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原和校园暴力原因

祝贺凌源第一高中恢复原校名——凌源中学!这才是真正的“凌中”!
经凌源市人民政府批准,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恢复“凌源中学”校名。
凌源市人民政府(2017)89号文件批复为:同意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恢复原校名凌源中学。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却代表凌源中学全体师生、校友、社会各界的千言万语。
凌源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内涵的学校。同时也历经百年苍桑!
凌源中学建校之始,百年来一直位于被凌源人称为“教场街”的地方。马道街有十几条胡同与之相连。据懂风水学的人说,凌中的选址是极有讲究的。说白了,那地方天然就是一个学子的天堂。
凌源中学号称“百年名校”,这是有来历的。
据考证,1910年,那时曾经有过一所私孰,那就是凌中的雏形。直到民国14年10月3日(1925年),真正建立了一所凌源县初级中学。设有一个教学班,招收学生40名。当时能进这所中学读书的,都是比较富裕人家的孩子。
1933年3月,日军攻陷凌源,国民革命军土崩瓦解。日本人对凌源实行法西斯统治,接管了学校,并且由日本人或者日本聘任的教师任教。此间,日本人编写了一套教材,其中就包括教化“大东亚共荣”,美化日本侵略的教科书。在朝阳市著名教科书收藏家王金星的手中,就有这些教材的一部分。日军占领凌源期间,日本人建了一个木制结构的二层教工办公楼,此楼于2009年拆除。
1936年(伪康德三年),凌源中学又成立中等学校,校名为“热河省立凌源农业学校”。
1937年,改校名为“凌源国民高等学校”,实际上仍属于农业学校。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1946年初,国民党进驻凌源,重建了凌源中学,校名为“凌源县立中学校”。
1947年6月,凌源第二次解放,同月23日,凌源县人民政府县长刘钧着手恢复了凌源中学。定校名为“县立凌源中学”。计有8个教学班,382名学生。1948年春,由于局势不稳,在热东第十八地委指示下,凌源中学撤入农村,与建昌县窑匠沟热辽中学并校。校名统称为“热辽中学”,实际上成为一所“游击式”的干部性质学校。
1948年秋,凌源局势逐渐稳定,上级决定,“热辽中学”由农村转入城市。于是,同年9月16日,学校由建昌县搬迁回到凌源县,又改校名为“凌源中学”,归属热河省教育厅领导。
1949年2月,热河省教育厅发出通令,凌源中学校名改为“热河省立第二中学校”,并设有附属小学一所。1950年7月,又改名为“热河省立凌源中学校”,1951年又改为“热河省立第二中学”。从这个名称上,足见凌源中学在全省的地位,那是排名第二啊!热河省辖承德地区行政公署、朝阳地区行政公署等多个地级单位,凌源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沟通关内外的第二条通道,所以说,热河省立第二中学得到了热河省的极大支持,教育经费实现了大幅度增长。1956年,热河省撤销,热河二中又更名为“凌源中学”,1960年2月,被列为辽宁省级重点中学。
1978年2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辽宁大地,恢复高考后的凌源中学名声大振,又被列为省首批重点中学。那些年,凌中在凌源县各乡镇的中学里,简直就是神,农村哪个孩子如果考上了凌中,那就跟考上大学一样受人尊敬。
凌源一中的名称始于1978年,当年10月,经凌源县教育局决定,校名改为“凌源县第一中学”。但它在全县人民的心中就是凌源中学。它的校牌子挂的也是凌源中学。从1983年开始,凌源中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校园内的小平房不断拆除,后来建起了一座四层的教学楼,当时凌源城区没几栋楼,凌源中学的形象在凌源人的心中当神一样。1984年,学校完成了由完全中学向高级中学的过渡,成为高级中学。1985年,学校有24个教学班、1311名学生、119名教工。校园占地面积76360平米,总建筑面积25274平米。
让外界或是其他学校比较羡慕的是,1985年,凌源中学就已经拥有了计算机教学室。学校设有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图书馆、餐厅。拥有物理、化学、计算机、电教等室,还设有比较早的校园广播,学校出版学生刊物。就是说,凌源中学是一所培养全能人才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一旦参加比赛,必获大奖学生作文那时就有新、奇、特,那时凌源人一度以为“歌德巴赫猜想”是从凌源中学传出去的。
1977年至1985年,凌源中学有898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最闪光的是1985年,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4%。到1985年,获得上级奖励89次。1960年、1980年被省人民委员会、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单位。
1996后,凌源市正式决定将凌源中学更名为“凌源市第一高级中学”。
最近几年,凌源中学老校友、中学领导要求恢复“凌源中学”校名的呼声日益高涨,原因在于,凌源中学的名称不仅仅只是名称,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正值凌源中学决定建设校史馆之际,经凌源市教育部门、学校同意,上报市政府,请示恢复原校名。
2018年,凌源中学将搬迁到新校址,“凌源中学”的校名也已经由李乾元题写。李乾元(—)男,河南林县姚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郑州纺织机械学院毕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师部作训科参谋,某师师部作训科副科长,某师参谋长,第1军副参谋长,第1集团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2004年6月被授予上将军衔。2007年6月退役,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乾元上将退役后开始,书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其墨宝赠予凌源中学,实在是凌源中学的荣光!
凌源中学恢复校名
真是令人兴奋
无论它曾经叫过什么
在凌源人心中
它一直都是“凌中”!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国内恢复男校女校引热议_网易新闻
国内恢复男校女校引热议(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上海八中获批成立男子高中班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因性施教”的观点在教育界再度升温。是否应该恢复男校女校?过于强调性别差异教育是否会影响学生们将来融入社会?&&专家观点男女分班并非唯一解决方式男生、女生分开教育到底是利是弊?似乎有些“机械”的性别标准是否会桎梏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下,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更细心,自控力强,擅长记忆,更容易考出好成绩、进入好学校。而男生粗心好动,在学习和生活等规范方面不如女生,致使男生长期处于劣势,长处难以得到施展。但是,单纯的恢复男中和女中并非解决教育中“阴盛阳衰”问题的唯一方式,男生女生隔离教育需要谨慎对待。储朝晖解释,早期的男中、女中的确出了不少大家,但那与当时传统的男女有别的社会环境有关,如今这样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存在了。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男女分开教育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可能主要体现在近期的考试分数和学业水平方面,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男孩健全人格的养成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如今正在尝试的男子班和女子班,多数选择开设一些体现性别特点的课程。对此,储朝晖称,如果学校想尝试性别教育,可以尝试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的方式来解决男生和女生不同的课程需求,大可不必走隔离教育。储朝晖称,一直以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男生具备男子汉特质是学校和社会应有的责任,一定的改革探索应得到鼓励。值得警惕的是,如何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专门创办男子中学,实行男女生隔离教育,政府应慎作决策,教育工作者更应周密调研和考虑其是否有违教育规律。男校开设男子班化解男孩危机&&起因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伪娘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近日,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第八中学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期望培养“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面向全市招收60名学生。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表示,“男子中学”旨在应对“男孩危机”,以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4月18日,上海八中的官网上挂出了“自荐生招生登记表”,“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已经进入正式招生阶段。符合条件的男生提交材料后,将有机会进入到5月的面试大名单中。&&尝试目标卢起升表示,八中的尝试主要是希望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让男生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卢起升表示,男生实验班是应对男孩学业危机的一次教改尝试,“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一切还在起步阶段,希望能积累一些办学经验,为男生班、男子中学,乃至更多普通班和普通中学的男生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他认为,“扬长避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男子中学”的课程设置将建立在大型调研的基础上,对男生擅长的学习内容提高深度,发掘男生潜能,对男生薄弱的学习内容强化基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人格养成,学校将基于男生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优势,意志力、计划性、耐挫力等方面的劣势,调整和优化办学思路。据介绍,男生班还将首次尝试开设一些与众不同的课程,如生存体验课,从常用电工工具使用、家电简单维修等最基本生活技能教起,包括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城市生存体验等实践活动。拳术、象棋、电声乐等男孩喜欢的项目都列入课表。实验班师资也将重新配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将由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特色课程将聘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的博导和教授参与。据了解,上海市第八中学其实很早就开始探索“男女同校实行男女分班”的办学模式,在高一年级选择4个班级进行分班教学。实施分班后,女生班和男生班的许多课程得分都不同程度超过了混合班。&&观点PK正方:男子中学是有益尝试上海八中获批开设“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声音对“用性别隔离的方式圈养弱势群体”的做法表示质疑,但也有人对改革的尝试给予肯定。上海社科院原院长、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认为,解决“男孩危机”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有多重举措,除了讨论更要有实践。建立“男子中学”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元的教育选择。当然,作为多样化教学的一个改革试点,“男子中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王荣华认为,教育均衡除了考虑城乡、地区、校际等因素,也需考虑性别差异。“男生危机”说明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在发挥男孩的积极性和优势方面出了问题。“我们并不是要压制女性的优势,而是说男孩一直在学习中受挫,对自身发展和国家未来发展都不利。我们的理念是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王荣华说。不少上海的中学生尤其男生和许多家长也认为“男子中学”对男生的思维、性格、处事等方面会有积极帮助,还能帮助孩子“不因感情问题而分心”。反方:“纯男校”能否培养男子汉有了“男子中学”就能缓解“男生危机”,培养真正的男子汉了?不少网民觉得“有点悬”。如“午夜战神”说:“进‘男子中学’的青春期男孩周围都是同性,会不会适得其反呢?会不会培养出更多‘伪娘’和同性恋呢?固定的环境或许反而是一种束缚。”不少家长担心,在单一性别校园环境中成长,会影响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能力。对此,卢起升解释说,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除了校园,还包括家庭、社会和同伴环境,再加上如今学校间交往频繁,不会造成完全单一的性别环境。学校还将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与社会各类人群的接触交往机会,不让学校成为封闭的“男儿国”。&&校方解释卢起升强调,“男子中学”招生本着完全自愿的态度,并非专家教授们的“突发奇想”或鲁莽行事。“男子中学”的方案是建立在对高三男生及其家长的大型调研基础上,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设计依据。卢起升介绍,调查问卷反映出不少问题,比如在男女混班教学中,很多男生的情绪和需求被忽略,优势没有更好地发挥。因此,“男子中学”会尽可能利用专家资源科学架构整体的男性化教育模式,特别是男生的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卢起升说,到了高中阶段,男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同伴关系都比较稳定,3年的学校环境变化不会在异性相处方面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异性交往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校外交流加以弥补。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让男生女生“交往”而放弃更重要的教育改革探索。女校女子中学成学生新选择&&现状全国仅5所从1981年第一所公立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率先恢复,到1996年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创建,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有多个省市恢复了女子中学。经历一段时期的发展、变化后,目前全国仅存的女中还有5所,分别是:北京华夏女中、上海第三女子中学、无锡第一女中、珠海女子中学、郑州女子高级中学。“最近,我们频频在接待外省市的考察团,很多地方都有复建女中的打算,如天津第十一中学都已经尝试开设女子班,准备恢复女子中学。”北京华夏女中校长、特级教师宋立琴介绍,随着教育多元化发展,女子中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女孩在女校读书有4点别处不具备的优势:一是所受的教育是针对女孩生理、心理特点定制的,有很强的针对性;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相比男女合校的学校,给女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培养女孩独立处理问题的学校氛围,让女生更自信、自我控制能力更强,对自己和家人有责任感;四是在校8小时期间,享受宁静读书的氛围,不受干扰。&&特色培养独立自信的女性女校在中国经历了百余年发展历程。女校的课程从最初的以女子修身、家政、艺术等为重点,逐步过渡到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已经成为学生的新选择。每个女校在课程安排上都有强烈的性别色彩。在北京华夏女中,设立的管乐、茶艺、沟通的艺术、DIY包装、民族舞蹈等选修课程深受学生们欢迎;在无锡第一女中,学校要求学生必修女子礼仪课和形体课,并对坐立走都有标准;在上海第三中学,每年都会举办“IACE女孩”评选,即选出具有独立(Independence)、能干(Ability)、关爱(Care)、优雅(Elegance)品质的女性代表。“我们从来没有把培养淑女作为学校的目标,决定学生未来的关键还是学生自己。”宋立琴说,女子教育并非简单地增加女子课目,学校所强调的“因性施教”更侧重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研究表明,同处青春期,男孩子更加张扬,善于表现;女孩子则更加内敛、羞涩。因此,当青春期的男孩儿和女孩儿们在一起时,大多数参与、展示的机会都被男孩子抢占了,事实上造成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华夏女中,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之后,学生“等一等”再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女生和男生的心理特点不同,男生是“想到了”就回答,而女生更多是“想好了”再回答。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学行为,让女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安心、安静地接受新女性教育,种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种子。根据北京华夏女中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从女校毕业的学生更自信、能力整体明显高于同年龄一般水平,且更被周围同学或同事所接受和喜爱。&&各方反应家长:到女中更安全从初中起,于女士的女儿就一直在华夏女中就读,如今已读高一。于女士表示,当初送女儿到女中的目的很简单:怕她早恋。现在社会比较复杂,女孩子思想单纯,把她送到性别单一的女子中学学习,比较安全。在华夏女中近4年的学习,于女士觉得女儿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校倡导“全面发展、因性施教、优化个性”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品质。于女士觉得,相比同龄的女孩,女儿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得更为大气,不会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眼界开阔,让她很是欣慰。学生:女中学习氛围更好李佳硕是华夏女中今年刚入校的高一新生,初中三年她是在一所男女混校度过的。来到一所纯女中,李佳硕既新鲜又好奇,她表示,女中校园环境舒适,因为都是女生,校园格外干净整洁,而且学习氛围也很好,大家你追我赶都很刻苦。李佳硕说,以前在混合校,每逢运动会等活动,总是男生冲在前面,展示机会也多,在这里,因为都是女生,没有性别差异,篮球、田径等活动大家都会积极参与。过来人:老师性别均衡更重要原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段女校教书的经历。尹老师说,当时的女四中,汇集了朝阳、东城最优秀的女生,学生们勤奋刻苦,领悟能力强,教师教课不费力。“文革”期间,实行就近入学后,所有男女校取消,实行男女混校,生源格局逐渐被打破,一段时间内老师们还有些不适应。对于现在业内有恢复男校、女校的呼吁,尹老师认为不应盲目推崇,男校女校各有利弊。尹老师认为,现在社会这么发达,靠用隔离教育早已限制不了学生们的交流。所谓的“阴盛阳衰”的现象也不是单靠把男孩子集中在一起就能解决的。尹老师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教师配置上入手,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大在小学及初中阶段男教师的比例,让学生们接受性别均衡的教育,这对于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性格发展有利。&&链接北京男女校的前世今生北京四中前身是建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顺天中学堂。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文革”前,北京四中是一所纯男校,是当时北京最好的学校之一。代表校友:诗人北岛、作家王蒙、学者李敖、物理学家虞福春等。北京八中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四存中学。1949年,四存中学与北平市立八中合并,成立北京市第八中学。在1965年之前,北京八中是一所纯男校,也是当时北京生源质量最好的中学之一。代表校友:火箭科学家梁守磐、物理学家林家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北京三中前身是1724年(清雍正二年)建立的八旗子弟右翼宗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1950年10月学校改成北京市第三中学,在“文革”之前,该校是一所纯男校。代表校友:人民艺术家老舍;著名学者罗常培、于光远、徐城北;文艺界名人苏民、蓝天野、马季等都毕业于北京三中。北京六中前身是1923年创立的私立华北中学,蔡元培是学校的首任校长。1940年,更名为“市立第六中学”,只收男生,成为“男六中”。1968年,六中开始招收女生。1999年,西城区决定对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二十八中学合并为北京市长安中学。2004年并入北京市一六一中学。今年,西城区宣布,将重新复建北京六中。北京三十一中学前身是建于1911年的崇德中学,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完全中学之一。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当时该校只招收男生。1952年10月,崇德中学改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一中。代表校友: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元勋”邓稼先及著名建筑工程学家梁思成等十位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师大女附中)。学校建立于1917年,是北京市历史悠久的高级中学之一。代表校友:女科学家郝诒纯(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启恒(原中科院副院长)、女新闻工作者浦熙修、陈柏生、女将军聂利、女画家肖淑芳等。北京一六一中学学校前身是著名的“北京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建校初期即得到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关怀,现在的北校区就是1926年李大钊同志亲自为学校选定的新校址。解放后,学校是北京市最早的市属重点中学之一,上世纪70年代更名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北京一六六中学创建于1864年,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贝满女中”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10所市属重点中学之一的“女十二中”,70年代更名为第一六六中学。
代表校友:作家冰心,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物理学家王承书,化学家蒋丽金以及戏剧家孙维世等。陈经纶中学前身是建于1921年的“崇贞平民女子工读学校”。抗战胜利后,改称为“北平市第四女子中学”。1967年改称“朝阳中学”,1968年开始招收男生,实行男女合校。1989年,香港爱国同胞陈经纶先生捐资改建,更名为“陈经纶中学”。鲁迅中学前身为1901年创办的笃志学堂,后改为笃志女中,1949年后改为北京第八女子中学、北京第一五八中学,1958年迁入现校址,1996年改名为北京市鲁迅中学。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张灵 张晓鸽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衡中毕业生拍片还原母校,导演:感觉和外界断片三年_凤凰文化
衡中毕业生拍片还原母校,导演:感觉和外界断片三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条马路上有人是乘车的,有人是靠双腿走的。用腿走的人如果想要追上乘车的人就必须努力奔跑,或许他们跑慢一点就再也赶不上车上的那些人了。”李莹用纪录片里一位衡中教师的回答来总结她的观点——“存在即合理,改变不了就去适应”
怎么看待衡水中学和衡中模式被这么多人口诛笔伐?&一条马路上有人是乘车的,有人是靠双腿走的。用腿走的人如果想要追上乘车的人就必须努力奔跑,或许他们跑慢一点就再也赶不上车上的那些人了。&4月14日,河北衡水中学毕业生、西南大学大一学生朱伟(化名)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衡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车下的人&,别人总会说他们活得太辛苦、学习模式太残酷,但正是这样的辛苦和残酷才让一批又一批的衡中学子&上了车&。面对社会上对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种种似是而非的说辞和不理解,去年寒假,朱伟、李莹联合其他10位衡中毕业生,开始拍一部有关衡中的纪录片。担任纪录片导演的李莹(化名)同样毕业于衡中,如今在读西南大学二年级。李莹希望以衡中毕业生的视角,还原一个更真切的衡水中学,&她曾经承载着我们的欢乐和痛苦,衡中的优点、缺点我们都想真实的展示出来,用不着去掩饰。&李莹指的衡水中学实际包括了衡水第一中学,因为从学生的亲历看,两者无论生源和管理都是一体的。李莹用纪录片里一位衡中教师的回答来总结她的观点&&&存在即合理,改变不了就去适应&。她说,这句话虽然老套,但或许是对衡水中学最好的注解。《起风了》已完成粗剪日,丁酉年正月初五,几位衡水中学的毕业生趁着大学寒假实践,扛着&长枪短炮&回到了母校。他们从衡水电视台借来两台摄像机、一架微单、两台航拍无人机,这些是这个由11名衡中毕业生组成的纪录片摄制组的全部设备。纪录片导演李莹是西南大学大二学生,毕业于衡水中学。她对澎湃新闻表示,一直以来衡中的形象都是被&妖魔化&了,很多人觉得衡中就是&高考加工厂&、&应试集中营&,但从她三年的体验下来,其实真实的衡中并非如此,&所以当时我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要拍一部有关衡中的纪录片去还原、探讨真正的衡水中学,我跟几个衡中的毕业生说了这个想法后大家一拍即合。于是就在去年的寒假,我们回到衡中,开始了第一次为期两周的拍摄。&&我们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是《起风了》,和宫崎骏动画同名。衡中从籍籍无名到现在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股风,这么多人讨论他的好和他的坏。我们想做的就是从几个毕业生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所学校,它的优劣到底在哪里,衡中是真的能改变什么,还是最终也只是一股风?&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分别采访了年级主任和部分德育主任,七八个在校学生,部分毕业生,食堂大叔等等,他们想尽量将衡中的真实一面尽可能展现给大家,告诉观众衡中的教师不是&军官&、衡中的学生和毕业生也并不是呆头呆脑的做题机器,衡中也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衡中也有健康的校园氛围。在诸多毕业生眼中,母校衡中有时候确实是一个让他们骄傲的资本,有时候也确实会让他们遭到误解,&你是衡水中学毕业的,你是不是学霸啊?你们那边是不是超级苦啊&,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是每一个衡中毕业生都曾遭遇过的。而在李莹和摄制组其他成员看来,衡中并不是一所&监狱&,也不是什么&高考集中营&,只是一所承载了自己三年记忆的普通高中,&我从不否认衡中的缺点,我们拍这部片子也不是为母校洗地。每个地方都会有欢笑也会有痛苦,衡中也不例外,我们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换个视角来看衡中。&李莹告诉澎湃新闻,现在这部纪录片的粗剪已经完成,摄制组暑假还需要回到学校补充一些镜头即可完成最终的成片。衡中三年和外界记忆有些&断片&作为河北省近年来高考成绩最亮眼的一所高中,在别人眼中,衡水中学不但学生成绩优异而且在国内广开分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超级中学&。2016年高考,衡中毕业生包揽了河北省文科的一、二、三、四名,理科的一、二、三以及并列第四,在该校官网公布的2016年高考数据显示,&文理科600分以上3145人,本一上线率92.44%。&衡中这块牌子是不少衡中学子引以为傲的资本。不过,在如此亮眼的成绩之外,李莹、朱伟等毕业生也并不避讳,在某些方面,衡中确实也存在着明显缺陷。&毕业走出校门之后,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衡中三年和外界记忆有些&断片&。&这是李莹最大的感受。李莹跟澎湃新闻回忆起了自己几次和大学室友之间的对话,&他们在讨论一些美剧、电影、或者一些新鲜好玩的事物或者名词,但是我对这些东西都很茫然。我想这也是衡中带给我的一个影响吧,三年在校生活几乎与外界毫无接触,我们没法像我大学室友一样去追热门电视剧,去关注一些新鲜好玩的东西,那一刻会感觉自己这三年对于外界社会的记忆&断片&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上网、外地学生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绝大部分衡中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就是每天晚上七点半学校统一组织的一天电视播放新闻热点,还有学校&诺贝尔厅&的几台供学生课余消遣的电脑。除了李莹之外,不少衡中毕业生表示对&断片说&感同身受。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大一的衡中毕业生李晓(化名)承认,在衡中读书期间,不少时候从学校回到家里之后都会觉得特别不适应,感觉身边很多事物和人们谈论的话题都突然变了,感觉自己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过,朱伟认为:&毕业了走出衡中校园那一刻确实有些恍惚,但是我觉得可能也没&断片&那么夸张。毕竟我们正是接收能力强的年龄,那些可能错过的电影、电视剧那些所谓的热门再了解起来都是很快的。&&从社团活动看衡中的进步&&埋头苦学&,&高分低能&,&考试机器&,学生除了上课学习、考试,就没有任何其他兴趣拓展活动,这是不少人想象中的衡中学子。不过,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对此却极不认同。前不久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张文茂表示,衡水中学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目前全校有60余个学生社团,每年大约要开展60多项各类活动,如成人礼、80华里远足、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中学生领导力、商赛等诸多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形成品牌。衡中的毕业生李晓、朱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也表示,衡中其实不缺少各种社团活动,他们自己也曾经参与过一些社团活动;不过相对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或者境外中学,学校组织、同学参与两方面都不是太积极、活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5年我在衡中的时候,曾经有个奥赛班高二的同学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说他想加入我们的社团,我说当然很欢迎你加入啊,结果他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来。&回想起自己在衡中某社团当负责人的经历,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李晓认为衡中的学生社团活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李晓认为,衡中多数校内社团活动更多还是流于表面,其实这也是国内大部分高中社团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在成长、衡中也在成长,我认为凡事发展都要有个过程。&同样是社团爱好者的朱伟曾经是衡中模拟联合国社团的一员,&社团要去北京开一个模拟联合国大会,我们班主任就不准我的假,说会影响学习,感觉真的要去做这些活动还是挺难的,校方和老师还是怕会耽误学习成绩。&&但是最后我还是请到了假,这在原来老衡中人身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过程艰难但我觉得这也是衡中的一个进步吧。&谈到自己为参加社团活动和老师&斗争&成功这一件小事,朱伟认为,这也是衡中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上的一大进步,2013年毕业的米一(化名)比李晓和朱伟都高两级,他亦认为衡中这些年在社团活动方面有了一些进步,&我们当时一个班几乎没有人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当时我们有一些社团也都是一些航模、科技一类参加比赛的社团,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其实普及率很低,听说近两年才办的比较好。&&我觉得衡中社团活动的缺失并不是一个个例,只是国内大部分高中的一个缩影。&李晓对比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学生、香港本地学生和内地北上广的学生得出结论,更多时候内地来的学生在参与到大学活动时都会显得不适应,内地学生也更容易成为一个固化的群体,难以与其他国际学生、本地学生交流。&我反而觉得衡中的学生在内地学生群体里算适应能力强的,我觉得衡中会给毕业生一种更强的适应能力。&李晓补充道。对衡中认知的三个阶段回忆起刚接触衡中的初印象,多名毕业生都表示有过&不安和恐惧&,但他们觉得,当真正走出衡中校园之后,却发现衡中留给他们更多的是受用终身的东西&&更好的适应能力。&一开始其实我根本不想去衡中,外界传说的那么可怕,最后迫于父母压力还是到了衡水中学。&原籍河北保定的李莹中考成绩优异,得到不少省内一流高中的垂青,包括衡中。谈到对衡中的初印象,李莹跟澎湃新闻坦言,一开始受不少媒体的影响,觉得衡中很&魔鬼&、&管理严苛&,所以并不想去,但最后还是在河北几所顶级高中里选择了衡中,因为父母觉得学校管理严格对孩子是件好事。李莹描述自己在衡中一天的学习生活,早晨5点半必须起床,然后是晨练和早读,进入上午当然是一堂接着一堂的课程;中午午饭后,学校规定了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晚上10点则必须熄灯睡觉。&相比于很多高中,我们每天的的睡眠时间其实很&奢侈&,而相比现在可能有些不规律的生活,我其实反而更怀念衡中教会我们的那样健康的生活。&李莹称。朱伟承认,衡中在学习管理路上相对&残酷&,不过他也觉得很有收获,&跟我在石家庄二中、一中上学的同学相比,衡中的管理确实严格很多,但有失必有得吧,我们也收获了不少他们难以得到的,比如更好的学习和抗压能力。&现在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大四的米一也是衡中毕业生,他在某网络问答社区里写下了自己对母校衡中的认知历程一文。他把自己对衡中的经历总结为三个阶段:&完全不了解的黑&、&收获颇丰,认同校方&、&了解更大世界后对衡中停滞不前的不满&。米一所称的&黑&,正如李莹最初接触到社会对衡中&魔鬼&等种种看法。他的衡中&三个阶段说&获得了一些毕业生的认同,不少衡水中学校友留言赞同。&上了大学后,我发现大城市来的孩子真心强,课外爱好更广泛,眼界更广,衡中在我心中明显不是神话了。&米一说,&但要是没有衡中,可能我连见识到这个差距并努力弥补的机会都不会有。&正在拍摄《起风了》纪录片的导演李莹也认为,在现实的高考制度中衡中更多的是无奈,&是学校的无奈也是学生的无奈&。&假设衡中一直没有变,你会让你的孩子去读衡水中学吗?&澎湃新闻记者问。&不会。&李莹毫不迟疑地回答。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33560
播放数:39283
播放数:145951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暴力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