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姓华的汉语拼音拼音

  阿弥陀佛的正确读音  此篇文章所阐明的是阿弥陀佛的正确读音传承。  学佛者当知,无论读音是否正确,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力行,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前言  目前,最常见的“阿”的读音有三种:  “婀” (汉语拼音:ē 音)  “噢” (汉语拼音:ō 音)  “啊” (汉语拼音:ā 音)  阿弥陀佛的“阿”字,应该如何发音?  简而言之,阿弥陀佛的“阿”字的正确读音是“婀”或“噢”,“啊”的读音是错误的。阿  弥陀佛的正确读音是 emituofo 或 omituofo;而 amituofo 则是错误的读音。  前面两种读音“婀”和“噢”是自古以来的读音,是中国佛教千多年来的传承。  至于第三种读音“啊”,则是在八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据说是某些学佛弟子在印度参学后,  发表的所谓正确读音, 其理由是根据 amitābha 梵语发音,“阿”应该读成“啊”。在九十年代  有许多知名的台湾法师大肆宣传之下,言论根本上否决了中国千年的“婀”音与“噢”音传承,认  定“啊”音才是正确的梵音,以讹传讹,以致如今连一些中国的正宗寺院道场也在宣扬“啊”音。  他们主要的依据就是所谓的梵语发音,也进而引用藏语发音,邻国(日本和韩国)与南传佛教的发  音来支撑其论点。  这些人宣扬将阿弥陀佛的阿字发音成“啊”。由于他们不知印度正统梵语的发音,  而引用了印度非正统梵语的发音;另一方面,只依据西藏、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发音,却  完全没有考究这些地区的古代发音;更甚的是把南传佛教的巴利语等同于古梵语的错误逻辑;  依据这些错误而引发的谬论,大肆宣扬错音!更无奈的是,一盲引众盲,以致今时今日有许多  无辜的学佛弟子都读错音。  阿弥陀佛阿字的正确读音  梵语发音  我们必须知道 amitābha 是梵文的罗马化转写(注:通常人们只书写成 amitabha,也造成了发音的  混淆)。 amitābha 虽是罗马化的梵文,但发音则不同于英语,更不能读成汉语拼音。 须知,  罗马化梵文的音标有长短音之分。a 为短音,ā 为长音。长音 ā 现今主要是以“啊(拉长)”或  “噢(拉长)”来发音。可是短音 a 的发音则经常被误传。 如今我们要纠正的  就是 amitābha 这短音 a 的发音, 也就是“阿弥陀佛”这“阿”的发音。  梵文的母音有14-16个母音。依照 Devanāgarī(天城体)的写法,梵文第一个母音为:? , 而  短音 a 则是 ? 的罗马化转写。  依据正统的梵语发音,短音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是近似汉语的“婀”音。若仔细留  意“婀”音和“噢”音,不难发现其相近之处, 皆属喉中之音。  关于正统的印度梵语传承,目前印度仅存剩几千人,以梵语为母语,世代相传。以下是一位以  梵语为母语的印裔博士,Dr. Jai Maharaj,他非常活跃于梵语及印地语的讨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  许多关于非正统梵语发音之错谬的文章,大家可以上Google搜索。  以下是 Dr. Jai Maharaj 于1994年在BBS上对一位洋人的询问所发表的回复,清楚地说明梵语罗马  z字母化转写的短音a之正确发音:  Dr. Jai Maharaj 对于短音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解释  另外,还有许多网站提供了正确梵语发音的确凿证据,请参考以下的资料:  这些网站所显示的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为英语音标的[?],近似汉语的e“婀”:  德瓦南达(博士)长老(Ven. Dr. Devananda)在梵文「子、母」音的发音示范   佛网的原帖
MP3下载(按右键,选另存)  普明梵语轩
梵语发音简介  道理书院
关于梵语发音  Esoteric Teaching 心灵提升教育
梵语母音-发音和转写 视频  印度古典音乐论坛
梵文资讯-母音  印度诗歌网站
梵文发音指南  WikiTravel 网站
梵文短语手册  台湾佛教网站
梵语课程  这是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的梵文教学网站,发音示范,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近似汉语的“噢”:  国立台湾大学
梵文教学  印度正统梵语已几乎绝灭,目前仅剩几千人是世代以梵语为母语的,而在印度,大多数人是以印地  语和丹米尔语为母语。 非正统梵语起源于多数印度人对梵语发音的误解(包括了许多留学印度  的外国学者)。举个例子, ? 也是 Hindi(印地语)的母音,而印地语的 ? 发音则是“啊”音,  所以许多印度人不明就里地以印地语的方式来发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发音错误。若有兴趣,  大家可以上Google搜索由 Dr. Jai Maharaj 所发表的非正统梵语发音之错谬的文章。  由于受到印地语发音的影响,非正统梵语发音已经变质,与古梵语发音相差太远。  所以互联网上也有一些梵语网站显示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为“啊”,这些都是非正统的  梵语,属于错误的发音。以下是维基百科的链接,提供了印地语与梵语的相关资讯:  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并未注明印地语的发音,请直接参考英文版的维基百科关于 Hindi(印地语)  的母音,IPA的音标 显示印地语 ? 的发音为“啊”。  英文版维基 - 印地语
中文版维基 - 印地语  请参考中文维基百科关于 Sanskrit(梵文)的母音,显示 ? 的发音为“婀”或“啊”,并  列了正统梵语和非正统梵语的发音。  中文版维基 - 梵语元音  其他区域的发音  古时的语音仅仅依赖口耳相传,在漫长的岁月里,若缺乏严谨的世代相传,难免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非正统梵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由于鼓吹“啊”音的言论也引述了所谓西藏、日本和韩国的发音,甚至连南传佛教的发音也被用来  支撑其论点。这些言论似是而非,有混淆视听之嫌。关于西藏、日本和韩国的发音,由于完全没有  任何的依据来证明这些地区的古代发音,所以根本无人知晓其发音是否已经变异。至于南传佛教,  由于所依据的是巴利文经典和巴利语发音,而巴利语与古梵语不是相同的语言,所以根本无对比性  可言。  在中国大乘佛教,阿弥陀佛四字,在佛门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多年来,阿弥陀佛之阿字发音,  佛门中师徒代代相传,而且若与这些地区(西藏、日本和韩国)相比,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大  乘佛教道风传承更为严谨。 大家必须了解,如今探讨的并不是中国整体的文字发音演变,  而是非常精准地针对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 千多年来,中国的阿字发音就是“婀”音和“噢”  音,即使有些地区受到方言的影响,发音也是非常接近“婀”音和“噢”音,都属于喉中之音。  更何况,关于中国古代的阿字发音,许多确凿的文字依据如:《说文解字》,古十七部韻,  《一切經音義》,康熙字典等,皆证明阿字属于“婀”音,排除了“啊”音的可能性。  由此可知,中国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的可信度是非常高。  现代发音对比  以下,让我们来对比阿字现今在不同区域的发音和在中国的发音:  现代发音对比  印度:正统的印度梵语 【近似“婀”音】 对比 中国【“婀”音和“噢”音】  ==& 正统梵语是几千年的代代相传,可信度非常高,也印证了中国的传承。  印度:非正统的印度梵语【“啊”音】 对比 中国【“婀”音和“噢”音】  ==& 非正统梵语受到印地语发音影响,已经变质,不能代表古代梵语。  西藏,日本和韩国 【“啊”音】 对比 中国【“婀”音和“噢”音】  ==& 由于没有任何古代发音的依据,加上道风严谨度不够,因此可信度不高。  南传佛教   ==& 由于南传佛教依据的是巴利文经典和巴利文发音,所以无对比性可言。  由于古代梵音未必与现今语音完全相同,因此追溯古代梵语发音,必须考虑到这些地区发音传承的  可信度。  若论发音传承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当属印度正统梵语。  毫无疑问地,印度正统梵语的发音恰恰印证了中国千年的传承!  举个梵语的例子,mahā 若以正统梵语来发音,则与中国古译“摩诃”相近。倘若以非正统梵语来  音译,或以西藏,日本和韩国的发音来音译,则成了“马哈”,其错谬是显然的。  时下的言论  我们身为学佛弟子,若没有深入地了解古今梵语和正统非正统梵语,尚且一知半解,就妄自推翻  这句佛号“阿弥陀佛”千多年来的发音传承,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有许多在探讨这个课题的文章,大家可以上百度或Google搜索。 然而,  时下却有太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似是而非,全盘否定“婀”音和“噢”音。末学深感痛心,  千年传承的正音居然遭人如此糟蹋!因此末学尽一点绵力,整理实据,阐述论点,澄清真相,  以正视听。希望学佛大众,能明辨是非。否则,原本念诵正音的众多学佛弟子受到那些言论的误导,  人心惶惶转而念诵错音,岂不冤枉?!身为学佛弟子,我们应当遵守五戒十善,  希望学佛大众能树立正见,维护尊重祖师大德的正法传承。  几个要点  有鉴于此,末学在这里列出几个要点,希望诸位学佛弟子善自思维:  中国古代的译经是非常的庄重和严谨的。译经师都是精通三藏和汉语梵语的法师,  难道他们连梵语的语音都不了解么?对古梵语的发音古今之人谁更准确?  中国佛教的道风严谨,代代相传,中国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难道不足以采信么?  千多年来,无数祖师大德的阿音传承,难道抵不过这仅仅二十多年的标新立异,  却站不住脚的言论?  再者,印度正统梵语 a? 的发音也与中国千多年来的o阿音传承吻合,这难道不是千多年来  正确发音的铁证?  许多学佛弟子当初在被误导的情况下,基于对佛号的恭敬心,改读成“啊”音。如今拨乱  返正,理应重读正音。倘若依旧坚持错音,并说心诚则灵,发音不重要,漠视正音的言论;  那当初为何又要将e阿改读成a啊,就以恭敬心而言,岂非矛盾?  既然知道“啊”的发音是错误,就应当修正。倘若学佛弟子一昧盲从,念错音,不出百年,  将无人知晓正确的读音,岂不哀哉!学佛之人应当树立正见,明辨是非,  怎可不顾及正法的传承,怎可以讹传讹,误导未来众生?  希望学佛大众特别是不仅自度还发心度他的发大心者明了后,能及时发心纠正读音。  刚开始修正发音,肯定会有些困难。须知以至诚心念佛,虽然念错音,尚且有无量功德;  更何况以至诚心念佛,念诵正音,其功德更是无量,不可思议!  若只是自己念佛,不向他人传播,已念惯一个音了实在改不回来因此生烦恼也大可不必强变,  须知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真诚。  推荐阅读  末学致力推荐大家阅读这篇文章 - “亦说「阿弥陀佛」怎么说”,作者为焦国宝,发表于1997年  的台中莲社明伦月刊(李炳南居士所创立)。这篇文章最初是由一位署名“愚然可化”的师兄  于2006年发布在互联网。以下是阿弥陀佛网的转载链接:  亦说「阿弥陀佛」怎么说(转载)  法师念佛音频  以下是土豆网的音频链接,大家可以直接在线聆听佛号:  广钦老和尚念佛 【“噢”音】  妙莲老和尚与刘德华念佛 【“噢”音】  道证法师念佛 【“婀”音】  广声法师和果辉法师唱诵佛号 【“噢”音】  祈愿大众发心维护正法,让“阿弥陀佛”的正确发音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广度众生。在此,  末学与广大学佛弟子共勉之,南无阿弥陀佛!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7次 发图: | 更多
  佛教经藏里的“阿”字,按照自古经典和祖师传承,读“婀”乌何切,就是we拼读发喉音o\e近似。  现代人们对阿字的读音虽有多种,但在佛教里却只有一种,这是有佛教经藏和祖师传承依据的。  一、事实依据。  梵文佛经传到中国后,经过了精通梵汉语的高僧大德很严谨的翻译,无论是字句还是读音,都是字斟句酌。  阿字当时翻译过来记录经典里的音就是ē、o。以前的法师都这样读。  改革开放前,大陆拍的涉及佛教的电影,很严谨,都有佛教协会的顾问进行审核,也都是这么念的。  到现在有传承的寺院依然是这么念的。比如,由一诚长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题名并担任总监制,  本焕长老作总顾问兼出品人,圣一法师、觉光法师、净慧法师作顾问,深圳弘法寺出品的佛教电视剧  《百年虚云》中,阿弥陀佛的“阿”,读“e”o。  二、那为什么好多人念a呢?  因为,(1)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断层,以致于后续的寺庙和僧人,很多没有传承。  (2)表面上,咱们国家实行宗教自由,实际上是让你自生自灭!以至于中国大陆的佛教寺庙组织上一盘散沙,  各自为政各寺庙、各法师对经教的讲解、修持等都不统一,如何传承?甚至根本没有传承!长此以往,  佛教恐怕只是落个徒有虚名!  (3)由于没有传承,大家很多人自然而然按照字的现代常见音来读。现代通常发啊音的字都用阿字来代替如  外国名人名等,以致许多人就以为自古阿是读a的。须知,阿字古时的常用音以e为多,如阿县、阿房宫、  东阿阿胶、阿谀奉承,等。从最古字典【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阿读e音。  类似的错误还有:  伽(qie)蓝殿,很多人读伽(jia)蓝殿  迦叶(she)尊者,很多人念迦叶(ye)尊者  4不知梵语的历史,误以为现代梵语和古时梵语一样没变,且把梵语的罗马字母按汉语拼音来读。  5,受藏音影响,不知藏语发音于元朝受蒙古统治影响所发生的改变。  三.佛教传入中国到上世纪80年代千年的经典传承阿都念e,纯粹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对这个字的读  音可以从藏经里找答案,从藏经电子版就是CEBT大藏经里搜索,发现结果是可以说明阿发e音的。  例证一:  X44nc23║   △与未受戒人共诵第六  X44nc24║   (此是共戒。尼同制)。  X44na01║   阿罗波遮那  X44na02║   阿。或作婀。又作啊。阿应转声为遏音。故瑜伽释字  X44na03║   母品。直作遏字。有转为恶。元非恶字也。遏的读音只有e.  出自《四分律名义标释》卷十一,明弘赞辑  例证二  1,《一切经音义》,唐*玄应撰写。卷三之《金刚经》罗什译:阿兰那行,或言阿斓拏,  正言曷剌【羊*儿】,曷此云无,剌【羊*儿】此云诤,名无诤也。亦言闲闲,亦无诤也。(大正藏C56n1163P84c)&查康熙字典:曷除了发he音外,还有“又阿葛切,音遏。逮也。”即,  曷发e的音。  由此可以证明“阿”字发的是e的音。&  2,《续一切经音义》,宋*希麟集。卷二之《新花严经》卷第二(花通华,此乃四十华严也。  ):阿【少/兔】,上音遏,下音奴沟反。(大正藏T54nb)  卷四《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阿罗诃,下音呵,梵语讹略也,正云遏罗曷帝,此云应供  (阿罗汉的别称)。(大正藏T54na)&遏是发e的,由此也可证明“阿”字发的是e的音。&  3,【阿吒嚩迦】(神名)A^t!avika,鬼神名。又作遏吒薄。阿吒薄俱。慧琳音义十二曰:  “阿吒薄迦,旷野鬼神大将名也。或名遏吒薄,皆声转也。俗名元帅大将非也,十六药叉将之  一将也。”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4,关于阿那律尊者的:T54nb22║[18]阿那律。或云何那律陀。此云无灭。  [19]若施食  T54nb23║  福。人天受乐。于今不灭。净名疏云。或云何泥  T54nb24║  卢豆。或阿[20](音遏)[少/兔][21](乃侯)楼驮。[22](唐贺)如楚夏不  T54nb25║  同耳。此云如意。或云无贫。过去饿世。曾以稗  T54nb26║  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乐。  T54nb27║  故名如意。尔来无所乏断。故名无贫。佛之从  T54nb28║  弟。西域记云。阿泥[打-丁+聿][23](虚骨)陀旧曰阿那律者。  T54nb29║讹也。  -------------《翻译名义集》卷一,大正藏T第五十四册,二一三一经号,宋法云编  X28nb12║  经云阿[少/兔]楼驮  X28nb13║  阿音遏[少/兔]乃侯切慈恩云应作羺。  X28nb14║  记云广明施相於此非急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卷五,大正藏X第二十三册,零五八六经号。  宋从义撰,大小乘译经部。  例证三:《康熙大字典》中对于“阿”发“遏”音的例子为:阿难。这个大家可以查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阿是应该发e的音的。  例证四: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四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  多陀【阿】伽度(或云阿伽度梵语鲁质也,正云怛他【誐】多,此云如来十号之中第一号也)。  阿读誐e音。  【阿罗诃】(下音呵梵语讹略也,正云【遏啰曷帝】此云应供谓应受人天妙供故即十号之中  第二号)。可知阿罗汉梵语遏啰曷帝,阿读遏e.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六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一卷  [阿閦鼙](閦或作同初六反鼙或作鞞同薄迷反梵语也古云阿插皆非正音也依梵本[恶刍毗夜]此云无动  即东方无动如来也毗夜二字都合一声呼也)。说明经典里  不动如来阿閦鞞佛的阿读恶音e.  可以得知千年来阿字在佛经里确是发e音。证明那时的古梵语正确的念e音。  阿弥陀佛相当于佛教密宗的宇宙语,发音准确与否?有很重大的意义。古音念
现代八十年代左右开始  居然念起啊来,把古人的东西改掉了!你们现在可以感受一下,“e”和“a”有什么不同,力量出去的不一样。  “e”是从头顶出去,“a”是从嘴巴出去......阿e弥陀佛是般若音,而阿a弥陀佛是攀缘音  “南无”两个字,念作“纳莫”,“阿”字应该念作e音,同“婀  例证五
40卷华严中的“华严字母修法”。第一个华严字母阿字明确用婀字  乾隆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_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所谓。唱婀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胜威德力显示诸法本无生义。】
  “阿”在汉密的发音一直是婀字音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五  (00)║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00)║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婀字者。詮一切法。本不生故。  (05)║ 即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字。若曉婀字。瑜伽相應。則得諸佛無盡藏。則悟一切法不生。  猶如虛空。一切清淨平等。  (01)║ 即成無分別智也)  例证六  1、在大正新修大藏经 密教部 863卷《大毘卢遮那经阿闍梨真实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观门》中明确说明“阿”的  念法
“即是阿字。夫言阿字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是一切真言生处。最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内音。  即是喉中之音。当知此阿字遍布一切支分。即是本不生义。” 如果发成“a”,即是开口音。 所以各位师兄,  以佛经为师。应读“e”音  2、弘一大师,倓虚法师,慈舟法师,倓虚法师也发e音。民国从大陆去台湾的道源长老发e音。妙详法师,愚亲听其发音  阿罗汉为e音... 在寺庙里面,上了60多岁以上的老和尚,一般都是念“e”宣化上人,广钦老和尚,梦参老和尚,  悟道大和尚等都念“e”音  3、印光大师生前指导的灵岩山寺以及师承自印祖的李炳南老居士创建之台中莲社一直念e音。  李炳南老居士在其《佛学问答》中的回答:  问:阿弥陀佛之‘阿’字,我国四众,都念口恶弥陀佛,现在有少数人主张念啊弥陀佛;  到是口恶音对?啊音对?请示何音为准!(狮山一读者)  答:此在纸面上不易答覆,虽列举‘口恶啊’二字,但此二字之发音,亦有南北之不同,  兹不得已,试举‘峨’音为准,须发音于喉间,读作平声,能与‘鹅蛾俄讹’等同声,  即不相差,不可读作上声,变成‘愕哈切’,缘此字系悉昙十二母韵最初之韵,  为一切梵字之元,法教之本。含义至广,以求正确为是。  4、《印光大师文抄---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佛号,弥陀经,均无甚别音字。饭食读反寺,仍是世音,四书五经  皆是如此。以人多忽略,认为特别音。汝试查查字典。然饭食读本音,亦可。读本音,饭即是饭,食即是吃。  读别音,饭(反)即是吃,食(寺)即是饭,固两皆可通也。唯佛号上之南无二字,必须要作纳莫之音读。其义,  白话注后详说之,不可读本音。......(民国时极乐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祖说佛号弥陀经除了南无两字其它无别音字要按字典阿即读e音)  5、台湾佛教界也是近代才念「ㄚ」(即罗马拼音之a, )者多。1949年左右从大陆去台湾的高僧大德们都是念e\o的。  6、在许慎《说文解字注》 中阿念“e”音  ‘阿’字在东汉许慎所著《說文解字》中是读‘烏何切’这种读音很几近现代‘o’字。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的年代很接近东汉的年代。鸠摩罗什音译的‘阿’字几近现代‘e’或‘o’字。无论是中文还是梵文  经过2000年的演化后发音是和最初有所不同的。   7、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所编印之辞典,注明“阿弥陀佛”
念“e”音  8、中国地域广大但是绝大数念“e”音 和 “o”音偏多  9、在寺庙里面,学佛早的上了60多岁以上的老和尚,一般都是念'o'“e”音,何也,代代相传也。  四、关于阿弥陀佛读音的一些错误观念  1,有人认为某某知名法师就念a,难道还不能够说明应该念a吗。我们应该知道,法师作为一名修行人,在未证到四果罗汉(无学位)以前,其知见难免有不准确之处!因此,世尊才一再开示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因此,一些法师念a根本不足为怪。而且,这些念a的法师即便知名度再高,其梵文造诣恐怕比不上当年翻译《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高僧。更何况,这些念a的法师很可能根本就不懂得梵文!何况去圣遥远现代梵语都未必等同古梵语。  某法师说:念a因为“阿”字,华严字母排在第一,表法界生法音,诸法空义。“阿”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义。自“阿”字生出一切陀罗尼,展示了生生不息功德藏。但此法师可知华严字母阿字就是婀音而不是a,在四十卷华严经中的华严字母修法阿用婀字,说明阿音不是a啊而是e婀,如果阿念成啊(a)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那么外道念阿门也有无量功德吗?那学声乐者还天天发啊音吊嗓子岂不可以证道了。  2,有人认为阿弥陀佛的梵文为Amitabha,汉语读音不是应该读a(啊)吗?我们应该知道,Amitabha不是梵文,只是梵文的罗马文翻译,如同阿弥陀佛是梵文的汉语翻译。a字母在罗马文里面,位于单词开头时不读汉语的a(啊)而发音是汉语拼音的e。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阿弥陀佛的“阿”字是读婀。  3,有人可能会说,我见过的60多岁的老人,怎么念a mi tuo fo?没错。问题是60多岁的老人是现在学的佛,还是他学的是文革前和尚的发音?如果现在学的佛,即便是100岁的老人,很可能听到的是念a!  4,有人认为念a、o或e,无所谓,阿弥陀佛那么大的神通,还不知道你念的是谁吗?你也太低估阿弥陀佛的神通了!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其实不然!试想,佛经我们念错几个字,抄错几个字,佛会不知道吗?肯定知道!但我们可以明知道念错了、抄错了,而不改正,继续错下去吗?修佛即是修心,以这样的心对待佛法,以这样的心传承佛法,可以吗?  请尊重最初翻译佛经的高僧大德们的辛苦,尊重为使佛法在中国能够传承2000年的高僧大德们所付出的辛吧!  纳摩阿弥陀佛!
    照圣法师,字妙果,1976年出生,祖籍安徽。法师自幼受母亲熏陶,常存惜蚁之心,少则矢志扶贫崇善, 幸因缘成熟,辞亲披剃,于1996年5月依辽宁盖州慈航寺上明下心大和尚剃度出家,于黑龙江大菩提寺受具足戒。1997年6月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毕业后从事过师范教育,运动培训等工作。2003年8月远赴云南祖堂山出家为僧,礼拜祖堂山祝圣堂上宏下成法师为剃度恩师,同年冬月到成都文殊院受具足大戒。2004年后历任德云禅林知客、道僧洞监院。2004月始任玉龙寺监院,2006年底,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由青圣法师主编的《道僧论禅》(佛学研究论文集)。  由于坚持爱国爱教,具足正信,以戒为师,戒行清净,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佛教信众的认可和好评。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分别闭关于福建南普陀、西藏灵芝、江西金山寺,为期10年。 2000年在辽宁山洞闭关禅定熏修获不可思议境界。后到福建太姥山界诠大和尚座下修学戒律。2004年到开封大相国寺担任书记,兼维那一职。2006年担任河南省第五届僧伽培训班佛学唱念讲师。2007年任四川平昌佛山寺主持,领众熏修 。  从2011年以来,青圣法师白天带领信众建寺,晚上为信众讲法。根据每晚共修讲课的内容,2012年至2013年整理出版了《万法归心》等系列著作。2006年由国家宗教出版社出版了《道僧论禅》禅学专著。截止2012年,又陆续出版了《万法归心》、《九华佛音》等著作,《道僧论禅》新版为中英文对照版本。  上师强调:“一个信教的人首先必须爱国、爱家、爱你周围的人;没有行动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信众应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拥护政府,团结一致,为国为民献身。”照圣法师曾受香港宝莲寺西圣寺澳门回归五周年祈福法会,  韩国世界佛乐论坛交流会等之邀,前往宏法交流。得到了海内外诸山长老和众善知识的拥护赞叹 。
  阿弥陀佛的“阿”字应如何发音?  据取经僧了解,我国丛林寺庙的老和尚们都念念“ō”(音“喔”),念e(音“哦”),例如:親近過虛云法師的宣化上人、中臺山唯覺法師都讀e,諦閑大師的弟子倓虛法師讀e,廣欽老和尚讀e,现在健在的亲近过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人的五台山梦参老和尚,大家听听他发音,字正腔圆的念e,李炳南老居士,亲近过印祖的道源法师,妙莲法师等老一辈法师,皆是e音。取经僧一直念“ō”(音“喔”)。  阿弥陀佛的“阿”字应如何发音  本文文长约一万二千字,共有十三个子题。旁征博引,左证丰富,系作者悲心宏论,护教之作。其中「探窥梵文真实情」、「梵文有类中国字」、「罗马拼音亡人国」、「亡人之国有惊语」四个子题,限于版面,略而未登,谨摘录其余部分,分二期陆续刊出。编者敬启  (本文摘自台中莲社明伦月刊,其中小括号中字为我的注解--愚然可化注)   一、空谷足音令人喜  于去(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国语日报,拜读四川达县师范学院中文系龚教授嘉镇之「『阿弥陀佛』怎么说」大作,谓最近收看台湾电视连续剧,有演员将「阿弥陀佛」之「阿」字,说成「ㄚ」(即罗马拼音之a, )、亦有说「ㄨㄛ」(即罗马拼音之wo, 注)者……。言下似不无感慨之意。编者先生,亦于文后加注,说教育部与北京商务印书馆所编印之辞典等,都注明「阿弥陀佛」之「阿」字,应读「ㄜ」(即罗马拼音之e, 注)音。笔者不禁「闻人行声,跫然而喜」也。似此错念错说者,在台湾已非一日矣;且其为数亦不算少,却未见有出而指正之者。今远在四川之龚教授撰文,提出此一质疑,焉能不令人欣然而喜也?想为之而感欣喜者,必大有人在,应非在下一人而已也。唯觉有所憾者,为该文未做出应说「ㄜ」、音之结论;亦未写出所以应说应念「ㄜ」音之理来。若此,对其错说错念之人,自然亦就谈不上有何矫正之功效;何况今日台湾,似此错说错念者,绝不仅此几位电视剧演员,其经常登台讲说之人士,亦竟然有如此而错说错念之者。非但此也,彼辈且进而将其所新印制之佛经佛书中之「阿」字,一律以注音符号之「ㄚ」,而标注之;并以其邪说辟辞而呵师骂祖、而欺世盗名。凡有识之士,孰能不感慨系之耶?或谓彼辈之所以如此恶作者,固由其不真解佛法,不真信因果之报,尤在其对我中国传统之佛教,乃至对其师祖等,根本就有敌视、抗拒之心态在故。不明就里,而盲从附和者有之;闻其邪辟之说,而受骗上当者亦有之。似此情形,其对我中国文字之音、义,乃至对我佛教之正法,显有搅乱、误导、败毁之弊害。
  时下的言论  我们身为学佛弟子,若没有深入地了解古今梵语和正统非正统梵语,尚且一知半解,就妄自推翻  这句佛号“阿弥陀佛”千多年来的发音传承,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有许多在探讨这个课题的文章,大家可以上百度或Google搜索。 然而,  时下却有太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似是而非,全盘否定“婀”音和“噢”音。末学深感痛心,  千年传承的正音居然遭人如此糟蹋!因此末学尽一点绵力,整理实据,阐述论点,澄清真相,  以正视听。希望学佛大众,能明辨是非。否则,原本念诵正音的众多学佛弟子受到那些言论的误导,  人心惶惶转而念诵错音,岂不冤枉?!身为学佛弟子,我们应当遵守五戒十善,  希望学佛大众能树立正见,维护尊重祖师大德的正法传承。  几个要点  有鉴于此,末学在这里列出几个要点,希望诸位学佛弟子善自思维:  中国古代的译经是非常的庄重和严谨的。译经师都是精通三藏和汉语梵语的法师,  难道他们连梵语的语音都不了解么?对古梵语的发音古今之人谁更准确?  中国佛教的道风严谨,代代相传,中国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难道不足以采信么?  千多年来,无数祖师大德的阿音传承,难道抵不过这仅仅二十多年的标新立异,  却站不住脚的言论?
    【论阿弥陀佛的发音】
          释照圣
  支持楼主,【阿弥陀佛的发音问题】  http://bbs.bolos.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26&page=1&extra=#pid6112
  链接:http://bbs.bolos.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26&extra=page%3D1  【阿弥陀佛的发音问题】
  《梵音探》  探究梵韵几经年,  自信能圆享君前,  e音圆照为韵先,  e声本是喉咙间,  喉出一切理当然,  e
四单元,  音e
ɑ 阴阳变,  由e复合听听看,  e
ɑ二合你好啊a(eɑ),  e
i二合仁波诶ei,  e
u二合那肉怄ou,  a
i三合大仁爱ai,  a
u三合不骄傲ao,  全有e音在头先,  故明e字为本元。  不信不听也随缘,  莫把大事搁耳边,  把好方向上对船,  初心不改终到岸。  《唵字篇》  唵音会读并不多,  读音经中来搜略,  守护国界主陀罗,  云唵一字所以何,  三字和合为唵得,  婀一乌二莽三字,  铁证第一音e阿,  明眼能明福聚多,  有缘自会依佛说。  《a辩ɑ篇》  a ɑ不同仔细听,  医生看病张口ɑ,  哑巴无喉只发ɑ,  藏语字母制作?,  ɑ本不能单独发,  常作随韵妈哇呀,  你念a声复合?ɑ,  另作问候你好啊eɑ,  阿字经中这样说,  e本无共不和合,  我言只作探究学,  信与不信自琢磨,  别似ɑ音做随客。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拼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