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去世的800字议论文 要有对名声与事业 国家与个人 信念与实干的关系的思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还是喜欢隐姓埋名每天上班_网易新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还是喜欢隐姓埋名每天上班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被习近平请到身边合影的93岁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回汉 机场接受采访“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每天上班”)
黄旭华院士和夫人李世英前天,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和82岁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被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邀请,坐到自己身边。昨天,作为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回到武汉,一下飞机就受到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很平易近人昨天下午两点左右,黄旭华院士和夫人李世英一起缓缓走出机场出口。虽然最近几天一直很忙碌,但他精神不错,看到记者,笑容掩饰不住。黄院士说,原来他是被安排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后面拍照,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把他请下来。“我很激动,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邀请同坐的整个过程才短短几分钟,但习近平总书记和黄旭华之间还是有了短暂的交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问我是哪个单位,干什么工作的,然后就问,‘年纪那么大了,身体怎么样,累不累。’”黄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很平易近人,很尊重知识分子。当有记者问道,习近平总书记还和他谈了些什么,黄院士的眼里闪过一丝调皮,表示这是自己和习近平总书记之间“不能说的秘密”。还是喜欢隐姓埋名工作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1959年,苏联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毛泽东听后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当时,核潜艇长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手头只有一位外交官从国外带回的一个核潜艇模型。这个玩具模型被专家们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10多个顶级难题,逐渐让中国的核潜艇出现了丝丝“轮廓”。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1988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因为工作性质,黄旭华院士曾经隐姓埋名30年没有与家人联系,已至耄耋之年的他,至今也还没退休。他仍旧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昨天在现场接受采访时,他评价自己,还是喜欢隐姓埋名,做好工作。“我已经93岁了,还能做多久,就算多久!”
武汉涌现大批道德模范今年,除了黄旭华院士荣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之外,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王龙村村民邵桃荣、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陈春芳也获提名奖。目前,武汉市共拥有吴天祥、黄来女、王争艳、孙东林、董明、杨小玲、刘培、刘洋、官东、江玉珍、江远斌、黄旭华等12位全国道德模范,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同时,还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6位、“感动中国”人物13位、全国文明家庭2户以及一大批省、市级先进典型,形成了群星灿烂和七星共明的生动局面,被誉为“一城好人,道德高地”。
本文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陈玲
责任编辑:李杭_BJS464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深潜”30年 为国铸重剑_网易军事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深潜”30年 为国铸重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深潜”三十年 为国铸重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巡礼))
从1957年到1986年,从34岁到63岁,黄旭华与老家亲人神秘“失联”30年。他去哪里了,做什么工作,家乡亲人多次写信询问,都得不到答案。只知道,父亲去世,他没有回家;二哥去世,他也没有回家。直到1987年,93岁的老母看了上海一家杂志上关于“黄总设计师”的报道《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才终于明白,自己的儿子在为国家造核潜艇呢!她流着泪对全家人说:“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要谅解。”“斤斤计较”,自力更生1958年,面对处于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曾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被选中,调往北京参加研究。出发之前,因为涉及机密,黄旭华并不知道自己即将承担什么任务。到北京之后,他立刻被“留”了下来。调到北京做什么,连对妻子,他都得严格保密。实际上,对当时任何国家,有关核潜艇的一切都是核心机密,黄旭华和他年轻的“战友”们,很难拿到一点点关于核潜艇的现成技术资料。“幸运”的是,有一天,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儿童模型玩具。黄旭华如获至宝,研究者们把玩具拆开、分解,兴奋地发现,玩具里密密麻麻的设备与他们构思的核潜艇图纸基本一样!“我的总结是,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设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没有那么神秘。”黄旭华坚定了信心。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没有高精尖的设备,科学家们就用算盘计算核潜艇的大量核心数据。“比如,核潜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轻潜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侧翻,必须精确计算。”黄旭华说。怎么办?核潜艇上的设备、管线数以万计,黄旭华要求,每个都要过秤,几年来天天如此!这样“斤斤计较”的土办法,最终的结果是,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与设计值毫无二致。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强国梦、强军梦的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黄旭华激动得泪流满面。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中国人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黄旭华自豪地说。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1988年初,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将按设计极限,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试验前,参试人员的宿舍里常常响起《血染的风采》这首悲壮的歌曲,有人甚至偷偷给家人写下了遗书。也难怪战士们心情忐忑,因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王牌核潜艇“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失事,160多人葬身海底。美国潜艇尚且如此,国产潜艇能完全没有危险吗?“我感觉同志中弥漫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氛围,这对试验非常不利。”黄旭华说。怎么办?黄旭华带着设计人员和战士们座谈,并当场宣布:“我对深潜很有信心,将与大家一起下水!我们要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样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去把试验数据成功拿回来!”战士们沸腾了!担忧、悲情一扫而空,必胜的豪情点燃全场。
试验当天,天公作美。50米、100米……一个深度一个深度地潜下去。“咔哒、咔哒——”寂静的深海中,巨大的水压压迫舰体发出声响,惊心动魄。黄旭华气定神闲,指挥若定,给了大家坚定的信心。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黄旭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即兴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也正是在此次深潜成功的前一年,黄旭华的身份才刚刚“浮出水面”,得到93岁老母亲和家人的谅解。如今的黄旭华,也已经90多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气宇轩昂。他说:“研制核潜艇是我的梦想,一辈子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很幸福。”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马超_NBJ986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誓言无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开讲 隐姓埋名此生无悔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搜狐娱乐讯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特别策划“国之脊梁”主题系列节目。10月22日晚22:38,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将做客《开讲啦》现场。作为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在当时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硬是“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他选择隐姓埋名30年,为核潜艇事业无悔奉献青春。此次,92岁的黄旭华院士作为《开讲啦》开播四年以来最年长的一位开讲嘉宾,为了这次演讲,黄老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手写了十几页演讲稿。节目录制前,黄老对节目组说,这么长时间的演讲,很有可能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了。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演讲,黄老与大家分享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从无到有的历程,以及自己“赫赫无名”的传奇人生,很多观众是眼含热泪听完了整场演讲。为核潜艇事业可以牺牲一切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一直无法向家人解释自己的工作。30年年来,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兄弟姐妹们责备他不孝,家人的关系逐渐淡化。最终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上间接了解到,他们眼中的这个“不孝子”实际上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幕后英雄。有人问起他对“忠孝不能双全”的理解时,黄老噙着泪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节目现场,黄老的夫人“控诉”黄老“不管家”,但事实上她给予丈夫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黄老回忆到:那个时候,当夫人得知自己即将要进行危险系数极高的核潜艇深潜试验时,她表现得很冷静,并表示作为总师的丈夫必须随艇下潜。当得知深潜试验成功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作为妻子,她希望家庭完整,爱人平安无恙,但她深知丈夫身肩国家使命,她必须支持。
宋喆和马蓉凤凰网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男星王宝强和妻子马蓉离婚官司18日开打,不过开庭前夕,网路更流传出马蓉与宋喆短信...
&来源:网络综合
日前,徐峥小陶虹夫妻被曝疑似双双出轨,徐峥与神秘女在酒店过夜被拍,另有“知情人”爆料称小陶虹在2012年7月拍摄《乱世书...
&来源:国际在线综合
东方头条娱乐报道
编辑/简爱 【头条八卦】刘诗诗和吴奇隆结婚以后一直感情甜蜜,但工作繁忙的两个人平时其实聚少离多。
&来源:东方头条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定不要心存侥幸,贪小便宜。君子慎独。高级酒店装修精致,有选用上等食材的星级餐厅,视野极佳的观景套房,房间内陈列整齐...
&来源:百度百家
如果你不会唱梅艳芳的歌,只能说你对娱乐圈不了解,如果你连梅艳芳的歌都没听歌,那你一定是与世隔绝了,梅艳芳是香港非常出名的歌手...
&来源:冷眼看娱乐
[摘要]近日辣模“雪碧”在脸书上公开女模拍照圈的黑暗面,甚至透露有某女模拍完照,直接与摄影师发生关系。
&来源:腾讯娱乐
于正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张曦) 20日,网剧《美人为馅》在北京举行上线发布会,总编剧于正携主演杨蓉、白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日,童年经典《蜡笔小新》最新剧场版动画电影《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公布定档11月4日在内地上映,首款海报曝光...
&来源:国际在线娱乐
[摘要]“眉庄小主”斓曦晒出儿子的小脚丫照片,附文称“半个月啦,程梓霖小童鞋,小脚丫都胖啦”,流露出初为人母的幸福感。
&来源:腾讯娱乐
文章到底是怎么了,先是和姚笛出轨,这好不容易事情得到缓和,马伊琍也原谅了文章,如今文章又怎么了?然而今次文章在讲座中的举...
&来源:卡圈
新浪娱乐讯 1997年出生的日本演员高月彩良一组清新写真曝光,黑白两种风格出镜,时而下衣失踪,时而薄纱透视,清纯唯美中尽显性感。
&来源:新浪网
近年来范冰冰出演的每一部戏几乎都有激情片段,在《杨贵妃》中范冰冰与黎明 ,马震’的片段引发了不少热议!在今年 4月17...
&来源:青蚕豆【中国梦·践行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隐姓埋名三十年书写报国情
来源:金羊网 作者:赵鹏 王漫琪 赵映光 
今年9月,黄旭华回到汕头庆祝母校140周年校庆,师生们热情地请他签名(资料图) 赵映光 摄
习近平总书记邀请这位老人坐到自己身边,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金羊网记者 赵鹏 王漫琪 赵映光
连续几天来,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位老者“刷屏”了。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在合影时习总书记搬开椅子,邀请两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自己身旁跟大家合影。在当晚的新闻联播里,人们看到了这暖心感人的一幕。其中一位老者是93岁的黄旭华,他祖籍广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他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然而直至2014年,黄旭华被央视评为“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首后,他的事迹才逐渐为人们所知。2016年,央视《开讲啦》节目邀请到了黄旭华院士,在电视上,黄旭华给人们上了一节关于“以身许国”的公开课。
国家有难,他改变学习志愿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赫鲁晓夫到访中国,中国政府向他提出研制核潜艇的技术问题。赫鲁晓夫傲慢地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毛泽东主席对赫鲁晓夫的傲慢态度非常气愤,他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自己干!”
当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还有罗瑞卿等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这句话也坚定了黄旭华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
黄旭华原来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然而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七七事变”爆发了,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黄旭华改变了他的志愿。当时他就立志学航空、学造船,将来要制造飞机军舰,抵御外国侵略。权衡之下,黄旭华进了上海交大造船系。
1958年,当时的国防科委刚刚组建,聂荣臻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请示报告。首批入选的人才只有29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挑起了我们国家核潜艇的开拓任务。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就是这29个人当中的一个,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他就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国家贫穷,用算盘打出复杂运算
进了研制领域之后,黄旭华们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低弱的问题,更大的困难是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缺乏专业知识,也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
怎么办?考虑来考虑去,他们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瀚无边的报纸杂志里面要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他们把零零碎碎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最终汇总成美国核潜艇的总体布局。
正好在这个时候,研究人员们弄来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导弹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他们把这两个模型多次肢解,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发现这两个模型同搜集到的资料基本上一样,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大家的信心。
除了资料难找,各种数据的运算也是一大问题。靠着简陋的算盘和计算尺,黄旭华和同事们硬是打出了一系列复杂运算。
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这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试验,在深海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面积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条焊缝,任何一条管道,任何一个阀门,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
1988年4月,中国首次进行核潜艇深潜试验。为了鼓励大家,时年64岁的黄旭华跟同事们一起下水。试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潜艇一个深度、一个深度慢慢下降。当深度仪的指针指向了300米极限深度时,潜艇经受住了考验。潜艇开始上浮了,一直上浮到100米安全深度,潜艇里的官兵都沸腾起来!
国家需要,他隐姓埋名三十多年
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尤其是核潜艇技术,都被列入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黄旭华入选核潜艇研究团队的时候,就准备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当无名英雄。
1958年,黄旭华从上海调到北京,一到北京就被留住了。黄旭华的父母多次地写信问:你在北京哪一个单位?你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他一直闭口不答复。30多年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干什么,父亲临终前也没能再见一次三儿子(黄旭华在家排行第三),老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终于见到了儿子一面。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人生经历。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提到了他夫人李世英的名字。黄旭华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母亲,母亲一看,才知道文章里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忘记了养育他的父母,“不孝”的三儿子。
黄旭华的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心痛之余也为自己的儿子自豪不已。黄旭华在节目中透露,他的母亲把子孙们召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母亲这句话传到黄旭华耳朵里,让他泪流满面。“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旭华说。
耄耋之年的黄旭华,至今还没退休。他仍旧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此外,他还经常到校园、到科研院所做讲座。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大心愿,就是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从“跟随者”变成“领跑者”。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拉拉队”,为他们加油鼓劲。
黄旭华院士回乡足迹
黄旭华祖籍揭阳,出生于汕尾,曾在汕头读书,是广东的骄傲。近年来羊城晚报记者多次跟随黄旭华院士回乡的足迹报道他的相关活动。
“母校需要,我一定来”
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今年9月作出决定,授予黄旭华“潮汕星河成就奖”,奖金为人民币100万元。今年9月27日,汕头市特地为黄旭华举行了授奖仪式。
9月29日,汕头市聿怀中学140周年校庆之际,黄旭华回到了母校,作为校友代表在主题活动仪式上致辞。黄旭华即将离开汕头时对学校校长悄悄说了一句话:“母校什么时候需要我来,告诉我,我一定来!”
此前,汕头聿怀中学建校125周年、130周年,135周年、140周年,黄旭华院士都回母校参加活动。汕头聿怀中学校长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黄旭华院士最近还给母校捐赠了20万元,该校正准备用这20万元设立一个“黄旭华人才奖”。
“我一直以家乡为荣”
黄旭华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日,黄旭华曾偕夫人专程回到家乡揭东省亲。在老家,黄旭华曾深情地说:“我是玉湖镇新寮村人,我一直以家乡为荣!”
黄旭华在老家的旧居,如今已成为新寮村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人文景观。羊城晚报记者曾专程探访这座具有典型潮汕建筑风格的旧居,其间的黄旭华卧室经过修缮保留完好。
(王漫琪 赵映光)
对《【中国梦·践行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隐姓埋名三十年书写报国情》表态
对《【中国梦·践行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隐姓埋名三十年书写报国情》发表评论
·····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