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记忆的形成是成年之后无法形成的吗

为什么我们没有儿时的记忆?原因惊人!为什么我们没有儿时的记忆?原因惊人!田野的幸存者百家号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四处乱窜,嚎啕大哭的小屁孩,这也许很让人难以置信,因为儿时的事情,你很可能已全然忘却。婴儿时期的你,很可能还没有记忆。脑海中仅存的事情,也很模糊,人们把这种现象视为童年失忆症,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有些人在记忆方面的确更加擅长,然而总的来说,我们都不是那么擅长记忆。但是为何婴儿时期的记忆是如此难以保留呢?人们认为,从我们呱呱坠地坠地之时,就是记忆形成之日,甚至有可能更早。然而,研究表明,小孩子并没有形成永久记忆。而唯有形成永久记忆,他们成年之后才能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我们直到4到7岁,才会开始拥有半永久性记忆。我们通常能记忆某些发生在4到7岁之间的重要事情,但在4岁前却什么都记不住。在一次试验中,研究者告诉那些4到7岁之间的小孩子一些他们两年前的确做过或说过的事情,但是所有孩子都不记得他们曾经那样过,大部分孩子甚至说道,这不是我,是别人。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认为,是我们抑制着儿童时最早期的记忆。因为在这期间的记忆都充满了关于性心理的内容,那些令人烦忧的内容,即使是成年人,也无法驾驭。但到了今天,那个理论已经没有说服力了。4岁前的小孩子并没有形成永久记忆然而最近,新的理论诞生了。这些理论力求彻底地解释,神秘的儿时记忆丧失现象。第一种理论是,婴儿时期的大脑没有发展完全。大脑有两部分对新记忆的形成必不可少,分别是海马体和大脑颞叶内侧,这两部分在一周岁时就已经形成得很完整了。然而大脑的另一个部位,叫做前额叶皮质,则要到二十出头,才能完全角成。人们认为,前额叶皮质是负责生成情景记忆的部位,情景记忆就是真实事件的记忆,能巩固记忆发生何事,发生的地点,以及发生的大概时间,这是后来大脑才能掌握的能力。在这之前,大脑只能记忆那些我们学习过的能力,和一些浅显的事物,例如物品和人脸。在婴儿时期,我们不能赋予这些事物情感,所以这些事物,就不能转变为真实的事件,于是,这些事情就难以回忆了。在婴儿时期,我们不能赋予这些事物情感,所以就难以回忆了。还有一个理论可以解释此现象,婴儿没有言语的能力,我们也没有语言,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没有语言,就不能够用词语来指代记忆。比如说,回想一下你搬进新房子的那天,你很可能会想起那天与众不同的方方面面,如房子有六扇窗和一道蓝色的门,而且是你坐着一辆红色小车来到新家的。如果将婴儿代入与这一模一样的情境中来,它却不能用话语来形容这个事件。因为婴儿不知道窗和门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如何描述这些事物了。所以婴儿不能把语言和记忆联系起来,而成人则一刻不停的在脑中形成这些联系。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把语言和记忆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大脑更高效地整理和储存记忆。所以,要是我们能用语言来描述一样东西或一件事,那么大脑就更有可能好多年都不会忘。一般的孩子,满四周岁时,词汇量大约为5000个,这就足够用来描述大部分物体和事件了。四岁以下的小孩认识的词汇有限,无法把语言和记忆联系起来但是,难道不是反过来才对吗?难道不是大脑细胞生长快的老鼠,能回忆更多的事物,而不是更少吗?为何事实恰恰相反?其实正如电脑硬盘,大脑有着有限的存储空间,留给脑细胞的位置也是有限的,所以大脑储存新记忆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新脑细胞产生后,要是没有剩下的空间,就得要覆盖旧记忆。所以,如果出现新脑细胞,而且没有多余的空位的话,大脑就会筛选出没有用的,可被遗忘的记忆,并将它们删除,以此来为新记忆腾出空间。研究表明,脑细胞和神经元在大脑中持续生长着,一直到我们死亡为止。虽然脑细胞生长速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减慢,那为何相比成年人,婴儿时期的大脑更经常删除记忆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儿时大脑正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那时候的我们,学习和成长速度比任何时候都快,这就需要大脑腾出更多的空间,留给新的记忆和学习到的能力。第二,大脑把那些婴儿时期的大多记忆归为不重要。因为说白了你并不需要记住那些你在花园里四脚爬爬,千方百计摘郁金香的时光。所以婴儿时期所形成的记忆便成为当你在成长中出现了新记忆,新技能之后首先要被抛弃的。总而言之,我们不记得婴儿时期的事情,是因为大脑已经清空了资源回收桶,因为硬盘里东西实在太多了太多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田野的幸存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旅游需要导游,人生也需要导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当前位置: &
小时候的记忆哪儿去了?原来我们都“重启”过
扫描到手机
23:23:55 & & &
问你们一个问题,小学、甚至是小学以前的事情你还记得多少?若要将其叙述出来,你会发现自己记得的只有个别的碎片。那么我们的童年回忆都去了哪里?心理学家将这种戏剧性的遗忘称为“儿童健忘症”。平均而言,人们不会记得3岁半之前的任何事情,那期间的记忆是一片空白。来自埃默里大学的Patricia Bauer表示:“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进行长期观察和研究。这是一个悖论:年幼的小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会表现出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但长大成人后我们却几乎没有幼年时期的记忆。”直到近几年,科学家终于开始逐渐破解这一大脑谜团。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为了长大进入成年期,我们的大脑必须“清空缓存”,即童年的大部分记忆。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就曾给“儿童健忘症”取过名字。他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为了保护自我,抑制性觉醒带来的压抑与不安而遗忘了最初的童年生活。虽然有少数心理学家赞同,但对“儿童健忘症”最普遍的解释是,儿童直到7岁才会开始形成稳定的记忆,尽管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解释。而在近100年的时间里,心理学家们一直认为婴幼儿的记忆不具备持久性。20世纪80年代末标志着儿童心理学改革的开始。Bauer和其他心理学家开始测试婴儿的记忆能力。他们先做一系列动作,比如做一个简单的玩具锣,敲击它,然后看一个小孩是否能模仿做出正确的动作。连续的数个实验表明,尽管有局限性,但3岁及3岁以下的儿童的记忆确实存在。在6个月大的时候,婴儿的记忆至少能持续一天;9个月大时持续一个月;2岁大时则约能持续一年。而在1991年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4岁半的孩子能够回忆起18个月前去迪斯尼乐园旅行的详细记忆,但在6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遗忘。在2005年的一项实验中,5岁半的孩子回忆起了他们3岁时80%以上的经历,而7岁半的孩子的记忆只剩不到40%。这项工作揭示了儿童健忘症的核心矛盾: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就能创造和获取记忆,然而这些记忆中的绝大部分却以一种远超出成年人遗忘记忆的速度消失。有些研究者认为,记忆的持久性需要语言和自我意识来加强,而这两者正是婴幼儿期所缺乏的,但这无法成为最终的解释。因为某些动物拥有复杂的大脑但没有达到人类的自我意识水平,例如老鼠,也失去了它们婴儿期的记忆。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类脑容量大的动物与人类之间应该具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那会是什么?从出生到少年时期之间,我们的大脑一直在铺设电路,并用脂肪组织使其变粗,增强其导电性。在大量的繁殖增长中,神经元之间构建了无数新桥梁。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在人生早期比成年时期更多,但大部分都断裂消失了。大脑中其余的质量都是每个人为了适应环境,用其独特的基因和经历塑造大脑而产生的。但正如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适应性是有代价的。Bauer解释,虽然大脑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育过程,但那些处于不同大脑区域、共同创造和维持我们记忆的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仍在建设之中。因此,我们生命前三年形成的长期记忆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不稳定的,极易随着年龄的增长瓦解。来自多伦多的神经系统学家Paul Frankland和同事注意到,他们研究的老鼠生活在一个带轮子的笼子里之后,在某些记忆测试中表现更差了。如Frank所知,在跑步轮上锻炼会促进海马体中全新神经元的生长。然而,虽然海马体新神经元的生成有助于成年人的记忆能力,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Karl Deisseroth认为,增加新的记忆需要一定程度上遗忘旧记忆。就像一片森林只有那么多树,海马体也只能容纳那么多神经元。新的脑细胞可能会挤占其它神经元的领地,甚至完全取代它们,而这可能会破坏或直接重置储存着记忆的回路。或许儿童健忘症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婴儿期的神经新生率特别高。为了验证这个观点,Frankland将幼年和成年老鼠从塑料鞋盒大小的笼子里转移到了它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更大的金属笼子里。研究人员温和地电击老鼠的脚。老鼠们很快就学会了把金属笼子和电击联系在一起,当它们被送回笼子时,就会感到恐惧。幼年鼠一天之后开始忘记这一联系,成年老鼠则从未忘记危险。但当研究人员用药物或基因工程阻碍了幼鼠的神经生长时,这些年幼的动物又形成了更稳定的记忆。为了进一步了解,Frankland利用病毒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编码的基因插入老鼠新长出的脑细胞的DNA中。发光的染料表明新细胞并没有取代旧细胞。相反,它们加入了大脑中现有的电路。这表明,从技术上讲,储存着我们早期记忆的神经元的许多回路并没有被神经摧毁,而是经过了彻底的重组。这种重组意味着,虽然有些童年记忆的确消失了,但还有一些记忆仍以一种混乱、间接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回应特定的提示来找回几段童年记忆,例如想象学校等特定的位置,继而绑定到一个特定的年龄和相关的记忆泡沫。不过,即便找到了原因和方法,我们的幼年回忆常常也是不真实的。如加州大学的Elizabeth Loftus所言,我们所谓的记忆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从别人口中得到、或是潜意识中梦到然后编织而成的虚幻的场景。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
怒!七旬老人劝儿子不要对老婆家暴竟遭毒打
男子刚加完油车子抛锚 检查发现油箱里2/3都是水
美财长将率团访华 与中方就中美经贸问题交换意见
95后女孩拥有魔鬼身材年入百万 海量私照曝光(图)
姑娘发&我先睡了&男友的反应让人意外 网友炸锅
美富家女和男友新欢共侍一夫 竟被这样性虐暴死
进口抗癌药零关税 患者能省多少钱?一张图算明白
残疾小伙拍身份证照要警花抱着拍 警花爽快答应有什么记忆是成年之后无法形成的吗?从科学角度解释为什么绝对音高的记忆有年龄规定? - 知乎9被浏览655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会影响到成年之后吗?【wwe摔交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98贴子:
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会影响到成年之后吗?收藏
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会影响到成年之后吗?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Carolyn Rovee-Collier怀疑婴儿期失忆是否真的存在。看起来,我们的大脑确实可以在一岁之内就存储长期记忆。成年后很难提取这时期的记忆是因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系统功能有限,之后又受到以后生活的干扰,最终我们会不可避免的忘记早期信息! 每个孩子的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如果我们更好的根据孩子的性格、心理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开发他的潜能,给他创造更有利孩子发展的生活环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向去发展,使孩子最大化的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是我们每个父母的夙愿。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情绪记忆”,是一种经典条件反射。在你婴儿期当妈妈掐住你的脖子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恐惧(非条件反射),之后脖子上的刺激(比如围巾、别人的触摸)便会唤起同样的恐惧情绪,形成一种经典条件反射。这种情绪的条件反射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婴儿期的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通过一种无意识的程序性或情绪性记忆的形式存在的(非言语化的记忆),个体根本想不起创伤的事件,因为在婴儿期,人还没有形成语言化的表征能力。以前遇到过一个求助者,他对于沉默非常的害怕,每当我沉默时,他便会出现惊恐的情绪体验,并认为我在故意折磨他。他对于沉默的强烈害怕,来源于幼时他的那个缺乏回应的抑郁母亲。当婴儿期的他哭泣时,这个抑郁母亲没有精力去安抚他,导致他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于是最终形成对于沉默(没有回应)的条件反射式恐惧。讲一个华生的实验。华生找来一根直径一英寸。长三英尺的钢棍,用锤子在一个出生十一个月名叫阿尔伯特(Albert)的婴儿身边敲击,孩子便产生明显的恐惧反应。以上为预备实验,正式实验是,华生让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孩子玩得很高兴,几周之内毫无惧怕迹象。有一天正当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孩子玩得高兴,华生用锤子猛敲那只钢棍,发出很强的噪声,使阿尔伯特吓得猛然跳了起来,然后跌倒,一头扎进床上的褥子里。以后华生便重复的这样做。一周之后,华生又让阿尔伯特玩弄大白鼠,阿尔伯特并没有走上前接近它。当动物用鼻子嗅他的左手时,他立刻把左手缩了回去。在进行本实验之前,阿尔伯特是不怕大白鼠的,而这种实验重复多次之后,他不但惧怕大白鼠,而且害怕兔子,害怕用海豹皮作的衣服外套和棉花。这就是著名的儿童恐惧形成实验。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我们大都记不起2~3岁以前的事,此后几年发生的事即便记得一些,但也相当模糊。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幼年记忆缺失”。可是,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幼儿掌握了许多复杂的、终生受用的技巧,例如走路、说话和识别人的脸,但幼时记忆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呢?记忆被堵在了“桥”上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都试图揭开这个谜团。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幼年记忆缺失”之所以出现,仅仅是因为人们在幼儿时期还没有形成构建记忆和描述事件的能力,所以那时的记忆难以保留下来。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改变了“幼年记忆缺失”的研究方式,不再仅仅从成年人那里收集他们对儿时的回忆,而是开始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幼儿身上。研究显示,2~3岁的幼儿并非没有记忆,但那种记忆很微弱,且容易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夏·鲍尔将目光集中在了人类大脑的生理结构上。在人的大脑中,有两个主要的结构是与产生和储存记忆有关的,它们分别叫前额皮质和海马体,其中的海马体被认为有巩固和强化记忆的作用,它把人们在经历中产生的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科学家们一直以为,海马体和它周围的皮质在很早的时候就发展成熟了,然而,直到最近十几年,人们才搞清楚,在那个区域中有一个很小的被称为“齿状回”地方,那里的成熟要待人们长到4~5岁以后才会最终完成。齿状回的作用很像一座桥,来自周围结构的信号只有通过它才能抵达海马体的其他地方。因此,在这个部分尚未发展完善以前,人们的记忆便无法转变成长期记忆。自我意识帮助“固定”记忆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马克·豪的观点是,“幼年记忆缺失”现象需要等待人的自我意识出现以后才会消失。自我意识大约出现在人们出生18~24个月以后,在那个时候,幼儿们开始意识到了“我”的独特性,而自我意识的出现也恰好发生在记忆开始被“固定”下来的时候。马克·豪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以印证他的这个观点。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首先测试一些幼儿是否有了自我意识,方法是看这些幼儿能否在镜子中认出自己。能知道镜中的影像就是自己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公认的标志;第二步,向这些幼儿展示一只玩具毛绒狮子,然后把它放进一个有数个抽屉的陈列柜中;几个星期后,再把这些幼儿一个个地带进实验室,然后问他们,是否还记得那只狮子在哪只抽屉里“打盹”。结果是,那些被认为有了自我意识的幼儿很容易记得狮子在哪只抽屉里,而没有自我意识的幼儿则做得很差。这个实验表明,自我意识帮助我们组织记忆并使我们更容易唤起这种记忆。不过,科学家又发现,在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的相当时间里,我们的记忆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这说明自我意识并不能完全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还需要一样东西——语言由此看来,一定还有其他的因素,它应该解释为什么在有了自我意识后,我们的记忆依然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哈琳·海恩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记忆能力的科学家,她的看法是,这个因素是语言。她邀请一些2~4岁的幼儿玩一种特制的玩具,并记录下了这些幼儿在玩这种玩具时说出的和能够理解的词汇。6个月以后,她再次和这些孩子谈论那次“往事”。结果发现,孩子们都记得那次游戏并再次描述了那次经历。尽管事情已过去了6个月,孩子们能够使用的词汇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加,但他们谈论那个游戏时没有人使用新词汇,而是依然使用6个月前所曾掌握的词汇。海恩由此得出结论,“孩子们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与发生那件事时他们的语言发展程度相关联的” 。也就是说,我们最早期的记忆有赖于我们最早期的语言去固定它。2010年,两位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又为此提供了佐证。他们让一些成人描述和回忆与某些词汇有关的最早的记忆,例如“球”“圣诞节”等,结果发现,与那些词汇相关的最早记忆一般都出现在人们掌握了那些词汇的平均年龄的几个月之后。这表明,“在你固定与某个概念相关的记忆之前,你必须首先在你的词汇库里拥有表示那种概念的词汇”。也许在我们的早年记忆中,自我意识和语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我意识为我们组织记忆提供了一个框架,而语言则提供了更加牢固的结构,它让我们的记忆有了一个固定的“格式”,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随时提取它。唤醒封尘的记忆海恩和她的同事们还做了另外一次实验,他们记录了一些孩子在2~4岁时与他们母亲之间的语言交流。在那些交流中,有些母亲使用了“详尽”的描述和“重复”的述说,而另一些母亲则只是简单的叙述。10年以后,科学家们再次找到了那些孩子并测试他们的早年记忆,结果发现,那些在幼年期与他们的母亲经历过“详尽”和“重复”的语言交流的孩子能明显地记得更早一些时候发生的事。这个实验说明,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你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影响了他的早年记忆。这个实验还解释了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显示早年记忆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一项调查表明,欧洲人平均的早期记忆大约为3.5岁,而东亚人为4.8岁,新西兰的毛利人则为2.7岁。和东亚的父母相比,欧洲和北美的父母更愿意讲述往事,且使用的语言也很详尽,结果他们的孩子便有了更早期的记忆。至于毛利人,他们非常关注过去,有着丰富的说故事文化和口头记述历史的传统,他们的早年记忆更加靠前也是必然的。现在,一个很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人们逝去的早年记忆是否能够被唤回呢?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是有短期记忆的,而且能记住不少东西,但这些记忆很脆弱,并且有科学家认为它们不可能被贮存,因而也不能被唤回;但另一些人对唤回早年记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认为,人的早年记忆并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我们无法接近它。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早年记忆就是一些经历中的感觉“快照”,当人们成年后,有了语言,有了自我意识和其他概念性的知识,人们便能唤醒它或者接近它。但这需要找到正确的路径,这些路径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图像,也许是气味和音乐,总之,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某些东西唤醒我们封尘的记忆。假若这些科学家是对的,那么我们终将找到一种方式把我们逝去的早年记忆重新找回来。忘记了。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忆是怎么形成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