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静夜长成宝塔了根这样了,这根还能要吗

多肉静夜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下面就来讲一讲它的修根方法!多肉静夜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下面就来讲一讲它的修根方法!卧谈汇百家号静夜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属于较迷你的石莲花,个头非常小,很容易群生,日照充分的时候,叶尖会变红,非常可爱。带根系特别是木质化的老根的静夜是不能直接种植的,如果将这种带老根的静夜直接种植多半是会死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修根方法。带老根的静夜刚刚拔出来的静夜带有很长的发黑的木质化根茎,这样的静夜是不能直接种植的,直接种植很可能会导致静夜死亡。静夜是一种多肉植物,胖乎乎的非常可爱,但是如果不处理发黑的根茎,这样一株原本健康的静夜也很难存活。所以说,当静夜的这种老根很长一节已经发黑了,这样的老根是不能要的,我们为了静夜移植的成活,需要把发黑的那一节木质化的老根修剪掉。静夜老根的处理我们需要把静夜靠近根部的那些叶片摘除,不要心疼这些可爱的叶子哦,要将靠近根部的叶子摘除一直到有肉红色的微微有些粉色的新鲜的根茎露出来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干净的剪刀将之前那段发黑的木质化的老根剪出。我们之前摘下的叶子不用立刻将其丢掉,这些叶子虽然健康状态不太好,但是拿它们进行叶插,这样我们还可以得到许多株可爱的小静夜哦。接下来就是进入晾晒的环节啦,将摘下的叶片和修剪好的静夜一起晾晒。摘下来的叶子晾晒之后也可以种植哦。注意千万不能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等到静夜微微晾干之后就可以将静夜种植到泥土中去了,可以选择一个别致的花器单独栽培哦!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卧谈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这里有很多涨姿势的文章,还有很多睡前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修正传真(771)
此博文是前两篇“冬伤于寒”的继续。
从仲景《伤寒论》自序及同时的曹植《说疫气》看,医圣所论的伤寒便是后世的瘟疫。
这瘟疫,绝大多数伴随着发热,河间师徒以“伤寒热病”偷换概念,当然因为空穴来风;通史学家记载当时热病流行,也是事实描述;明清兴起的温病学,更是着重病情的温热证,而温瘟通用。
这瘟疫来临时就如徭役,得病者众,所以役疫也通用。
今天,敝人认为有必要就经典中医谈谈瘟疫三方面问题:
得病与不病:
瘟疫虽说如徭役,并非人人都要服役,总有小部分人不怕厉气传染。
国防需要,强征入伍时必设壮丁条件,如年龄、性别等;瘟神害人,上帝也不会不加限制。
如果医生只懂得医治、看顾病人,而不追问为何有人不病,那就漠视了上帝的仁慈。
医学家们有个通病,都倾向于在病人身上研究,认为那样才有意义,另外一群不病之人常常被疏忽。
类似的问题还有,部分轻病、早愈的机理探讨,也常常因为不是当务之急而被疏忽。
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部分不病的人群不一定都是身体强壮者。
染病了,轻重有不同,有死有不死,病轻病愈者也未必都是身体强壮之人。
这与杂病中体弱带病延年者不少,强壮者暴病立死的情况,很可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
敝人在此说可能,是因为没有第一手一定数量的病例做医学统计学处理,而不是对此认识的含糊或摇摆。
上帝的仁慈,凡人都可享用,道理却不容许窥探揣测。
敝人感受到了伊甸园边基路伯和火焰剑的威严,话题就此打住。
炎症的困惑:人体组织器官的充血、水肿、免疫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多数呈现红、肿、热……等症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热毒,至少说炎症的早期状况不是如此,更可能是相反的。
伤寒桂枝证的发热、自汗、鼻鸣、干呕……诸症,属于上感范畴,从西医病理学审视,一定能找到上呼吸道的炎症存在,医圣却有完全相反的见解——伤寒。
敝人相信西医学者的开明,讲几堂课,他们一定接受仲景的见解。
西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对病毒没有积极办法,只能等待机体自我恢复,监视并发症的发生,负责任的医生一般不用药;而经方的效果却是一剂知,二剂已。
当经典中医学沦落一千六百年之后,清民至今的中医人自然向西旁靠,炎症与热毒的紧密关系,已经深入中医人的心脑。
假使医圣再世,一定斥责无知。
退一步,还记得六神丸、醒消丸的方药配伍?
微生物研究:面对瘟疫,西医致病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拯救了无数生灵,中医人当然不可否认。
对此,中医人若没有深厚的功力审视,必然自我坍塌。
其实,那也是一家之言。
面对同样的致病微生物,为何有人病而有人不病?
有人病轻、有人病重、有人致命?
个体差异,千万不可限定在抵抗力强弱这一条上。
今天不断出现的微生物变异,我们将来真的能有效应对?
敝人相信,从自身研究出发的经典中医学,或许可以避免来日的黔驴技穷,拯救人类灭绝。
然而,这般研究成果,必定独异于现代任何科技成果,不可能转让或买卖,因为身心修为是其主体支架,大道无私,常与善人。
吴有性《温疫论》厉气从口鼻而入的发病说法,与西医研究相同。
从经典医理审视,都存在着重大问题,那便是对《素问》“阴阳离合”的迷茫。
这1800年中医人无法触碰的核心理论,吴有性显然也无法理解,西医人或许还没听说过。
够奇怪的!虽然口鼻而入的新发病观说明吴有性对经典医理已经陌生,但他特有的膜原思路,似乎又是经典理论的深化。
他的得意新方达原饮,在所有温病学新方中是最有水平的。
可惜啊!又可,您深入膜原时已经心力不支,便从最容易观察的上感而悟出“从口鼻而入”,倒退了至少三步。
何止倒退?邪自口鼻而入的新思维更让您离开自己原有的思路——膜原。
敝人今天揪住您不放,因为这不只是您个人的不成功,您身后那位“一代宗师”叶桂拾人唾余,《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开章便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叶天士啊,您可真幸运,当年马宗素劝他师父暴耀当世的冠冕,终于因您列身传媒的徒儿加身了。
杏林不幸啊!从六节真学退却彷徨约1400年后,中医主流终于绕道别行,疏远了他们从来都认为神圣的《内经》《伤寒论》,经典成为望得见却摸不着的杏林传说。
“热盛者桂枝下咽即毙”之类的高温恐怖,从此笼罩中医界400年。
呜呼吴公,您未成功的根源,仍在于对六节藏象生理的迷茫。
不过,请不要对我的责贤生气,
您是仲景后唯一能涉足膜原的学者,虽然没有继承者、难竟您的鸿愿,敝人还是十分欣赏您的踏实和勇气。
&至于被后人认定是您的堂兄、族兄的河间一伙,“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治”、“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证”、“名曰热病通谓之伤寒”等杏林高论,只不过告诉后人他们思维层次的简单低下,原非修正关注的内容,怎能与您相比?
您身后来势汹汹的温病大军,也没人能扛下那沉重的膜原,而是拼命去寻找那注定要消失的乌托邦。
中医史封您为温病学先驱,这就如通史认伤寒为热病、说魏伯阳是化学家一样,让小弟我感叹万千——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今天献上一杯清酒,毕竟在路上见过您,并惊讶您能走到这里。
来日谒坟长沙,一定奏告医圣:您只是被困在山脚下的蒿蓬中。
变,变易骨脉性情也。蒸,蒸热也。每见小儿无故发热,不涕不泣,纹脉无变。父母爷奶惊慌失措,医者茫然无知。或输液,或寒冷,或住院,非也。其不知儿出娘胎,骨脉未全,脏腑未成,渐次发育,如蛇蜕皮,如蝉脱壳。每一变蒸,心智便增,骨长脏易。此来于先天,非外感内伤也。
《小儿药证直诀》变蒸:
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藏六府,成而未全。自出生之後,及长骨脉,五藏六府之神智也。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故以生之日後三十二日一变,变每毕,即情性有异於前。何者?长生府藏智意故也。何谓三十二日长骨添精神?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除手足中四十五碎骨外,有三百二十数。自生下,骨一日十段而上之,十日百段,三十二日,计三百二十段,为一遍,亦曰一蒸。骨之馀气,自脑分入龈中,作三十二齿,而齿牙有不及三十二数者,由变不足其常也。或二十八日即至长二十八齿。已下仿此,但不过三十二之数也。凡一周遍,乃发虚热诸病。如是十周,则小蒸毕也。计三百二十日,生骨气乃全而未壮也。故初三十二日一变,生肾志。六十四日再变,生膀胱,其发耳与尻冷,肾与膀胱俱主於水,水数一,故先变生之。九十六日三变,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曰四变,生小肠,其发汗出而微惊,心为火,火数二。一百六十日五变,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变,生胆,其发目不开而赤。肝主木,木数三。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肺声。二百五十六日八变,生大肠,其发肤热而汗,或不汗,肺属金,金数四。二百八十八日九变,生脾智。三百二十日十变,生胃,其发不食,肠痛而吐乳,脾与胃皆属土,土数五。故第五次之变蒸应之,变蒸至此使全矣。此後乃齿生,能言,知喜怒,故云使全也。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於十变後六十四日,长其经脉,手足受血,故手能持物,足能行立也。经云:变且蒸,谓蒸毕而足一岁之日也。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下,不可馀治。是以小儿须变蒸蜕齿者,如花之易苗。所谓不及三十二齿,由变之不及,齿当与变蒸相合也,年状而视齿方明。
(寿颐按,改字可疑,盖是滋长之意。)故一变毕,辄觉情态忽有异也,其变蒸之候,令身热脉乱汗出,目睛不明,微似欲惊,不乳哺,上唇头小白泡起如珠子,耳冷,尻亦冷,此其诊也。单变小微,兼蒸小剧,先期四五日便发,发後亦四五日歇。凡蒸平者,五日而衰,远至七日九日而衰。
具体概括变蒸的规律变化如下(与子午流注规律暗合):
  1、32天,肾(经)发育,生“志”(原文,可能是指小儿有自己的意识)
  2、64天,膀胱(经)发育,在耳及脊骨的末端会发冷
  3、96天,心(经)发育,为喜(会笑)
  4、128天,小肠(经)发育,小儿容易出汗和微惊
  5、160天,肝(经)发育,小儿容易哭
  6、192天,胆(经)发育,小儿会产生两眼不闭和面红的现象
  7、224天,肺(经)发育,小儿开始发出声音
  8、256天,大肠(经)发育,小儿容易发热出汗,也有不出汗的情况
  9、288天,脾(经)发育,脾脏主思虑
  10、320天,胃(经)发育,小儿容易不思饮食,腹痛或呕吐食物
  经过十次变蒸以后,小儿牙长齿生,能言,知喜怒,人生的第一个发育阶段就算完成了。
一般婴儿很难记住一岁以前的事情,实际上与变蒸的过程也有关。研究发现,1岁的人类婴儿像其他成年类人猿一样喜欢采用地点记忆的方式;但3岁的孩子开始喜欢采用特性记忆的方式,这种转变与人类开始学习语言及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变蒸非病也,乃儿长生之次第也。儿生之后,凡三十二日一变,变则发热,昏睡不乳,似病非病也。恐人不知,误疑为热而汗下之。诛罚无过,名曰大惑。或误以变蒸得于胎病中者。或曰:儿之生也,初无变蒸,既生之后,当以三十二日一变,至于三百八十四日之后,又无变者,何也?曰:初无变蒸者藏诸用,阴之阖也;中有变者显诸仁,阳之斗也;终无变者,阴阳阖辟之机成,故不复蒸也。故儿之初生,语其皮肉,则未实也;语其筋骨,则未坚也;语其肠胃,则谷气未充也;语其神智,则未发开也。只是一块血肉耳。至于三百八十四日,然后脏腑气足,经络脉满,谷肉果菜,以渐而食,方成人也。或曰:变蒸之日,必以三十二日者,何也?曰:《易传》云:甡之为易。易者,变易也。不变不易,不足以见天地生物之心。人有五脏六腑,以配手足十二经络。腑属阳以配阳卦三十二;脏属阴,以配阴卦三十二。取其一脏一腑,各以三十二日一小变,六十四日一大变。阳卦之爻,一百九十二,合岁并闰月,凡三百八十四爻,所以变蒸一期之日,三百八十四,以应六十四卦爻之数也。或曰:三十二日一小变,六十四日一大变,所生者何物也?所生之物,亦有说欤?曰:形既生矣,复何生也?所生者,五脏之知觉运动也。故初生三十二日一变,生足少阴肾癸水,肾之精也,六十四日二变,生足太阳膀胱壬水,而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之气成矣。此天一生水也,水之精为瞳子,此后始能认人矣。九十六日三变,生手少阴心丁火,一百二十八日四变,生手太阳小肠丙火,而心与小肠一脏一腑之气足矣。此地二生火也。火之精为神,此后能嬉笑矣。一百六十日五变,生足厥阴肝乙木,一百九十二日六变,生足少阳胆甲木,而肝与胆一脏一腑,受气足而神合矣。此天三生木也。木之精为筋,此后能坐矣。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手太阴肺辛金,二百五十六日八变,生手阳明大肠庚金,而肺与太阳一脏一腑之气足矣。此地四生金也,金之精为声,此后始能习人语矣。二百八十八日九变,生足太阴脾己土,三百二十日十变,生足阳明胃戊土,乃脾胃一脏一腑之气足矣。此天五生土也,土之精为肉,脾胃主四肢,此后能匍匐矣。三百五十二日十一变,生手厥阴心包络,三百八十四日十二变,生手少阳三焦配肾,肾主骨髓,自此能坐能立能行矣。变蒸已足,形神俱全矣。正如蚕之眠,不如是不足成人矣。凡一变之过,则筋骨手足以渐而坚,知觉运动以渐而发,日异而月不同。曰变者,变易也;曰蒸者,发热也。祖训云:变蒸虽是胎病,非胎热胎毒可比矣。此少阴生长之气,发育万物者。儿之强者,虽有是病不觉,气弱者始见。如变后形体渐长,知识渐增,反为无病儿也,故无治也。古方黑子散,姑置之可也,其间或有未及期而发热者,或有变过热留而不除者,抑有他故,须详察之。如昏睡不乳,则不须治,待其自退。
道医学依据精炁神在生命中的不同变化阶段,将生命分为先天期和后天期两大范畴。其中的先天期,是指生命的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三阶段。在这三阶段之中,胎婴养虚和幼儿养性两阶段,属于生命的纯先天和后天渐长阶段,少年养正时期,则属于生命从先天向后天转化的阶段。生命一旦步入青年养志阶段,也就是生命完整地进入了后天时期。所以,人体内在的先天之精,包含着女性14岁、男性16岁之前所积累形成的精。这个精,又称之为元精,又称之为元炁。
生命从父母处获得的先天原始祖炁是24铢,为一两之数(铢是古代计量单位,24铢等于16两制计量称中的一两)。这个先天之精是直接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以及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自身完全敞开的百会囟门和会阴穴"无为而为",同步直接吸收的天德地气。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是《灵枢·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胎儿出生后称之为婴儿,后天智识未开,体内的先天系统并未开始被屏蔽,仍为先天。一至三岁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直接从天地中自动获取天德地气能量,生长元炁64铢,而生成一阳之象,构成复卦的卦象模式。生长至5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获取天德地气能量,就又增长元炁64铢(2.666两),而生成二阳,构成临卦之卦象模式。生长至8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德地气中获取能量,就又增长元炁64铢,而生成三阳,构成泰卦之卦象模式(三阳开泰)。
8岁时虽然乳牙已经更换成恒牙,昭示着生命的先天系统已经开始全面向后天转换,进入了先天向后天全面转换的阶段。但是主动从天地中获取能量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全被屏蔽。生命生长至10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获取天德地气,就又增长元炁64铢,而生成四阳,构成大壮卦之卦象模式。生长至13岁,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获取天德地气能量,又增长元炁64铢,而生成五阳,构成决卦之卦象模式。生长至16岁(男),经过身体内的先天生理机制从天地中获取天德地气能量,又增长元炁64铢,而生成六阳,构成为乾卦之卦象模式。
男性生长至16岁,女性14岁,共获得天德地气360铢正炁,其中均含父母先天所赋予的24铢祖炁。共计为384铢,每两是24铢,刚好是一斤之数(古度量制16两为一斤),发育至此,周天数足,精炁神俱足。这是一个生命发展规律的共性,其中当然也有例外的特殊性存在。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人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的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就是说有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不过,某些骨头会再生出“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块,每只脚有26块。在身体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时也会另外长出小骨来,不过各人额外长出的骨头多少不一样。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进去,成人的骨头那就远不止206块了。但由于这些“额外小骨”的意义不大,我们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块骨头就行了。
当然,说成人有206块骨头,这是全球人类的“总体”而言的。人群中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脚上第5趾骨为2块骨头,不像欧美人有3块骨头。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
人体最长的骨头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体高度的27%左右,有记录的最长腿骨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镫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它只有0.25~0.43厘米长成年人骨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5,刚出生的婴儿骨重量大约只有体重的1/7。
注:人在母腹之中,本为全真之体,筋骨血脉内脏精神皆具但存而未成未全,则出生后在此基础上要逐步适应后天环境而不断进阴退阳,比如母乳为纯阴之物,其孩童阳气仍能运化,则其脉运化和母腹内时必然不同。因孩童先天真气足,易造成测不准状态,体现为元神作用为主的状态,则自控力相对弱,各内脏和经脉未完全长全,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长身体的同时也在长心眼,实际上是识神逐步用事的过程,到了男二八、女二七其后天识神开始形成,元神识神作用趋于平衡,随后以识神之用为主,此时则易男泄女经,开始落入纯后天,道家谓元阳始破,外太极始无,纯赖内太极之用,病灾暗生,渐入促寿之途,内经云此时天癸始生,阴阳和而能有子(只能以子嗣延续自我生命),其实暗示天癸实际上是元神和识神冲和而成,实际是元精和元炁合称,元精乃识神之用,为真阴,元炁乃元神之用,为真阳,故天癸者,真阴阳也。男二八女二七身成,识神始盛,元识之用已趋平衡。后识神渐强,至男泄女经时则外太极破,常处识元神迷悟主客交争态。识神用则耗,元神用则强,两相调和则生真水真火乃谓天癸,阴阳和而有子,则天癸乃元神和识神调和而成元精元炁合称,元精乃识之智用为真阴,元炁乃元神之慧用为真阳,天癸乃智慧之真阴阳
人体出生之后,收摄先天真气的量一直在增加,但同时生长和各种生命活动也会耗散一部分能量,假设以收摄的过程为阳为收,耗散的过程为阴为放,人体生命历程分为前后阴阳两段,前段收耗都逐步增长,后段收耗都逐步减少,但虽然收耗曲线变化形式基本一致,但不完全同步,耗是取决于收的,所谓阴取决于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幼儿时期由于血气未定,且生长旺盛,初始收耗都处于上升通道,但都相对微弱,且收微大于耗,从收论象,收富余且正微,应少阳之春(主证阴虚,缺少自控力,身体已经初步长成,但心智尚未成熟,男为二八,女为二七),收和耗的速度差随即拉大,收藏量远远大于耗的量,收富余且收量大此为太阳之夏(主证阳盛,鲁莽气盛),当收的速度达到极限后开始下降(夏至),耗的速度也因生长变缓而随后略迟达到顶点,在耗的速度达到顶点之前,收的速度在下降,耗的速度在上升,则存在相等之时,人体收藏量最大,堪为最壮之年(处暑,阳明),物壮则老,盛极而衰,之后开始耗的速度达到顶点,随后下降,且耗的速度一直大于收的速度,由于此时耗大于收,以耗论象,且耗速甫大,是有太阴(主证阴盛,体虽能而保守),随后一直耗的量大于收的量,但耗收速度都下降,收的速度下降更快,至于老暮之年,耗的已经极微,又因以耗为主,是称少阴(主证阳虚,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有厥阴。
乾坤者,易之门户马系田毕旺
首先声明,《周易》卦序隐藏的奥妙原本不是秘密,此文只是为了重新将这个秘密揭开,如果不想让这个秘密再次失传,请顶贴!
  接下来,是揭开《周易》神秘的面纱,见证神奇的时刻——
  (一)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一词,出自《周易》。通行本《周易》的第49卦为《革》,第50卦为《鼎》。据《杂卦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可知,《革》卦有“去故”之象,而《鼎》卦有“取新”之象,两卦合起来,所以叫做“革故鼎新”。
  《革》和《鼎》两卦,为什么有去旧布新之象呢?
  谜底的解开,要从先天六十四卦圆图说起。这个图有人说是北宋时候的邵雍所创,其实很可能早在《周易》成书之时甚至之前,这个图就通过一个秘密的渠道流传下来。(关于这一点,看完此贴自然明白)。
  网上搜一下“先天六十四卦圆图”,有图有真象(图附后)。
  观察这个图,寻找一下《革》卦和《鼎》卦的位置。从《坤》卦的位置开始顺时针数,数到16正好是《革》卦;从《坤》卦的位置开始逆时针数,数到30刚好是《鼎》卦。
  16和30这两个数字,有什么意义吗?
  联系到农历的一个月有30天,这两个数字就非常有意义。
  因为农历16正好是满月,而农历30则正好是月晦之时。
  月有盈缺。农历16的月亮,已经走过了圆满,正在变为残缺;农历30的月亮,经历了完全的晦黯之后,又即将变为一钩崭新的月芽。
  正因此,《革》(农历16的月亮)象征着陈旧事物即将衰落,而《鼎》(农历30的月亮)则象征着崭新事物即将诞生。“革故鼎新”的真正含义,在于天道的轮回不息。正因为《革》和《鼎》所象征的得失和盛衰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唐代张锐在《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中说:“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
  或曰:随随便便的两个数字,碰巧而已!北宋时候才流传于世的六十四卦圆图,怎么可能和通行本《周易》有这样的联系!
  果真是碰巧吗?请看《周易》的《革》卦是怎么说的:“己日乃孚”、“己日乃革之”。《革》卦中两次出现了“己日”。众所周知,“己”在天干中排名第6,如果农历初1的干支是“甲X”日的话,农历16日的天干正是“己X”日!
  或曰:如果以农历初一为甲日的话,农历初6、16日和26日都算是己日……所以俺还是不太相信这类数字游戏……
  本人数学极差,也并不喜欢玩数字游戏,但是对照着先天六十四卦圆图数一数,却发现其中奥秘无穷。请细看,圆图上与《革》卦相对的是《蒙》卦,而正对着《鼎》卦的则是《屯》卦。
  或曰:《屯》和《蒙》,不正是通行本《周易》中,排名仅次于《乾》、《坤》的两卦么?难道它们也和月相有关??
  然也!观察先天六十四卦圆图,寻找一下《屯》卦和《蒙》卦的位置。你将会发现,从《乾》卦的位置开始顺时针数,数到16正好是《蒙》卦;从《乾》卦的位置开始逆时针数,数到30刚好是《屯》卦。
  16和30的数字再一次出现了。当然,通行本《周易》把《屯》和《蒙》卦摆在仅次于《乾》、《坤》的顺位上,也有可能“仅仅”是巧合。《屯》、《蒙》和农历16和30的月亮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先搁置。让我们继续将这个数字游戏玩下去。
&& 革故鼎新图
(二)损益之道,恒也
  如果先天六十四卦图中的卦序真的和农历的月相有关,那么我们不妨再把几个农历中月相比较特别的日子挑出来看看。
  或曰:先看看15吧,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了。
  好的。从《乾》卦逆时针数到15,为《损》卦;逆时针数到第29卦,为《益》卦。在通行本《周易》中,这两卦恰好是一对。单单从卦名上,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损》和《益》这两卦与月相的关系。《损》表示农历15的满月,往后当然是“损之又损”,最终消失不见,而《益》卦则表示农历29日月底之时的晦月,虽然目前看不见,往后却会日益丰满起来。从本质上来说,《损》、《益》和《革》、《鼎》以及《屯》、《蒙》这几对卦都与月中和月末的月相有关。
  或曰:我靠,貌似还真有那么一回事,还有吗?
  《损》和《益》卦中所包含的玄机还不仅止于此。因为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圆图上与《损》卦相对的是《咸》卦,而与《益》卦相对的正是《恒》卦。而众所周知,在通行本《周易》中,《咸》和《恒》正是下经的开头两卦!我们可以重复之前的数字游戏:从《坤》卦逆时针数到第15卦,正好是《咸》卦,从《坤》卦逆时针数到第29卦,正是《恒》卦!
  难道说,通行本《周易》中,将《屯》、《蒙》排在上经的开头,而《咸》、《恒》排在下经的开头,也仅仅是与农历月中(15、16日)和月末(29、30日)的月相碰巧了吗?如果碰巧,怎么解释《损》、《益》和《革》、《鼎》(同样与15、16、29、30有关)这两对卦名与月相的惊人吻合呢?而且,《彖传》中说“《咸》者,感也”,为什么说“咸”有“感”之意呢?从月相上解释就非常明白:因为《咸》表示15日的月相,此时月亮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且在同一直线上,阴阳远隔却能够相互感应,所以《彖传》说“二气感应以相与”;《彖传》又说:“《恒》,久也”,《恒》卦表示月末29日之卦,9与“久”谐音,此时月亮与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侧且在同一直线上,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的位置重合,所以《彖传》又说“日月得天而能久照”,指出了阴阳交合是恒久不变的需求!
  或曰:我靠……还有这样的事情?让我来看看《屯》和《蒙》卦,《彖传》说“《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屯》表示30日的月相,和《恒》卦一样,此时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的同侧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说“刚柔始交”,从地球上看,太阳正好在月亮的背面,耀眼的光芒掩盖了月亮,因此我们想要看到新月的产生还要几天时间,故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后面还会看到,《屯》、《小畜》、《大畜》、《需》等卦,均表示月亮屯积光明以演变为满月之象);《蒙》表示16日的月相,其卦文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可见“求”字是《蒙》卦的核心思想,所谓同声相应,异性相求,“求”也有“感应”之意,因此《蒙》卦和《咸》卦一样,都表示太阳和月亮被地球分隔开来,虽然阴阳远离,但是却仍然互有需求。《彖传》又说“《蒙》以养正”,《象传》也说“《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其实指的是16的月亮已经满盈,满则招损,谦则受益,贤君子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就应该懂得持满守中之道,《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说的同样是一个道理。
  让我们继续对15这个数字进一步摸索:从《坤》卦开始,顺时针数到15,为《离》卦;从《乾》卦开始,顺时针数到15,为《坎》卦……
  或曰:太奇妙啦,《坎》和《离》不正是通行本《周易》上经的最后两卦么!!
  不错。农历15的满月月相象征着事物到达了鼎盛的极点,因此,通行本《周易》将圆图中排名第15的《坎》和《离》取出来,作为上经的结束,又把圆图中排名第15(月中)和29(月末)的《咸》、《恒》二卦取出来,作为下经的开始,不正是蕴涵着物极必反,终而复始的深远意义么?《坎》、《离》二卦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俺在另一个叫什么“用九与用六”的贴子里面已经说过,魏伯阳和邵雍乃是同门师兄弟,他的《周易参同契》,其实也是按着先天六十四卦的圆图写成,他们这个门派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强烈地突出了《坎》、《离》二卦的运用,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写道:“《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在实际运用上,魏伯阳是将64卦中的《乾》、《坤》、《坎》、《离》这4卦单独抽离,并将其比喻为轮子的主轴和框架,其余30对(60个)卦则象是轮子的30根辐条,《乾》、《坤》如天地,《坎》、《离》如日月,而其余的30对卦就像是轮子上的30根辐条,随着日月的运行而轮转不息。《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器之用”。《周礼》曰“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均是相同的道理。
  或曰:说了半天,其实就是说,通行本《周易》的卦序,其实源自于先天六十四卦圆图的卦序,而且两者的排列,都与日月(《离》、《坎》)的运行有关,集中的体现就是月亮的圆缺变化!
  对啦!俺嘴笨,说这半天也没有整明白,还是您一下子点得透!月亮的圆缺变化,其实正是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共同造成的,《周易》的卦序,无论是通行本还是帛书本还是先天六十四卦图的顺序,都是要体现这个变化!
(三)否极泰来
  或曰: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啦。让我也来试玩一下看看吧!参照先天六十四卦圆图可知:
  从《坤》卦逆时针数到第16卦为《遁》卦。
  从《乾》卦逆时针数到第16卦为《临》卦。
  《彖传》对《遁》的评语是“(柔)浸而长”,对《临》的评语则是“刚浸而长”。可见在《彖传》的作者(据说是孔子)眼中看来,《临》和《遁》正是一对相对的卦。在通行本《周易》中,与《临》配对的是《观》卦,而与《遁》配对的则是《大壮》卦。巧的是,《观》和《大壮》这两卦,不仅在先天圆图中是一对,而且它们的顺序正好也与30有关!从圆图可以看出:
  从《坤》卦顺时针数到第30卦为《大壮》卦。
  从《乾》卦顺时针数到第30卦为《观》卦。
  从月相上来分析:《临》、《观》、《遁》、《大壮》这四个卦,与农历16日和30日的月相不无关系。如《观》为30的月相,众所周知,30日为月晦无光之时,因此《观》的卦文说“观国之光”,而《临》为16日的月相,一轮满月照临大地,鉴察万物亮如白昼,《诗经》中则说是“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因此卦名叫做“临”非常恰当。至于《遁》卦,“遁”字与30日的月相非常符合,因为此时看不到月亮反射出来的阳光,体现出阳气遁逃之象,而《彖传》说“(阴)浸而长”,则指的是月亮(阴)将会逐渐变得圆满起来。《大壮》的“壮”字,其实是“戕”字的通假,“大戕”就是“大者受伤”之意,同样描述的是30日月晦之时阳气极衰的现象。由此可知,从月相的角度可以完美地诠释出《周易》各卦的卦名含意。而且,《遁》和《大壮》这两卦又是通行本《周易》的下经中,仅仅次于《咸》、《恒》的开头两卦——前面已经说过,《咸》和《恒》位于下经之首,与月相有着密切的关系!
  或曰:还有哪些数字在农历中是有特别意义的呢?
  既然魏伯阳和邵雍是同门师兄弟,不妨看看魏伯阳是怎么说的。在《周易参同契》中,魏伯阳写道“三日出为爽……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十六转受统……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
  或曰:原来除了15、16和29、30以外,3、8和23这些数字在农历的月相上也是有玄机的!让我们来看看圆图中3、8和23这几个数字对应的卦吧!先从8开始。
  从《坤》卦逆时针数到第8卦为《否》卦;
  从《乾》卦逆时针数到第8卦为《泰》卦;
  从《坤》卦顺时针数到第8卦为《随》卦;
  从《乾》卦顺时针数到第8卦为《蛊》卦。
  在通行本《周易》中,《否》和《泰》,《随》和《蛊》正是两对独立的卦。按照月相理论,这四个卦应该都与初8时候的月相有关。初8时候的月相,按照《周易参同契》的说法应该是“上弦平如绳”的样子,即月亮正好是一个半圆形。细观《泰》、《否》两卦,均是三阳爻和三阴爻平均分配,就像是刚好缺了一半的月亮。《泰》卦说“小往大来”,表示阴阳平分的上弦月,月亮即将变为满月,月面的阴影部分缩小,光明部分增大;而《否》卦说“大往小来”,表示月相是与《泰》卦相反的下弦月,月面的阴影部分增大,光明部分减少。
  或曰:不是说初8吗?怎么冒出23日的下弦月来了呢?
  原来《泰》、《否》两卦,《泰》和《否》都是阴阳平分,都表示一半明一半暗的月相,而初8的上弦月和23日的下弦月,都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后面讲到23的时候还会再提到这一点,此处暂且不表,先来说说《随》和《蛊》卦。
  《随》和《蛊》同样和半圆形的月相有关系。从卦象上看,《随》卦上兑下震,《蛊》卦上艮下巽。根据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的划分,兑卦表示初8的月相,震卦表示初3的月相,艮卦表示23日的月相,巽表示16日的月相。(《周易参同契》云:“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可见魏伯阳是以八卦配月相,震配初3月相,兑配初8月相,乾配15日月相,巽配16日月相,艮配23日月相,坤配30日月相。)
  综合魏伯阳的说法,则《随》卦(上兑下震)体现出从初3(下卦震)向初8(上卦兑)演变的卦象,月亮由一钩月芽变成了半圆形的上弦月,《老子》说“前后相随”,初3到初8,正是一前一后,所以卦名叫“随”,非常恰当。而《蛊》卦则体现出从16日(下卦巽)向23日(上卦艮)演变的卦象,此时月亮由一轮满月变成了半圆形的下弦月。
  或曰:原来初8和23日的月相是可以互通的呀!这么说来《蛊》和《随》就可以和《泰》、《否》联系起来看了。因为这四卦都是表示半圆形的月亮,《泰》的卦象是坤上乾下,表示下半边月亮是亮的,为初8上弦月;《否》的卦象是乾上坤下,表示上半边月亮是亮的,为23日下弦月;《蛊》卦表示月亮从16日变成23日的下弦月,《随》卦表示初3的新月变成初8的上弦月。更妙的是,这四卦都是由三阴爻和三阳爻组成,形象地表明了初8和23日的月亮上,亮和暗的部分各占一半!
  说得不错。发现了《泰》、《否》和《蛊》卦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够完美地理解《蛊》卦中所说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详细解释起来还要画图,太麻烦,此处略去三百字)。
  或曰:《周易》之中,由三阴爻和三阳爻组成的卦还有《归妹》、《渐》、《既济》、《未济》这四卦,它们难道与初8和23日的月相也有联系吗?
  当然。有图有真相。接着从先天圆图中找: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12卦,是《渐》卦;逆时针数到第22卦,是《未济》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12卦,是《既济》卦;顺时针数到第22卦,是《归妹》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12卦,是《未济》卦;顺时针数到第22卦,是《渐》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12卦,是《归妹》卦;逆时针数到第22卦,是《既济》卦;
  从卦象上看,《蛊》(上艮下巽)和《渐》(上巽下艮)是一对相通的卦,其卦名含义也相通:“蛊”通“痼”,指久治难愈的慢性痼疾;而“渐”字也有缓慢渐进之意。《归妹》和《随》的卦象,一个是震上兑下,一个是兑上震下,因此也是一对相通的卦,其卦名含义也相通:“随”有伴随陪同之意,而《归妹》卦中说“归妹以媭,反归以娣”,“媭”和“娣”反映的正是古时候姐姐(“媭”)给妹妹或妹妹“娣”给姐姐陪嫁的风俗。
  或曰:原来如此!那么《既济》和《未济》这两卦,它们应该也与初8上弦半圆月和23日下弦半圆月的月相有关,巧的是,它们正好排在通行本《周易》下经的最末尾!看来通行本《周易》的编排并非没有道理的!因为上经是以《乾》、《坤》、《屯》、《蒙》四卦为首,《乾》为15日月相,而《坤》为30日月相(《周易参同契》“十五《乾》体就……《坤》乙三十日”),《屯》和《蒙》分别是30日和16日的月相,《坎》、《离》都是15日的月相,排在上经的末尾;《咸》、《恒》分别是15日和29日的月相,排在下经的开头,《既济》和《未济》是初8和23日的月相,排在下经的末尾!
(四)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发现了8、15、16、23、30这几个数字的奥妙后,接下来看看3。在先天圆图上: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3卦,是《比》卦;逆时针数到第31卦,是《大过》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3卦,是《颐》卦;顺时针数到第31卦,是《大有》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3卦,是《大过》卦;顺时针数到第31卦,是《比》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3卦,是《大有》卦;逆时针数到第31卦,是《颐》卦;
  前面已经说过,初3的月相,是新月方生的样子,而在农历里面是没有31日的,因此与其对应的月相,应该是月底的下弦残月。《大有》卦对应着初3的月,新月方生,前途大有光明,所以卦名“大有”;《大过》卦对应着月底的残月,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所以卦名叫“大过”;《比》卦对应着月底的残月,此时月亮运行到与太阳的同一位置,阴阳即将交会在地球的同一侧,日月相从,阴阳相亲,充分体现出“比”的内在意蕴;《颐》卦对应着初3的新月,“颐”者,养也,此时新月如初生的婴儿,需要慢慢培养和扶持。
  或曰:我靠!原来《周易》不但是按着先天六十四卦图的顺序写的,而且连卦名(包括经文在内),也都是按着日月轮回所产生的月相来命名的!!!在通行本《周易》中,《大有》卦和《同人》卦是一对的,《比》卦和《师》卦是一对的,它们应该也和初3新月以及月底的残月的关系吧?
  是的。从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上看: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17卦,是《师》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17卦,是《同人》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17卦,是《师》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17卦,是《同人》卦;
  可见不论是从《乾》卦还是《坤》卦开始,无论是顺时针数还是逆时针数,《师》卦和《同人》卦都是正好位于第17的位置上,充分地体现出了“同”字的含义,而“同人”就是聚众,“师”不正是众人之意么?
  或曰:我靠!!……太神奇啦!不论是初三的新月还是月底的残月,这个时候太阳和月亮都是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上,阴阳相会之时,所以将卦名叫做“同人”和“师”,更包含着阴阳交融,兼收并蓄的深远含义!!
  (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前面已经说过,初三和月底残月之时,太阳和月亮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且两者之间的夹角很小,看起来非常“亲密”。依理可知,初一时候的月亮,与太阳几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先天六十四卦图上看: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2卦,是《剥》卦;逆时针数到第32卦,是《姤》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2卦,是《复》卦;顺时针数到第32卦,是《夬》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2卦,是《姤》卦;顺时针数到第32卦,是《剥》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2卦,是《夬》卦;逆时针数到第32卦,是《复》卦;
  由于农历没有32日,因此依照前面的例子,将32日的月相定为月底的残月。《复》卦是初1、初2时候的新月之象,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此时月亮刚刚经过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连线,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圆缺,所以卦名叫“复”,有周而复始之意;《夬》卦的“夬”,其实是“缺”字,正是月底残缺的月相;《剥》卦的“剥”,有侵蚀剥落之意,也与月底残缺的月相相符;《姤》卦的“姤”字,有邂逅相遇之意,初1、初2时候的月亮,刚刚经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从地球上看,正是日月相会之象。
  (六)明夷?鸣鹈?都是月亮惹的祸!
  或曰:这个数字游戏越来越有意思啦!还有什么数字我们没有提到的呢?对啦,6字!六六大顺,咱们来看看初6的月相吧!
  在先天六十四卦图上看: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6卦,是《晋》卦;逆时针数到第28卦,是《巽》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6卦,是《震》卦;顺时针数到第28卦,是《需》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6卦,是《巽》卦;顺时针数到第28卦,是《晋》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6卦,是《需》卦;逆时针数到第28卦,是《震》卦;
  《震》卦表示初6时候的月相,《巽》卦表示28日时候的月相(前面说过,魏伯阳把震表示为初3的新月,巽表示为16日的月相,《震》由两个震卦组成,所以是初6;《巽》由两个巽卦组成,不能表示32日,应该算成接近月底的残月,月相与初6时正好相反。)《晋》卦有“明出地上”之象,“晋”字通“进”表示初6时新月进一步长成升高;《需》的“需”字通“须”,有等待之意,说明月底28日的残月要想像初6的新月那样丰满,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在通行本《周易》中,与《震》、《巽》配对的分别是《艮》和《兑》,与《晋》、《需》配对的是《明夷》和《讼》。对着先天圆图,来看看《艮》、《兑》、《明夷》和《讼》这四卦的位置: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10卦,为《讼》卦;顺时针数到第24卦,为《艮》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24卦,为《讼》卦;逆时针数到第10卦,为《艮》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24卦,为《明夷》卦,逆时针数到第10卦,为《兑》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10卦,为《兑》卦,逆时针数到第24卦,为《明夷》卦,
  农历初10的月相,介于上弦半圆月和满月之间,为《兑》卦之象,而《艮》卦则为下弦半圆月到月底之间的月相,从两卦的阴阳爻数量来看,《兑》卦有4阳爻,2阴爻,而《艮》卦有2阳爻,4阴爻。前面已经说过,阴阳爻数量的多少可以表示月球表面明亮和阴暗区域的大小,《震》和《艮》都是2阳爻和4阴爻组成,故可以表示阴影占大半的月相(如初6和24日),《巽》和《兑》都是4阳爻和2阴爻组成,故可以表示阴影占小半的月相(如初10)。《明夷》表示农历24日的月相,此时将近月底,月亮进一步蚀缺,光明消减,《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明夷”正是光明即将消失不见之意。
  或曰:且慢!如果“明夷”是光明消退的意思,那么“明夷于飞”怎么解释呢?《诗经》里面说“鸳鸯于飞”,“燕燕于飞”,都是指鸟在飞,明夷如果是“光明消退”之意,又怎么会“于飞”呢?
  原来,此“明夷”并非彼“明夷”也。说来话长,此处略去七百字,回到正题上来——《明夷》表示24日的月相,则《讼》卦表示初10的月相。“讼”是争讼吵架之意,众所周知,月亮的周期不仅影响到女性的生理,对所有人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初10的月亮正在向满月发展,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变得容易激动,所以才会产生争吵之事。
  或曰:靠,原来《讼》卦都是月亮惹的祸啊!
(七)大畜生和小畜生
  或曰:通行本《周易》之中,《大畜》、《小畜》和《大过》、《小过》这两对卦名,意思相反,可是却并不排在一起,究竟为什么呢?
  答案还是要从先天圆图中找。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5卦,是《小畜》;数到第7卦,是《大畜》;因此,《小畜》和《大畜》分别对应着初5和初7的月相,它们要变成满月还需要等待一些日子(这就是为什么圆图上,《需》卦排在第5位,正好在《小畜》和《大畜》的中间)。初7的月亮比初5的月亮更亮更丰满一些,所以说《大畜》卦积蓄的光明比《小畜》卦多一些,这正说明了两卦卦名的由来。为什么说“畜”字是“蓄积”的意思而不是“畜生”的意思呢?原来,在卦图上看: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7卦,正是《萃》卦,“萃”的意思就是“荟萃,萃聚”,和《大畜》卦一样,都是表示初7的月相;从《坤》卦逆时针数到第5卦,正是《豫》卦,“豫”字又写作“余”,如果不蓄积,怎么可能会有余呢?所以《豫》卦和《小畜》一样,都是表示初5的月相,表示“小有蓄积,略有盈余”,此时月亮仍然需要积蓄更多的光明,方能变成15的满月。
  再看看《大过》和《小过》卦。前面已经说过,《大过》卦表示月末30日左右的晦月,因此《小过》卦应该表示月中15日左右的月相。从卦图上可以看出,
  从《坤》卦逆时针数到第13卦,为《小过》卦;逆时针数到第21卦,为《解》卦;
  从《乾》卦顺时针数到第21卦,为《家人》卦;顺时针数到第13卦,为《中孚》卦;
  从《坤》卦顺时针数到第21卦,为《中孚》卦;顺时针数到第13卦,为《家人》卦;
  从《乾》卦逆时针数到第13卦,为《解》卦;逆时针数到第21卦,为《小过》卦;
  《小过》表示21日的月相,错过了15日满月的鼎盛时期,不过相对于月底30日左右的《大过》,它的过错的还算是比较“小”的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小过”和“大过”这两个名字,生动地描绘出15满月之后月亮“日日减清辉”的衰退阶段。《解》卦表示13日的月相,此时月亮已经近于满月,黄昏即出现在天空而且一直到黎明前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利于人们夜间赶路,因此《解》卦的经文说“利西南……有所往,夙吉”。又由于13的月亮将又一次恢复到满月的状态,所以《解》卦里说“其来复,吉。”《中孚》和《家人》这两卦,说的就是13日和21日的月相了。此时的月亮阴影部分还是少于明亮部分,因此体现在卦象上,《中孚》和《家人》的阳爻数为4,阴爻数为2,阳多于阴,表示明亮部分多于阴影部分,正符合13日和21日的月相!《中孚》为13日的月相,此时临近15满月,所以《中孚》的卦文中说“月几望”,“望”即满月,“月几望”正是将近农历15的意思!《家人》卦符合21日的月相,《彖传》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这什么说到了“内外”呢?这正是从月相上说的:21日的月亮已经由满月变为残缺,阴影出现在月球的西侧(阴),象征着女性居家主内,光明的部分位月球的东侧(阳),象征着男性在外挣钱养家,所以说,男主外,女主内是“天地之大义”也!
  或曰:我靠,你这明明是歧视妇女……在通行本《周易》中,与《家人》配对的是《睽》卦,与《解》配对的是《蹇》卦,在先天圆图中:
  从《乾》顺时针数到23卦为《蹇》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11卦为《蹇》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23卦为《睽》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11卦为《睽》卦;
  《蹇》是农历23日的月相,《睽》则表示农历11日的月相。前面说过,23日的月相是下弦半圆月,再往前发展,月面的阴影部分将会超过明亮部分,最终发展成完全的晦暗无光。所以《彖传》说“《蹇》,难也,险在前也!”《蹇》的卦文还说“利西南,不利东北”,这与《解》的卦文“利西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处略去一百字证明。《睽》卦表示农历11日的月相,此时月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到15日的时候日月距离最远,初1的时候离得最近),“睽”有背离相违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月球和太阳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彖传》说“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说的正是日月虽然远离,但是阴阳之间的交感却从未停止,可谓“貌离神合,睽中有通。”
  (八)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或曰:不知不觉,六十四卦的奥秘已经破解了一大半了,看来剩下的十卦让我来破解好啦!
  从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上可以看出: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27卦,为《噬嗑》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27卦,为《萃》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7卦,为《噬嗑》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7卦,为《萃》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23卦,为《蹇》卦;顺时针数到第11卦,为《困》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23卦,为《困》卦;逆时针数到第11卦,为《蹇》卦;
  由上可知,《噬嗑》卦表示农历27日的月相。《彖传》曰“《噬嗑》……刚柔分,动而明”,这句话也是指月相而言。“刚柔分”,分开即睽违也,前面说过,《睽》卦表示11日的月相,表示月亮正在朝远离太阳的方向运行,阴阳远离,所以说“刚柔分”,到了27日的时候月亮又向太阳靠拢,所以说“动而明”!月亮从与太阳分开再向太阳靠拢的过程,就像是“噬嗑”一词形容人们咀嚼东西时候嘴巴一张一合的样子,有张有合,方能咀嚼,有分有合,才是天道。《萃》表示初7的月相,前面已经讲过了。《困》卦和《蹇》卦一样,均表示为23日的月相,巧的是,“蹇”字有“难”的意思,和“困”字组成“困难”,形象地表现出23日下弦月的艰难处境(光明即将衰微,要“明夷”了,而《明夷》正好是24日的月相!《彖传》曰“《明夷》……以蒙大难”,也说是“大难”之象!)
  在通行本《周易》中,与《噬嗑》卦配对的是《贲》卦,与《困》配对的是《井》卦。参照圆图查找《贲》和《井》的位置:
  从《乾》开始顺时针数到第7卦,为《井》卦;
  从《坤》开始逆时针数到第26卦,为《井》卦;
  从《乾》开始顺时针数到第7卦,为《贲》卦,
  从《坤》开始逆时针数到第26卦,为《贲》卦
  《井》表示的是初7的月相,《困》表示的是26日的月相。“井”就是水井,古代重要的水源之一,一方水养一方人,所以《彖传》说“《井》,养而不穷也”。这个“养”字让我们想起《颐》卦来,前面说过,《颐》卦有“养”之意,且《颐》卦表示初3之月相,《井》卦为初7之月相,这两个时候月亮都还属于新月未半圆的阶段,当然要慢慢地“养”上一段时间,才能够变成满月那圆乎乎的体态,而且井中有水,坎为水,又为月,因此那“养而不穷”的水井,和那前途无量的初7新月,构成了一对绝对的比喻。《贲》表示的是26日的月相,《彖传》曰:“《贲》……柔来而文刚”。26日之时,月亮来到靠近太阳的地方(30日与太阳距离最近),太阴(柔)向太阳(刚)靠拢,所以说“柔来而文刚”,“贲”字在马王堆帛书中写作“蘩”,“蘩”字通“燔”,因此《贲》卦的原名叫做“燔”,《象传》曰:“《贲》,山下有火。”,从《贲》的卦象上看,下卦离为火,上卦艮为山,正是大火烧山之象,《贲》的爻辞中也说“贲(燔)于丘园”,充分说明《贲》卦其实是《燔》。《井》卦象征着欣欣向荣的初7新月,而《贲》(燔)卦则象征着走向穷途末路的26日残月。《燔》有焚烧山林之象,而与之相对的《井》卦则是以水养人之象,山上的树烧光了,火就灭了,而井里的水汲干了,却还有源源不穷的时候。这两卦蕴含的丰富哲理一言难尽,略去三百字。
  回到正题:从卦象上看,《噬嗑》(离上震下)和《丰》(震上离下)可以配成一对;《贲》(艮上离下)和《旅》(离上艮下)也是一对;《井》(坎上巽下)和《涣》(巽上坎下)也是一对;《困》(兑上坎下)和《节》(坎上兑下)也是一对卦。在圆图,把《丰》、《旅》、《涣》、《节》也找出来: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14卦,为《丰》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20卦,为《丰》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14卦,为《节》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20卦,为《节》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14卦,为《旅》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20卦,为《旅》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14卦,为《涣》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20卦,为《涣》卦;
  出现了14和20这两个非常明确的数字。《旅》和《节》都表示14日的月相,《丰》、《涣》则表示20日的月相。“旅”的意思就是远行,此时月亮离太阳的距离已经接近最远,且相对于11日的月相已经取名为“睽”,14日的月亮就像是一个远离了温暖太阳的浪子旅人,取名为“旅”,多么的形象生动!《节》卦表示14日的月相,《彖传》中说:“《节》,刚柔分”。14日的月亮和太阳距离接近最远,阴阳远隔,故曰“刚柔分”。“丰”的意思就是壮大,14日的月亮接近满月,所以取名为“丰”。《彖传》说“《丰》,大也,明以动,故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很形象地说明了《丰》卦的月相接近满月的特点;《涣》卦表示20日的月相,“涣”即有涣散之意,而巧的是,前面说过《解》卦是21日的月相,“解”字也有解散之意!20日和21日的月亮已经走过圆满,光明渐渐涣散黯淡,因此取名为“涣”和“解”,同样非常的生动。
  (九)临深履薄,慎终如始
  通行本《周易》中,与《大畜》配对的卦是《无妄》,在圆图上找出《无妄》的位置:
  从《乾》卦逆时针数到第25卦,《坤》卦顺时针数到第9卦,为《无妄》卦。
  从《乾》逆时针数到第9卦,正是《履》卦,
  从《坤》逆时针数到第9卦,正是《谦》卦;
  从《乾》顺时针数到第25卦,正是《谦》卦;
  从《坤》顺时针数到第25卦,正是《履》卦;
  《无妄》表示的是初9日的月相。从初8日开始,月球逐渐远离太阳,同时月亮也从半圆形逐渐向满月发展,象征着事业蒸蒸日上,将此时的卦命名为“无妄”,乃是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得意而“妄行”。《履》卦同样表示初9的月相,卦名叫做“履”,和“无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告诫人们在接近成功之时更要以谨慎小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履虎尾,像《老子》所说的“若冬涉川…若畏四邻”,就像《象传》在《震》卦中所说“君子以恐惧修身”。(《震》卦表示初6的月相,此时离15满月尚远,有远见的人已经能够“以恐惧修身”,更何况初9的月相离15的满月更近一步了呢?戒满戒骄,是《周易》中屡次重复强调的思想,《老子》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也是强调接近成功之时,越是要小心谨慎。)《谦》卦表示25日的月相,此时月亮的阴影部分已经超过明亮部分,象征着事物处在下坡路上,诸事不顺,此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则必然能在逆境中得到进益。《彖传》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这段话完美地解释了“谦”字的内涵。
  (十)乾坤者,易之门户
  不知不觉,64卦已经讲完了。
  或曰:《乾》和《坤》不是没有说么?
  ……看了这半天的图,哪一次不是从这两卦开始数数的?《乾》表示15日满月之时,6爻皆阳,表示月亮光明而没有阴影;《坤》表示30日月晦之时,6爻皆阴,表示月亮隐藏无光。
  或曰:貌似还是有点乱……
  累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吧(话都让我一个人说了,多没意思啊)……后会有期!
混沌混沌运动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复杂运动形态,出现在某些耗散系统、不可积 Hamilton
保守系统和非线性离散映射系统中(原来我们认为只有在保守系统才存在时间反演操作——时间平移不变性,因为与保守系统对应的描述方程是确定的,而且满足T变换守恒。现在我们发现,
在保守系统出现混沌时,
由于对初值的极敏感性,同宿点有无穷多个,系统演化沿+t方向和沿-t方向的结果将不一致,这说明在混沌系统中一个无穷小区域内,物理规律对时间的方向具有选择性,即出现了不可逆行为,这对理解宏观系统中的时间箭头问题多少有一点启发).对应于混沌运动的物理过程的一个抽象数学概念,也称为奇怪吸引子,由法国物理学家D.吕埃尔和F.泰肯在1970年左右引入。所有的运动系统,不管是混沌的还是非混沌的,都以吸引子为基础,它因具有倾向于把一个系统或一个方程吸引到某一个终态或终态的某种模式而得名。吸引子可以区分为平庸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两类。平庸吸引子具有不动点、极限环和整数维的环面三种模式,分别对应于非混沌系统中的平衡、周期运动和概周期运动三种有序稳态运动形态。例如,一个孤立的单摆运动,将因摩擦而不断损失能量,最后停止在一个点上,可认为这个系统受一个“不动点吸引子”的控制。一切不属于平庸的吸引子都称为奇异吸引子,对应于混沌系统中非周期的、貌似无规律的无序稳态运动形态。例如,气候就是天气系统的奇异吸引子,由于大气过程的复杂性和不断地受太阳热量等外力的驱使,导致气候不可能被吸引到一个固定点或者一个周期性的模式中。科学家在研究混沌时常常通过编制程序和在计算机上解出基本方程而由机器把奇异吸引子画出来,并且将其物化为颜色多样和形状奇异的模式。科学家们通过对奇异吸引子的探索想搞清楚,在一个混沌系统中,什么样的状态可以存在,什么样的状态不能存在。
  奇异吸引子是混沌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奇异吸引子的出现与系统中包含某种不稳定性(不同于轨道不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不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它具有不同属性的内外两种方向:在奇异吸引子外的一切运动都趋向(吸引)到吸引子,属于“稳定”的方向;一切到达奇异吸引子内的运动都互相排斥,对应于“不稳定”方向。奇异吸引子的一个著名例子是洛伦茨吸引子,它是在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对流问题的洛伦茨模型中得到的。洛伦茨吸引子由“浑然一体”的左右两簇构成,各自围绕一个不动点。当运动轨道在一个簇中由外向内绕到中心附近后,就随机地跳到另一个簇的外缘继续向内绕,然后在达到中心附近后再突然跳回到原来的那一个簇的外缘,如此构成随机性的来回盘旋。奇异吸引子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①奇异吸引子上的运动对初始值表现出极强的敏感依赖性,在初始值上的微不足道的差异,就会导致运动轨道的截然不同。②奇异吸引子往往具有非整数维(也称分维),如2.06维、1.2365维等,常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加以确定。1976年,美国物理学家M.J.费根鲍姆发现,奇异吸引子具有标度无关性。当把标尺作适当的放大后,吸引子的细节部分具有与整体相同的结构,同一种形态在越来越小的尺度上重复,其典型例子是埃农吸引子。&
  对奇异吸引子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有无数的形式有待探索和发现。动力学系统的大范围分析被认为是奇异吸引子的数学理论基础,但是关于奇异吸引子的理论还远未完成。
保守系统由于相体积永远不变,所以不存在吸引子,而耗散系统则不然,相体积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收缩,各种各样的运动在演化中逐渐衰亡,最后只剩下少数自由度决定的长时间行为,即:耗散系统的运动最终趋向维数比原始相空间低的极限集合,这个极限集合就是吸引子。
在动态系统理论中,排斥子又称为源,吸引子又称为汇。一切有实际意义的轨道总是从源流向汇。处于不稳定定态的系统也“安于现状”,自身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但它们对附近的轨道没有吸引力,反而有排斥力。一旦扰动使系统离开这种定态,排斥力将使任何轨道远离该定态而去。由此缘故,不稳定的结点、焦点、极限环、环面被称为排斥子。研究排斥子也是吸引子理论的重要内容
奇怪吸引子是耗散系统混沌现象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简单地说奇怪吸引子就是相空间(对连续的动力学系统,至少是三维;对离散的动力学系统,至少是二维)的一个有限的区域内,由无穷多个不稳定点集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奇怪吸引子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对初始条件有敏感的依赖性。在初始时刻从这个奇怪吸引子上任何两个非常接近的点出发的两条运动轨道,最终必会以指数的形式互相分离。由于混沌对初值极为敏感,它表现为局部不稳定。但对耗散系统而言,则又具有相体积收缩的特性,因而造成轨道无穷多次折迭往返。混沌轨道在相空间中"添满"有限的区域,形成奇怪吸引子。实际上,它有内外两种趋向,一切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它靠拢,这是稳定的方向;而一切到达吸引子内的轨道都又相互排斥(指数式分离),对应为不稳定方向。正是这种整体趋向稳定而局部又极为不稳定的矛盾,导致了奇怪吸引子的另一个更奇怪的性质:(2)它具有非常奇特的拓扑结构和几何形式。
奇怪吸引子是具有无穷多层次自相似结构的、几何维数为非整数的一个集合体(注:因此,奇怪吸引子为具有分形自相似特征的吸引子,同时在整体上也是稳定的,这种特征非常有意思)。为了描述奇怪吸引子的这种奇特结构,Mandelbrot率先引进了分形(既其维数是非整数的对象)的概念。
相空间中吸引子类型可以是不动点、极限环、二维或三维环面、奇怪吸引子(混沌)和超混沌等多种不同类型。
对一个动力系统来说,在长时间后系统的性态只可能是吸引子本身,其它的性态都是短暂的。所以吸引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稳定性”,它表示着运动的最终趋向或“演化目标”,运动一旦进入吸引子,就不会再离开它;当一个小的扰动使系统暂时偏离吸引子后,它也必然会再返回来的。吸引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低维性”,它作为相空间的点集合,其维数必定小于相空间的维数。
  上述几类吸引子,都代表规则的有序运动,所以只能用于描述经典动力系统,而不能描述混沌运动。有耗散的混沌系统的长期行为也要稳定于相空间的一个低维的点集合上,这些点集合也是一种吸引子。但是混沌之所以是混沌,就是它绝不可能最终到达规则的有序运动;因而在它的吸引子内部,运动也是极不稳定的。在这种吸引子上,系统的行为呈现典型的随机性,是活跃易变和不确定的。更为奇特的是,混沌系统的吸引子(点集合)具有极其复杂的几何图象,如果没有电子计算机这种高效工具,混沌吸引子是无法绘制出来的。所以茹勒和泰肯斯把它们称为“奇怪吸引子”,以区别于前述那几种“平庸吸引子”。奇怪吸引子既具有稳定性和低维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个突出的新特点,即非周期性——它永远不会自相重复,永远不会自交或相交。因此,奇怪吸引子的轨线将会在有限区域内具有无限长的长度。
物理上将动力学系统分为保守系统和耗散系统。如果系统中不存在摩擦、粘滞等因素,运动过程中能量守恒,这类系统称为保守系统;如果系统中有摩擦、黏滞性的扩散或热传守性质或过程,在运动过程中消耗能量,系统的能量不能保持恒定不变,这样的系统称为耗散系统。庞加莱在保守系统中发现了混沌,而洛仑兹则是在耗散系统中第一个发现了混沌.在耗散系统的混沌研究中,奇怪吸引子是一个中心问题。耗散系统的混沌与保守系统的混沌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吸引子。对耗散系统的混沌研究一个常规模式是:寻找奇怪吸引子,刻划奇怪吸引子。(注:保守系统由于相体积永远不变,所以不存在吸引子,而耗散系统则不然,相体积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收缩,各种各样的运动在演化中逐渐衰亡,最后只剩下少数自由度决定的长时间行为。在保守系统混沌理论中,黄金分割数对应的无理KAM环面是“最坚韧的”,当扰动增加时,这个数对应的黄金环面(Golden&torus)最难破坏——因而也是最后破坏。一旦它也被破坏,则系统即进入了全局的混沌庞加莱在保守系统中发现了混沌,而洛仑兹则是在耗散系统中第一个发现了混沌耗散系统的混沌与保守系统的混沌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吸引子中国古人所谓的大道,对应于耗散系统,很可能就是无穷维降维后形成的一个小于四维的混沌吸引子,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旦开悟之后就印象极为深刻,不容易忘失掉,但其又是一种远离平衡的状态,其在时时变化基础上,又具有高度稳定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应奇怪吸引子的“奇怪”二字。黄金环面实际上是保守系统的混沌边缘,也恰是悟后生命的理想站位。所以古代河、洛、花甲等都为规律研究和探索的主要目标。&
锻炼除了大旨上的入道之外,剩下的乃是空间维数的变化,而作为镶嵌于高维相空间的分数维耗散结构,奇怪吸引子在任何锻炼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而对应于保守系统的黄金环面也是如此,二者的切换对应心法的把握,若心法纯正,则无耗散,其混沌态乃对应黄金环面,而心法不纯正,则无论多高维数,终为耗散,难为永恒。)
人类独有的产物中 医 与 之 现 代 化
作&者:钱学森院士
&& 古往今来谈医学
&& 中西医结合之路 
&& 结合的焦点
&& 病因病机与中医诊断
&& 药理方论
意识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
现代的各自然学科几乎都只有一个国际通行的学术体系,唯有医学最为独特,至今仍分裂为两大独立的体系,这就是现代医学(西医)和民族医学(主要代表是中医)。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西医是各自独立地朝同一方向前进,中医曾有着几千年的辉煌,而西医主要在近代一二百年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时至今日,西医临床疗效日益困惑,而中医尚与现代科技结合不力,其潜力远未发掘。如何使山重水复的当今医学走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重现中医应有的光彩,从而实现中西医汇通合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世界医学体系,显然是中国医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是人体科学最大的挑战。
&& 古往今来谈医学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反映这一时期的医学并成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内经》。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重视肌体的内因,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相干”的观点,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诊断基础上形成了以“四诊”为诊察方法,以“八纲”为辩证纲领,以“脏腑辩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辩证的理论。在疾病的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西方医学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自然科学不仅为西方医学提供理论基础,也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西方医学的成就和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从发现血液循环到心脏手术与器官移植,它取得了神话般的进展;从合成抗生素到大量化学药物的出现,它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克隆技术到药效、药理,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最初使用的显微镜到目前的CT、核磁共振,西医诊断手段更是让中医望尘莫及。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近数十年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却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报复:一方面,和人类息息相关的森林、土壤、水域、空气等不断受到污染和破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环境产生了超出人体生存适应允许值的变化;另一方面现代生活中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广泛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改变,导致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严重失调,于是,还未来得及喘口气,一道道新的难题又摆在医学工作者面前:首先是疾病谱不断翻新,一批批为西方医学所棘手的难治性疾病纷至沓来,正在成为笼罩在人类头上的巨大阴影,其中有些已排在死因前列,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有些则在迅速蔓延,如爱滋病等,引起全球性恐慌。其次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类对生命质量的要求和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变得更为强烈,保健养生日益成为医学科学主题之一。
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西医学,面对现代难病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因为现代难病多属于整体性疾病,病因复杂隐匿,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牵制,病变涉及脏器广泛,因此,用包括手术、药物在内的、固定的规范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已知诊治方法,常难以奏效。同时这种方法本身又往往忽视人体自身的防卫抗病能力和自身修复的主动性,其次,必须着眼于生理、心理、全方位多层次的调节才能达到目的的康复保健,对长期致力于“对抗”为主的西医学来说也办法不多。
  西方医学之短,恰恰为中医学所长。中医学立足于自然过程和生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和多种药物与非药物防治之法,无论是现代难治病,还是康复保健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就现代难治病而言,中医颇适于对它的诊疗,如中医学的整体动态观察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难病的本质,而依据中医学逆向思维的方式,审证求因,则可从疾病所显现的征候去探求现代难病的病因病机;尤其是中医学的辩证论治,不仅根据其出现的证候进行细致的整体分析,而且可在不同阶段作动态处理,这对于具有个体医学特征的现代难病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中草药及其处方,它们经过了最长时间和最大人群的人体实验,对其潜在力进一步挖掘,对其向调节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将为现代难治病的攻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其次,由于受道家文化延年益寿思想的直接渗透,保健养生一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几乎和这门学科同时诞生。它由整体观出发,重视身心交互影响,注意生活调理和体质锻炼,强调对时令地域的顺应,已经总结出一系列保健养生之法,包括精神养护、环境摄生、饮食调节、药物调养、气功按摩、医疗体育,和刚刚开始对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实践的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学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中医学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与它独特的方法论是分不开的。西方现代医学主体模式是:把人体视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与其生存环境中的致病因子相抗衡,对外采取化学杀菌、抑菌方法,对内用手术刀剥离清除病灶,简称对抗医学。这一简单医学模式往往行之有效,它曾给人类带来光辉的一页,使诸多危害人类的瘟疫濒临灭绝,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但是,直至二十世纪末,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仅仅用医用化学“武器”和手术刀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也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生命存活质量。与西医的主体模式不同,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与外在世界变化对立统一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内在各个部分之间的不平衡被认为是人体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不平衡造成了人体与外在世界变化之间矛盾的激化。与中医这种病因病机的认识相对应,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调节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从而避免人与自然变化之间矛盾的激化。如:“削有余补不足”。“削有余”是指当生病时,五脏不平衡,必有一脏脏气亢进,一脏脏气虚弱,需要把亢进的脏气削弱,“补不足”是指把虚弱的脏气补足。削与补的依据是五脏达到平衡,中医师通过切脉来把握人体脏气的平衡与否,根据脏气的虚实进行削补、用药。此外,在施治过程中,中医中药是可以掌握知变应变原则的,则不会出现削过了头、补过了量的新的不平衡现象出现。中西医的区别就在于此,即中医用药是全面地调整人体五脏功能的,西医用药则是以杀菌、镇静为主的,不可混为一谈。
  哲学是一切理论产生的源泉,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古中国,自然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事实上正是这样,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医易同源”就是对这种相通性的一种客观认识。我们只要从宏观深入微观,从医易有关系入手于中医理论循序渐进地研究,就可以发现中医理论中的各个学说,均是以易为本源的,并且全部具体应用到人体生理、中药药性、辩证施治以及病因病机等方向。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等,都与《易经》有着渊源。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祥尽的发挥,如天人相应原理,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平衡原理等等均得到中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学说直接指导了中医学理论的创立,这是不容否定的一个重大原则。
  对现代的国人看来,一提到《易经》,人们就相当然地想到封建迷信,似乎它是封建迷信的总源头。而在过去的几千年来,国人一直把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自从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它就以明晰、易懂、可证伪性强等优点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任,而中国传统哲学则由于描述的原理是深藏在自然表象背后,并且难以理解以致遭到怀疑甚至否定。可以想像,传统哲学的基础理论难不到理解,它的衍生物――中医的不可理解是必然的。
  至今还有不少人把中国传统哲学看作是古人臆想及主观的产物,这显然是受了西方科学的影响所至,因为西方科学一直不承认不可观察的基础物质存在,而传统哲学所描述的正是这种“基础物质”最基本的运动规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学说是“气一元论”,它所揭示的就是连续在宇宙空间的一种最基础的“物质”,是这种“物质”不对称的周期组织与离散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由于“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则是内在于“物质”本性的,而且在不断转化中存在的“基础物质”也是不可观察的,因此中国的哲学家一直潜心于研究万物运动最基本的原理,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对这种统一在万物之中的自然之“理”的一种客观描述。尽管它抽象了自然界中的几种“实际物质”,但它所揭示的却是普遍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规则”。
  明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我们就知道,中医学原理并不是仅仅是“直观的、自然的、朴素的”哲学系统,而是有着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内在于自然的统一性,中国的先哲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具体应用到实践之中了。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西方科学由于“原子论”实践的成功,就走向了一条还原论的道路,它的特点就是只承认自然本质上的泛统一性,而拒绝承认一切现象内在本质上统一性,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只相信可观察的物质现象,而对那些支配这些现象的内在原理“熟视无睹”。由于欧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从此西医走上了一条实验医学的道路,结构、静态、分析,其理论的证伪性较强,在科研方法上主要是还原论方法,即是将较复杂的、高层次的分解为较简单的层次,因此,西医强调在医学中就是把有机体分解为物理化学机械的过程,并以这些方面对机体及其疾病作出解释。这种还原论方法对机体各层次规律的揭示显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还原方法使我们对人体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的层次,达到目前的分子甚至更高的层次。
&&不可否认,面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的开拓,西方生物医学的前景还会有一番精彩纷呈的表现,继续为人类作更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它的理论框架的局限性是不可逾越的,如它不承认显微镜下看不到的连续物质,结果使人体与外在世界之间及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普遍联系成为虚妄,没有了普遍联系,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必然性就得到不认识,而没有必然性,科学存在的意义就令人怀疑了。今天的西方医学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局部精细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对于整体的了解却越来越模糊。我们不知道自身和自然的关系,不知道疾病产生的内在原因,不知道大脑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自身的未来等等,这些都是西方科学迷信他们精密的观测仪器,而拒不承认仪器观察不到的普遍联系造成的。
&&第一个向西方医学提出挑战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医本身,那就是精神病学的挑战,面对脑解剖学的局限,精神、心身病学失去了它的解剖学的支撑,接着便是免疫学的兴起,对解剖学提出了再次挑战。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生物医学,开始了对自身还原论的批判,他们开始意识到生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无法摆脱机械还原论的羁绊,而没能及时找到新的理论基石。尽管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崛起,从根本上冲垮了牛顿力学的机械还原论。20世纪40年代后,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的崛起,以及70年代前后,非线性科学、混沌、分形理论等一系列跨学科的兴起,都是对西方经典生物学理论基石的重大挑战,但由于西方科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其基础理论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展。
&&显然,不管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科学,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物质世界,自然对物质世界最终会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同样,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生命整体,自然对人体的研究应该有同一个结论。尽管两者是在异质的文化土壤上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的,两者的沟通有一定的困难,但它们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西方医学现有的知识,向内挖掘东方医学的核心原理,就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造一门新兴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种统一不仅能够沟通和完善中西医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更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而且这种统一将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口,推动整个科学体系的一场革命。
&& 中西医结合之路 
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主要是借着西方人的传教和洋枪洋炮打进来的,在16世纪,一批欧洲的传教士作为来华的先驱传教和传授西医学知识,并建立了一批教会医院,开办医学教育,编译医学著作。从1850年,英国传教士合倍译《全体新论》,到1935年间,共有二百多种医学著作在我国流传。
西医在我国广泛传播和发展以后,对中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90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观点,一批学贯中西的人士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他们以西医的解剖生理来印证中医的理论,对中西医的特点进行比较,试图以西医药之长,补中医药不足。中西医汇通的思潮,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医学史,几乎所有的近代著名医学家,不但没有人公开反对这一思潮,而且在他们的著作中,不少人都采取了中西医比较,取长补短或用西医之说论述中医之理,虽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成就可言,但却反映了一个时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性事件。
  在中西医汇通深得人心的环境下,曾出现过废止中医的谬论。在这一论争中,一些医学家被西医学巨大的成就迷惑了,他们认为,中医理论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因此它的存在是没有必要的,于是否定中医的科学性便成了这些医学家的主要观点。还有一些医学家相信中医学几千来的实践经验,相信它内在的科学性,但他们同时也认为,要维护和发展中医学,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对中医学进行改造,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
  不可否认,受西方医学的强烈冲击,中医学的地位江河日下,现代化不仅是一种面对西医的防御与反击,而且更是对现代医学的完善。我们知道,现代医学还不是一门完整的科学,回顾整个医学发展的过程,人类就一直孜孜不倦地与疾病抗争。但直到如今,无论小到普通的感冒,还是大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生存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人类在大多数疾病面前仍然显得无奈,医学在整个科学面前显得多少渺小。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的脱节。
  实践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就会盲无头绪,理论没有了实践的支持,就会毫无进步,理论和实践应该在医学发展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在近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却发现这两者却一直是对立的,对立的双方主要就是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医学是产生在东方这块文明古国的土壤上,由于古代哲学的繁荣,中医学走上了一条以哲学理论为基础的临床医学之路,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它的总代表。但它过于强调医学的理论性了,忽视了医学实践对理论的巨大支持,因此理论一直停留在原始阶段,长期以来没有多大创新。与此对立的西医学,产生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欧洲,由于还原论在各个领域的成功以及众多科学手段在医学上的应用,西医学走上了一条实验医学的道路,它强调医学实践的可观察性。但它过于强调医学实践的可证伪性了,以致忽视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忽视了人体内在以及它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没有了理论的指导,西医学尽管各类知识甚多,但这些知识只是一些机械堆积起来的东西,并没有增加多少我们对自身疾病原因的认识。
  显然,整个医学的进步不仅需要医学理论的指导,而且需要有的放矢的医学实践。但在实际的中西医结合中,大多数医学家只注意到了西方医学实践的巨大成就,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的探索,特别是对传统医学――中医理论的研究,结果中医现代化变成了如何将中医纳入西方医学的范畴。“中医现代化”的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了,但那些以研究西医无往而不胜的解剖实验分析方法,对中医、中药、阴阳五行、辩证论治、针灸经络原理的研究尝试,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经历失败,中医作为一门“落后的”、“非科学”的文化遗产,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科学化”改造后,除了临床应用技术的改进,以及极少数非核心的边缘技术被西医拿去“取长补短”外,其核心理论依旧保持原貌,中医还是“不可理解”的中医。
  随着用西医将中医现代化思路的不断失败,越来越多的医学家已经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没有出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方法论的不同。中医非常强调人体与外在世界之间以及人体各个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虽然这种联系是现代西方医学难以观察得到的,但中医始终相信它的客观实在性,如经络学说就是对人体与外在世界之间以及内在各个部分之间普遍联系的一种归纳。而西医学一直是依赖于西方科学的先进仪器发展起来的,由于还原论方法的巨大成功,西医学与现代科学一样,始终不承认“精密仪器”所观察不到的基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样一来,没有连续的基础物质作媒介,普遍联系就成了一句空话。
  自然界物质有各种各样的层次,有可观察的客观物质,有可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微观物质,还有不可观察的基础物质,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中,微观总是决定宏观。但我们如何才能把握这些起决定作用的基础物质的性质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哲学的思辩和系统理论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以东方哲学基础理论为根的一门医学,它所揭示的是人体与外在、人体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些联系是深藏在表象背后的,因此它很难为西方科学的解剖方法所证实,但这并不意谓着它不存在。以经络学说为例,它所揭示的就是人体内部以连续水环境为基础的普遍联系,水的确在自然界太普通了,但它却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础,没有这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生物这种新的生命形式就不可能出现。中医学很早就注意到水这种物质在生物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认为是它在生物体内起着运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或者说是起着运输“气”的功能,经络就是对这种循环通道的一种客观认识,它不仅包括神经、血管、淋巴,而且还包括微观的组织间隙,甚至涵盖整个生物机体。虽然中医学不可能象西方医学那样具体地指出水的分子结构以及它内含的信息传递的机理,但它为我们认识这种机理指明了方向。令人遗憾的是,西方科学始终将生命等价于生物,这样一来,水的特殊性就难以得到科学的认识,加上西医学一直用解剖学手段来观察人体,这样依赖连续水环境所进行的普遍联系就一直被排除在西医学的认识之外。
  毫无疑问,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医学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西医发展的现状和几十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告诉我们了这一点。因此,发展医学理论,特别是对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发扬,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问题是,受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不少医学家们还在千方百计地对中医进行艰苦的概念替换和理论易辙,力图将其纳入西方医学的范畴,从而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但他们哪里想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根,中医基础这个根系是否发达,将会直接影响中医这棵大树的生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危机实质上是整个中医学的危机,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
  指导中医实践的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其核心是天人相应、脏象经络、营卫气血、阴阳五行和辩证论治等等。这个理论框架近三千年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圭臬,从未受到动摇,几乎一成不变,如果摒弃了这个框架也就无中医的特色而言,但我们如何来认识这个框架的现代意义呢?实践证实,单靠中医学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中医理论的突破需要大量实践的支持,而西方科学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医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今天,中医现代化已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特别是在21世纪,随着西方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加上人们对东方哲学思想不断认识的加深,中西医之间认识论上的鸿沟将逐渐填平,它们终将会合在同一个层面上找到相互融通的途径和结合点。作为东方科学文明的代表――
中国医学将在人类进步的洪流中积极吸取现代科学前沿的新思想、新观念、目臻发展完善自己的现代理论体系并以未来医学先导的身份,再次展示她新的科学价值。
  的确,面对经过人类发展史上最长期最广泛的医疗实践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再怀疑它内在的科学性。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更多关于中医的研究,如天人关系的重新认识、经络存在的客观性验证、越来越多的医疗实践等,已无可置疑地说明,中医包含着深刻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