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点先不要去红斑性肢痛症挂皮肤科吗,可以先查查你的血糖有没有问题

查查你的血糖到底控制在多少合适,值得收藏
我的图书馆
查查你的血糖到底控制在多少合适,值得收藏
中国人特别喜欢比较。这不,几个糖友聚在一起就讨论:他用二甲双胍,我用拜唐苹……天呐,你就用胰岛素了?这么年轻就用胰岛素了?这语气吓得人家还以为得了什么绝症。另外也有讨论:咦!我们俩刚刚都在看病,我们俩的空腹血糖都是8.0,为啥医生说我的血糖控制得不好,而你的血糖控制是达标的?好!今天诺诺就给大家讲讲为啥医生要对你“另眼相待”。年轻新糖友是指年龄&40岁,患病时间&2年,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诺诺有个同事28岁,平时常常忙于工作、应酬,今年刚查出患有糖尿病,没有并发症和其他疾病。上次一起吃饭的时候,他餐后2小时血糖9.2mmol/L,他自我感觉良好。医生建议:对于年纪轻,患病时间短的糖友,可以把目标定得严一点,预防并发症。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一般成人患者为7%)妊娠糖妈妈是指年龄&30岁的糖妈妈诺诺的同学小皮28 岁(貌似暴露我的年龄了),今年 6 月份怀孕,查出来有妊娠期糖尿病。医生建议: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要比一般 2 型糖友严格,因为孕妈妈的血糖水平和宝宝的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哦,但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要记得产后 6~12 周去医院复查噢。控制目标:老年新糖友是指年龄&60岁,患病时间&3年的人老文今年63岁,刚确诊为2型糖尿病1年,之前身体状态很好,也没有其他什么疾病。医生建议:对于患病时间不长,年纪不太大,也没有其他慢性病的糖友,控制目标可以稍稍严一点。要诺诺说的话:这种男人,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控制目标:空腹血糖5.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老年糖友是指年龄&70岁,患病时间10-20年的老年人周大叔70 岁,10 年糖龄,高血压、高血脂,偶尔出现低血糖,半月前曾低血糖晕倒过。医生建议:对于患病时间较长,年纪比较大,有其他慢性病的糖友,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长征军)他们是指年龄&70岁,病程非常长,患病时间一般大于20年刘伯伯今年85 岁,是一个有20 年糖龄的老糖友了,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有心脏病,去年因为糖尿病足感染截肢,稍不注意就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医生建议:对于患病时间长,年纪大,有多种慢性病的糖友,控制目标不能太紧,要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和突发的高血糖。控制目标:1型糖友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医生建议:在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控制目标: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相对放宽,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7.0~9.0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HbAlc在7.0%~7.5%就可以了。糖友的血糖控制目标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有些情况下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当然啦,这不是说可以放松对血糖的控制哦。调整目标的关键原则是控制血糖的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和避免血糖过度波动。总的来说,良好的血糖控制应从制订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开始,大家一起努力,相信每个糖友都能成为控糖达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8K29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821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近来,李先生经常出现排尿不畅的情况。最初他怀疑是前列腺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前列腺并没有问题,反而血糖已经很高了。让李先生想不通的是,糖尿病不是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吗,怎么会引起排尿不畅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崔平主任医师解释,像李先生这类疾病,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并不少见,尤其是老年患者。在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能达到40%以上,只是症状轻重不同而已。此病容易出现误诊,男性患者易被误诊为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女性患者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往往忽略了糖尿病的可能。诊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首先要排除影响尿道、膀胱功能的其他疾病,如男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妇科肿瘤、尿路结石等。另外,还应排除中枢性疾病,如脑、脊髓病变等,并注意有无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在排除上述可能的情况后,结合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临床症状,B超显示残余尿量异常增多(正常不超过50毫升),即可诊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崔平介绍,其实很多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一些糖尿病患者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排尿不畅也是其中之一。糖尿病可因神经病变,造成膀胱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使得膀胱中的尿液潴留不能完全排出,因此病人有尿不尽的感觉。由于残余尿的存在,尿中含糖量也会增高,这就给病菌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病人还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针对糖尿病患者排尿障碍的治疗,首先需调整好降糖药物,积极控制好血糖,并配合用一些改善局部血流、营养、调节神经的药物,一般来说排尿不畅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彭永强)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举报的是: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必选):
色情广告假冒身份政治骚扰其他
您可以填写更多举报说明:眼睛发红就是“红眼病”?不一定,你可能需要查查血糖了眼睛发红就是“红眼病”?不一定,你可能需要查查血糖了生命时报手机版百家号在生活中红眼病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在出现眼睛红了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红眼病。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眼睛红可能确实是红眼病,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眼睛红有可能是眼底出血,患者要特别注意。糖尿病患者红眼是因为眼底出血吗?眼底出血是指眼球内的视网膜出血,它主要以突发性眼睛发红并且眼睛出现模糊为主要症状。很多人患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都会导致眼底出血。而由于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以及部位有所不同,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进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治疗后对患者眼睛的视力恢复也不同。如果出血的地方位于黄斑部,让血液进入玻璃体内,那视力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种情况在治疗后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眼睛发红,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并且根据原因对症治疗,不能盲目的认为是红眼病,而以红眼病来治疗。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眼底出血的发生?一、避免阳光照射。糖尿病患者在外出的时候最好带副太阳眼镜,避免眼睛长时间的被阳光照射,避免眼睛受损。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长时间的照射可能会让视力下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二、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太过剧烈的运动会让眼睛视网膜的血管破裂,就会引起视力下降,而且在平时要做举重物、蹲马路等运动,都是会损害到视力。三、要定期检查眼睛。定期检查可以预防很多眼部疾病的发生,可以让自己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眼部情况,如果有出现任何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并且要频繁的复诊,因为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眼部疾病是很容易导致失明。四、要控制血压。糖尿病是很容易并发高血压,而高血压却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控制高血压,就会促进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此,要控制血压的上升,而且控制血压升高还可以预防其他心脑疾病。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眼部、足部、肾等病变,所以在平时要多加注意,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注意饮食以及其他护理,这样才能避免引起眼部、足部、肾部的一些疾病发生,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反过来让血糖稳定。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生命时报手机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脚上出现这4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快去查查你的血糖!脚上出现这4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快去查查你的血糖!八卦大熊百家号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糖尿病早已经不是什么“富贵病”,很多老百姓都深受其扰。想想刚得病那会儿,是去体检才发现自己血糖偏高。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过高的血糖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持续性损害。如果血糖控制得当,很多严重的并发症都可以避免,生活质量与正常人并没有太大差别。一旦任由其发展,不久悲剧就会降临。血糖升高是有预兆的,通过脚上的几个症状,可以看出血糖是否有异常。1、间歇性跛行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因不能很好的供血,所以长时间行走会感觉到疼痛,一般休息后就可恢复,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2、脚趾发白脚趾发白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肝病人群;二是得了糖尿病。可以结合其他的身体症状综合判断,但最直接的判断方法还是去医院,毕竟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小问题。3、出现溃疡脚底有溃疡,排除伤口感染的原因,那就可能是有糖尿病了!如果脚底溃疡长期感染无法痊愈,应该尽快去医院做检查。4、出现瓜状趾这种症状一般在糖尿病初期或有神经性疾病时会出现,虽然它对生活的影响不大,但也是一种糖尿病预兆,一旦发现要及时监测血糖。新型降糖食材帮助降血糖辣木又称鼓槌树,白花菜目辣木科,是多年生热带乔木,原产于印度。是印度最古老的药用、食用植物;被印度誉为圣树,具有很高的养生和药用价值;与美国的西洋参、中国的灵芝合称为“世界三宝”。2002年,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启动辣木种植的系统研究,此前在云南已经有辣木的种植。研究所从美国等地引进种子,在西双版纳建立200亩实验基地,进行辣木的引种、试种、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云南辣木种植全国领先。辣木籽富含钾、锰、铬等微量元素以及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有助于分泌胰岛素和调节血糖,增强因糖尿病受损的免疫系统,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一些体外研究证实,辣木籽有体外抗菌作用,还有改善大鼠糖尿病模型的糖耐量,抑制和缩小小鼠的皮肤乳头状瘤。 查阅国际期刊就能发现,科学家们关于辣木籽的医药作用的论文有80多篇。2007年,巴基斯坦农业大学化学系的一位科学家对辣木籽的多种医药功能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辣木提供了丰富和罕见的营养素,如玉米素、 槲皮素、 β-谷甾醇、 caffeoylquinic 酸和山柰等。降血糖辣木籽¥56.8购买高血糖的人士,每天饭后半小时吃1~3粒辣木籽。糖尿病患者在初期时每天还是得按时吃药,并且注意观察每天血糖的升降情况。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服用5粒辣木籽(直接嚼碎吞服),食用后大约喝500毫升左右的水(分3-4次喝,每次喝水量约150毫升左右)。如果病情不严重,可将食用量减少至各3粒,不用吃药后可以加量至4粒(建议不超过6粒)。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八卦大熊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绯闻,趣闻,天下闻,尽在大熊传媒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