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教育育问题

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
&&&&&&&&&&&&&&&&&&&&&&&&&&&&& &&作者:张新军
&&& 本研究在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动研究法,探寻科学的幼儿安全教育方法,努力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在本园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环境教育法、活动体验法、趣味游戏法、日常渗透法、随机教育法能够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并能够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乃至整体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对策
幼儿的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幼儿园及社会的稳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纲要中也有明确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近来,幼儿意外伤害事故频发,不但让我们意识到加强对幼儿看护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认识到安全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更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滞后和缺失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工作意识还不够强,管理上还有漏点,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系统,教育方法不得当等等。基于此种认识,我园开展了《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并使其成为保证儿童安全,打造幼儿园安全文化、推动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全面管理的层面来看
1.开展安全教育的整体思路还不够清晰,意识还有待加强。
安全工作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但关于如何系统、科学、有效的开展安全教育的思路仍未形成,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工作质量的意识还不够强。
2.开展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对于安全教育,虽已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但仍未将其贯穿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安全教育还未形成常态。如安全教育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等。
(二)从教育科研的层面来看
1.安全教育未能真正纳入园本课程体系
安全教育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中有所体现,也会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但都只局限于单个的教育活动,仍处于一种相对独立、零散、片面的状态,还未真正纳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体系中,还不能够系统地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当中。
2.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
安全教育的内容多为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较片面,且较为零散,还不够全面、系统,没有形成体系。
3.安全教育的形式相对单一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多数以单纯的说教为主,显得单调、枯燥,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环境的教育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环境创设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得不够明显,不够全面。
(三)从教师培训的层面来看
对教育者进行的相关专题培训较少,缺乏系统性。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帮助每一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教育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在目前,幼儿园对于教职工的安全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机制,没有完整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等等。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
近两年来,幼儿园在分析总结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制定了研究安全教育问题的行动计划,并根据计划,认真开展了制定合理的安全教育制度,实施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教研活动,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反思,总结各阶段的研究结果,不断修改完善行动计划,从而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探索,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者、家长、幼儿、社会共同参与,环境和教育共同发挥作用的立体式安全教育网络,努力构建幼儿园安全教育文化。
(一)理清安全教育思路,形成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幼儿园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和学期工作计划,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如制定教职工安全培训激励机制,并结合幼儿园百分考核方案,将各部门安全培训开展情况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及评优评先挂勾)、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即成立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经费保障,加大对于安全教育工作的投入等)的建立和完善,使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逐渐进入常态化的模式。同时,安全教育要体现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原则,从而为幼儿园安全工作及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把握安全教育特点,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
1.注重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面性原则,应把人身、交通、卫生、食品、消防、电击、雷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有可能涉及的各种危害包括进去,要尽可能全面;
科学性原则,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指导,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安全知识与技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学安全、知安全、能安全;
有效性原则,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适宜的方式,使幼儿深刻理解安全知识,正确掌握安全技能。
同时安全教育的内容还要适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做到科学、系统。通过研究和探讨,我们认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安全意识的养成
促进幼儿认识和避免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2)安全知识的学习
促进幼儿了解人身、交通、消防、毒品、电击、雷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安全技能的培训
掌握遇到安全问题后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教。
2.加强安全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日常活动中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并根据计划要求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以达到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技能的目的。
(1)环境教育法
《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具有“情境化”特征,所谓的情境化是指环境会说话,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因此要把安全教育与幼儿园安全环境密切结合,打造安全文化氛围,引导幼儿在耳闻目睹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幼儿园可通过创建墙面、走廊安全文化,利用图示、标语、标志、儿歌等形式宣传安全小常识,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与此同时,幼儿园还要注重加强班级环境的创设中体现安全教育的内容,如在公共区张贴一些适合幼儿掌握的标记,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禁止触摸”等,以引导幼儿的正确行为;又如在活动区的手工区粘贴正确、安全使用剪刀的图示,加强幼儿安全意识;通过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等等。从细节处入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活动体验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使幼儿懂得要吃清洁、卫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诸如防震、防火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拓宽安全教育的形式。安全演练不仅可以检验幼儿园安全预案的制定是否切实有效,还可以很好的检验教师平时安全教育开展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的演练中,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好的掌握安全技能,以便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做到灵活、自如的应对。
(3)趣味游戏法
&&&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的技巧。如,针对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交通警》,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
(4)日常渗透法
幼儿园在一日生活常规各个环节中渗透安全教育。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厨师等都应成为安全教育员,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盥洗时,提醒幼儿不要互相推挤、注意防滑;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了解园内各种大型游乐器械的游戏规则,并在幼儿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等等,利用一切时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随机教育法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如:某个小朋友玩滑梯时摔倒了,老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例,引导小朋友议论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受伤,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使自己安全等,时时处处提醒关注安全,保护幼儿生命。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施水平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帮助每一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幼儿园要加强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责任意识。
幼儿园可通过“三个一”,即每年开展一次安全讲座、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演练,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学习等活动,以作、开讲座、观看影片、外出参观、实际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上级重要文件精神及安全知识技能(包括教师一日工作常规、幼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消防知识等,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从而设法避免事故发生),使教职工安全教育形成常态,从而使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安全知识不断丰富,安全技能不断提高。
(四)注重安全教育评价,确保安全的有效开展
幼儿安全教育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过程评价,即对幼儿安全教育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合本班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或者现实意义,教育方法是否生动活泼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等。然后是影响评价,即幼儿的知识、态度是否因为受到安全教育而产生及时的、有利的改变。最后是终极评价,即幼儿安全教育是否减少了幼儿意外发生的状况,将安全知识和态度转化成幼儿保护自我的行为。
(五)整合安全教育资源,拓宽安全教育的实施渠道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全教育不仅指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还有家庭安全教育、社区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还远远不够,需要家长、社区携手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家长与社区资源,加强沟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达到安全教育的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互补,共同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如幼儿园可通过家长进课堂的形式,邀请家长、及社区街道工作人员等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请他们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在班级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同家长、社区的联系,也使家长及社区人员更加注重同幼儿园共同开展安全教育,从而形成了安全教育的合力,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安全教育问题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在整体上有了全面的提升和改进,对于幼儿园安全工作乃至整体工作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安全教育整体思路
幼儿园通过深入全面的安全教育问题研究,形成了“以制度完善为先导,以素质提升为前提,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课程实施为重点,以机制健全为助推”的安全教育实施整体思路,从而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了较为全面的安全教育应用素材
在研究过程中,幼儿园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教职工及幼儿安全教育形式、方法、内容,并形成了可操作性强、切合实际、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积淀了丰富的应用素材。
如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可行的各类安全应急演练预案体系,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且较为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培训素材及安全教育活动实例等等。
(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安全教育实践经验
通过行动研究,幼儿园对于如何定位、把握安全教育整体思路,如何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及课程的实施完成教师、家长及幼儿的安全教育培训,如何通过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及整体工作的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为清楚、全面的认识,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总之,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开展研究,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利用有利形势,克服不利因素和条件,努力开拓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更好的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也为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
&&&&&&&&&&&&&&&&&&&&&&&&&&&&& &&作者:张新军
&&& 本研究在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动研究法,探寻科学的幼儿安全教育方法,努力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在本园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环境教育法、活动体验法、趣味游戏法、日常渗透法、随机教育法能够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并能够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乃至整体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对策
幼儿的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幼儿园及社会的稳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纲要中也有明确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近来,幼儿意外伤害事故频发,不但让我们意识到加强对幼儿看护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认识到安全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更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滞后和缺失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工作意识还不够强,管理上还有漏点,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系统,教育方法不得当等等。基于此种认识,我园开展了《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并使其成为保证儿童安全,打造幼儿园安全文化、推动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全面管理的层面来看
1.开展安全教育的整体思路还不够清晰,意识还有待加强。
安全工作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但关于如何系统、科学、有效的开展安全教育的思路仍未形成,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工作质量的意识还不够强。
2.开展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对于安全教育,虽已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但仍未将其贯穿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安全教育还未形成常态。如安全教育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等。
(二)从教育科研的层面来看
1.安全教育未能真正纳入园本课程体系
安全教育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中有所体现,也会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但都只局限于单个的教育活动,仍处于一种相对独立、零散、片面的状态,还未真正纳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体系中,还不能够系统地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当中。
2.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
安全教育的内容多为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较片面,且较为零散,还不够全面、系统,没有形成体系。
3.安全教育的形式相对单一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多数以单纯的说教为主,显得单调、枯燥,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环境的教育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环境创设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得不够明显,不够全面。
(三)从教师培训的层面来看
对教育者进行的相关专题培训较少,缺乏系统性。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帮助每一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教育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在目前,幼儿园对于教职工的安全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机制,没有完整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等等。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
近两年来,幼儿园在分析总结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制定了研究安全教育问题的行动计划,并根据计划,认真开展了制定合理的安全教育制度,实施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教研活动,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反思,总结各阶段的研究结果,不断修改完善行动计划,从而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探索,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者、家长、幼儿、社会共同参与,环境和教育共同发挥作用的立体式安全教育网络,努力构建幼儿园安全教育文化。
(一)理清安全教育思路,形成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幼儿园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和学期工作计划,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如制定教职工安全培训激励机制,并结合幼儿园百分考核方案,将各部门安全培训开展情况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及评优评先挂勾)、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即成立安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经费保障,加大对于安全教育工作的投入等)的建立和完善,使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逐渐进入常态化的模式。同时,安全教育要体现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原则,从而为幼儿园安全工作及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把握安全教育特点,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
1.注重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面性原则,应把人身、交通、卫生、食品、消防、电击、雷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有可能涉及的各种危害包括进去,要尽可能全面;
科学性原则,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指导,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安全知识与技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学安全、知安全、能安全;
有效性原则,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适宜的方式,使幼儿深刻理解安全知识,正确掌握安全技能。
同时安全教育的内容还要适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做到科学、系统。通过研究和探讨,我们认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安全意识的养成
促进幼儿认识和避免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2)安全知识的学习
促进幼儿了解人身、交通、消防、毒品、电击、雷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安全技能的培训
掌握遇到安全问题后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教。
2.加强安全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日常活动中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并根据计划要求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以达到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技能的目的。
(1)环境教育法
《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具有“情境化”特征,所谓的情境化是指环境会说话,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因此要把安全教育与幼儿园安全环境密切结合,打造安全文化氛围,引导幼儿在耳闻目睹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幼儿园可通过创建墙面、走廊安全文化,利用图示、标语、标志、儿歌等形式宣传安全小常识,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与此同时,幼儿园还要注重加强班级环境的创设中体现安全教育的内容,如在公共区张贴一些适合幼儿掌握的标记,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禁止触摸”等,以引导幼儿的正确行为;又如在活动区的手工区粘贴正确、安全使用剪刀的图示,加强幼儿安全意识;通过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等等。从细节处入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活动体验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使幼儿懂得要吃清洁、卫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诸如防震、防火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拓宽安全教育的形式。安全演练不仅可以检验幼儿园安全预案的制定是否切实有效,还可以很好的检验教师平时安全教育开展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的演练中,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好的掌握安全技能,以便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做到灵活、自如的应对。
(3)趣味游戏法
&&&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的技巧。如,针对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交通警》,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
(4)日常渗透法
幼儿园在一日生活常规各个环节中渗透安全教育。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厨师等都应成为安全教育员,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盥洗时,提醒幼儿不要互相推挤、注意防滑;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了解园内各种大型游乐器械的游戏规则,并在幼儿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等等,利用一切时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随机教育法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如:某个小朋友玩滑梯时摔倒了,老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例,引导小朋友议论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受伤,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使自己安全等,时时处处提醒关注安全,保护幼儿生命。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施水平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帮助每一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幼儿园要加强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责任意识。
幼儿园可通过“三个一”,即每年开展一次安全讲座、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演练,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学习等活动,以作、开讲座、观看影片、外出参观、实际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上级重要文件精神及安全知识技能(包括教师一日工作常规、幼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消防知识等,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从而设法避免事故发生),使教职工安全教育形成常态,从而使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安全知识不断丰富,安全技能不断提高。
(四)注重安全教育评价,确保安全的有效开展
幼儿安全教育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过程评价,即对幼儿安全教育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合本班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或者现实意义,教育方法是否生动活泼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等。然后是影响评价,即幼儿的知识、态度是否因为受到安全教育而产生及时的、有利的改变。最后是终极评价,即幼儿安全教育是否减少了幼儿意外发生的状况,将安全知识和态度转化成幼儿保护自我的行为。
(五)整合安全教育资源,拓宽安全教育的实施渠道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全教育不仅指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还有家庭安全教育、社区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还远远不够,需要家长、社区携手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家长与社区资源,加强沟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达到安全教育的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互补,共同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如幼儿园可通过家长进课堂的形式,邀请家长、及社区街道工作人员等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请他们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在班级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同家长、社区的联系,也使家长及社区人员更加注重同幼儿园共同开展安全教育,从而形成了安全教育的合力,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安全教育问题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在整体上有了全面的提升和改进,对于幼儿园安全工作乃至整体工作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安全教育整体思路
幼儿园通过深入全面的安全教育问题研究,形成了“以制度完善为先导,以素质提升为前提,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课程实施为重点,以机制健全为助推”的安全教育实施整体思路,从而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了较为全面的安全教育应用素材
在研究过程中,幼儿园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教职工及幼儿安全教育形式、方法、内容,并形成了可操作性强、切合实际、较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积淀了丰富的应用素材。
如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可行的各类安全应急演练预案体系,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且较为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培训素材及安全教育活动实例等等。
(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安全教育实践经验
通过行动研究,幼儿园对于如何定位、把握安全教育整体思路,如何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及课程的实施完成教师、家长及幼儿的安全教育培训,如何通过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及整体工作的开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为清楚、全面的认识,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总之,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开展研究,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利用有利形势,克服不利因素和条件,努力开拓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更好的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也为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都老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安全教育内容100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