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实施携号转网,你们支付宝账号怎么看看

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试行七年,携号转网全国推行还要多久
近日,关于“2020年或能实现全国携号转网”的消息甚嚣尘上。自2010年启动第一批试点开始,七年过去了,我国仍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携号转网。而如今随着腾讯王卡、蚂蚁宝卡等优惠套餐的出现,人们对携号转网的需求又出现了提升。这项试行多年的业务,为何迟迟不能推进?
如果携号转网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整个国家电信业的服务水平将得到提高,用户会受益。携号转网,这个词的意思是说,用户在更换运营商的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手机号。比如说,你的电话号码是在移动办的,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联通的流量套餐更划算。在这个时候,如果携号转网实行了,你就能在不改变自己手机号的情况下,更换运营商,放弃移动,转而享受联通的流量套餐。这个政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某机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6月,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用户总数达到市场总额的64.1%。然而,近年来联通和电信推出了各种优惠套餐,用户可能会产生更换运营商的想法。在不允许携号转网的情况下,用户从原有的电信公司转到新电信公司,需要更改号码。告知亲友换号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如今人们的手机号都绑定了银行卡、微信等等,一旦换卡就要重新绑定,特别麻烦,对于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浪费。所以,很多用户为了避免更改号码带来的不便,就只能继续忍受当前的运营商。这样的现状让运营商可以店大欺客,失去了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数据表明,携号转网有利于弱化垄断局势,加剧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图片转自通讯产业报《携号转网:成熟市场的有效杠杆》而如果携号转网能够推行,“我用了你们公司的号码,就只能继续购买你们公司的服务”的消费惯性就会被打破。这将提升电信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逼迫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在中国,想要在全国推行携号转网,存在一定难度
2010年,工信部发布通知,第一批推行携号转网的城市启动试点。然而,效果并不好。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初,在天津、海南这两个携号转网试点城市,提出申请的手机用户不到1%。这项政策遇冷,主要是出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因技术不到位而导致的服务质量问题。据报道,“转网之后,手机号码绑定的一些账号的短信通知可能就收不到了,如支付宝、网银等。因为服务公司并不知道用户已经转网,短信还是会通过原有的运营商渠道发送,用户就会收不到短信”。这还只是试行,如果真的全面推行了,转入系统能不能受得了也是个问题。日本软银公司就曾在实行携号转网后,因大量用户蜂拥而至,导致系统瘫痪。而最麻烦的问题在于,运营商们不配合。三家运营商,为了阻止用户流失,刻意设置政策,抬高了转网的门槛。想转网要走30多个步骤, “申请转网的用户经常被以各种自己不知道的理由给拒绝了”。 最终,申请携号转网的成功率仅为36.7%。三家运营商,为了阻止用户流失,刻意设置政策,抬高了转网的门槛中国移动等电信业巨头,出于自身利益,对待携号转网的态度很消极。这当然与有关部门的手腕不够硬有关。但是,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因素,牵制着携号转网的推行步伐,那就是很多业内人士对这项政策的认可度不够。异议主要集中在,推行携号转网需要技术升级、协作运营、法律跟进等成本,这些成本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最终产生的社会收益未必能保证回本。到底有没有必要?困难不能成为停滞的借口,结合国内外经验与相关研究进展,只要处理得当,携号转网的所有问题基本上会有解决方案先说技术问题。针对“转网后收不到第三方短信”的困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项目主管黄荷仙表示,可以建立数据应用系统,将携号转网的数据,分发给需要知道用户所在运营商的企业。而对于运营商之间大部分的故障,专家认为,可以建立一套工单系统,“供三家运营企业之间携号转网之后对可能出现用户的业务故障进行协商、处理。”至于上文提到的“用户蜂拥而至,导致系统瘫痪”的问题,那是日本2006年底发生的事故。以今天中国的电信业水平,未必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官方也表示,工信部在试点期便为全国推广做好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准备,“在试点运营中证明了架构的稳定性”。而且,就算真的遇到现阶段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可以找到合适的折中方案。国外也有相关案例:韩国在推行携号转网后,通信运营商使劲把用户往自己家揽,结果用户转得太猛,导致作为转入方的运营商成本压力激增,方方面面一时难以承受。于是,当时的韩国政府作出规定:通信运营商的市场营销费用不得超过其销售额的22%。此举使得携号转网的趋势大大削弱,维护了市场秩序。(据《直面携号转网过渡期之惑》)而成本问题又如何?至少从以往的案例经验来看,未必有想象那么困难。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曾在1998以香港为研究对象,对“携号转网”的政策进行分析预测。分析的结果是:香港实施携号转网后,十年之内的社会总收益要远远高于付出的成本,净收益能够达到4.61亿港元。“从短期来看,虽然携号转网增加在位运营商以及新进入企业的成本,使行业总利润降低,但携号转网会使消费者剩余明显提高,从总量上看,社会总福利性效益为正” 。(据《携号转网政策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而且,推行携号转网制度,不仅是在盈利,更是在把运营商因垄断地位而得到的福利一步步转化为属于消费者的福利,这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香港从1999年开始推行携号转网政策,市场充分竞争,人们的可选择权大大增加,已经累计有2000多万宗个案(意味很多人曾转网多次),直到今天,每月仍有6万宗携号转网案例。所以,推行携号转网,好处多多,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希望电信业巨头们就不要再阻挠了。之前也有媒体撰文评论:“运营商们与其因担心携号转网带来的短期用户流失而去设置众多门槛,还不如完善维系自己的基站建设,以更好的资费套餐吸引用户”。运营商们与其因担心携号转网带来的短期用户流失而去设置众多门槛,还不如心系用户需求,以更好的资费套餐吸引用户而且,允许携号转网并不代表巨头一定会没落。以韩国为例,在携号转网之初,韩国政府只允许主导型运营企商SK电讯的用户单向转网到其他企业。这对SK可以说非常不友好了。而SK电讯一开始也是以网络故障为借口,阻挠携号转网的进程,但收效甚微,市场份额仍然暴跌。而后,SK电讯调整战略,开展差异化服务,克服了携号转网对公司的打击。其利润快速增长,再次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SK电讯调整战略,开展差异化服务,克服了携号转网对公司的打击(图为SK电讯仁川机场体验馆)所以,携号转网不一定会让巨头被灭,只要服务好,消费者总会用脚投票的。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00915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携号转网】北京“携号转网”最新政策 集号吧
大量靓号转让、求购信息,尽在集号吧!
集号吧靓号网 欢迎您!
微信号:jihaoba999
400电话:(免长途费)
ABCDEFGHJKLMNPQRSTWXYZ
当前位置:>>
【携号转网】北京“携号转网”最新政策
猫扑丨发表时间:丨访问量:1079
  携号转网:也称作号码可携带、移机不改号,就是一家移动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而成为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持有139号码的手机用户,转入中国电信网,享受中国电信提供的电信运营服务。携号转网主要包括固定号码携带和移动号码携带两种。号码携带有助于扶持新运营商,促使新运营商快速进入市场。
  携号转网政策实施对运营商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实施的携号转网政策是双向互转的对称性管制政策,还是单向可转的非对称性管制政策。双向互转的对称性管制政策是指一个移动运营商的用户可以保持号码不变的前提下,转入另一个运营商的网络,同时另一个运营商的用户也可以对等的转入该运营商。目前欧美运营商实施的携号转网政策都是双向互转的对称性管制政策。而单向可转的非对称性管制政策是指一个运营的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转入另一个运营商,而另一个运营商的用户要转入该运营商,会受到限制。韩国针对SKT实施的携号转网政策就是非对称管制的携号转网政策。
  经过行业重组后,在通信市场将存在三家通信运营商,如果我国实施双向互转的对称性携号转网管制政策,将对三大运营商产生普遍的影响。另外基于各个运营商现有资费的差异,如果用户选择携号转网,那么其归属于原有运营商上面的话费余额将不能实现转存,该部分话费将直接做失效处理。这样的做法,势必对部分高端用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转网前就需要斟酌再三了。
  1 通信资费会普遍下降
  携号转网实施后在网络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价格更便宜的运营商将会在市场上胜出,为了争夺客户,运营商将会竖起价格战的大旗争夺用户。引入携号转网政策后,英国每月签约电话资费指数下降3%,包括预付费业务在内的所有移动电话资费指数下降近5%;美国的T-Mobile也下调了某业务套餐的价格,调整幅度高达 33%。可见中国运营商实施携号转网后,资费下降将是不可避免。
  2 保有用户需要付出更多
  为了降低用户离网的影响,运营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例如携号转网政策实施四年给美国移动运营商带来200亿美元的成本,光是维护费用每年就在5亿美元以上。为了稳定用户韩国SKT花费了4778亿韩元的营销费用。可以预见,运营商为保有用户,在维护和营销方面的费用将会增加。
  3 对业务支撑系统和网络能力产生考验
  携号转网的实施需要运营商对现有网络、用户数据库和计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必然会增加网络运营成本。如果应对不好,将可能会出现日本软银因大量用户蜂拥而至导致电脑系统陷入瘫痪,不得不在五天后宣布暂停接纳新用户的情况。
  4 主导运营商市场优势可能更加显著
  重组后的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优势短期内估计变化不大,实施双向对等的携号转网政策,它依然可以通过其相对的质量优势,在新增用户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通过其庞大的用户资源保证收入持续高增长。美国通信市场和芬兰移动通信市场格局在实施两年多携号转网后变化不大就是佐证。在中国空前强大的中国移动拥有现金流上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市场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实施非对称的携号转网政策,势必会对目前市场上优势明显的中国移动产生重大影响,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弱势运营商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扶持。单向携号转网政策实施起来,对不同运营商的影响差异比较大。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作为主导运营商,如果实行类似针对SKT那样的非对称管制,市场占有率和收入增长率等运营指标首先将会出现下降,达到政府的管控目标后相关指标趋于稳定。可能会出现类似韩国主导运营商SKT出现的情况,在非对称管制实施的前6个月,用户出现大量离网,市场占有率下降,进而使其收入增长率下降,直至管制政策由单向携号转网过渡到双向携号转网。
  对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而言,非主导运营商实施非对称管制的单向携号转网,则是利大于弊。尽管同样会面临运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等问题,但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可以利用单向非对称管制期间的机会,争夺中国移动的用户,扩大市场份额。它们可以像韩国的LGT和KTF那样,通过优惠的资费手段,在双向携号转网实施前,提升市场份额。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集号吧立场。本文系网络编辑发表,如有不实请联系集号吧官方客服。
靓号经纪人 陈志毅
集号吧金牌靓号经纪人,熟知靓号市场 ,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靓号买卖指导
电话/微信:
热点文章推荐
(AM 8:00-12:00 PM 14:00-18:00)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发行最大的日报?打开江西暨南昌市场首选媒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手机可以携号转网啦 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日起统一实施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编辑:兆明&&作者:
  9月17日,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获悉,为保障电信用户的选择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自9月20日起,我省正式启动移动电话号码可携转试验,可携转号段为除157、170、188号段外的所有移动电话号码。这标志着移动电话用户转网到其他电信运营企业,不必改变原有的手机号码。
  不可异地携号转网
  据悉,我省移动电话号码可携转试验区域为南昌、九江、上饶、抚州、吉安、赣州、宜春、新余、萍乡、鹰潭、景德镇等11个本地网。试验提供携带范围限定在同一个本地网内的移动电话号码,即南昌的用户只能在南昌电信、南昌移动和南昌联通之间携转。移动电话用户如需携号转网,可持有效身份证件、携带号码所对应的有效移动电话识别卡到携入的电信运营企业营业厅申请办理。
  另外,办理携号转网用户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申请号码携带的号码已在携出方办理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申请号码携带的号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非挂失、停机等);申请人与携出方已结清申请日当月账单外的费用;申请人与携出方签订有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的协议,申请人应当事先与携出方解除在网约定期限限制;号码携带可能影响与携出号码相关联的号码付费或资费套餐使用的,申请人应当事先在携出方办理相关业务变更。
  两次号码携带时间间隔至少为120天。
  转网有可能得换手机
  手机号码用了多年,但有另一家通信运营商资费套餐十分诱人,如果换了,现在的手机号作废,还要提醒朋友换号,十分麻烦。携号转网政策便可以帮用户解决这个烦恼,不用改变手机号码,就能转成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
  不过,记者获悉,携号转网用户要&转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从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来看,目前,只有本地移动手机能够进行携号转网,无线上网卡、固定电话则不能办理携号转网业务。并且,4G号码也不在携号转网范围之内,目前只能办理2G和3G号码。
  用户携号转网前必须跟原运营商将账算清楚,跟前运营商有合约期,包括参加话费返还、协议购机等营销活动也转不了。此外,因为集团号是营销活动的一种,运营商集团客户也不能进行携号转网。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携号转网有可能需要更换手机。因三家运营商的3G制式不统一,用户最好先了解各自网络的特点,考虑是否承担换手机的成本。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刘媛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font color="#、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南都市报
新闻排行榜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南都市(第56期)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2020年携号转网有望全国推行 利弊均存
作者:耿鹏飞
责任编辑:卞海川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工信部印发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年)》中提到,要推动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这也就意味着在2020年全国范围手机卡用户将有可能迎来期望已久的携号转网。携号转网 推动缓慢 据了解,2006年10月,携号转网政策出台。日,工信部正式将天津、海南作为首批携号转网试点城市。日,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落地江西、湖北、云南三地。今年8月,工信部在一份“十三五规划纲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推行携号转网服务。虽然在几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推行携号转网政策,但由于过程手续繁杂,以及第三方平台技术问题等因素,携号转网一直以来没能得到广泛推广,成效甚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开展携号转网试点的五省(市)共有超过45万用户使用了号码携带服务。其中,中国电信携入16.8万,携出6.6万;中国移动携入16.2万,携出25万;中国联通携入14.7万,携出16.1万。转入中国电信网络的用户最多,而中国移动的用户流失率最高。对比其他国家携号转网的进度,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此前运营商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移动用户在2016年已增长至47亿。而据媒体统计全球有70多个国家已经实施了携号转网,相当于涉及40亿的用户所在地区已经实施了携号转网。经过近7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只有五省(市)在试点携号转网,并未全面放开。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报告曾直白地指出,用户携号转网难度大,而究其原因,是运营商为避免用户流失,通过技术手段人为设置各种门槛,阻止用户携出。用户呼声渐高 转网利弊均存当下,手机号码已经和人们的身份证号一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多年使用的号码有了一定的感情,拓展了重多的人脉、社交,并与重多信息进行绑定,如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重要登记档案等,而换卡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进行解绑和重新绑定。此外对于当下的很多套餐资费、网络服务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用户对于携号转网呼声渐高。然而,对于携号转网业务利弊也有部分人士存不同意见。在业内资深分析师奥卡姆剃刀看来,携号转网并不可行。首先,从法理上讲,手机号码是您与运营商签订合同的一个标的物,它只因为这个合同本身而存在;其次,作为运营商和管理运行商的工信部来说,必须要考虑三大运营商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不允许出现资源配置的严重失当;再者,国外确实有些号转网的情况,但只是少数运营商的一种促销手段,携号转网并不是运营商必须要提供的义务。在变更网络后,也必将涉及到运营商客服的变更、数据共享,当遇到安全问题时,还可能造成“剪不断 理还乱”的局面。此外,在变更网络时,所涉及到运营商网间结算、系统升级等问题也将带来诸多困扰。对于实力有待提高的运营商来说,在竞争中本处于劣势,如果推行携号转网,他们将在短时间内面临大量用户流失的问题,收入必然锐减。目前,参与携号转网试点的除了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等地,距离全国推广还是有一定差距。尽管当前的携号转网存在技术和资源配置平衡等问题,一开始可能造成通信市场的一定动荡,但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最终可以自行找到平衡和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携号转网乃是大势所趋,运营商与其担心用户流失,不如提升自己服务、更实惠的套餐组合、以及更优的网络。
Copyright (C) By cww.net.cn.
ICP许可证号:[京 号-10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1011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账号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