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会,会欧美同学会,错过岂非过错?求对下联。

同学聚会酒后骑车殒命同席饮酒者需要担责吗_网易新闻
同学聚会酒后骑车殒命同席饮酒者需要担责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小敏 通讯员 夏江丽 廖活年)高中毕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为了庆祝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途,纪念曾经共度的青春,同学们往往选择欢聚一堂,不少甚至一醉方休。然而,就是这表达欢喜和惜别之情的把酒言欢,却可能引发人身伤害甚至惹官司上身,近日,南沙法院便审理了这样一起同席醉酒的案子。
和同学饮酒结果却成被告
2015年6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南沙区九名高中毕业的同学相聚在同学冯某家烧烤庆祝。期间除三个人外均喝了不少酒。中途,冯某、麦某因喝醉而先行休息,另外也有两个人(一个饮酒,一个不饮酒)因为时间晚而中途退场回家。
在凌晨聚会结束时,一喝酒的女生陈某在不顾其他人劝阻的情况下,将已醉酒休息一段时间的麦某扶上自己的摩托车而送其回家。在送麦某回家后返回冯某家的路途中,陈某直接撞到路边花坛并当场死亡。交警部门作出认定,陈某系醉酒导致发生交通事故。陈某父母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其他8名同学和冯某的父母(因冯某未成年)对陈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约55万元。
法院开庭后,陈某父母认为其他8名同学一同与陈某喝酒,对陈某醉酒驾车有阻止义务和照顾义务,因此应当对陈某醉酒驾车死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各被告均不认可,认为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和尸检报告,陈某的死亡是交通事故导致,且在场的人均对陈某驾车提出了劝阻。
后经法官调解,陈某父母最终接受了8名被告的赔偿方案,8名被告给予原告一定经济补偿,本案以调解结案。
“同席饮酒”有照顾同席人义务
法官表示,同席醉酒导致他人人身损害,属因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简言之,同席饮酒的每个人均负有照顾本人及同席人,确保同席饮酒人不因饮酒致人身损害的义务。“同席醉酒”直接引发人身损害,在全国已早有判例。根据判例,醉酒者忽视和放任自身安全而负主要责任,其他人员则负有未尽注意义务的次要责任。
“同席醉酒”属过错责任的范畴,当然应符合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即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过错四要件缺一不可。法官表示,就本案来讲,陈某醉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损害事实确定、违法行为确定,关键点在于陈某的死亡与“同席醉酒”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同席人对陈某的死亡是否存在过错。
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为原因,损害事实为结果,二者之间存在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本案中引起损害事实的违法行为原因为陈某醉酒后驾车,结果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故完整的因果关系链条为因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并非“同席醉酒”导致死亡,“同席醉酒”与陈某死亡不存在必然因果联系。
从上述因果关系链条可知,本案中判断过错的依据应当为同席人在陈某发生交通事故中是否存在过错,而非“同席醉酒”的过错,本案中,他人已明确劝阻陈某不要醉酒后驾车,可视为已尽到合理提醒义务,而陈某不听劝阻坚持醉酒后驾车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应当对交通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但一个高中生突然失去生命,其父母必然承受丧女之痛,促使同席人自愿给予部分经济补偿毕竟可对其父母家人聊以安慰。本案以调解方式结案兼顾到法律和情理。
作者:何小敏夏江丽廖活年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千古才情万古对》之蒲松龄奇联巧妙对
在中国,只要一提起《聊斋志异》,几乎是家喻户晓。然而它的作者蒲松龄,虽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但却一生困顿,穷愁潦倒。卷帙浩繁的《清史稿》里,竟然没有蒲松龄的传。原因是由于他是个没有功名的“小人物”,可谓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然而他的作品却盛传不衰,深入人心。因为他是一位真正杰出的大文学家。
& & & &&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夜晚,蒲父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病病歪歪的和尚,斜穿着袈裟,袒露着右臂,踉踉跄跄突然闯进屋来。这病和尚胸膛上贴着一块圆圆的膏药。蒲一下子惊醒了。新生儿的啼哭声传入他的耳中。他给这刚出世的孩子取名松龄,字留仙。蒲松龄的前胸上恰巧有一块黑痣,因此,他后来常常怀疑那个病和尚就是自己的前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为自己的出生涂上了一层神秘的悲剧色彩,这究竟是一种确曾发生过的巧合,还是他有意自神其说,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然而他的确是一生潦倒,他共在世75
年,从19 岁考中秀才直到63岁,几乎每3 年参加一次乡试。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却屡试不第。从康熙四年(1665年)他25岁时起,一直到70岁“撤帐”回家,为谋生计,蒲松龄几乎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 & 蒲松龄自幼苦读经史典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机智过人,早岁即有文名,为乡人所称道。当地一个姓石的乡绅闻讯,心生嫉妒,想借出联索对以显示自己的才学,压一压蒲松龄的名气。
& & & &这天,他找到正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蒲松龄,指着不远处房檐上的一只猫,吟上联道:
&& &猫踩猫头瓦。
& & & &&蒲松龄一眼瞥见一只鸡正在啄食花草,产生了联想,脱口对道:
&&& 鸡啄鸡冠花。
& & & &&石乡绅听后很不以为然。只见他摇头晃脑地品评道:“瓦应与砖石相对,怎可与花草相对呢?不通!不通!”蒲松龄没有和他争辩。接着,石乡绅又指着不远处被倒塌的砖墙砸死的一只小鸡,吟上联再命蒲松龄对:
&&& 细羽家禽砖后死。
& & & &&吟毕,他自感不错,颇有几分得意。
& & & &&聪明的蒲松龄虽然年幼,但早知这个乡绅的为人,经过头一回合的较量,也明白了石乡绅命他对句的用意。他心生一计,佯装初学不才,说:“我哪能对上先生的妙句?
既然先生非要我学着对不可,那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试着对一对看。”石乡绅信以为真,更觉得意。蒲松龄又说:“不过,得请先生帮我记忆。不然,我对完后面的,前面对过的就会忘记了。”石乡绅更高兴了,他巴不得早点看到这个“神童”的笑话。便说:“好,你对我记!
”蒲松龄扳着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开了:“粗可对细,毛能对羽,有家必有野,有禽则有兽,石同砖成对,先与后可联,生与死相对自不必说。好了,总算凑出来了,请先生前后连起来看看怎么样?”石乡绅照着蒲松龄对过的字念了一遍,差点没气死。原来,这7七字下联连起来竟是:
&&& 粗毛野兽石先生。①
&& &①关于这一对联故事,民间还有一种传说称,一姓石的私塾先生与一学生所对。此外,民间传说也称,为清代“神童才子”纪晓岚幼对塾师出句。
& & & &这个捞了一顶“粗毛野兽”桂冠的石乡绅,自我炫耀未成,只好自认晦气。而蒲松龄和他的小伙伴们好不开心,齐声朗诵着对句,连蹦带跳地跑开了。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3-08-08 14:55
& & & &&蒲松龄的家庭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但上溯几代,却都没有取得过什么显赫的功名。他父亲字敏吾,幼时即钻研经史,以求闻达,但直到20
岁,竟连个秀才也没有考取。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便弃儒经商。经商之余,他仍不忘钻研,因而诗书经史无不精通。蒲共生四子,蒲松龄排行老三,因为没有力量请教书先生,所以每到儿子长到十来岁时,便自己教儿子们读书。蒲松龄生性聪慧,经史子集一看就明白,深得父亲喜爱并寄以厚望。由于受家庭的影响,蒲松龄从小就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要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惟一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蒲松龄走的正是这条路。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刚刚19
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考试,便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真可谓少年得意。当时任山东学政的大文豪施闰章,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由于他自己博览群书,又求才若渴,对科举考试中出现的有文才的书生,格外赏识和荐拔。蒲松龄参加道试时,施润章出的试题是“蚤起”、“―勺之多”,均带有文学性。
& & & &&蒲松龄的考卷答得文笔生动,语含讥刺,与八股文所要求的机械死板的文风大异其趣。施润章以文学家的眼光,夸奖他的文章写得好,“如空中闻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施润章的称赞,使蒲松龄一时名声大震,“文名籍籍诸生间”。对这种知遇之恩,蒲松龄终生感念。后来他还写了一篇《胭脂》,表彰施润章平反冤狱的政绩,篇末赞扬说:“愚山先生,吾师也。方见知时,余犹童子,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而爱才如命,尤非后世学使虚应故事者所及。”初试得中,使蒲松龄踌躇满志,满以为青云有路,取青紫如拾草芥。第二年,他和好友李尧臣、张笃庆等共结郢中诗社,在研讨举业之余,寄兴唱和,希望由此学问相长,躁志潜消,文业得补。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摆在他面前的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科举之路。继考中秀才初露锋芒之后,“三年复三年”的乡试,竟成了他终身难渡的险关。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和康熙二年(1663
年)的乡试中,蒲松龄两次败北。
& & & &&就在康熙二年,朝廷下令改革考试制度,废除八股文,改三场考试为两场,读书人马上随风转舵。康熙三年,蒲松龄应邀来到李尧臣家读书,他们“日分明窗,夜分灯火”,发奋苦读,“相期与以相成”。不料,康熙四年又恢复了原来的考试办法,朝廷下令复行八股文、经书、策论三场旧制。蒲松龄不得不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又重操旧业,勤奋习作八股文。然而,在康熙五年的乡试中,蒲松龄又一次名落孙山。
& & & &&在康熙十一年的乡试中,江苏宝应县知县孙蕙为他写了一封有力的推荐信,希望山东的官员注意擢拔这位才华出众的蒲秀才。但这封推荐信和蒲松龄的才华都同样没起作用,他又一次品尝了失败的苦果。打击接踵而至。在康熙十七年的乡试中,蒲松龄的热望又一次成为泡影。
& & &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48岁的蒲松龄再次走入考场。这一次,他感觉良好,文思泉涌。不料到收笔时才发现,试卷超过了规定的字数,因越幅而被黜。懊恼、羞愧之情,在他写的《大圣乐》一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水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蒲松龄被乡试折磨得如痴如狂,然而他仍寤寐以求。康熙二十九年的乡试,他考得特别顺利,考官准备取他为解元。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场考试时,他却因病未能考完,眼看到手的功名又一次离他而去。他伤心已极,“呻吟直到天明”。虽然他深谙道理,然而功名利禄的吸引,使他仍不肯罢手。虽屡屡败北,犹不忘进取。为了激励自己发愤学习,搏取功名,悲愤落魄之中不忘努力进取,他在镇纸用的铜条上镌刻了这样一副对联自励:
&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 & &&运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夺得秦地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这两个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63岁的蒲松龄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科举拼搏,但仍旧是榜上无名。他从19
岁开始走上科举之路,到63岁,其间共历44年之久!尽管他心血费尽,精力熬尽,但功名却一直与他无缘。
& & & &&这并不是蒲松龄没有才华,也不是他没有尽心尽力。他的才华在考秀才时已初见端倪;后来在做幕宾与塾师期间,他的文才深为众多官绅、学士所称道。他的才华还表现在他众多的作品之中。之所以屡试不第,实在是科举制度埋没人才。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束股8
部分,且有一定字数限制。呆板教条,使人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思想。蒲松龄诗、词、文俱佳,但写这种受拘束的八股文却力不从心。再加上考官昏庸,贿赂公行,做弊屡见不鲜,金钱比才能更起作用。正如他康熙三十九年所写《与韩刺史樾依书》中直斥仕途之黑暗时所言:“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所以蒲松龄虽孜孜以求,但他的科举梦却始终难圆。直到他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这对于年已71
岁的蒲松龄来说,虽带来一点小小的欣慰和实际的利益,但已不具备由此走入仕途的价值。他只能将自己未竞的夙愿寄托于儿孙身上。
& & & &&蒲松龄的才华,除著述外,都献给了幕主和馆东们。有一天,侍郎毕士安宴请一个姓王的尚书,邀请蒲松龄作陪。席间,3
人饮酒属对,议定3字同头,3 字同旁,组串成联句。组串不出者,罚酒一杯。毕士安先吟:
& &&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逢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 & & &&王尚书略一思忖,接口对道:
&&& 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当朝官宦家,谁人配穿绸缎纱?
& & & &&蒲松龄见这位王尚书如此傲慢,趾高气扬,禁不住怒气顿生,愤然吟对道:
&&& 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道多狼狐狗!②
&& &②严格说来,这种对句上下联同位重复字不能算作对联。但因他们事先已有明定,用文字的形式不好表达,所以姑且称之。
& & & &&语含讥讽,入骨三分,直对得王尚书说不出话来。
发表于:13-08-08 14:59
& & &&蒲松龄为了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后来干脆把写鬼狐故事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随着科举考试的屡次失意和对生活艰辛体验的加深,蒲松龄搜集、撰写《聊斋志异》就不仅仅是出于爱好,而是有所寄托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他一边赶路,一边搜集素材;在当幕宾和馆师期间,他总是一边应酬公务,一边加紧写作。有时为了收集故事素材,他还专设一个茶摊,供过往路人饮用。通过与过往行人闲聊,得到了许多创作材料,并于当天及夜间埋头纸堆之中,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锐意求新,著成妙文。如此长期积累,他终于创作出《聊斋志异》一书,为我国古典文学竖起了一块丰碑。
& & & &&据说有一天早晨,蒲松龄正要挑担去摆茶摊,碰上了当时的大名士王渔洋。王渔洋久闻蒲松龄大名,但不知真假,便口占半联试其才。这半联是:
&&& 芙蓉花开,红粉佳人争望月。
& & & &才思敏捷的蒲松龄苦笑数声,拱手对道:
&&& 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
& & & &王渔洋闻听,抚掌称妙,便延请蒲松龄到他家中设馆教书。
& & &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黑暗的社会现实、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学杰作中,有不少佳联巧对,构思奇特,耐人寻味。例如《狐联》一文,说狐仙化作二美女,嘲弄焦生假道学丑态。出句曰:
&& &戊戌同体,腹中只欠一点。
& & & &焦生凝思良久,不能就。狐仙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遂对道:
&&& 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
& & & &&在《细柳》这则故事中,他写这位细柳娘晨兴夜寐,经纪弥勤,甚是贤惠。其夫高生大喜,尝戏之曰:
&&& 细柳何细哉:眉细、腰细、凌波细,且喜心思更细。
& & & &&细柳娘聪颖敏慧,喜读诗书,颇有文才,听后她稍加思索,即笑对道:
&&& 高郎诚高矣!& 品高、志高、文字高,但愿寿数尤高!
& & & &联中嵌入两个人名,与夫妻各自的品貌紧密相关,十分吻合,既通畅自然又妙趣横生。
& & &&《仙人岛》篇则说书生王黾斋坠水漂至仙人岛,被人救起,主人桓翁以长女芳云许之。席间王黾斋顾盼自雄,卖弄文墨,诵其得意之作中的一联:
&&& 一身只剩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
& & & &&芳云对王生的目中无人极为反感和厌恶,幽默诙谐地指出他故弄玄虚,嘲笑他说:上句是:孙行者出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子母河。
& & & &&后来桓翁又出半联云:
&&& 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 & & &&王黾斋此时神情沮丧,苦思冥想,搜索枯肠也对不出下句。芳云之妹绿云对道:
&& &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 & & &&此联用“王”与“玉”、“黾”与“龟”两对近形字构成巧联,讽刺、嘲弄王黾斋俗不可耐。众人听后,无不称妙。
& & & &&《聊斋志异》卷九《陵县狐》载:某人独自住在陵署,一天晚上,突然有一美貌女子,从窗户入室,含笑而坐。某人知道她是狐狸精所变,恐其作祟,不为之动。后来,他闻到一股香味,不禁控制不住,于是欠身偷看女子,发现她确实生得美丽。这时,只听那女子说:“我眉毛、眼睛的位置和别人并没有差异,你为什么要盯着我看?”并按住他的鼻梁说:“你动心了,不怕我作祟吗?我有半联,你若是对得上,我就与你为伴。”女子遂吟出上联:
&& &破故纸窗棂有隙。
& & & &&某人立即对出下联:
&& &旋复花背面多情。
& & & & &从字面来看,上联说的是某人所住的房子的窗子有缝隙。然而实际上是那女子借物而发,以此暗示某人意识上、心灵上的缝隙、空隙。联语以此暗彼,语带双关,十分巧妙。
& & & &&某人应对的下联,则以花为题,由花而发,看似写花,实则写人,以花喻人,暗指女子对自己“有情”。联语谐音双关,虽然含而不露,却可让人意会,对得巧妙。上下联均智慧而巧妙地抓住对方特点,准确地选用了与对方相似的事物来喻示,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对方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况。联句虽然含蓄,却又不难理解,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双关语的作用。由此可知,蒲松龄的对联功夫,实在是高人一筹的。在怀才不遇的逆境中,蒲松龄在世俗的非议与讥笑中坚持写完了《聊斋志异》。这位一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穷秀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作品会在这个世界上如此盛传不衰。《聊斋志异》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蒲松龄的名字和他的《聊斋志异》还走出中国,远播海外,赢得了世界读者。
& & & &&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蒲松龄这位郁郁不得志的老秀才,依窗危坐而逝。他留给人们的,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杂著数种,戏3
出,通俗俚曲14 种,现存文400 余篇,诗1000 余首,词100余首。也许是由于蒲松龄与对联有不解之缘吧,死后,人们也喜欢运用对联的形式来纪念他。老舍先生所题一联云:
&&&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 & & &&郭沫若所题一联是: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 & &&画家吴作人题书的一联是:
&&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 & &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侯宝林所题一联道:
&& &先辈著书谈口技;后人研究乃相声。
发表于:13-08-08 16:01
&回复 第3楼 的 @zym199:
&蒲松林的妙对真是妙极了!虽然生前的路走的很坎坷。但名垂青史是必须的!
发表于:13-08-08 16:55
回复 第3楼 的 @zym199:
蒲松林被科考制度害惨了。这位大文学家的佳对,风趣、含义深刻、智慧、妙!他著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块丰碑!
发表于:13-08-08 18:34
回复 第3楼 的 @zym199:
这样的文章读来甚是有滋有味!期待继续。
发表于:13-08-08 20:07
回复 第3楼 的 @zym199:
谢谢,聊斋志异众所周知,但其背后的故事,却不得而知,今日一读,乃受益匪浅。再一次谢谢。
发表于:13-08-09 08:10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郑板桥妙对成佳话
在中国,“难得糊涂”四字同它的主人郑板桥一样家喻户晓,尤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或悬挂于室为铭,或佩戴于胸作记,仿佛痴迷于“糊涂”,崇尚于“糊涂”。然而,糊涂与清醒本在于一念之间,人谓之糊涂,自谓之清醒;自谓之糊涂,人谓之清醒。糊涂清醒,清醒糊涂,亦真亦假,顿时生出一圈圈怪诞不经的光彩。这大概也是郑板桥在“扬州八怪”中最为著名的缘故吧。
& & & &&不过,郑板桥也真正明彻“糊涂”的精奥,为官12年,本能得“十万雪花银”,却只带两袖清风到扬州卖画;一画千金,却宁送于清贫之家而不卖入富豪之门。做官不求高升,人生不慕富贵,只存几节青竹。他不糊涂自是糊涂,不怪自是一怪。
& & &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世称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应清代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著名书画家、诗人,工书法,擅泼墨大写意,诗、书、文、画俱佳,书法尤奇,为“扬州八怪”之一,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有《板桥全集》传世。
& & & & &郑板桥生于扬州兴化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是朝廷的命官;父亲郑之本是个廪生,文章优美,品行高尚,颇负盛名,在家中设馆授徒;外祖父汪翊文豪爽雅逸,奇才博学,隐居不仕;母亲汪氏端庄聪慧,颇通诗书,只是在板桥三
岁时就过早辞世了。他由乳母费氏抚养。费氏是板桥祖母的侍女,对板桥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后母郝氏对板桥也倍加疼爱,犹如亲生。虽然家境贫寒,但郑板桥自幼喜欢诗词散文,又擅长书法。他自述说:“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及诗文词集、传奇说部之类。”加之他自幼爱竹,常以竹为题,托竹咏诗、托竹吟联、托竹言志。相传15
岁那年,父亲笑着问他:“你既然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何不自书一联当作座右铭呢? ”郑板桥觉得父亲的提议很好,便自书一联:
&&&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①
& &&①【据民间传说。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一作: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仰面花。一作: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枝。】
& & &&惟妙惟肖地活画出他以竹、梅自比,虚心好学又刚直不阿、落拓不羁的高风亮节和独特个性,受到父亲的夸奖。
& & & &&郑板桥少年时代曾随舅父读过书。他舅父名叫郝振高,号梅岩,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家乡设塾教书,被人尊称为“梅公”。一日,梅公向他问起怎样做人、怎样立志,郑板桥回答说:“做人要做正直之人,立志要立远大之志;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梅公听罢点头称是,并让郑板桥撰一对联。郑板桥沉吟片刻,吟道:
&&& 此人如碧梧翠竹;其志在流水高山。
& & & & &梅公执教严谨,他教的学生大多品学兼优,已经成名。但他自己却一直与仕途无缘,直到58
岁时才考中进士。此时,梅公的儿子郝兼三去拜访表哥郑板桥,向他索字。郑板桥便以此联相赠。写毕,仍感到意犹未尽,感慨地说:“舅舅常以梅自比,他不正是一株凌霜傲雪之梅吗?我也常常自比为竹,我这竿竹今后还要虚心求得他的教诲。这里有一副对联,请表兄代我送给舅舅。”于是,又将幼年自书的“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送给舅父作为纪念。
& & & &&郑板桥虽然傲视权贵,可他也有强烈的进仕之心,渴望有朝一日能平步青云。因为步入仕途,既可以摆脱穷苦,安身立命,又能使自己的经世之志成为可能。只是他参加了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 & & & &有一次,他到镇江焦山一座庙里躲债。这天清晨,郑板桥信步登上焦山之巅,观赏大江景色。只见浩浩长江,奔腾东流,曙色初照,江面上碎金点点,白帆片片,几只海鸥时而冲上高空,时而掠过水面,觅食嬉戏。远处,金山寺宝塔矗立江边。江对岸,名镇瓜州如凫水面。郑板桥被这绝妙的山光水色迷住了,便在幽静的山道上边走边欣赏。忽抬头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个文文雅雅的中年人,衣着长衫,脚登布鞋,清癯的脸上,一对眼睛炯炯有神。这人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郑板桥听出来这人吟的是一比出句:
&& &山光扑面经霄雨。
& & & &&不禁产生共鸣,赶上一步,拱手道:“先生吟得半副妙联!”
& & & &&中年人回头一看,见郑板桥是个仪表堂堂的年轻人,便谦恭地对郑板桥说:“我想作副对联,可只想出半联,还未得对句。让先生见笑了!”
& & & &&郑板桥忙说:“刚才听了先生的妙句,我倒也想出半联,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 江水回头欲晚潮。②
&&& ②【据《怪人郑板桥》。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为: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如晚潮。一为: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 & &&中年人听了,连连拍手称妙。这个中年人,就是马曰。由于偶然对句,二人从此结为忘年之交。后来,这则妙对故事传遍镇江。一客商托人将此联请人镌刻于镇江焦山自然庵,至今犹存。郑板桥还为镇江焦山吸江楼题书一联:
&&& 吸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 & & &&奇思卓绝,令人百诵不厌。板桥才气,于此又见一斑。
发表于:13-08-09 08:13
雍正十三年,年已40岁的郑板桥又一次参加江南乡试,得中举人,但并未捞到一官半职,只好重操旧业。乾隆元年,43岁的郑板桥到京赴试,终于考中进士。尽管他胸怀锦绣,也不肯终生碌碌,希望得到朝廷重任,一展抱负,但终究未能如愿。
&&& & & &5年之后,他才于乾隆六年出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县令。开始了他12
年的宦海生涯。但他走马上任之时,一不骑马,二不坐轿,而是身着便服,一路走一路查访民情。他刚来到县衙大堂坐定,忽听有人连声喊冤。郑板桥定睛一看,见喊冤的是一个教书先生。一问,教书先生说有一姓丁的富豪人家请他教学,议定教一年,酬金8吊钱。可是到了年终,主人不仅连一文钱也不给,反倒借口说他才疏学浅,把他辞退了。郑板桥说:“也许真是你误人子弟,要不主人怎会不给你钱倒要辞退你呢?我今天要当场考考你,看看你的学问究竟怎样!”老先生并不推辞,道:“愿闻赐教!”郑板桥见老先生毫无惧色,镇定自若,便随手一指悬挂在县衙大堂上的灯笼说:“就以灯笼为题,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说罢,出上联道:
&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 & & &&老先生听罢,略一思索,便以自己的遭遇为题,对下联说:
&&&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③
&&& ③【民间所传此联有异文。民间另有一说,称唐代有个叫孟迟的人,博览群书,却怀才不遇,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只得到一户财主家教私塾。这财主是个无赖,不但不付给孟迟年俸,反诬他腹中空空,误人子弟。孟迟十分气恼,告到县衙。但县令早已得了财主的好处,与财主沆瀣一气。孟迟刚一上堂,就被县令的手下人一顿乱棒打出。孟迟不屈不挠,再告到州府。恰好州刺史是有“小杜”之称的杜牧。杜牧看过状纸,心中已经明了,但却有心要试试孟迟的才学。于是要孟迟以教书为题写一副对联。一想到自己的怀才不遇,寄人篱下,孟迟感慨万千,略一沉思,才思滚滚涌出,挥笔写下了一副令人心酸的对联:伤心夜雨打蕉窗,点半盏孤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回首秋风归梧院,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杜牧一看,十分欣赏孟迟的才学,但又怕他是抄袭古人之作,因此又出半联:半只蜡烛,点四方形宫灯,辉辉煌煌,光照东南西北。命孟迟对句。孟迟脱口对道:三缗铜钱,教一年整私塾,辛辛苦苦,身度春夏秋冬。杜牧以此判断孟迟确有才华,肯定是财主害人。于是重罚了财主,延孟迟为座上宾。】
&&郑板桥听了老先生的对句,认为对得既快又好,知道老先生很有学识,料定他不是才疏学浅,而是富豪主人仗势欺人,克扣酬金,有意欺负好人,顿生爱怜之心,当即传来富豪,立命加倍付了酬金,并加倍罚金,收入国库,结了此案。又征得老先生同意,将老先生留在自己的衙门和身边做事。
& & & &&郑板桥出任范县令5年,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其间,这里风调雨顺,人民生活较为安定,对郑板桥敬如父母。当乾隆十一年,54岁的郑板桥被调任潍县令时,与范县吏民难舍难分。
& & & &&在潍县令任上,郑板桥经常穿便衣到乡下查访民情。有一次私访时路过一家私塾门口,听见塾师高声教学生念:“临财母狗得,临死母狗免。”郑板桥便走进学堂,客气地问:“先生,你刚才给学生教的是什么?”先生傲慢地又念了一遍。郑板桥说:“你念错了。你念的那个‘母’字应念作‘毋’才对。”塾师手一摇说:“没错,没错!”郑板桥严肃地说:“你有错不认错,要误人子弟的。我就不能让你再这样教书!”塾师气冲冲地质问:“我是人家请来教书的。你凭什么不让我教?”郑板桥拿出一个方形钤印说:“就凭这个!”塾师一看是“郑板桥印”,连忙跪下磕头说:“请老太爷宽恕,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留下我教书糊口吧!”
& & & &&郑板桥郑重地说:“你愿意教书很好,但我要考考你,请你对副对子。对得出来就让你教书,对不出来,你还是先去读书吧!”说着,随手写出一比上联:
&&& 曲礼篇中无母狗。
& & & &&用意在于批评他不该把“毋苟”读成“母狗”。塾师看了半天,对不出来,感到非常羞愧,悄悄地离开了这家私塾。
& & & &&3年以后,这位塾师考中了秀才,特地来向郑板桥道谢。说:“要不是你老人家促使我发奋读书,我就不会有今天。那比对句我也对出来了,请大人指教。郑板桥高兴地接过对句一看,见对的是:
&&& 梁氏传外有公羊。④
&& &④【此联来历民间另传多种说法。一说清代文学家韩慕庐由状元而官至礼部尚书。一日外出游山玩水,至一庄前,闻私塾有人授课,“临财母苟得”之声大振。韩大惊,忙入见塾师,知是某官僚硬要入塾代授一课。韩遂出上联请塾师对。塾师对以下联。韩由此识得一贤才。民间另一说称,有某塾师死后,冥王罚他变狗。他说愿意变母狗。冥王不解,问:“为何?”塾师说:“经书上说,‘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呀!”原来,他把《礼记.曲礼》的这段话中的“毋”字认成“母”字,把“苟”字理解为“狗”字。于是有人以此为题出上联:四书无母狗。意即《四书》中没有“母狗”,只有“毋苟”。上联问世后,下联久无人对。有人便在“母狗”二字上动脑筋,花心思,选定工对“公羊”。恰好为《春秋》作传的有3家:《左氏传》多叙史实,《梁氏传》与《公羊氏传》注重训诂,评论是非,故得对语:三传有公羊。对语十分熨贴,极富风趣。此联民间传说中异文较多。有:《曲礼》一篇无母狗;《春秋》三传有公羊。《曲礼》篇中无母狗;《春秋》三传有公羊。等等。大同小异,同着意于在“公羊”、“母狗”这一组戏谑对语上下功夫。其讽刺所在,十分明了,堪为天下读书人诫。】
&&上联的“曲礼”是《礼记》篇名;下联的“公羊”即《公羊传》,与《左氏传》、《梁传》组成《春秋》三传。郑板桥高兴地说:“对得好,很好。你现在可以去教书了!”
& & & &&任潍县县令期间,郑板桥有一次外出查访,行至县城东关韩家崖,路过一间草屋,听到里面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很觉奇怪,便进去询问。读书人是一个青年后生,名叫韩镐(
字梦周) ,因家里贫困,靠打柴卖水挣点钱苦度荒年。可韩镐勤奋好学,白天干活,利用晚上读书学习。郑板桥对韩镐的刻苦好学十分赞许。从那以后,经常周济他一些吃食用品、零用银钱,而且还亲自教他读书作文。后来,韩镐考中了秀才。
& & & &&一次交谈中,郑板桥问韩镐学习上有何难处。韩镐说:“学生自觉习作内容平淡,语言累赘。”郑板桥又问:“你读过陆机的《文赋》吗?”韩镐说没有。于是,郑板桥当即找出这篇文章,说:“这是讲解写文章的名作,你应该认真阅读。”又说:“作文以识见为主,认题立意,非识见高卓精审,不能切中要害。才、学、识三者,识尤重要。有识才能立意新异,不落俗套。”说毕,郑板桥当即濡墨挥毫,写下了一副非常著名的对联:
&&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 & & &&并题上“与韩生镐论文”的上款,赠给韩镐。韩镐十分珍视这副对联,把它挂在墙上,时时吟诵,当作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 & & &&此联是说文学创作要精炼简明,立意新颖。联中的“三秋树”是比喻写文章要不芜不蔓,枝挺干直,清晰了然;“二月花”则形容文艺创作的风格和形式。他主张有批判地学习古人,不拘泥于古法,要有独创性,风格要多样化,不落俗套。后来,韩镐果然中了举人,又考中进士,文名大振。但他一直尊郑板桥为师,以郑板桥的人格为楷模。
& & & &&郑板桥还有一副对联是对文艺批评而言的。这副对联写道:
&&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⑤
&& &⑤【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作: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1931年,日本学者增田涉向鲁迅先生谈到他将要写《鲁迅传》一书的腹稿时,鲁迅先生便挥毫书写了郑板桥的这副对联,赠给增田涉,委婉地告诫这位日本朋友。郭沫若为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所题写的一副对联中写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 &&意思是作文艺评论时,赞扬不到点子上就毫无用处;非难与指责,只要鞭辟入里,击中要害,那就很有价值。
& & & &&这两副对联,后来成了名传百代的名联,不断地被引用,也不断地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从中获得教益。
发表于:13-08-09 08:17
& & & & &通州(今江苏南通)西寺的当家和尚苍松,靠化缘存了不少私房钱。此人偏爱附庸风雅,到处请名人写字作画,其实是个势利小人。
& & & & &这一天,苍松在书画收藏家保艺园家里遇到了郑板桥,死缠活磨要请郑板桥去西寺住几天。郑板桥推托不过,就随他去了寺院。苍松和尚对郑板桥倒是十分热情,上丰盛的饭菜,用顶好的茶叶,连茶具都是景德镇出名的细薄瓷。郑板桥每天只是看书。过了3天,苍松在与郑板桥闲谈时说,他藏有不少名人字画,但缺少一副木板对联。郑板桥装作没听见,依旧每天看书。又过了3天,苍松派小和尚给郑板桥送来文房四宝,说:“先生有空写写字消遣消遣。”郑板桥动也没动,还是每天看书。又过了3天,苍松见郑板桥毫无动静,因而招待的饭也少了,茶也少了。郑板桥还是不画不写,一门心思读书。从此,和尚对郑板桥的“生活水平”一再降低,饭食不见油星儿,只有青菜加点盐,白米饭换成了籼米饭,茶叶也不给了,泡一碗黄菊花代茶,景德镇名瓷茶具也换成了瓦壶。郑板桥笑笑,照样吃,照样喝,全当不知道。这天,保艺园来西寺,见到这个样子,非常生气,要接郑板桥回去。郑板桥说:“打扰了10
多天,过意不去,我留副对子吧!”苍松一听非常高兴。只见郑板桥从案子下边取出早已写好的对子:
&&& 青菜白盐籼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 & & &&苍松和尚看罢,知道这是讽刺他刻薄,非常惭愧。可他却没有勇气把这副对联刻出来悬挂,而是拿出去悄悄卖掉了。
& & & &&做官时间越长,对封建官场腐败的本质就认识得越清楚。郑板桥不肯趋炎附势,更看不惯小人得志后飞扬跋扈的种种丑态。他抱着扶民济世的愿望处理政事,尽自己的职责。可更多的人一做官就想如何攫取金钱,置田造屋。现实中横行霸道、鱼肉百姓的官吏太多了。由于郑板桥生性疏旷正直,嫉恶如仇,那些恶吏恶绅的恶德恶行,他根本无法容忍,而且他敢于形之于色,发之于声,付诸行动。对劳苦百姓,他却非常关心,极力保护他们的生存权利。几年的宦海搏击已使他敏锐地觉察到身边已杀机四伏,四面树敌。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正道直行的同时,已为当时的官场所不容。他慨然愤然,社会痼疾,百姓忧患,重重地压在他那日渐憔悴与疲惫的心上,可他无力回天。他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无奈,挥笔写下了“难得糊涂”4
个大字。并在下面注上几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然而,他一生忠悃无私,明察秋毫,要想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不可能。“难得糊涂”只能是一时聊以自慰,“难得”二字道出了天机。
& & &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久负盛名。可是,当初他穷困落拓、沿街卖苦、贫困潦倒时,却无一人光顾。应举登科后,声名大振。那些势利小人们又不惜重金,争购郑板桥的书画以附庸风雅。郑板桥虽特制了一方石印,上刻“二十年前旧板桥”,寄寓其深刻的讽刺,可那些脸皮特厚的“势利眼”们并未因此却步,仍每日纠缠不休。郑板桥想,富豪们不知脸皮为何物,只有金钱才是他们的命根子。于是,他决计要借机给“势利眼”们一点厉害尝尝。
& & & &&一天,道士张真人朝见皇帝回归扬州,富豪争相献媚。有一富商便来求郑板桥书写一副对联献给张真人。板桥执意要1000金作“润格”,富商嫌太贵,只答应给500。郑板桥收下这500
金,提笔写出半联:
&& &龙虎山中真宰相。
&&& 写完,掷笔干别的事去了。富商等急了,催促郑板桥快写另半联。郑板桥说:“言明价为1000,你只给500,我也只写半联。”富商求板桥“墨宝”心切,只好再付500
金,板桥这才写出另外半联:
&&& 麒麟阁上活神仙。
& & &&由于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碰上潍县大旱,他极力主张捐富济贫,开仓放赈,救济灾民,触犯当地豪绅,接着他又顶撞了上司,61岁的郑板桥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被削职为民。加之他早已看破官场的昏暗腐朽,早有归隐之心,遂就此归寓扬州。
& & & &&郑板桥归隐之后,一直以卖字画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其辛酸之状,正如他在嫁第二个女儿时作为“嫁妆”送给女儿的一幅《兰竹图》上所题诗句描写的:
&&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 & &&郑板桥归田后的一天,他的挚友、诗人李啸村来拜访他,说他久思一联不能成对,想请郑板桥对。李啸村想出的半联是一比上联:
&&& 三绝诗书画。
& & & &&内藏郑燮“诗书画三绝”之典,既险又绝。郑板桥苦思良久,方才对以:
&&& 一官归去来。
& & & & &内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归去来辞》之典。李啸村听罢击节称绝,并立即铺纸挥笔,书写成联,赠予郑板桥。因为这10
个字,可说是勾画了郑板桥的一生及其风骨。李啸村走后,郑板桥凝视此联,故意不看下联,再三考虑如何再对一比下联,可是久思未得,方知此联是别无能为的“绝联”。
有一天,两江总督唐亦贤到扬州游玩,城里的八大盐商争相为唐亦贤摆酒接风。其中最殷勤的就数姚有财。原来姚有财当年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直至家产荡尽,只好沦落街头。唐亦贤当时给了他一些盐票,姚有财自此发家,成了大盐商。因而对唐亦贤自然是感恩戴德了。唐亦贤到扬州后,命姚有财设法弄一副郑板桥的字画。姚有财认为讨主子欢心的机会不可错过,连忙请人特制了两张大宣纸,央人去求郑板桥写副对联。郑板桥听说是姚有财请他写对联,便一口回绝。他太了解姚有财了。姚有财急得直冒汗,觉得无法向总督大人交待,便又央人去说愿出重酬。郑板桥道:“两千两一副。”来人一听两千两一副对联,也太贵了,只得回去报告姚有财。姚有财也被这个要价吓住了,他既心疼钱,又不敢得罪总督大恩人,只好叫人再去死缠软磨,要求再少一点。郑板桥问来人:“你主人舍得出多少?”来人说:“我家老板说,愿出一千两。”郑板桥听罢,也不还价,拿起笔,蘸饱墨,唰唰唰,几笔就把上联写好了:
&&& 乡里鼓儿乡里打。
& & & &&写完上联,郑板桥搁下笔,又去做别的事了。来人着急,催促说:“先生,快写下联吧!”郑板桥说:“先说好了的,两千两一副。你家老板只肯出一千两,我也只好写一半,一半对一半,公平合理,互不吃亏。”来人再三求情,郑板桥绝不让价。没办法,来人只好又去告知姚有财。姚有财知道上了当,不让郑板桥写吧,等于白送去一千两银子,注定是要不回来了,还贴了制纸的钱,总督大恩人又非要不可。思之再三,姚有财只好咬咬牙再送去一千两银子。郑板桥见姚有财认了输,这才提笔写出下联:
&&& 当方土地当方买。⑦
&&& ⑦【据民间传说。但此联上下联末字均为仄声,与联律不合。疑此说不可靠。】
& & & &&郑板桥得了两千金,却故意写了这么一副低俗的对联,取笑附庸风雅的两江总督唐亦贤及姚有财。
& & & &&无独有偶。有个叫滕有福的财主,为了巴结姓胡的总督,也来求郑板桥替他写副寿联,向胡总督的母亲祝寿。郑板桥素知滕有福的为人,早知他是个趋炎附势、为虎作伥的小人,却偏爱附庸风雅,本不想理睬,便拿出自订的“润格价目表”让滕有福看,以此“挡驾”。滕有福一看,见价目表上写的是:
&&&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情,只当秋风过耳边。
& & & &&滕有福虽是个“铁公鸡”、“吝啬鬼”,可又不得不求名字画巴结权贵,便与郑板桥讨价还价,说什么也只肯出一千两白银,并当即交给郑板桥验视。郑板桥见状,又如法炮制,不再争议价格,提笔便在滕有福带来的上等宣纸上写了起来:
&&& 你家高堂不是人
&&& 生的儿子都是贼
& & & &&滕有福一看,直吓得丧魂落魄,脸色蜡黄,像个死人脸。郑板桥笑着说:“你不要急,我才写了半截!”“我的妈呀,吓死我了。另半截快写呀!”郑板桥不慌不忙地说:“写一副特大的寿联,我要二千两银子。如今你只肯出一千两,一半,我这副寿联也只好写半截了。一半对一半,谁也不吃亏。你快拿去请人装裱吧!”滕有福这才发觉上了当,可又没办法。为了巴结权贵,他只好咬牙再付一千两银子。郑板桥这才提笔写完全联:
&&& 你家高堂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母亲。⑧
&&& ⑧【参见《怪人郑板桥》。民间又传明代解缙遇宰相夫妇同日做寿,一阿谀御史知解缙不会曲意奉承,偏要解缙当场做寿联。解缙挥笔而就。联作:一品夫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两个儿子都做贼,偷得蟠桃献母亲。使宰相、御史既无把柄可抓,又觉心中隐隐作痛。又说是解缙嘲某求寿联之富豪权贵。亦说为清代李调元所为。联为:太老夫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儿偏惯去为贼,偷得蟠桃献母亲。合而观之,作为打油诗尚说得过去。若视之为对联,不仅上下联末字均为平声,且许多字位词性、平仄不对仗,与联律不合。】
& & & &&滕有福一看,喜出望外,急忙请人精心装裱,适时送到胡家,直把个胡总督及他母亲气了个半死。滕有福讨好不成还折了财,花了两千两银子眼睁睁买了一身晦气,吃了哑巴亏。
有个大盐商,知道郑板桥书画名气很大,心想,要是在自己的堂屋里挂上一副郑板桥的亲笔对联,就可以挤进“雅士”的行列了。于是,他到郑板桥家去求字。郑板桥仍是如法炮制,故意把价钱抬得很高,开口就要一千两银子,而且要先付钱,后写字。大盐商一再讨价还价,只愿出五百两银子,并当场把银子交给郑板桥。郑板桥收好银子,铺纸濡墨,笔似龙飞蛇走,一口气写出7
&&& 饱暖富豪讲风雅。
& & & &&写完,郑板桥放下笔,转身就走。大盐商见对联只写了一半,连忙拽住郑板桥的袍襟说:“先生,你只写了一半呀!”郑板桥说:“对呀!你只出了一半钱呀!”大盐商自知上了当,没奈何,只得乖乖忍痛把另外五百两银子交给郑板桥。郑板桥这才写了下联:
&&& 饥馑人家爱银钱。⑨
&&& ⑨【此联民间传说中有异文。作:饱暖富豪讲风雅;饥馑人家爱银钱。】
& & & &&写好后,郑板桥笑笑说:“我们卖字画的人不像你们富贵人高雅。你们看不起金钱,我们可要‘爱财如命’呀!
&一个秋天的傍晚,郑板桥乘船去兴化。当小船行至中堡滩东岸的湾子里时,皎洁的月光照在湖面上,恰似满滩碎银熠熠闪光。眼前的良辰美景不禁使这位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才子兴致勃发,脱口吟出半联:
&&& 半湾活水千江月。
& & & &&吟出上联后,郑板桥沉思良久,一时竟想不出恰切的下联。他抬头远眺,见岸上不远处有个村庄,便叫船家将船靠在岸边,向这村庄走去。村庄里的农民有认识郑板桥的,便热情地接待了他。郑板桥见乡亲们厚道热情,盛情难却,便在农家场圃里吃了顿饭,又同农民们叙起家常来。农民告诉他这个地方名叫沙湾庄,是块肥沃的宝地。这时,凉爽的秋风送来阵阵稻香,郑板桥顿觉心旷神怡,灵机一动,刚才苦思难得的下联不由脱口而出:
&&& 一粒沉砂万斛珠。
& & & &&之后,农民中的书法、对联爱好者请郑板桥为村子留点纪念。
& & & &&郑板桥也不推辞,欣然命笔,将刚才所对的那副妙联一挥而就,书赠给农民朋友们。郑板桥走后,当地农民请人把郑板桥的这副亲书妙联镌刻在一通石碑上,至今成为永久性纪念。
& & & &&罢官归隐后的郑板桥,远离官场,感到格外的轻松,曾写过不少充满诗情画意的对联。如:
&&&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 & & &&他晚年寓居扬州,加入李方膺、金农、黄慎等职业画家的行列,吟诗作画,尽兴挥毫之后饮一杯香茶,曾题书这样一联赠给友人:
&&& 墨兰数枝宣德纸;苕茗一杯成化窑。
& & & &&郑板桥一生清正刚直,嗜书爱竹。正如他撰书的一联所言:
& &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⑩
&&& ⑩【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为:咬定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 & & &&底蕴丰厚,俗而不陋,耿直坦荡,颇堪玩味。
发表于:13-08-09 08:20
& & & &&郑板桥六十寿辰时,曾写过一副自寿联,长达100多字:
&&&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荡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 & &&奇妙别致,雅俗共赏,表达了他在宦海沉浮,历睹时弊的晚年,那种愤世嫉俗的情操和洒脱不羁的心性。
& & & &&这就是郑板桥。糊涂吗?不但不糊涂,而且是一个大明大智大彻大悟之人;怪么?说他怪也未尝不可。只是他怪得入情入理。究其根本,在于他的大真大勇。作为一代文化大家,艺术上的怪表现了他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一个现实中人,处世的怪,更突出了他的卓然不群。他的一生,爱得真切,恨得切齿,本着良好的心愿,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了别人不敢做甚至意想不到的事。
& & & &&郑板桥是生活中的强者,更是一代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画风,在当时已驰名中外,倍受世人喜爱,后世更是推崇、效法不绝。
& & & &&大凡人,都具有多面性。郑板桥虽是世人皆称“怪”的人,可也同样有其多面性,有其不怪的一面。正所谓人的性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 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 & & &&上联“曾三”语出《论语.学而》。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这段话,有两种解释。一是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另一种解释是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三省吾身”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人们常引用这个典故,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言行。“颜四”语出《论语.颜渊》。原文是:“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后人常把孔子教导颜回的这4
句话概括为“四勿”。宋代程朱学派非常重视“四勿”,认为“颜渊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
& & & &&朱熹《斋居感兴诗》之13有诗句“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把“四勿”与“三省”联系在一起。郑板桥又把朱熹的这两句诗浓缩为“曾三颜四”。下联“禹寸陶分”典出《晋书.陶侃传》。原文是:“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意思是说,时间极为宝贵,虽是一寸一分极短的光阴也要珍惜,不能浪费。陶侃把《淮南子.原道训》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一段话,概括为“大禹圣者,乃惜寸阴”8
个字。郑板桥又把陶侃“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四句话,浓缩为“禹寸陶分”。
& & & & &郑板桥这副对联,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格言联。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当然是儒家的礼教。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人们喜欢谈他的“怪”事。但从这副对联看来,正是他不怪的一面。
发表于:13-08-09 12:19
回复 第11楼 的 @zym199:
&&& 蒲松林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由于结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聊斋志异》把文言小说的艺术性又推进了一步。此后虽然还有不少类似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问世,但都已无法与之媲美了。
&&& 从文中又分享到其精美滴奇联妙对,谢了!
发表于:13-08-10 15:12
黄庭坚斗对传佳话
&&& & & &人们大都知道三国诸葛孔明先生东吴舌战群儒的故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北宋黄山谷鲁直先生也曾在江州舌战群儒的经历。
&&& & &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人们也叫他黄山谷,分宁(
今江西修水) 人。在北宋文坛上,居“苏门四学士”之首,后更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苏轼非常称赞黄庭坚的品行和诗文,说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他开创的“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很大。他还擅长书法,善行书和草书,取法颜真卿、怀素等书法名家,用笔纵横奇倔,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世称“宋四家”。
&&& & & &黄庭坚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是个多才多艺的奇童,少年时便享有盛名。7
岁那年,他写了一首《牧童诗》:
&&&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 &&&黄庭坚的舅父名叫李常,知识渊博,能诗善文。有一天,李常来到黄庭坚家,见黄庭坚这聪明的外甥正伏案攻读,便想试一试外甥的才学。进书房时,李常见院内有一棵桑树,便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桑、蚕、茧、丝、锦缎之间的关系为题,吟顶真上联道:
&&&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 & & &见舅父又来考试,黄庭坚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样可以促进自己更刻苦地学习,增长才智和知识。由于心情愉快,黄庭坚的才思益发敏捷。他从手中握的那管毛笔得到启发,立即答对出下联:
&&&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 & & &李常见外甥小小年纪便能对出这样难度较大的联句,高兴的心情自不必说,从此对黄庭坚更加器重、爱护,着意精心栽培,使之进步更快。几年后,黄庭坚果然脱颖而出,更负盛名。
&&& & & &有一次,他来到当时江西的繁华胜地江州府(今江西九江市)。江州一些自以为才学不凡的文人早听说黄庭坚有“神童”之称,如今来到自己的地面上,很不服气,便设下圈套,约黄庭坚游览江州名胜,实际上是想借机出他的丑。当他们来到江州烟水亭上时,正好有个香客在吸水烟。有个当地文人借题发挥,吟上联道:
&&&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 && &&并请黄庭坚对下联。黄庭坚不知是“计”,联想到刚刚游览过的“浪井”,灵机一动,脱口对出下联:
&&&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 & & &众人听了,齐声叫好:“不说浪自风起,反说风自浪兴,足见浪井之奇。妙绝,妙绝!”
& & & &当他们一路游览,走到一座名叫“思贤桥”的桥头时,黄庭坚说:“适才承蒙诸位抬举,现在我也出一比上联,助各位雅兴。”随口吟上联道:
&&&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
&&& & & &众人万万没有料到黄庭坚反客为主,倒过来将了他们一“军”,猝不及防,一时竟无人能对。黄庭坚见他们都不言语,笑道:“我这里已有了下联,请各位指教:
&&& 琵琶亭,亭下琵琶,多情司马泪沾襟。
&&& & & &众人听罢,更是齐声叫好。其实黄庭坚此句话中还有话,他把江州文人们比作多情的司马相如,因为对不出下联,便嘲讽他们“泪沾襟”。只是这些榆木脑袋文人,一时间只顾一味叫好,尚未回过味来。
&&& & & &黄庭坚和众人走走停停,不觉来到“小乔梳妆楼”下。有个文人对黄庭坚拱拱手说:“数年前,本地有位书生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新娘以此梳妆楼为题,出了一比上联,要新婚的丈夫对出下联,可惜这书生一直未能对出,后来竟郁郁而逝。多年来也无人能对,请先生指教。”说完,复诵出句道:
&&&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 & &&黄庭坚可是绝顶聪明,他听这位儒生此时此地重述此联,弦外有音,话外有意,心想,这帮儒生竟将我比作痴女献媚,真是可笑,一定要对一比绝妙下联,回敬他们。当他抬头看见前面庙堂森森,香烟缭绕的延支山时,触景生情,顿时舒心开眉道:“那位书生心胸也太狭窄了,我来对出半联,让他九泉之下瞑目。”说着,吟对下联:
&&& 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 & & &众人这才发觉,黄庭坚以春风自比,而把他们这帮儒生喻为被斗败了的落叶残花,文辞优雅,语意双关,不显痕迹。字里行间也回答了上联所问的“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的原因。众儒生这才个个赞佩,人人折服。方知黄庭坚的“神童”之名真实无虚。
发表于:13-08-10 15:19
&&[第2版 08-10 15:19]
&&& & & &后来,黄庭坚拜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为师之后,才学更是突飞猛进。
&&& & & &一天,黄庭坚和苏东坡在徐州城南湖边一棵松树下一边饮酒,一边下围棋。棋正下到要紧处,不料一颗松子被风吹落,正好掉在二人的棋盘上。苏轼手拈松子,道:“我有一比上联,如你在三着棋内不能对出下联,当罚酒三杯。”
&&& & & &黄庭坚望着苏轼那飘飞的长髯,笑道:“先生有此雅兴,我当奉陪。若对不出,甘愿受罚。”
&&& & & &苏轼笑吟道:
&&&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 & & &黄庭坚举一枚棋子在手,抬头看见湖边柳丝下,有人垂钓,心中已得下联,却故作难色。苏轼信以为真,笑盈盈地斟了一杯酒,要罚黄庭坚。黄庭坚却以手按住苏轼持酒杯的手臂,对道:
&&&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 & & &其实,这一景致苏轼在出上联时已收入眼底,凑足了一副绝妙的对联,却故意要试试黄庭坚。及至黄庭坚吟对出下联,才觉竟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一字不差。
&&& & & &日落西山后,苏轼才与黄庭坚携棋归家。只见晚霞灿烂,暮霭沉金,水天一色,分外壮观,渔歌唱和,悠扬悦耳。黄庭坚一时联兴大发,停步不前,扭头对苏轼说:“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名传千古。我俩今日七步一联,何如?”“若不能对,当罚后退七步。”苏轼也文思泉涌,非常高兴地答应了。黄庭坚怕苏轼耍刁,便上前挽住苏轼的一只胳臂,吟出句道:
&&&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 & & &不但绘景,还在联尾恰如天成般嵌入一词牌名《满江红》。
&&& & & &黄庭坚出了出句,便用力拖苏轼向前迈步,想罚苏轼后退七步。
&&& & & &苏轼知道黄庭坚有意耍刁,立即蹲下身子,任凭小个子的黄庭坚无论如何用力也难拖动。突然,苏轼猛一下松了手,黄庭坚因用力过猛,闪跌一边。苏轼大笑着脱口对道:
&&& 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
苏轼虽有许多弟子,最著名的是“苏门六君子”,即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方叔。前4
位又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但他们师生之间从不拘礼,苏轼也从不以他自己的文学好尚强加于门生,而是尊重各自的艺术风格。黄庭坚之所以敢与他嬉戏如顽童,也是由于他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超伦,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的缘故。黄庭坚之所以能对出如此绝妙的联句,是与他拜师学技、刻苦自励分不开的。
& & & & &&相传黄庭坚自从在江州府“舌战群儒”、斗对取胜、才名远播之后,不久便出任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便不由得飘飘然起来,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有一天,他决定乘舟顺流东下,到苏、杭一带去见见世面。
&&& & & &这一天,黄庭坚站在船头上,见水天寥廓,不觉心旷神怡,无限欢欣。这时,在桅杆下站着一位扯篷索的小童,非常谦恭地向黄庭坚行礼道:“敢问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黄山谷?”黄山谷骄傲地点点头,连看也不看这小童一眼。小童并不介意,又说:“我们江湖上的粗人,平常也颇有点俗趣。我这里有一比上联,没有下联,想请教先生,不知先生可有兴致?”黄庭坚这才转过脸,不屑地看了小童一眼,又回过头去,不想理睬。只听小童自言自语道:“想不到一个名传江西的神童才子,倒怕起一个无名的小孩童了。”黄庭坚一听,嗔怒道:“什么?我怕你?是怕你丢人现眼。既然你不怕出丑,那就说说你的上联吧!”小童抱歉地拱拱手,微笑着说了一句:“请教!”便朗声念出上联:
&&& 一扁舟,二商客,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绳八索新帆,下九江,还有十里。
&&& & &&&并补充说:“下联中,凡碰到上联有数字处,必须以数字相对,且要求数字有相递变化。”“相递变化”即递加或递减数列变化。因为上联从一到十这10
个数字是依次递增的。
& & & & &&黄庭坚不待小童说完,哈哈笑道:“这种俚俗对联,岂能登大雅之堂?不过,我也闷得慌,且来凑凑俗趣吧!”
&&& & & &但等到黄庭坚把上联仔细琢磨一番之后,不免有些心慌。他越想越觉得这比上联不简单,因而感到愠怒,急得一阵阵直发呆,额上沁出了一层冷汗,心中暗自责怪自己:“算什么饱学之士,连一个无名小童出的对子都对不上,岂不可悲?”想到这里,他忙叫船家调转船头,说他不想去苏杭了。
&&& & & &从此,他回到任上,继续发愤苦读,并拜当时的文坛领袖苏轼为师,苦心钻研,终于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后来,他向苏轼请教,苏轼帮他对出了下联:
&&& 十方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关口,虽走四川三峡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下联中,也有十个数字,从十到一依次递减,黄庭坚不禁拍案叫绝,对苏轼更是钦佩与倾倒。
发表于:13-08-10 20:42
欣赏中快乐,
快乐中欣赏。
发表于:13-08-11 15:37
苏小妹才思惊须眉
& & &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家,文章盖世,才名赫赫,誉满朝野。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轼还有一个胞妹,名叫苏小妹,自幼才华惊人,其聪敏绝无仅有,被誉为“闻一知二,问十答十”的“女神童”、“女才子”,成为古今妇女的骄傲。
& & & &&苏轼尚未中进士之前,一日与苏小妹因讨论一首诗时观点有些分歧,苏轼便以“为兄”的身份,力图压服苏小妹,可苏小妹并不示弱,据理力争,最后指着哥哥苏轼的一嘴胡须出联句嘲讽道: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 & & &&苏轼知道小妹对自己的“压服”不满,有意找岔子讥讽自己,尤其是这比出句,幽默风趣,亦庄亦谐,妙手天成,不觉兴致顿生,指着小妹鹅黄下的额头对联句反讥:
&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 & & &&意思是说苏小妹的额头前凸。苏小妹听哥哥说得如此诙谐风趣,心里的气已消了大半,但又不甘心立刻服输,便指着哥哥的长脸出句道:
&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 & & &&苏轼一听,心想,好啊,我的脸虽然比较长,但也不至于长到如此地步,便回敬对句道:
&几回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 & & &&意思是说苏小妹的眼窝很深。额头前凸,眼窝极深,这分明是说小妹长相难看。这要是放在一般女子身上,那可真有点受不了。可苏小妹却非一般女子可比,她并不计较这些,心里的气反而全消了。兄妹二人心里都在暗暗佩服对方的文才。
& & & &&古人吟诗作对联,非常讲究炼字、炼句和炼意,故有“推敲”的故事。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字三年得”等,都是这个道理。
& & & &&一天,苏轼、苏辙、苏小妹兄妹3 人一起谈论诗文。苏小妹说:
&&&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 & & &&可算作一副4 字对联。若在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中间各加一个字作腰,你们说,用哪两个字最好?
& & & &&苏轼略一思索,说加“摇”“映”两字最好,即:
&&&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 & & &&小妹摇头说不好。苏轼说,那就用“舞”“隐”二字,将此联变为:
&&&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 & & &&小妹还是摇头说不好。苏辙一听哥哥两次加字都被小妹否定,不敢说出自己想好的字,便催促小妹加字。苏小妹说:
&&&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 & & &&苏轼与苏辙听罢,无不拍案惊奇。苏轼说:“‘扶’字有形象感,使无形的‘轻风’人格化了。”苏辙说:“‘失’字不仅使这副对联的境界具有月下景象的朦胧美,更是熟字巧用,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发表于:13-08-11 15:38
& & & & 北宋嘉六年,苏轼在汴京应“制科”试,以“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考入第三等“上考”。试毕,他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今陕西凤翔) 签判之职。
& & & &&正当苏轼准备走马上任时,苏小妹专程从四川老家赶到京城看望父兄,一家在京城相见,话说不尽,索兴秉烛夜谈。苏轼想起以前家居时与小妹谈诗论文、斗嘴争胜的往事,无限感慨,心想,这几年小妹在家,不知学业可有长进?我倒要试她一试。想到此,便对小妹说:“我这儿有一比上联,你能在一个晚上对出来吗?”苏小妹笑着问:“究竟是什么联句,竟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对出来,有多么难对,你快说吧!”苏轼笑着说:这比上联说来也还平常。道是:
&&&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 & & &&苏小妹知道这是哥哥有意出题目考自己,并不以为然,因为她自从与父兄分手后,一直在家中勤学苦练,对对联嘛,如家常便饭,有何难哉?但一听哥哥出的上联,便在心中暗暗叫苦。因为上联中巧妙地嵌入了《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3个词牌名,均以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引人入胜,确实不大好对。只见苏小妹在房中来回踱步,苦苦思索。苏轼心中不忍,劝道:“连日来你日夜赶路,鞍马劳顿,辛苦非常,还是早点歇息,明日再对吧!”苏小妹倔犟地摇了摇头。苏轼知道小妹的脾气,想一走了之,可小妹却不答应,非要对出下联才准休息。这时夜已三更,两人争争吵吵,早惊动了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小妹房中,问明缘由,帮着小妹思考,还是无法对出下联。
& & & &&夜交五更,3 人仍在思索。苏轼见小妹及父亲、弟弟苦思之状,心甚后悔:“真不该一见面就给远道而来的小妹出这难题,连累父亲和弟弟也来熬夜。”正想再劝,忽心中一动,赶忙吩咐丫环端来酒菜,准备夜饮。苏小妹看见月光下丫环脚着红鞋,灵机一动,喜不自胜,脱口对出下联:
&&&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 & & &&“三苏”一听小妹所对下联,禁不住个个拍案叫绝。因为下联同上联一样,也嵌入了3个词牌名:《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具有形象感,对仗工稳,音韵铿锵,真可谓珠联璧合,妙趣天成。
& & & &&有一天,苏小妹正在书房里细心翻阅《心经》,不料被哥哥苏轼发现。苏轼风趣地说:“想不到小妹竟想参禅悟道了。”小妹矢口否认。苏轼问:“那你为何把《心经》读得如此认真?”苏小妹辩解道:“不过闲来无事,随便翻翻罢了,哪算是参禅悟道?”
& & & &&苏轼说:“既然如此,也好!我出比上联,看你能否对上。”说罢吟道:
&&&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 & & &&这是一比加法析数联句。五百罗汉渡江,连本身加水波中的影子,正好是一千个“佛子”。小妹听罢,说:“这有何难?
”脱口对下联道:
&&&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 & & &&也用加法析数的手法。美女也称婵娟,美女对月正好是两个婵娟。苏轼听罢,连称绝妙。这时,正巧黄庭坚应约来到苏家。苏轼闻报,赶紧出门去迎接。
& & & &&待黄庭坚走后,苏小妹笑盈盈地对苏轼出句道:
&& &阿兄门外邀双月。
& & & &&这是一比析字上联。“双月”为朋,意即阿兄到门外去邀请朋友。苏轼闻句,一时竟无法答对。见小妹正在飞针走线,精心绣花,却故意说她在捉虱子,对下联道:
&&& 小妹窗前捉半风。
& & & &&也用析字法,把“虱”字析为“半风”,既工整、传神,又十分诙谐、风趣,把小妹逗得大笑不止,几乎喘不过气来。
& & & &&有一天,苏小妹在家中与哥哥苏轼谈诗论文,正谈得高兴,冷不防见一个和尚掀帘闯进门来。小妹不知这和尚是谁,急忙躲避,藏于帐中。
& & & &&却说来的这个和尚,就是那个很有文才、法名佛印、与苏轼交谊甚深的禅林名师。佛印也不知苏小妹是苏东坡之妹,又不便打问,更不知她是个才女,见她慌忙躲避之状,即口占上联戏之:
&&&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 & & &&小妹想,这和尚倒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高兴,被你冲散,害得我闷坐帐中,你还以联句戏人。好!待我回敬下联气气你,也让你知道本小姐的厉害!于是,她构思成一比下联,写在一张纸上,让佣人带给苏轼转交佛印。苏轼接过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 & & & &“水浸葫芦!”苏轼看罢,拍手称妙。佛印看过纸条,一时无言以对,只得摸摸光头,连连苦笑。之后,又搬出佛家理论,与苏轼谈起佛力无边、佛法广大之类佛门说教来。躲在帘帐后边的苏小妹听到佛印的这番话,禁不住冷笑起来。冷笑声传出帐外,被佛印听见了。佛印心里窝着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便口吟一比下联:
&&&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 & & &&他把苏小妹当成了苏家的使唤丫环。苏轼也不点破,只是一个劲微笑不语。
& & & &&苏小妹听到佛印的出句,又是一阵冷笑,随口对道:
&&&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 & & &&苏轼听了,连连称好,说:“不但对得工巧有趣,这反戈一击也妙极了!
”佛印和尚一听,大吃一惊,深深叹服这个女子的文才,忙问这女子是何人。苏轼这才告诉佛印说是自己的妹妹。佛印一听,称赞不已。从此,他再也不敢轻视妇女了。
发表于:13-08-11 15:47
&&[第2版 08-11 15:47]
& & & &&由于苏小妹才貌双全,名播京城汴梁,许多人都希望得到她的爱情。登门求婚者虽络绎不绝,但却没有一个让小妹中意的。父亲苏洵问她:“你究竟要选什么样的人呢?”小妹说:“一不要钱,二不图势,只以文章择婿。”
& & & &&这一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挖空心思,撰写文章,送到苏家。
& & & &&一天,豪门公子方若虚,因对苏小妹倾慕已久,送来一篇文章。苏小妹看后,认为平淡无奇,不客气地批了两句,算是评语。这两句批语,正好是一副对联:
&&& 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 & & &&苏轼看了小妹的批注,认为小妹太刻薄,怕方若虚脸上挂不住,苏门会因此招惹是非,便提笔摹仿小妹的笔迹,在上下联联末各添一字,变成了一副6
&&& 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 & & &&方若虚看后以为是赞语,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次日便来苏家相亲。一经苏小妹几个回合的面试,使他张口结舌,汗流浃背,不得不狼狈而去。临走前,苏小妹说:“方公子,请你回去学好《三字经》再娶亲!”说罢,大笑不止。
& & & &&当时的秦观秦少游,尚是个秀才,腹饱万卷,才调高绝,眼空一世。他平生只敬服苏家父子,其余全不放在眼里。此时他正在京城汴梁求学,听得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正在筹选佳婿,苏老泉专要求婚者写篇文章,以文择偶,便也写了一篇文字,托人送到苏家。
&&& 小妹看过以“秦观”属名的文章,深爱其才,便对父亲吐明衷曲:“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三苏在前,不然横行一世。”苏老泉明白,小妹认为秦观的才华在“老苏”、“大苏”、“小苏”之间。除了“三苏”,无人敢比。
& & & &&秦少游自托人送去文章之后,也想找个机会试试苏小妹的才华。当他探知苏小妹将到汴京城外一个庙中进香的信息时,便打扮成一个游方道人,等待苏小妹的到来。
& & & &&这天,苏小妹一下轿子,秦观就急忙跟了上去,装作向她化缘的样子,说:
&&&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 & & &&苏小妹起初并未介意,见这个年轻道人向自己化缘,本想停步给他一点施舍,但她细观这年轻道人的举止和穿着,品味他所说的话,警觉到话中有话,而且是以对联出句的形式给自己出了一道题,这才发觉这个年轻的游方道人形迹有些可疑,因而在心中提高了警惕,她并不打话,一边朝庙宇的大殿走,一边答对对句:
&&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 & & &&秦观一听,心想:“对得不错。果然名不虚传!”但他仍不放松,又追在后边再出半联:
&&&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 & & &&苏小妹一听,心里道:“想不到这个道人竟有如此好文才。”心有所动。但因她心中已有了秦少游,却不知面前这位年轻的游方道人正是秦少游所扮,因而不屑回顾这个尾随而来的道人,毫不迟疑地对道:
&&&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不舍。
& & & &&对罢,扬长而去。
& & & &&这是秦观与苏小妹第一次见面。他见苏小妹才华出众,举止潇洒大方,方才所对两比对句不同凡响,心中顿生爱慕之情。当苏小妹进完香,准备上轿回家时,秦观又赶忙追上前去,再出半联:
&&&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 & & &&苏小妹一听这年轻道人不经意间竟将原称的“小姐”改称为“小娘子”,越发觉得这道人举止蹊跷,认准这道人不是“正经人”,心中有些厌烦,一面进轿,一面甩出半联:
&&&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 & & &&秦少游虽挨了点骂,但他认为自己的“求婚”已取得了成功,心里十分欢喜。
& & & &&苏小妹进香回到家中,将碰到年轻道人化缘的事向父亲说了一遍,苏洵也感到奇怪,忙命人去请秦观秀才,嘱咐小妹在暗中察看。
& & & &&过了几天,秦观应邀准时来到苏家。苏小妹在暗中观察,发觉正是那个年轻的游方道人,心中大喜。然而,她又觉得秦观太放肆,“那日进香,整得我好苦,他日得机,必以报复。”秦观与苏洵见礼毕,相对叙话,仿佛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心甚欢喜,当面允了婚,决定择吉日完婚。
& & & &&新婚之日,宾朋云集,赶来苏家贺喜。秦观与苏小妹双双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缘。是夜,月明如昼,秦观与小妹在前厅陪客畅饮。
& & & &&二更将尽,贺客已经散去,新郎秦观正要偕小妹入洞房,却被新娘苏小妹拦住,提出条件说:“闯过我的3
道关,才能纳婚。”顺手指了指一张小桌上放着的3 个纸封。
& & & &&秦少游一看3个纸封,知道必定是苏小妹出的试题,他压根儿就未把小妹的“考试题”放在心上,走上前去,拆了第一个封,只见花笺上写着一首诗:
&&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 & & &&秦观心想,这个试题,别人猜不着,却难不倒我。那日自己曾扮成游方道人初会苏小妹,这首诗含有“化缘道人”4
字之义,明明嘲我,以报那日纠缠之仇,便提笔在诗后续诗一首,句首藏有“化缘道人”4字:
&&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 & & &&写毕,让佣人交给苏小妹,又去取第二个纸封,打开一看,只见上面也写着4句诗:
&&&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上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 & & & &秦观略一思索,觉得这首诗中也有“谜”,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每句各代表一位古人名字。于是,提笔一一注出:
&& &孙权& 孔明& 子思&
& & & &&又托家人交给苏小妹说:“3 关我已过了两关,毫不费力,想必你的第3关也不会难,不如免去,我们早点进房安歇吧!
”小妹不许,匆忙进得内室,上了门闩,说:“第3 道题是个对子的上句,对不出下句,别想进门!”
& & & &&秦观无法,只得去拆第3 个纸封,一边拆一边想:“我五六岁便开始课对,从未被难倒过,这比出句有何难哉!”开封看时,上面写道:
&& &闭门推出窗前月。
& & & &&秦观看罢,心想:“好对子!比喻恰切,语意双关,真是妙极了。若我对得平淡无奇,显不出我的本事。”可左思右想,仍然不得成对,只得在院内踱起步来。
& & & &&鼓敲三更,秦观仍未想出好句。虽然他平日以才思敏捷著称,这时却煞费苦心,一筹莫展。他伫立洞房窗前,凝望着庭院内小湖中倒映的一轮明月,满天繁星,口中喃喃地反复吟诵着出句,搜索枯肠,想对一比好句。
& & & &&忽然一枚石子飞入湖中,泛起一圈圈涟漪,波光粼粼,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立刻想出了好句。只见他高高兴兴地走到窗前,大声说:“对上了!”随即吟道:
&& &投石冲开水底天。
& & & &&苏小妹一听下联,语意双关,工整自然,真是绝妙好句,喜不自胜,开了洞房之门。秦少游连闯新娘苏小妹设的3道“关”,入得洞房来,只见苏小妹已献上美酒一杯。秦观接杯在手,一饮而尽。小妹含着娇羞,又吟半联:
&&& 微笑吹灯双得意。
& & & &&秦观马上接口对道:
&& &含羞解带二痴情。
& & & &&小两口这才安安稳稳地歇息了。
& & & &&这块石子是怎样“飞”出来的呢?怎么会“飞”得这样巧呢?原来,这枚石子是苏轼投的。苏轼知道小妹不好惹,也不容易对付。后又听父亲讲了秦观扮成游方道人偷试小妹文才的事已被小妹看穿,料定小妹必然会在新婚时出难题为难秦观,便悄悄躲在暗处观察。当他看到秦观忧愁难耐,在院中来回踱步,口中喃喃念着出句,便有了主意。当秦观伫立窗前凝望湖水时,他便捡了一枚石子,投入湖中,借以激发秦观的灵感。果然替秦观解了围。多亏了这枚石子,也多亏秦观博学才高,聪敏过人。要不,虽有苏轼暗中投石解围,秦观恐怕也只能望“湖”兴叹,愁断枯肠了。
苏小妹生性倔犟,轻易不肯认输。她时常想着要“报复”哥哥苏轼出句难为自己,以及秦少游化缘纠缠之苦。一天,苏轼全家在剖食咸蛋,正好苏小妹也在场。小妹拈起半边咸蛋,口占上联云:
&&& 咸蛋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
& & & &&指明要哥哥苏轼对出下联。苏轼明知道这是小妹有意“报复”,决计要对出妙句。可苦思良久,未得佳句。后来,有一次剥吃石榴时,苏轼忽然想起剖食咸蛋时未能对出的这比上联,触景生情,对出下联:
&&& 石榴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 & & &&这件事小妹总算是让哥哥吃了点苦头。之后,她将上下联前两个字去掉,变成:
&& &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 & & &&作为联谜,打二物,让秦少游猜,并有意在桌上摆出咸蛋和石榴,以试秦少游之才。秦少游苦思许久,仍未猜出。过了许多时日,秦少游绞尽脑汁,方才猜出是“咸蛋”和“石榴”二物。
发表于:13-08-13 16:05
欧阳修诙谐妙对联
& & & 北宋杰出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
& & & &&欧阳修4 岁时,父亲病逝于泰州(今江苏泰州),便随母亲依靠在湖北随州(今属襄樊市)任推官的叔父欧阳晔生活。由于家境贫困,连买纸笔练字都很困难。为了节省钱,母亲就让他用芦荻杆代笔,教欧阳修在泥沙地上练字。小欧阳修常常蹲在地上,捏着削尖了的芦荻杆笔写了一遍又一遍,哪怕是风吹日晒,他都坚持苦练不懈,边写边认,边认边背。不多久,他不仅练得一手好字,而且认了许多难字。从此,他便开始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学识长进很快,记忆力也得到了锻炼,甚至能过目成诵。
& & & &&家里的书读完了,他就到处借书、找书读。有一次,他从随州城南李某家的一个废纸堆里发现了一本十分破旧的韩愈的书,如获至宝,便向主人讨了来,一页一页补贴好,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读,不少精采章节还能一口气背诵下来。博学强记、勤笔练写、苦读不辍,使欧阳修少年时便成了一位博览群书的小学问家,为他后来的“文章冠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后来终于成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成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散文内容丰富,说理透辟,抒情委婉;他的诗雄健清新,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和婉深挚;他的史学成就也十分卓著,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 & & &&宋仁宗天圣元年,17岁的欧阳修在随州应试,因所写文章触怒试官,未被录取。直到7
年后他25岁时再试,才考中进士,第二年便奉诏赴洛阳(今河南洛阳)任推官。
& & & &&在随州的20 多年间,欧阳修曾多次到襄樊游览。特别是他任乾德(今襄樊市所辖老河口市)县令后,更是多次到襄樊城游玩,所以对襄樊(原名襄阳)了如指掌,热爱襄阳的感情也自然溢于言表。他除了写有《岘山亭记》、《谷城夫子庙笔记》外,还写了不少游览和讴歌襄阳风光的诗。
& & &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谋生和求学,他曾四处奔波。
&&& 12岁那年的一天,暮色苍茫,他身背行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经关闭,抬头看见城头有一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小生进城。”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说:“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打开城门,但见他是个很有礼貌又很有口才的书生,顿起怜爱之心,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句,若能足对,便放你进城。若对不出,明晨再来。”欧阳修说:“遵命。”老兵便念出联句:
&&&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 & & &&欧阳修听这出句看似随口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随口对道:
&&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 & & &&老兵大声说:“我是要你对句!”
& & & &&欧阳修说:“我已对过了!”
& & & &&老兵细一琢磨,果然无可挑剔,只好打开城门,放欧阳修进城。
& & & &&考中进士后,欧阳修有一天应邀参加一个宴会,席间与客人以对对联行酒令,规定联句内容必须触犯刑律,并且罪在犯徒以上。
& & & &&客人甲先说:
&&& 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
& & & &&客人乙接着说:
&&&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 & &&轮到欧阳修,只见他不慌不忙吟道:
&&& 酒粘衫袖重;花压帽檐低。
& & & &&有人说:“这怎么会犯法判刑呢?不能算数!”要罚欧阳修喝酒。
& & & &&欧阳修仍不慌不忙,道:“在这当儿,就是犯徒以上的罪也会干的。”众人听罢,细一思量,都觉有理,个个叹服不已。
& & & &&欧阳修不仅文才过人,机巧非凡,而且诙谐幽默,非常风趣。庆历初(1041年),年已43
岁的北宋另一位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宋祁,以龙图阁学士参与修《新唐书》时,喜欢用冷字僻典,诘屈聱牙,晦涩难懂。34 岁的欧阳修对此很不满意。
& & & &&有一次,欧阳修知道比自己年长9 岁的宋祁要来家中作客,便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 宵寐匪祯;扎闼鸿庥。③
& & & &&宋祁见后连读了好几遍也不解其意。欧阳修笑着解释说:昨夜我做了一个恶梦,很不吉利,因而贴此联避避邪。联意是:
&& &夜梦不祥;出门大吉。
& & &&宋祁说:“你怎么不直说呢?何必令老夫如此费解!”欧阳修笑着说:“我这是学你修《新唐书》的笔法呀!”宋祁听了,满脸愧色。
发表于:13-08-13 18:21
回复 第19楼 的 @zym199:
郑板桥、黄庭坚、苏小妹、欧阳修,传中国文学史佳话。
发表于:13-08-14 18:09
回复 第19楼 的 @zym199:
绝美故事,绝妙对联。
有时间要常常品味,细细品味
发表于:13-08-14 22:13
&&[第2版 08-14 22:13]
回复楼上各位:
谢各位赏读评论。中国对联艺术源远流长,对联作品浩如烟海。《千古才情万古对》别出心裁,通过数十位名人的对联故事,由点到面,写出了一部中华对联精华史,一部中国文字智慧史。爱好对联艺术的人不可不读。后续内容另贴发上。
发表于:13-08-16 22:24
回复 第19楼 的 @zym199:
故事中隐含经典诗句,谢谢啦。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吴同学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