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压采样电路路一相电压正常另一100伏一相300伏是哪里问题

三相电其中两相电压高,另一相正常是什么原因_百度知道
三相电其中两相电压高,另一相正常是什么原因
我们超市用的是三相电,这几天不知咋的其中两相电电压高,一相260-270V一相245-250V,而另外一相正常235V,把所有的的负载关掉,电压正常三相都是235V,请问这是咋回事?
这2相电的负载分支中有2个分支不能用,合上闸电压就会升高,不合电压在240以内基本可以用,但相对主进电电压还是有点高,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三相负载不平衡,电压低的一相负载太大
采纳率:62%
这说明你们超市三相负荷分配的不平衡,有的相负荷多,有的相负荷少。
开了补偿柜了吧
补偿柜是什么,可以解释一下吗
看来你们的超市没有专用的配电房,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相电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三相电最高电压是多少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大家都在学
论坛热贴排行
课时数:65
课时数:13
课时数:10
三相电最高电压是多少相关专题推荐17春北交《电路分析》在线作业一二{百分答案}
可以代做所有奥鹏平台的作业,小论文、毕业论文、离线作业、考核作业、在线作业、在线测试有需要的请联系本人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在动态电路中,不能发生跃变的是( )。
B. 电容电压
C. 电感电压
&对称三相电源是指由三个等幅值、同频率、初相位依次相差()的正弦电压源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组成的电源。
3.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感抗大于容抗,则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
B. 电压超前电流
C. 电流超前电压
4. &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 )。
D. 由外电路来确定
5. &三相电路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则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
A. 相电压,有效值是380V
B. 相电压,有效值是220V
C. 线电压,有效值是220V
D. 线电压,有效值是380V
6. &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 )。
A. 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B. 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C. 和电流的方向一致
7. &电感元件吸收的能量是以()的形式储存在元件的()中 。
A. 电场能量,磁场
B. 电场能量,电场
C. 磁场能量,磁场
D. 磁场能量,电场
8. &网孔电流法中,以网孔电流作为电路变量时,需要按照()列出电路方程。
B. 元件的VCR
D. 以上三个都需要
&在二阶电路的非振荡放电过程,电流小于其最大值时,电感()能量,磁场();当电流大于其最大值时,电感()能量,磁场()。
A. 吸收,建立 ,释放,逐渐消失
B. 释放,建立,吸收,逐渐消失
C. 吸收,逐渐消失,释放,建立
D. 释放,逐渐消失,吸收,建立
10. &电感元件中储存的能量是()。
B. 磁场能量
C. 电场能量
11. &在RC并联的正弦电路中,如果电阻中电流为5A,总电流为13A,那么电容中电流为(
&当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用其等效电路替代后,未被替代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应当()。
A. 均发生改变
B. 均保持不变
C. 电压变,电流不变
D. 电流变,电压不变
13. &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欧姆,则等效为角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A. 全是10欧姆
B. 两个30欧姆一个10欧姆
C. 全是90欧姆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和()组合等效置换。
A. 电流源,电阻的串联
B. 电流源,电阻的并联
C. 电压源,电阻的并联
D. 电压源,电导的并联
&对一个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的电路,当以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列写方程时,根据KVL可以列出()个独立方程。
16. &当电路中存在受控源时和在非线性电路中,叠加定理是否适用()。
B. 均不适用
C. 前者不适用,后者适用
D. 前者适用,后者不适用
17. &电路元件按照与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以分为( )。
A. 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
B.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C. 二端、三端、四端元件
D. 时不变元件和时变元件
18. &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在RL串联的正弦电路中,如果电阻上电压为30伏,电感上电压为40伏,那么总电压为(
20. &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是通过()来表达的。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6 分。) &V 1.
&以下有关电位差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位的差值称为电压
B. A、B两点的电压以UAB表示,UAB=UB-UA
C. 电位差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2. &以下有关全电路欧姆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它用于分析回路电流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
B.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I=E/R
C.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I=E/(R+r0)
D. 它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的关系
3. &关于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与穿过这一线圈的磁通量成正比
B. 与穿过这一线圈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C. 与穿过这一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D. 与线圈的匝数成正比
三、判断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受控源自身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受控源是无源元件。( )
2.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
3. &周期性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是不断地随时间而变化的。()
4. &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5. &电感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
&原来不带电荷的电容器C与电阻R串联后,与直流电压U接通瞬间,电容器两端电压UC=U,充电电流iC=0。(
7.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且与电压同相
8. &应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9. &电阻并联时,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
10. &直流电可以通过电容。()
&对耦合电感元件来说,一个线圈向另一个线圈所提供的互磁链与其自磁链之比总是小于或等于1的。()
12. &电路理论中所研究的电路是实际电路。()
13. &一个提供恒定电流的电源称为电流源。( )
14.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15. &品质因数高的电路对非谐振频率电流具有较强的抵制能力。()
16.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变化的趋势有关。()
17. &谐振状态下电源供给电路的功率全部消耗在电阻上。()
18. &电路图是用图形表达的实际电路的模型。()
19. &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
20. &叠加电路不仅可以用于线性电路,在非线性电路中同样适用。()
21. &集中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一个单口网络,若其是线性无源的(不含独立源但可含受控源),则理论上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在动态电路中,不能发生跃变的是( )。
B. 电容电压
C. 电感电压
2. &对电路中所列网孔方程的未知变量是( )
A. 支路电流
B. 节点电位
C. 支路电压
D. 网孔电流
3. &电容元件吸收的能量是以()的形式储存在元件的()中。
A. 电场能量,磁场
B. 电场能量,电场
C. 磁场能量,磁场
D. 磁场能量,电场
&通过RC电路接通直流电压源的过程也是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源的能量利用率为()。
A. 充电,100%
B. 放电,50%
C. 放电,100%
D. 充电,50%
5. &电感元件吸收的能量是以()的形式储存在元件的()中 。
A. 电场能量,磁场
B. 电场能量,电场
C. 磁场能量,磁场
D. 磁场能量,电场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中,电容不断的()热量,电阻()热量,从而是将()能转化为()能。
A. 释放 ,吸收,热能,电场能量
B. 释放,吸收,电场能量,热能
C. 吸收,释放,热能,电场能量
D. 吸收,释放,电场能量,热能
7. &将三相对称负载以星形(Y)方式接入对称三相四线制电源,若将中线断开,则(
A. 三相负载仍能正常工作
B. 三相负载中的电流均为零
C. 有的负载端电压过高,有的负载端电压过低
D. 二相负载正常工作,一相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8. &当电路中存在受控源时和在非线性电路中,叠加定理是否适用()。
B. 均不适用
C. 前者不适用,后者适用
D. 前者适用,后者不适用
9. &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
10. &载流线圈之间通过彼此的()相互联系的物理现象称为磁耦合。
C. 电场和磁场
11. &变压器的基本作用是( ).
&对称三相电源是指由三个等幅值、同频率、初相位依次相差()的正弦电压源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组成的电源。
13. &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 )。
D. 由外电路来确定
14. &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15. &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欧姆,则等效为角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A. 全是10欧姆
B. 两个30欧姆一个10欧姆
C. 全是90欧姆
&在RL串联的正弦电路中,如果电阻上电压为30伏,电感上电压为40伏,那么总电压为(
17. &当外电路闭合时,测得电源端电压为0,这说明()。
A. 外电路短路
B. 外电路断路
C. 电路电流比较小
D. 电源内阻为0
18. &三相电路中电源星型连接、负载星型连接时()。
A. 每相负载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
B. 相电流等于相应的线电流
C. 中性线电流等于三相电流之和
19.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感抗大于容抗,则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
B. 电压超前电流
C. 电流超前电压
&对一个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的电路,当以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列写方程时,根据KVL可以列出()个独立方程。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6 分。) &V 1.
&关于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与穿过这一线圈的磁通量成正比
B. 与穿过这一线圈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C. 与穿过这一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D. 与线圈的匝数成正比
2. &描述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
3. &以下有关电位差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位的差值称为电压
B. A、B两点的电压以UAB表示,UAB=UB-UA
C. 电位差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三、判断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
2. &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3. &无论是直流还是交流电路,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都是RL=R0。()
4.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
5. &直流电可以通过电容。()
6.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7. &谐振状态下电源供给电路的功率全部消耗在电阻上。()
&对耦合电感元件来说,一个线圈向另一个线圈所提供的互磁链与其自磁链之比总是小于或等于1的。()
9. &电压源的端电压是一个特定时间函数,与其流经的电流无关。()
10.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变化的趋势有关。()
11. &无论电感的电流是正值还是负值,其储存的能量都大于或等于零。()
12. &无论电容的电压是正值还是负值,其储存的能量均大于或等于零( )
13. &电路图是用图形表达的实际电路的模型。()
14. &应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开路代替。()
15. &受控源自身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受控源是无源元件。( )
16. &一个提供恒定电流的电源称为电流源。( )
17. &正弦量的初相是与时间起点的选择无关的。()
18. &RLC 多参数串联电路由感性变为容性的过程中,必然经过谐振点。()
19. &电阻并联时,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
20. &集中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21. &应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22. &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总是阻碍流的变化趋势的。()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容上的电压越大,则通过该电容的电流越大
B. 电感元件某时刻电压为0,则该时刻电感储能一定为零
C. 电容电压的绝对值在某时刻达到最大值时,此时电容储能也最大
D. 若电容上某时刻电压为零,则该时刻电容上的电流一定为零
2. &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 )。
D. 由外电路来确定
&对一个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的电路,当以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列写方程时,根据KVL可以列出()个独立方程。
4. &变压器的基本作用是( ).
5. &电感元件中储存的能量是()。
B. 磁场能量
C. 电场能量
6. &就方程的数目来说,支路电流法的方程数为()。
7. &当电路中存在受控源时和在非线性电路中,叠加定理是否适用()。
B. 均不适用
C. 前者不适用,后者适用
D. 前者适用,后者不适用
&当一个线性电阻元件的端电压不论何值时,流过它的电流恒为零值,这样的电路称为()。
D. 闭合电路
9.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位于第()、()象限。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在图上表示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与元件的()有关。
&在振荡放电过程,通过各参数的表达式可知,他们的波形呈现()的状态,储能元件的能量()。
A. 衰减振荡,保持不变
B. 等幅振荡,保持不变
C. 衰减振荡,周期性交换
D. 等幅振荡,周期性交换
12. &在三相电路中,下列四种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当负载作星形连接时,必定有中线
B. 凡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其线电流必定是相电流的1.732倍
C. 三相四线制星形连接下,电源线电压必定是负载相电压的1.732倍
13. &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的实际方向()。
C. 随时间变动的
D. 可能未知可能随时间变动
14. &电路元件按照与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以分为( )。
A. 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
B.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C. 二端、三端、四端元件
D. 时不变元件和时变元件
15. &将三相对称负载以星形(Y)方式接入对称三相四线制电源,若将中线断开,则(
A. 三相负载仍能正常工作
B. 三相负载中的电流均为零
C. 有的负载端电压过高,有的负载端电压过低
D. 二相负载正常工作,一相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16. &电路分析中,节点电压法中是以( )为求解变量的
A. 节点电流
B. 网孔电流
C. 网孔电压
D. 节点电压
17. &网孔电流法适用于()电路,回路电流法适用于()电路。
A. 平面,平面或非平面
B. 非平面,平面
C. 平面,平面
D. 平面或非平面,平面
18. &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19. &网孔电流法中,以网孔电流作为电路变量时,需要按照()列出电路方程。
B. 元件的VCR
D. 以上三个都需要
&电源电动势是8伏,内阻是0.2欧,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为()。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6 分。) &V 1.
&描述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
2. &以下有关全电路欧姆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它用于分析回路电流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
B.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I=E/R
C.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I=E/(R+r0)
D. 它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的关系
3. &以下有关电位差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位的差值称为电压
B. A、B两点的电压以UAB表示,UAB=UB-UA
C. 电位差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三、判断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2. &正弦量的初相是与时间起点的选择无关的。()
3. &集中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4. &电感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
5. &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总是阻碍流的变化趋势的。()
6. &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件来抽象表征。()
7. &直流电可以通过电容。()
8. &应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开路代替。()
9. &谐振状态下电源供给电路的功率全部消耗在电阻上。()
&对耦合电感元件来说,一个线圈向另一个线圈所提供的互磁链与其自磁链之比总是小于或等于1的。()
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电工基础知识一、学习内容:第一节
电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节
直流电路 ――――――――――――――――――――7 第三节
电磁感应 ――――――――――――――――――――11 第四节
单相交流电路 ――――――――――――――――――17 第五节
三相交流电路 ――――――――――――――――――33二、学习目标: 1、 2、 3、 4、 5、 6、了解物体带电、导体、绝缘体、电路的概念。了解电场、电阻、电流、电压、电动势、电功率、电能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了解磁通、磁通密度、电磁感应、电感、自感的概念,知道有关计量单位。 会正确使用右手定则、电动机左手定则、发电机右手定则。熟悉交流电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等。7、 8、 9、会使用表达式、相量图正确表示交流电。熟悉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在交流电流中的特点。 会计算常见的简单单相交流电路。10、 理解三相交流电的概念。 11、 熟悉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 12、 会计算简单的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三、学习重点 1、 2、单相交流电路的计算。 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四、学习难点 1、 2、 3、电磁感应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特点。 相量图表示交流电。五、测试方法通过学员做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检测学员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六、时间安排
电的基本知识(复习)一、 物体的带电与电场提问:举例说明物体带电的现象(化纤衣物摩擦生电、雷电等),物体为什么会带电? 1、 物质的结构电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关,物质的结构为: 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正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中性的原子失去电子,就带正电,成为正离子;获得电子,就带负电,成为负离子。 2、 物体的带电演示:摩擦生电,使用塑料棒在头发上摩擦,吸引小纸屑。当一个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时,正负电荷就不相等,物体就会带电。物体所带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 3、 电场电场存在于带电体周围,它是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媒质。 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电场能对位于该电场中的电荷产生作用力。 电场作用在电荷上的力叫电场力。 电场力的大小与电场的强度有关。 核外电子(负电)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 质子(正电)电场的强弱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多少有关。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等于单位电荷在电场这一点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即E?FQ(N/C)式中
Q――正试验电荷的电荷量,C(库仑);F――Q电荷在电场内某点所受的电场力,N(牛顿)。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也叫电场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在这一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物体所带正电与带负电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反,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二、 导体和绝缘体提问:请举例说明常见的有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 1、 导体导电能力很强的物体称为导体。导体内部拥有大量的自由电子或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或离子)能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 2、 绝缘体几乎不能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其原子核对其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很强,自由电子极少。 三、电路及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就是电流流过的路径,一个完整的电路都是由电源、负载(用电设备)、联接导线以及控制电器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电源:就是产生电能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并向用电设备供给能量。负载:就是用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联接导线:它把电源和负载连接成一个闭合通路,起着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控制电器:其作用是执行控制任务和保护电器设备。电源2、电路图开关K灯泡导线图1-1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图1-2
图1-1对应的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表示的电路。 支路:一段没有分支的电路。结点:凡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相汇合的点。图1-3
电路图回路:自电路中某一点出发,经过一周又回到该点的任意闭合路径。 四、电流和电阻 1、 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合I表示,计算式为I?Qt 式中
Q――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C;t――通过电荷量Q所用的时间,s(秒)。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1A=1C/1s。还有毫安(mA)或微安(μA)。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举例说明:闭合回路是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 2、 电阻电流通过导电体时所受到的阻力称为电阻。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它的几何尺寸、材料有关,可用下式表示R??LS 式中
R――导体的电阻,Ω(欧姆);L――导体的长度,m(米);S――导体的截面积,mm2(平方毫米);ρ――导体的电阻率,指在一定的温度下,长为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Ωomm/ m。电阻的电位还有兆欧(MΩ)、千欧(kΩ)、毫欧(mΩ)、微欧(μΩ)。 常用导电材料的电阻率,见表1。表1
常用导电材料的电阻率 例1-1:求1km长,截面为25mm的铝导线在20℃时的电阻。 解:R??LS?0.0283?100025?1.132(?)22五、电压、电位、电动势 1、电位在电场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某一点移到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规定为零)所做的功叫做该点的单位,用?表示。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等于这两点间的电压。比喻:用水位说明电位、参考点。 2、电压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点移到低电位点所做的功叫做这两点间的电压,用U表示。 当电荷量为Q,所做的功为W时,则电压为U?WQ 式中
W――正电荷Q由高电位点移到低电位点时所做的功,J(焦耳);Q――正电荷量,C。电压的电位为伏特(V),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A)。 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即电位降的方向。 3、电动势电源将电位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叫做电动势,用E表示。E?WQ 式中
W――正电荷Q由负极移到正极时所做的功,J(焦耳);Q――正电荷量,C; E――电动势,V。电动势的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即电位升的方向。 第二节
直流电路一、欧姆定律1、电路图的几种表示方法,如图2-1所示。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反映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在电阻一定的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施加于电阻上的电压成正比。也可以说成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与电阻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I?URRRBU图2-1
电路图的几种表示方法 式中
I――电流,A;U――电压,V; R――电阻,Ω上述公式也可以写成:U?IR R?UI 例2-1
有一电热器的电阻为44欧姆,使用时的电流是5安,试求电压的供电电压。 解:U=IR=5×44=220(V) 例2-2
已知一电阻两端所加电压为220V,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求该电阻为多少欧姆? 解:R?UI?2200.5?440(?)二、串、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将几个电阻的首尾依次连接起来,中间没有分支,各电阻流过同一电流,这些电阻的连接叫做串联,如图2-2所示。串联电路的特点:(1) 流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2) 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即
U=U1+U2; (3) 电路总电阻(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阻值之和,即
R=R1+R2; (4) 各电阻上的电压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5) 电路中消耗的功率等于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之和,即
P=P1+P2; (6) 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2、并联电路将几个电阻的头和尾分别接在一起,使之在电路中承受同一电压,这些电阻的连接叫做并联,如图2-3所示。 R1 R2R(a)图2-2
串联电路图(b)(a)电路图;(b)用等效电阻代替串联电阻 (a) I2 R2(b) R图2-3
并联电路图(a)电路图;(b)用等效电阻代替并联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1) 电路中各电阻上所承受的电压相同;(2) 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电流之和,即
I=I1+I2;(3) 电路中的总电阻(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 3、混联电路电路中既有相互串联的电阻,又有相互并联的电阻,叫做混联电路。分析混联电路时,应先合并串联或并联部分,逐步对电路进行等值简化,求出总的等效电阻,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由总电阻、总电压(或总电流),求出电路中的总电流(或总电压),最后再逐步推算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三、电功率和电能 1、电功率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简称功率)。它表明了电能与非电能相互转换速率的大小。负荷接受的电功率等于负荷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负荷的电流的乘积,常用P表示。P=UI式中
P――电功率,W(瓦特);U――负荷端电压,V; I――负荷电流,A。同理,电源产生的电功率等于电动势与电流的乘积。 2、电能电流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能。电能的大小不仅与电功率的大小有关,还与作功的时间长短有关。其表达式为W=Pt式中
P――电功率t――时间,h;W――电能,Wh(瓦·时)或kWh(千瓦·时)。例2-3
已知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220V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54A,问5h内该灯泡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解:灯泡的功率
P=UI=220×0.454≈100(W)=0.1(kW)
5h内灯泡消耗的电能
W=Pt=0.1×5=0.5(kWh) 3、电的热效应电流通过电阻时要发热,其发热量同电流的平方、回路中的电阻及通过电流的时间成正比,即Q=I2Rt
(J)=0.24 I2Rt
(cal)上式表明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关系,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J(焦耳)等于0.24cal(卡)。第三节
电磁感应(复习)准备指南针2支、条形磁铁2支、U形磁通、电池、通电直导体,演示磁现象。 一、磁提问:生产、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周围具有磁场?如地球、指南针等。 1、磁场在磁体周围空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它对载流导体或运动的电荷都有力的作用,这一特殊物质叫做磁场。磁体具有极性,其两端极性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为北极(N极),一端为南极(S极)。 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磁场不仅有方向,而且还有强弱,一般用磁力线来描述,磁力线的方向由N极指向S极,磁力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通和磁通密度垂直通过某一截面的磁力线叫做磁通量(简称磁通),用Φ表示,其单位是Wb(韦伯)。 磁通量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但不能表示磁场的方向。垂直穿过单位截面的磁通量叫做磁通密度(也叫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其单位是T(特斯拉)。磁通Φ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为??BS或B??S 式中
Φ――穿过截面S的磁通,Wb;S――与磁场垂直的面积,m; B――磁通密度,T。 23、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准备:通电导体、指南针、通电螺管线圈,演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管线圈内的磁场。通电的导体周围有磁场,这个磁场也可用磁力线来描述。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磁场的方向也改变。其关系可用直导线右手定则来确定,如图3-1所示。将右手拇指伸直表示电流的方向,卷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方向。 图3-1
直导线的右手定则图3-2
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和导线周围磁力线方向为了同时表示出电流的方向和导体周围磁力线的方向,通常用“”表示导线的截面,用“ ”和“
”两种符号分别表示与纸面垂直导线中的电流流入和流出的方向。当已知电流方向时,由直导线右手定则很容易就能判断出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如图3-2所示。如果把单根导线卷成螺管线圈,再通上电流,那么螺管线圈的磁场如图3-3所示。磁通方向和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也可用线圈右手定则来确定,如图3-4所示。用线圈右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的方法,使卷曲四指的方向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相同,那么伸直的拇指即表示线圈内磁力线的方向。
二、电磁力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准备通电直导体,均匀磁场,演示通电导体受力。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称为电磁力。图3-5中(a)图是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b)图是两磁极的均匀磁场,(c)图是两磁场的合成,(d)图示出了导线受力方向。由于合成磁场在导线上、下两侧强弱不等,迫使导线向磁场弱的一侧运动。 图3-3
螺管线圈的磁场 图3-4
线圈的右手定则图3-5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a)载流直导线的磁场;(b)两磁极的均匀磁场;(c)两磁场的合成,(d)合成磁场使载流导线受力。 2、作用力的方向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及磁场方向的关系可用电动机左手定则来确定,如图3-6所示。平伸左手,四指并拢并与大拇指垂直,使磁力线垂直通过掌心,四指指向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电磁力的方向。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又称为“电动机左手定则”。三、电磁感应1、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图3-7
发电机右手定则 图3-6
电动机左手定则 当导线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时,若导线切割了磁力线,在导线中就将产生电动势,这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用e表示。由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用发电机右手定则来确定,如图3-7所示。平伸右手,四指并拢并与大拇指垂直,使磁力线垂直穿过掌心,大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则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发电机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这个判断方法又称为“发电机右手定则”。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同磁场强弱、导体运动的速度、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当导体沿着与磁力线垂直方向运动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式中
e――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V;L――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m;V――导体的运动速度,m/s; B――磁通密度,T。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准备1个螺管线圈、条形磁铁、双向检流计,演示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当与线圈回路交链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回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有这样的规律:由它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总是反抗原有磁通的变化,也就是说,当磁通增加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反;当磁通减少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同。这就是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即e??N???t 式中
e――感应电动势,V;N――线圈匝数;ΔΦ――磁通变化量,Wb; Δt――磁通变化ΔΦ所需时间,s。公式中负号是由感应电动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具有反抗原有磁通变化的规律决定的。 3、自感电动势和电感当通过线圈的电流产生变化时,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也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磁通反过来又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由于线圈本身电流的变化而在本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用eL表示。根据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也和感应电动势一样,总是反抗线圈中原有磁通的变化,即线圈中电流增加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线圈电流的方向相反,如图3-8(a)所示;当电流减少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同,如图3-8(b)所示。
自感电动势方向 自感电动势表达式与感应电动势一样,即eL??N???t(a)电流增加情况;(b)电流减少情况 通常把线圈匝数N和穿过线圈的磁通Φ的乘积叫做磁链,用Ψ表示,即Ψ=NΦ。因磁链的变化量ΔΨ=NΔΦ,所以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可改写为eL?????t 通过线圈的自感磁链与通过线圈的电流I的比值,叫做线圈的自感,即L??I 电感的单位是H(亨利),较小的电感单位有mH(毫亨)或μH(微亨)。 当电感参数为常数时,自感电动势eL也可表达为eL??L?i?t 式中,?i?t表示电流的变化率。由此可见,eL的大小与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式中负号是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具有反抗线圈中电流变化的规律决定的。第四节
单相交流电路一、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1、 交流电所谓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或电动势、电压)。 我们日常生活或生产中用的交流电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交变的,所以叫做正弦交流电,简称交流。注意: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如果只有大小变化,而方向没有变化的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例如:电池供电的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增加,电流逐渐减小,电压逐渐降低。2、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图4-1是一台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一对固定于机壳上的磁极,磁极间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电枢,电枢上绕着绕组,绕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上,铜环上装有电刷,通过铜环和电刷使绕组和外电路的负荷连接。当磁场中的绕组被原动机带动转动时,绕组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产生的电流通过灯泡和检流计构成了闭合电路,使外电路中的灯泡发光,检流计的指针摆动。 图4-1
交流发电机原理示意图 (a)透视图;(b)剖面图 由前述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理可知,当L和v一定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B的大小。为了得到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动势,在制造发电机时将磁极做成一定的形状,使磁通密度沿着电枢表面垂直方向按正弦规律分布,即B=Bmsinα式中
Bm――磁通密度的最大值,T;α――绕组的一边与转轴O所组成的平面与中性面(两磁极间的分界面)间的夹角。所以,感应电动势也是空间角α的正弦函数,即e=Emsinα式中
Em――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V。当绕组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又称角速度)为ω时,空间角α=ωt,则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写成e=Emsinωt式中
ωt为电动势在时间为t时的角度,称为电动势的相位角。 3、周期与频率正弦交流电随时间按正弦规律由正到负、由负到正周而复始地变化。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单位为s,符合用T表示,如图4-2所示。以电角度表示的一个周期为2π弧度,即ωt=2π或T?2?? 每秒正弦量交变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为Hz(赫兹),用f表示。我国电网采用的是频率是50Hz。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即 图4-2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f? 1T或T?1f 因为一个周期(360)等于2π弧度,若将频率的单位Hz化为rad/s(弧度每秒),即为角频率ω,因此??2?T?2?f例4-1
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问它的周期和角频率各是多少? 解:T?1f?150?0.02(s)ω=2πf=2×3.14×50=314(rad/s) 4、瞬时值与最大值瞬时值:交流电任一时刻的数值称为瞬时值。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如电流用i,电压用u,电动势用e等。最大值:正弦交流电瞬时值中的最大值。用有下标m的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最大值分别用Im、Um、Em表示。对于给定的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是常数,在一个周期内出现两次,即正最大值和负最大值。 5、有效值TIRT?R?idtO22I?若交流电流的瞬时值方I?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1TT?i 2dt程为i?Imsin?t,则可推导出Im2?0.707Im等于其最大值的12倍。交流电的瞬时值是随时间变化的,用瞬时值来反应交流电在电路中产生的效果很不方便。同时,用最大值也不能确切地反应出交流电的大小。工程中常用有效值。如果一个交变电流通过一个电阻,在一周期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和某一直流电流通过同一电阻,在相等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则此直流值就定义为改交流电的有效值。即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于与它热效应相当的直流值。交流电的有效值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用U、I、E分别表示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最大值的1有效值的2,即近似为1.414倍。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分析如下:当交变电流I通过电阻R时,根据焦耳-楞次定律在dQ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dQ=iRdt 在一周期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TT22或者说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等于2即0.707倍,Q??i Rdt?R?idt 2 直流电流I通过电阻R时,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Q=I2RT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 同理可得U?Um2Em2?0.707Um E? ?0.707Em在工程计算与实际应用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数值通常指有效值。例4-2
用伏特表测得电源电压为220V,问这个电压的最大值为多少? 解:Um?2U?2?220?311(V)6、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 (1)相位、初相位在交流发电机中,当电枢绕组平面的起始位置与中性面a-a重合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为e?Emsin??Emsin?t‘如果电枢绕组平面在与中性面夹角为?时作起始位置(即t=0时,???),如图4-3所示。经过t(s)后,电枢绕组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增加了ωt,因此绕组所处位置的角度为???t??,则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应为e?Emsin(?t??)式中
?t??――相位角或相位。 图4-3
电动势的相位和初相位 图4-4
初相位的正负值 相位是随时间变化的,它决定了正弦电动势瞬时值的大小和方向。t=0时的相位角?,叫初相位角或初相位。在波形图上,初相位?是正弦曲线正向过零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角度。如正向过零点在纵轴左侧时,初相位是正值;在右侧时,初相位是负值。如图4-4中电流i1的初相位为+600,电流i2的初相位为-300,它们的瞬时值表达式分别为i1?Imsin(?t?60)i2?Imsin(?t?30)00 (2)相位差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枢绕组,它们在电枢上的空间位置如图4-5(a)所示。由于它们绕在同一电枢上,所以两个绕组以同一角速度切割磁力线,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1?Emsin(?t??1)e2?Emsin(?t??2) 这两个电动势的最大值和角频率相同,只是相位不同。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在相位上的差别叫做相位差,即(?t??1)?(?t??2)??1??2?? 图4-5
相位差(a)两绕组的空间位置;(b)电动势波形图由图4-5(b)看出,由于e1和e2存在相位差,所以在同一时刻它们的瞬时值不相等,且e1总比e2先到达最大值,就是说e1在相位上超前e2为?角,或者说e2较e1滞后?角。在图4-4中,i1和i2间的相位差为000?1??2?60?(?30)?90就是说i1超前i290,或者说i2滞后i190。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相位差为零,这两个正弦量为同相位;如果相位差为1800,则这两个正弦量为反相位。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U?向量用于表示交流电时称为相量,在相应字母符号上方加“·”表示,如I?m、I?、Um00等。正弦电流瞬时值i?Imsin(?t??)的相量表示法,如图4-6所示。 图4-6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在图4-5中I?m的长短代表正弦电流的最大值,I?m与横轴正方向的夹角表示i的初相位?,I?m以角速度(角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变化的角度。相量旋转的角速度应为正弦量的角频率ω)ω逆时针方向旋转,对应于每一个瞬时相量I?的位置在纵轴上的投影,正好等于该时刻i的瞬时值。将I?m随时间旋转在纵轴上的投影按时间变量描成曲线,正好是一条正弦波曲线。 2、相量图将几个相互关联的同频率正弦量分别用相应的相量表示,并组合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叫相量图。画相量图时要先画出其中任意一个相量,一般先画出初相位为零的相量,这个相量称为参考相量。参考相量通常与横轴重合,其它相量可由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逐个确定。在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时,通常使用有效值计量,因此在用相量表示正弦量时,各相量的长度均取它们的有效值。 3、相量的加、减运算相量相加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相量相减时,将要减去的相量取其方向后再与被减相量相加即可。相量相加的和、相量相减的差及和、差的初相位均可从相量图中测量出数值,再乘以作图的比例,就可得到实际值。相量和、差及它们的初相位角也可用计算法求出。 三、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1、电阻交流电路实际应用的白炽灯、电烙铁、电阻器等可看成电阻元件。在电阻元件构成的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同,完全符合欧姆定律,即ui?UmIm?UI?R 电阻电路的相量图和波形图,如图4-7所示。任何瞬间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等于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电压的瞬时值的图4-7
电阻电路的相量图和波形图乘积,即p?ui(a)电阻电路图;(b)相量图;(c)u/i/p波形图从图4-7(c)看出,任一瞬间的功率数值都是正值,说明电阻电路中总是从电源吸取能量,也就是说电阻是一种耗能元件。在日常生活中,计量用的平均功率(又叫有功功率),是指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电阻元件的平均功率等于流过电阻的电流、两端施加的电压的有效值的乘积,即P?UI?IR?2U2R 2、电感交流电路实际应用中的荧光灯镇流器线圈、接触器的线圈、继电器的线圈、电动机的绕组等,若忽略它们的导线电阻,都可看成是电感元件。图4-8所示为纯电感电路及其相量图、波形图。 图4-8
电感电路的相量图、波形图(a)电感电路图;(b)相量图;(c)u、i、p波形图在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或最大值之比叫做电感电抗,简称感抗,用XL表示,即UI?UmIm?XL感抗XL和电阻R相似,在交流电路中都起阻碍电流通过的作用。XL的大小与电感L和频率f的乘积成正比,即XL??L?2?fL式中
L――绕组(线圈)的电感,H;f――电源电压的频率,Hz; ω――电源电压的角频率,rad/s; XL――感抗,Ω。从图4-8(c)中看出,电压和电流的频率相同,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电流90,用瞬时值表示为i?Imsin?tu?Umsin(?t?90)?ImXLsin(?t?90) 从图4-8(c)中的功率波形图看出,瞬时功率是一个两倍于电压(或电流)频率的正弦曲线,且曲线的正、负半周完全对称。正值表示从电源吸取能量,负值表示向电源放出能量,从而得知电感元件从电源吸取的平均功率为零,即电感没有消耗能量,只是在电源和电感线圈之间有周期性的能量互换。因此,电感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源和电感线圈之间互相转换功率的规模(瞬时功率的最大值)叫做感性无功功率,用Q表示QL?UI?IXL?2U2XL 为了与有功功率区别,无功功率的单位是var(乏)。例4-3
有一线圈,电感L为10mH,电阻可忽略不计,将它接在电压u=311sinωt(V),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试求线圈的感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并写出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解:线圈的感抗:XL=2πfL=2×3.14×50×0.01=3.14(Ω) 通过线圈的电流:I?UXL?3113.142?70(A)无功功率:QL?UI?3112?70?15400(var)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i?3、电容交流电路2?70sin(?t?90)?99sin(?t?90)00任何两块靠近的金属导体(又称极板),中间用不导电的绝缘介质隔开,就形成了电容器。 把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容器中就储存了电荷。其两个极板总是分别带有电量相等的正、负电荷。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电量能力的物理量,称为电容器的电容量(简称电容),用符号C表示。C值愈大,表明电容器所储存的电量愈多。用公式表示为C?QC 式中
Q――极板上的带电量,C;U――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V; C――电容,F(法拉)。法拉这个单位太大了,一般用微法(μF)或皮法(pF)做电容的单位。 1μF=10-6F;1 pF=10-6μF=10-12F电容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或最大值)之比等于电容电抗,简称容抗,用XC表示。UI?UmIm?XC容抗在电路中也起阻碍电流的作用。XC的大小与电容C和频率f的乘积成反比,即XC?1?C?12?fC 式中
C――电容元件的电容,F;f――电源交流电压的频率,Hz; ω――电源交流电压的角频率,rad/s; XC――容抗,Ω。电容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的频率相同,但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压90,如图4-9所示。图4-9
电容电路的相量图和波形图(a)电容电路图;(b)相量图;(c)u、i、p波形图 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瞬时值为u?Umsin?t?ImXCsin?ti?Imsin(?t?90) 从图4-9(c)看出,在电容电路中,其瞬时功率的频率也是两倍于电压(或电流)的频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也等于零。说明电容电路中也不消耗能量,在电源和电容器间只有周期性的能量交换。它也是一个储能元件。这种互相转换功率的规模(最大值)叫做电容性无功功率,用QC表示QC?UI?IXC?2U2XC QC的单位也是var(乏)。例4-4
一只1μF的电容器两端加上正弦电压u?220容器中电流的有效值,并写出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电容器的容抗:XC?1,求通过电2sin(314t?30) (V) ?C??6?3184.71(?)通过电容器电流的有效值:I?UXC??0.069(A)电流的初相位??900?300?600,则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0.069?(A)4、电阻与电感串联的交流电路2sin(?t?60) 电气设备的实际电路几乎都不是单一的电阻、电感或电容电路。最常见的是电阻与电感串联的电路,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中,各元件上的电压和总电压的关系,如图4-10所示。 图4-10
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 (a)电路图;(b)相量图 在电压u的作用下,通过R、L的电流为i,i与R上的压降uR同相位,i比L上的压降?相量和电感上的电uL落后90。画相量图时,以电流I?为参考相量,再画出电阻上的电压UR?相量,总电压U?和U?的相量和。从图4-10(b)看出,总电压U?、U??等于U?与U压ULRLRL?、U?,?,两直角边分别为U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称为电压三角形。其斜边为总电压URL 根据勾股定律可得U?UR?UL222或
U?式中22(IR)?(IXL)?I2R?XL22R?XL为交流电路的阻抗,用Z表示阻抗的单位也是欧姆(Ω)。由上式看出,Z、R、XL之间也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叫做阻抗三角形,如图4-11所示(a)所示。从图4-10(b)看出,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即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由负荷电阻和感抗的大小决定。 在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中,电阻上消耗的有功功率为P?URI由电压三角形可知:UR?Ucos? 所以:P?UIcos?图4-11
阻抗、电压、功率三角形(a)阻抗三角形;(b)电压三角形;(c)功率三角形式中
cos可由阻抗三角形求得,其数值与负荷的阻抗参数有关。 ?叫做电路的功率因数,在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为Q?ULI由电压三角形可知:UL?Usin? 所以:Q?UIsin?无功功率并不是无用的功率,由它所建立的交变磁场,在电能的输送、电能转换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很多电气设备(如常见的变压器、电动机等)都是靠磁场来传送和转换能量的。若没有无功功率,变压器就不能变换电压,也无法传送能量;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能转动。因此,发电机除了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供给动力、生活等负荷外,还必须同时发出一定的无功功率供给电感负荷,以建立交变磁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供、用电设备运行的需要,对发电机、电网的稳定运行也是有利的。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用S表示S=UI视在功率的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一般变压器的容量是用视在功率表示的。 由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组成的三角形,称为功率三角形,如图4-11(c)所示。视在功率为S?P?Q22 例4-5
有一个电阻R=6Ω,电抗L=25.5mH的线圈,串接于U=220V、50Hz的电源上,试求线圈的感抗XL、阻抗Z、电流I、电阻压降UR、电感压降UL、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 解:XL?2?fL?2?3.14?50?0.0255?8(?)Z?I?UZR?XL??22010226?8?10(?)22?10(A)UR?IR?22?6?132(V)UL?IXcos??2L?22?8?176(V)?61022 RZ?0.6P?IR?22?6?2904(W)?2.904(kW)Q?IXL?22?8?3872(var)?3.872(kvar)S?UI?220?22?4840(VA)?4.48(kVA)2四、功率因数cos?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等于功率因数,即cos??PS 因为发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容量用视在功率表示时,等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乘积,即S=UI。在正常运行时,电流、电压应不超过其额定值,从而发电机、变压器所输出的有功功率则与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即P?UIcos??Scos?当S恒定时,若cos?过低,则电源设备所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要减少,使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有一台S=50kVA的变压器,当cos?=1时,输出的有功功率P=50×1os=50kW;当c?=0.8时;osP=50×0.8=40 kW;当c?=0.6时;cos?P=50×0.6=30 kW。愈低,输出的有功功率愈少。当负荷所需要的有功功率恒定时,cos?愈低,线路上输送的无功功率就要愈多,从而使线路上的电流增大,造成线路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增大。线路压降增大,使负荷端的电压太低,导致灯光变暗和电动机的转速下降,严重时还会烧毁电动机。线路功率损耗增大,造成电能的浪费,所以一定要注意适当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第五节
三相交流电路一、三相交流电动势 1、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交流电动势是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图5-1所示为三相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构成与前述的单相交流发电机相比较,只不过是在磁场中的电枢上放置了三个在空间彼此相差120、结构完全相同的绕组,一个绕组为一相。三个绕组的首端分别用U、V、W表示;末端分别用X、Y、Z表示。当电枢在外力作用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图5-1中UX绕组从水平位置开始切割磁力线,它的初相位为零,则UX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U?EUmsin?t 图5-1
三相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VY绕组比UX绕组在空间上后移120,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V?EVmsin(?t?120) WZ绕组比UX绕组在空间上后移2400或者说前移1200,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eW?EWmsin(?t?240)或eW?EWmsin(?t?120)00由于三个绕组结构相同,所以在三个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相等,即EUm?EVm?EWm?Em三个绕组以同一角速度在磁场中等速旋转,所以三个感应电动势的角频率相同。 三个绕组在空间上互差120,所以三个感应电动势的相位互差120。这样,三个最大值相等、角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0的电动势,叫做对称三相电动势。其相量图和波形图,如图5-2所示。 ??E??E??0; 对称三相电动势的相量和等于零,即EUVW 图5-2
对称三相电动势的相量图和波形图(a)相量图;(b)波形图 任一瞬间的代数和亦为零,即eU?eV?eW?0。 2、相序在实际应用中常说到相序这个名词。所谓相序是指三相交流电相位的顺序,它是三相电动势到达最大值的先后次序,习惯上用U-V-W表示。在确定相序时,可以先把任何一相定为U相,另外两相中比U相落后1200的就是V相(滞后相),比U相超前1200的就是W相(超前相),这种相序排列叫做正相序。通常在电源母线上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分别表示U、V、W三相。 二、电源绕组的连接 1、电源绕组连接的两种方式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并不是分别单独向外送电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向负荷供电。绕组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星形连接的形状Y像英文字母的Y,因此星形连接也叫Y连接。三角形连接的形状Δ象希腊字母的Δ,英文发音是Delta(德耳塔),因此三角形连接也叫D连接。2、电源绕组的星形连接所谓星形连接,就是将电源三相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公共点,叫做中性点,英语称为Neutral-Piont,因此用字母N表示中性点。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性线,也用字母N表示。从每相绕组的首端引出的导线,叫做相线,用L表示,依其相序分别用U、V、W表示电源三相,用L1、L2、L3表示导线三相,如图5-3所示。 图5-3中,每相绕组首末两端之间的电压,叫做相电压,如uU、uV、uW。正常情况下图5-3
三相电源绕组的星形连接(a)电路图;(b)相电压与线电压的相量图各相电压与相应的各相电动势基本相等。所以三个相电压也是对称的,且三个相电压的有效值大小相等。两相线之间的电压,或两绕组首端与首端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如uUV、uVW、uWU。经分析和实测得知,当电源电压对称且接称星形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3倍,各线电压超前相应相电压300,uUV超前uU300,uVW超前uV300,uWU超前uW300。三个线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也都是120。因此,三个线电压也是对称的。电源星形连接时,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量图如图5-3(b)所示。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三相绕组一般采用星形连接,低压侧的相电压是220V,线电压是380V。用三相三线制(三根相线)三相四线制(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向负荷供电。380V电压可给三相电动机供电,220V电压可给电灯等单相负载供电。 3、电源绕组的三角形连接所谓三角形连接,是将电源三相绕组中一相绕组的末端与另一相绕组的首端依次连接成闭合回路,例如X接V,Y接W,Z接U,连接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再从三个连接点引出三根导线,用三相三线制电路给负荷供电,如图5-4所示。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三、三相负荷的连接方法负荷有三相负荷(如三相电动机等)和单相负荷(如电灯、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等)两大类。三相负荷采用也是采用星形或三角形连接,连接的方法与电源相同。星形连接时,将各相负荷的首端分别接在电源的相线上,末端连接在一起。三角形连接时,将各相负荷跨接在电源的两根相线之间。究竟采用哪种接法,要根据负荷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电 图5-4
三相电源绕组的三角形连接 压来确定,如图5-5所示。 图5-5
负荷的连接方式 (a)单相负荷的星形连接方式;(b)三相负荷的星形连接方式; (c)三相负荷的三角形连接方式;(d)单相负荷的三角形连接方式 如果负荷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三相负荷应接成星形,如图5-5(b)所示;如果负荷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三相负荷应接成三角形,如图5-5(c)所示;对于单相负荷,可按负荷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相电压或线电压的原则,接在电源相电压或线电压上,如图5-5(a)、(d)所示。为了使三相电源电压对称,单相负荷应尽量均匀的分接在三相电源上,使电源的三相负荷尽可能平衡。 四、电源、负荷都是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三相四线制电路三相四线制电路如图5-6所示,ZU、ZV、ZW分别为各相负荷的阻抗。各相负荷承受的电压称为负荷的相电压。流过各相负荷的电流称为负荷的相电流。流过中性线的电流称为中性线电流。它们的正方向如图5-6所示。相电流的计算分别为IU??UUZU,IV??UVZV,IW??UWZW 各相负荷的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可按下式计算tg?U?XURU,tg?V?XVRV,tg?W?XWRW 例5-1
有三个单相负荷RU=5Ω,RV=10Ω,RW=20Ω,接于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三相对称相电压UPh=220V,试求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 解:画出电路图,如图5-7(a)所示。 各相电流 IU?IV?IW??UURU?UVRV?UWRW???20?44(A)?22(A) ?11(A)中性线电流为三相电流之相量和,即??I??I??I? INUVW采用画出相量图的方法求出中性线电流。首先按比例画出三相相电压,然后画出各相电流,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中性线电流,量取长度,乘以比例即为中性线电流值。IN=29(A) 图5-7
例5-1题图2、三相三线制电路若三相负荷的XU=XV=XW=X,RU=RV=RW=R,则称为三相对称负荷。如将三相对称负荷接于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三相负荷上的电压及电流都是对称的,相位互差120。三相电流的相量和为零。因此,可将中性线去掉,并不影响电路的运行、分析和计算。图5-8所示的三相三线制电路,适用于给三相对称负荷(如三相电动机等)供电,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极广。 图5-8
三相三线制电路由于三相三线制电路三相电流对称,所以电路的计算可简化单相电路计算。应用cos??RZUZ及先算出一相的电流及相位,然后根据三相对称关系即可得知其它两相的电流及相位。例5-2
有一星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荷,接于三相三线制电路中,每相电阻R=6Ω,电感电抗XL=8Ω,电源线电压为380V,求各相负荷电流的有效值,并写出各相电流顺时针表达式,画出电压、电流相量图。解:由于该电路是对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所以相电压UU?UPh?3803?220V各相电流有效值为 IU?IPh?UUZ?220R?X22L?2206?822?22(A) IU?IV?IW?22(A)各相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tg??XR,?U?tg?1XR ?tg?186?538? ?U??V??W?538?设以U相电压为参考正弦量,则各相电流顺时针为 iU?iV?iW?2?22sin(?t?53.13) 2?22sin(?t?173.13) 2?22sin(?t?66.87)000电流、电压相量图,见图5-9所示。图5-9
例题5-2图 五、电源星形连接、负荷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这种三相电路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每相负荷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如图5-10所示。 图5-10
电源星形连接、负荷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a)电烙图;(b)相量图由于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压上,因而三相电流也是对称的因此,只需计算一相即可。如计算U?V?相电流,即IUV?UUVZ,tg?UV?XR 其余两相电流可按对称关系直接写出。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如图5-10(b)图所示。三个负荷相电压组成一个正三角形,三个负荷相电流分别落后于三个相应的负荷相电压一个?角,线电流为相邻两个负载相电流 之差,线电流比相应相电流落后30,线电流的有效值是相电流有效值的3例5-3
见教材P.38六、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负荷接于三相电源上,无论负荷接成星形还是三角形,每相负荷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都和单相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一样。现以U相为例PU?UUIUcos?UQU?UUIUsin?U SU?UUIU三相负荷的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等于各相负荷相应功率的和,视在功率可用功率三角形关系求得,即 P?PU?PV?PW?Q?QU?QV?QW?S?P?Q223UlIlcos?ph3UlIlsin?ph ?3UlIl 例5-4
见教材P.39。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相逆变电路相电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