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地理位置好经济为什么落后于广东 江苏 经济

江苏的地理位置那么好, 为什么经济落后于广东?|国证珠三角指数|高铁|广东_新浪网
江苏的地理位置那么好, 为什么经济落后于广东?
江苏的地理位置那么好, 为什么经济落后于广东?
江苏地理位置上,我个人认为,是比不上广东的。广东省是中国南大门,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拥有全国全长的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沿海有大型深水港,分别是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并且成为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另外,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这对于海洋运输及国际贸易有巨大促进作用。地理位置上:对内,广东可以连接西南、华东等地区,进行对内贸易,进行产品分销及进口(高铁及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对外,可以连接东南亚国家及地区,进行国际贸易,海洋运输及金融资本运作(海运及空运);另外,还有十三五规划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于广东为基点,进行输出(海运)。正好,广东的沿海大型深水港,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航空运输方面:重点打造“5+4”骨干机场,新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推进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湛江机场、梅县机场迁建以及韶关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优化提升珠三角机场服务保障能力,扩大粤东西北地区航空服务范围,形成以珠三角机场群为核心、粤东粤西机场为两翼、覆盖粤北地区的全省运输机场布局。到2020年,新建运输机场旅客吞吐能力4145万人次/年,达1.4亿人次/年。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根据2017年8月信息显示,机场有3条跑道和1座航站楼,远期规划为5条跑道和3座航站楼,有138个客机位,45个货机位;一号航站楼总面积52.3万平方米;二号航站楼共63万平方米,计划于2018年初投入使用;覆盖全球200多个通航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超过80个,通达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5978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8.2%,在世界机场排名第16位,在中国机场排名位居第3位;货邮吞吐量16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7.4%;起降架次(架次)43.52万次,同比上年增长6.2%。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世界前百位主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也是几乎可以比肩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性航空港。高铁网络方面:广东将按照“三横四纵”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统筹不同层面运输需求,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功能结构,提升网络整体利用效率。“三横”是指沿海主通道(厦门—粤东—珠三角—粤西—北海/海口)、闽粤桂主通道(龙岩—梅州—河源—珠三角—贺州/梧州)、粤北区域性通道(赣州—韶关—贺州)。“四纵”是指京广主通道(长沙—韶关—清远—珠三角—香港/澳门)、京九主通道(赣州—河源—珠三角—香港)、粤东区域性通道(汕头—潮州—揭阳—梅州—瑞金)、粤西区域性通道(湛江—茂名—广西)。到2020年,新增通车里程3982公里,总里程达11000公里。高速铁路网方面:要重点推进深圳至茂名铁路、梅州至潮汕铁路、合浦至湛江铁路、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广州至汕尾客运专线、汕尾至汕头铁路(兼顾城际)、龙川至龙岩客运专线、湛江至海口铁路扩能工程、张家界经湛江至海口旅游高铁等项目建设,研究规划广州至河源客运专线、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等,完善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形成东联海峡西岸、沟通长三角,西通桂黔、辐射大西南,北达湘赣、连接中原地区的“五纵二横”高速铁路骨干网络,实现市市通高速铁路。所以,在地理位置上,海陆空交通运输方面,广东不管是海上贸易,还是内陆贸易,亦或是国际性贸易,都极其的便利。并且改革开发发展初期,广东就是作为对外开放的省份,是改革先行者,所以在经济上领先江苏是肯定。另外,十三五规划中,特批了广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性第一大湾区,这无疑给广东省的经济注入一个强大的政策力量,在经济改革上,广东将会更加的开发。在经济产业方面,广东将会加大高端制造业的推进,以佛山、中山、东莞为实体经济承载中心,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为金融资本、科研研发为中心,辐射惠州、河源、潮汕地区、肇庆、清远、粤西地区,承载广东高端制造业的输出。所以,在经济产业方面,我个人认为,广东依然是国内的先行者,开拓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广东的经济总量依然会保持高速增长,江苏也许还是会落后于广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大家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广西在高铁时代拥有了很多高铁,高铁里程全国第二!
广西,作为汉地十八省之一,竟成了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得不说是历史给开了个小玩笑。
中国的一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不是有高铁就可以的,高铁的发展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在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广西的最大城市南宁能竞争的过强大的珠三角城市群么?答案是不能。
从历年的固定投资,居民消费,外需三驾马车来看,广西的优势却并不明显,而且交通优势更是整个地区的全方位进步,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况且广西的高铁也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高铁的主要功能是载人,主要带动的是人和信息的快速流动。
目前广西的高铁主要有:
主要包括衡柳柳南线(衡柳线及柳南客专)、广西沿海线(钦北线及南钦线)、南广线(南宁-广州)、贵广线(贵阳-广州)、南昆线广西段(南宁-百色)。
(截至2015年12月初)
广西第一条高铁的开通时间是:日,距今2年多时间,开通了1500多千米。可以说广西高铁开通时间是比别的省份慢很多的,而且高铁作为交通方式,所带来的作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高铁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没有,但也不能片面夸大。而且个人认为,高铁对广西甚至有一个问题很致命,那就是人才外流速度更快。
“虹吸效应”是指高铁就如同一根管道,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到大城市,造成很多中小城市被逐步“边缘化”。
广西目前并不发达,广东却很发达,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这会导致人才外流更快,广西甚至成为云南、贵州等地的人才中转站,而不是终点站,这些人大部分不会留下来,更多的是走向珠三角地区。我们说广西落后基本上都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沿海省份的突飞猛进来说的,广西地理位置不差,但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也远远落后于山东江苏浙江辽宁河北这些传统发达省份。1.经济对比广西的落后于沿海省份基本上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但其实整体排名还是上升的,只是相对于沿海强省富省会落后一些,广西在1992、93两年增速都是18.3%,而排名相近的几个省份最高年增速在12%-15%之间,因此不但和后面省份拉开了一些差距,甚至还在1994年一度超过北京排名上升到14位,和排在13位的安徽省之间的差距也小于安徽和黑龙江的差距,这是广西1978年发展至今的最高排位。
广西一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竟然和广州差不多
96、97年中国经济的软着陆,97年爆发、98年蔓延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广西有一定影响。
其中广西与广东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具备一定的对比性。
1978年与广东的差距是1:2.45,与福建的对比是1:0.875。
1990年与广东的差距是1:3.47,与福建的对比是1:1.22。
2000年广东省GDP突破万亿,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万亿大关的省份,当时广西与广东的对比拉大1:5,与福建的对比是1:1.85。
2005年与广东的对比是1:5.34,与福建的对比是1:1.59。
2010年于广东的对比是1:5.15,与福建的对比是1:1.61。
2015年与广东的对比是1:4.33,与福建的对比是1:1.54。
下面选取1978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一些沿海省份的经济排位情况。
(以上各省区经济排名均不含港台)从一些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出广西在改革开放后是有巨大进步的,在90年代进步最大,只是进入21世纪后发展减慢,逐渐落后了。广西的山区很多,广东的山区也很多,目前广东的山区有珠三角城市对接扶持,产业转移,优质人才反馈,广西却有相当部分的山区人口没能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成果,特别是广西的文化产业没能很好的发展。
桂林山水甲天下
2.地理位置广西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且省内又有大河贯穿的省份
广西靠近越南老挝,可以发展对外贸易,离东南亚也近,广西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老挝,和越南相当甚至高于越南,越南人口大约是广西两倍,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广西大约是2500亿美元,越南是1933亿美元,目前广西的发展速度没有越南快。
环境优美,适合发展旅游业
广西常住人口4600多万,提高教育发展,特别是广西少数民族多些,如壮族,京族等,让更多的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产业,如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也好交流沟通,做些边境贸易,越南发展速度也快,越南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具备比广西更大潜力,也许是广西一次很重要的机会。
广西在改革开放后和广东的差距越来越大,21世纪初已经全面落后,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转移时机,当广东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省份时,珠三角产业转移升级,广西没能很好的抓住机会,承接产业转移,如2008年经济危机后广东很多产业转移到湖南和广东省内甚至东南亚,如今这些地方迎来了很好的发展。
3.港口和海运广西大陆海岸线约1595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拥有防城港,北海,钦州三大港口城市
这三大城市环境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是沿海平原,还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北海市甚至还是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条件也有,但区政府没能发展好这三大城市,当年大量云南,贵州,四川的地方政府在北海大量设置办事处,但北海发展了很久都没有做实业,只想赚快钱,后来房地产泡沫,经济很长时间都陷入停滞。港口发展靠的是制造业和贸易,广西的制造业并不发达,贸易规模也小,因此空有好港口也发展不起来,加上三市旁边就是亿吨大港湛江,可谓是竞争激烈。地方主义比较严重,这点倒是和以前的珠海市政府有点像,珠海当时也是处处跟深圳照猫画虎,导致发展速度不快。
4.人口、农业、自然环境广西户籍人口比广东少3000多万,常住人口比广东少6000多万
粮食产量基本上能满足本区需还能外运,2014年,广西粮食总产1534.4万吨,高于广东的1357.3万吨。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汇区域,北回归线横贯中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现代农业对环境的依赖性有所下降,更多的时候,初级农业并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发展,广西仍需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广西有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等大批旅游景点,广西的旅游、矿产、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广西大部分地区相当落后
5.城市有柳州,南宁,玉林,梧州等不错的工业城市,这是基本盘
但当初没能重视或者发展战略错误,如柳州是大型工业城市,条件相当好,但没能很好改造升级,发展广东有所欠缺的重工业,柳州本地的汽车产业被大型汽车公司收购,浪费了产业资源,两广本应有更大的产业上合作。
广西某城市市区
但武广高铁,厦深高铁等的开通,使广东能够更大突破距离极限,获得更多的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方面的区域合作,广西已经没有优势广西也没有很强大的龙头城市,湖北有武汉,湖南有长沙,四川有成都,广西的南宁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南宁是首府,科技,工业,教育都很好,但没能发展起来是相当可惜,近十多年是这些一城独大省会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南宁GDP仅3410亿,全国排名仅53,本区人才也大量流入广东。
总结:广西过去三十多年算是发挥失常了,当然这只是暂时落后,虽然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但为时不晚,现在的东盟自贸区是很好的机会,广西该多跟广东学习,而不是仅仅守着一亩三分地,广西的未来一定会很辉煌的,两广目前的差距有点大,高铁是很好的机会,广西要抓住,更好的融入以广东构建的东南沿海体系,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祝福,广西。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历史大堂其它文章
大家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广西在高铁时代拥有了很多高铁,高铁里程全国第二!广西,作为汉地十八省之一,竟成了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得不说是历史给开了个小玩笑。中国的一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不是有高铁就可以的,高铁的发展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在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
中国第一经济大省非广东省莫属,几乎每年都有人唱衰广东,结果一超竟然就超了28年。数据显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已经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广东实现GDP为79512.05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是11578.8亿美元,大致与墨西哥相当,直逼老牌发达国家西班牙。如果把广东当作江苏的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江北)经济落后_百度知道
江苏的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江北)经济落后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苏北距离长三角较远,受长三角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小。
江北经济落后是相对于苏南来说的吧~苏南有很多先天优势,苏州、常州、无锡、镇江这几个城市刚好在南京和上海之间,南京、苏州都是文化古城,南京在以前叫江宁,和苏州一起取前面两个字,组成江苏~无锡在民国时期就是很发达的工业城市苏北相对有落后一些,但比中部地区很多城市比起来还是不错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主要是工厂比较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江苏经济为什么比不上浙江,广东呢?_江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20,115贴子:
江苏经济为什么比不上浙江,广东呢?收藏
当然,从数据上看,江苏是不错的。比如苏宁,沙钢这些,还可以。但是浙江有阿里。。。。广东有腾讯,华为,大疆。。。。。这些才是高新产业。你能想出江苏的什么品牌可以媲美吗?特别是互联网和高新制造业。。京东不算,因为企业在北京。连苏州也多是外资,自己的品牌貌似不强吧。这样发展下去,拿什么和浙江,广东竞争?吸引不住人才留下,所谓吴文化,江淮文化的保存,又从何谈起?
协鑫总部从HK转移到苏州了,协鑫是国内新能源企业的领导者,前景应该不错的,老板是盐城人。
近几百年来,广东思想是最活跃的
至于文化,我们淮人还没到保护本土方言,保护本土文化的程度,你们文化高大上的话就不要保护,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啊
**楼主!发这些无聊的帖子?这种天帖子你应该去浙江吧里发!江苏好不好跟你又没关系
民族品牌很好,但它的物质基础也要用零件搭起来的,而且好多高端产品中国自己还设计不了,但生产厂在江苏非常全。物质基础很重要啊
楼主倒是要担心一下你们浙江老家才是,其实浙江省委在浙江高调宣扬杭州兴则浙江兴,就是间接的告诉外地投资者,杭州外的浙江不行,没有发展前景。高调宣扬五水共治也是这个道理,经济没有发展空间了,才会换个思路搞政绩,从环境上做文章,衢州,丽水,温州,金华很多地方都是原生态山水,那还用得着治理吗
你们天天吹日资阿里,我想问问你们浙江的实体业是否堪忧你们购物都在淘宝上吗?平时不上街吗?你们本地的商场现状如何?个体户商铺运转情况如何
江苏从西汉的广陵开始到南朝的建康,到隋唐的扬州,到宋朝的苏州,到明清的淮扬,繁华千年,不是没有原因,江苏现在外资多,也是被江苏的创业环境吸引来的,就像古代,徽商不来,晋商也会来,现在台资不来,日资,美资也会来,是金山总会不断的吸引探险者前来。至于江苏本地人经商能力,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江苏人,中国轻工业之父张謇江苏人,中国旅游业之父陈光甫江苏人,还有互联网之父钱天白,it之父柳传志。四大央企中的两个都是江苏人创办。江苏人低调不是别人黑江苏的理由。
我要纠正一些江苏吧友所说的江苏人思想保守不愿经商的说法,至少在建国前江苏从商氛围还是很强的,金融界南四行最大的商业储蓄银行创办人是江苏人陈光甫,天津北四行中的三个是江苏淮安人创办,一个是淮安人掌舵,时有无淮不成行之说。办实业办学校都是江苏人开的头,中国现在最早的大学是江苏人创办,张謇一人创办370多所学校的记录至今还没被打破。江苏人建国后很多家产被充公,这才打击了江苏人经商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江苏又成了乡镇企业发源地,创造了苏南模式,南京一地出了诸多经济学界领军人物,这也是江苏人对经商与生俱来的天赋。
作为省份,江苏缺少一种精神,比如浙江有---浙江精神
江苏人吹**也吹不过浙江人,真是low
好好工作,提供好的条件给家人,别说这些没用的
你南中电十四所
浙江精神:1卧心尝胆,自强不息,2求是,敢为人先,3所有地级市团结于浙江省
江苏包括上海 没有好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跟人才的思想开放程度和眼界有直接关系 也跟经济发展模式的大环境有关马云麻花藤在90年代中期 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就敏锐的觉察到 一个在社交一个在电子商务方面抓到了商机李彦宏那是在美国硅谷混过后回国创业的 思想也非常开国京东的刘强东 也是在中关村起家的 中关村是中国IT与互联网产业的高地 这样的地方才具备诞生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条件马云是一个特例 马云是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环境中自己创造了条件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他既没有去北京中关村创业 也没有去深圳发展 更没有把公司总部搬到硅谷 无愧为浙江和杭州互联网产业化的领军人物设想刘强东当年回到江苏(南京)创业 而不是留在北京中关村 那么他十有八九会失败 或者起码没有现在这种规模 南京或者上海发展的比较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国内二流的 这不是没有客观因素制约的江苏或南京在互联网创业方面的基本条件缺乏 包括基础技术人才储备(主要看大学)互联网创业资本(马云靠台湾的xxx和日本软银的xxx 麻花藤差点破产卖掉初创公司 最终被南非投资者出手相救 刘强东 李彦宏回国创业自身携带了一定的资本 ) 目前国内在互联网创业资本比较集中的是北京政策支持 (最大的政策就是不加以限制互联网的发展 这方面深圳做的比较好 而上海 江苏 北京都有太多的限制 政策瓶颈无法突破 就比如 能够PK短信的微信 能够PK传统出租车的打的软件 以及能够PK传统金融体系的第三方支付等 想要突破这些技术 最主要的还是一个比较宽松政策的创业环境 江苏或南京不具备 人的天生思想保守 加上政策上的僵化 是个人才也跑掉了 没有发挥的空间)
发江苏吧几个意思?富不富管我们毛事?
浙江人为江苏操碎了心
江苏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苏南苏北 只靠苏南一只轮子 怎么能取得好的成绩呢对比前几年的数据 江苏甚至好掉在了山东后面纵观整个沿海地区 广东 福建 浙江 山东 都是依靠的沿海城市群带动起来的经济发展 唯独江苏是另类奇葩广东省依靠的是珠三角福建依靠的是台海 主要是两岸交流活得的发展红利浙江依靠的是沿海 加强在杭州湾城市一体化 打造独立于上海和苏南的自成体系的浙江发展模式江苏依靠的是上海 加强苏南与上海的对接 江苏坐拥几百公里沿海线 却不好好的开发发展沿海 成为有名无实的沿海内陆型经济省份 如果让苏南苏北这种两极分化的发展模式继续演变下去 江苏未来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苏北永远是苏南的附庸 而苏南永远是上海的附庸 南京成为徽京 南京有省会之名 而无省会之实 这就是导致江苏经济不如浙江广东的一系列原因
就经济论经济 不要在讨论经济问题的问题 拿出历史文化与精神出来跟人家攀比 文不对题 名不对状 绕了一个那么大的弯子 就是无法面对楼主提出的现实问题 江苏经济不如浙广这一事实 不思寻找经济落后于人家的原因 还找出一大堆优越的家当 这种思想就是典型的美化愚民 既麻醉了自己 也误国误民
其实是你无知。互联网有很多知名企业,就算阿里总部在杭州,但是淘宝村江苏占了很多,利用你的平台赚钱才是王道。虽然华为总部在广东,但是很多研究所和分公司在江苏,人才还是在这。另外,途牛,苏宁等也不是一无是处,上市公司数量江苏也不是太少。
看看中国各省人口
楼主**,江苏做的都是基础高科技工业,它阿里在强需要IT人才吧,江苏培养的软件人才和软件产品一直满足着阿里,还有广东那些互联网企业用的服务器都是江苏企业设计制造的,华为手机零部件都是江苏企业研发的,广东浙江不过是组装工厂
你错了,我们连河南安徽都比不了
浙江在举全省之力发展杭州,其实整体实力会降低,以后浙江除了杭州,其他地方都不行的
浙江在举全省之力发展杭州,其实整体实力会降低,以后浙江除了杭州,其他地方都不行的
登录百度帐号专家:江苏在过去五年没有超过广东 未来更不好说|江苏|广东|经济大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专家:江苏在过去五年没有超过广东 未来更不好说
  南都讯 记者刘倩 今年上半年广东和江苏的GDP总量差距缩小到862亿元,粤苏领头羊之争备受关注。昨日,大粤网南方谈话年度论坛暨思想汇揭幕仪式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针对粤苏发展举办年度论坛,以“粤苏进化论”为主题,全面展示广东江苏两省整体实力,深度剖析两省区域发展战略和未来经济走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全媒体集群总裁黄常_出席并致辞。&
  粤苏之争关键看新兴产业和内需
  “尽管这几年大家有一些声音认为GDP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就是要幸福、要民生、要公平,这个观点我认同,但不全面认同。”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研究员易鹏认为,即使现在更多要强调经济发展质量,但对于经济数量也不能简单忽视。他指出,对于广东而言,目前是处于发展和改革并重的阶段。
  易鹏认为,保持G&D&P领头羊位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会产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他指出,在区域经济竞争格局当中,无论吸引外资还是资金流动,大家选择第一个市场肯定就是经济第一大省,而不是考虑老二,“如果你成为第二,很有可能这个差距会拉大,1989年当广东超过江苏的时候,一压就是24年,这就是趋势的角度。”
  今年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只比江苏高800多个亿,似乎只一步之遥。但易鹏认为,现在两省增长速度的落差其实是一个经济结构变化。他表示,改革开放使得广东率先进入工业化高速增长时期,所以也率先进入了工业化晚期,过去6年当中江苏追广东追了4000亿,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这几年中间江苏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移的过程,因此也拉动了GDP的高速增长。
  “但是江苏很快就步广东后尘”,易鹏说,“江苏如果要超过广东,应该在过去5年大发力超过广东,但是没有超过,未来能不能超过广东,不好说。”易鹏指出,下一阶段,两省的PK主要在于三大因素。首先就是看当前两大省中间谁没有革命性突破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培育出万亿级别战略新兴产业;其次则在于内需,易鹏认为这一点上广东更具有优势,因为广东人口规模比江苏要高2500万人,而且城镇化可以带来内需的潜力,广东有小珠三角城市群,还可以和澳门、香港形成大的珠三角城市群;第三则在于改革红利,“广东能够超过江苏成为第一,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江苏能够成为第二,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促红利,红利推发展。”
  深圳比苏州有优势但压力大
  两省中的深圳与苏州的对比也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深圳的GDP无论总量还是增速都略落后于苏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林江认为,虽然GDP略有优势,但苏州短期内仍难以全方位赶上深圳,不过未来可能给深圳带来很大压力。
  林江表示,深圳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的功能,苏州则是建立工业园、科技园园区吸引大企业,凭借苏州庞大的土地资源,加上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支撑短时间内创造更多GDP。深圳版图相对比较小,因此转为发展附加价值比较高的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业、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等,因此在GDP总量和速度上面苏州可能稍占优势,但GDP质量上面,深圳是略胜一筹。
  “苏州要真正超越深圳,而不是单纯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深圳,我个人认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发展潜力上,林江也更看好深圳,他认为,深圳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他也指出,苏州因为具有跟新加坡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有可能再通过跟新加坡的合作争取申请成立自贸区。此外,苏州投资环境也较好,从广东吸引走了很多台商,这些都将带给深圳很大压力。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地理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