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龄最长的职业或特殊工种退休加工龄吗是?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4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劳动者工龄计算法规集锦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劳动者工龄计算法规集锦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49|
上传日期: 21:39:0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劳动者工龄计算法规集锦
关注微信公众号您的位置: &
工龄是什么意思_工龄如何计算_工龄对工资的影响日 16:56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工龄是什么意思_工龄如何计算_工龄对工资的影响
  一、工龄是什么意思  1、工龄是什么意思?  工龄时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2、工龄分类:  (1)一般工龄: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工作时间。  (2)连续工龄: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连续工龄不仅包括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二、工龄如何计算  1、连续计算  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职工因主观原因中断工作,把中断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旷工或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4、海归如何算工龄  (1)公派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  国内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国内计算工龄。  (2)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  国内计算工龄。  (3)公派出国攻读学位的在职人员  学习期限内的国内工资待遇按国内同类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4)公派留学人员  凡是由原单位发放工资的,其在批准的国外延长学习期间的国内工资照发,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一年内停薪留职。  (5)在职人员获准自费出国留学  从出境的下一个月停发工资,保留工职一年。  (6)在职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回国工作  出国前工龄可以保留,并与回国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  (7)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参加工作  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限在国内计算工龄,工龄计算办法与公派留学人员相同。  (8)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5、单位变更工龄怎么计算?  (1)企业依法办理变更、合并、分立手续后,劳动者的工龄应连续计算,新的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在前用人单位的工龄应承担工龄责任。  (2)劳动者先后在两个单位工作,但两个单位间没有法定的变更程序,也没有法定合并或分立程序,但有变更、合并、分立的事实,因此劳动者的工龄也应该连续计算。  6、研究生如何计算工龄?  1、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考取研究生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不能计算工作年限;  2、在职人员考取研究生的,学习期间可以计算工龄。  三、工龄对工资的影响  1、工资。  在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中,以及部分民营企业中部分津贴、补贴会受工龄差异的影响。  2、带薪年休假。  1年≤累计工作时间<10年 5天  10年≤累计工作时间<20年 10天  累计工作时间≥20年 15天  3、医疗期。  医疗期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可享受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4、经济补偿金。  工作时间≥1年,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6个月≤工作时间<1年,按一年计算;  工作时间<6个月,支付半个月补偿;  5、病假工资。(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  休6个月内,企业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连续工龄<2年,按本人工资60%计发;  2年≤连续工龄<4年,按本人工资70%计发;  4年≤连续工龄<6年,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6年≤连续工龄<8年,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8年,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休6个月以上,企业按一下标准支付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1年,按本人工资40%计发;  1年≤连续工龄<3年,按本人工资50%计发;  连续工龄≥3年,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6、养老金  工龄是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7、对部分劳动者的特殊保护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可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不足5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原因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8、出境地定居离职费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获准出境定居的在职职工,并办理有关离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终结养老保险关系等手续,原工作单位可发给其一次性的离职费。  标准:  1≤连续工龄<10年的,每1年工龄发一个月标准工资;  连续工龄十年以上的,从第11年起,每1年工龄发1个半月标准工资;  连续工龄<1年,按一个月计发,离职费的总额,以不超过本人24个月的标准工资为限。关注(http://m.cngold.com.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关键词:责任编辑酒鬼【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人民日报,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相关阅读1/1 10:49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资讯 11:28 15:15 10:11 11:09 17:0224小时直播05-13
星期日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3小时48分钟00:00德国前值:0%预测:---01:00美国前值:834预测:--公布:84401:00美国前值:196预测:--公布:19901:00美国前值:1032预测:--公布:104522:30美国前值:150.0预测:--公布:149.322:00美国前值:98.8预测:98.3公布:98.8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资讯
Copyright (C)
中金网 www.cngold.com.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附件: 附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技术规范(2009) 职业卫生技术规范(2009)二ΟΟ九年一月 ΟΟ九年一月1 目 录 适用范围----------------------- -------------------3 -------------------------------1 适用范围 ----------------------- - ---------- -- ------- 3 规范性引用文件-------------------------------------------------------------------------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3 3 术语和定义 ----------------------------------------- 3 基础资料及管理-------------------------------------------------------------------------5 4 基础资料及管理 ------------------------------------- 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7 因素监测与评价--------------------------5 职业病危害 因素监测与评价 --------------------------- 7 职业健康监护---------------------------------------------------------------------------16 6 职业健康监护 -------------------------------------- 16 职业病诊断、 鉴定与报告-------------------------------------------------------19 7 职业病诊断 、 鉴定与报告 ---------------------------- 19 职业卫生教育---------------------------------------------------------------------------21 8 职业卫生教育 -------------------------------------- 21 放射防护-----------------------------------------------------------------------------------22 9 放射防护 ------------------------------------------ 22 质量控制-----------------------------------------24 ----------------------------------------10 质量控制 -------------------- --------------------- 24 11 附则 ----------------------------------------- 24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附录 I 规范性引用文件------------------------------ 25 规范性引用文件 ------------------------------25 -----------------------------职业卫生档案--------------------------------29 职业卫生档案 --------------------------------29 -------------------------------职业健康检查表------------------------------ 57 职业健康检查表 ------------------------------57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65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65 -----------------------职工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66 职工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66 ---------------放射防护档案--------------------------------67 放射防护档案 --------------------------------67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公告牌-------------------- 7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公告牌 --------------------75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格式---------------------- 76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格式 ----------------------76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78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78 ----------------------2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事业单位(以下 简称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附录 A 中引用的文件,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 规范的条款。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 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 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如下定义: 3.1 工作地点 指职工进行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 留的地点。 3.2 工作场所 指职工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 存在于特定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 业活动的职工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危害因素。职业病 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危害因 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因素。 3.4 化学有害因素 本规范所指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和粉尘。3 3.5 监测点 根据监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的结果,选定作为长期或定期采 样和监测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为监测点。 3.6 岗位 指职工经常在相同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同的职业活动,其人 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 3.7 职业病危害岗位 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 3.8 密封(放射)源 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内的放射源,这种包壳或覆盖层 具有足够的强度使之在设计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不会有 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3.9 含密封源检测仪表 通过探测有、无待测物时粒子注量的变化或探测粒子与物 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粒子的注量来检测有关量的一种仪 表,如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 3.10 放射工作单位 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单位: 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 使用、 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 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3.11 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4 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职工。 3.12 放射工作场所 指为了进行放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或定期逗留的工作 地点。 3.13 职业性照射 放射工作人员在从事放射工作时间内所受的内、 外照射(不 包括医疗照射和天然辐射)。4 基础资料及管理4.1 职业卫生档案 4.1.1 职业卫生档案格式由集团公司统一制定(附录 B) 。 4.1.2 职业卫生档案每年复核一次。 4.1.3 职业卫生档案(附录 B)中表 09、表 10、表 11、表 19 为季度报表,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职业病防治中心;表 02、表 03、表 07、表 17、表 18、表 20、 表 21、表 22、表 23 为年度报表,于当年 12 月 5 日前报中国石 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4.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2.1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 康监护管理档案。 4.2.2 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职业健康检查表(附录 C)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相关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应包括:个人剂量常规5 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 报告等相关资料;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 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资料。 4.2.3 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 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 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职业病报告卡; 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的处理记录; 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 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4.2.4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各单位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委托代理人、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 员有权查阅、复印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各单位应当如实、 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3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组织 部门、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考核成绩、学员签字等。 档案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D。 4.4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年度配备计 划、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领用人签6 字等。档案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E。 4.5 其他资料 4.5.1 放射防护档案(见附录 F) :包括《辐射安全许可证》《单 、 位营业执照》 、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放射源登记表、射线装 置登记表、放射源安装位置平面及周围环境示意图、放射防护 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情况、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放射 卫生监督档案。 附录 F 中“放射源登记表”“射线装置登记表”为年度报 、 表,于当年 12 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4.5.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资料。 4.5.3 职业卫生管理网络。 4.5.4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其他资料。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5.1 监测内容 5.1.1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的监测; 5.1.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 5.1.3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监测; 5.1.4 生物材料的监测。 5.2 监测类别 5.2.1 日常监测:用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 5.2.2 评价监测: 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 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监测; 5.2.3 监督监测: 用于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工作场所监督时进行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7 5.2.4 事故性监测: 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进行 的紧急监测。 5.3 监测周期 5.3.1 毒物监测 5.3.1.1 高毒物品每月一次, 一般毒物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 其 他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一次。 5.3.1.2 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 应及时整改复 测。一般毒物每月至少一次;高毒物品实时监测,直至符合国 家职业卫生标准。 5.3.2 粉尘监测 5.3.2.1 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半年至少一 次,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时每季度一次; 超过国家职业卫 生接触限值时,每月一次。 5.3.2.2 有毒粉尘按毒物的要求进行监测。 5.3.3 物理因素监测 5.3.3.1 噪声监测: 每半年一次; 若工艺设备及防护措施变更时, 应随时监测。 5.3.3.2 高温监测:每年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一次。 5.3.3.3 其他物理因素:每半年监测一次。 5.3.4 生物材料监测 根据需要适时进行。 5.4 监测点的设置 各单位应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设置原则, 合理设置监测点。 5.4.1 现场调查8 5.4.1.1 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 包括工作过程 中使 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产生职业 病危害因素设备的分布情况。 5.4.1.2 调查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 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5.4.1.3 调查职工的工作状况:包括职工人数、工作路线、在 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 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5.4.1.4 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 在状态、估计浓度(强度)和分布特征等。 5.4.1.5 调查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使 用状况和辅助卫生设施等。 5.4.1.6 调查工作场所环境及气象条件等。 5.4.2 设置原则 5.4.2.1 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 中应包括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职工接触时间最长的 工作地点。 5.4.2.2 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职工, 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的呼吸带。 5.4.2.3 同一工作场所有 2 台以上不同类型生产设备, 逸散同种 化学有害因素时,将监测点设在逸散量大的设备作业点;逸散 不同化学有害因素时,分别设置监测点。 5.4.2.4 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 或回风侧,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5.4.2.5 管道输送物料工作场所除在进料、取样和出料口要设9 监测点外, 其它可能逸散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也应设监测点。 5.4.2.6 噪声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 噪声监测点应尽可能靠 近职工, 传声器应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耳部的高度, 站姿 1.5m, 坐姿 1.1m。 5.4.2.7 高温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 包括温度、 湿度最高和 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如果工作是流动的,应在相对固定的工 作地点分别测量。测量高度站姿为 1.5m,坐姿为 1.1m。作业人 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站姿为 1.7m、1.1m、0.1m;坐姿为 1.1m、0.6m、0.1m。 5.4.2.8 其它物理因素监测点依据 GBZ/T189 系列标准进行设 置。 5.4.2.9 同一工作场所,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工种(或岗 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监测点。 5.4.2.10 同一工作场所,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须分别设监测 点,同一岗位,可合并设点。 5.4.2.11 职工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监 测点。 5.4.2.12 在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防护 设施情况设置监测点。 5.4.2.13 监测点确定后,应绘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点分布图、填写监测点登记表、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 示牌。 5.4.2.14 监测点的认可、变动和取消,须经职业卫生主管部门 的审核和批准。10 5.4.3 监测点设置数目 5.4.3.1 各单位应按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岗位和工序,凡有 化学有害因素逸散的工作地点,至少分别设置 1 个监测点。 5.4.3.2 同一工作场所、同一工种或岗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 作、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设 1 个监测点。有多台同类设 备时,3 台以下设 1 个监测点,4~10 台设 2 个监测点,10 台以 上至少设 3 个监测点。 5.4.3.3 移动式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应按移动范围的长 度,每 50m 设 1 个监测点。 5.4.3.4 输送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皮带长度在 10m 以下设 1 个 监测点;10 米以上在皮带头、尾部各设 1 个监测点。高式皮带 运输转运站的机头、机尾各设 1 个监测点;低式转运站设 1 个 监测点。 5.4.3.5 仪表控制室、 操作室和职工休息室, 至少设置 1 个监测 点,监测项目应包括该岗位接触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 5.4.3.6 存放化学有害物的室内仓库每室设 1 个监测点,室内 面积 100 m 以上再增加 1 个监测点。 5.4.3.7 声级在 80dB(A)以上的噪声工作场所应设监测点。 5.5 采样时机的选择 5.5.1 采样监测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 避免人为因 素对采样监测时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的影响。 5.5.2 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采样应选择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 高的时段。 5.6 样品采集 5.6.1 日常监测:每个点至少采集 2 个样品。112 5.6.1.1 最高容许浓度(以下简称 MAC) :监测采样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 2 个样品。 5.6.1.2 短时间接触浓度 (以下简称 STEL) 监测采样时间为 15 : 分钟,每次每个监测点至少采集 2 个样品。 5.6.1.3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以下简称 TWA) :采样仪器能够满 足个体采样时,应以岗位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者,佩 戴个体采样器,进行整个工作日的采样监测。不能进行个体采 样时,应在空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并 记录每个时段职工的工作时间,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5.6.1.4 对于个体采样: (1)能够确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 的职工时,岗位人数不足 3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岗位人 数为 3~5 人、6~10 人、&10 人时,采样对象数分别为 2 人、3 人、4 人。 (2)不能确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 的职工时,岗位人数不足 6 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岗位人 数为 6 人、7~9 人、10~14 人、15~26 人、27~50 人、&50 人时,采样对象数分别为 5 人、6 人、7 人、8 人、9 人、11 人。 5.6.2 评价监测:应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进行,连续采样三天,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集样品不得少于 3 个。 5.6.3 监督监测: 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检测 (采样间隔不得少 于 1 小时) ,采集样品不得少于 3 个。 5.6.4 事故性监测:每个监测点采集样品不得少于 3 个。 5.7 测定方法 5.7.1 毒物测定方法按 GBZ/T160.1~85 执行,没有标准测定方12 法的,应采用公认通用的检测方法, 同时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 业病防治中心备案。 5.7.2 粉尘测定方法按 GBZ192.1~5 执行。 5.7.3 物理因素测定方法 5.7.3.1 超高频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1 执行。 5.7.3.2 高频电磁场测量方法按 GBZ189.2 执行。 5.7.3.3 工频电场测量方法按 GBZ189.3 执行。 5.7.3.4 激光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4 执行。 5.7.3.5 微波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5 执行。 5.7.3.6 紫外辐射测量方法按 GBZ189.6 执行。 5.7.3.7 高温测量方法按 GBZ189.7 执行。 5.7.3.8 噪声测量方法按 GBZ189.8 执行。 5.7.3.9 手传振动测量方法按 GBZ189.9 执行。 5.7.4 生物因素测定方法按 GBZ173 和国家有关生物因素测定标 准执行。 5.7.5 个体接触水平 TWA 的计算 按公式(1)计算:TWA = CaTa + C T + ? ? ? ? ? ? +CnTn b b = ∑ CT ………………………(1) 8 8式中: TWA―为 8 小时工作日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 度,mg/m38―为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 a,b……n-为岗位上不同的作业点 Ca,Cb……Cn-为 Ta,Tb……Tn 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13 Ta, Tb……Tn-为 Ca, Cb……Cn 浓度下的相应接触持续时间 5.8 不合格判定 5.8.1 不合格监测点的判定 5.8.1.1 以 MAC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 1 个 浓度数值超过 MAC 限值即为不合格。 5.8.1.2 以 PC-TWA 和 PC-STEL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点有 1 个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 PC-STEL 即为不合格。 5.8.1.3 以 PC-TWA 为接触限值,而没有 PC-STEL 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 监测点有 1 个短时间接触浓度与 PC-TWA 限值的比值超过其 超限倍数即为不合格。 5.8.2 不合格岗位的判定 5.8.2.1 以 MAC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有 1 个浓 度数值超过 MAC 限值即为不合格。 5.8.2.2 以 PC-TWA 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 TWA 超 过 PC-TWA 限值或监测点只要有 1 个不合格即为不合格。 5.8.2.3 岗位噪声 8 小时工作日、40 小时工作周等效声级超过 85dB(A)即为不合格, 如果通过佩戴护耳器使职工实际噪声暴露 ( 作 业 场 所 噪 声 测 定 值 - 护 耳 器 标 定 的 声 衰 减 × 0.6) 超 过 85dB(A),可判为不合格。 5.8.2.4 其他物理因素, 只进行岗位是否合格的判定, 如果超过 GBZ2.2 中规定的接触限值即为不合格。 5.9 工作场所评价指标: 5.9.1 点监测率:见公式(2)实测点数 点监测率 = ∑ ×100% ……………………(2) ∑ 应测点数14 5.9.2 岗位监测率:见公式(3)岗位监测率= ∑ 实测岗位数 ×100% ……………………(3) ∑ 应测岗位数5.9.3 点合格率:见公式(4)点合格率= ∑ 合格点数 ×100% ………………………(4) ∑ 实测点数5.9.4 岗位合格率:见公式(5)岗位合格率= ∑ 合格岗位数 ×100% ……………………(5) ∑ 实测岗位数5.9.5 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测定点超标倍数:见公式(6)超标倍数= 测定点最大实测浓度值 接触限值 ? ……………(6) 接触限值5.9.6 监测率和合格率可据需要按单位(装置) 、职业病危害因 素、周期等进行单项(次)或综合统计。 5.10 监测结果和报告 5.10.1 监测机构应妥善保存工作场所所有采样及分析记录。 5.10.2 监测机构应按照监测周期及时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 果和评价报告送交受检单位。 5.10.3 监测结果超标时监测机构应立即通知受检单位。 对超标 岗位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并进行整改复测。 5.10.4 凡“未检出”样品应以该种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的一半 进行计算。 5.10.5 对尚未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条 件的单位可参照国外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价。 5.10.6 各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15 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 1 次。 5.10.7 各单位按季度填写工作场所监测结果汇总表、 工作场所 监测超标汇总表和工作场所岗位监测情况统计表,及时报送中 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并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5.11 监测结果公告 5.11.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G。 5.11.2 各单位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 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 5.11.3 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 5 个工作日 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6 职业健康监护6.1 监护对象 工作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均为监护对象。 6.2 监护类别 6.2.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下列职工应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接触职业病 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发生变 化的职工;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职工,如高处作业、 电工作业、驾驶作业等。 6.2.2 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业的职工,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6.2.3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工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前,16 应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 90 日 内,可视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6.2.4 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 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 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 随访检查。 尘肺病患者在离岗后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 临床特点、职工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浓度(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6.2.5 应急检查 当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 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应在 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 6.3 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6.3.1 计划 各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 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经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 健康检查,签订委托协议书。 各单位宜选择相对固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6.3.2 实施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及时组织实施职业健康17 检查工作。 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确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等,并 征得受检单位同意。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本规范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 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职业健康检 查结果报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H。 各单位应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的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 查。 6.3.3 结果报告与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应在每年 12 月 5 日前报中国石化集 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各单位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 或医学观察,并承担其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所需费用。 对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不得安排从事 其所禁忌的作业。 对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职工,应及时安排 脱离原作业岗位。 6.4 职业健康检查范围、内容和周期 职业健康检查范围、 内容和周期见附录 I。 附录 I 中未包含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 GBZ188 执行。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与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一致(另有说明的除外) 。 6.5 体检用表 见附录 C。 各单位可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选用或添加必18 要的检查项目。7 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7.1 职业病诊断机构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7.2 职业病诊断程序 7.2.1 由职工或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同时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资料;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7.2.2 职工可到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 行诊断。 7.2.3 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或住院 观察。 7.2.4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职工、所在单位各执一份, 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7.2.5 职业病诊断按《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 7.3 职业病鉴定 7.3.1 时限 职工或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或者不服的,在接到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 30 日内, 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 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19 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 的首次鉴定。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 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可以向原鉴 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7.3.2 材料 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初次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的相关材料; 其他有关资料。 7.4 职业病病人个案调查 各单位应组织对新诊断的职业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7.4.1 调查内容 一般情况:包括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毒性情况、监测、评价资料、上岗前和历年职业健 康检查结果等; 病人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转归等; 同工种、同岗位职工的发病情况。 7.4.2 处理 7.4.2.1 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查找可能的致病原因。 7.4.2.2 对可能的致病原因进行控制。 7.4.2.3 个案调查结果整理、归档。 7.4.2.4 个案调查结果报告应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 中心备案。20 7.5 职业病报告 确诊职业病后,各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劳 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报 告。 7.6 职业病管理 7.6.1 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 应按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 法》(卫生部 24 号令)的规定进行管理。 7.6.2 对疑似职业病,各单位应及时安排进一步明确诊断;在诊 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在诊 断或医学观察期间发生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8 职业卫生教育8.1 内容 8.1.1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8.1.2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有关管理规定。 8.1.3 本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8.1.4 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性质、分布、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预防知识及防护措施等。 8.1.5 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8.1.6 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维护、注意事项。 8.1.7 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8.1.8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法及自救互救技术。 8.1.9 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8.2 要求 8.2.1 各单位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教育活动, 编制职业卫21 生教育培训教材。 对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每年 1 次;对生产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结合车间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每 季度 1 次;教育情况记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8.2.2 各单位应定期对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检查考核。 9 放射防护9.1 放射防护档案 9.1.1 放射防护档案内容及格式见附录 F。 9.1.2 职业照射记录和个人放射防护档案应保存到放射工作人 员年满 75 岁,在放射工作人员停止辐射工作后,其照射记录至 少要保存 30 年。 9.2 职业健康监护 9.2.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 在岗期间、 离岗 前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后的健 康检查和医学随访。 9.2.1.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职工、 临时 和短期参加放射工作的职工都必须在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 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才能参加放射工作。 9.2.1.2 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从事放射工作的职工 1 年须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9.2.1.3 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从事放射工作的职工离岗前应进 行职业健康检查。 9.2.1.4 离岗后医学随访: 对从事过放射工作, 凡属于下列情况 之一者,应每 2 年对其进行医学随访一次: 从事放射工作累计工龄 20 年以上;22 全身或局部(眼晶体、其它单个器官或组织)HE&1/2 年限值 的; 一次或几天内(全身或局部)的照射剂量当量在 0.05Sv 以 上; 一次或几天内(眼晶体)的照射剂量当量在 0.15Sv 以上; 一次或几天内(其它单个器官或组织)的照射剂量当量在 0.5Sv 以上; 确诊的职业性放射病患者。 9.2.1.5 对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 放 射工作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健康检查或者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 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9.2.2 放射病诊断: 对体检疑似放射病的工作人员, 由卫生行政 部门组织的放射病诊断小组进行诊断。 9.3 放射防护监测 9.3.1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9.3.1.1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包括放射仪表、 工业探伤、 放射 测井等放射防护的监测。 9.3.1.2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方法执行 GBZ114《使用密封放 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117《工业 X 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 GBZ118《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GBZ125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 、GBZ132《工业γ射线探伤卫 生防护标准》 、GBZ135《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 、 GBZ137《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GBZ142《油(气) 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150《工业 X 射线探 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23 9.3.1.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应委托具有放射卫生防护检测 与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每年至少一次。 9.3.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9.3.2.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执行 GBZ128《职业性外照 射个人监测规范》 。 9.3.2.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30 天,最长不 应超过 90 天。10 质量控制各单位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完善质量体系, 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质量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包括各种管理 程序、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教育、放射防护、职 业病危害事故调查与处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检 查、应急救援、个体防护用品监督与管理、职业卫生科学研究、 实验室工作的技术程序等) 、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计划、质量记录 (表格、报告书、各类记录) 、新方法的建立和引用、量值溯源 性保证、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等。11 附则11.1 本规范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负责解释。 11.2 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 业卫生技术规范》 (中国石化安技[2004]94 号)同时废止。24 附录 A:规范性引用文件GBZ1―2002 GBZ2.1―2007 GBZ2.2―2007 GBZ3―2006 GBZ4―2002 GBZ5―2002 GBZ7―2002 GBZ9―2002 GBZ10―2002 GBZ13―2002 GBZ14―2002 GBZ15―2002 GBZ16―2002 GBZ18―2002 GBZ19―2002 GBZ20―2002 GBZ21―2006 GBZ22―2002 GBZ23―2002 GBZ24―2006 GBZ27―2002 GBZ29―2002 GBZ30―2002 GBZ31―2002 GBZ32―2002 GBZ33―2002 GBZ34―2002 GBZ35―2002 GBZ38―2002 GBZ39―2002 GBZ40―2002 GBZ41―2002 GBZ42―2002 GBZ48―2002 GBZ49―2007 GBZ50―2002 GBZ51―2002 GBZ53―2002 GBZ54―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 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25 GBZ55―2002 GBZ57―2002 GBZ58―2002 GBZ59―2002 GBZ60―2002 GBZ61―2002 GBZ62―2002 GBZ65―2002 GBZ66―2002 GBZ68―2002 GBZ70―2002 GBZ71―2002 GBZ84―2002 GBZ85―2002 GBZ89―2007 GBZ94―2002 GBZ95―2002 GBZ96―2002 GBZ97―2002 GBZ98―2002 GBZ104―2002 GBZ105―2002 GBZ106―2002 GBZ112―2002 GBZ114―2006 GBZ117―2006 GBZ118―2002 GBZ125―2002 GBZ126―2002 GBZ128―2002 GBZ130―2002 GBZ131―2002 GBZ132―2002 GBZ142―2002 GBZ/T157―2002 GBZ158-2003 GBZ/T159-2004 GBZ/T160.13―2004 GBZ/T160.28―2004 GBZ/T160.29―2004 GBZ/T160.32―2004 GBZ/T160.33―2004 GBZ/T160.36―2004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尘肺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χ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医用χ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化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氟化物26 GBZ/T160.37―2004 GBZ/T160.38―2007 GBZ/T160.39―2007 GBZ/T160.40―2004 GBZ/T160.41―2004 GBZ/T160.42―2007 GBZ/T160.43―2004 GBZ/T160.44―2004 GBZ/T160.45―2007 GBZ/T160.46―2004 GBZ/T160.47―2004 GBZ/T160.48―2007 GBZ/T160.49―2004 GBZ/T160.50―2004 GBZ/T160.51―2007 GBZ/T160.52―2007 GBZ/T160.53―2004 GBZ/T160.54―2007 GBZ/T160.55―2007 GBZ/T160.56―2004 GBZ/T160.57―2004 GBZ/T160.58―2004 GBZ/T160.59―2004 GBZ/T160.60―2004 GBZ/T160.61―2004 GBZ/T160.62―2004 GBZ/T160.63―2007 GBZ/T160.64―2004 GBZ/T160.65―2004 GBZ/T160.66―2004 GBZ/T160.67―2004 GBZ/T160.68―2007 GBZ/T160.69―2004 GBZ/T160.70―2004 GBZ/T160.71―2004 GBZ/T160.72―2004 GBZ/T160.73―2004 GBZ/T160.74―2004 GBZ/T160.82―2007 GBZ/T173-2006 GBZ188-2007 GBZ/T189.1-2007 GBZ/T189.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氯化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苯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醇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苯基醚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醛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酮和芳香酮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醌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环氧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酸酐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基卤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胺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腈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乙醇胺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肼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硝基烷烃类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醚类化合物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 部分:超高频辐射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2 部分:高频电磁场27 GBZ/T189.3-2007 GBZ/T189.5-2007 GBZ/T189.6-2007 GBZ/T189.7-2007 GBZ/T189.8-2007 GBZ/T189.9-2007 GBZ/T189.10-2007 GBZ/T189.11-2007 GBZ/T191-2007 GBZ/T192.1-2007 GBZ/T192.2-2007 GBZ/T192.3-2007 GBZ/T192.4-2007 GBZ/T192.5-2007 GBZ/T194-2007 GBZ/T195-2007 GBZ/T196-2007 GBZ/T197-2007 GB GB GB/T GB GB1165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3 部分:工频电场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5 部分:微波辐射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6 部分:紫外辐射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7 部分:高温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8 部分:噪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9 部分:手传振动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0 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1 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1 部分:总粉尘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2 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3 部分:粉尘分散度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4 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5 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卫法监发[ 号 高毒物品目录28 B:职业卫生档案 附录 B:职业卫生档案表 01 单位名称: 单位概况 编号:_________________批准: 审核: 编制: 说明:简要介绍单位地理位置、生产装置、生产规模、产品产量、副产品等。编制日期:年月日29 表 02 填报单位(盖章) : 职工人数 单位 总人数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总计 合计 男 女 在册 非 在册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 年度报表) 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年度报表)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 在册职工 非在册职工 高温 高频 微波 其它 小计 化学 物质 粉尘 噪声 放射 线 高温 高频 微波 其它小计化学 物质粉尘噪声放射 线批准: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 说明: 1、统计时间:每年统计一次,每年以 12 月工资表(在册、非在册)人数为准; 2、在册职工:指调查时在编的本单位在岗职工;非在册职工:指调查时在岗的其他从业职工、劳务派遣职工; 3、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在岗接触一种或一种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人数。年月日30 表 02 职工人数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 表间数据关系) 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表间数据关系)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 在册在岗职工 非在册在岗职工 高温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I11 I12 I13 I14 I15 高频 微波 J1 J2 J3 J4 J5 J6 J7 J8 J9 J10 J11 J12 J13 J14 J15 其它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K10 K11 K12 K13 K14 K15 合计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化学 物质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粉尘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N13 N14 N15 噪声 O1 O2 O3 O4 O5 O6 O7 O8 O9 O10 O11 O12 O13 O14 O15 放射 线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高温 Q1 Q2 Q3 Q4 Q5 Q6 Q7 Q8 Q9 Q10 Q11 Q12 Q13 Q14 Q15 高频 微波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R13 R14 R15 其它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单位总人数在册非在 册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14 C15合计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化学 物质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E15粉尘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噪声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11 G12 G13 G14 G15放射 线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H9 H10 H11 H12 H13 H14 H15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总计 合计 男 女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En+Fn+Gn+Hn+In+Jn+Kn ≥ Dn ; Mn+Nn+On+Pn+Qn+Rn+Sn ≥ Ln; A1 = A2+A3;B1 = B2+B3;C1 = C2+C3;D1 = D2+D3;E1 = E2+E3 …… S13 = S14+S15; A1 = B1+C1;A2 = B2+C2;A3 = B3+C3;A4 = B4+C4;A5 = B5+C5 …… A15 = B14+C15; B1 = B2+B3 ≥D1≤E1+F1+G1+H1+I1+J1+K1;B4 = B5+B6≥D4≤E4+F4+G4+H4+I4+J4+K4……B13 = B14+B15≥D13≤E13+F13+G13+H13+I13+J13+K13; B2 ≥D2≤E2+F2+G2+H2+I2+J2+K2……B14≥D14≤E14+F14+G14+H14+I14+J14+K14; B3 ≥D3≤E3+F3+G3+H3+I3+J3+K3……B15≥D15≤E15+F15+G15+H15+I15+J15+K15; C1 = C2+C3 ≥L1≤M1+N1+O1+P1+Q1+R1+S1;C4 = C5+C6≥L4≤M4+N4+O4+P4+Q4+R4+S4……C13 = C14+C15≥L13≤M13+N13+O13+P13+Q13+R13+S13; C2 ≥L2≤M2+N2+O2+P2+Q2+R2+S2……C14≥L14≤M14+N14+O14+P14+Q14+R14+S14; C3 ≥L3≤M3+N3+O3+P3+Q3+R3+S3……C15≥L15≤M15+N15+O15+P15+Q15+R15+S15; A13= B13+C13 = A14+A15 = A1+A4+A7+A10;A14= B14+C14 = A2+A5+A8+A11;A15= B15+C15 = A3+A6+A9+A12。31 表 02 填报单位(盖章) :XXXX 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职工人数 单位 总人数 合计 男 女 合计 炼油部 男 女 合计 化工部 男 女 合计 涤纶部 男 女 合计 腈纶部 男 女 合计 塑料部 男 女 合计 公司总计 男 女 200 170 30 850 650 200 0 0 3 0
在册 200 170 30 799 600 199 9 0 3 9
50 1 51 50 1 100 50 50 100 50 50 51 50 1 353 250 103 非在 册 0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 样表) 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表(样表)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统计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 在册职工 非在册职工 高温 0 高频 微波 0 其它 200 170 30 人数 0 化学 物质 0 粉尘 0 噪声 0 放射 线 0 高温 0 高频 微波 0 其它 0人数 200 170 30 700 600 100 4 0 0 0 00化学 物质 0粉尘 0噪声 0放射 线 0公司行政 部室24 22 2
0600 512 88 78 57 21 0100 81 19 67 45 22 0 700 600 100 020 16 4 020 20 00199 100 9951 50 1 51 50 1 100 50 50 100 50 50 51 50 1 353 250 10351 50 1 051 50 1 011 10 1 0 0 0 00199 100 99000210 160 5000100 50 5000000835 600 235000144 121 230036 34 20000526 450 76 24 22 20000199 100 9900000003920 16 420 20051 50 151 50 1147 94 530000批准:王 XX审核:李 XX编制: 吴 XX编制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32 表 03 填报单位(盖章) : 机构名称 年度 卫生医师 高级 中级 初级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表(年度报表) 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表(年度报表) 技术人员情况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技 高级 中级 师 初级 工 高级 程 中级 师 初级 其 高级 中级 他 初级 工人 备 注批准: ` 审核: 编制: 说明: 1 机构名称填写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2 本表统计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人员,每年统计一次,以 12 月工资表(在册、非在册)人数为准; 3 需要说明的内容在备注栏内填写。33 表 04 单位名称:平面布置图 编号:_________________批准: 审核: ; 说明:1 绘制单位所在区域的方位,长年主导风向,主要交通干道(含铁路) 2 标出单位(含二级单位)名称,生产装置名称,辅助生产装置名称; 3 油田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不同地区的平面布置图。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34 表 05 单位名称: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编号:_________________批准: 审核: 说明: 绘制主要生产工艺方块图,标出在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35 表 06 单位名称:工作场所职业病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分布图 编号:_____________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36 表 07 填报单位(盖章) : 序 号 化学物质 工 作 场 所 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统计汇总表 年度报表)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统计汇总表(年度报表) 编号:_____________ 粉 尘 工 作 场 所 数 工 作 场 所 数 噪声 工 作 场 所 数 高温 工 作 场 所 数 射线 其他 工 作 场 所 数名称总 人 数女 工 数名 称总 人 数女 工 数总 人 数女 工 数总 人 数女 工 数总 人 数女 工 数名称女 工 数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37 表 07 填报单位(盖章) :XX 股份公司合成橡胶事业部 序 号 化学物质 工 作 场 所 数 3 2 2 5 3 4 5 4 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统计汇总表 样表)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统计汇总表(样表) 编号: _____________粉 尘 工 作 场 所 数 工 作 场 所 数噪声 工 作 场 所 数高温 工 作 场 所 数射线其他 工 作 场 所 数名称总 人 数 201 911 128 123 416 463 434 273 273女 工 数 72 303 38 149 160 174 166 100 100名 称总 人 数女 工 数总 人 数女 工 数总 人 数女 工 数总 人 数女 工 数名称女 工 数甲苯 丁二烯 糠醛 抽余油 苯乙烯 环己烷 异丁烯 异戊二烯 氯甲烷批准: 李 XX审核:张 XX编制:魏 XX编制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38 表 08 单位名称: 序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统计汇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统计汇总表 编号:_____________ 分布工作场所名称 工作场所 数 备注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39 表 08 单位名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甲苯 丁二烯 糠醛 抽余油 苯乙烯 环己烷 异丁烯 异戊二烯 氯甲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统计汇总表 样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统计汇总表(样表) 编号:_____________ 分布工作场所名称 烯烃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工作场所 数 3 6 2 5 3 4 5 4 4 备注烯烃车间、顺丁车间、丁苯车间、罐区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烯烃车间、电仪车间 顺丁车间、联合车间、罐区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丁苯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丁苯车间、罐区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丁基车间、联合车间、罐区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丁基车间、罐区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 丁基车间、罐区车间、检验中心、电仪车间批准: 李 XX审核:张 XX编制:魏 XX编制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40 表 09 填报单位(盖章) : 单位名称 职业病危害 因素名称 测定岗位 应测 实测 监测 率% 合格工作场所监测结果汇总表(季度报表) 工作场所监测结果汇总表(季度报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 测定点 合格 率% 应测 实测 监测 率% 合格 合格 率% MAC 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PC-STEL 超限倍 数 备 注批准: 审核: 说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有害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等;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1 表 10 填报单位(盖章)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 尘超标岗位汇总表(季度报表)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粉尘超标岗位汇总表(季度报表) 化学有害因素 编号:_____________单位名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因素测定结果 (mg/m3)超标倍 数职业接触限值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超限倍数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2 表 11 填报单位(盖章) : 单位名称 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噪声监测超标岗位汇总表(季度报表) 作场所噪声监测超标岗位汇总表(季度报表) 岗位汇总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岗位 等效连续 A 声级 测定结果(dB)最高值 护耳器声衰减 (dB) 接触时间 (h/d) 备注批准: 审核: 说明:护耳器声衰减(dB)是指在护耳产品说明书提供的值。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3 表 12 单位名称: : 工作场所 工作地点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粉尘监测结果报告表 化学有害因素 编号:_____________ 职业接触限值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超限倍数职业病危害因素 名称测定结果 (mg/m3)合格情 况批准: 审核: 说明:合格点、合格场所写“√”,不合格写“×”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4 表 13 单位名称:工作场所噪声测定结果报告表 工作场所噪声测定结果报告表 编号:_____________ 测定结果 等效连续 A 声级 (dB)工作场所岗位护耳器声衰减(dB)合格情况备注批准: 审核: 说明:1 合格岗位写“√”,不合格写“×”; 2 护耳器声衰减(dB)是指在护耳产品说明书提供的值;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5 表 14 单位名称:高温作业测定结果报告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时气象条件 接触时间 率(%) WBGT 指 数(℃) 职业接触 限值(℃)工作场所工作地点测量日期相对湿度 温度 (℃) (%)合格情况备注批准: 审核: 说明: 1 合格写“√”,不合格写“×”; 2 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填报时间加权平均 WBGT 指数;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6 表 15 单位名称: 工作场所 工作地点 应测 点数 实测 点数 测定 总次 数高频辐射测定结果报告表 编号:_____________ 测定结果 电场强度(V/M) 最高 最低 平均 磁场强度(A/M) 最高 最低 平均 合格 点数 点合格 率% 职业 接触 限值 备注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7 表 16 单位名称: 工作场所 工作地点 应测 点数 实测 点数 测定总 次数微波辐射测定结果报告表 编号:_____________ 测定结果(?W?h/cm ) 最高 最低 平均2合格率 (%)职业接触限值备注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48 表 17 填报单位(盖章) : 单位 监护 类别 职工 人数 应检 人数 实检 人数 受检 率%职业健康检查统计表(年度报表) 职业健康检查统计表(年度报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粉尘 应检 人数 实检 人数 受检 率% 应检 人数 接触噪声 实检 人数 受检 率% 应检 人数 接触射线 实检 人数 受检 率% 接触其它(高温等) 应检 人数 实检 人数 受检 率%接触化学物质 应检 人数 实检 人数 受检 率%合计 批准: 审核: 说明:1 监护类别选择:上岗、在岗、离岗、应急; 2 人数应包括在册和非在册人数,但应注明; 3 受检率: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编制: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49 表 18 填报单位(盖章) : 单位 工号 姓名 性 别 年 龄 工 龄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处理报告表(年度报表) 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处理报告表(年度报表) 编号: _____________ 工种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护 类别 主要异常指标与处理意见批准: 审核: 编制: 说明:1 本表根据职业健康检查单位统计结果填报; 2 本表记录内容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关的职工处理情况; 3 主要异常指标与处理意见:复查、职业禁忌; 4 监护类别:上岗、在岗、离岗、应急。编制日期:年月日50 表 18 填报单位(盖章) :XXX 公司 部门 化工一厂裂解 化工一厂裂解 化工一厂裂解 化工一厂裂解 化工一厂高压 化工一厂高压 橡胶事业部烯烃车间 橡胶事业部烯烃车间 橡胶事业部烯烃车间 橡胶事业部烯烃车间 工号 093 095 118 224 234 姓名 王元林 王先海 王 旭 何永东 安兵森 杨振东 魏秀本 胡志刚 陈秀山 郝海成 性 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 龄 42 54 31 31 48 39 33 45 37 52 工 龄 23 37 14 12 32 20 17 27 17 36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处理报告表(样表) 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处理报告表(样表) 编号:_____________ 工种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苯、烯烃、硫化氢、噪声 苯、烯烃、硫化氢、噪声 苯、烯烃、硫化氢、噪声 苯、烯烃、硫化氢、噪声 高温、噪声、射线 高温、噪声、射线 丁二烯、乙腈 丁二烯、乙腈 丁二烯、乙腈 丁二烯、乙腈 填表:吴 XX 监护 类别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在岗 主要异常指标与处理意见 高频听力损失 ,复查。 癫痫,职业禁忌证。 白细胞低 ,复查。 白细胞低 ,复查。 高频听力损失 ,复查。 白内障,职业禁忌证。 高频听力损失 ,复查。 白细胞低 ,复查。 白细胞低 ,复查。 白细胞低 ,复查。 填表日期:XX 年 XX 月 XX 日主管:吴 XX审核:盛 XX51 表 19 填报单位(盖章) : 单位 姓名 性 别 出生 日期 工 种 职业病名称职业病登记表(季度报表) 职业病登记表(季度报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名称 时间 工龄 诊断 单位 日期 转归 现工作 场所 备注批准: 审核: 说明:1 转归栏,选择“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填写; 2 无职业病则零报告; 3 非在册职工需在备注栏注明。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52 表 20 填报单位(盖章) : 工作场所 姓名 性 别 出生 日期 工种职业禁忌登记表(年度报表) 职业禁忌登记表(年度报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所禁忌的 作业 职业禁忌诊断 名称 单位 日期 对其处理 情况接触职业病危 害因素名称备注批准: 审核: 编制: 说明:处理情况,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对职业禁忌的处理情况。编制日期:年月日53 表 21 填报单位(盖章) : 项目(装置)名称 工作场所 防护设施 名称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一览表(年度报表)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一览表(年度报表) 防护设施一览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数量 竣工年月 投资 (万元)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控制效果 使用 情况 维修 情况批准: 审核: 说明:1 使用情况选择:常用、不常用、不用; 2 维修情况选择:定期, 不定期, 无;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54 表 22 填报单位(盖章)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登记表 年度报表)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三同时”登记表(年度报表) 三同时 登记表( 编号:________________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新建( ) 、改建( ) 、扩建( ) ; 总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元; 建设工期__________年起__________年止;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卫 生 行 政 部 门 审 查 意 见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职业卫生 防护设施 设计审查 职业病危 害控制效 果评价及 竣工验收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批准: 说明:1 类别用“√”表示; 2 填写主要审查意见和批复文号;55 表 23 填报单位(盖章) : 工作场所 生产装置名称 隐患位置职业卫生隐患及治理情况登记表(年度报表) 职业卫生隐患及治理情况登记表(年度报表) 及治理情况登记表 编号:_____________ 隐患内容 投入资 金(万 元) 治理 日期 治理情况及防护措施 项目负 责人批准:审核:编制:编制日期:年月日56 附录 C:体检用表格式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 工号____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 类别: 上 岗 前( ) 在岗期间( ) 离 岗 时( )职 业 健 康 检 查 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监制57 姓名: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 总 工 龄:_________________ 毒害种类和名称:婚姻状况:_____________ 接害工龄:_____________受检人签名用人单位签章年月日年月日58 职业史(由受检者本人填写) 起止日期 工作单位 基层单位 工种 有害因素 防护措施一、既往病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急慢性职业病史 病名:__________诊断日期:_________诊断单位:___________是否痊愈:___ 病名:__________诊断日期:_________诊断单位:___________是否痊愈:___ 三、月经史(初潮 经期 停经年龄) 周期 ──────────四、生育史:现有子女___________人,流产___________次,早产_________次, 死产___________次,异常胎___________次 五、烟酒史:不吸烟,偶吸烟,经常吸_____________支/天、共__________年; 不饮酒,偶饮酒,经常饮_____________ml/日、共__________年; 六、其它59 七、症状 项 目 年 月 日 项 目 1.头痛 35.气短 2.头(晕)昏 36.胸闷 3.眩晕 37.胸痛 4.失眠 38.咳嗽 5.嗜睡 39.咳痰 6.多梦 40.咯血 7.记忆力减退 41.哮喘 8.易激动 42.心悸 9.疲乏无力 43.心前区不适 10.低热 44.食欲减退 11.盗汗 45.消瘦 12.多汗 46.恶心 13.全身酸痛 47.呕吐 14.性欲减退 48.腹胀 15.视物模糊 49.腹痛 16.视力下降 50.肝区痛 17.眼痛 51.腹泻 18.羞明 52.便秘 19.流泪 53.尿频 20.嗅觉减退 54.尿急 21.鼻干 55.尿血 22.鼻堵 56.皮下出血 23.流鼻血 57.皮肤搔痒 24.流涕 58.皮疹 25.耳鸣 59.浮肿 26.耳聋 60.脱发 27.口渴 61.关节痛 28.流涎 62.四肢麻木 29.牙痛 63.动作不灵活 30.牙齿松动 64.月经异常 31.刷牙出血 65. 32.口腔异味 66. 33.口腔溃疡 67. 34.咽痛 医师签名 *有上述症状用“+”表示,无症状用“―”表示 年 月 日60 八、体征 项目 一般情况 一 般 情 况 脉率 血压 裸视力 视力 矫正 晶体 眼底 五 外耳 左 官 听力 右 鼻 口腔 咽喉 心脏 内 科 肺 肝 脾 次/分 mmHg 检查结果 检查医师 (签章) 备注61 项目 甲状腺 外 浅表淋巴结 科 皮肤粘膜 皮肤划纹症 膝反射 跟腱反射 神 经 肌张力 系 统 共济运动 感觉异常 三颤 病理反射 肌力检查结果检查医师 (签章)备注其 它62 九、化验及其它检查项目 白细胞×10 /L 中性 % 淋巴 % 血 单核 % 红细胞×10 /L 血红蛋白 g/L 血小板×10 /L 尿蛋白 尿糖 尿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ALT 肝功 能 HBsAg 乙肝二对半 胸部 X 线检查9 12 9化验结果化验医师 (签章)备注心电图B 超(肝、胆、脾、肾) 脑电图 听、视觉诱发电位 神经肌电图 尿:铅砷镉锰氟 血:铅 尿:δ-氨基乙酰丙酸 血:锌原卟啉 尿:β2-微球蛋白 全血:胆碱酯酶(u) 肺 功 能 FVC % FEV1 % FEV1/FVC %63 化验及其它检查报告粘贴处:职业 健康 检查 结论 承检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主管医师签名64 附录 D: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单位名称: 参加单位: 编号:________ _____教育培训内容:组织培训部门: 授 课 人: 签到表 序号 姓名(签字) 成绩 实施日期:说明:签到名单可附后。65 附录 E: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单位名称: 个体防护用品名称: 生产厂家: 有效期: 批准: 审核: 编号:_____________ 规格型号: 批号或合格证号: 领用日期: 编制:领用登记表 序号 领用人(签字) 数量说明:本表所填个体防护用品指《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管理规定》中所列防 护用品。66 附录 F: 放射防护档案 (一)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电话号码: 法人代表: 放射工作负责人: 邮政编码:□□□□□□ 传真号码: 主管负责人: 安全防护负责人:放射防护预评价文件:□ 审批时间: 放射防护设施验收文件:□ 验收时间: 辐射安全许可证:□ 编号: 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类型概况: 序号 应用类型 应用数量 应用用途 目前状况 有效时间:密封放射源安装、贮存情况 序 号 核素名称 出厂活度 出厂日期 放射源编码 (12 位) 安装或贮存 位置67 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填写说明 1.〈申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照单位的公章详细填写,不能填写 简称。 2.〈法定代表人〉填入申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姓名。 3.〈申报单位地址〉按单位所在地市、县(市、区)及街道名称、 门牌号码等详细填写。 4.〈放射防护预评价文件〉〈放射防护设施验收〉 〈辐射安全 、 、 许可证〉这三项指标主要是指申报单位是否依法在卫生行政主 管部门办理了相应的放射卫生“三同时”手续。有则填写“1” , 然后填写办理日期,没有则填写“0” 。 5.应用类型:填写密封放射源。放射源主要应用用途如下表: 应用类型 密封放射源 (1、2 类) 密封放射源 (3、4、5 类) 密封放射源 (其它) 主要应用用途 工业探伤放射源(伽玛探伤) 厚度测量仪、料位计、挖泥机、测井仪、移动 式测量仪表 (如湿度计、 密度计) 静电消除仪、 、 荧光分析仪、电子浮获装置、刻度/校准源等 以上各类不包括的其它密封放射源6.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填写事项:根据各单位分工,由相应 的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部门负责填写。68 (二) 、放射源登记表(年度报表)填报单位(盖章) : 序号 核素名称 出厂活度 (Bq)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 源外形尺寸 标号 编号:_____________ 放射源编码 半衰期 所在装置或场所(移 设备使 用途 (12位) (年) 动使用的源库位置) 用情况 源库 情况 备 注批准: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1 一个放射源一行记录; 2 核素名称用汉字和核素符号填写。如:钴-60,Co-60 ; 10 3 “出厂活度”指出厂时所标明的活度(换算公式:1 居里(Ci)=3.7×10 贝可(Bq); ) 4 源外形尺寸填写源本体形状和尺寸。如:圆柱体,φ8×10mm,立方体,2×2×2mm; 5 标号为生产单位刻印在源本体或包壳上的编号; 6 放射源编码由 12 位数字和字母组成,分别表示生产单位(或生产国) 、出厂年份、核素代码、产品序列号、放射源类别等内容。每个放射源具有唯 一编码; 7 “用途”指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途,如测井、探伤、料位计、密度计、测厚计和医用等; 8 “所在装置或场所”一栏,固定源要填写装置名称设备号及位号,移动放射源填写源库位置名称; 9 “设备使用情况”指目前该放射性同位素运行情况,如正常使用、闲置、待报废或报废等; 10 “源库情况”填写源库的状况,如无源库填无。69 (三)射线装置登记表(年度报表)填报单位(盖章) : 序号 射线装置名称型号 额定管电压 (KV) 用途 生产厂家 购入日期 所在工作场所名称 编号:_____________ 设备使用 情况 备注批准: 审核: 编制: 说明:1 “额定管电压”指 X 射线机的额定管电压; 2 “用途”指所使用的射线装置的用途,如探伤和医用等; 3 “设备使用情况”指目前该射线装置运行情况,如正常使用、闲置、待报废或报废等。编制日期:年月日70 (四) 、放射源安装位置平面及周围环境示意图71 (五) 、放射防护情况放射防护设施 放射性同 位素名称 防护 护屏 面积 防护 护罩 数量 报警 设施 型号 在线 监测 仪器 防护 铅罐 数量 警示 标志 数量 放射 源库 面积 安装放射源装置检测剂量 5厘 米处 剂量 1米 处剂 量 装置 现场 剂量 源表 面剂 量 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铅围 裙数 量 铅背 心数 量 铅眼 镜数 量 铅手 套数 量 射线监测仪器 监测 仪数 量 报警 仪数 量 其它 监测 仪器72 (六)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情况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参加放 射工作 年月 工作 类别 防 护 知 识 培 训 情 况 年个人剂量当量(msv)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健康监护 年 年 年73 (七) 、辐射防护检查记录检查时间 场所 监测情况 规章制度 警示标志 防护措施 受检者防 护用品 工作人员 防护用品 健康检查 个人剂量 核查记录74 附录 G: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公告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工作场所监测点名称 职业病 危害因素接触限值监测周期监测结果监测日期75 附录 H: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格式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1 封面:应包括报告编号、报告名称(XXXX 年度 YYYY 单位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及评价报告) 、承检单位(加盖公章)、报告日期等信息。 2 封二: 2.1 受检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联系人、 本单位受检范围等。 2.2 职业健康检查依据、检查的类别。 2.3 承检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主检医师 等。 2.4 签名项:报告人及报告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签发人及签发日 期、承检单位(公章)等。 3 报告正文 3.1 概述:用简要的文字叙述本次健康检查工作起因、过程及执行情况 等。 3.2 受检单位职工情况:按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性别等列表。 3.3 健康检查项目: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列 3.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所列结果应与 A3.2 中的车间和 有害因素对应。 3.5 阳性分布:将体检中发现的阳性体证人数以车间为单位,列表汇总, 其中应包括应检人数、实检人数、受检率、检出率、职业禁忌证人数、 疑似职业病人数等内容。76 3.6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针对本次健康检查中涉及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分别以简要的文字或图表阐述其对人体健康所能造成的 危害,包括急慢性影响、近远期影响、职业禁忌证、能够采取的预防措 施等。 3.7 体检结果分析: 对本次体检结果按卫生统计学的要求结合现场检测结 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如性别、车间、危害因素各类)尽可 能详细地分析。以期能够从中发现剂量效应关系,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 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3.8 处理意见: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要求,对本次体检中发现结果异 常的职工,提出有针对性的明确的处置意见。 4 报告附件: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同时提供如下附件: (1)阳性体证职工一览表 (2)职业禁忌证职工一览表 (3)疑似职业病职工一览表 (4)复查职工一览表 (5)实验室检查项目正常成人参考值一览表 5 报告正文编辑格式:纸型规格 A4 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 4 号, 28 行/页,30 字/行。页眉: XXXX 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 5 号。页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 称,页码(第 X 页共 XX 页) ,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 5 号。77 附录 I: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一、接触化学有害因素职工职业健康监护1、3.4-苯并芘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慢性皮肤疾病 2、妇女孕期或授乳期; 3、肝、肾器质性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 2、皮肤检查 1、血常规;2、尿常规; 3、肝功能;4、肝脾 B 超; 5、心电图;6、胸部 X 线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 2、皮肤检查; 同上岗前 在岗期间体格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染色体畸变率 1年检查周期2、 氨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慢性阻塞性肺病 2、支气管哮喘 3、间质性肺病伴有肺纤维化 4、 支气管扩张 同上岗前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相 关症状 在岗期间 应 急 职业性急性氨气中毒 (GBZ14)重点询问羞明、 流泪、 胸闷、 气短、气急、咳嗽、咳痰、 咯血、胸痛、哮喘等呼吸系 统主诉症状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呼 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心电图、胸部 X 射线检查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呼吸 系统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 图、胸部 X 射线检查、肺功能肺弥散功能 血气分析 1年检查周期78 3、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上岗前 1、 血常规检出有如下异常 者:白细胞计数低于 4.5 9 ×10 /L; 血小板计数低于 10 8×10 /L;红细胞计数男 12 性低于 4×10 /L, 女性低 12 于 3.5×10 /L 或血红蛋 白定量男性低于 120g/L, 女性低于 110g/L。 2、 造 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 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 细胞缺乏症、 血红蛋白病、 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 病等;3、脾功能亢进 在岗期间 应 急 离岗时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GBZ68) 2、 职业性苯所致白血 病(GBZ94)职业性急性 苯 中 毒 (GBZ68)/职 业性急性甲 苯 中 毒 (GBZ16)1、 职业 性慢性 苯中毒 2、 职业 性苯所 致白血 病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系统和血 液系统症状,如:头痛、 头晕、 乏力、 失眠、 多梦、 同上岗前 记忆力减退、 皮肤黏膜出 血、月经异常等重点询问头 晕、头痛、 恶心、 呕吐、 烦躁、步态 蹒跚等酒醉 样症状 内科常规检 查 ; 神经系 统常规检查 及小脑功能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同在岗 期间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必检 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 3、肝功能;4、心电图; 同上岗前 5、肝脾 B 超 尿反-反粘糠酸测 定、尿酚、骨髓穿刺同上岗前选检 项目溶血试验尿反-反粘 糠酸、 尿酚、 血苯体检周期复查:血液指标异常 者,应 1 至 2 周复查 1 次,连续 3 次。 超 标:2 次/年;达标: 1 次/年.79 4、 苯胺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 1、各种血液病; 2、慢性皮肤疾病; 3、心、肝、肾器质性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2、皮肤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2、皮肤检查; 3、握力、肌张力、腱反射、末梢感 觉检查; 在岗期间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2、红细胞郝恩小体; 6、胸部 X 线检查;7、肾功能 1、高铁血红蛋白定量; 2、尿对氨基酚测定 1年检查周期 5、苯乙烯 上岗前 1、严重的神经官能症; 2、肝、肾器质性疾病 3、血液系统疾病; 4、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2、五官科检查在岗期间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同上岗前1、内科常规检查;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 1、微核、染色体畸变率; 2、神经肌电图 1年检查周期 6、吡啶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肝、肾器质性疾病; 2、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3、严重的皮肤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2、皮肤检查在岗期间 同上岗前 1、内科常规检查; 2、握力、肌张力、腱反射、三颤; 3、皮肤检查;体格检查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 神经肌电图 1年80检查周期 7、丙酮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 1、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2、严重肝、肾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 在岗期间 同上岗前 1、内科常规检查;2、五官科检查;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 1、血清尿素氮;2、血胆红素 1年检查周期 8、丙烯醇 上岗前 1、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2、严重的皮肤疾病; 3、严重的眼病; 4、慢性肝、肾疾病; 5、糖尿病。 1、内科常规检查; 2、角膜、结膜检查; 3、皮肤检查在岗期间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体格检查同上岗前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2、血糖 6、胸部 X 线检查 1、血脂;2、乙肝表面抗原; 1年检查周期 9、丙烯醛 上岗前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 及慢性支气管炎) ; 2、肝、肾器质性疾病; 3、慢性眼病; 4、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5、低血糖病。 1、内科常规检查;2、五官科检查;在岗期间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同上岗前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7、血糖。 1、肾功能;2、肺功能。 1年81检查周期 10、丙烯酰胺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在岗期间 离岗时 职业性慢性 丙烯酰胺中 毒1、 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1、职业病: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 2、糖尿病 中毒(GBZ50) 3、过敏性皮肤病 2、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 重点询问职业接触史及肢端麻 木、酸胀、刺痛、感觉减退、下 肢沉重、乏力、嗜睡、手足多汗、 脱皮、红斑等症状 1、内科常规检查 2、神经系统检查常规检查,注意 检查四肢触觉、痛觉、震颤、跟 腱反射,及共济运动、肌力、肌 张力、肌萎缩 3、皮肤科常规检查 同上岗前 神经-肌电图 1年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系统疾 病史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 2、神经系统检查常规 检查、 共济运动、 肌力 及肌张力 3、皮肤科常规检查 血常规、 血糖、 尿常规、 肝功能、心电图 神经-肌电图同上岗前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体检周期11、丙烯酸甲酯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严重的皮肤疾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3、慢性眼结膜炎或角膜炎。 1、内科常规检查; 2、皮肤检查; 3、五官科检查。 在岗期间同上岗前体格检查同上岗前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1、同上岗前;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 1、肺功能;2、血总胆固醇。检查周期1年82 12、柴油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 1年 1、严重的肝、肾器质性疾病; 2、严重的皮肤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2、皮肤检查。 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 在岗期间 同上岗前 同上岗前同上岗前检查周期 13、抽余油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 1、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严重的神经官能症。 1、内科常规检查;2、五官科检查。 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4、肝脾 B 超;5、心电图;在岗期间 同上岗前 1、同上岗前; 2、握力、肌力、肌张力、腱反射; 同上岗前神经肌电图 1年检查周期 14、氮气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 1、明显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2、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3、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内科常规检查; 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4、肝脾 B 超;5、心电图; 6、胸部 X 线检查在岗期间 同上岗前同上岗前同上岗前血气分析 1年检查周期83 15、氮氧化物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慢性阻塞性肺病 2、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扩张 4、慢性间质性肺病 在岗期间 应 急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 (GBZ15)同上岗前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 病史及相关症状重 点询 问呼 吸 系统症状重点询问眼痛、羞明、流泪, 胸闷、气急、咳嗽、咳痰、胸 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及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 神经系统症状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 检查呼吸系统 血常规、尿常规、心 电图、肝功能、肺功 能 肺弥散功能、胸部 X 射线检查内科常规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 重 点检 查呼 吸 2、眼科检查 系统 3、鼻及咽部检查 血 常规 、尿 常 规、胸部 X 射 线摄片、 肺功能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 电图、胸部 X 射线检查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血气分析 肺弥散功能 1年体检周期 16、丁二烯 上岗前在岗期间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血象指标低于或接近正常值下限者; 2、各种血液病; 3、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疾病; 4、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5、高血压。 1、内科常规检查; 1、血常规;2、尿常规;3、肝功能; 4、肝脾 B 超;5、心电图;同上岗前体格检查 必检 项目 选检 项目同上岗前实验 室和 其他 检查同上岗前神经肌电图 1年检查周期84 17、丁酮 上岗前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体格检查 实验 室和 其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毒有害工种工龄折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