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叠加定理实验报告问题

1.用叠加原理求图1所示电路各支路电流I1、I2和I3
2.用戴维南定理求图电路中R5所在支路的电流。已知R1=R2=R4=R5=5Ω,R3=10Ω,U=6.5V。
需要过程~ 越详细越好
有图的。但图片太大。 请见rar
1、先考虑24V电源,36V作短路
  4+2=6Ω  6Ω与3Ω后为2Ω
  I1'=24(6+2)=3A
  I2'与I3'由3A分流,I2'=3×69=2A,I3'=-3×39=-1A(-表示方向与图中相反)
  再考虑36V电源,24V作短路
  6Ω与3Ω并联=2Ω  再与6Ω串联=8Ω
  I3''=368=4.5A  I2''=4.5×69=3A  I1''=4.5×39=-1.5A
  故:I1=I1'+I1''=3-1.5=1.5A
    I2=I2'+I2''=2+3=5A
    I3=I3'+I3''=-1+4.5=3.5A
2、选D点为参考点(0V),B-C开路
  U=6.5×1015=133V  Uc=6.52=134V
  Uc=133-134=1312V
  从B-C看相关信息的电阻(U短路)是:10Ω与5Ω并联,5Ω与5Ω并联后,再串联:=103+104=7012Ω
  I5=Uc(+R5)=(1312)(5+7012)=0.1A
  ...
1、先考虑24V电源,36V作短路
  4+2=6Ω  6Ω与3Ω后为2Ω
  I1'=24(6+2)=3A
  I2'与I3'由3A分流,I2'=3×69=2A,I3'=-3×39=-1A(-表示方向与图中相反)
  再考虑36V电源,24V作短路
  6Ω与3Ω并联=2Ω  再与6Ω串联=8Ω
  I3''=368=4.5A  I2''=4.5×69=3A  I1''=4.5×39=-1.5A
  故:I1=I1'+I1''=3-1.5=1.5A
    I2=I2'+I2''=2+3=5A
    I3=I3'+I3''=-1+4.5=3.5A
2、选D点为参考点(0V),B-C开路
  U=6.5×1015=133V  Uc=6.52=134V
  Uc=133-134=1312V
  从B-C看相关信息的电阻(U短路)是:10Ω与5Ω并联,5Ω与5Ω并联后,再串联:=103+104=7012Ω
  I5=Uc(+R5)=(1312)(5+7012)=0.1A
  
答: 材料因素。外墙保温的保温板密度应是18~22kg/m3,有些施工单位会以次充好,采用18kg/m3以下的保温板,密度不够,易导致抹面砂浆层开裂;保温板的自然收缩...
答: 没有必要培训
,如果你会的情况下,一般卖收割机的都会有专门的培训,要是你足够了解就不必要培训了。
答: 他在接触新环境的过程中,头脑非常冷静,不易感情用事,能把每件事处理得头头是道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电路叠加原理_叠加原理的验证
查看: 10611|
摘要: 叠加定理可表述为: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中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分析线性电 ...
叠加定理可表述为: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中每一个独立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分析线性电路的基础。线性电路中很多定理都与叠加定理有关。直接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和分析电路时,可将电源分成几组,按组计算以后再叠加,有时可简化计算。
当电路中存在受控源时,叠加定理仍然适用。对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应用叠加定理,在进行各分电路计算时,应把受控源保留在各分电路之中。
使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②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置零,在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置零,在电流源处用开路代替。电路中所有电阻都不予更动,受控源则保留在各分电路中;
③叠加时各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取为与原电路中的相同。取代数和时,应注意各分量前的“+”、“-”号;
④原电路的功率不等于按各分电路计算所得功率的叠加,这是因为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与激励不成线性关系。
根据叠加原理,图1(a)所示的电路在三个支路形成的电流I2、I3可以看成电流源Is1、电压源Us1、电压源Us2单独作用时在各支路形成的电流的代数和。注意,不作用的电压源置零,在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置零,在电流源处用开路代替。图1(b)、(c)、(d)分别为电流源Is1、电压源Us1、电压源Us2单独作用时的电路。
图1叠加原理应用举例
例1计算电压U。
分析:根据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中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另一方面,叠加方式是任意的,可以一次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也可以一次几个独立源同时作用(分组叠加),取决于使分析计算简便。为了计算简便,本题分解为3A电流源单独作用和其余三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压的叠加。
(1)3A电流源单独作用(电源置0,即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根据电路联接关系得到
(2)其余电源作用时:(3A电流源置0,即电流源所在支路断路),根据电路联接关系得到
(3)代数求和,得到
上一篇:下一篇:
看过《电路叠加原理_叠加原理的验证》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6. 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适合什么电路
用戴维南定理求题图 电路 中 6 欧姆电阻的电流电路叠加定理问题求解试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各 电路 中的电流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电路 的步骤节点电位法,叠加原理
上一篇:  下一篇:电路原理,叠加定理题,
电路原理,叠加定理题,&
再问: 为什么ua=3u'+5 再答: 因为2K与1K的电流相同,1K的电压为U撇,则2K为2U撇,共为3U撇。5为电压源电压。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电路原理,叠加定理题,》相关的作业问题
利用叠加定理I=aUs+bUn代入数字,把a,与bUn当成未知数2=10*a+bUn6=20*a+bUnI=-20*a+bUnI=-10A
是这样的1.正负号用来判断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 是非关联参考方向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2.kvl的话,要做个回路(从上边的电压,到2欧,到1欧到受控电压源,最后回到上面的一个圈)左边的那个U是电源的电压,u1是2欧电阻上面的电压.-i2是1欧电阻上的电压,因为他们是非关联参考方向所以欧电阻上的电压=-1*i2.0.5u1
第四步:例题中做得复杂了它是先把左边3∥4∥12并在一起算出三个电阻上的总分流比(3/4.5),再计算与4∥12(3Ω)分流比(3/6),所以是 -3/4.5×3/6×18A 其实,直接计算最左边3Ω与右边的4∥12∥3Ω(1.5Ω)电阻分流比1.5/4.5就行了.I'''=-18×1.5/4.5负号“-”表示在最左边
1) 左边框(有受控电压源10u的):写一个方程2) 右边框(有受控电流源0.1i和1欧姆):写一个方程用以上这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去ix,得到一个关于u的表达式即可.戴维南电路是电压源和电阻串联,诺顿是电流源和电阻并,你只要把上面得到的式子分别写成这种形式,即可得到等效电路.(很久以前做过,记不清了,多动手写一写,
那是复功率的定义.答案好像错了. 再问: 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感jωL并联,怎么求电阻抗? 还有,题解第二行的j16/(4+j4)是怎么来的? 再答: 那就是总阻抗。和两个电阻并联类似,只不过都用其复数形式。即
再问: 电阻也可以是负的? 再答: 是的,在含有受控源的情况下,两端网络可能等效为负电阻。再问: 谢谢哇
电路中含有受控源会改变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也就改变了等效电阻,所以必须用开路电压除以短路电流的方法求网络等效电阻. 再问: 好专业的回答。每次都受益匪浅。谢谢!
戴维宁等效化简.思路就是这个思路.
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b.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2e4bc16fdf8cbf/71cf3bc79f3df8dc30b765d9cff4.jpg"
I=C*du/dt --- 电容端压对t求导则I=1/6*(du/dt)=1/6*[-24e(-2t)-18e(-3t)]=-4e(-2t)-3e(-3t)则电阻两端的端压=I*R=-20e(-2t)-15e(-3t)负数表示电流从电容流出,对电阻的电压取左正右负则电阻和电容上的总的电压值为=32e(-2t)+21e(
电路第5版,原著:邱关源 高分求解一道电路题,能者请进,大一的题目问题...Rl=R//R.=10//j10并联结果会算吧 Pom=U^2/4Rl U=10v 转发到
因为三相电源对称,三相负载对称,所以三相电流对称.
三角形连接 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220V
p=R*Is*(R0/(R0+R))^2等价于求该函数的最大值,应该是R=R0是最大吧
电流直接用 mA ,电阻用 KΩ ,电压即为 V .(1/3 + 1/2 + 1) * Va - Vb/1 = 10/3 + 2 * i & & & & & & & & ;节点a .11 * Va - 6 * Vb - 12 * i = 2
4.√2,10 (符号为根号,不好输入,以√代替)5.100√2sin(2π50t-π/3)6.网孔电流法7.黄,绿,红8.u=L(di)/(dt),u=-L(di)/(dt)9.电源、负载、中间环节10.电容性二、1-5:BABDD 6-8:BCC 9:正确答案应为4w,题干无此选项 10:A 11-15:ACABD
f=50 Xl=2*3.14*50*0.1=31.4 Z=根号下(电感阻抗的平方加上电阻的平方)=37左右,i=220/37ur=i*rul=xl*i 再问: 电感有内阻的。。。。 再答: 那就把内阻也算进去,不是也蛮简单的
/>戴氏先把4欧的电阻开路,用回路电流法求得 5欧2欧24V 回路的电流是24/7A,那么开路电压就是2*24/7+4=76/7V.再把所有电压源置零相当于短路,那个1欧的被短路,所以Req=10/7欧.不难画出等效电路图是76/7V的电压源与Req=10/7欧,与4欧串连,解之,I=2A.叠加先把4V的电压源置零相当叠加定理_中国百科网
    
diejia dingli叠加定理superposition theorem 表述线性网络中,激励与响应之间关系遵守线性律的定理。它揭示线性网络中如果存在多个激励,则由这些激励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零状态响应等于各个激励单独作用所产生的零状态...
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理, 它反映了线性电路所具有的基本性质。 其内容可表达为在线性电路中, 多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共同作用在任一支路所产生的响应(电压或电流)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在该支路所产生响应的代数和。 在应用...
收录时间:日 13:41:42 来 源:未知作者:叠加定理,电路,电流,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