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飞船失败或先失败后成功的例子子

中国航天科技者的故事_百度知道
中国航天科技者的故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航天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系泛指航天器在太空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包括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粗分为载人航天和不载人航天两大类。“航天”这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新事物应用了众多涉及基本概念的名词,这些名词与“航空&有很大差别。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怎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呢?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一会儿是早晨,一会儿是黑夜
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一般都安排在夜晚。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地球上的一天是一次日落日出,并定为24小时。空间飞行时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长短不一,因为它和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高低相关。轨道高,昼夜周期就长;轨道低,昼夜周期就短。飞船航天飞行期间的昼夜周期,白天和黑夜时间长短是不一致的,白天时间长,黑夜时间短,90分钟一个昼夜周期,最长的黑夜仅仅是37分钟。飞船由地球阳面进入阴面时,就如同由白天进入黄昏黑夜一样。航天飞机速度很快,太阳出来时好像“迅雷”似的一跃而出,太阳落山时也如“旋风”一样迅速地隐去。
一个航天员曾经这样描述宇宙间的一天:早晨,计算机控制的钟唤醒我们起床。醒来拉开窗帘看宇宙空间,阳光灿烂,天色真美。可是不大一会儿,太阳没有了,天暗下来了,黑夜来临了,我们想又该睡觉了吧。真是有趣极了,一会儿是早晨,一会儿是黑夜……
站着睡躺着睡都一样
在宇宙空间最特殊的就是睡觉姿势,失重时,身体完全放松会自然形成一种弓状姿势。航天专家认为,在太空中睡眠,身体稍微弯曲成弓状,比完全伸直平躺着要舒服得多。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睡袋一般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如果不这样,飞船内的姿态在发动机开动时,就可能跟舱壁碰撞。所以,航天员一般还是喜欢将睡袋紧贴着舱壁睡觉,这样就像睡在床上一样舒服。在失重时,反正分不清上和下,站着躺着睡都一样,所以,航天员既可以靠着天花板睡,又可以笔直地站着靠墙壁睡,想怎么睡都是可以的。
由于人在失重时飘浮,航天员行动起来会感到困难和不方便,动作都不像在地面上那样协调。坐立不稳摇摇晃晃,稍一抬头仰身就有可能来个大翻身,弯腰时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动作都得小心从事。
航天员在宇宙飞行中可以遥望地球景色,这也是他们太空生活的一大乐趣。自古以来,飞向太空就是人类最美好的遐想。航天员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漂亮极了,它是一个绿色的球体。白天你仔细看去时,地球大部分是浅蓝色,密密的森林带看起来更是蓝色的,惟一真正的绿色地带是中国的西藏高原地区。一些高山湖泊看起来是明亮的并且呈鲜绿色,好像硫酸铜矿地区颜色。温度很低又没有云彩的地区,如我国喜马拉雅山那样的高山区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那儿的地貌。航天员能看到的最令人目眩神迷的奇景,要算是伊朗的卡维尔盐渍大沙漠,这片大沙漠看上去像木星,中间有一个红色、褐色和白色的大旋涡,这是因为盐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蒸发之后而留下的光辉耀眼的痕迹,它像绿宝石一般闪闪发光。
离不开体育锻炼
航天员生活在太空当中,同样离不开体育锻炼。它除了增强体质外,还有其特 殊意义:增强对失重及其他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航天飞行中不良环境对航天员的有害影响。在长期航天的空间站内,都设有专为航天员体育锻炼的“小型体育场”,设置一些特殊的航天体育器具供航天员使用。这些器具有自行车功量计、微型跑道、弹簧拉力器及负压筒等。
在宇宙中航行的航天员和地球上的人一样,都需要有个人清洁卫生的处理,如刷牙、洗脸、洗澡、大小便等等。失重条件下处理清洁卫生及废物非常复杂,需要有特殊的设施和技巧。
失重时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飘浮起来,水珠在舱内飞飘,会影响人的健康和仪器正常运转。飞船中的航天员不能采取地面上的刷牙工具和方法。那样做,说不定在哪一环节把水泄漏出去,水就会飘浮起来,所以,航天员只能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刷牙。美国采用的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糖,让航天员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航天员洗脸,其实是取一块浸泡有清洁护理液的湿毛巾擦洗面部。随后,把毛巾铺在按摩刷上用来梳理头发。
航天员若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还需要洗澡。长期的载人空间站上,就配备有航天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制作的航天浴室设施。这种浴室,只不过是一个强力尼龙布浴罩,浴罩上下有固定的框架,上连天棚下连地板,成为通天式密闭浴罩,平常折叠着固定在生活舱的顶棚上。顶棚上还设有圆形水箱、喷头、电加热器,洗澡用的水箱,有管道跟大水箱相通。
洗澡前,先把废水回收净化装置中的净化吸附剂配好,准备用来回收和净化洗浴时的污水,然后清理给水管道、抽水装置和过滤净化装置(除去杂质和不良气味),并将卷在顶棚上的尼龙罩放下,直到底框并固定好,形成一个连接天棚地板的圆桶,就好像一个完全透明的大玻璃缸。启动电加热器,把水箱中的水加热到合适温度,这时人可脱去衣服进入浴室。圆筒底下有一双固定的拖鞋,人穿上它后就不会飘浮起来。在打开水龙头之前,应先将呼吸器戴好,呼吸器同一条通到外面的软管相连接,航天员可呼吸舱内空气,避免洗浴时的空气、水汽混合物吸入呼吸道发生危险。航天员洗澡时,还要将耳朵塞起,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打开水龙头,一阵阵细细的水流喷在身上,形成一层夹着无数气泡的水膜,必须用毛巾或吸水刷将水吸走。失重时水不会自动流出,水箱中有气加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飞船上航天员大小便的处理也有其相当的科学性。尿盆是特制的,抽水马桶同一个塑料套相连接,大便后快速关闭橡皮阀,大便通过气流落入透气的大便收集袋里,然后用密封袋密封投入便筒,便筒装满后会自动弹出舱外。
这就是航天员特殊的生活起居,是不是真的很奇妙?
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工具书总是显得相对了旧或定义含糊不准确。虽然有跟随形势发展的局部修改,但往往也会因此产生出矛盾来。
在现代的自然科学中,“宇宙”采用上述第二种解释。通俗地说就是: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 总和。我们的祖先早就对宇宙有正确的认识。汉代古籍《淮南·齐俗训》中说,“四方上下 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汉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空间和时间的划分要求愈来愈精细。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只要把时间区分为、月、日就足够了。后来要求区分出时辰或小 时来才感到方便。近代工业和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事业的兴起,进一步要求划分出分和 秒来。对现代科学技术来说,这还不够,还要求用毫秒、微秒和纳秒来计时。
对空间的划分也是这样。古代只要有天空、空间和地面这样的概念就足够了,但却远远不能 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特别是航天技术诞生后,要求把“天”与“空”严格区分开来。 “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大宇宙空间。这大致与“天空”、“太空”相当。说“大致”,是因为若日月星辰不包括地球,“天”则只有地球大气层以外才有,那“天空”就是太空,而“太空”又笼统地说是“极高的天空”,没有精确的物理性质上的划分。
“空”是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层空间。
按照上述划分,“天气”、“天气预报”和“星空”,是否就庆叫“空气”、“空气预报” 和“星天”呢?但这里有个约定俗成的问题,无须修改也不会产生歧义。同样,现在使用的“空间科学(技术)”一词,也应叫“太空科学(技术)”,如因“太空”一词太含糊,则需再进行一次约定俗成的过程。 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工具书总是显得相对了旧或定义含糊不准确。虽然有跟随形势发展的局部修改,但往往也会因此产生出矛盾来。
在现代的自然科学中,“宇宙”采用上述第二种解释。通俗地说就是: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 总和。我们的祖先早就对宇宙有正确的认识。汉代古籍《淮南·齐俗训》中说,“四方上下 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汉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空间和时间的划分要求愈来愈精细。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只要把时间区分为、月、日就足够了。后来要求区分出时辰或小 时来才感到方便。近代工业和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事业的兴起,进一步要求划分出分和 秒来。对现代科学技术来说,这还不够,还要求用毫秒、微秒和纳秒来计时。
对空间的划分也是这样。古代只要有天空、空间和地面这样的概念就足够了,但却远远不能 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特别是航天技术诞生后,要求把“天”与“空”严格区分开来。 “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大宇宙空间。这大致与“天空”、“太空”相当。说“大致”,是因为若日月星辰不包括地球,“天”则只有地球大气层以外才有,那“天空”就是太空,而“太空”又笼统地说是“极高的天空”,没有精确的物理性质上的划分。
“空”是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层空间。
按照上述划分,“天气”、“天气预报”和“星空”,是否就庆叫“空气”、“空气预报” 和“星天”呢?但这里有个约定俗成的问题,无须修改也不会产生歧义。同样,现在使用的“空间科学(技术)”一词,也应叫“太空科学(技术)”,如因“太空”一词太含糊,则需再进行一次约定俗成的过程。[编辑本段]中国航天
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神舟七号于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王兆耀日下午14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的委托宣布: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当前,气闸舱等核心技术难关已被攻克,整船已进入综合测试阶段,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预计在2007年12月底前完成全箭总装。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表示,未来的神舟七号飞船,不会是神舟六号的简单重复,突破许多关键技术。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针对前几发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二F火箭担任.[编辑本段]航天系统都包括什么?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1在前苏联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宇宙空间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并且将这一年定为第一个国际空间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航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活动、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部门,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航天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航天活动包括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部分。航天技术是指为航天活动提供技术手段和保障条件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空间应用是指利用航天技术及其开发的空间资源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技术的总称。空间资源系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可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环境、能源与物质资源,入空间高远位置、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微重力环境、太阳能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物质资源等。
航天系统是指由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应用系统组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务的工程系统。其中应用系统指航天器的用户系统,一般是地面应用系统,如各类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载人航天器的地面应用系统、空间探测器的地面应用系统。
航天系统按是否可载人可分为无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系统;按用途可分为民用航天系统和军事航天系统;按航天器种类可分为多种,如卫星航天系统、载人飞船航天系统、月球卫星航天系统等。
航天系统是现代典型的复杂工程大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密集、综合性强,以及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应用广泛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等特点,是国家级大型工程系统。组织管理航天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发射、运行和应用,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在航天工程实践中形成了航天系统工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完善的航天系统是一个国家航天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拥有这种实力。[编辑本段]太空中的资源有多少
太空资源泛指太空中客观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环境和物质。主要包括: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行星资源等。
太空上可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丰富的多。仅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类木行星和彗星上,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在行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有真空资源、辐射资源、大温差资源,那里的太阳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的多。目前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高真空和高洁净是外层空间的显著特征,是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发展航天技术、生产电子产品和高级药品的理想环境,尤其它是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先决条件。高真空、超洁净环境资源取得了相当大的实际效果,但微重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试验、研究和创造条件的阶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中国航天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中国航天事迹
中国航天大事记陈有荣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将于 15 日至 17 日发射,权威人士透露,尽管目前气候变化异 常,但不会影响飞船正常升空。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五号飞船在发射升天后,预计围绕地球 飞行 14 圈,然后返回地面,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在华夏飞天之梦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候,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事业所走过的历程。 1956 年 3 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 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标志着中国 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56 年 4 月,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 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最早的领导机构(由航空主 管部门代管) 同年 10 月 8 日, 。 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58 年 1 月,国防部制订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 年)发展规划纲要。1957 年 10 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 钱学森等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 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了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 成立了 “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1958 年 8 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同年 11 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 年 4 月,在甘肃酒泉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标志着中国航天第一 个自主发射基地的诞生。 1958 年 5 月 17 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从此,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1960 年 2 月 19 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这 是中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964 年 4 月 29 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 1970 年或 1971 年发射中国第一颗 人造卫星。 1964 年 6 月 29 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继 1962 年 3 月 21 日首次试验失败之 后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5 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
年运载火箭发展规 划,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66 年 11 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立项研制。 1966 年 12 月 26 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8 年 2 月 20 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 1968 年 4 月 1 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 年 1 月 30 日,中国研制的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使中国具备了发射中 低轨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 箭发射成功,美妙的“东方红”乐曲首次响彻在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1957 年 10 月 4 日)、美国(1958 年 1 月 31 日)、法国(1965 年 11 月 26 日)和日本(1970 年 2 月 11 日)之后,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1 年 3 月 3 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科 学试验卫星,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此后又陆续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三 号”、“实践四号”和“实践五号”,大大推进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当月 29 日返回地面。 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人造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 年,“远望”1 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 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此后又先后建成了“远望”2 号、“远望”3 号和“远望”4 号航天 测量船。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 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 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 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0 年 5 月 18 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 具备了发射高轨道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81 年 9 月 20 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这是中国第一次 一箭多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4 年 4 月 8 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4 月 16 日,卫星 成功地定点于东经 125?赤道上空。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 射、测控和准确定点等技术。 1986 年 2 月 1 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2 月 20 日,卫 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 1988 年 9 月 7 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 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 年 4 月 7 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把美 国制造的“亚洲 1 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服务开始走向国际 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 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 年 7 月 16 日,“长征”2 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 达 9.2 吨,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 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命名为“神舟” 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至今,“神舟”号飞船已分别于 1999 年 11 月 20 日、2001 年 1 月 10 日、2002 年 3 月 25 日和 2002 年 12 月 29 日成功进行了四次无人试验发射,首次载人航 天、实现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夙愿指日可待。(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陈有荣)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中国载人航天大史记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中国载人航天大史记
本文作者:龚钴尔
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热闹非凡的太空时代,如果一个拥有13亿人口、发明了火药和火箭的文明古国,没有载人航天能力,会很尴尬。幸而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独立拥有了这样难得的载人航天能力。虽然这能力还没融入国际航天合作,但还是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美国人可以用“再涨价,我们就用中国的飞船”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让俄罗斯无法坐地起价。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兴起
日,中央专委会召开第5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这次会议认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我国发展载人航天,要从载人飞船起步。”
今天的载人航天计划正式起始于这天。依照惯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被叫做“921”工程,因为工程源于92年1月。
当然,这次会议作出中国载人航天决定时,距离前苏联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已经过去了31年(注:1961年4月,尤里o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飞上太空),距离美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已经过去了30年(注:1962年2月,约翰o格伦乘坐“友谊”7号飞上太空)。貌似,中国的决策做得很晚。
其实,在“921”工程之前,中国很早就萌发过几次载人航天的构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注: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后来由于大家可以想象的政治、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
再就是上世纪80年,受美国航天飞机这种新型航天器对全世界的迷惑(注:美国人把自己也迷惑了)影响,中国也论证过类似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的概念,甚至为这个项目,做了行政部门的调整,比如组建航空航天部等。所幸,这个项目没有上马,中国躲过了一次航天史上“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注:2005年,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承认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
事实也最后证明,利用火箭和飞船组合的载人航天方式,是最经济、安全的。中国航天也因为这次正确的选择,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历经7次重大发射,完成多次标志性任务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
1999年第一次发射至今,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神舟系列飞船进行了7次的发射。
1、“神舟一号”飞船是第一艘实验飞船,飞船于日凌晨6时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21日15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标志著“921工程”正式在世人面前亮相。
2、“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发射的第二艘实验飞船,它也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航天飞船,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部分组成。
“神舟二号”飞船于北京时间日9时零分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飞行期间,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采集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此时飞行,还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多领域的科学实验。
1月16日19时22分,“神舟二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着陆。飞船在太空中运行了近七天,绕地球飞行了117圈。该次飞行出了一些小故障。
3、“神舟三号”飞船是中国发射的第三艘无人实验飞船,这也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除了没搭载航天员之外,其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飞船是在北京时间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的。
飞船上搭载了一个模拟宇航员,该装置可以模拟人体代谢、模拟人生理信号、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此外,神舟三号上还搭载有多个实验装置以及植物的种子等。
日,“神舟三号”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7圈后,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着陆场。
长2F火箭搭载“神舟四号”载人飞船
4、“神舟四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了没有搭载人以外,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约7.4米,最大直径2.8米,总质量7794公斤。神舟四号飞船是在前三艘飞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并完全按照载人航天的安求进行设计制造,飞船的返回舱内增加了两个座椅,坐着两个模拟航天员,宇航员工作、生活、医护所需物品,包括睡袋、压力服、太空食品,以及着陆后遇到意外情况所需的各种救生物品一应俱全。
飞船于北京时间日0时40分在酒泉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北京时间日19时16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
5、“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这个大家都了解的比较多。
6、“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2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7、“神舟七号”飞船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于北京时间日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北京时间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制造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8、今年11月,中国还将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和最近升空的“天宫一号”演练太空交会对接技术。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预计将继续演练无人或载人的对接,可能实现搭载女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更远的未来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空间站建设阶段),我们在突破出舱活动技术之后,也就是完成“神七”任务之后,我国将要突破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汇、对接技术,然后再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初步规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我们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之后,中国航天将走向星际空间更遥远的地方。我们将综合分析国际载人航天发展大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航天发展计划,其中载人登月应该是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也是中国载人航天面临的一个战略性的高科技领域。
以成功的载人航天为代表的中国航天,慢慢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工业领域的成功典范,也是整个中国复兴崛起的象征。
你可能感兴趣
啊,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太阳系啊人类
设想一下,人类飞出太阳系一段距离以后,突然撞上一面超真实显示器....yeah,原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果壳里
泼点儿冷水:私以为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政治意义更大,商用或者经济化进程还是远远落后米国的。不过这么远的差距如果不追赶是会越拉越大。另外对航天飞机的评价也不应该如此消极,如果没有航天飞机,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比如神奇的哈勃。
引用影帝小鱼的回应:设想一下,人类飞出太阳系一段距离以后,突然撞上一面超真实显示器....yeah,原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果壳里hello,Trueman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索性,这个项目没有上马“-》”所幸“
经济学专业,科幻控
Mark!!!!!!!!!!!!!!!
引用影帝小鱼的回应:设想一下,人类飞出太阳系一段距离以后,突然撞上一面超真实显示器....yeah,原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果壳里+1
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
天宫一号上天了!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这个是主题站的文章么…确认不是小组帖子么…说真的,这次天宫一号上天,果壳和松鼠会的表现还不如腾讯…人家做了好几个专题啊,在火箭、中继卫星、载人飞船、早期单体空间站、大型空间站等方面,中国目前或未来的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对比…还讨论了载人航天的价值究竟几何…要图有图,要数据有数据…连腾讯都可以做这么出色,反观这里,却是一点动静没有…这让许多来这里看消息的情何以堪…不得不说,果壳要有危机感啊…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同意。假如不想有朝一日人类文明被外星人或者天体撞击灭掉的话,从现在做起或许还来得及。航天飞机无论如何都是人类想象力和空气动力学方面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航天飞机可以一次带两个天宫一号上天,可以派八个人去做研究,往返空间站或维修卫星,还可以把卫星从轨道上带回地面。航天/空天飞机思路的放弃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倒退。引用sunway的回应:泼点儿冷水:私以为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政治意义更大,商用或者经济化进程还是远远落后米国的。不过这么远的差距如果不追赶是会越拉越大。另外对航天飞机的评价也不应该如此消极,如果没有航天飞机,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比如神奇的哈勃。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航天飞机最致命的缺点在于其安全性,我想这算是时代的局限吧。航天飞机的想法部分超越了时代,成为了这个时代材料等领域的不能承受之重。飞船对航天飞机的暂时优势,不过是马车对火车,帆船对轮船,飞艇对飞机,战列舰对航母的暂时优势的又一次重演。
最后一张图有点内涵啊
引用广林星云的回应:这个是主题站的文章么…确认不是小组帖子么…连腾讯都可以做这么出色,反观这里,却是一点动静没有…这让许多来这里看消息的情何以堪…不得不说,果壳要有危机感啊…老兄是否要把“媒体”和“团体博客”两种网站分得清晰一点?难道果壳创建的目的是跟腾讯新浪比科技新闻吗?果壳只要拿出原创(翻译也算)且有特色的文章就足够了
引用广林星云的回应:航天飞机最致命的缺点在于其安全性,我想这算是时代的局限吧。航天飞机的想法部分超越了时代,成为了这个时代材料等领域的不能承受之重。飞船对航天飞机的暂时优势,不过是马车对火车,帆船对轮船,飞艇对飞机,战列舰对航母的暂时优势的又一次重演。部分同意航天飞机确实太太太复杂了不过后面的比喻实在是一个比一个……前两个根本就不是同时代的东西好不……后两个飞艇和战列舰也依然活的好好的(飞艇的运输费用其实比铁路高不了多少的,但是会阻挡飞机航线所以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
载量等各方面都比飞船出色的空天飞机,鄙人觉得除了价格外,其他的都比普通的卫星式的飞船好.等待着科技大爆炸
引用广林星云的回应:航天飞机最致命的缺点在于其安全性,我想这算是时代的局限吧。航天飞机的想法部分超越了时代,成为了这个时代材料等领域的不能承受之重。飞船对航天飞机的暂时优势,不过是马车对火车,帆船对轮船,飞艇对飞机,战列舰对航母的暂时优势的又一次重演。引用ronnie的回应:最后一张图有点内涵啊。。。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那你觉得这篇文章和科技新闻相比有多少特色?果壳里那篇写天宫一号与科幻的就还不错,因为写出了新东西。并且我举的例证也并不是科技新闻,是腾讯所做的一些横向和纵向比较的专题。就算果壳的目的不在此,那么松鼠会呢?总该是职业科普网站了吧。其实谁都知道天宫一号真没什么,和ISS比也就是个铁桶子而已,但是做网络媒体的应该不放过一点机会才对。引用神之疯神的回应:老兄是否要把“媒体”和“团体博客”两种网站分得清晰一点?难道果壳创建的目的是跟腾讯新浪比科技新闻吗?果壳只要拿出原创(翻译也算)且有特色的文章就足够了帆船和轮船,马车和火车不曾是同时代的么?用不着我复述史蒂芬孙和富尔顿被人嘲笑的例子吧?今天的飞艇能和齐柏林时代雄踞天空的巨无霸相比?战列舰从珍珠港事变和HMS Prince of Wales被飞机打沉以后就衰落了,最后一次参战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是被美国硬拖出来改装过的Iowa级。引用神之疯神的回应:部分同意航天飞机确实太太太复杂了不过后面的比喻实在是一个比一个……前两个根本就不是同时代的东西好不……后两个飞艇和战列舰也依然活的好好的(飞艇的运输费用其实比铁路高不了多少的,但是会阻挡飞机航线所以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另:其实我绝对不是想吵架,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再说这篇文章又不是你写的~只是实在看不惯某种走在后面亦步亦趋的心态,那种自以为别人做错了自己就可以幸灾乐祸的小人心态。须知就算NASA真的走错了一步或几步,但那些通过大胆创新和勇敢开拓换来的数据和技术储备也是无价的。你中国一步弯路都舍不得走,也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剩饭,继续山寨吧。中国已经被这种站队看风向的心态祸害了几千年了。这是这篇文章让我火大的主要原因。其实别的写得都还行。引用神之疯神的回应:部分同意航天飞机确实太太太复杂了不过后面的比喻实在是一个比一个……前两个根本就不是同时代的东西好不……后两个飞艇和战列舰也依然活的好好的(飞艇的运输费用其实比铁路高不了多少的,但是会阻挡飞机航线所以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
引用广林星云的回应:另:其实我绝对不是想吵架,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再说这篇文章又不是你写的~只是实在看不惯某种走在后面亦步亦趋的心态,那种自以为别人做错了自己就可以幸灾乐祸的小人心态。须知就算NASA真的走错了一步或几步,但那些通过大胆创新和勇敢开拓换来的数据和技术储备也是无价的。你中国一步弯路都舍不得走,也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剩饭,继续山寨吧。中国已经被这种站队看风向的心态祸害了几千年了。这是这篇文章让我火大的主要原因。其实别的写得都还行。其实不一定,创新高成本高风险高回报,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但可能更多仅仅吃饱饭或者仅仅能蜗居的人只愿意做低风险低回报的事情,不能以一己的价值观判断谁对谁错,不是每个人都想争第一的对不?国家也难免会受到大多数人意愿的影响
所幸,这个项目没有上马不能这么认为的。文章讲到,航天飞机这个项目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 但是上马这个项目会带动整个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大步发展,比如空间科学,工业制造,信息技术,当然还有生命科学等等等等当然还有,飞机!(中国的飞机啊啊啊啊好几次机会都从指尖匆匆流走!!!!!!!!!!!!)技术的发展依托一个重大航空航天或者其他的战略项目发展的速度要更快一些。整个科技的进步,比如这个航天军工方面,会间接带动整个中国的进步,军工也是能够往民用品转移技术,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就不仅仅是航天飞机(当然,在米国看来是一次战略错误),综合实力必须的!所以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原因,中国没有上马这个项目,是索性,更是次遗憾,中国更落后了。好歹现在中国向来是“团结就是力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也在加速发展,与航天强国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缩小。
引用 的话:最后一张图有点内涵啊为何我又返回去看了一下
读读我《果壳的魂魄》博客,那是5000年笔墨文人们,有权得不到的真知识、真本事;是5000年笔墨文人们,有钱买不到的真知识、真本事;是5000年,笔墨文人们,对天地长叹,只闻说,没有缘分占有她,得到她;是5000年,中国笔墨文人们长天梦。读读我全部23篇文章,先人们,5000年疑惑、遗憾、长梦、就在我博客文章,各篇评论文字中。读完后,您多评论、批评,等待您的友谊。
目前约有9000多个可被追踪的太空垃圾,其中2300件以上是在2007年进行的反卫星试验一次性造成的。
化学学士,摄影爱好者,果壳实验室成员
我觉得把 干嘛要把人送上天呢 把核废料丢到火星去不好吗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