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olidworks装配体教程中怎样将非常多的零件整合成几个子装配体?(自上而下设计时)

solidworks教程:建议范例源文件、书籍pdf、配套视频结合学习


    装配是根据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接合成产品的劳动过程装配是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嘚后期工作,各部件需正确地装配才能形成最终产品。如何使零部件装配成产品并达到设计所需要的装配精度这是装配工艺要解决的問题。
    在利用SolidWorks进行装配建模之前初学者必须先了解一些装配术语,这有助于后面的课程学习
    在SolidWorks中,零部件就是装配体中的一个组件(組成部件)o零部件可以是单个部件(即零件)也可以是一个子装配。零部件是由装配体引用而不是复制到装配体中
    组成装配体的这些零件称为子装配体。当一个装配体成为另一个装配体的零部件时这个装配体也可称为子装配体。
    装配体是由多个零部件或其他子装配体所组成的一个组合体装配体文件的扩展名为【.sldasm】。
    装配体文件中保存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装配体中各零件的路径二是各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一个零件放入装配体中时这个零件文件会与装配体文件产生链接的关系。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SolidWorks要根据各零件的存放路径找出零件,并将其调入装配体环境所以装配体文件不能单独存在,要和零件文件一起存在才有意义
    自下而上装配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先设计单个零部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装配生成总体设计。这种装配建模需要设计人员交互地给定配合构件之间的配合约束关系然後由SolidWorks系统自动计算构件的转移矩阵,并实现虚拟装配
    自上而下装配,是指在装配级中创建与其他部件相关的部件模型是在装配部件的項级向下产生子装配和部件(即零件)的装配方法。即先由产品的大致形状特征对整体进行设计然后根据装配情况对零件进行详细的设計。
    混合装配是将自上而向下装配和自下而上装配结合在一起的装配方法例如先创建几个主要部件模型,再将其装配在一起然后在装配中设计其他部件,即为混合装配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需要在两种模式下切换
    配合是在装配体零部件之间生成几何关系。当零件被調入到装配体中时除了第一个调入的之外,其他的都没有添加配合位置处于任意的【浮动】状态。在装配环境中处于【浮动】状态嘚零件可以分别沿3个坐标轴移动,也可以分别绕3个坐标轴转动即共有6个自
    关联特征是在当前零件中通过对其他零件的几何体进行绘制草圖、投影、偏移或加入尺寸来创建几何体。关联特征也带有外部参考的特征
    进入装配体环境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新建装配体文件时,茬弹出的【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装配体】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并进入装配环境如图7-1所示。第二种則是在零件环境中选择【文件】【从零件制作装配体】命令,切换到装配环境
    当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或打开一个装配体文件时,即进叺SolidWorks装配环境SolidWorks装配操作界面和零件模式的界面相似,装配体界面同样具有菜单栏、工具栏、设计树、控制区和零部件显示区在左侧的控淛区中列出了组成该装配体的所有零部件。在设计树最低端还有一个配合的文件夹包含了所有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如图7-2所示
    由于SolidWorks提供了用户自己定制界面的功能,装配操作界面可能与用户实际应用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界面是一致的。
    布局草图对装配体的设计來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装配布局草图,可以控制零件和特征的尺寸和位置对装配布局草图的修改会引起所有零件的更新,如果再采用装配设计表还可进一步扩展此功能自动创建装配体的配置。
    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有一个设计意图不管它是创新设计还是改良设計。总设计师最初的想法、草图、计划、规格及说明都可以用来构成产品的设计意图它可以帮助每个设计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的规划和零件的细节设计。
    产品结构包含了一系列的零件以及它们所继承的设计意图。产品结构可以这样构成:在它里面的子装配和零件都可以只包含一些从项层继承的基准和骨架或者复制的几何参考而不包括任何本身的几何形状或具体的零件;还可以把子装配和零件在没有任何裝配约束的情况下加入装配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子装配和零件在设计的初期是不确定也不具体的,但是仍然可以在产品规划设计時把它们加入装配中从而可以为并行设计做准备。
    重要零件的空间位置和尺寸要求都可以作为基本信息放在顶层基本骨架中,然后传遞给各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就从项层装配中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进而它们就可以在获得的骨架中进行细节设计了因为它们基于同一設计基准。
    当代表顶层装配的骨架确定设计基准传递下去之后,就可以进行单个的零件设计这
里,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零件的详细設计:一种方法是基于已存在的项层基准设计好零件再进行装配;另一种方法是在装配关系中建立零件模型。零件模型建好之后管理零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用添加方程式的形式来控制零件与零件之间及零件与装配件之间的关联性
    由于自上而下设计是从装配模型的项層开始,通过在装配环境中建立零件来完成整个装配模型设计的方法为此,在装配设计的最初阶段按照装配模型的最基本的功能和要求,在装配体顶层构筑布局草图用这个布局草图来充当装配模型的顶层骨架。随后的设计过程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基本骨架的基础上进行複制、修改、细化和完善最终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
    要建立一个装配布局草图可以在【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中单击【生成布局】按鈕,随后进入3D草图模式在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将生成一个【布局】文件,如图7-3所示
课时区间3:装配体检测
    零部件在装配环境下完成装配以后,为了找出装配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使用SolidWorks提供的检测工具检测装配体中各零部件之间存在的间隙、碰撞和干涉,使装配设计得箌改善
    【间隙验证】工具用来检查装配体中所选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使用该工具可以检查零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并报告不满足指定的【可接受的最小间隙】的间隙。
    在【装配体】工具条中单击【间隙验证】按钮属性管理器中显示【间隙验证】属性面板,如图74所示
  【間隙验证】属性面板中各选项区、选项含义如下。
    ●  【所选零部件】选项区:该选项区用来选择要检测的零部件并设定检测的间隙值。
    ●  检查间隙范围:指定只检查所选实体之间的间隙还是检查所选实体和装配体其余 实体之间的间隙。
    ●  可接受的最小间隙:设定检测间隙的最小值小于或等于此值时将在【结果】选项区中列出报告。
    ●  显示忽略的间隙:勾选此复选框可在结果清单中以灰色图标显示忽畧的间隙。当取消勾选时忽略的间隙将不会列出。
    ●  视子装配体为零部件:勾选此复选框将子装配体作为一个零部件,而不会检测子 裝配体下的零部件间隙
    ●  【未涉及的零部件】选项区:使用选定模式来显示间隙检查中未涉及的所有零部件。
    使用【干涉检查】工具’可以检查装配体中所选零部件之间的干涉。在【装配体】工具条中单击【干涉检查】按钮属性管理器中显示【干涉检查】属性面板,洳图7-5所示
    【干涉检查】属性面板中的属性设置与【间隙验证】属性面板中的属性设置基本相同,【选项】选项区中的各选项含义如下
  ●  视重合为干涉:勾选此复选框,将零部件重合视为干涉
  ●  显示忽略的干涉:勾选此复选框,将在【结果】选项区列表中以灰色图标显礻忽略 的干涉反之,则不显示
  ●  包括多体零件干涉:勾选此复选框,将报告多实体零件中实体之间的干涉
    默认情况下,除非预选了其他零部件否则将显示顶层装配体。当检查一装配体的干涉情况时其所有零部件将被检查。如果选取单一零部件则只报告涉及该零蔀件的干涉.
    在装配过程中,使用【孔对齐】工具可以检查所选零部件之间的孔是否末对齐在【装配体】工具条中单击【孔对齐】按钮,属性管理器中显示【孑L对齐】属性面板在属性面板中设定【孔中心误差】后,单击【计算】按钮程序将自动计算整个装配体中是否存在孔中心误差,计算的结果将列表于【结果】选项区中如图7-6所示。
课时区间4:控制装配体的显示
  在装配设计过程中对于复杂的、大型装配体来说,常常需要显示或隐藏某些零部件以便于进行其他零部件的装配工作。接下来将一一介绍装配体零部件的显示或隐藏功能
    在SolidWorks装配环境下的设计树中,单击顶部的【展开】按钮将打开显示窗格。显示窗格中包括4种显示或隐藏零部件的方法:隐藏/显示、显礻模式、外观和透明度如图7-7所示。
    除了可以利用显示窗格中的工具外还可以在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执行右键快捷菜单中的显示或隐藏命令来控制零部件的显示或隐藏。右键快捷菜单如图7-8所示
  从展开的显示窗格中可以看出,显示的零部件的图标为§。单击此图标,该零部件即刻隐藏,且图标变为,如图7-9所示
    显示模式有5种,分别为线架图、隐藏线可见、消除隐藏线、带边线上色和上色选中一零部件,嘫后在显示窗格中单击【显示模式】图标会弹出显示模式的菜单。此菜单与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的右键快捷菜单的显示模式命令相同洳图7-10所示为5种显示模式下的零部件。
图7-10零部件的5种显示模式
  在显示窗格中单击【color】图标属性管理器会显示【color】属性面板。在该属性面板Φ可以为选取的零部件设置外观
在【color】属性面板的【光学属性】选项区中,拖动滑块可以改变零部件的透明度
  在显示窗格中单击【透奣度】图标,可以将75%透明度应用到零部件应用透明度后,图标将透明显示
完成课堂任务后,读者可以学会建立一个布局草图
  布局草圖能够代表装配模型的主要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能够反映构成装配体模型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拓扑关系它是整个自上而下装配设计展開过程中的核心,是各个子装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建立布局草图时更注重在最初的装配总体布局中捕获和抽取各子装配和零件间的相互关联性和依赖性。
Step 02在【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中单击【生成布局】按钮随后进入3D草图模式。
Step 03利用草图命令绘淛如图7-11所示的布局草图。
Step 04从绘制的布局草图中可以看出整个装配体由4个零部件组成。在【装配体】工具栏中选择【新零件】命令生成┅个新的零部件文件。
Step 05在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选中该零部件文件并选择右键快捷菜单中的【编辑】命令激活新零件文件。
Step 06使用【特征】笁具栏中的【拉伸凸台/基体】工具利用布局草图的轮廓,重新创建2D草图并创建出拉伸特征,如图7-12所示
图7-12创建拉伸特征
Step 07拉伸特征创建后在【草图】选项卡中单击【编辑零部件】按钮,完成装配体第一个零部件的设计同理,再使用相同操作方法依次完成其余的零部件嘚设计最终设计完成的装配体模型如图7-13所示。
图7-13利用布局草图设计的装配体模型
成功完成本次任务后用户将:
●  学会利用布局草图创建实体。
    前面已经描述了什么是【自上而下】装配设计那么在本部分中接着讲解如何在SolidWorks中创建自下而上装配。
课时区间1:创建装配体
    当鼡户新建装配体文件并进入装配环境中时属性管理器中显示【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如图7-14所示
    在属性面板中,可以单击【生成布局】按钮直接进入布局草图模式中绘制用于定义装配零部件位置的草图。
    还可以通过单击【浏览】按钮浏览要打开的装配体文件位置并將其插入到装配环境中,然后再进行装配的设计、编辑等操作
属性面板的【选项】选项区中包含3个复选选项,其含义如下
●  生成新装配体时开始命令:该选项用于控制【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的显示与否。如果用户的第一个装配体任务为插入零部件或生成布局之外的普通事项可以取消此复选框的勾选。
    如果关闭【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的显示可以通过执行【插入零部件】命令,重新勾选此复选框后即可重新打开该属性面板
●  图形预览:此选项用于控制插入的装配模型是否在图形区中预览。
●  使成为虚拟:勾选此复选框可以使用戶插入的零部件成为【虚拟】零部件,使该虚拟零部件断开外部零部件文件的链接并在装配体文件内存储零部件定义
课时区间2:插入零蔀件
    插入零部件功能可以将零部件添加到新的或现有装配体中。插入零部件功能包括以下几种装配方法:插入零部件、新零件、新装配体囷随配合复制
    【插入零部件】工具用于将零部件插入到现有装配体中。用户选择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后先在零件模式中造型,可以使鼡该工具将其插入装配体然后使用【配合】来定位零件。
    执行【插入零部件】命令后属性管理器将显示【插入零部件】属性面板。  【插入零部件】属性面板中的选项设置与【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是相同的这里就不重复介绍了。
    在自上而下的装配设计过程中第一个插入的零部件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主零部件】。因为后插入的零部件将以它作为装配参考
  使用【新零件】工具,可以在关联的装配体中設计新的零件在设计新零件时可以使用其他装配体零部件的几何特征。只有在选择了自上而下的装配方式后才可以使用此工具。
    在生荿关联装配体的新零部件之前可指定默认行为将新零部件保存为单独的外部零件文件或者作为装配体文件内的虚拟零部件。
    在【装配体】工具栏执行【新零件】命令后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将显示一个空的【[零件1^装配体1]】的虚拟装配体文件,且指针变为如图7-15所示。
    当指針在设计树中移动至基准面位置时指针则变为,如图7-16所示指定一基准面后,就可以在插入的新零件文件中创建模型了
    对于内部保存嘚零件,可不选取基准面而单击图形区域的一空白区域,此时一空白零件就添加到装配体中用户可编辑或打开空白零件文件并生成几哬体。零件的原点与装配体的原点重合则零件的位置是固定的。
    在生成关联装配体的新零部件之前要想使虚拟的新零部件文件变为单獨的外部【装配体文件,只需将虚拟的零部件文件【另存为】即可
    当需要在任何一层装配体层次中插入子装配体时,可以使用【新装配體】工具创建了子装配体后,可以用多种方式将零部件添加到子装配体中
    插入新的子装配体的装配方法也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插叺的新子装配体文件也是虚拟的装配体文件
    使用【随配合复制】工具复制零部件或子装配体时,可以同时复制其关联的【配合】例如。在【装配体】工具栏执行【随配合复制】命令后在减速器装配体中复制其中一个【被动轴通盖】零部件时,属性管理器将显示【随配匼复制】属性面板属性面板中显示了该零部件在装配体中的配合关系,如图7-17所示
    【随配合复制】属性面板中各选项区及选项的含义如丅。
    ●  复制该配合:单击【配合】按钮即可在复制零部件过程中配合复制,再单击此 按钮则不复制配合。
    ●  要配合到的新实体:激活此列表在图形区域中选择新配合参考,来选择新的配合参考
●  反转配合对齐:单击此按钮,改变配合对齐方向
课时区间3:零部件的配合
    零件被调入装配体中时,除了第一个调入零部件或子装配体之外其他的都没有添加配合,位置处于任意的【浮动】状态在装配环境中,处于浮动状态的零件可以分别沿3个坐标轴移动也可以分别绕3个坐标轴转动,即共有6个自由度
    给零件添加装配关系后,可消除零件的某些自由度限制了零件的某些运动,此种情况称为不完全约束当添加的配合关系将零件的6个自由度都消除时,此种情况称为完全約束零件将处于【固定】状态,如同插入的第一个零件一样(默认情况下为【固定】)无法进行
    一般情况下,第一插入的零部件位置昰固定的但也可以执行右键快捷菜单中的【浮动】命令,取消其【固定】状态
    执行【配合】命令后,属性管理器显示【配合】属性面板属性面板中的【配合】标签下包括用于添加标准配合、机械配合和高级配合的选项功能。【分析】标签的功能用于分析所选的配合洳图7-18所示。
    该选项区用于选择要添加配合关系的参考实体激活【要配合的实体】选项,选择想配合在一起的面、边线、基准面等这是單一的配合,范例如图7-19所示
    多配合模式选项用于多个零件与同一参考的配合,范例如图7-20所示
    ●  零部件参考:激活此列表,选择两个或哆个其他零部件上的实体与普通参考进行配合将为每个零部件添加配合。
    ●  链接尺寸:勾选此复选框再选择要链接的尺寸,将使变量洺称与多配合文件夹名称相同
该选项区用于选择配合类型。SolidWorks提供了9种标准配合类型其含义如下。
●  重合:将所选面、边线及基准面定位(相互组合或与单一顶点组合)使其共享 同一个无限基准面。定位两个顶点使它们彼此接触
●  行:使所选的配合实体相互平行。
  ●    楿切:使所选配合实体彼此间保持相切(到少有一选择项必须为圆柱面、圆锥面或球面)
  ●    配合对齐:设置配合对齐祭件。配合对齐条件包括【同向对齐】和【反向对齐】
【同向对齐】是指与所选面正交的向量指向同一方向,如图7-2 1(a)所示【反向对齐】是指与所选面正交的向量指向相反方向,如图7-21 (b)所示
    对于圆柱特征,轴向量无法看见或确定可选择【同向对齐】或【反向对齐】来获取对齐方式,如图7-22所示 
    【高级配合】选项区提供了相对比较复杂的零部件配合类型。如表7-1所示列出了6种高级配合类型的说明及图解
在【机械配合】选项区中提供了6种用于机械零部件装配的配合类型,如表7-2所示
表7-2 6种机械配合类型的说明及图解
    【配合】选项区包含【配合】属性面板打开时添加的所有配合,或正在编辑的所有配合当配合列表框中有多个配合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编辑
  【选项】选项区包含用于设置配合的选項,选项含义如下
  ●  添加到新文件夹:勾选此复选框后,新的配合会出现在特征管理器设计树的【配合】文件夹中
●  显示弹出对话:勾选此复选框后,用户添加标准配合时会出现配合文字标签
●  显示预览:勾选此复选框,在为有效配合选择了足够对象后便会出现配合預览
●  只用于定位:勾选此复选框,零部件会移至配合指定的位置但不会将配合添加到 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配合会出现在【配合】選项区中以便用户编辑和放置零部件,但当关闭【配合】属性面板时不会有任何内容出现在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
课时区间4:零部件嘚操作
    在SolidWorks装配过程中出现相同的多个零部件装配时应使用【阵列】或【镜像】命令,可以避免多次插入零部件的重复操作使用【移动】或【旋转】命令,可以平移或旋转零部件
    在装配环境下,SolidWorks向用户提供了3种零部件的阵列类型:圆周零部件阵列、线性零部件阵列和特征驱动零部件阵列
    此种阵列类型可以生成零部件的圆周阵列。在【装配体】工具栏的【线性零部件…】下拉菜单中选择【圆周零部件阵列】命令属性管理器中显示【圆周阵列】属性面板,如图7-23所示当指定阵列轴、角度和实例数(阵列数)及要阵列的零部件后,就可以苼成零部件的圆周阵列如图7-24所示。
    若要将阵列中的某个零部件跳过在激活【要跳过实例】列表后,再选择要跳过显示的零部件即可
此种阵列类型可以生成零部件的线性阵列。在【装配体】工具栏单击【线性零部件…】按钮属性管理器中显示【线性阵列】属性面板,洳图7-25所示当指定了线性阵列的方向l、方向2,以及各方向的间距、实例数之后即可生成零部件的线性阵列,如图7-26所示
    此种类型是根据參考零部件中的特征来驱动的,在装配Toolbox标准件时特别有用
    在【装配体】工具栏的【线性零部件…】下拉菜单中选择【特征驱动特征零部件阵列】
命令,属性管理器中显示【特征驱动】属性面板如图7-27所示。下面范例中当指定了要阵列的零部件、螺钉和驱动特征、孔面后,程序自动计算出孔盖上有多少个相同尺寸的孔并生成阵列,如图7-28所示
    当固定的参考零部件为对称结构时,可以使用【零部件的镜像】工具来生成新的零部件新零部件可以是源零部件的复制版本或是相反方位版本。
    ●  复制类型:源零部件的新实例将添加到装配体不會生成新的文档或配置。复制零
    部件的几何体与源零部件完全相同只有零部件方位不同,如图7-29所示
    ●  相反方位类型:会生成新的文档戓配置。新零部件的几何体是镜像所得的所以与源零部件不同,如图7-30所示
    在【装配体】工具栏的【线性零部件…】下拉菜单中选择【鏡像零部件】命令,属性管理器中显示【镜像零部件】属性面板如图7-31所示。当选择了镜像基准面和要镜像的零部件以后(完成第1步骤)在属性面板顶部单击【下一步】按钮囝进入第2个步骤。在第2个步骤中用户可以为镜像的零部件选择镜像版本和定向方式,如图7-32所示
茬第2个步骤中,复制版本的定向方式有4种如图7-33所示。
    相反方位版本的定向仅为一种如图7-34所示。生成相反方位版本的零部件后图标会顯示在该项目旁边,表示已经生成该项目的一个相反方位版本
对于设计库中的Toolbox标准件,镜像零部件操作后的结果只能是复制类型如图7-35所示。
    利用移动零件和旋转零件功能可以任意移动处于浮动状态的零件。如果该零件被部分约束则在被约束的自由度方向上是无法运動的。利用此功能在装配中可以检查哪些零件是被完全约束的。
    在【装配体】工具栏中单击【移动零部件】按钮属性管理器将显示【迻动零部件】属性面板,如图7-36所示【移动零部件】属性面板和【旋转零部件】属性面板的选项设置是相同的。
【移动零部件】属性面板Φ各选项区及选项的含义如下
● SmartMates(智能配合):此功能可以实现智能的装配。单击此按钮然后在
图形区中双击要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媔(或边、点),该零部件透明显示接着在固定零部件中选择一与之相配合的有效面(或边、点),在随后弹出的配合工具条中单击【添加/完成配合】按钮自动完成装配过程,如图7-37所示
要使用智能配合功能,无须在移动或旋转零部件操作中进行用户可以在图形区Φ按Alt键选择要配合的零部件即可。
●  移动类型:在移动类型下拉列表中列出了5种类型包括自由拖动、沿装配体XYZ、沿实体、由三角形XYZ和到XYZ位置。
●  旋转类型:旋转类型下拉列表中列出了3种旋转类型包括自由拖动、对于实体和 由三角形XYZ。
●  【选项】选项区:该选项区用于设置拖动或旋转零部件时与其他零部件所发生的碰
●  标准拖动:单击此单选按钮只移动或旋转零部件,不检查碰撞
●  碰撞检查:单击此單选按钮,将检查碰撞并显示碰撞检查的选项。
●  物资动力:物资动力是碰撞检查中的一个选项允许用户以现实的方式查看装配体
●  所有零部件之间:单击此单选按钮,移动的零部件接触到装配体中任何其他的零部
●  这些零部件之间:单击此单选按钮再选择【零部件供碰撞检查】列表框中的零部
    件,然后单击【恢复拖动】按钮如果要移动的零部件接触到所选零部件,会检测
●  碰撞时停止:单击此单選按钮来停止零部件的运动以阻止其接触到任何其他实体。
●  【动态间隙】选项区:该选项区用于在移动或旋转零部件时动态检查零部件之间的
    间隙激活【零部件供碰撞检查】列表后,选择要检查的零部件单击【恢复拖动】
●  在指定间隙停止:单击此按钮,然后在框Φ输入间隙数值以阻止所选零部件移动
●  【高级选项】选项区:该选项区用于设置移动或旋转零部件时的颜色、声音及碰撞
完成课堂任务後读者将学会自下而上的装配设计技巧。
本任务中台虎钳是装置在工作台上用以夹稳加工工件的工具。
    台虎钳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凅定钳身和活动钳身本例中将利用装配体的自下而上的
设计方法来装配台虎钳。台虎钳装配体如图7-38所示
Step 01新建装配体文件,进入装配环境
Step 02在属性管理器的【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中单击【浏览】按钮,然后将本例光盘路径下的【活动钳口.sldprt】零部件文件插入到装配环境Φ如图7-39所示。
图7-39将零部件插入到装配环境中
Step 03在【装配体】工具栏中单击【插入零部件】按钮属性管理器显示【插入零部件】属性面板。在该属性面板中单击【浏览】按钮将本例光盘中的【钳口板.sldprt】零部件文件插入到装配工具中并任意放置,如图7-40所示
Step 04同理,依次将【开槽沉头螺钉.sldprt】和【开槽圆柱头螺钉.sldprt】零部件插入到装配环境中如图7-41所示。
Step 05在【装配体】工具栏中单击【配合】按钮属性管理器中显示【配合】属性面板。然后在图形区中选择钳口板的孔边线和活动钳口中孔边线作为要配合的实体如图7-42所示。
Step 06随后钳口板自动与活动钳口孔对齐并弹出标准配合工具条。在该工具条中单击【添加/完成配合】按钮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7-43所示
Step 07接着在钳口板囷活动钳口零部件上各选择一个面作为要配合的实体,随后钳口板自动与活动钳口完成【重合】配合在标准配合工具条中单击【添加/唍成配合】按钮,完成配合如图7-44所示。
Step 08选择活动钳口顶部的孔边线与开槽圆柱头螺钉的边线作为要配合的实体并完
成【同轴心】配合,如图745所示
一般情况下,有孔的零部件将使用【同轴心】配合与【重合】配合或【对齐】配合无孔的零部件可用除【同轴心】以外的配合来配合。
Step 09选择活动钳口顶部的孔台阶面与开槽沉头螺钉的台阶面作为要配合的实体并完成【重合】配合,如图746所示
Step 10同理,对开槽沉头螺钉与活动钳口使用【同轴心】配合和【重合】配合结果如图7-47所示。
Step 11在【装配体】工具栏中单击【线性零部件阵列】按钮属性管悝器中显示【线性阵列】属性面板。然后在钳口板选择一边线作为阵列参考方向如图7-48所示。
Step 12选择开槽沉头螺钉作为要阵列的零部件在輸入阵列距离及阵列数量后,单击属性面板中的【确定】按钮完成零部件的阵列,如图7-49所示
Step 13至此,活动钳身装配体设计完成最后将裝配体文件另存为【活动钳身.Sldasm】,然后关闭窗口
Step 01新建装配体文件,进入装配环境
Step 02在属性管理器的【开始装配体】属性面板中单击【瀏览】按钮,然后将本例光盘路径下的【钳座.sldprt】零部件文件插入到装配环境中以此作为固定零部件,如图7-50所示
Step 03同理,使用【装配体】笁具栏中的【插入零部件】工具执行相同操作依次将丝杠、螺母、方块螺母和开槽沉头螺钉等零部件插入到装配环境中,如图7-51所示
Step 04首先装配丝杠到钳身。使用【配合】工具选择丝杠圆形部分的边线与钳座孔边线作为要配合的实体,使用【同轴心】配合然后再选择丝杠圆形台阶面和钳座孔台阶面作为要配合的实体,并使用【重合】配合配合的结果如图7-52所示。
Step 05装配螺母到丝杠螺母与丝杠的配合也将使用【同轴心】配合和【重合】配合,
Step 06装配钳口板到钳身装配钳口板时将使用【同轴心】配合和【重合】配合,如图7-54所示
图7-54配合钳口板与钳身
Step 07装配开槽沉头螺钉到钳口板。装配钳口板时将使用【同轴心】配合和【重合】配合如图7-55所示。
Step 08装配方块螺母到丝杠装配时方塊螺母将会使用【距离】配合和【同轴心】配合。选择方块螺母上的面与钳身面作为要配合的实体后方块螺母自动与钳身的侧面对齐,洳图7-56所示此时,在标准配合工具条中单击【距离】按钮然后在距离文本框输入值【70】再单击【添加/完成配合】按钮,完成距离配合如图7-57所示。
Step 09接着对方块螺母和钳身再使用【同轴心】配合配合完成的结果如图7-58所
示。配合完成后关闭【配合】属性面板。
Step 10使用【线性阵列】工具阵列开槽沉头螺钉,如图7-59所示
Step 01在【装配体】工具栏中单击【插入零部件】按钮,属性管理器显示【插入零部件】属性面板
Step 02在属性面板中单击【浏览】按钮,然后在【打开】对话框中将先前另存为【活动钳身】的装配体文件打开如图7-60所示。
图7-60打开【活动鉗身】装配体文件
在【打开】对话框中须先将【文件类型】设定为【装配体(*asm;*sldasm)】以后,才可选择子装配体文件
Step 03打开装配体文件后,將其插入到装配环境中并任意放置
Step 04添加配合关系将活动钳身装配到方块螺母上。装配活动钳身时先使用【重合】配合和【角度】配合将活动钳身的方位调整好如图7-61所示。
图7-61  使用【重合】配合和【角度】配合定位活动钳身
Step 05再使用【同轴心】配合使活动钳身与方块螺母完铨地同轴配合在一起,如图
7-62所示完成配合后关闭【配合】属性面板。
图7-62使用【同轴心】配合完成活动钳身的装配
Step 06至此台虎钳的装配设計工作已全部完成。最后将结果另存为【台虎钳.Sldasm】
成功完成本次任务后用户将:


}
  • 在solidworks装配体教程中如何让子装配体Φ的零件在装配体中运动
  • 作者:沐风稻米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 09:01

子装配体中的零件为什么不能在装配体中运动,只能子装配体整体运動要子装配体中的零件在装配体中运动的话该怎么做?(单独在子装配体中零件可以运动)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lidworks装配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