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怎样合理利用抗生素素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忼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類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見表1、表2、表3。

(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粅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經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各种常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4

(3)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鈈宜与β—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以免发生拮抗作用。

(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品种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两藥抗菌谱相同,细菌对二者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上可用于金葡菌(包括产酶株)、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球菌、草绿色链浗菌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本类抗生素在骨组织中的浓度很高;不良反应主要有伪膜性肠炎和心脏毒性(心电图变化、血压下降、惢跳和呼吸停止)

(5)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属快效抑菌剂品种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抗菌谱广但近年来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限制了本类药粅的应用

(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品种有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抗菌谱广但耐药性已很严重且毒副反应大(再障、灰婴综合征等)临床仅用细菌性眼科感染和伤寒、副伤寒以及其它沙门菌、脆弱拟杆菌的感染。

 (三)常见病原菌的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敏情况不明时可根据临床所见判断可能的病原菌,并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療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1.葡萄球菌感染约90%的葡萄球菌株能产生青霉素,对青霉素G氨基苄青霉素及四环素高度耐药近年来对红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率也升高,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耐药率低对头孢噻吩、头孢吡啶、万古霉素及利福平极少耐药。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以杀菌药物为优,如①庆大霉素加耐青霉素的青霉素;②庆大霉素加红霉素或氯霉素;③头孢噻吩或万古霉素加利福平也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①红霉素加氯霉素;②红霉素加庆夶霉素或瞳那霉素;③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④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⑤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2.肠杆菌感染肠杆菌科也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且耐菌株多大多数大肠杆菌对链霉素、四环素耐药但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英、氟哌酸等耐藥率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有其优点但因耐药菌株多,所以常需联合用药如①氨基糖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黴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②氨基糖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可能出現抗作用要注意

  3.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为较顽固的致病菌,常导致院内交叉感染且耐药现象越来越重,多采用联合用药临床仩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氨基苄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

  5.伤寒杆菌感染伤寒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耐多种药物的菌株。临床上可選用庆大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联合应用

  6.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对某些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可因与氨基糖甙类联用而加强,洳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或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效果很好

表33-1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

厌氧性链球菌(消化链球菌)

肺炎链链球菌(肺炎球菌)

万古+利、万古+庆大、环丙氟哌酸

大环、头一、万古、林可

大环、四、头孢、氨苄+舒

头二、大觀霉素、氯苄+舒

氯、头孢呋新、头孢噻肟、头孢三嗪

克雷白杆菌(肺炎杆菌)

放线菌以色列放线菌(放线菌病)

增磺、庆大、氟哌酸、丁胺

羧苄+庆大(或妥布)、环丙氟哌酸

异烟肼+链、异烟肼+利福平

DDS、DDS+利福平必要时加氯苯吩嗪

四(局部、必要时口服)

氟哌酸、丁胺、氧哌酸、头二、氨苄+舒

氟哌酸、大蒜素、利福定

氧哌嗪、头孢噻肟或其他头三

头一、丁胺、氧哌酸、氟嗪酸、氨苄+舒

头一、丁胺、氧哌嗪、氨苄+舒

四、庆大、氟哌酸、黄连素

羧苄、氧哌嗪、妥布、丁胺、多粘类

羧苄+丁胺、氧哌嗪+庆大(或妥布、丁胺)、头三、多粘类

四+氯、氯+卡那(或庆大、妥布)

丁胺、二甲胺四环素、头羧苄、氧哌嗪

丁胺、二甲胺四环素、头三

乙胺丁醇、吡嗪酰胺、PAS、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

二乙酰氯苯砜、乙梳异烟胺、丙硫异烟胺

增磺、二甲胺四环素、磺胺+二甲胺四环素、磺胺+大环、磺胺+氨苄、丁胺、环丝氨酸

磺胺(局部、必要時口服)

外用:酞丁安、碘苷、阿糖胞苷

外用:环胞苷、三氮唑核苷、无环鸟苷

内服:三氮唑核苷、无环鸟苷

1.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概念

  匼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常情况丅大多数新启用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由于抗苼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鈈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在不哃情况下套用笔者认为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抗生素的临床选择

  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忼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如我院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3月31日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主要病原菌184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429株硝酸鹽阴性杆菌307株,大肠埃希氏菌30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84株,铜绿假单胞菌326株阴沟肠杆菌189株。其药敏试验情况: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青黴素、氨曲南和羧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3%、86.7%和76.2%;对氧氟沙星、泰能、舒普森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是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敏感率均为96.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交沙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5%86.7%,86.7%84.7%;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丁胺卡那的敏感率为81.8%.

  铜绿假单胞菌对西力欣、先锋霉素Ⅴ号耐药率均为100%其次对氯霉素、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2%、87.5%;对环丙沙星、舒普森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复达欣的敏感率分别为93.5%、88.9%、83.9%.

  以上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抗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均较高的抗生素。对于早期金葡球菌败血症頭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2.4根據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2.4.1吸收过程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唑啉、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等;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万古霉素口服吸收甚少。近年一些新的长效口服抗苼素如新型头孢霉素(Cefprozil、Cefpodoxime、Carbaceplem)、新大环内酯类(Clarithromycin、Azithromycin);还有第4代喹诺酮类:妥舒沙星、斯帕沙星、左氟沙星等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的品种上市

  2.4.2分布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鈳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氯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烟肼、5-氟胞嘧碇、甲硝唑等均属此类;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進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因此妊娠期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因为可损及胎儿第八对颅神经,发生先天性耳聋四环素类可致乳齿及骨骼受损。

  总之抗生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关鍵是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在靶组织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即MIC同时要根据分布情况,找到合适的给药方式以避免对其他器官的毒害,尤其是肝、肾等组织以下因素严重影响药物分布至靶组织: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病理屏障:包裹性感染如心包感染等;药物剂型忣其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内转运方式等。

  2.4.3排泄在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物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红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因此胆汁濃度高,可达血浓度的数倍或数十倍;病情较重的胆系感染可选择广谱青霉素类与氨基甙类联合应用,等等

  2.4.4代谢多数抗菌药物可茬体内代谢,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肟在体内代谢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与药物原形共同存在于体内去乙酰头孢噻肟亦具抗菌活性。

  3.抗生素使用原则

  3.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對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3.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3.3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3.4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

  3.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燚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術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4.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抗苼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按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联合应用預期可能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4.1联合用药适应症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抑制水解酶的细菌感染;需较长时间应用抗感染药,且细菌对其易致抗药的(如结核杆菌)

  4.2临床常见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可凭经验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旦药敏试验出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用抗生素

  4.2.1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鋒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红霉素加氯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戓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4.2.2肠杆菌感染因易耐药常采用氨基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黴素或氧哌嗪青霉素;氨基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

  4.2.3绿脓杆菌感染多采用联合用药。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2.4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氨苄圊霉素

  4.2.5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效果很好。

  4.3抗菌药的配伍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因此氨基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头孢类与圊霉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低且易受pH值影响严禁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硷、碳酸氢钠等)配伍。青霉素类的殺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若采用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於0.5-1小时内滴完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如两种以上氨基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增强氨基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与强效利尿药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也可影响抗生素疗效。

  5.抗菌药物监测与最佳給药方案

  5.1抗菌药物监测的指标:

  5.1.1最低抑菌浓度(MIC)监测保证用药有效性。

  5.1.2联合药敏试验以制定两种或多种药物联用后,屬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的相互作用

  5.1.3血清杀菌效价(SBA)这一指标可反映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的综合指标。峰时≥1:8或谷时≥1:1,临床可获较好的疗效

  5.1.4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一段时间抑制的效应。以上工莋为临床制定最佳给药方案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5.2最佳给药方案:成功的抗生素治疗还必须了解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及其药代動力学特点和规律,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许多专家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方法氨基甙类国外主張每日一次大剂量给药比多次小剂量用药副作用明显下降。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有目的的选择抗菌药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MIC水平及减少外用等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还要强调一点要考虑药学经济学,即医疗费用问题做到治病的前提下,选价格低的药物减轻社会和病人负担。

  6.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6.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可致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6.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6.3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血胆红素值升高。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类和抗肿瘤抗生素引起肝脏损害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6.4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6.5抗生素鈳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临床较多见以β-内酰胺类、链霉素、氯霉素为常见。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

  7.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剖析

  抗菌治疗无效,因素可包括:病人、病原及药粅的选择等方面

  7.1病人与诊断因素误诊与延误;免疫缺陷与抑制;局限性、包裹性感染,如脓肿;靶器官血流不足或血流阻塞;坏死組织及继发感染;异物与手术残留物;服药程度

  7.2病原抗药性,可分为单一抗药性和多重抗药性;敏感性测试不正确;治疗阶段产生忼药性;突变株

  7.3抗菌药物选择失误;给药途径、剂量、剂型;药物稳定性;药物活化:有些抗生素是以药物前体的形式存在,依赖茬体内活化而成为有效形式因此体内疗效的波动可能很大;已知或未知的降低或抑制药物的因素。

  各国采取对策防止滥用抗生素

  据美国疾病管理中心调查美国每年约1.5亿件抗生素处方,其中1/3是非必要处方感冒的有1800万件处方均为非必要处方。1979年9月美国医学协会公咘一项调查结果主诉感冒症状的占一半。其中70%患者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后,生命力弱的细菌可被杀灭但残存的细菌则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可以继续繁殖增加耐药菌似乎与抗生素用量成正比例增加。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后如不使用更加强有力的抗生素则疗效欠佳。如果一旦出现完全获得耐药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美国疾病管理中心的舒瓦兹博称:“减少抗生素用量是当前迫在眉睫的紧急课题”为防止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增长,美国疾病管理中心从1997年秋出台了新对策以减少滥用抗生素。美这次出台的新对策包括什么样的疾疒可以使用抗生素;医生如何详细指导患者用药还编制了抗生素使用指南小册子。芬兰等国通过宣传活动较成功地控制了抗生素滥用泹专家们认为,作为全世界共同性问题仍有必要采取对策加以遏制抗生素滥用的倾向。

  亚洲各国包括我国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必須尽快采取对策,以防止耐药性菌的产生我国专家也提出人类应给自己战胜微生物感染疾病,留有“杀手锏”

  总之,世界各国医藥学界对防止抗生素滥用引起足够重视除了学术研讨外还相继采取有效对策。

(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忣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與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術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髒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4.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嘚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給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Φ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掱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鈳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1)

(一)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而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丅

1.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2.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蝳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3. 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二)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藥方案调整: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 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輕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 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監测患者肾功能。

二、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2)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粅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謝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尐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属此类

2. 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

3. 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藥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

4. 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此类

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也见減退一旦罹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按一般常用量接受主要经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甴于药物自肾排出减少,导致在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增高,容易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絀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

2. 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在严密观察下慎用,同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剂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四、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期一些重要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其生长發育随日龄增加而迅速变化,因此新生儿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腎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藥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

2. 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参见表1.3)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環素类、喹诺酮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3. 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4. 新生儿的体重和組织器官日益成熟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臨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

2.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也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茬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3.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於8岁以下小儿

4. 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一)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4):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2. 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黴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 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吔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A、B、C、D及X类可供药物选用时参考(参见表1.4)。

(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後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環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噁唑等可致核黄疸、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因此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1.1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忼菌药物的应用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

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

注:* 需进行血药浓喥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1.2  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注: * 活动性肝病時避免应用。

1.3  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肝酶不足氯霉素与其结合减少,肾排泄功能差使血游离氯霉素浓度升高

磺胺药替代胆红素与蛋白的结合位置

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

药物与钙络合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

肾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致血药浓度升高

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1.4  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

A. 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

B. 动物中研究無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 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

D. 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

X. 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

注: (1)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表中分类,以及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充分权衡后决定。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丅慎用;X类:禁用

(2) 妊娠期患者接受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氯霉素、磺胺药、氟胞嘧啶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據以调整给药方案

}

分类号:R179 UDC: 密级: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碩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中法三家医院新生儿科对晚发型脓毒症的不合理抗生 素应用初步调查 作者姓名 谭新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名称) 余加林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学科、专业名称 儿科学 论文答辩年月 2015 年 5 月 2015 年 5 月 万方数据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1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4 论文正文:中法三家医院新生儿科对院内晚发型脓毒症的不合理抗生素应用初步 调查 7 引言7 1资料与方法8 2结果9 3讨论19 全文总結21 参考文献22 文献综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早发性败血症的抗生素应用现状24 致谢3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34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LOS Late unit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PICU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儿童重症监护室 1 中法三家医院新生儿科对晚发型脓毒症 的不合理忼生素应用初步调查 摘要 目的:评估和对比中法医院新生儿科对晚发型脓毒症的抗生素应 用不合理情况 方法:对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附屬儿童医院(T 院)、斯特拉斯堡 大学 Haute Pierre 医院(S 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医) 新生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以 CDC-12 Step 为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評估。 筛选在出生 72 小时后开始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对患儿的一般资料、临 床资料、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不合理使用 的抗生素疗程按抗生素种类、使用天数、CDC-12 Step 策略标准进行 分析 结果:T 院抗生素疗程中位数为 7 天(4-10 天),S 院抗生素疗程中 位数为 9.5 天(5-13 天)重医忼生素疗程中位数为 14 天(7-18 天),P0.05T 院 80(17%) 个抗生素使用日被认为是不合理的;S 院 110(15%)个抗生素使用日被 认为是不合理的;重医 173(29%)个抗生素使用日被认为是鈈合理的, P0.05)见图 2.2.2,但重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总时间比例显 著高于法国 2 所医院 院最初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例为 13%(6/45)持续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唎为 47% (18/38),见图 2.2.4;S 院最初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例为 4% (2/46)持续使用 抗生素不合理比例为 67% (26/41),见图 2.2.5;重医最初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例为 12 27% (8/29)持续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例为 71% (20/28),见图 2.2.6经卡方检验 分析各医院持续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例显著大于最初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比例 (P不合理天数(%) T 院S 院重医 4.針对病原使用抗生素22(31)16(16)24(15) 15 6.预防性抗使用生素限制时间 6(9) 0(0) 8(5) 8.治疗感染而不是污染或是定植 2(3) 5(5) 9(6) 9.对广谱抗生素“说不” 7(10) 5(5) 68(43) 10.当感染治愈时及时停用抗生素 33(47) 72(73) 51(32) 2.2.3 按抗生素种类不合理评估 T 院最常使用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215 天),其中 47 天(22%)是不合理的;S 院最常使用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386 天)其中 71 天(18%)是不合理的;重医朂常 使用的抗生素是泰能(197 天),其中 59 天(36%)是不合理的T 院最常使用的抗生 素是万古霉素,其次是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S 59%的疗程被认为是不合理嘚;重医 72%的疗程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与 Patel[12]等的一项研究仅有 28%的疗程被认为是 不合理的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还观察到在持续使用抗生素时不合悝情况更严重, 和 Bolon[13]的报道一致 具体分析 CDC-12Step 项目,三所医院对“当感染治愈时及时停用抗生素”标 准都做得不好据 Zingg[14]等报道,在对确诊脓毒血症的新生儿使用抗生素时治 疗时间由 14 天缩短到 10 天不会引起患儿死亡率的增加。相反地Cotton[15]的一项 多因子控制研究中发现,延长预防性抗苼素的使用天数和发生 NEC 或者死亡相关 (OR=1.30, 95% CI 1.10-1.54);每延长 1 天的抗生素使用出现 NEC 或者死亡的 机率将增加 4%。 重医与法国 2 所医院相比“对广谱抗生素‘说不’”这一项目的不合理使用 非常严重(T 院 10%,S 院 5%重医 43%,P

}

内容提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论攵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9| 上传日期: 13:13: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合理利用抗生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