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5角6分等于多少元元多少角多少分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介绍一下自身的情况,供相似情况的同学参考。
法本:虽为法本,大学几乎没听过课,期末考前一两天背诵重点,应付考试足矣,所以法学功底相当差。而
且是一个相当不喜看书的人,一看书就睡觉,所以我的司考方法适合不爱看书的同学。
去年:仓促复习一个月,最后以350败北。
今年:7月初开始,全职复习80天左右,有效时间近500个小时。早上7点半左右起床,吃完早餐背着手提电脑
去图书馆,到那后泡茶啥滴,基本上9点钟开始学习,下午17点左右结束回家,期间8个小时扣除叫外卖吃饭
、上厕所、午休和上网(因为有免费网络,偶尔看看新闻和聊QQ),白天有效时间基本上为5个小时。晚上回
家基本上不看书,晚饭后陪老婆散步回家就快21点了,洗澡什么的一弄,就22点多了,正常来说我是不会超
过12点睡觉的,所以晚上有效时间就算一个小时,这样80天每天6小时,就将近500个小时。实际上是不可能
每天都这样很有规律的学习的,难免期间会有感冒或者家里有事之类的,所以时间只能大致统计,不可能也
没必要很精确。
今年对司考也比较重视,所以打印了4张准考证,每一卷考试的时候做完卷子后,把答案抄在了准考证背后,
以便更精确的估分(选项+内容一起摘录,比如A、根据我国……我就摘A根,摘录4个选项中独有的一个字)
。考完过了几天对了答案,分数为103、97、95,最终成绩为104、97、95,所以我不认为有所谓的加分,只
不过很多人估分的时候很保守,忘记答案都的算错,最终的差距可能就会比较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卷四可能真的改的较宽松一点,我自我估分在80+,结果有99分。
很多人说司考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甚至有人计划精确到每个半天,我觉得没必要,至少对我来说是没必要
的,嫌麻烦,即使制定了也懒得执行。不过基本的阶段性还是得有的,我的计划大致分为3个阶段,详细说一
1、第一阶段,找适合自己的老师的强化班,课程我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没有免费打印的同学,可以上TB买个
便宜点的打印机,自己打印课件。此阶段,我的安排是每听一门课,然后仔细做一遍。比如:7月1日-5
日,民法……具体到8月几号完成我忘记了,我只记得因为比较懒,每一门的时间都要往后推。基本上每门课
我都会加速听,根据老师的语速设为1.5倍以内不等。因为带着手提电脑,听课比较方便,用系统自带的
window media player,同学们想要加速的推荐用这个,因为又方便音质又不会变,我看很多人在讨要加速软
件,这个都没发现,在增强功能里有一个播放速度设置,几倍随你设置。还有推荐一个安卓手机系统可以用
的加速软件:Audio Speed Changer。
2、第二阶段,强化班用过的讲义,拿出来继续消化一遍,消化一门再做一门真题,这遍真题可以加快速度。
此阶段之后好像就到9月初了。
3、第三阶段,找冲刺班,就是那种都是题目的班,有些老师的冲刺题还是蛮不错滴。本来我是想先自己做一
遍,然后再听课听解析,做了没几题偶就受不了,一下子做这么多题太无聊了,然后我就直接一边听一遍跟
4、基本上三阶段后就没几天时间了,就随意了,感觉那个重要或者薄弱就拿哪个的冲刺题再做做。
5、可能有人会问卷一和卷四是怎么准备的,说真的我没有特别可以去准备。卷一:除了上述阶段之外,偶尔
早上起的稍微早点的话,看半个小时讲义,或者睡觉前拿来看看,也没有可以的去背它。卷四:每一门法找
了2、3个案例做了一下,网上下的电子书,好像是三校的,其实也就够了,案例题稍微熟悉一下就好了,跟
选择题差不了多少的,难的是写一些法言法语的理由,反正我也不太会,短时间练习也出不了多大效果,就
这样呗。简答和论述:简答我就背了一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那5个方面的含义和要求,论述就没怎么准备,大
家都在用的模板看了一下,脑子里有大概的框架,也没打算得高分。
6、PS:建议把一下音频存到手机里,在图书馆的路上,或者吃饭的时候可以听听,不知不觉多少会吸收一点
的。比如我听的冲刺班是杜洪波的,他的一个案例串宪法还是不错的,一个流程下来能知道个大概了,一段
音频也就1个小时不到,走路或者其他空闲的时候插根耳塞听听,利用一下何尝不可!
我说过,我是个极不爱看书的人,所以……
1、刑法攻略(柏浪涛写的,此书应考很OK,推荐看,也是我今年唯一看的一本教材类用书。说实话,我本来
想听柏浪涛的强化班,但是听了一节实在觉得不咋滴,听远远不如看他的书,于是刑法成为唯一一门没听强
化班的,就看了一遍该书,本来想看第二遍,但没时间了。。。不是我损柏老师,哈哈,我同事说他的冲刺
题和讲解很不错,不过我没听也没做。书推荐购买)
2、指南针法条(冲着名气买的,TB买的D版,哈哈,不够一眼也没看过,不知道好不好,用不上)
3、张能宝真题(也是冲着名气买的,做了刑法和民法,做行政法的时候是在做不下去了,真不明白怎么会这
么出名,解析繁琐、错误屡出,着实不适合应试)
4、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历年考题解读(三校5月份出的真题,TB买的,想买D版没的卖,只好花了60大洋买正
版了,说实话这套书确实不错,只不过后面没有定价,听说是内部学员用的,怪不得都没听过。当时找到这
套书主要是看他5月份出的,解析全部是新法,而且06年前的题也有筛选进去,推荐购买)
5、有用的书就是1、4了,剩下的资料全是网上下载打印的。
此处只谈我听过的老师,其他老师我无权评论。
1、民法。民法我一共听过4个老师,段波:冲着名气去听的,据说他讲课不错,而且有很多口诀比较实用,
听了一节课之后,果断换人,感觉应该适合那种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听,语速较慢,更难受的是,很多话要重
复很多遍,虽然讲的是知识点,但老是重复受不鸟,讲课也并不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李建伟:听了他的民
法一,包括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看过李老师的一些视频,包括主持政法大学校庆的时候,确实不咋
地,但是讲起拿手的民法来,就完全换了个人,很有自信,让人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且不说适合不适合
应试,这课听的也让人舒服,不过不是很适合0基础的同学。张翔+陈飞:相信张翔很多人知道,我就不多说
,完全没问题,很适合司考;陈飞名气不咋地,但是听过课之后感觉很OK,最后冲刺我也是听的陈飞的,指
南针这两人的民法组合强烈推荐。
2、刑法。前面有说到,本想听柏浪涛的强化班,可是讲的真不咋滴,就不听了,看了一遍刑法攻略。最后冲
刺听的是方鹏,讲课一般般,就100多道题,说是出题人的弟子,爱咋咋地。韩友谊:去年听过,听韩老师的
课其实还是蛮受用的,因为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去年让我知道了很多,比如:感冒是没有药可以治好的
,只能自己慢慢恢复,感冒药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哈哈,言下之意也就是上课的时候题外话很多,这也是今
年我没有选择他的原因。刘凤科:很多人强烈推荐,我也听了一会会,最后他的口音是我拒绝他的原因,呵
呵,偶是接受不了了。
3、民诉。郭翔:强烈推荐,称得上司考民诉第一人,他的课+他的讲义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太适合应试了,
最后的冲刺也是听的他的冲刺班,100道左右题目。杨秀清:去年听了她的,首先感觉讲义太多了,还是耐心
的听完了,说实话,杨老师的课也很不错,她不但让你知其然,还让你知其所以然,适合0基础的同学。
4、刑诉。汪海燕:名气很大,去年本想听他的,但出国了。今年网上有他的课,听了之后感觉有点夸大了,
讲的很一般,至少今年是这样的,不甚推荐。杨雄:去年听了他的,谈不上很好很坏吧,只能说还可以吧。
陈少文,去年和今年都听了陈少文的冲刺班,说实话,陈老师的课比较适合我,这人也比较搞笑,强化班本
来想听他的,但是网上找不到清晰版的音频,推荐陈少文。PS:今年关注了他的新浪微博,他的付出让我佩
服,此处就不公布了,免得广告嫌疑。需要的朋友去百度吧。
5、行政法。说实话行政法没有特别OK的老师,都差不多吧,各有千秋。吴鹏:今年听的吴鹏,吴会教一些选
择题取巧的方法,说实话用处不大,课上的还行吧。林鸿潮:去年听过,其实都差不多,行政法还真的不知
道推荐谁的。冲刺题听了周小黑的,也说的出题人弟子,也就百来道题目。
6、理论法学。淳于闻:淳于老师上课我是蛮喜欢的,特别是法制史,真如传说中的好,推荐一下,今年他的
讲义内容好像不是很充实,结合后来冲刺班听的杜洪波老师的内容,也算可以吧,毕竟卷一分数也不低。去
年听了杨帆还是谁的忘记了,理论法学重记忆的感觉老师不是很重要,有时间多记一些才是王道。
7、商经法。张海峡:讲课还不错,一些口诀还真的是用的上,但是今年讲义的内容太少了点,不够给力。王
小龙:讲课中规中矩,去年听过。有时间建议两人结合起来听。
8、三国法。去年、今年,强化、冲刺,全程女杨帆,真心不二人选,根本无需解释。
9、论述。这个真不知道听谁的好,至今未找到好方法。
1、最后几天:因为我全程复习都没有高压,所有最后几天也没有像一些人说的完全休息了,也是照常在看书
,这个因人而异了。
2、考试:因为我就里考试的地方比较近,5分钟车程,所有食宿没啥好担心的。考试的时候心态好一点,不
要紧张,3个小时左右100道选择题,完全够用了,卷四可以要合理安排时间,我最后来不及,自己都很潦草
3、晚上突然想到些点与大家分享,就草草写了一下,最近比较累,很多细节回忆不起了,朋友们想了解
更多的情况,可以跟帖提问,我会与你们一起探讨的。
width:100%">
不好意思,排版没排好
width:100%">
我和楼主情况差不多,去年也是差不多这个分数过的,卷四被压到70。不过,我每天3-4个小时(只能坚持这么久),大概100来天。至于看的资料,就只有<综合知识高频考点及全真模拟训练>这套辅导书,额,因为是在新华书店买书,为了省钱,就买这套了,其他没舍得买。
width:100%">
呃~~感觉都好厉害呢
width:100%">
width:100%">
为什么不加精啊。。。版主
width:100%">
写了这么多都不加精,有些随便一句话就加精,学法网怎么搞的
width:100%">
貌似已经加了
width:100%">
驳“财税律师”又一怪论——“法律容易学”
刑诉笔记分享,22页总结左宁整本书,后期冲刺神器
76天过司考(法考)经验贴
今年取得法律资格证,朋友的公司陷入民事纠纷,我可以参加诉讼吗
苦恼,怎么提高学习效率啊。每天不住劲的看
已经考上司法局的公务员下一步通过法考!
实习遇到的一个事,没经验,有点惧怕
财税律师认为只有法律能自学,把数学看得很高深,真是可笑
学习效率低怎么办
毕业三年后,我终于下定绝心出来当助理了
法考每日一练【管辖权】
你现在的基础够过法考吗?
法考什么时候报名
法考每日一练【故意犯罪】
Copyright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年金融硕士考研复试线:395分
 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悉,北京大学2017年考研分数线已公布:其中金融硕士(025100)复试分数线总为395分,政治或综合:50分;外语:50分;专业课1:90分;专业课2:90分
本类最新资讯
权威高配师资亲授技巧,教研千锤百炼科学提分。直录播课相结合精讲互动二合一,专业团队精细化作文批改。讲练结合,随学随练稳步提升。不过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可以免费试听~
主讲老师:王江涛、唐静、李旭、唐迟、田静等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南京大学2016年江苏一本录取分数线 理395分文391分
  据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赵鸣介绍,2016年由于院校志愿从3个增至5个,考生分数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同分考生较往年增多,从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出发,南京大学精心、合理制定了录取方案。目前,文、理科考生一志愿满足率均在70%以上。
  2016年南大理科录取线395分,文科录取线391分。录取的江苏文科最高分为407分,录取到经济学类专业,理科最高分414分,录取到数学类专业。
  南大传统优势基础学科继续受考生青睐,数学专业录取分400分、天文401分、理科试验班类401分、临床医学401分、汉语言文学395分,另外,受互联网+持续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报考热度持续走高。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00分、软件工程397分、自动化398分。
            
掌上高招服务号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订阅号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在线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程中一
主讲:袁朝乐
扩展阅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南师附中姐妹花高考三门同考395分_新浪新闻
南师附中姐妹花高考三门同考395分
  龙虎网讯 金陵晚报记者报道 她们梳着同样的斜刘海,扎着同样的蝴蝶结,戴着同样的黑框眼镜,都有一双大眼睛;她们在同一天出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上学,更为神奇的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她们,竟然考了同样的分数:语数外三门总分都是395分!而且二人选测都是双A+,数学分数相同,语文和英语也都只差4分。
  她们就是来自南师附中高三(10)班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花,朱文楚和朱文倩。
  关于性格 同学说她俩爱笑
  朱文楚和朱文倩出生在1993年的国庆节。采访中,二人自始至终也没有停止过笑,而且有时候笑起来,是那种手舞足蹈的笑。同学的“爆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姐妹俩其实性格很像,同班同学梁媛告诉记者,姐妹俩性格都很活泼,都很爱笑。“她们的笑是那种‘张飞般的笑’,”梁媛说,“大笑起来不但会拍桌子、摔板凳,还会‘打’同桌……”也许正因为性格如此,姐妹俩人缘都非常好,男生女生都爱与她俩玩。
  班主任丁菁也说姐妹俩非常讨人喜欢。“她们平时对老师很尊敬,对同学都很关心,在学校里也很受大家欢迎。”姐姐朱文楚曾当过班长,妹妹朱文倩则是学习委员。丁老师说,“学校有什么活动她们也会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中经炒到这对姐妹花的身影。”
  关于生活 姐姐曾救过妹妹
  对于双胞胎,人们总认为她们会天赋异禀。“平时总有人问我们:你们会不会有心灵感应我们通常都以笑作答。”朱文倩说。
  不过,神奇的事情还真是存在的。“我听我家人说的,我几个月大的时候,一个夏天,我爸爸抱着我在房间里午睡,他睡着后直接把膀子压在我鼻子和嘴上,我当时就憋过气去了(以此告诫所有爸爸,请勿模仿)。”
  而在另一间屋里,和妈妈一起午睡的姐姐朱文楚,却突然开始狂哭不止,“据我妈妈描述,是很异常很没有来由的哭,把全家人都吵醒了。”朱文倩说,“若没有她这一哭,就不会有后来我到医院的抢救……感谢我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闹笑话的事当然也是常有的。由于模样一样,姐妹俩常被人认错。“我曾经在自己的文具盒里收到这样一张纸条:朱文楚,我喜欢你很久了。”朱文倩说。
  关于学习 姐妹俩相互促进
  从小学到初中,姐妹俩学习都非常好,一直稳定在班级前10、前5。中考的时候,姐姐朱文楚是淮安市第一名,妹妹朱文倩成绩也排在全市前列。
  2009年,姐妹俩被南师附中省招班录取。刚到一个新环境,而且周围都是尖子生,姐妹俩的成绩开始并不突出。但到了高一下学期,二人就基本在班级前5的名次上稳定了下来。“我们在学习上都是‘慢热型’的。”朱文倩说。问到学习的诀窍时,姐妹俩异口同声地说:“互相促进。”本来,家长就喜欢拿孩子做比较,而对于双胞胎姐妹,拿她们做比较的人就更多了。“有时候她考得好,我就会更努力,下次考过她;有时候我考得好,她也会追上来。”二人在被比较中成长起来,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关于高考 学归学 玩归玩
  这次高考,姐妹俩考了同样的分数:语数外三门总分都是395分,而且二人选测都是双A+,数学分数相同,语文和英语也都只有4分之差。
  由于小高考的加分不同,姐姐朱文楚以400分的总成绩名列南京市文科第四名,妹妹朱文倩则以398分的总成绩名列南京市文科第七名。虽然成绩优异,但在高考前,姐妹俩还都有些紧张,“因为重视才紧张。”而姐妹俩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态,对她们的发挥多少有所帮助。
  当然,好成绩还是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姐妹俩都表示,到了高三,就要一门心思跟着老师走,做老师布置的题目,看老师推荐的书。因此,二人从来不补课,也不额外买参考书。闲暇时,她们还会看看课外书,参加一些活动。
  “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学习的时候从不想着玩,玩的时候也从不想着学习。”朱文楚说。
  1 2 下一页
  来源:金陵晚报编辑:吴鑫浩
  关于未来 想从事文字工作
  高考前,姐姐朱文楚就已经获得了香港大学3个专业的加分:文学专业加20分,文学与教育双学位加20分,新闻专业加10分。目前进港大只是专业和奖学金的问题了。
  而妹妹朱文倩前天也参加了港大的面试,现在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从小学到中学,姐妹俩一直在一起,而本来约好一起去港大的愿望,能否实现也还是未知数。不过朱文倩早有打算,复旦大学是她的另一个选择。
  现在,除了跑跑咨询会,姐妹俩只想尽快出去旅游。“我们都很喜欢旅游,去年暑假,我们俩还自己去了海南。”说到旅游,姐妹俩都兴奋了起来。而关于未来,二人并没有太多打算。因为学的是文科,二人都想以后能从事文字工作。文学新闻还不知道。“记者这个职业怎么样”朱文倩俏皮地问。
  心理专家:真有“心灵感应”
  其实,朱文楚、朱文倩姐妹俩考出一样成绩的巧合,之前也有过几次。不但分数会相同,有时候错的题目也会相同。朱文倩说,有一次英语期末考试,让联系上下文填句子,结果二人竟然填的一模一样!老师还让她俩站起来把各自的答案读了一遍,二人才知道答的一样。只可惜都是错的。
  对于双胞胎高考考出一样的成绩,南京佳境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王虹认为这是一种巧合,“一般情况下,两个人不可能考出完全一样的成绩。朱文楚、朱文倩的语文、英语成绩不一样就是证明。”
  王虹解释说,双胞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考出一样的成绩就是一种巧合了。因为双胞胎的基因基本差不多,在思维模式、个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不足为奇。除了基因的影响,由于双胞胎从小接受的教育、家庭环境、接触的事物都基本一致,因此在考试时难免会做出一致的解答。
  另外,对于姐姐幼时救妹妹一命的事情,王虹女士认为这是双胞胎之间很微妙的东西,目前只能将其解释为“心灵感应”。
  上一页 1 2
  来源:金陵晚报编辑:吴鑫浩为考研而努力的很多个时刻,我都在想着如果日后也会有写经验贴的那一刻,我会怎么写。真的到了要写的时候,却突然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吧:本科是贸大财务管理专业,一战人大金融专硕,初试395分,复试303分,最终排名26名。初试成绩政治74分,英语二88分,396经济类联考118分,431金融学综合115分。决定要考研是在2017年的3月份,当时就在学校门口报了文都的辅导班。报班是因为自己之前别的一些考试都是自学的,没有花家里什么钱,感觉考研还是一件挺大的事而且耗时比较长,所以报个辅导班会比较心安。而且当时我处于大三下学期,在学校里的课还不少,考虑到自己的惰性,很有可能在上完一周的课之后,就很想在周末轻松一下玩一下,考研辅导班主要是在周末上课,也可以逼自己去多学习一些考研的科目。事后证明我的这个想法还是很正确的。专业课和政治的话复习时间可以稍微晚一些(因为背诵的比重比较大,开始的早也容易忘),但是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公共课早早准备绝对是有必要的,尤其是数学啊!数学就是指人大金融专硕考的396经济类联考,由于近两年数学在396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数学有越来越来越难的趋势,可以说得数学者得396,在这一点上我就吃了大亏。英语的话也应该在前期多背背单词,做做阅读这样。所以3月初至6月末我对考研的学习也就是周末去辅导班上上课,主要学习396和英语。从7月初才真正开始了泡图书馆的时光,也正式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人大431金融学综合先说专业课是因为我在专业课上付出了最多的心力。首先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虽然各大高校金融专硕的专业课都叫431金融学综合,但是参考书目不同,也就是说各高校自主命题,一般参考书目都是本校教授写的~比如人大就是黄达教授的金融学(其实就是货币银行学)以及罗斯的公司理财。由于我本科专业是财务管理,虽然考金融算跨专业,但货银和公司理财这两门课都是我本科期间的必修,虽然所学教材和考研不同,但也算有一定的基础,我从7月份才开始真正系统性地学习这两本书。第一遍复习是最仔细认真的,持续了将近2个半月,到9月底才结束。时间久是因为金融学做了整整一大厚本子的笔记,公司理财完成了考试范围前19章的全部课后题,这是两项大工程,也是我非常推荐同学们去做的两件事。首先是因为考研是一个长期的备考,后期复习的时候很容易抓不住重点,看着看着书就走神,而且每个人的难点都是不一样的,第一遍复习的时候针对自己的难点着重查询相关资料,做好笔记,之后再看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加深印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太正确了,尤其考研这种阵线较长的备考,更要随时做好笔记,不然你会发现这一刻搞明白的一个知识点,一个月后进行下一轮复习时又不清楚了。其实当你完成这两项浩大的工程,自己也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备考后期经常会很焦虑地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什么也不会,这个时候抱着大厚本的笔记就会觉得嗯,我也是投入了很多时间在考研上的,然后就会有自信许多。
对于公司理财来说,第一轮复习要把课本的正文部分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全部看一遍,有时候大概一整个下午看完一个章节的正文,再一整个下午做完这一章的课后习题,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但是公司理财这本书读起来计算题太重要了,思路和细节是计算题的关键。我的习惯是把课后题写在纸上夹在书里题目相应的位置,第一次做题时就把自己的失误之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后几轮复习的时候发现犯过一次错的地方往往还会再犯错,所以第一次做课后题时就把自己的易错点标出来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十月份我进行了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这一轮对于金融学我主要看的自己的笔记,没怎么看教材;(因为我的笔记整理的也真的是很全很全了...)而对于公司理财的正文部分过得就比较快了。这里要谈到我认为两门专业课在复习上的区别,金融学应该在前期全面把握大框架,后期着重细节;而公司理财正好相反,应该在前期事无巨细地把握每一处细节,后期再融会贯通成自己的投融资框架。这是因为人大真题中对金融学的考察比较细致(虽然今年呈现出宏观分析的趋势),尤其是小题的考察很细,前期背了也容易忘...而公司理财不管是小题还是计算大题,对背诵的考察都很少,考生应该力求对公司理财的深层次逻辑有精准的把握,这样不管出什么样的题也不怕~人大对于公司理财的考察应该就是比浅显的层次稍微深一点点吧,也没有很难,用心读两遍教材,是读进去的那种,再把课后习题独立做两遍(独立做很重要,千万不能一边看答案一边做),应该就能达到人大真题要求的水平了。两轮之后的复习对于小细节点查漏补缺,强化记忆即可。第二轮复习时我在笔记本上是这样总结的:“金融学可以划分为货币、信用与利息;金融市场与机构(从中抽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大块内容要着重细致掌握);货币需求、供给理论与货币政策;通胀与金融监管和发展;相对独立的国际金融部分。公司理财比较重要比较难的核心点有:外部融资需要量的计算(可以和后面的融资决策对照学习);财务现金流量和增量现金流量;投资决策和资本预算(几个盈亏平衡点);CAPM和APT;股票与债券的估值(也可以和融资理论结合起来)最后一部分的资本结构里包含内容较多: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债券or股票的选择);发放股利or留存收益的选择;资本成本的预算(主要是收益率和贝塔值的确定问题)。以上是我在9月30日做出的笔记,大家总结的重难点不同是非常正常的,我想说的是复习到第二轮这个时期,一定要对两本书拥有了自己的理解,闭上眼有一个框架出来,而不是单纯地读完了教材而已。如果同学们到了这个时期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有些紧迫感了。专业课第二轮复习大概在10月20号左右结束,之后我就从网上搜集到人大以及央财贸大清华等等其他高校的431考研真题,大概30套,每天做2套真题,然后对答案做笔记,涉及自己不清楚的部分再回归教材好好阅读一遍,有时候一个知识点可以延伸到很多知识点,所以我用了大概20天的时间来做名校真题,大概到11月中旬的时候结束。关于真题,人大的真题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从2011年开始只有7套而已,内容不多,其实在我一轮复习时就已经看过一遍了,所以这次做高校真题时我先从外校开始,要注意外校有一些知识点人大是不考的,比如清华考察的二叉树,这些题目直接放弃就可以,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个大致思路,没有必要深究。看过其他学校真题后再一次回归人大真题,这次就要认真对待了,争取每道大题都独立写出完整的答案,虽然11月份的我做这件事还是有些困难的,当时的状态是很多知识我都知道,但是一下笔又无法完整写出来,所以当时对于真题的小题和大题中的计算题处理的比较认真,论述题基本都是列框架这样。做真题的阶段结束之后就快进入12月了,到了这个时候,公司理财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只需要保持做计算题的手感和对细节知识点的记忆,而对于金融学,此时我的脑海中框架是清晰的,具体内容却还写不全,只剩一个月了其实还挺冒险的,当时就安慰自己说,即使第一轮就背熟了,时隔两个月还是会忘记,所以从现在开始背还不晚。而且最后一个月要分许多时间给政治,数学和英语也要每天刷,留给专业课的时间不如以前多。我的策略是花几天的时间,把金融学课本上的小知识点(而且按照往年真题,推测是比较容易考的内容,比如一些重要时间,重要机构,虽然今年完全没有考察这些)打到电脑上,因为打字会比较节省时间,然后打印出来每天看看。论述题的背诵就结合我在一轮时做出的笔记,按照我之前的划分,金融学大概可以分为六七部分,那么我就每天背一个部分的笔记,这样算下来至少还可以重复背两三遍。这个时期背诵的效率就很重要了,其实每一个部分内容并不多,专心致志地去背,一个到两个小时足够背的很熟练,但是如果唧唧歪歪磨洋工,会发现一个下午就这样悄悄溜走了...血的教训。所以在背书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高效完成任务,可以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今天下午3点到5点背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理论这块的知识,那么3点半的时候看一下表,自检一下是否已经达到四分之一的进度了,一块表对复习和考试都是相当重要的,也可以让你避免以看时间为借口而不关机学习。政治因为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从一开始对于政治就不够重视,当时的理解是马原是大家公认的难点,但是我在高中时就已经学的比较透彻了,所以不用着急开始。上半学期以及暑假时跟着文都辅导班的老师捋了政治四个科目的框架,当时做的笔记一直留着,对后期复习也很重要。主观题的话我跟的是蒋中挺老师的教辅,不太厚但都是精华内容,实际上到了这个时期看到厚的书就应该舍弃了,因为真的背不完。还有任燕翔老师的主观题解答思路我也是认真阅读了的。因为我政治还算有基础,所以基本跳过了第一轮复习,但是对于其他同学,尤其是理科同学,第一轮还是相当关键的,尤其马原和史纲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建议投入较多的时间。不得不说名师们对于政治考研的主观题确实有一套,但也不用投入太多时间,花个三四天的时间集中听一下,基本就能get了。快到12月份时各种模拟套卷陆续出了,市面能买到的我全都买了,有的老师的套卷做一两套就感觉有点偏,直接弃掉,其余的还是质量很高的。从开始做套卷,我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之前对于政治一直自我感觉良好,没想到做第一套就错了八道多选题,再做第二第三套也是六七道这样的错误量,那几天就非常崩溃了,然后还是努力平静下来分析原因,选择题的考察点还是很细的,和基础没有很大的关系,我高中背的一些东西都是之前的政策了,这几年出了许多许多新的提法,大家懂得。政治多选题还是很看缘分的一个东西,但是在考试那天之前,你就只能不停地背不停地背。我还记得考试前一天,虽然已经很焦躁了,但还是逼自己在图书馆楼道又大声读了一遍政治选择知识点,结果第二天一早的政治考试,发现昨天刚好复习到了好几个题目,所以说考前抱抱佛脚的背诵还是很有用的,尽管当时复习到的题目也有几个没做对...但是最后选择题的得分大概在41分左右吧,能扣10分以内我就真的很知足了。主观题的话大家一般都是推荐直接背蒋五的主观题答案,但我总是担心万一没考到原题怎么办,所以也准备了每个科目的一些模板,但是事实证明蒋五还是压的很准的,明年会不会预测中没人知道,反正每年的政治都是蛮看缘分的,但准备的充分总不会错。此外字写得工整漂亮对于主观题得分也是挺重要的。396经济类联考我最终的分数是118分,进入复试的同学少有396低于120分的,所以关于396我所能提供的更多是教训吧。虽然看不到各科的得分,但我认为主要的失分还是在数学上了,因为逻辑对答案之后发现大概是没有错或者错一个,而写作一向是我的强项。数学在考场上的感觉就很糟糕&从选择题就开始不断卡住,和预想中的简单完全不同,当时心态就有点崩,然后大题好像有两道都没做出来吧。虽然出考场大家都在吐槽今年的数学好难,但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和数三肯定是没法比的。往年的396数学基本是答案可以一眼看出的那种,其他同学吐槽的难,应该是数学居然要费一番思索了,但是他们都在一番思索之后最终得出了答案,而我,是真的没有做出来&我本人是比较典型的文科生,本科期间就没好好学高数,准备初试的过程中虽然也很重视数学,但分了许多的精力去学习逻辑和写作,但今年考的逻辑非常简单,虽然考了一些往年的199或者MBA考试中的逻辑原题,但属于那种即使你没有复习到原题,第一次做也不会出错的类型..对于多数人来说全对或者只错一两个应该没什么难度,而写作这部分应该也是完全拉不开分数的,今年的396中的逻辑和写作有些鸡肋,越来越像数三了,私以为这可能是中财专硕明年退出396改考数三的原因吧...学长们都说,如果学数学学崩溃了,就做做真题吧,因为之前的真题是真的简单。所以我就是这样照做的,然后一直告诉自己说,就赌一把今年的数学还跟往年一样简单了,现在想想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啊。强烈建议备考的同学在前期打好数学基础,且一定要多做难题啊。但是也不是说逻辑和写作就不重要了,可能也是因为我本人比较擅长这两块,而对于文字不太敏感的理科生还是要提起重视的,尤其逻辑的入门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的,很多东西初听比较抽象,跟个老师的课就会发现,其实还挺简单的。但是像我到了12月还翻出厚厚一沓MBA和管理类联考的逻辑真题,从1990年的开始做,就还挺没必要的了...逻辑建议暑假开始,入门之后保持每天20道的题量即可。写作的话,文都的王帅老师真的是我考研复习中的一股清流,每天学的很累,去辅导班听王帅老师用东北话讲讲段子,就觉得好开心啊(其实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老师讲干货而不是段子,但王帅老师是真的太逗了啊哈哈哈哈,而且段子对于写作也很有帮助)英语我的英语考了88分,是还不错的分数,但是对于英语其实投入的复习时间最少,因为我的英语基础一直都不错。主要就是在3月至7月间跟着文都的辅导班老师听听课,一直在背何凯文老师的单词,暑假期间做过英一的阅读真题,错的不少,英语一真的比英语二难好多,但是我个人觉得,做英语一对英语二的帮助也不太大,反而会浪费时间,所以后期就直接做英语二了,然后正确率一下子就上去了。也有几年的真题比较难,印象里2015年的阅读题错的比较多,错误原因也主要是对题目的理解,并不是看不懂。后期我就拿出一段时间,集中理了一下真题的阅读提问思路,以后就一直往这个思路去掰自己,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时间再投入给英语了。运气好的是今年的英语又挺简单(去年的就已经很简单了),对答案之后发现自己扣了两三分的样子。其实英语二的话,只要基础不好的同学好好背单词多练练阅读,是拉不开大差距的。
■B区优秀大学盘点,18考研调剂&19考研择校可参考 ■文都全年集训营全面开营,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你的对手太可怕,他们真的很能学&&■女孩要不要考研?这些事实要接受!
北京文都2019考研鹰飞集训营全年营火热报名中!名额有限,快来参加吧!
精彩名师课堂精品小班课程精选学习资料精妙学科答疑精细学员管理精致贴心服务微博@北京文都学校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a8efe7dac7fdddc077572.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元8角3分等于多少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