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教学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我的图书馆
教学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指的是诗词的写作境界,有些“有我”,有些则“无我”。个人认为,这一观点不仅能够应用于诗词的写作与评价,也可以推广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举个例子来说。
昨天,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两节完全不同的数学课。一位是台湾来的数学老师,一位是我们这里的年轻教师。两节课对比下来,连最不会听课的老师也察觉到了不同。这两节课的基本流程相似,所用课件完全相同,那么,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用“境界”说来评定两节课,台湾老师上的,是“无我之境”的课;我们老师上的,则是“有我之境”的课。
课堂上的“无我之境”,指的无老师。换句话说,是指在课堂上看不出老师高高在上的影子,只觉得老师若隐若现忽隐忽现,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那么,这样的课堂上,有的是什么呢?有的是学生。整节课,在一个又一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一直是学生在操作,在交流,在讨论,在相互碰撞中逐渐达成某些共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老师哪儿去了?老师躲到了背后,除偶尔的调节与引领之外,他几乎就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整节课上,教师是主载,是课堂的主角,他霸占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仔细看下来,每一环节的推进,都是教师在刻意安排;每个问题的解决,也都是教师在前面冲锋陷阵,做好了示范与讲解。学生呢?不用动脑思考,不用深度研究,只管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流程走就行。
无意批评这位老师。换了学校的其他一个人,也是这种上法。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引领,习惯了指挥,习惯了将自己放在前面。或者说,习惯了课堂上的“有我”。
真正的“无我”,需要一种颠覆。
需要将学生和老师切换过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的操作、评价与交流,都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与伙伴与老师的交流中,思维受到提升,创造力得到开发。老师做些什么呢?老师的功力应该放在课前,放在备课的过程中。一旦课堂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退出来,将学生推送到前面去,让他们质疑、思考,合作、交流。当然,老师也要适时、恰当地引领,但一定不能越位。
这种理念,听起来并不新颖。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还是看不到学生“自主”的影子?学生还是在老师设计好的圈套下,一个任务又一个任务地完成?
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定位问题:过份注重知识的传授、效果的达成,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完善与习惯的养成;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大班额问题:不这样整齐划一规范进行,会无法进行统一的教学;又或许,是地方上的评价制度问题,等等等等。如果这样找理由的话,应该能为自己解脱。可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孩子都被我们教成了不愿说不会说不敢做不敢为的样子,教育的成功又在哪里?
变“有我”之境为“无我”之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彻底地转变角色,真正将学生推到前台。
你做到了吗?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据此,从哲学上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体现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是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和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的分歧。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说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故本题选C项。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点评:解答这类选择题明确提供的材料,提出问题,正确答案隐藏在各个选项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材料和各选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要求学生对各选项中的解释是否符合材料提供的信息相一致。本题难度适中。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主要考查你对&&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意识及其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关于“意识”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
正确理解意识:(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2)从意识的主体来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3)意识从性质上来看,有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于客观存在,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不能说“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着质的区别。这些区别说明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5)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2)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具体感受,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形式。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属性的概括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间接的但又是更为深刻的反映。具体感受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抽象思维与具体感受的区别只是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3)无论是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映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它能够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作出某种想象,进行“超前”反映。
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1376243264144930122285184286283503试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
王国维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早向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学习的理论家.在《人间词话》中,他把西方的美学、哲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的文论思想相结合,从而建立起自己有独创性的文学艺术论.其核心是“境界论”,为词提出了最早的审美范畴,即能反映“真景物”、“真感情”的“境界”.这是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观点.他曾自诩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事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拍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足见他的独创性.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他又进一步把“境界论”分出了两个审美范畴,即就“我”与“物”的关系不同,分别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在后文作了简单的补充.这一理论也是王国维理论研究中争论性较大的理论之一二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间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温措起,百鸟悠悠了,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干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寒春,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说作者以物观物,所以在他的意识里,不知道谁是物,谁是我,把我与物融为一体。“无我之境”,不是说诗中没有诗人个人的情感思想,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诗人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地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人事就景物),最终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域主题思想。 在诗歌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烘托这三个表现手法混为一谈的现象,我认为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有我之境,类诗所采用的手法,烘托为“无我之境”类诗所采用的手法。 在。有我之境,中,借景抒情最为常见。 如李频的《湖口送友人》:‘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一) 艺术作品内容的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的矛质往往出现在.’我”字上。也就是说,作品在表现美感如何显示.‘我”时生活的评价了“我”在审美活动中地位、作用怎样? 清末王国维把传统的意境理论,发展为’境界”说,而且从中谈到了审美和“我”的问题: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鸽声里抖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之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 这段话,表述了王氏对审美和“我”问题的概括性看法。它的核心内容有两条: 1.“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试看他的论据。一为”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原作为欧阳修的《蝶恋花》,情志并不太高,但表现作品审美活动比较...&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试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李玉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词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因其论述过于简约,故论者纷纷。下面仅就两种境界的内涵作一粗浅的论述,以求艺术观之“合理内核”。王国维少年所学文学史学,均有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家学渊源与海宁文风(重诗文,历史考据),对他的影响极大。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西方哲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从中引进了许多全新的理论观念,但他也有不少看法可以视为中国已有文学观念的扩展和理论化。”①“所以要想深入探讨《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便需要对中国传统的诗学也具有相当的了解”。②因此,要研究王氏两种境界的学说,既要考虑到吸收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更要重视其中带有中国传统境界说的影响及渗透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因素。显然,王氏两种境界的理论基础,跟儒家“崇有”及道家、禅宗的“贵无”,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子《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儒家“崇有”强调“有我”境界;道家及禅宗...&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词(诗歌)的意境分为两大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境,有无我之境.也。‘采菊东黄一凡.‘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蓦,悠然见南山’、‘寒波渝渝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有有我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葬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紧接这一则之后王氏又说:“‘无我之境,人唯于峥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一故一优美1一宏壮也·”概括起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是指“以我观物”“由动之静时得之.’的一种“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宏壮”境界;无我之境则是“以物观物”“于静中得之”的,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优美”境界. 这里王国维从两个方面作界定:一是“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二是“静”与“动”. “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这两个词组原出自宋人邵雍的《皇极经世绪言》:“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发观也.所以谓之反观...&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1引言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讲道:词有两种境界,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无我之境”便是忘我,是主体融入客体之中,从事物的本性上去观察事物,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行事;“有我之境”则是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干涉客体,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主体的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客体沾染主体的颜色,最终达到改变客体的目的。“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情,则是主体倾注于客体身上的感情。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则不能从客观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无情则不能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王国维先生的“两种境界”于词学是至理名言,于教育又何尝没有裨益呢?2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随着高校扩招,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的兴起,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激增,而师资力量却相对欠缺。因此,高校中许多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匆忙上岗,水平差异很大。...&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会对一篇课文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对一篇课文有多种理解,从而运用于课堂教学。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对老师课堂教学的一种评价,在课堂中是否融人了感情,是否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我在语文教学中,上了很多课文,有诗歌,古文,散文,我发现要想让一堂课变得丰富有趣,必须查找很多的资料,反复的进行咀嚼,熟知教材,教案,才能找到“有我之境”。语文教学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学生在“忘我”的环境中学习语文。以我在教学中的一个课堂作为例子,只是浅层次的一种讲解,但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会自我品读,总结文章内容。《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第一篇文章,是诗歌。我们在小学时已经学过很多诗了,这是进人初中以来的一个深人的学习诗歌,学生对于激发情怀的诗歌是很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诗...&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浅析在
&&&&&&&&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认为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肯定“有我之境”,即使“有我之境”中虽称“无我”,然而观赏外物之“我’任存于景中。在叶嘉莹看来,”“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主题都存在,只是与“物”的关系不同,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与“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虽然“我”都参与或“写景”或“造景”,但其还是有质的区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作了详细的阐释: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次再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对于“有我之境”,王国维在词论中有多项要求,首先要求主题情感的投入,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作者跳出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事件,站在客观物体之外,用景物或者事情在隐晦中浅白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触。主题情感的投入,是景物不在仅仅是景物,即使借用历史事件或者典故,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沉浮。在“有我之境”中,王国维认为,此境界中主体凸现在换面中,是画面的一部分,在更多的作品中是支撑整个画面的主体。“有我之境”,主体牵引,一切只是追随者,犹如一件华丽衣服的边饰,随必不可缺少,但终究只是个陪衬。在此境界中,王国维所推崇的是诗词中凝聚的悲情,这是
&生命的诠释,一种悲情是一生血泪的控诉,作战与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心灵的契合。王国维对悲情词的推崇,是对一种创作心态的肯定,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王国维对“有我之境”的论述,似席勒的“感伤的诗”的观念,从而引出“有我之境”的另一种表新方式,“诗人的真正工作就于把有限的对象带回到无限境界相当的地步。”在“我之境”的诗歌中,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遭遇,不同的人生体验,会对作品有无限的体会。在“有我之境”中,作者借助自然之境表达理想之境,这种理想是主体“又虽如何之境,其料想必求之于自然”而其又拓展景物所含的内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对宋徽宗赵佶与李煜做了比较,二者都是一国之君,且都是写过亡国之恨的
词,但两人因情感的投入程度有别,李煜的亡国之词流露出一个亡国之君的悲痛,在读其词中可以听到他轻轻落动的感伤,寂寞,悲愤又无可奈何。在李煜的词中,我们看到的是悲情,在悲情中我们看到得是一位纯情的词人,在他的词中,我们看不到矫揉造作,有点是一颗敏感的心对,这机会体现在李煜后期所有的词中这种情感体现更加明显,《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浪淘沙》: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温丽婉转,把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写进词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景为情变,景为情生,这是李煜词的一大特点。而宋徽宗之词,只限于自我不幸之感慨,没有将其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无法展现一种普遍的生存哲学。如其《燕山亭》: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会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这首词中,宋徽宗赵佶虽然穷尽描写兵败后的凋败,然读者难从其中感受到痛彻心扉的悲痛,有的只是外在景象的描写。李煜的《浪淘沙》与宋徽宗这首词相似,但其因少感慨之音而退铅华。王国维推崇尼采的观点“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只有景物带有这种浓烈的情感才能显出“我”的情绪,彰显“我”的思想。
因此,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就有把个“体境界拓展成宇宙境界,把自然境界变为理想境界。且那种感慨悲壮之情的投入更显示诗词中的主体地位,达到真正的“有我之境”。“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真情投入,情动而无变,才能达到“有我之境”。
对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肖鹰在《“有我”与“无我”:自然与理想的结合方
式——论王国维“境界”说的诗境构成原理》中解释到: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概念,应当用席勒的”感伤的诗“观念来解释。席勒认为作为现代诗歌,感伤的诗因为现代人在文明状态中丧失了人性同意感而产生。‘在文明状态中,因为人性整体的和谐运动不再是现实,而是一个观念,诗人的任务就必须是把现实提升为理想,或者,在同样的高度上表现理想。’文明培养了人类追求无限境界的理想观念,在这个观念下,他感受到了自然有限境界根本缺陷,这就产生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同时也形成了人的感受和思想的分裂。因此,感伤诗人不仅需要自然,而且还要反思自然
进而言之,赶上是人不仅要将自然座位有限的对象真实地表现出来,而且要赋予他的对象一种绝对的内容,即使他的对象被描写为理想的表现。”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在此种境界中,读者感受不到主体的存在,或者参与,似乎只是描写而描写,主体的退出,哲理源于自然,自然在与“无我”。作者创作时。化人物中,以物观物,全然忘“我”,前文中已经提到,叶嘉莹认为“无我之境”中依然存在,只是作者隐退状态而存在。
在“无我之境”中,王国维认为主体的意识要纯,用纯净的眼睛去观看,用纯净的心去体会。如周邦彦在《苏幕遮》词中写到“叶上初阳干宿与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在自然凝冻中看到物的“神韵”,画面应该是清水碧波,没有一丝尘杂。主体隐退在客体之后,我新心来对客体进行牵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特别推崇清代词人纳兰若的词,在《人间词话》第五十三则中用纳兰若的词来立论,“纳兰若以自然之眼观,以自然之舌言情,次由初入中原,未然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即“以物观物”。当然,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并不是单单描写自然景物或者事件,而是用外在的客体,从这些似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客体中映射出主体的喜与悲。不仅仅是一种写生状态,而是要在纯美中展现词人的胸怀和感情,虽然“写实”家和“理想”家有别,但二者并非南辕北辙,而者有一种气质的联系,这种气质是那种有博大的心胸的人才能把握,身处尘世,但其能跳出尘世,要一种超然的心胸对待人世的爱恨情仇,恩恩怨怨,把自身的感触作为一种尝试,一种奉献式的尝试。在这种“无我之境”中,主体站在景物中,但却是透明的,展现给读者的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经历了生死轮回才得到的,在这样的诗词中,读者看不到那种惨不忍睹的场面,但在诗词的回味中。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强调的是自然与理想的统一,自然之境与理想之境相互纠缠在一起。类似于席勒的“朴素的诗”观念,“在自然的朴素状态中,当人的所有机能都协调活动的时候,&
他的存在将自身展示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而且在他的本质的整体在在现实中展现自身的地方,诗人的任务就必然是自身的表现。”对于自然地再现,追求“无我之境”中亦要有所创新,而不是机械地模拟,要做到“得荷之神理”,“言情体物,穷尽之巧”,仅仅做到“以物观物”的客观呈现而言,是极致了,但“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缺少一种神韵,意蕴的诗词同样要遭到王国维的批判的。周邦彦的词中因只有只有“物”而无“我”的存在,故不为王国维先生推崇。在其词《六丑》中,词人写到: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坠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攲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在这首词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春暮落花的境况,人与花互相的怜惜,光阴冉冉。景美,词切,然次更多的是对前人的承继,在周邦彦的词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李商隐与李煜的色彩,模仿,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在另一方面是对一个词人的扼杀,泯灭了一种灵性。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中得之。故一优美,一宏状。”“有我之境”即“优美”,”无我之境”即“宏状”,这些都是受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无我之境”的创作多豪杰之士,如苏轼的《浪淘沙》有一中主体退居之外,在作品中呈现一种宏大之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并行的,但有时又有交接,因主体的退与进不是十分清晰,但二者在大体上有自己的体制、范围,细品之后不难对此进行区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