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家居官网》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家居官网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

科举制的影响在那三个方面_百度知道
科举制的影响在那三个方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一、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中国古代向来重视教育,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选官的
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此与科举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做是科举人才的预备场所。“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在唐宋之后的科举选官制度中得到真正体现,因而也就造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奋读书的传统品质。
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试诗文,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诗唐的形成确实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而在宋朝,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义、策、论,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决定性成绩。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发现和提拔了一批才情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自唐代中期开始的古文运动,至此取得了胜利。
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唐时,随着科举的扩大,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刘晏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宋代时更加推重科举制度,士子的地位和待遇空前提高,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司马光、黄庭坚、程颐、沈括等第一流的文化科技人才,他们都是进士出身,从上面可知,科举制对唐宋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个公平合理和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负面因素日益突出,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在王权政治之下,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无不受到权利的制约,政治地位是一切社会地位的根据,科举考试给人们,特别是寒门子弟提供上升的可能,于是读书、应试、做官成为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之路,虽然有一小部分人得以金榜题名,但大部分士子却是经历着终老科场的失意。明代将八股文作为标准的考试文体,全文分为八个部分,总字数不得超过七百,并须遵照儒教经典著作中优美文章的即定风格,科举考试变成了一种僵化的依照老式正统观念的练习和死记“规范”经典,必须按照八股文形式机械刻板地进行论述,完全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汉以来众多的著名文学才子也常常名落孙山,考试落榜率急速攀升,因为制度本身缺少灵活性来容纳日渐增多的有志之士。另外,经学、文学和史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于是,广大士人用心学习的范围便不出这几个学科,而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和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遭冷遇,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薄弱造成民族文化长期停留在经验与实用的层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确立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深深
地根植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土壤之中.科举制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教育都产生了极为深刻地影响。尤其是当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结合后,使学校教育沦为科举制的附庸,这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自隋唐起就是?科举的教育。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使用时间最长、制度化最完善、影响范围最广的取士制度,它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官吏制度史上的重大成就。但是科举制本身就有其弊端,尤其是在明朝后期的八股取士可以说它不是以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终极目标的,而是以培养“顺民”“奴才”为目标的。它用严格而僵化的内容规定和特殊繁琐的文体将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才华匡定在封建纲常和礼教之中,消耗于空洞无用的格式之上。“科举必由学校”使的学校教育完全沦为科举制的附庸,从而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更为直接和深远。
采纳率:80%
一、科举制对唐宋文化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宋词的繁荣。2、消极影响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二、科举制简介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科举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文内容
高中历史备课资料——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统一全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政体(中央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等内容。能够掌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过程。提高分析、概括、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政治制度演进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归纳知识要点,建立知识结构;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深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加深对阶段特征的理解;运用概括的方法把握各项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内涵;学习搜集有关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习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不同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演进过程,能把握其中的规律,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个发展的影响,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也要看到它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消极一面。
【专题教学内容概览】
夏是“家天下”开始,商代是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时期,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对后世影响很大。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在中央,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形成了完备的官僚机构;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颁布“挟书律”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历代不断演进,但都是围绕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而进行的。汉武帝时频繁任免丞相,提拔地位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形成“中朝”、“外朝”;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参知政事”以分散相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过程;从秦朝起历代都重视监察制度,秦在中央有御史大夫,郡有郡监,汉武帝时设十三刺史监察地方,汉以后监察制走向健全。从秦朝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不断演变,但都围绕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进行的,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本专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过程。2.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郡县制、宰相制、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行省制度等。
本专题教学内容的年代跨度大,专题性强。教材的篇幅有限,学生知识准备不足,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掌握有一定困难,学习过程中,应当注意利用已学的知识,利用课外获得的各种相关信息,充实内容和帮助学生理解。受课时限与内容限制,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困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条件、标志,并概括其特征。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政治演进过程。
学生利用教科书及考古材料,进行思考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学会运用阅读(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讨论,推理,概括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中国早期的文明的起源演进过程,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培育民族精神,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本课内容概览】
&&& 农耕经济的进步是国家起源的重要条件;早期文明阶段的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有关“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及特点,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等方面概述了早期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特征。
【本课重点难点】
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探究式。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归纳阶段特征的能力。
学法:比较、概括、归纳法。学习中用比较、归纳、概括等基本的学习方法,注意对能力的培养及对思维的训练。
【知识点拨】
★早期国家起源的过程
氏族—部族—部族联盟。条件:农耕经济进步。迈入国家起源阶段的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早期政治力量是一种强权,领袖是军事首长转化而来的。早期的城是军事的需要、权利地位的象征、阶级对立的反映。祭祀活动、礼仪性建筑和礼器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墓葬随葬品的差别,人牲人殉现象表明贫富分化的出现与政治压迫的残酷。
★黄帝、尧、舜等早期帝王事迹的传说
黄帝、尧、舜等早期帝王事迹的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起源阶段先民们的社会状况。
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儿子启继承其位,“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夏朝统治四百年,约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商的统治持续约600年,商代政治的特点是: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政治压迫残酷、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建立与政治特征
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这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使西周的政治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是西周典型的政治特征。宗法等级是靠礼乐秩序维护的。礼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
【师生互动一二三】
师生互动一:西周分封制
师:商王朝的统治持续了600年的时间,请同学们思考:商王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生甲: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生乙:统治者拥有强大的经济势力。
生丙:还有地方上实行方国制。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商朝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商代政治带有明显的宗族特点。贵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形成政治实体。商朝的政治格局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是内服,王畿以外的地区是外服。外服实际上是被商王征服的异姓贵族或同姓贵族分封到外地做诸侯,这些诸侯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方国,商王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是商王与方国的关系。方国中异姓贵族占多数,商王对他们的约束力较小。这样一种政治格局对商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生甲:方国会威胁商王的统治
生乙:这些方国容易不服从商王的领导,强大起来会反抗商王的统治。
师:说的有道理。这些方国是商王朝潜在的离心力。周就是商王朝的一个方国,正是他兴起后灭了商王朝。
师:灭商以后,周从一个偏居一方的小方国成为统治广大区域的政权,它将如何对这广大区域进行有效统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13。
生:阅读教材
师:为了对这广大区域进行有效统治西周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甲:加强了军队的力量。
生乙:建立了诸侯国,诸侯替天子统治地方。
生丙: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封子弟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服从天子,拱卫王室。
师: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在汲取夏商统治经验的基础上,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其主要措施就是分封制,请同学思考,分封的含义是什么?
生:分封的意思就是建立诸侯国。
师: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建立诸侯国,巩固周天子的统治。那么,那些人是被分封的对象呢?
生甲:周天子的子弟们。
生乙:功臣帮助周王打天下,他们也是分封的对象。
生丙:一些旧贵族也会被封为诸侯。
师:分封的对象除王室子弟、功臣外,还有先代贵族。分封王室子弟、异姓功臣到各地做诸侯容易理解,为什么还要分封先代贵族呢?
生甲:主要是为了团结旧贵族。让他们支持周天子。
生乙:旧贵族是先朝贵族,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周王可以利用他们来维护统治。
师:从夏商以来,氏族部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很大影响,夏商周政权都是由部族发展来的,部族在西周还有很大的影响,对先代贵族分封是笼络他们的一种手段,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但分封主要是对王室子弟的分封,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王室贵族占多数。请同学们思考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生甲:分封主要是奖励为周王打天下的人,比如:周天子手下的大臣、将领等。
生乙:用诸侯保卫天子。
生丙:拉拢子弟、功臣和贵族。
生丁: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分封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诸侯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天子与诸侯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甲: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其他都是臣子,都得服从周天子。
生乙;周王分给诸侯土地,诸侯就要向天子朝贡。
生丙:天子是中央,诸侯是地方。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师:在西周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是最高统治者,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分封制是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统治秩序。天子分封土地和人民给诸侯。受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的义务。这样,通过分封制建立起了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生甲: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周朝统治时间那么长,应该与分封制有关。
生乙:许多人被分封到边疆作诸侯,有利于周朝疆域的巩固和扩大。
生丙:分封制也有消极作用,周朝就是断送在诸侯手里。周王强大时诸侯服从。周王势力衰落时,诸侯就会成为独立王国,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那样,分封制对于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确实起了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其次,开拓了疆土,扩大了统治区域,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再次,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政治秩序,《三字经》中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说明周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当稳定性和延续性。第四,由于诸侯国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服役的独立性,容易挑战王室的权威。这也是分封制的局限性所在。
师:我们对西周分封制作了介绍和分析,现在我们对分封制做一总结,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同学完成下表)
师生互动二:西周的宗法制
师: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反映的是西周王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我们知道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那么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天子、诸侯、卿大夫死后谁来继承,使权利继续延续,分封关系继续保持下来?
生甲:老子死了由儿子继承。从夏朝开始就已经是世袭制了,这时也应该是这样吧!
生乙:肯定是父死子继,但有好几个儿子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权利的继承事关政权的稳定,从夏王朝建立,就采用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在世袭制下就是以家族为核心进行统治,统治者父死子继。夏朝400年的国运和商朝600年的统治都是家天下。夏的最高统治者都是禹的后代,商的统治者皆是汤的后代。那么父死子继这样一个继承大统的制度有无问题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生甲:这种继承制度容易导致几个儿子争权的局面,会出现骨肉惨杀的局面。
生乙:王后和王妃的儿子中选谁也是个问题。
师:正如刚才同学们所指出的那样,夏朝以来所实行的世袭制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天子、诸侯的众多儿子中有那一个来继承天子位或诸侯位。在夏商时代,王位的继承有的是传子,有的是传弟,但以传子为主,在古代社会,天子、诸侯在婚姻关系上是一夫多妻制,后代有嫡出和庶出之分。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具体传位给哪个儿子无明确规定,所以会产生诸子间争夺王位的问题,如商朝的“九世之乱”就反映的是这个问题。西周建立后吸取了这个教训。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假如你是西周的统治者,你将如何避免重蹈夏商的覆辙,解决好权力继承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最后展示方案)
生甲:(代表第一组)按照年龄大小排序,王位由年长的继承,谁最大谁继承。
生乙:(代表第二组)按能力继承,谁有能力谁继承,挑选最有能力的。
生丙:(代表第三组)在正妻的儿子中选择。
生丁:(代表第四组)建立一种选拔制度,由王公大臣组成一个委员会,从国王的众多儿子中挑选。
生戊:(代表第五组)最好的办法是在王位继承问题上规定唯一性,非这人莫属,这样就会避免以后争夺王位的斗争。
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西周统治者为了解决诸子之间可能出现的争夺王位的问题,就从制度上了天子、诸侯之位继承者的唯一性,即嫡长子继承制。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为大宗。次子、庶子做诸侯称为小宗。天子与诸侯之间,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与卿大夫之间,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之位,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大夫之位。“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说的就是这种权力分配制度。嫡长子继承了王位,其余诸子怎么办?
生甲:让他们做大臣,帮助国王治理国家。
生乙:生1的办法不太好,万一做大臣的兄弟门手握实权谋反怎么办?多赏赐他们钱财就行了。
生丙:封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师:对其余诸子进行分封,或作诸侯,或作大夫。这样就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这就是宗法制。下面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我们对宗法制做一归纳(目的、实质、核心、作用):
生甲:宗法制主要是为了解决权利的继承与分配问题。
生乙:通过宗法制保证王位在家族中的世袭。对巩固政权有好处。
生丙:对推行分封制有利。宗法制最关键的是解决了谁来继承王位的问题。
师:(进行总结)边总结边板书,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
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师: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 生: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宗法制规定了怎么分封。
师: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是按宗法的原则分封,分封制是分级立宗制,嫡长子继承宗主之位,对余子进行分封。所以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由此,请同学们思考西周政权有何特征?
& 生甲:最明显的特征是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
生乙: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出生不同,等级就不同,继承的权利也就不同。
生丙:有很多的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天子。
师:总结:(1)西周政权具有鲜明的宗族特征,是一种宗族政权。(2)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分配政治权力。(3)社会各阶层间等级森严。这样一种政治秩序是靠什么来维护的?
生甲:用法律来维护,违反规定就制裁。
生乙:对诸侯、大夫、臣民进行道德教育,用道德和法律来维护。
师:要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等级秩序,必须有一套制度、规则和文化观念来维护,由于政权是以宗族特权为核心的,所以这种秩序的维护必然首先是对家族秩序的维护,由家族秩序扩展到国家统治秩序,这就是西周礼乐文化的产生。礼乐文化就成了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课堂跟踪反馈】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原始居民迈入国家起源阶段标志的是:&&&&&&&&&&&&&&&&&&&&&&&&& (&& )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 ②文字趋于成熟 ③城出现 ④礼制形成 ⑤贫富分化 ⑥氏族形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出现标志着氏族组织走向瓦解&& B.城市的出现是国家起源的标志
C.城市是埋葬氏族成员的地方&&&&&&&&&& D.城市有重要的军事功能
3.夏朝以王位“世袭制”代替古时的“禅让制”是&&&&& &&&&&&&&&&&&&&&&&&&( &&)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B.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C.阶级对立的原因          D.统一国家的需要
4.下列关于商朝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
&&& A.商朝还处在氏族阶段,国家没有出现&& B.商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
C.没有确认的商朝文字&&&&&&&&&&&&&&&& D.商朝的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实行宗法制
5.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分封制是按照宗法的原则分封的& &&&&&&B.分封就是封王室子弟做诸侯
& &C.分封制有利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D.分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王的统治
6.宗法制的核心是&&&&&&&&&&&&&&&&&&&&&&&&&&&&&&&&&&&&&&&&&&&&&&&&&&&&& ( )
A.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D.体现了政权的宗族特点
7.关于“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礼只是一种礼仪规范&& &&&&&&&&B.礼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维护政治稳定
C.礼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D.礼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以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材料二 《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第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
材料三《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材料四《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请根据材料回答:
(1) 根据上述四段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西周分封的对象?
(2) 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分封制有何局限性?
(三)问答题
9.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两种制度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二者有何关系?
【学习探究举例】
宗法制度在中国有很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参考有关百家姓、家谱的书籍,祠堂家庙、祭祀祖先等现象,写一篇小议论文,谈谈你对宗法制度的认识。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史实。理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通过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阅读分析,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学会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疆域辽阔的统一,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和进步作用,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从而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要认识到秦王朝采取 “挟书律”等严酷的思想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本课内容概览】
&&&&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用十年时间先后灭了东方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接着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南征岭南,设郡管辖;连通西南完成统一。统一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老老控制了地方;在中央,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形成了完备的官僚机构。为了巩固统一,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颁布“挟书律”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本课重点难点】
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式。在教学中突出概念教学,如中央集权,郡县制等;要充分利用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辩论方式,辨析历史问题,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归纳要点,培养自学能力。
学法:史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学生阅读材料,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学生归纳总结本课要点,建立知识结构,训练小结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知识点拨】
★秦的统一
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秦统一的条件:自春秋以来诸侯争霸,大国吞并小国,到战国后期诸侯国的数目已大大减少了;争霸战争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
秦完成统一的过程:第一阶段:灭六国;第二阶段:开疆拓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将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
秦统一的历史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统一后,为了对广大的统治区进行有效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首先,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其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在统一之后,秦朝中央就选择什么样的地方行政体制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讨论。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是主张实行分封制,以丞相王绾为代表,一是主张实行郡县制,以丞相李斯为代表。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主要的不同是:郡县长官,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再次,建立中央官僚机构。秦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情况是中央执政机构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称之为“三公”。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有人称之为“九卿”。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供皇帝用作裁决的依据。
第四,加强思想控制。秦王朝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先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事件,开思想专制之先;后颁布“挟书律”。这都是秦暴政的表现,它严重的箝制了思想,毁坏了古代文化。统一思想的行动也以失败而告终,秦王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走向了灭亡。
【师生互动一二三】
师生互动一: “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 本课题可采取制作课件的方法:做一个“秦统一中国形势图”,将图作成彩色的,战国七雄,每国一个颜色,并且应有动感,秦每灭一国,该国变成与秦同样的颜色,最后由七色变成一色。也可以以“秦灭六国形势图”为基础,制作成“揭贴式”地图,先把东方六国贴成不同的颜色,随着讲述,秦每灭一国即揭去一国的颜色,最后与秦的颜色一致。
师:同学都知道秦始皇,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甲:他做皇帝时修筑了举世文明的万里长城,还有他陵墓前的兵马俑都是世界奇迹。
生乙:他统一了文字、货币、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等,对历代都有影响。
生丙:我认为最主要的可能是因为他灭了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缘故吧!
师:有道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实行的一些制度具有开创性,这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秦王扫六合”,实现“六王毕、四海一”的过程。
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板书)
1、秦实现统一的条件(板书)
(互动方式: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师:(演示课件:投影秦灭六国形势图)诸侯争霸始于春秋,到战国时期争霸战争不仅次数有增无减,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七个大国之间相互对抗的形势。(请同学看图,演示位置)七国中:齐在东,秦在西,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韩、魏夹在中间。七国间的关系是:韩、魏、赵、楚受秦威胁最大;而燕、齐距秦最远且不毗邻。七国争雄过程的阶段特征在于:经战国出几十年的酝酿之后,先是出现了百年之久的魏霸中原的局面;而后经过齐、秦与魏的争雄,迎来齐、秦对峙70余年;长平之战以后的40年,是秦向东方大发展并最终兼并六国,统一全国的时代。从客观上看,七雄中谁都有灭他国实现统一的条件,那么这些客观条件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议一议,然后回答,提示:从经济、政治、人民愿望,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
生甲:从春秋到战国,战争频繁,战争一方面使人民遭殃,另一方面使诸侯国的数目减少,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生乙: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的必然。
师:为什么?
生:因为自春秋以来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的数目减少、实现统一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各国都想灭他国而独霸天下。所以统一是一种必然。
师:分析的很好(继续鼓励同学分析回答)。
生甲:还有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因素,因为经济发展要求各地区的交流,虽然当时还是农业社会,但经济比以前肯定有大的发展,商业也会发展,这就要求经济交流。而统一有利于各地交流。
生乙:老百姓厌恶战乱、希望社会安定,所以也希望统一。
师:两位同学分别从经济和人民愿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的非常到位。无论从经济还是从人民愿望看实现统一确实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统一具有必然性,也就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那还有没有别的因素?比如民族融合的角度,那位同学能从这个角度分析分析?
生甲:就是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多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甲: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会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另外中原地区经济发达,会吸引周边民族与中原交流。
师:确实是这样,兼并战争不仅是诸侯国的数目减少了,同时也增进了中原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同时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都加强了,这也是统一的有利条件。下面根据上述分析请各组归纳一下实现统一的客观条件。
(各组归纳后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打出投影:)
统一的客观条件:①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的数目减少,有利于实现统一;②经济发展各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加强;③百姓厌恶战乱、希望社会安定,渴望统一;④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交流频繁,融合进一步加强。
师:在统一的大趋势下,各国都有实现统一的可能,只不过要看谁具备统一的实力。但最后是秦实现了统一,为什么是秦统一而不是别国统一呢?这就要看秦统一所具备的主观条件?(请同学思考)
生甲:战国后期,秦是诸侯各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只有他有实力统一。
师:秦是如何成为实力最强国家的。
生:秦国进行商鞅变法,变法比较彻底,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成为势力最强的国家。
师:除了势力强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生乙:采取的对外战略比较好,如“远交近攻”。秦统一除了独强于天下的势力外,还在于制订了正确的战略。如面对东方六国“合纵”对秦的形势,实施“连横”战略,利用六国间的矛盾,成功瓦解了“合纵”政策。之后,秦又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对六国各个击破,取得了统一战争的第一步胜利。
师:分析的很好,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来概括以下秦统一的主观条件。
(投影)秦统一的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增强,成为诸侯各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②采取了正确对外战略。
2、统一的实现(板书)
&& (互动方式: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统一的过程)
师:请同学阅读教材,归纳出统一的过程。
生:(阅读归纳)
师:(几位同学归纳,然后投影)
& 投影:(1)灭六国,结束割据、混战
&&&&&& (2)北击匈奴,夺回河套。修“直道”、筑长城、驻军队,加强北部边防。
&&&&&& (3)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置郡县。
&&&&&& (4)开通“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管理。
&3、统一的历史意义(板书)
(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分析)
师:秦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把版图扩展到了周边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那么,统一的实现有何历史意义呢?
生甲: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战乱减少,生产就会发展,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生乙: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基础,以后中国基本上是统一的。
生丙:统一后各民族间的交流加强了。
师:(总结,投影)(1)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社会的进步
师生互动二: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 &本课题首先要明确“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可先让同学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的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板书)
&1、确立皇权至高无上(板书)
(互动方式:阅读材料,通过分析材料理解秦朝皇权的特点)
师: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认为“王”的称号与其统一天下的功业不相称,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于是下令议帝号。下面我们看一段材料,了解“皇帝”称号的来历,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投影材料和问题)
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 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到秦朝,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讨论问题:
① 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②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③三则材料包涵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④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说明: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提出的几个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谈话、问答、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可归纳总结。)
生甲:皇帝至高无上。
生乙:始皇、二世、三世……说明皇位继承是世袭的。
生丙:则材料包涵的历史信息有:皇帝名称的来历,皇权的至高无上等。
生丁:还包涵大臣和皇帝的关系的规定。我认为秦朝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是一种专制政治。
教师总结归纳:
(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
(2)皇位世代世袭。
(3)包涵了“皇帝”名号的来历、维护皇帝至尊地位的有关规定、皇权及集中的表现。说明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4)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地方推行郡县制(板书)
& (互动方式:第一步: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辩论)
师:郡、县做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组织,春秋战国时在有些列国已出现。秦统一后,就如何巩固对广大地区的统治,把全国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在朝廷内展开了一场争论。下面请同学们先阅读材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辩论。辩论中不要历史结果的影响,请以当时人的身份发表意见,不论支持哪个观点都要有理由。
(投影材料和问题)
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辩论问题:(1)概括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及理由(学生概括总结)
&&&&&&&&&& (2)你支持那一种观点,请具体阐述。(围绕两种观点,同学间展开辩论)
生甲:我们组支持丞相绾的意见,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对于巩固统治其了很好的作用,分封制下形成的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调动了子弟、功臣们的积极性,他们也想办法维护好自己封地内的统治,西周800年较为稳定的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
生乙:我们组支持李斯的意见,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过作用,但分封制是要建立在天子有较强的势力和威信基础上的,西周末年诸侯不来朝见天子说明分封制下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无法维持,以后春秋战国数百年的诸侯争霸,就是分封制惹的祸。
生丙:我们组和第一组一样,支持丞相的意见,秦朝短命而亡,与没有实行分封制有关,如果秦也推行了分封制,儿子们继承皇位的继承皇位,做诸侯的做诸侯以后就不会出现内部斗争了。另外,如果将原六国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陈胜、吴广起义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举兵支持。
生丁:第三组的说法不对,秦朝短命而亡不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而是秦朝的统政策造成的,暴政是秦王的原因,陈胜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正好说明了人民对秦朝残暴统治的不满。
教师:通过各组间的辩论,我们对当时秦朝廷内对地方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要复古,实行古代的分封制,维护贵族政治;一种是要革新,实施郡县制,建立官僚政治。秦始皇吸取西周分封制的教训,采纳了实行郡县制的建议。郡县制的基本内容是: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设郡守、郡尉、郡监等官职,分掌行政、兵事、监察。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两级行政机构。形成了郡--县--乡--里这样一套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互动方式: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第一课相关内容与本课有关内容联系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生甲:分封制下的诸侯、卿大夫是世袭的,天子不能干涉;郡县制下官员是皇帝任命的,直接受皇帝控制。
生乙: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是个国家,有自己的军队;郡县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地方机构,没独立性。
生丙:诸侯主要靠亲属关系取得,有土地;郡县官员皇帝挑选的官员,只有工资。
师:(总结归纳,投影)
其一,基础不同: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以地域为基础。
其二,官员的产生与待遇不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分封制下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其四,性质不同: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
3、建立中央官僚机构(板书)
& (互动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教材概括出要点)
&& (1)秦朝中央官职的设置及职能(板书)
&&&&&&& (明确三公九卿的职能,注意分清哪些是中央行政部门,哪些专为皇室服务)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板书)
&&&& (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 ①以皇权为中心。各部门围绕皇权分工严密,相互牵制,一切政务裁决于皇帝。
②家与国不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如有些部门专为皇室设置。
4、加强思想控制(板书)
& (互动方式:用谈话法,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并提供参考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
& (1)秦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板书)
先让学生叙述自己知道的史实,然后教师归纳。
①焚书坑儒。②颁布“挟律令”
(2)原因(板书)
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派思想家纷纷阐述自己的主张。秦统一后这种局面很快结束,秦王朝采取了严厉的思想专制政策,秦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呢?请大家看一段材料(投影):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建议分封诸子,理由是中央权力集中后,一旦权臣专权,皇帝孤立无援,应分封子弟作为辅助。丞相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生:李斯认为儒生以古非今,乱议朝政,会扰乱民心,妨碍统治,建议焚书。
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甲:维护皇帝的权威。
生乙:不让人议论朝政。
生丙:打击那些随便批评朝政的人,统一人们的思想。
师:(总结)因为有人议论朝政得失,批评秦始皇专断,李斯认为这是以古非今,会扰乱民心,建议焚书。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知识分子批评时政,要用严酷的手段统制人们的思想,维护集权统治。这个政策的理论根源来自那派思想?
生: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影响(板书)
& 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点:①是暴政的表现,是秦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②箝制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三、秦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板书)
&&& 教师适当引导,留学生课外思考。
【课堂跟踪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秦能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 (&&& )
A.实现统一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B.华夏族与其他民族加强。
C.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势力最强的诸侯国。&&& D.秦采取了正确对外战略。
2.岭南和西南纳入中央王朝管辖始于:&&&&&&&&&&&&&&&&&&&&&&&&&&&&&&&& (&&& )
A.商朝 &&&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3.秦确立的皇帝制度本质是:&&&&&&&&&&&&&&&&&&&&&&&&&&&&&&&&&&&&&&&&& (&&& )
A.皇帝有独尊的威势和地位&&&&&&&& B.皇位世代世袭
C.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D.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 B. 推行郡县制
C.设三公九卿&&  &&&&&&&&&&&&&&& D.颁布“挟律令”
5.《汉书.地理志》言:“……后之文人祖述其说,以为废封建,立郡县,皆始皇之所为也,以余观之,殆不然。” 郡县制应始于:&&&&&&&&&&&&&&&&&&&&&&&&&&&&&&&&& (&&& )
A.东周 &&&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6.下列权限中,属于秦朝丞相的是:&&&&&&&&&&&&&&&&&&&&&&&&&&&&&&&&&&&& (&&& )
A.管理军事   &&&&&&&& &&&&&&&&&&&&&&B.负责监察
C.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 D.为皇室服务
7.下列不属于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特点的是:&&&&&&&&&&&&&&&&&&&&&&&&&&&&&& (&&& )
A.以皇权为中心。&&&&&&&&&&&&&&&&&&&&&& B.各部门分工严密,相互牵制
C.家与国不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 请回答:
(1)请概括文中淳于越和李斯的观点,你认为他们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个学派?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3)你如何看待秦朝的这项政策?
(三)问答题
&& 9.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探究举例】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对他的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秦朝李斯称赞他说“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请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始皇帝的功与过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元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皇帝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特别是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变化,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通过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发展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本课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应联系时代背景,掌握和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策措施。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列举主干知识,形成知识框架结构。
通过本内容的学习,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君主制度演变的特点。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内容概览】
&&&& 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历代不断演进,但都是围绕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而进行的。在中央官僚体制中集中表现为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削弱相权,频繁任免丞相,提拔地位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形成“中朝”、“外朝”;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参知政事”以分散相权;选官制度同样围绕皇权的加强进行,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过程,科举制影响深远。从秦朝起历代都重视监察制度,秦在中央有御史大夫,郡有郡监;汉武帝时设十三刺史监察地方;汉以后监察制走向健全。
【本课重点难点】
君主专制制度演进的过程及特点
本课内容多、概括性强、历史阶段较长学生不易掌握,史实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要注意理基本线索,建知识结构,补充背景知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比较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理基本线索,建知识结构,补充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背景和影响。要把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围绕皇权的加强进行分析。另外可将“法令出一”一目调整到第三课—“秦汉政治”中讲。
学法:史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同学在学习中要根据教师的布置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分朝代列出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相关史实。
【知识点拨】
&本课从四方面论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一是秦确立皇帝制度。二是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三是选官制度。四是监察制度。五是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 皇帝制度
皇帝主宰天下,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大臣服务于皇帝。
★&&&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变化。
& ①“汉承秦制”。汉初丞相权力很大,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时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频繁任免丞相。又提拔出身低微的士人进入决策中枢,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丞相权力被削弱了。
② 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相权被分散了。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③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如增设“参知政事”。皇权进一步加强。
★选官制度的变化
在君主专制政体官僚机构的官员都是为君主服务的,选官制度是专制政体的组成部分。古代选官制演进大体上是三个阶段:
世官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西周至春秋,实行的是世官制度。
察举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
汉文帝时,已经有从社会基层选用“贤良”、“孝廉”的作法,指令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得从下级属吏、民间地主和部分自耕农人中选拔从政人员。在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的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九品中正制: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地前进了一步。具体表现是:1.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2.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的依据。九品中正立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士族制度产生。
科举制: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科举制原则上一切人都可以公开报名应试,有利于吸收一般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仕途径方面实行开放,允许一定程度的竞争,给政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活力。
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详备,也日益僵化,八股取士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的工具。
★监察制度的演进
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也是专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监察是对各级官员的监察,以保障皇权的行使和绝对权威,监察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君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秦王朝已经有具备监察机能的官职设置,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工作,负责监察百官并任副丞相;地方郡设有郡监。汉代御史大夫主管中央监察机关,设御史府(东汉改称御史台),与丞相府合称“二府”。汉武帝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原有地方监察的基础上,增加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监察,全国划分为十三部监察区,设十三州部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
汉代以后,历朝都设置监察机构,如御史台,督察院等。监察体制的逐步健全,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处于独尊地位的皇权,却没有能力干涉。
★&&& 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汉初继承秦制,在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后来郡上设州。唐代实行道、州、县三级。宋代汲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做地方官(无军权、财权),机构则为路、州、县三级。元朝吸取地方无权,效能过低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全国设十个行省,行省重大民政、军政事务受中央节制,行省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明清两代基本上沿用了元代的行省制度。
【师生互动一二三】
师生互动一: 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三课中一起探讨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请同学回忆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生甲:确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朕,地位至高无上。
生乙: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建立官僚机构;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实行思想专制政策。
师: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模式,历代基本沿用。各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
师:在中央政府三公九卿中,那一个职位对皇权容易构成威胁?为什么?
生甲:太尉,因为他协助皇帝管理军事。
生乙:我认为不是太尉,军队的指挥权在皇帝手里。
生丙:能够对皇权构成威胁的也就是分散或者分享了皇权,只有掌管行政的丞相才有这个可能。
师: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主要围绕君权与相权进行,总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关于“宰相”、“丞相”一词大家熟悉,那么,“相”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查查字典。
生:(查字典回答)
师:“相”有辅佐的意思,是皇帝的政治助手,也是政府的行政总理。在中央官职体系中,相的职位非常重要,往往起到统率百官的作用,丞相的存在是对皇权的一种分享。所以君权和相权是中央政治体制中的一对矛盾。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从汉到清围绕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削弱相权(板书)
师:投影材料:
材料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材料二:汉景帝是,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汉景帝说:“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丞相商议。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问题: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甲:丞相权力很大,有些事情皇帝须同丞相商议才能决定
生乙:丞相的地位很高,一些重要的封爵、任命需要丞相同意。
师: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权力很大,掌握朝廷实权。这有什么影响?
生:对皇帝的权力是一种限制。
师:皇权与相权产生了矛盾。希望有为的皇帝肯定要改变这个局面,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武帝主政后着手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汉武帝是如何削弱相权的呢?请同学看教材,并概括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概括。)
&生甲: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经常换宰相,意见不统一就撤换丞相。
&生乙:破格选用出身低微的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形成“中朝”,丞相没有了决策权。
师:汉武帝是丞相权力被削弱,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朝”、“外朝”局面的形成。汉武帝从决策机制入手,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选人,担任参与中枢决策的侍中、常侍、尚书令、给事中等职,让他们出入宫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大政,身份相当于皇帝的幕僚。皇帝亲自任命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与机要。这就构成“中朝”。重要政事在“中朝”作出决策。丞相、御史大夫、九卿等构成“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相权削弱了。
2.三省六部制。(板书)
师:继汉代以后历代王朝都通过限制相权来加强皇权,唐代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君权,削弱相权的呢?
生:(学生看书回答)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师:三省六部制形成与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最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以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三省的设立起了什么作用?
生甲:决策、审议、执行分属三省,地位平行,互不统属,互相监督和牵制。
生乙: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师:这样一种运行机制有无弊端?
生:如果在一些问题上三省有不同意见,就会争执不下,问题久决不下,从而降低办事效率。
师:对,是这样。怎么解决呢?
生甲:由皇帝出面协调,统一意见。
生乙:把不同的意见都提交给皇帝,有皇帝裁决。
生丙:每遇重大决策,皇帝把一些重要大臣召集在一起商议,最后皇帝决断。
师:为解决这个问题,唐太宗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宰相在此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有增加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的名义参与决策,这些人也是宰相,相权实际上大大分散。
尚书省作为行政权力的执行机关,地位重要,隋唐时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执行政务,尚书省的权力也被分散了。至此,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完善了,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宋代君权的进一步加强(板书)
师:北宋是在结束了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汲取这个教训,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北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呢?
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以分散相权。
师:宋代三省六部有名无实。除了设副相外,还设枢密院做为最高军政机构,牵制相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师生互动二: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让学生阅读教材,将空白表格发给学生,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完成下表后,各组选一同学展示表中内容,教师总结后打出投影。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师生互动三: 行省的设置
师:秦统一后,为了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在地方行政体制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师:自秦以后历代都基本上沿用这一制度。请同学阅读教材找出两汉、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元朝是在结束五代以来政权并立的基础上实现了空前规模的统一,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者很快吸收了汉族历代统治者的统治经验,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那么,它是如何有效统治辽阔疆域的呢?
生甲:继续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生乙: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
师:行省是什么意思?
生:行省是郡县制的发展,跟郡县差不多。
师:确实是这样,行省就是郡县制的发展。行省的全称叫“行中书省”,意为代行中书省权力统治地方。元朝统一后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元朝凡有重大军事,则派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察,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师: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生甲: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生乙: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需要强有力的地方行政机构来管理地方。
生丙:蒙古族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接受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制度方面学习中原王朝,仿照郡县制实行行省制。
师:以上同学讲的都有道理。元朝入主中原,面临极其棘手的问题,如何治理庞大的帝国。如何管理发展水平比自身高的汉族。统治者积极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统治经验,两个重要措施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政。元朝有那些行省呢?请看《元朝疆域图》(教师投影《元朝疆域图》)
生:看图。
师:有几个行省?其他地区如何管理?
生:有10个行省。另外中书省直接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宣政院西藏等地。
师:行省在权力上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事务要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抱枢密院。行省制的确立有何影响?
生甲: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生乙:对以后的地方行政体制有影响。比如现在的“省”。
师:两位同学分析的有道理。行省的设立确实较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也为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堂跟踪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有:&&&&&&&&&&&&&&&&&&&&&&&&&&&&&&&&&&&& (&& )
&& ①重视发挥宰相的作用,扩大宰相的权力& ②频繁任免宰相,改变宰相位高权重的传统
&& ③任用亲近大臣构成“内朝”,决策军国大事&&&& ④设刺史监察地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唐宋时期宰相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宰相就是负责政令执行的长官&&&&&&&&& B.宰相专指尚书省的长官
C.宰相只能有一人担当&&&&&&&&&&&&&&&&& D.三省长官及参知政事的官员都是宰相
3.科举制对封建统治产生的最直接作用是&&&&&&&&&&&&&&&&&&&&&&&&&&&&&&&&&& (&& )
&A.扩大了地主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 B.满足了中小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愿望
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缓和了社会矛盾
4.下列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
①御史大夫& ②太尉&& ③中书省&& ④御史台& ⑤督察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5.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的主要制度是:&&&&&&&&&&&&&&&&&&&&&&&&&&&&&&&&&&&&&&& (&& )
A.世官制&&&&&& B.举孝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关于行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从元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C.行省是地方重要的军事机关&&&&&&&&&&&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7.元朝时专门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是:&&&&&&&&&&&&&&&&&&&&&&&&&&&&&&&&&&&&&& (&& )
&A.理藩院&&&&&&&&&&& B.六部&&&& &&&&C.行中书省&&&&&&&&&&& D.宣政院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材料二:汉景帝是,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汉景帝说:“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丞相商议。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材料三:“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
&&&&&&&&&&&&&&&&&&&&&&&&&&&&&&&&&& --《旧唐书· 文苑传·元万顷传》
材料四: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悉隶三司。
&&&&&&&&&&&&&&&&&&&&&&&&&&&&&&&&&& --元& 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一《职官》
请回答:(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 (2)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从秦到元宰相制度的演变?
(三)问答题
&&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的多寡、官吏素质的优劣是中国古代政权兴衰的重要因素。概述从西汉到隋唐选官途径与条件的演变,并分析其影响。
& 【学习探究举例】
行省制度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有重要影响。请同学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省的历史沿革,省名的来历,历代管辖情况,名胜古迹,社会经济状况等情况,并编写出本省简史。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明朝废除宰相制,内阁制逐渐形成的过程、清朝初期军机处的设立、职能和影响、清朝巩固边疆的政策等史实。能利用已学知识比较分析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通过史料研习、过程讲述、现象比较、知识归纳等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分析、归纳、比较问题的方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君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是专制制度晚期的政治形态的突出特征。
【本课内容概览】
&&& 明朝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设立内阁、置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办理政务。清初继续沿用明朝内阁制,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清朝在民族政策与边疆政策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尊重个民族的习惯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族上层人士等;中央有专门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加强边疆的军事防卫;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这些措施有效的巩固了边疆,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版图。晚清时期面对近代化的浪潮,政治制度逐步进行了一些改良。
【本课重点难点】
明朝内阁制的形成和清设军机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补充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背景和影响。要把内阁制形成、军机处的设置作为明清时期皇权加强的特点进行分析。
学法:归纳总结法。同学在学习中要根据教师的布置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分朝代列出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相关史实。
【知识点拨】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内阁、置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内阁无官属。明中叶以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因此,内阁制约不了皇权。
★清朝设军机处
清初继续沿用明朝内阁制,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是机密程度高,军机处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
★清朝的边疆政策
清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时期,清朝在民族政策与边疆政策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尊重个民族的习惯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族上层人士等;中央有专门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加强边疆的军事防卫;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这些措施有效的巩固了边疆,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版图。
【师生互动一二三】
师生互动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
师: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有一句话:“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你从这句话中能得到那些历史信息?
生:从这句话中可以得出两点信息,一是明朝无“善治”;二是无善治的原因是罢了丞相。
师:的确是这样,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这种制度从秦朝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期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内的一对基本矛盾。历代帝王都采取削弱和分散相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而且明令后代子孙不许立丞相之职。那么,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呢?
生甲:明朝初期出现了宰相谋反的事,朱元璋认为宰相是对皇权的威胁。
生乙:为了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生丙:通过加强君权,巩固统治。
师:朱元璋的目的确实是这样。明朝建立后我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统治,朱元璋决定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另外,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书省及丞相权力过重。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中书省和丞相。废除丞相制度,极大地加强了皇权,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做有何消极影响?与黄宗羲说的明无“善治”有何关系?
生甲:废丞相后,政事都由皇帝处理,一方面皇帝可能处理不过来,另一方面面对繁杂的政务,全由皇帝一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生乙:权利极端集中,不利于调动大臣们的积极性。
生丙:宰相制度废除后皇权没有了制约,皇帝的错误决策和失误得不到纠正,容易出现朝政腐败。
师:分析的有道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宰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和调节君主专制带来的一些弊病,宰相制度废除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其恶果在明朝中、后期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黄宗羲说的明无“善治”正是对这个局面的总结。废丞相后,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达到了新高度。
宰相制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丞相废除后,大量政务都要由皇帝亲自处理,政务繁多,皇帝处理不了,忙不过来怎么办?
生:找帮手,帮助皇帝处理。
师:找那些人做帮手呢?
生甲:找一些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又能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文人。
生乙:找太监帮忙。
生丙:组织一个不参与决策,不执掌行政权的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生丁:给皇帝配几个秘书。
师: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有些还就是朱元璋采用的。朱元璋起初任用一些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这就是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一些政务,这些人实际上是皇帝的侍从顾问,他们很少能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到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地处宫内,阁臣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部门,也无属官。它的功能就是为皇帝服务,是皇帝的顾问。到后来如阁官员的地位提高,内阁大学士也被称宰相。那么 ,宰相制与内阁有什么区别呢?
:生甲:宰相执掌行政大权,参与国事决策;内阁无行政权,也不参与决策。
生乙:宰相制约皇权,内阁不能对皇权产生任何影响。
师:总结:宰相是常设部门的官员,地位巩固,权力来自制度;宰相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宰相总领国家行政权;宰相有属官,通过属官开展工作。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内阁不是国家的正式部门,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信任, 权力不是来自制度和职位,而来自皇帝个人的信任;内阁是皇帝的顾问,秘书班子,其职能是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无行政权力;无属官;对皇权没有制约作用。
师生互动二: 清设军机处
师:清朝建立后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内阁制。清初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它凌驾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学士入值,参与机务。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时有设立军机处。为什么设立军机处?请看材料:
投影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大臣由哪些人充任?
(3)结合材料和教材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特点。
(4)军机处的建立说明了什么?
生甲:为了保证军事机密,防止军情泄露。大臣有皇帝信得过的人担任。
生乙:因为当时西北用兵,需处理紧急军情,而且要保密,所以设军机处。
生丙:军机处的特点是人员少,办事保密性强。
生丁:军机处设立,削弱内阁六部的作用,皇帝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
师:总结:军机处的设立是由于当时的军事需要,为了保密,便于皇帝与重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有皇帝挑选的亲臣、重臣充任。军机处设立之初主要是处理军务,后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特点是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决策保密。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建立后,议政王大臣、南书房形同虚设,后来撤消。内阁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总结:由学生完成下表
从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
(2)破格选用出身低微的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形成“中朝”。
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1)实行三省六部制
(2)设政事唐决定军国大事
分散了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
中书门下处理政务,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枢密院做为最高军政机构,牵制相权,设三司管理财政。
相权被分散
(!)废丞相,权分六部
(2)置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形成内阁。
宰相制被废除,皇权空前加强。
设军机处,决定军国大事。内阁名存实亡。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师生互动三: 清朝的边疆政策
&&师:(投影:清时期疆域全图)请同学们看这幅《清时期疆域全图》,找出当时的省级行政区域共有多少。
& 生:(读图,找出省级行政区域)
师:有18个行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另外内蒙古地区还有盟、旗等。清朝建立后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大量努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近代版图。那么清朝在巩固边疆方面有那些突出的政策和措施呢?请同学阅读教材后概括回答:
生甲:采取了比较恰当的民族政策。
师:请你举例。
生甲: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
师: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清朝确实作的比较好,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生乙:设专门机构管理边疆和民族事务,如理藩院的设立。
生丙:皇帝重视与各民族上层人物联络感情。如经常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少数民族领袖。另外,重视边疆地区军事防卫。
师:两位同学概括的很好。清朝在这方面确实做的不错,比如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对后来影响深远。
生丁:在西南地区废除土司,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师:通过上述几位同学的概括回答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了清朝的边疆政策,这些政策既巩固了边疆,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统治,同时这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课堂跟踪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在&&&&&&&&&&&&&&&&&&&&&&&&&&&&&&&&&&&&&&&& (&&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
A.明朝废丞相&&&& B.内阁的设立&&&&&& C.唐设政事堂&&&&&& D.清设军机处
3.关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突出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B.宰相制度贯穿于各王朝的始终
C.君权始终受到相权的制约&&&&&&&&&&&&& D.相权始终是分散到多人手里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虽有严重弊端,但也有客观积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 )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始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D.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5.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两对基本矛盾,它们是:&&&&&&&&&&&&&&&& (&& )
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②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 ③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清朝负责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 )
A.内阁&&&& B.宣政院&&&&&& C.理藩院&&&&&& D.驻藏办事大臣
7.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的地区主要是在:&&&&&&&&&&&&&&&&&&&&&&&& &&&&(&& )
A.西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面两段材料: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雍正)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票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
(2)概括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最初的名称、所在地点和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特点。
(4)军机处的建立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 &9.简要概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学习探究举例】
&& &结合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请你就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注意:既要看到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作用,要辨证地全面的加以分析,写出一篇小论文)。
【视野扩展】
先秦的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是先秦民本论的最基本的含义,意谓民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力量。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政治各项生活提供了经济基础。周宣王时期的虢文公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 (《国语·周语上》)在他看来,民众创造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国家各项政务有赖于此才得到开展。孔子的一位弟子也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孟子则进一步认识到了这样一个普遍的事实,统治者是靠老百姓来供养的,他说:“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孟子·腾文公上》) 统治者对民众态度如何关涉到国家兴衰。&
2、民众是国家兴亡和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礼乐崩坏、极度无序的时代,是一个以“战争”著称于后世的动荡年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发现,在这种动荡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民众。孟子通过考察上古三代更迭的历史,指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同上)这就充分表明了民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点更具体地表现在民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
3、民众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主要力量
国家的兴衰存亡当然是头等大事。但除此之外,尚有许多事业需要人去做。而在成就大业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吕氏春秋》则更重视普通民众的力量、重视民心的向背,它说:“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先秦道家的重要政治思想是“无为”。这个“无为”是以民众的“有为”作为现实基础的。所谓“昔之君子,其所以为功者,以其民也”(《鬻子》卷上)。这里所谓“君子”,实指帝王将相。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功业都是依靠民众的力量。
正是基于上述诸方面的原因,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口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则提出了君民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这两句话深刻表明了民的地位、性质及其历史作用,是先秦“民为邦本”的最高表现形态。&
(摘自李英华等著《中西政治思想比较论稿》,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一桩难以了结的历史公案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自南宋初重修《神宗实录》确定“是元祐而非熙丰”,“唯是直书安石之罪”的编撰宗旨,从而彻底否定王安石变法以降至今,历史已走过近900年。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褒贬议论,亦是一桩几经变动而又难以了结的历史公案。
  晚清以前近800年的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