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调查发现 很多人存在想当然,自以为是的近义词状态 胡说八道的太多 中国教育失败的结果

我总是这样自以为是,想当然的以自己的想法看待别人【暴食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344贴子:
我总是这样自以为是,想当然的以自己的想法看待别人收藏
,周围的人,没有善良的,除了我,世界上都没有善良的。。呵呵,但其实仔细想想,连我自己,都是那样卑劣。我姐姐说,她要去马里兰大学读医科,因为她弟弟是厌食症。。。呵。。是吗?为了我?为什么我不这么觉得呢?医科的学制是本科的两倍,也许,在我去马里兰大学读经济的时候,她还在吧。。。啊。。。其实很感动呢。。其实很想哭呢。。为什么让自己这样的无所谓呢。。。也许一直都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厌食的时候,真的好多人关心啊。。。接到同学的电话。。跟我玩什么变声装置。。我这种对电子精通的人还会不知道那东西么。。。让我猜是谁,我管你是谁啊。。。我管你。。。呵。。。为什么要这样啊。。。我都这个样子了。。已经,回不到过去了,即使,每天都想,如果能让我,再一次选择自己所要做的一切,如果,让我刚开始就走对了。。。我也许就不会这样了。。。我,有一些对我很好。。很好的朋友,想到就觉得很幸酸,不是因为他们对我好,而是,为我的那些龌龊的想法而感到反感。。。。那时候,我每天,都把不敢吃的东西带给他们吃,都趁着晚自习让他们吃,我不是对他们多好,仅仅是,希望看到他们胖起来。。仅此而已,而且,我讨厌任何比我成绩好的人,我把所有种类的游戏机都带学校借给别人玩,不是我多么的大方,不是显示我家多么有钱。。仅仅是,希望所有人都差下来而已。。。可为什么别人还对我那样感激,即使过了很久,还跟我提起。。。晚自习,你带来的东西还真不错啊。。。那时候上课一起玩psp真开心啊。。。。是吗。。。真开心啊。。。可惜我都忘记了。。是啊。。忘记了。。早该忘记了
...我还以为就我这么坏。。。
我总是,执着的想要超越周围的人,越亲密,越想超越,可是,很多事情,就算付出多大的努力,也是无法成功的,即使我再努力,最多也就是清华(当然,这是不切实际的,我天生就不是个爱学习的人),比得上考到宾夕法尼亚的哥哥么。。。。也许我托福考到100+,能通过国外加上国内一些努力申请到吧。。。但那毕竟还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也许没病的时候,我能够做到,现在,得了这么个sb的病。。。还搞毛线,本来就爱玩,本来就对枯燥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本来就懒散。。。。。。这么多的本来就够我受的了。。。。现在,该怎样?真的没以前那种信心了。。感觉真可怕。。。呵呵
我在想,如果我没有厌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也许也不会有多好的归宿吧。。记得高一那会儿,天天迟到,早上迟到,中午迟到,晚自习迟到。。。有一次周六老师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我说我看快乐大本营。。。。每次迟到,报告也不打,就大摇大摆进去了。。。尴尬就捋捋头发。。。天天霸道又狂妄,摆出无所谓不屑一顾的样子,不是我想这样,而是,我觉得,让别人敬畏就不会被欺负了。。。过了几个月,转到了省重点高中,记得刚去的时候年纪主任问我(教化学的)摩尔是什么?。。。。。。。。我傻了,我哪里知道摩尔是什么。。。后来老师问我碳的摩尔质量。。我压根上课没听过讲。。根本不知道啥意思。。木炭还有质量?后来老师无语了,就说,那碳元素怎么写你总该知道吧。。。我写了个T...
其实亲爱的,你现在就是在为别人想,在思考,其实我们都没那么善良,都披着伪善的外衣,我给宿舍们带吃的,也只是希望他们觉得我很好。我帮助别人,也是为了听谢谢。我喜欢看宿舍的人胖起来,不喜欢她们熬夜,我不喜欢有任何一个人超过我。我们都自私,只是不同的表现。你很有勇气,敢于把这一切说出来
我不喜欢别人跟我说什么他她要减肥要节食要绝食什么的,也不喜欢看到我认识的人熬夜。总之就是不喜欢看到我认识的人,做些对健康不利的事情。= =因为我觉得只有我有资格暴吐有资格节食有资格熬夜什么的。我觉得这种不好的事只有我这种活一天是一天的人才能做,那些孩子大好青春的,没资格折腾这算不算一种变相的狂妄。。。。
撒比你自重几岁了还撒小孩脾气
如果能让我,再一次选择自己所要做的一切,如果,让我刚开始就走对了。。。我也许就不会这样了。。。我,有一些对我很好。。很好的朋友,想到就觉得很幸酸,不是因为他们对我好,而是,为我的那些龌龊的想法而感到反感。。。。那时候,我每天,都把不敢吃的东西带给他们吃,都趁着晚自习让他们吃,我不是对他们多好,仅仅是,希望看到他们胖起来。。仅此而已,而且,我讨厌任何比我成绩好的人,我把所有种类的游戏机都带学校借给别人玩,不是我多么的大方,不是显示我家多么有钱。。仅仅是,希望所有人都差下来而已。。。可为什么别人还对我那样感激,即使过了很久,还跟我提起。。。晚自习,你带来的东西还真不错啊。。。那时候上课一起玩psp真开心啊。。。。是吗。。。真开心啊。。。可惜我都忘记了。。是啊。。尼玛。跟我当时的想法一样啊,神相像
登录百度帐号中国教育的溃败:精神与价值贫困的年代(转帖)【爱书者同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1贴子:
中国教育的溃败:精神与价值贫困的年代(转帖)
  转贴说明:又是一篇批评教育,批评80后的文章。对于教育的批评,有关部门是不在乎的。就像陈D青在杂志上发的牢骚:“权力的齿轮运行无碍¬,根本不理会墙外的喧嚣”。但是,做为这样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和家长,是不是也可以不理会这些批评呢?大学,应该学什么?忙什么?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忙?作者悲天悯人,竟生感叹“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或许是最不幸的一代。”这样的同情,那些志得意满的、忙碌的年轻学生们大概是要不以为然的。爱盟的年轻人,你们自以为呢?
     中国教育的溃败:精神与价值贫困的年代
                  许知远
  
  第三排的短发女生说:「我二十一岁,为什么活得却像是四十一岁?每天都被很多压力裹著,论文、、考研、找工作……」因为情绪激动,她的语速急促,像是迫不及待要把胸中的积郁释放出来,她的单薄身躯承受不住了。
  这是的一堂讲座课,我是这堂课的讲演者,台下是新闻学院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多出生在一九八七年前后,在九十年代后期度过青春期。这二十年经济扩张、物质丰裕、资讯发达、中国日渐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死亡的二十年。
  我们曾本能的相信,这种环境将孕育出更独L、更ZY、对世界了解更宽阔的一代人,而他们将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新阶段。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堂课程像是这一代人困境的某种缩影。在讲课环节时,我发现他们对世界所知甚少,十五年前我读书时被认定为必须知道的人类历史和重要人物,他们几乎都很陌生。
  而在交流环节时,他们都抑制不住的表达自己的受挫感,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巨大压力,不相信个人的意志与力量,感到自己一直在遵循别人的要求而生活。、爱情、理想主义,这些青春必要的元素,在他们的生活普遍性的缺席。
  接触的短暂,或许我的观察不可避免的带有偏见。两天后,我在上读到了关于的「超级毕业生」的报道。这所学校的副院长是个狂热学生创业支持者,学生最普遍的创业方式是在上开办自己的小店,他们中最成功的一位叫,他二十四岁,刚毕业不久,却已月收入四万元,还雇用六位员工,其中一位还来自名校。
  在J业形S严J的此刻,他是这所默默无闻的学院的奇迹和希望。如今,这所学院正变成一所淘宝创业家的乐园,宿舍里堆满了纸盒子、接不完的电话,年轻人大部分时光都消耗在网上——他们是一群网路世界的小商小贩。副院长贾少华则对记者说:「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
  北京大学和义乌工商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极端,却陷入同样的困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彻底缺失了。大学失去了独L性,不仅屈服与ZZ压力,也臣服在社会压力之下。而年轻人,这些代表著国家与社会未来的新血液,一方面缺乏灵魂上与知识上的引导者,缺乏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被提前推入CLL的达尔文主义式的竞争中,被挤压和驯服,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和创造力来交换生存哲学。他们没有被当作一个个人来看待,而只是巨大的经济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我理解那个北大女生的感慨。即使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教育理念也很少被提及。这所大学担负著盛名,却早已交出了原则和信念。行政化与商业化,这两个趋势正扼杀掉它的生命力。它本应是中国最精英大学,为这个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它对于这一使命,视而不见。那些费尽心机考入这所大学的青年,在短暂的虚荣心被满足之后,发现了无穷的失落。
  他们渴望在这里被启发,被引导,被J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并寻找到自己最想走的道路。当这一切都没有时,他就只能成为流行观念的俘虏。他要成为别人希望的自己,他要和很多同龄人在同样的社会标准进行同样的竞争,于是竞争就变得残酷无比,他越发迷失了自己。
  我也理解贾少华的感慨和杨甫刚的选择。是啊,这样一所学院,既没有传统也没有现实的师资和学生的竞争力,它唯一的优势在于它背靠这个出名的义乌——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与其让学生在校园里无所事事的四年、或者学习那样僵死的知识,不如让他们及早进入社会。但很显然,贾少华误解了「精英教育」。中国大学从未给学生提供过「精英教育」,僵化、刻板、陈旧,不是精英教育。而他提供的解决之道,或许不再刻板、陈旧,却只是一种带有新的毒性的解药。
  他使教育彻底庸俗化,事实上,他的方法没给学生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学生们只是提前变成了小商贩。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脆弱,就像《南方周末》的记者潘晓凌总结的:「最低的运营成本、最充裕的时间,再加上青春无敌的精力,这些全天黏在电脑前的超级学生们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力。」但是,义乌已有太多这样的勤奋小商人,或许他们的很多父母都是如此,那揦这所学院的存在还有何价值,另一座有个学院名字的批发市场吗?
  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或许是最不幸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物质、资讯过分丰沛、精神与价值却如此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技术手段不断增悤的年代,目的和意义却消失了的年代。
  全文完。
  说明:各种实验证明,只能分割开来发。无奈。
&本文转自《亚洲Z刊》
  7楼广告出手太快。
  7楼广告又没了?全文就到6楼。
            &
  感谢春之兄(冬季,雪来也)之转贴,这对爱盟很重要。&
  &
  个人认识大致与许先生相似,深感忧虑、深自叹息,这整整一代人就这样做了残酷的低级的牺牲品。这么多年来,针对这种情况,我想的都是这么几个问题:&
  &
  第一、这样的时代悲剧、民族悲剧、世界悲剧谁看出来了?谁愿意承认?包括这一代人自己!&
  &
  第二、这样残酷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是谁造成的?这二三十年来,完全执掌着国家正治权力的正治家们、有限执掌着民族精神权力的思想理论家们、具体执掌着学校教育权力的教育工作者们、全面执掌着生育家教权力的父母长辈们、无形执掌着社会教化权力的文艺家们,大家都做了一些什么导致这样的悲剧与灾难的愈演愈烈的爆发?对这些人该治什么罪?祸国殃民之罪吗?对这样的时代我们不该加以审判吗?&
  &
  第三、这些悲剧中间,最大的牺牲、最大的伤害是什么?是境界的、信念的、道德的、意志的、审美的,还是其它什么?这境界、信念、道德、意志、审美五要素的整体缺失、迷乱,它有多么地恐怖?&
  第四、这一代人的这样的悲剧对于现在与将来的中国与世界会有多大的祸害?将要殃及、毒化他们的子孙几代人?&
  第五、相较于80后,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伸胳膊伸腿”的90后更不堪得多,将来的01后、02后是否会更更不堪?&
  第六、我自己做了什么?我还应该做什么?我还能够做什么?&
  第七、爱盟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爱盟盟员基本上都属于80后,他们对这种与自己休戚相关的时代悲剧、民族悲剧、社会悲剧、个人悲剧有什么意识呢?他们中间有多少人最终能够战胜或逃脱这种恐怖的命运呢?他们从真正有明确意识的那一天开始就必须怎么活、怎么战斗?&
  第八、这样的悲剧是迂回曲折地发展着的历史的必然吗?是上帝的惩罚抑或考验吗?是中国人的宿命吗?&
  第九、与其要这样的生存不如要悲壮的死亡!面对阳光灿烂、普天同庆表象之下这样一个严酷的、阴冷的、冰寒的现实与问题,有自由解放的第三条路吗?&
  唉!一声叹息,可以把人撕成两半!那就使命地撕吧!&
                          ——GR
  按,11、12、13楼帖子,均为本帖。
           
                 重获自由解放
              
  07老师、龚老师,还有撰文的这位许先生,不知道应当先感谢你们中的哪一位。今天在许许多多个奋斗的日子里,又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很难得地上完两节课便一觉睡到傍晚。起床后,看到07老师转载的这篇文章,不禁痛哭流涕,为自己、也为这千千万万做了牺牲品的80后,90后。
  就在10个小时以前,我正在为自己看似再次重复、愈发严重的与现实的冲突而痛苦,这冲突、矛盾就是大量的时间、生命的消耗,就是龚老师问的“这样的时代悲剧、民族悲剧、世界悲剧谁看出来了”。我在考虑着如何摆脱这样的现实困境?
  结果是,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看到了龚老师的帖子。我突然明白了,即便到了北大,那里的“原则和信念”也早已被交出来了。而从某种极端的角度说,比起那些在大学里辛辛苦苦地为了将来能挣更多的钱而在更有名的学校里“发奋”四年、七年,最终找不到工作、不能解决生存问题的大学生,义乌商学院的学生真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或许正是因为不在北大,正是因为身处劣质教育的底层,那种沦为牺牲品的切肤之痛愈加深刻,教育的溃败、现实的恐怖甚至庞大到让我无力去一一列举。
  但我知道我渴望突破,也必须战胜这种恐怖的命运。没有必要再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冲突、矛盾计较,没有时间为那些无用的课业与知识浪费,没有心力可以继续沉浸在牺牲的痛苦中。缺失的境界、信念、道德、意志与审美,都要继续去补充,与历史上最伟大、最优秀的人物、著作的接触也应当开始了。自由解放的第三条路,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我很庆幸,有龚老师,有爱盟,有07老师,还有许多类似许先生的人。我相信有一天会有人能够使这个世界重新获得真正的灿烂与光明。如果不能,那不过是再次证明人类的渺小——无法认知上帝给予的使命。
             
                     ——走在奋斗路上:吴燕
            
                解放思想与x动&
  要感谢07春老师,感谢许先生,也感谢龚老师的解读与指导。这是一篇好的文章,又让我多了解了教育的现状,尽管确有不少人不认为是现状问题。&
  来大学之后,因为自己得益于同盟与龚老师的教育,对比于学校的教育以及同学们所受教育后果,我对教育问题有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关注,于是常常会在课外摄取一些关于教育的内容,而其中更多的是涉及教育的现状问题。&
  对于许先生在文中所提观点,自己是认同的。龚老师的“深感忧虑、深自叹息,这整整一代人就这样做了残酷的低级的牺牲品。”让自己感同身受,这样的慨叹,深沉而令人警醒。我愿意承认这样的悲剧,当不愿意承认悲剧在自己身上的发生,因为我在反思、在挣脱、在反抗、在突破。&
  记得龚老师很早就指出,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对于这样悲剧的产生,尽管自己常常无力地愤慨,要归咎,似乎并不能如同龚老师的“完全执掌着国家z治权力的z治家们、有限执掌着民族精神权力的思想理论家们、具体执掌着学校教育权力的教育工作者们、全面执掌着生育家教权力的父母长辈们、无形执掌着社会教化权力的文艺家们。”如此精辟深刻入骨的概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痛斥,是一次审判,叫自己看了痛快淋漓。&
  可痛快又顶什么用?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反思教育的弊端,愿望着“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教育看似积重难返的颓势,并不见得为高层所真正重视,又何谈广大从教者的觉悟,广大有识之士的奋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彻底缺失了。”这是多么可怕的、沉痛的m族性悲剧,而它依旧一幕幕生动地为广大麻木的看客们上演着。我很感到恐惧。&
  然而,并不能说上层没有重视,wjb亲自挂帅,就是一个重视的说明。然而有什么动静?没有触及教育行政化的根本问题,没有对学校d立性的恢复,没有对大学原有“原则和信念”的复位,没有放弃对办学权的垄断;没有对教学测评制度的 改革,那么教育改革依旧只是不痛不痒地在唾骂声中维持。相应的,更需要警惕的是,对教师待遇的提高,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从教者的水平与境界,那么只是徒增那些只零工资不干活的人而已。治标不治本,无法起到疗效的作用。&
  而事实上,叫嚣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且不谈提法本身的正确与否,但“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理念以来,总的来说依旧只停留在工作口号之上。遗憾的是,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在不断地行政化、商业化,并且慢慢散失自己该有的原则和理念,最终屈服并“唯z治是从”、唯功利是图,“唯上不唯下”。&
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应该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真正有从受教育者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吗?启蒙教育的严重缺失;审美教育的缺位;公民意识教育的扭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无视;对人性的忽视;对人文素养的丢弃;务实精神的丧失;自我意识的弱化;理想主义教育的僵化……总总弊端,不一而足。&
  还好,中国还有很多像许先生有着认识、有着美好愿望的人。&
  这让我想起07年的一次执委会上,叶进文老师说的:“爱盟书者同盟--中国新教育的发端。这将会载入世界文明历史的世界。”、“中国怎么样培养精英,爱盟在做实验”。&尽管我们同盟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这些观点在进入大学的过程之中,越来越认同,同时也越给自己以信心、以鼓励。&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以前倒是初浅的理解,然而现在真的感到教育的重要。这也是自己对教育、教师转变观念的根本原因。因为对教师这个行业的重视,这让我以为,从根本而言,教育现转要转好,就在于教育之思想的有力引导,在于教育之理念在广大教师心中的牢固树立,在于教育宗旨在前线的有力践行。简而言之,中国的教育出路,我以为当从中国的从教者做起,从改造教师们做起。&
  而现在,现在的悲剧还在发生,自己就处于悲剧的环境之中。就目前而言,与x动相比,多谈意义不大。看过《一地鸡毛》、《沧澜之水》两部很好的小说,而其中对我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警示!警示着:如何不为俗世世界所改造,不为流行观念所俘虏。从这点上说,强大充实自己,方是当务之急。&
  自我革命,在这个时代,乃是先自救、自强、自立,才不“成为流行观念的俘虏”;自我革命,乃是自我成全,自我珍惜。&
  世纪悲剧,恶劣处境,我们有意识吗?大好前景,只待求索,我们又有意识了吗?&
赶快动身,奋斗!&
                      ——受教者,走在奋斗路上:张平
                          
            我们八十后
  同学笑说:“我们接受素质教育的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素质。”这样的话语未免人能够生在这个范围内的自己感到有些悲哀和愤慨。这么多年来,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推行体现在受教者身上除了文化素养、道德观念、意志品质等的缺失之外,在实践、创新等方面也并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身边的青年人,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经济、不关心文化,想当然地以为读完了大学或者再继续考研、读博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普通高校的学生悲叹着学校硬件的缺乏和师资的不足,孰不知即使是北大这样的重点院校在教学的倚重上也有失偏颇。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国家大事、世界形势不闻不问,却对娱乐界的家长里短了如指掌。他们注重衣食住行、游戏、娱乐,却不曾想过要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品质,即使用功学习也只是为了掌握一项谋生的技能,上大学的目的被简化到“挣钱”。走上工作岗位的,为了薪水和晋升疲于奔命。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候,有多少人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精神的渴求?抑或是这样成长的一代人,还懂得精神为何物吗?
  偶尔会生出强烈的愿望,想要和周围的人谈谈精神、谈谈理想,最终还是作罢。他们平日里对这些嗤之以鼻的态度让我害怕,更何况哦自己还薄弱得不行。原来一直觉得人是可以改造的,但渐渐发现有的人观念以是根深蒂固的了。不禁会想,受他们教育的孩子也会是这样的吗?让人不敢想望。感谢老师们,我发现,现在的我只有自修。
                ——新爱盟南营:廖梓君
                我们来做这块砖
  “我们来做这块砖”,是我看到这份帖子之后最深的一种体会。感谢老师们的指点。
  确实,很明显的感觉到在大学里很少有共鸣的同学。当我们谈到理想的时候大多青年是用浅笑、甚至讥笑来掩饰慌张。
  今天问自己:为什么要有诗歌、爱情、理想主义,这些青春必要的元素?我的答案:我所知道的在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人物他们都肯定、鼓励、推崇,这些元素。他们是人自然、天然该拥有的。
  理想是一开始就有的吗?不,是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起来的,是将自身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人类大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的。是在无数次跌跤、摸索中最终确立的。
  今天诗歌、爱情、理想主义,这些青春必要的元素你具备多少?理想正在坚定地确立,我渴望在心理深处与诗歌等做一种真接触,但是步伐要加快,要有力,要持久,要坚定。
  今天我们民族最缺少什么?我认为,我们的民族在经历了统一,正在崛起富强,现在未来是要诞生民族精神领袖的时候了。
  你能不能成为更独L、更ZY、对世界了解更宽阔的一代人之一?你能不能成为拥有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之一?——命运说:孩子我已经给过你机会了,不要以后对我哭泣。命运说:我是女子,只有迅猛的姿态才能把我改变,打倒。命运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走在路上、愈发坚定者:谢迪茜
           &
                 必须的声明&
  一、14楼帖的所有文字的意思,都没有也不应该否定80后整整一代人中间存在优秀的部分,因为,爱盟的广大盟员即为一种正面的证明。同时,相信未来的趋势中80后优秀者们必将与上下代的优秀者们结合,一同找寻“突围”、“破局”、“转折”的路。创办爱盟的初衷、艰难八年抗战的缘由,其中的道理之一便是:必须在现实的世界找寻希望,可以在未来的世界获得光明!&
  二、以为80后这一代很好、很棒、很优秀、很有未来的80后们,包括盟员同志,用完完全全、真真实实、长长久久的行动与事实来说话吧。祝福你们!祝福这个可怜的世界!&
  三、作为爱盟指导老师,我希望广大盟员必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对自己、对爱盟、对80后的同龄人、对中国、对这个时代、对这个世界、对未来,这符合事实、符合“爱与智慧”、符合建设“精神长城”的理由与需要。不然,作为盟员,这真是麻烦。
  这个声明是郑重的,请大家理解而不是吃惊。&
                          ——GR
  按,20楼贴为本帖。
  
                  大学究竟在干什么?
  我常在想,大学究竟在干什么?自己就在上大学,对大学生、授课教师、行政管理部门有一些思考。
  大学生们,不明白上大学的真正意义,他们只把大学当成了职业学校。为什么上大学,如果做一个调查,大部分的学生会说是为了找好工作、过好生活。我想不该是这样的。我在没上大学之前,我就认为大学是非常神圣的,那样一种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及能给自己带来的新的思想促进是我非常向往的,我认为现代社会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生,多少是不完整的。但是上了之后,却与想象的不一样,即使做过很多失望的心理准备,仍然还是让我很失落。在大学中,我没有体会到那种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没有看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辩论,没有让我感觉到神圣,……。很多学生们都把大学当做进入社会的一个高级跳板,本来全部学生都这样想也还不错的,但相当大学生对未来的缺少思考的,一味沉浸在一时的舒坦中。
  授课教师们,他们也把课上成了职业教育课,好像课程拿出来就一定要和学生的就业扯上点关系,这才是最实际的。如果大学是职业教育,那还区分本科与高职干嘛?我们学校也有高职部,除了课程少一两年之外,看不出和本科教育有什么差别。如果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像样的大学老师,则往往很容易被行政部门所不以为然。还有,经常遇到老师到处跑讲座的情况,有小企业、小单位、大公司、大部门,一场讲座几个小时,少也有几千块钱,老师们乐此不疲。
  大学都有行政管理部门,它主导着大学的一切,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大学是教书的地方,应该以教学部门为核心,行政管理服务于教学,现在正好相反。行政部门左右着教学的进度和方式,机械的规定学科的考试方式,甚至随意打断教学计划,为的是完成、应付教育部的检查和要求。这周我们在搞教学实践周,完全是学校为了实践而实践,以体现这是一所合格的、合理的大学,结果花了很多精力,浪费了很多钱,忙死了学生干部,闲死了普通学生,而大家一无所获。
  这背后还可以归结到教育体制和理念的问题,更深来说又可以挖到是社会现状的深层问题。这我今天是没有能力谈的。
  现在我马上还要熬夜赶一份这周的总结出来,明天上午就要代表小组上台讲。下午才刚下乡实践回来,匆匆忙忙的,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们要赶明天中午的班车会北京,后天就是法定节假日。
                       ——南营:裴建忠
⊙&
  感谢07春老师,感谢许先生,也感谢龚老师的解读与指导。这才让自己认真地去思考了这个问题,才有意识地回头看了看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同龄人。这个我们自己的问题,我自己思考的却是很少,很浅。&
            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
  意识形态在我们的词典里不存在,什么是意识形态?我们身边的80后没有几个有概念。&
  我们对世界是很迷茫的,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学习之后考大学,大学之后找工作,我们的目光注视的是升学和找一个好的工作。现在的资讯很发达,充斥的都是娱乐和经济,校园里头的信息栏贴满了考研、兼职、考证、代考的消息,寝室里、教室里是四处散发的宣传单。这就是校园的资讯。&
  历史的知识在我们的脑海里空空一片,历史被网络小说唱了主角,那是什么历史呢?我们没有自己崇拜的历史人物,却有日思夜想希望自己立马变成的有钱人的榜样。读书,为了娱乐;读书,只求实用;80后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沉浸在书里,不带任何功利。&
  “相信个人的意志与力量”,我们这一代不敢说“个人的意志与力量”,面对着社会,我们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接受,所以我们压抑自己的个性,迎合着社会,社会需要我们怎样,我们就把自己改造成那样。&
  诗歌、理想主义,那是什么?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回答。没有诗歌,听不到诗歌,只有流行音乐的歌词、网络的流行语,哼哼唧唧的就是一首歌,可他今天还红火明天就会被遗忘。诗歌和理想主义是孪生的兄弟,没有诗歌的世界,生长不了理想主义,在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强势下,哪里还有理想主义,在80后的眼里一个还抱着理想主义的人,很可爱、很单纯、很幼稚……理想主义在哪里?谁还在为没有实际好处的理想去奋斗,更别说会为了一个即使拼尽全力也可能无法实现的理想而献身,精神的追求不值钱!&
  爱情,这个时代遍地都是爱情,校园里只想着排遣寂寞的男男女女他们有爱情,网络里你来我往的放肆的调侃之后有了爱情,电子游戏里你呼我答的“老公老婆”这里也有爱情。只是,带着懵懂的跳动的心,纯洁美好的、白衣飘飘的爱情,消失不见了。
  很少有人会去寻找自己的灵魂了,灵魂这个词在80后的词典里缺席了,这个社会没有人来告诉我们灵魂应该如何成长,他正一点点地被淹没在物欲的洪流里。知识无用了,学校也提供不了我们需要的知识,讲师们、教授们不是忙着自己的业务赚外快,就是忙着发表论文评职称,低水平的老师们在课堂上能够教授给学生的只有苍白的书本内容,领导们、管理者们要的是钱、权、证书、称号、“全国综合性大学”……大学正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企业所需的“机器人”的加工厂。&
  “大学没有了原则和信念”,大学没有了精神,就像是一个被抽去了筋骨的、羸弱的人。大学生的批判性没有了,剩下的都是谩骂,无耻的、不要脸的乱叫,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没有了自己的判断力,极易被人蛊惑、受人煽动。这些被娱乐化的大脑,连基本的逻辑都缺失了,混乱地生活着。&
  高中时候的老师最常说的是,熬过高考,上了大学一切就都将不一样了,于是我们憧憬着大学的ZY,大学的J情四溢,大学的梦想飞扬。可是来到了大学,失落感和挫败感已经狠狠地打J了大学生,怎么办?理想落空,现实的处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无助的人们只好沉迷于电子游戏、荒废时间于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考证,还可以吃吃喝喝吧。&
  创业、做买卖、积累社会经验,这是应对这个残酷的社会,大学生们能够找到的唯一出路,义务工商学院里学生经理,学生老板的成功,必定J发了全国各地有同样渴望的大学生的信心,大学生还要在大学的课堂学习这些没有用处的东西干嘛?与其大学四年之后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技术能力都没有,还不如把时光换金钱,这就是主流的思想。&
  我们害怕巨大的J业压力,我们还可以有的选择——考研。大三下学期开始了,考研吧,占座、报班,一批一批的投入到了考研的大军中,考上了研究生,又可以在校园里躲个两年、三年……可是之后呢?&
  ……&
  我们很担心自己能否有能力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们不敢去想自己将要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
                         ——黄麟智
          
                   我的认识
  感谢07之春老师的转帖,许知远先生的这篇文章能够带给我们的思考、警示很多。
  我自己就是80后的一员,80后的这一代在我看来就像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与社会的夹层中生存的:一个重视理想、信仰、精神、价值;另一个却现实、物欲、冷漠、狭隘。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是茫然的,在这样的时代的夹层中一方面不甘于彻底的堕落而自己的脆弱又不足以抵抗时代的强势。那些抵不住时代潮流的冲击与社会压力的,最终只有无奈地融入、被动地放弃,而后又渐渐地熟悉了这样的一种似是而非、无所作为的中庸的生活状态。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和同学做一些交流,我想对于理想、对于信念并不是那么多人都嗤之以鼻,但是他们却不能接受,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不想接受、不敢接受。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他们也曾经抱有美好的期待,但这些期待却在现实社会的强大的压力下完全地破碎了。走上社会,找工作,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根本的目的乃是为了生存,而非为了理想。
  理想的价值已经如商品一般下跌。前些天看了一位刚踏上记者工作岗位不久的学长的博客,他在职业理念与现实矛盾中挣扎,他想在工作中贯彻自己的理想而遭到了现实生活的无情否定。他的朋友在评论中说到,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就是买房、买车……毫无疑问,将这样的过多的世俗欲求不加分明地套在“理想”的头上,必然会亵渎和玷污那些值得我们仰望、追求的理想的高尚价值与光辉。而这直接的结果就是个人人生的彻底庸俗化,因为它被这样一种庸俗的理想之光所照耀和引导。
  在此,又不由想到了索尔仁尼琴先生的那份宣言。人类自我的丧失,其中不就包含着理想之价值的堕落吗?看到许先生文中提到的义乌工商学院的情况,那些在热衷在淘宝网上寻找创造和盈利的满足感遇成就感的超级学生们,他们的那些“难以复制的竞争力”,让我感触很深。科学技术不可逆转地在改变着时代前行的脚步,在人身上所有有价值的、有精神的、有灵魂的东西,高尚的责任、神圣的使命、职业的理念、值得尊敬的身份,越来越经不住“技术”带来的巨大的现实利益的诱惑,尽管这些利益是如此的冰冷,尽管这些利益将毫不犹豫地卷走他们可贵的青春,将他们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消耗殆尽,并彻底掠夺走他们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现在,我分不清,从根本的意义和目的上来说,到底是人在引导着科技的前进,还是科技在主宰着人的命运?那一部分特殊人群致力研究的科技,是否适合现在的世界的所有人的生存?人类的生命、人类的心灵无疑都在接受着拷问,接受着那些冷冰冰的机械技术的无情的拷问。
  我想,一个学生可以如此,为什么两个学生不行?一个学院可以如此,为什么一千个学院不行?一千个学院可以如此,为什么一个中国不行?一个月4万元的收入,多么令人眼红!这眼红可能的结果多么令人害怕!
  我没有在抱怨什么,更没有抱怨什么的资本。我很赞同许知远先生说的:“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或许是最不幸的一代。”,自己就是这不幸中的一份子,但是我得改变、得改变这种不幸的命运,命运需要用创造奇迹的态度与力量来改变,我要努力。
  在此,再次感谢龚老师,致敬!因为龚老师的教育、引导让我免于一种庸俗的也是某种意义层面上的自我毁灭。在昨晚,我也向我的班主任和上学期的传播学理论的老师表示感谢,因为我觉得他们在教育中没有交出“原则和信念”。
                          ——余钇
我呼唤着今天的“春晖”――
&学校能够依山傍水,晨跑的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而傍晚,他们能够在倒映着夕阳的湖畔一边散步一边捧读自己喜欢的书。到了春天,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到野外上课,或躺在草坪上,看着风筝在蓝天写诗;到了暑假,我们打着赤脚走在田埂上,一直走到森林里,晚上住在小木屋里面,听着淅淅沥沥的夏雨,从树叶上滴落下来,敲打着屋脊的声音……
&学校的老师,都能按自己的想法上课,甚至自主开一门自己喜欢的课,就讲自己最拿手的内容。没有繁琐的评比,没有细碎的量化管理,没有刚性的“一刀切”,让教师的个性在课堂上充分施展,让他们从心里感到,上课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因而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上课便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而每次走出教室,脸上都写满了舒心与惬意。
&学生有修养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但没有强迫必须每天都穿的校服,没有规定的发式;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学校没有频繁的考试、排名,更不会根据学校成绩排列座位;学生每天下午四点过以后(也许还可以更早一些)就是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到图书室去,到实验室去,到计算机房去,到足球场去……这些地方都无条件为他们开放。有晚自习,但时间不长,最多两节课,然后不超过十点他们都能上床睡觉,然后盼望第二天同样有意思的生活。
&全国各行业一流的专家学者大师,都是这个学校的客座教师。也许我们可以请杨振宁来给孩子们上半天的物理课,可以请余秋雨来给孩子们开设一周的中国文化讲座,可以请钱理群来学校讲一学期的鲁迅(他不是去过南师大附中讲课吗),请傅聪给孩子们演奏钢琴并开设音乐讲座,甚至――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还可以请到贝克汉姆来给孩子们侃侃世界杯……
&这个学校不张贴什么领导人和校长的合影或为学校的题词,也不会把从本校出去的“名人”巨照挂在学校墙上,因为这个学校不只为少数杰出人才而得意,更为绝大多数学生成长为普通劳动者而自豪。
&这个学校的校长没有必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而有开不完的会,并且四处喝酒应酬;这个学校的老师工资不一定很高,但衣食无忧,更主要的是心情舒畅,因为这里除了上课就没有其他规定必须做的事儿了,没有论文要求,不评职称(不需要),没有评优;但是,就像当年的春晖,几乎每一个教师都是著名的学者大师一样,这所学校的老师,也绝不仅仅是教师,同时也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语文教师可能同时又是作家,数学教师同时又在为攻克某个世界级猜想而冲刺,物理教师同时又获得了某项发明奖,音乐教师同时又在国际音乐大赛中载誉而归……
&这个学校绝不去提什么“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口号,更不会追逐什么“国家级重点中学”什么“校风示范校”什么“创建……先进单位”之类的招牌,也不会为一个或一批学生进入哈佛耶鲁(更别说什么清华北大了)而喜出望外地四处广而告之,校长愉悦,教师幸福,学生开心,这就够了!
&这样的学校,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什么时候,中国教育能重现这一抹绚丽的&“春晖”?&
&----李超
我呼唤着今天的“春晖”――
&学校能够依山傍水,晨跑的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而傍晚,他们能够在倒映着夕阳的湖畔一边散步一边捧读自己喜欢的书。到了春天,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到野外上课,或躺在草坪上,看着风筝在蓝天写诗;到了暑假,我们打着赤脚走在田埂上,一直走到森林里,晚上住在小木屋里面,听着淅淅沥沥的夏雨,从树叶上滴落下来,敲打着屋脊的声音……
&学校的老师,都能按自己的想法上课,甚至自主开一门自己喜欢的课,就讲自己最拿手的内容。没有繁琐的评比,没有细碎的量化管理,没有刚性的“一刀切”,让教师的个性在课堂上充分施展,让他们从心里感到,上课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因而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上课便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而每次走出教室,脸上都写满了舒心与惬意。
&学生有修养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但没有强迫必须每天都穿的校服,没有规定的发式;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学校没有频繁的考试、排名,更不会根据学校成绩排列座位;学生每天下午四点过以后(也许还可以更早一些)就是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到图书室去,到实验室去,到计算机房去,到足球场去……这些地方都无条件为他们开放。有晚自习,但时间不长,最多两节课,然后不超过十点他们都能上床睡觉,然后盼望第二天同样有意思的生活。
&全国各行业一流的专家学者大师,都是这个学校的客座教师。也许我们可以请杨振宁来给孩子们上半天的物理课,可以请余秋雨来给孩子们开设一周的中国文化讲座,可以请钱理群来学校讲一学期的鲁迅(他不是去过南师大附中讲课吗),请傅聪给孩子们演奏钢琴并开设音乐讲座,甚至――如果运气好的话,我们还可以请到贝克汉姆来给孩子们侃侃世界杯……
&这个学校不张贴什么领导人和校长的合影或为学校的题词,也不会把从本校出去的“名人”巨照挂在学校墙上,因为这个学校不只为少数杰出人才而得意,更为绝大多数学生成长为普通劳动者而自豪。
&这个学校的校长没有必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而有开不完的会,并且四处喝酒应酬;这个学校的老师工资不一定很高,但衣食无忧,更主要的是心情舒畅,因为这里除了上课就没有其他规定必须做的事儿了,没有论文要求,不评职称(不需要),没有评优;但是,就像当年的春晖,几乎每一个教师都是著名的学者大师一样,这所学校的老师,也绝不仅仅是教师,同时也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语文教师可能同时又是作家,数学教师同时又在为攻克某个世界级猜想而冲刺,物理教师同时又获得了某项发明奖,音乐教师同时又在国际音乐大赛中载誉而归……
&这个学校绝不去提什么“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口号,更不会追逐什么“国家级重点中学”什么“校风示范校”什么“创建……先进单位”之类的招牌,也不会为一个或一批学生进入哈佛耶鲁(更别说什么清华北大了)而喜出望外地四处广而告之,校长愉悦,教师幸福,学生开心,这就够了!
&这样的学校,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什么时候,中国教育能重现这一抹绚丽的&“春晖”?&
&----李超
            
  李超28楼帖子好。
  真是美梦一般、花园一般的学校。这样的学校,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现在也还有,未来应该会有才对。
  有美梦的人,我们一起努力。
                          ——GR
  
  啊哈,超哥,好帖。
  边读就边想,这样的学校多好。
  努力,为了那一抹绚丽的“春晖”。
  
                      ——姚贻钦
谢谢龚老师、姚哥,一起做梦哈哈!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以为是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