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消费和社交,你知道现在的日本年轻人用什么社交软件喜欢什么嘛

说到消费和社交,你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嘛? - 动点科技
说到消费和社交,你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嘛?
公司来了 95 后的正式员工;
集体吃饭的空闲开黑王者荣耀;
老家今年要出份子钱的机会特别多;
过年回家小你十岁的表弟问你要 QQ 号,说好方便联系;
连你每天看的互联网大佬都说要开始关注互联网原住民(00 后)市场;
才发现,曾经贴上叛逆标签的 90 后在各种论坛称呼自己是“老年人”;
才发现,微信确实是主流社交应用,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似乎更喜欢手 Q、探探、派派。。。一些你从未听说过的爱啪啪;
才发现,淘宝、京东,全家罗森之外,马云爸爸要做新零售了,市场上都有无人便利店了;
才发现自己真的已经是“老年人”了……昨天还在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发展,今天习惯了电商、网上社交的你不禁打了个颤——会习惯那些近在眼前的未来生活吗???
那些近在眼前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我不敢下定论,但以我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什么无人便利店、VR/AR、无人驾驶,有了微信我们还需要新的社交应用?淘宝京东覆盖了我 90% 的购物需求,社交电商不也就是个买卖东西!
但是你又错了,正在创造未来生活的是一群 70、80 后,掀起变革的不是 95 后、00 后,而是一群比你更老的“老年人”。他们是怎么知道年轻人的需求的?现在的电商、社交、零售正在往哪个方向发展?TechCrunch 国际创新峰会上海站,听这些风口的创业者来诠释!
拼多多首席技术官
陈磊是拼多多创始团队成员、CTO。自 2008 年以来,他参与拼多多团队的多次成功互联网创业。陈磊同时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
拼多多是国内领先的社交电商平台,其拼团的购物形式引起数亿用户的喜爱,在最近的一笔融资中,拼多多获得了高榕资本、新天域资本、腾讯等机构 1.1 亿美元的 B 轮投资。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陈海波,2005 年创立澳大利亚 Austway 澳华集团,涉及人工智能、医疗、金融证券、国际贸易等领域。2014 年归国创立深兰科技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改变零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同年推出的“facepay”是目前误识率最低的内部生物识别支付工具,并于 2017 年正式推出了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的快猫智能零售系统。
今年 9 月,深兰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云锋基金独家完成。
探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王宇生于北京,7 岁随家人移民瑞典,大学毕业后进入索尼爱立信工作,和索爱几个高层共同创立了拥有国际漫游独家技术的 Overall Tele 公司。2007 年和潘滢一起回到中国创业,共同创立 P1 时尚社区,2014 年创立了探探。
今年 6 月,探探完成 7000 万美元的 D 轮融资,由 YY(欢聚时代)、元生资本领投,赛富投资基金、众为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截至 6 月,探探手机注册用户达到 9000 万,有效用户(去除垃圾账号和封禁帐号)6000 万,其中 90 后用户占比 75% 以上。
Roadstar.ai 联合创始人
曾就职于 Baidu USA 无人车团队,主要负责传感器标定、时间同步和感知深度学习算法。
2015 年大疆全球开发者大赛第一名 (1 of 200+ teams)。2013 至 2016 年间帮助德州仪器 Kilby Lab 设计制作多种物联网项目,并带队制作了 Agribot 机器人。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无人机的感知、路径规划以及控制算法的研究。Univeristy of Texas at Dallas (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学位和清华大学基科班 (30/3000) 学士学位。
Roadstar.ai 于今年 4 月成立,2 个月后就获得了云启资本,松禾资本,银泰资本、耀途资本等机构投资的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微鲸 VR 高级副总裁
许贤先生,毕业于南开大学,通信工程硕士。曾就职于联想,拥有十余年移动通信产品研发管理经验,并主导 AR/VR 等方向的前沿技术研究。
2014 年 10 月,走出联想,成立乐蜗科技,专注于虚拟现实领域技术研发。2016 年 4 月,乐蜗团队并入微鲸 VR。现任微鲸 VR 高级副总裁。
参会报名链接:
上一篇下一篇
TechNode TV
来片儿 VC | 敲响纳斯达克的钟声后,迅雷创始人程浩如何开启他的投资“冒险之旅”?
如果你的产品足够锐意创新,欢迎
仅仅用来标记肺结节?这样的AI对医生来说并没有十足的吸引力。那么,这款鉴别诊断的AI产品,医生会喜欢吗?
关注我们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箱地址:从社交到内容,QQ这些年为年轻人做了什么从社交到内容,QQ这些年为年轻人做了什么懂懂笔记百家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报告显示,29岁以下网民占全部网民的52.2%。而在网络使用频率上,95后和00后用户则是最为活跃的一群人。由此可见,90后-00后正在成为互联网的核心用户。而一个值得注意的具体数字是,在过去一年,QQ上的95后用户日均消息增长了18%。那么,作为当今互联网的真正的核心用户——年轻人,QQ是如何持续吸引他们使用QQ的?在这背后,到底是QQ为年轻人做了什么?一颗葆有年轻态的“不老松”在微信大幅吸收中年甚至老年用户之际,90后-00后的年轻人则是QQ的“死党”。在昨日腾讯发布的2017年报中有数据表明,年龄为21岁或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反映QQ在年轻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增加。企鹅智酷的统计数据显示,微信好友中中老年用户数量在增长。但QQ却恰好相反,QQ在近年更受年轻人喜欢,95后、00后成为QQ的主流群体。美图此前发布的《00后App使用情况调研报告》也显示,QQ的用户中,60%以上的用户年龄低于25岁。在00后的观念里,父母老师长辈都在微信“扎堆儿”,相比之下QQ更“清净”,而且在这些年轻的核心用户面前,QQ好玩的东西更多,更加个性、好玩、自由。综上来看,目前QQ其实仍处于巅峰期,甚至说,随着年轻用户的增长,QQ的“年轻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尤其是随着QQ在过去两年确立了娱乐社交或者说社交+内容的发展方向,让其在服务了80后十多年后,再度为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提供社交服务,这在全球互联网产业来看,QQ都称得上是一个年轻化的“不老松”。娱乐社交矩阵 打开QQ对当今时代年轻用户的吸力通道早在2016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QQ业务就首次正式对外公布其“娱乐社交生态”构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娱乐内容与社交平台的结合,都将是QQ发展方向所在。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进一步阐释时表示:“娱乐与社交天然契合,娱乐为社交注入具有活力的内容,而社交则为娱乐内容提供了体验、分享、讨论和再创造的流转平台。”两年后的今天回看,QQ已经在娱乐社交方面进行了相当多的布局和探索,打造了包括NOW直播、企鹅电竞、兴趣部落、QQ动漫、QQ看点、QQ-AI、QQ-AR、QQ红包在内的多个面向年轻核心用户的社交+内容产品。其中,NOW直播和企鹅电竞已是国内排名前列的直播平台;而兴趣部落在部分前沿话题中,其用户数和活跃度甚至超越了百度贴吧;QQ动漫的活跃用户则已经超过9000万人,其中90后占比45%,00后占比41%;QQ看点方面,2017年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公司社交网络事业群内容平台部总经理杨达志介绍:作为一个95后、00后年龄比例达70%的产品,QQ看点成功虏获一大批年轻粉丝;AI方面,手机QQ上线了如“智图”、“高能舞室”等功能。以新奇的“高能舞室”为例,概括来说,它是手机QQ新推出短视频社交玩法,用户可以根据屏幕提示动作录制跳舞短视频并进行打分,舞蹈视频可通过QQ社交关系链分享互动。“高能舞室”是将人体姿态识别技术融入潮流的短视频形式中。这种游戏化玩法满足了年轻人在线上社交网络释放自我、渴望互动的社交需求。QQ红包方面,2018年春节从除夕到初五期间,QQ上共收发红包 44.5亿个,其中00后更偏爱发QQ个人红包,占比近四成,成为春节期间最爱发红包的群体。运用QQ的短视频、视频电话功能,结合春节主题、时尚元素,打造了年轻化的红包体验。多种年轻化玩法刺激了年轻用户市场,成为受到年轻人欢迎的春节红包。(手机QQ“高能舞室”教你跳舞)(QQ春节红包用户中00后占比近四成)可以说,作为一个拥有18年历史、亿级用户的社交平台,QQ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加强自身的丰富度,让其在95后年轻核心用户群体里夯实了上升根基。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增值产品部副总经理刘宪凯曾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他对QQ用户的理解:其一,是他们注重娱乐,不吝于独享,而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让别人来和自己一起玩;其二,是他们喜欢深度参与,好比说成年人喜欢打麻将,但他们显然说不上会和麻将有什么深度的交流,但是年轻人不一样,我们有很多用户会为《王者荣耀》的英雄画插图写小说,在圈子里很受欢迎;其三,他们的消费倾向比过去更加强烈,也能够尊重对于版权和创作的付费机制。由此来看,QQ实际上是在上升通道中通过从社交到内容的娱乐社交产品矩阵,在年轻用户中更加具有粘度。生态链渐浮水面 化学反应释放进行时而QQ并没有在推出上述产品后止步,反而是持续酝酿生态,打造了一个围绕在QQ四周的娱乐社交生态链。以兴趣部落为例,作为基于兴趣图谱发展而来的典型的移动社群产品,发展至今已达到亿级的月访问用户量。而现在,社群时代的社交关系处于现实社交的熟人关系与虚拟社交的陌生人关系之间的交叉地带,它不再以亲友、相识之人为建立社交的入口,而是突破了时空、地域、甚至代际差别的限制,将有共同兴趣的人连接在一起,成为志趣相投的组织。兴趣部落的搭建,为这种基于兴趣的“半熟社交”找到了突破口。(兴趣部落中明星魅力榜首位易烊千玺部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汇聚数亿年轻人的QQ,彰显出了其要覆盖年轻核心用户生活中所能接触的各个场景的决心,让用户无论是使用PC还是手机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偏好的资讯,且能够和志趣相投的朋友进行交流。作为当前横跨PC、移动两端全覆盖的社交平台,QQ持续发力,让兴趣部落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开放性,直至内容、流量闭环逐渐形成,实现用户和平台双赢的良性状态。去年11月,腾讯在“新青年新社交”QQ分论坛上,宣布推出“百万新青年计划”,将投入60亿资金以及丰富的平台资源,在资讯、直播、短视频、社群、二次元等领域,扶持100万名年轻内容创作和创业者。对此,QQ将开放自身年轻的内容生态,如NOW直播、企鹅电竞、厘米游戏、QQ空间等,以及创新的技术,如QQ-AR技术和天天P图技术等。通过资金和资源的双管齐下,QQ实际上是藉此走到了生态链的台前。未来,对于QQ而言,将会有大批年轻群体在QQ上进行社交娱乐,甚至是创业,形成游戏、影视、周边等等产业链。整体来看,QQ实际上是在娱乐社交生态上从社交到内容,打造了一个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以QQ为圆点持续向四面八方发散,围绕年轻用户的核心需求和痛点,去推产品、出方案、搞事情。而由此激发的化学反应也正在不断释放能量,让QQ在90后-00后年轻核心用户群体中根基扎实、力道彪悍、火候正旺。——————————————————————————————————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懂懂笔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资深媒体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社交媒体上,那些不被了解的年轻人……
(原文来自 ,虎嗅编译)丹娜o博伊德(danah boyd)在不久前 SXSW 活动中的演讲大受欢迎。熟悉 SXSW 的人对她并不陌生,这位供职于 Microsoft Research 的女学者以研究青年人行为在网络文化和数字营销界享有盛誉。对博伊德来说,社交媒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社交媒体其实是美国社会中沉迷过度保护(这种现象)的替罪羊。在接受The Verge采访时,她和我们谈到了 SnapChat 时代的人性,以及 Facebook 如何适应一个越发细分的社交媒体发展趋势。你曾经说“孩子们都没问题(the kids are alright)”,这句话具体指什么?当我们对待年轻人时,总是认为科技把一切都变得非常糟糕。这一点令我很沮丧。不过有趣的是,我们每一代人都会有这种道德准则上的惊慌失措。漫画曾经让所有人紧张,摇滚曾经让所有人紧张,MTV 曾经让所有人紧张——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了。我说“孩子们都没问题”,指的是大多数情况。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相比较而言仍旧很好。我担心的是我们过分关注这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来自中产或上流阶层的孩子们了,而分散了注意力,忽视了那些真正有问题、真正需要帮助的年轻人。这部分人也在网上可以见到。我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女生叫苔丝(Tess),她住在科罗拉多,之前她和男朋友谋杀了她的母亲。媒体报道都关注在 MySpace 上面,标题往往是“上 MySpace 的女孩谋杀母亲”,我的反应是,“怎么回事?这又和 MySpace 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亲自去走访调查。人们说她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她要上 MySpace,这也是为什么她要谋杀亲生母亲,等等诸如此类。于是我找到了她的 MySpace 页面。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她记录了自己在家被虐待的事情,她曾尝试逃跑,她也曾试着寻求帮助,她既困惑又沮丧,她在精神上出了问题。这一年半她的生活完全是一团糟,而她把这一切都放在了网上。我和她的许多朋友进行了面谈,我问他们:“你们当时看到了发生的这些事情,为什么没有人说句话?”她的一个好朋友回答说:“我们说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报告学校。但是学校告诉我们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老师告诉我们 MySpace 已经被禁止访问被屏蔽了,他们看不到。老师们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与此同时,悲剧还在继续。学校发现苔丝身上有淤青伤痕,于是向社会服务署(Social Services)做了汇报。而 Social Services 在调查时却表示证据不足,没有立案。所有这些在社交媒体上都可以找到,我读了之后真的感到很难过,因为这样一个女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哭喊着求助,使用一种新的工具,希望有人能注意到她。但是身边没有一个人。这也是我个人对科技所带来的这些新工具感到困扰的地方,它们像镜子、像放大器,反射并放大出那些美好、痛苦和丑恶。我们在这种视野下慌张,却没想到去找到新办法帮助年轻人。这种批评年轻人的行为是人类的本性,还是令人感到恐惧的新科技造成的?没什么比成年人对年轻人的恐惧更令人伤脑筋的了。这只是问题的其中之一,如果我们希望有所发展进步的话,就需要和这种恐惧的文化做斗争。这可不像讨论国家安全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投入所有资源,让这里哪怕能够更安全一点,但是我们没办法让全世界都安全。我们没办法让所有的事情百分之百地安全。问题就在于,投入的资源有多少,时间、经历、金钱,等等这些。这里有收益递减的问题。我们用各种办法让年轻人远离危险。在时间和精力上不仅会有收益递减的问题,还会面临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破坏了年轻人去学习、去参与、去了解世界的机会。他们此时需要这些。我们让他们接触外界更难了。我们让他们参与政治生活更难了。我们又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做法正名,从大脑科学研究到年轻人所犯的各种愚蠢错误等等等等。青年人的年龄和中产/上层社会成年人生第一个孩子之间的年代差异越来越大了。以前人们都是在 23、24 岁就开始生孩子。现在大部分中上阶层的人都在 30 岁左右生孩子。为什么年轻人彼此交流要用这么多不同的 App 和服务?用户细分真的好吗?Facebook 所处的时代很不正常。所有人都要上一个网站这种想法简直太奇怪了。历史上有什么时候所有人都要在一个社交空间出现的吗?细分化(fragmentation)才是更加自然的一种状态。你的社交活动是以兴趣为主导还是以关系为主导?这么说吧,你去一个地方是因为那里的所有人都喜欢漫画呢?还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你高中所有同学喜欢去的呢?前者才是主导的因素。在 Facebook 时代,你必须要平衡所有的受众。你会想,“有人会因为我发布和摇滚乐队有关的内容而感到不满吗?有人会觉得我很蹩脚吗?”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许多人开始细分化交流对象的原因,你要开始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你会去不同的地方,和我们成年人是一样的。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会去不同的地方。你想听音乐和安静地喝杯咖啡时所约的人是不同的。那么 Facebook 怎么办?年轻人真的在从 Facebook 上撤离吗?我不这么认为。“从 Facebook 撤离”和“把 Facebook 当作交流的中心”是两回事。就像当初的电子邮件一样。我当时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查邮件,收件箱就好像来自天堂的礼物一样,但现在不会了。可这不代表我完全离开电子邮件了。Facebook 的问题是,现在它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须要为投资人赚钱,每个季度都有财报,有营收压力。要做到这一点有三条路:扩大用户群,因为需要更多眼球来卖广告;增加每个用户的营收值,这部分的压力最大;扩张业务领域,基本上就是更多地获得用户使用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 Facebook 要收购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原因。SnapChat 的成功让你感到惊讶吗?现在流行视觉内容传播(比如 SnapChat)的原因之一是,人们不希望被搜索引擎发现。文字是可以被搜索的。SnapChat 并不是唯一一家领导“即逝性(ephemerality)”潮流的公司。SnapChat 在强调一种社交礼节。人们会说:“我总可以想办法把 SnapChat 上的内容录下来”。当然,总有办法可以,但是这不是重点。当你纪录 SnapChat 消息的时候,你就在违反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就好像我对你说些什么事,你不应该告诉别人,但是你却对别人说了一样。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Facebook过气了?谁才是2016最受美国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媒体 @广告门
Facebook过气了?谁才是2016最受美国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媒体
UBS evidence lab(瑞士联合银行迹象实验室)最近发布了一项关于美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调研报告,针对美国13-17岁青少年对不同社交媒体的使用频次与广告互动程度进行分析梳理。然而有点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如今风头正盛的Snapchat,Instagram看似更得年轻人欢心,但事实上截止2016年11月,Facebook的日活用户数占到总人数的65%,较2014年同期的59%增长了6个百分点。排到第二位的是Instagram,日活用户占比63%。
2014年11月-2016年11月,美国青少年(13-17岁)用户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的日活跃人数变化
另一份来自RBC Capital Markets(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调研同样表明,用户花费在Facebook上的时长有所增长,且在年轻群体中仍占重要份额。在13-18岁用户中,大约超过30%的用户今年使用Facebook的时长多于去年。当谈到明年社交媒体的使用问题上,13%的用户认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时长会增长,而19%的用户希望减少对社交媒体的使用。
同时,UBS也对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参与度进行了调研。截止到2016年11月的结果显示,13-17岁青少年中44%的用户会对广告内容点赞、评论或者是加标签,这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11个百分点。在销售转化率上,由社交广告渠道访问广告品牌店铺或是网站的用户转化流量也从同期的17%提高到30%,而由青少年用户对广告的二次传播或者分享的比例较两年前翻了一倍还多。
客观上讲,Facebook的使用率的确有所提升,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是青少年用户最喜爱的社交媒体。来自Piper Jaffray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3%的青少年用户会把Facebook看作最喜欢的首选社交媒体,而提名Snapchat和Instagtam的用户分别达到35%和24%。
Snapchat不仅是青少年用户的最爱,同时也备受资本市场热捧。计划今年3月上市的Snapchat目前估值约达250亿美元,成为近两年继阿里之后最大IPO,这自然与其强大的广告盈利能力不无关系。据eMarker的报道,Snapchat在2016年的营收在2.5亿至3.5亿之间,2017年预计达到10亿美元。
在前不久的CES上,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CEO苏铭天爵士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时称,在2016年年初,客户在Snapchat上的投入预算为3000万美元,而在去年年底,苏铭天预测客户对Snapchat的全年投入将达7000万美元,而现在的最新数据已达9000万美元,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Snapchat无疑是Facebook最大的威胁,Facebook也曾多次尝试收购未果,现在Snapchat独立上市,Facebook也不得已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修改。
Snapchat迪士尼地理标签滤镜
Snapchat品牌合作款滤镜
在Snapchat、Instagram花样频出的今天,Facebook虽然显得有些过时,但它现在依然是美国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媒体。可日后能否玩得转,看来还得年轻人说的算。
本周新增职位数:72个
☆ 全国招聘服务,请致电 010-
合作请咨询邮箱:
下载广告门APP
关注广告门微信
请输入您的反馈意见,我们将为您不断改进...
还没有账号?
第三方登录
已有账号?
无法找回?
无法找回?
已有账号?
信息已提交:
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用邮件通知您,请耐心等待,谢谢超7成年轻人每1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说的是你吗?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超7成年轻人每15分钟刷一次社交软件,说的是你吗?
百家号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为内容创...|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