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观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和发展
日08:36&&&&来源: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总看法,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新闻舆论事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就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位和意义、职责和使命等问题,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指导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也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明确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属性、定位、工作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坚持党性原则到媒体姓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属性、定位、工作宗旨,确保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真正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命运联系在一起,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舆论事业的鲜明特色,也是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发展壮大、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明确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无产阶级政党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高理想,所代表的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人民性原则,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舆论事业的基本宗旨,也是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从党的执政理念和新闻事业根本性质的角度,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原则,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也为正确认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宗旨任务,以及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关系确立了科学基点。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新闻舆论工作者就必须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转变作风文风,既吃透中央精神又密切联系群众,既宣传党的主张又通达群众心声,真正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满意,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不仅仅体现在报道中,更反映在认识和看待世界的立场和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我们既在微观上追求细节的真实,更要从宏观上真实地把握和反映事物的全貌,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闻报道应该真实、客观、公正,这是各国媒体公认的新闻工作准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总体的真实、本质的真实,客观是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公正是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而不是站在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定义,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辨析了新闻真实的核心要义,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也为正确开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为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和人民的立场、观点和主张,凝聚起全国人民改革创新、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才能够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征,准确把握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在规律,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成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进一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现代媒体传播格局指明了方向。
  总之,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来自于新闻舆论宣传的质量。提升新闻舆论宣传的质量,必须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接受信息的特点,在新闻舆论宣传的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真正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我们要说的与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把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形式统一起来。把对理论政策的宣传与社会公众在理解、情感等方面的需求结合起来,避免生涩难懂或是空洞说教。只有深入研究新闻舆论传播规律,提高新闻舆论宣传质量,不断改进和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在全媒体语境下将我们党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形成的话语表达阐释好。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谈的是什么?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谈的是什么?
  初闻要集体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点疑惑,我们在学校不都已经听过课、考过试吗?学新闻、学电视的人,哪个不是从这条河里ゲ派习兜模咳缃窆ぷ魇改炅耍位挂匮б槐椋康毓吩傧胂耄杂谡馓鹾拥难樱约赫娴幕辜堑寐穑
  听课之前,是做了预习的。对于这条河,问了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怎么来的?它的核心要义是什么?为什么在100多年之后,这个理论仍然对媒体发挥指导作用?
  最好的学习,是从历史中寻找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新闻的本质、本源、传播规律。
  1842年初,他写下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集中抨击了普鲁士的封建制度及其文化专制主义。同年他写的另一篇《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提出“自由出版物人民性”的观点。1842年12月,普鲁士查禁《莱比锡总汇报》,马克思针对这件事写了7篇文章,其中鲜明提出了“人民报刊”的思想。从那时候开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重要的内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对人民负责”的“人民性原则”就已初步形成。同时,他也提出了探讨真理最好的方式是“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事物的本质特征”。
  1849年,在创办《新莱茵报?政治经济》的招股启事上,马克思已经意识到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资产阶级有自己的喉舌,无产阶级也是一样,而无产阶级的喉舌,是代表更广大的劳苦大众利益的,是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
  翻看这些史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脉络在逐渐清晰的过程中,所指向的目标也逐渐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质正是:新闻宣传必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党性原则;新闻宣传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性原则;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真实性原则。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100多年前的马恩时代大不相同。在这个时代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会被淹没、被遗忘、被淘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对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理解。
  作为一个新闻人,新闻观同时体现“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观”的意义是立场。新闻的过程离不开事实,离不开思考,离不开观点,离不开真情实感,离不开责任意识,离不开传播规律。这些,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义。
  如果某一种新闻媒体的声音偏颇了,必是它对于人民利益的把握出了偏差,必是它对于人民感受的判断出了差错。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媒体,更是容不得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有半步差池的。编辑、记者、主持人,都必须秉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与为人民服务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事业。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发生冲突,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恰如问“水与乳交融,哪个吞噬了哪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是高度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领导的新闻机构工作,正是党全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之一。
  对新闻真实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理解。
  坚持“真实性原则”,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表现,也是新闻工作岗位职责要求所在,更是一个新闻人安身立命之本。
  在整个新闻生产的作业链条中,我们分工不同,有不同的担当。作为一线记者,我们要考虑的是,向谁去拿事实?如何拿到事实?如何拿到更丰富更准确的新闻事实?如何最快地梳理并传递出去?作为后方的编辑、主播,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论证事实?如何以后方强大的背景信息来支撑和挖掘新闻的深度?如何萃取新闻事实的价值?如何从新闻事实中提炼出精准的态度?如果坚持这样一种珍视事实的态度,那么诸多“谣言惑众”的现象将消弭许多。
  这十几年间,无论是我把话筒对着谁,我心中始终不可撼动的一个信条是:他们都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之所以有机会站在他们的对面,是因为他们将说出的话,是更多的人民所希望听到的、了解的,是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推动意义的。
  理论指导实践,认真地重学理论、反思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更准确地找到方向。当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目的、价值、意义和规则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做到“忘记自己”,因为在这样一份宏大的责任面前,在这样一条滚滚的长河面前,奢谈自己,多么可笑。我们既认识到自己的卑微,又清楚自己的重要,更谦卑谨慎,才更沉稳强大,忘记自我,才能超越自我,不愿追名逐利,才不会怨声载道。如果说,作为这个新闻部队里的一个主播小兵,身上有所谓小小光环的话,我想我明白,光是从哪里来的?我如何才来到这光下?我站在这里究竟要干什么?如何能干得不负所托。
  而有关职业能力、有关文化底蕴、有关语言表达的技巧,那些是我们所行的路两旁绽放的花朵,或多或少,而以上说的这些,能决定我们不走错路。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人。原载《红旗文稿》2014年第2期,略有修改)
  《 人民日报 》( 日 17 版)
(责编:付龙、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吃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唐红丽: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材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夏赞君
上一篇:  下一篇: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888-7501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为党为人民服务这条红线,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了党性、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科学理论的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坚持党性的根本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闻观;党性原则;团结鼓劲;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不少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革命领袖都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马克思、恩格斯是卓越的共产主义报刊活动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实践者、缔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始人。列宁等一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并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工作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不少的革命领袖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指导新闻舆论工作,而且也积极参与新闻舆论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其理论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它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观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也曾历经曲折,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现象,也曾出现虚假新闻等不良现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新闻舆论界也曾因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而出现新闻伦理失范,忽视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虚假新闻、色情暴力充斥于各种媒体,新闻欺诈等新闻腐败现象也偶有所现,一些新闻媒体丧失了应有的立场,也失去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但是,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6年习近平同志的“2•19”讲话后,新闻舆论工作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求真求善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着为党和人民服务、即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条红线,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了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形成了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变化要受环境的影响。新闻舆论是影响人们认识世界以及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它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并引导人们去感知、判断,使人们对这个社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与情感,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与产生,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人心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新闻舆论一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被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政党高度重视并加以运用。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认为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把新闻舆论工作视为革命和建设的“武器”“喉舌”,把新闻媒体看成是革命与建设的阵地、思想中心。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革命的胜利,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他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职责与使命,明确“为什么出版《政治周刊》?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1]3。《解放日报》的使命为:“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军事新闻,并把军事新闻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发展自己、克敌制胜的无形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发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宣传、鼓舞与凝聚人心的作用,认为“一张报纸,对于全省工作、对全省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评、推动的作用”[2]。邓小平同志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者,不管是在留学的青年时代,还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均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从事者和管理者,他充分运用新闻舆论的功能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他认为,拿笔杆子进行新闻宣传是领导方法,也是革命的需要。江泽民同志视党的新闻事业为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胡锦涛同志也认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的前沿,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会产生极大影响。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在浙江工作时就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的要求,明确了好记者的基本素养。他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3]417。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3]418,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讲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是中国新闻舆论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宣言书。
二、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
原则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就是党要管媒体,新闻舆论工作要服从党的领导、服务党的事业。坚持党性原则,首先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同志要求加强党对报刊的绝对领导。实现党对媒体的领导一是“把新闻记者、报纸工作人员和广播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个会,跟他们交换意见,告诉他们宣传方针”[1]3246;二是检查新闻工作;三是党委第一书记要亲自抓社论,把握党报宣传的基调。邓小平要求党的新闻事业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服务。胡锦涛同志在2002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4]习近平同志强调,媒体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3]420实现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一是党委要高度重视,负好责把好关。“关键时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者、权威定调者、自觉把关者的角色。”[3]440二是领导干部要关注中央主要媒体。毛泽东同志说,领导干部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领导干部要在中央主要媒体聆听党中央的声音,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在媒体中学习社会建设的经验。三是领导干部要掌握运用新闻媒体的基本技能。“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动员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3]440新闻媒体是一个阵地,一个武器,了解它、掌握它、为我所用才能帮助我们发展,如果不管不问、放弃甚至敌视,就容易被敌人用来伤害我们。其次,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喉舌必须听从大脑的指挥,所发出的声音就必须是党的意志的体现,如果发出异样的声音,就是一个病态的喉舌。新闻舆论工作“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3]420。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取得胜利,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到挫折甚至失败。新闻工作者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作为工作的“定盘星”,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侵蚀。二是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同志所提倡和要求的,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政治家办报要求政治家管理、使用新闻舆论平台,要防止新闻舆论平台落入非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手中,政治家办报就要做到媒体姓党、爱党、护党、为党。第三,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并孜孜以求,党与人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3]420。人民群众既是新闻舆论工作活力的源泉,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受众。人民的生活、工作实践是新闻工作的信息之源,离开人民的生活与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痛痒,不反映人民的心声的新闻舆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与喜爱,媒体就没有受众、自然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以,“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3]421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的生产第一线,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到工人的生产车间、到军人训练、战斗的营地、战场去采访、才能拿到有价值的新闻、才能了解舆论的动向,也才能使新闻工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撰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坚持人民性就要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网络时代新闻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才是最原始、最快捷、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新闻源,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细心地观察、深入地调研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坚持人民性,就必须想人民所想、乐人民所乐。只有人民关心的新闻才有受众、只有老百姓喜欢的媒体才有市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报道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撰写作品,让人民群众看得懂、喜欢看。
三、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
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党新闻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同志要求报纸要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凝聚力量、同心同德进行革命和建设。媒体宣传典型、树立榜样,为人民群众导向,为社会弘扬正气、抵制邪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邓小平同志要求媒体要宣传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让人民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理解改革开放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坚定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铸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胡锦涛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3]424新闻舆论工作者不能是墙头草两边倒,要以鲜明的态度、以战士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宣传。习近平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423。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宣传的神圣职责,是党报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他强调监督要讲求正确的方法,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做到提示准确,提醒到位,令人信服,应该进行建设性批评,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习近平同志认为,新闻舆论的监督与正面宣传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统一性。舆论监督要事实真实准确,分析客观,不当裁判;要讲究方法,涉及重大政策问题的批判,通过内部渠道反映,不公开在媒体反映;要从整体上把握,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的全貌,不能一叶障目,瞎子摸象。
四、良好的工作方法是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非常注重方法,把方法比喻为到达彼岸的船或桥,是影响实现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会功亏一篑。搞好新闻舆论工作,首先必须坚持真实的根本方法。讲真话是毛泽东同志提倡并一以贯之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他曾经指出,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不是多辩论,而是报道我们革命的事实,忠实地报道事实就是对谣言的最好反击。他主张新闻报道要客观、不要虚吹,也不要隐瞒。邓小平同志要求人们无论开会发言还是写文章,都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江泽民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3]425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事实上,在我们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就会赢得胜利;什么时候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就要出问题。新闻舆论工作关乎人心向背、不坚持真实的基本原则,最终会害人害己。其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握好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尺。”[3]430时,就是时效,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时间就是效率。新闻的价值之一就是新,尤其是在通讯发达的网络时代,足不出户可以知晓世界,新闻的时效性更强。媒体要发布有价值并引起关注的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发表具有第一思想的文章,先声夺人、首发定调,发挥舆论的引领作用。度,就是力度、分寸。毛泽东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什么时候报道什么内容、怎样报道应该有所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指出:“描写美蒋怎么厉害、怎么凶,这在七月以前是必要的,七月以后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1]新闻发表的快与慢、发与不发、什么时候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条件、时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快,但如果报道会引起不良后果,就应该放一放、压一压。效,就是效益、效果。新闻工作的效益应当是人们喜欢看、群众口碑好、社会共识强。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效益就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毛泽东同志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能吸引人、夺人眼球,就要既尖锐、泼辣、鲜明,又不能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听,要关心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把文章写得通俗、亲切、引人入胜。胡锦涛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论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5]。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效益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又要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毛泽东同志要求报纸刊登新闻的数量是国内国际占3/10,本军、本地、近地的消息要占7/10,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习近平同志要求新闻报道要抓住战略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找准共同点、共鸣点、交汇点、切入点,不断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创新方法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要,必须创新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也在不断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开拓创新,探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要求党的一切工作既要继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遗产,又必须坚持拿来主义,通过咀嚼、消化,去粗取精,变成自己的东西。江泽民同志认为新闻报道工作只有开拓新领域,探索形式,采用新手法,才能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习近平同志要求“不同的新闻媒体要有自身特色”[3]428,媒体要科学运用现代文明成果和现代的先进传播技术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要用好互联网等现代先进工具,特别是要管好用好互联网,做好“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尤其是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五、优秀人才是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3]434毛泽东同志曾说,要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有自己的新闻记者队伍。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视察《解放军报》时说:“提高办报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6]习近平同志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快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需要明确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的政治素质是搞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提。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当具有政治定力,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忠实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毛泽东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懂得宣传艺术,能熟练地运用新闻工具。江泽民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下真功、下苦功,打好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群众观点、知识和新闻业务的根底,还要练就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的作风。习近平同志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十八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者”[3]436。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脚力,就是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的能力,是使新闻作品“沾泥土”的保证。眼力,就是观察、发现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意识,是使新闻“带露珠”“冒热气”的保证。脑力,就是思考力,是挖掘并使新闻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保证。笔力,就是新闻采编的能力。新闻需要文学、需要文化,更需要文采。好的笔力是使新闻作品能够吸引人、感染人的保证。讲故事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方式,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优秀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培养需要办好新闻教育。一是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新闻舆论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使其入耳入脑,并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二是要办好高校新闻院系。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师生的头脑,使新闻院系的学生成为具有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成为中国特色新闻舆论事业的接班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闻舆论工作人才的成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一是要支持各级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发展,党委应成为主流媒体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二是要把好新闻舆论队伍的入口关,落实好新闻媒体工作准入制,让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业务能力的人占领新闻舆论工作平台,实现政治家办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水平。三是要关心、帮助新闻舆论工作者。新闻舆论工作者责任重大,工作辛苦,为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为了一个好新闻的采编,他们常常披星戴月、抗酷暑、冒严寒,这就需要党委领导关怀、关心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生活、工作,排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安心、放心、决心在新闻舆论战线工作,从而形成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稳定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并走向成熟,具有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引领着中国的新闻舆论事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媒体的摇旗呐喊,需要新闻舆论工作唤起工农千千万、同心干,需要党和人民的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
[1]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横排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4]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
[5]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
[6]胡锦涛.考察解放军报社,祝贺军报创刊50周年的讲话[N].人民日报,(1)).
作者:杨祖恩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责任编辑:张雨&&&&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马克思主义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马克思主义论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