者讲话。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注意每一次讲话,通过高超的语言表达水平和良好的气质为自己勾画好形象。怎样才能把这个相亮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听众,讲究话风。良好的话风,能给听众留下好的印象,吸引听众认真听讲。讲话时要尊重听众,不摆架子,不打官腔,不卖弄吹嘘,要以亲切诚恳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对待听众。要时刻记住:你在台上接受台下每个人的审视,听众在倾听你的话,观察你的表情举止。任何懒散、不雅以及不礼貌的习惯动作,都是对听众的不尊重。如漫不经心、交头接耳、挖耳抠鼻等,都逃不过听众的眼睛。所以讲话者一定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有话则讲,无话则止;讲文明话,不讲粗俗的话;举止得体大方,语调亲切自然。
&&&& (6)报告精彩,震撼人心在有些会议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说,台下嗡嗡声压倒台上麦克风。这固然有听众的原因,但追根究底恐怕还是讲话者的责任。听众不能够集中精力听,主要原因是讲话没有新意,缺乏吸引力,不能使听众兴奋,征服不了听众。而一些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讲话,还是很吸引听众、很受听众欢迎的。好的讲话,人人爱听,关键是看讲话内容是否精彩,是否有吸引力。
&&&& 三、即席讲话技巧
&&&& 即席讲话,是指在一定场合,没有充分准备、没有现成稿子的情况下,由他人提议或自认为有必要而当众临场发表的讲话。作为一个领导者经常需要作即席讲话。即席讲话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工作。领导者出席座谈会、讨论会、协调会、工作会,参加一些礼仪活动,外出参观学习,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接待群众来访等诸多场合,经常需要作即席讲话。即席讲话的机会要比有准备的正式讲话多。即席讲话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会议主持人邀请或群众推荐,不好推辞而讲话;一种是受临场情景所感染,情绪激昂,有感而发;还有一种是出现非常情况,作为领导者不得不站出讲话。不管哪种情况,都决定了即席讲话具有突然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实事求是地讲,即席讲话要比一般的讲话、写文章困难。一般讲话、写文章可以认真准备,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仔细改,定稿后才发表。即席讲话不行,没有现成的稿子,来不及认真准备,容不得深思熟虑,全靠现场思索和临场发挥。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容修改和掩饰。因此,即席讲话是对一个领导者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口语表达、文化修养等综合能力的考验。即席讲话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一面镜子,是群众评价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一把尺子,领导干部即席讲话若能讲得生动精彩,引人入胜,打动人心,无疑会给听众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很显然,成功的即席讲话,可以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权威,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领导,不管在什么会议,也不管面对多少听众,都能根据会议主题,针对会场气氛,围绕某个问题,迅速组织一篇精彩的即席讲话,运用大量的事实和例证,旁证博引,侃侃而谈,且能做到观点鲜明,声情并茂,逻辑严密。听众会从内心佩服这样的领导。当然,也有的领导,面对众多听众作即席讲话时,不知讲什么,不知从何讲起。即便勉强讲几句,也是乱讲一通,抓不住要领,没有条理,没有章法,头上一句,脚上一句,想起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讲完后听众不知到底讲了些什么,就连自己也不知说了些什么。也有的领导,尤其是缺乏讲话经验的领导,在大型场合即席讲话,心慌意乱、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甚至张口结舌,话不成句,讲不下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严重损害了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威信。我有一位朋友,平时不善言谈,性格内向,比较腼腆,在众人面前不敢大声讲话。由于工作出色政绩突出,很快得到了提拔。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工作没有问题,但是面对众多的会议、众多的场合,特别是众多的讲话,非常不适应,自己也感到很为难,尤其是几次重要的即席讲话没讲好,甚至闹笑话,被搞的狼狈不堪。为此,他感到特别苦恼,担心今后工作不好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即席讲话,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就必须成为一名即席讲话的能手。即席讲话作为一个紧张而又复杂的语言表达过程,要想很好地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它与一个人的思想、思维、生活、阅历、知识、口才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但是,即席讲话作为领导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讲话形式,并不是高深莫测无法掌握的,自身也有一定技巧和规律。只要认真学习、勤于锻炼,即席讲话水平肯定会有较大提高。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即席讲话的规律和技巧,希望对提高领导者的即席讲话水平有所帮助。
&&&& 处处留心,选准话题领导同志无论出席什么会议,参加什么活动,都有随时讲话的机会,应该处处留心,全神贯注。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议和活动的主题,议程安排,参加人员;认真听取其他领导的讲话或发言,明确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并作认真思考。可以设想,如果让我即席讲话,我准备讲些什么。有了这种警觉和思想准备,作即席讲话时,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心慌意乱,临时抱佛脚。有了思想,只是即席讲话的基础。一旦真的请你讲话,你还必须迅速找一个话题。选择话题很重要,有人说,恰当的话题是即席讲话成功的一半。选择合适的话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 (1)选择与会议主题有密切关系的话题任何会议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任何讲话、发言和讨论都应紧扣这个主题,否则就会跑题,干扰会议方向。比如在企业技术改造会议上,你大讲特讲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不免有点离题。听众也会觉是你思维有问题。如果你能紧扣企业技术改造,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发表独特、精辟的见解,定会得到听众的称赞。
&&&& (2)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围绕自己熟悉和体会比较深的话题讲话,能够有效地消除紧张情绪,打开思路,激发讲话欲望,应付自如;能够准确表达你的思想和观点,容易谈出深度、谈出新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千万不能单纯为了求新、求奇,选择那些自己还没搞懂的话题,更不能冒充内行,乱说一通。否则,要么不能自圆其说,中途卡壳,讲不下去,草草收场;要么破绽百出,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尤其在一些重要场合,引出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后,会难以收场,置自己于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影响领导形象。
&&&& (3)选择能吸引和打动听众的话题讲话是让人听的,你讲得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听众的反应。听众是衡量讲话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选择话题首先要考虑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愿意听。如果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尽管你津津乐道、口干舌燥,也没人听,白白浪费脑细胞。即席讲话要尽量选那些与听众关系密切、听众熟悉、有一定新意、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作为话题。吸引人的话题,并非奇闻轶事或深奥的哲理。
&&&& (4)选择有独到之处的话题这一点很重要,衡量讲的好不好,有没有水平,关键是看有没有新意,有没有新话,有没有独到之处。如果老生常淡,把众所周知的事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津津有味地讲个没完,就没有多少意思,听众也会感到厌烦。因此,要在仔细观察现场、体味气氛、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好的话题。切忌把别人说过的话题拿来再说,力戒雷同,追求新意。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转换角度,提高层次,另辟蹊径。要从思想上站在圈外,纵观全局,仔细观察,再作决定。若先说,就要出奇制胜,先声夺人;若后讲,也要后发制人,道别人之未道,方显独到,高人一筹。至于先说还是后说,要根据现场而定。总之,要选择一个适当角度、最佳时机来展示自己。
&&&& (5)选择符合语言环境的话题语言环境是指讲话时的现实环境,即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讲话要看对象、看场合。俗话说,&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话题要根据听众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思想水准、性别年龄、处境心情而确定。如对工人和对农民要有区别,对领导干部和对一般群众要有区别,对人民和对敌人要有区别;在城市和农村要有区别,在工厂和在学校要有区别;喜庆场合与严肃场合要有区别等。例如,日夜,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7月15日上午,闻一多先生主持了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李先生的夫人张曼筠首先讲述了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罪行,一千多听众愤然泪下。这时,一小撮混进会场的特务分子,却在有说有笑,甚至无理取闹,极为猖狂。闻一多先生本来没有准备讲话,但见此情景,无法抑制心头的愤怒,于是拍案而起,痛斥特务的无耻和反动派的罪行。他当时选择了这样一个话题:&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杀!这成什么话!&闻一多先生在愤怒至极的情况下,选择了这个话题,深刻揭露了特务们的无耻嘴脸和反动派的罪行,非常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
&&&& 迅速构思,组织材料话题确定之后,如何紧扣话题展开阐述,把话说透,需要迅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在头脑中迅速构思,形成讲话的框架;二是围绕框架抓取材料。迅速思索,拟定提纲。即席讲话准备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无论如何,也应围绕话题,迅速在脑海中构思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开头怎么开,讲什么;主体部分,讲几个观点,把观点概括好,用关键词、关键句把它列出;结尾怎么结,用什么关键话。这样,有点、有线、有骨架,一篇简单讲话的提纲就有了。围绕讲话提纲,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打一个腹稿。如果讲起来方寸不乱,从容发挥,没有明显的语病,这篇即席讲话就算成功了。那么,怎样打腹稿?首先,对讲话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对于训练有素和有经验的领导者来说,在讲话前的短暂时间内,就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讲话的中心内容,以及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对于经验不足的领导者来说,讲前可将内容高度浓缩,进行要点提示,以免遗漏。比如在本单位体育比赛发奖会上作即席讲话,基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教练员、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二是要说明举办这项活动的意义;三是号召向运动员学习;四是希望今后继续举办。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用&祝贺&、&感谢&、&意义&、&学习&、&希望&等词来对讲话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作为讲话主干,讲时进行发挥。
&&&& 其次,提炼好观点。观点是用来论证话题的,是为话题服务的。观点要正确、鲜明、集中。与话题无关的观点,会使讲话跑题;与话题相悖的观点,会使讲话自相矛盾。观点是即席讲话的核心,应贯穿于讲话的始终,在讲话中起着纲领性作用。观点要相对集中,与话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不讲;在所要表达的几个观点中,要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别,抓住主要观点讲深讲透。其三,组织好句群。句群也叫句组,是一篇讲话的基础。一个句群有一个明确的意思,称为&意核&,它可以使几句话连结成句群。如果我们准备几个&意核&,发挥成句群,即席讲话的腹稿也就出来了。即席讲话前可先想好几个&意核&。假若被邀请参加一个乡镇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并作即席讲话,你就可以稍加思索,列出一组&意核&:①这次会议很重要。②会议有几个特点。③突出抓好几个环节。要下大气力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切实加大管理力度;要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切实抓好技术改造;切实抓好落实。然后从容不迫地边想边说。有的讲话可分几大段,每段又分几条,每条定几个&意核&。围绕这些&意核&展开,补充、联想、举例。这样可以使即席讲话有条不紊。美国公共演讲问题专家理查德曾推荐了一个精选腹稿结构模式。他认为即席演讲应分为四个步骤进行。(1)喂,喂!这两个&喂&的意思是,必须首先激起听众对你演讲内容的浓厚兴趣。他主张开头直接用生动典型事例画龙点睛,道出主题。(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这部分应向听众讲明为什么要听你的演讲,演讲的内容要使听众感到有直接有利害关系,产生紧迫感。这样就易于吸引听众。(3)举例。若想把论点形象、简洁地印入听众的脑海,就必须举例。生动的事实列举,不但能够深化记忆,激发兴趣,而且也能开拓主题。(4)怎么办?这是最后一步。在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大半天是想让大家做些什么,最好讲得具体一点。当确定了讲什么,并构思出了讲话腹稿后,关键是迅速抓取材料。讲话离不开材料,材料是讲话的基础,有了材料才有话可说,观点才有寄托,讲起来才能得心应口。没有足够的材料,脑子一片空白,就会词不达意,言之无物。凡是讲话水平比较高的人,大都是知识面比较宽,对情况比较熟,掌握材料比较多的。即席讲话无法在事先作充分准备,完全依靠随机应变。当即抓取材料,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讲话者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无论哪方面的材料,都要尽量选用论证观点有力的材料。材料作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因此,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反映观点、支持观点、论证观点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与观点有机统一,使观点更加形象,更加有说服力。有的领导者在即席讲话时,对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鉴别、不加选择,不管对观点有用无用,顺嘴就说,使材料与观点不大相干,废话过多,说服力不强。毛泽东同志为了批评党内盛行的骄傲风气,提出了骄傲就要吃亏,就要失败的观点,他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七年上半年。那时北伐军到了武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忘记了国民党将要袭击我们。结果犯了陈独秀路线的错误,使这次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是在一九三○年。红军利用蒋冯阎大战的条件打了一些胜仗,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李立三路线的错误,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损失。第三次是在一九三一年。红军打破了第三次&围剿&,接着全国人民在日本进攻面前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更严重的路线错误,使辛苦地聚集起来的革命力量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第四次是在一九三八年。抗战起来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和陈独秀路线有某些相似的错误。这一次,又使得受这些同志的错误思想影响最大的那些地方的革命工作,遭到很大的损失。在这段论述中,毛泽东列出了党内五次因骄傲引起的大的失败,材料翔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证明了骄傲就要吃亏,就要失败的观点,极具说服力。即席讲话要尽量选用眼前人和事。过多地引用间接材料,往往失去即席讲话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把讲话者和听众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收到好的效果。即席讲话本身也包含着现场取材的意思。如前面所讲到的闻一多先生主持李公朴追悼大会时的即席讲话,他就是现场取材,很有针对性。他看到有一小撮特务,在会场抽烟、说笑,甚至无理取闹的丑恶现象,因此,在即席讲话时,厉声大喊:&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闻一多先生的讲话极大地震慑了特务们的嚣张气焰。讲话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发挥了强大的战斗作用。
&&&& 先声夺人,抓住听众即席讲话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开场白很重要,能不能马上抓住听众,关系到整个讲话的成败。好的开场白就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员,一下子把听众带入讲话者为他们设计的胜境。好的开场白,容易打开局面,便于引入正题。即席讲话应做到先入为主,以强大的气势或声势首先抛出强有力的论点,以压倒或征服听众。开场白不能平铺直叙,里嗦,而应该不落俗套,干净利索,语出惊人,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目的。对开场白的技巧,高尔基曾说:&最难的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定的。一般要花较长的时间去寻找。&就是说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其作用如同音乐的基调。开场白有故事型、幽默型、引用型、悬念型及开门见山型等多种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要抓住一些带根本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抓住听众心理,或讲故事、或讲幽默、或设问、或讲客套话、祝贺语等。总之要简短精辟,不拖泥带水,迅速转入正题。
&&&& (1)故事型就是在讲话开头先讲一个与你所讲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故事,从而引出你的讲话主题。比如,一堂演讲练习课上,要求学生以《当我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为题,练习开头,其中一个是这样开场的:大家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传说吧:阿拉伯有个神奇的山洞,里面收藏了40个大盗偷来的金银财宝和珍珠玛瑙。只要掌握一句咒语,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无意中知道了这个咒语,他打开了财宝之门,成为巨富。这个开场白,运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将大学校门比作通往财富之门,非常妥帖,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2)幽默型就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及事例作开场白。这样开场可以使听众在讲话者的幽默启发下,激发兴奋点,集中精力进入角色。如1965年11月,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展览馆大厅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举行80寿辰庆祝宴会,并发表贺辞,他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祝40&公岁&诞辰(外国朋友对&40公岁&这个新名词感到纳闷和不解)。在中国&公&字是紧跟他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天80斤,40公岁等于80岁。周总理灵活的用语,巧妙的解释,在几百位祝寿者中激起了一阵欢笑,寿星斯特朗女士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 (3)开门见山型就是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讲话的基本目的和主题告诉听众,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接着在主体部分加以详细说明和阐述。这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手段,立即进入正题,不〖HTXL〗〖HT〗回,不嗦,不要任何多余的赘言和楔子。例如,日,刘少奇同志为即将奔赴东北战场的解放军送行,他说的开场白是:&同志们听从中央的决定,要到东北去了,要我来讲几句话。&整个开场白只用了23个字,简明扼要。
&&&& (4)阐明背景型这种开头就是把讲话的原因或者背景交给听众,让听者一下子就明白为什么要讲话,讲话的理由是什么;或者说明讲话的背景及在这种背景下讲话的初衷。用这种方法开头平常、自然,很少有波澜,似更无标新立异之嫌,是平时人们使用最多、也是最好把握的一种形式。在开场白中,有时为了融洽讲话者与听众之间的感情,而采用一些礼貌性的话题与听众沟通,它主要分为楔子和引子两部分。例如,日,美国总统里根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如下讲话:谢谢您,周培源博士,谢谢各位尊敬的女士和先生。今天,我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人民大会堂向贵国发表演说的美国总统。我和我的夫人一直盼望来到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访问,同你们伟大的人民见面,以睹贵国历史宝库的风采。北京宽阔的大道使我们赞叹,贵国人民的待客热情,使我们深深感动。我们惟一的遗憾,就是这次访问的时间太短。看来只能像唐代一位诗人所写的那样&走马观花&了。但是中国的《汉书》里还有另外一句话叫&百闻不如一日见&,南希和我深有同感。这段开场白可看作全篇的一个楔子。里根一上来就向大会主持人及全体听众表示了深深谢意,对中国表示高度赞扬,对中国古老文化有深厚理解。从礼貌、礼节上讲,这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番话很快架起了里根总统与听众之间的感情桥梁。接着里根总统又说:12年前,前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他走下空军一号专机同周恩来总理握手。事后,周恩来总理告诉他:你那只手,是从世界上最浩瀚的大洋的彼岸伸过来的手,是经过25年的完全隔绝之后重新伸过来的手。从那次握手开始,美国和中国都打开了自己历史上新的一页,我认为现在历史又在召唤了。这两段话就是整个讲话的引子。通过引子这座桥梁很快把讲话引入正题,转折、连结自然,恰到好处。再如,1950年月2日,法国驻德大使朗索瓦&庞赛在两国市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开场白也非常精彩。他说:联邦主席先生,市长先生。法兰西的市长先生们:我以十分愉快的心情接受德法两国市长会议的邀请,前来参加闭幕式。对能藉此机会重游斯图加特感到高兴并表示由衷感谢。不瞒大家说,如果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是怎样在贵国的城墙下度过的话,我就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感触。联邦主席先生知道我这个人比较容易伤感。可是还有什么地方能比斯图加特这地方更令人感到舒适呢?那次露宿城下差不多过去了半个多世纪。1902年,当我还是个年轻的中学生时,就来到过斯图加特这神奇的地方&&&然后,引入正题:由于我的独特经历,由于我对斯图加特的感情,所以,我始终把德法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放在心头,作为大使,我要谋求的正是这一点。庞赛选用了一段极具人情味的插曲作为开场白,从容迅速地沟通了他与听众之间的感情,很自然地引入主题让听众接受。这是一个极为和谐的开场白。特别在一些礼仪性场合作即席讲话,适当运用楔子和引子,对于沟通与听众的情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效地引出下文,充分表达意图,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当然,楔子和引子不宜过长,否则会显得拖拉,说了半天还没有进入主题,有喧宾夺主之感。
&&&& 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讲话的目的是让人听懂。让人听懂是对讲话者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在讲话时单纯求奇、求新,而卖弄辞藻,用一些艰涩的语汇和专业术语,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就会影响听众的情绪,即使你费了好大一番口舌,也是费力不讨好,听众不买帐。因此,讲话中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明白如画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这样才能让听众迅速而又准确地接受和理解,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讲话大都比较通俗易懂,且生动活泼。通篇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就是那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一听也能明白。毛泽东同志非常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群众熟知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说明深奥的道理。比如,他在讲解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时,说道:&现在要问:效果问题是不是立场问题?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了有什么效果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毛泽东用医生看病这样通俗的事例来说明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明白易懂。彭真同志讲话也很通俗易懂。他在和一位新闻工作者交谈时说,你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领导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