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官网化工院的宿舍宽带

2017年宝鸡文理学院招生简章
日18:16 &JE技校网&
& 宝鸡文理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
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给考生的真诚寄语
致2017年高考学子
青年学子们: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体会了童年、少年成长的快乐与喜悦,经历了小学、中学辛勤的攻读与学习,尤其是历经了高考的拼搏与洗礼,你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此,宝鸡文理学院向你张开热情的臂膀,欢迎你的加盟,欢迎你来到我们这所美丽、质朴、典雅的学校!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具有59年本科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所辖。学校地处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坐落于渭水之滨、秦岭之傍,景色旖旎,钟灵毓秀。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2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1360多名教职工,900多名专任教师。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我们一直恪守这样的理念: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大学有大师。前清华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讲:“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宝鸡文理学院拥有一批著名的学者、教授,长期以来他们秉持宋代哲学家张载(宝鸡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条,孜孜不倦以求学问,循循善诱以育后生,“博文明理、厚德尚能”,赢得了无数天之骄子的尊敬和仰慕。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大学有大爱。热爱是最为珍贵的教育资源,热爱也是最好的老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大树撼动另一棵大树,一片云彩推动另一片云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宝鸡文理学院的教职员工们尊崇“立德树人”箴言,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践行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他们以朴实无华的行动和熙若春风的情怀获得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悦纳与爱戴。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大学有大度和大雅。宝鸡文理学院崇尚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度量,既“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又“汇四海名师而执教之”。宝鸡文理学院崇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哲训,在学校文化中充分彰显“尊重知识”、“尊崇学问”、“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大学精神元素,使学校永葆着知识殿堂、科学圣地、智慧宝库的庄重、典雅与肃穆。
亲爱的同学们,就读于宝鸡文理学院,既是对自己成长环境的理想选择,也必将成为青春生活中的美好经历。请坚信你们的无悔选择!这里必将成为你们成才的摇篮、思想的殿堂和精神的家园。
党委书记:白黎 &&&校长:司晓宏
二、学校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
学校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现有石坝河和高新两个校区,占地1100亩。现有17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陕西省名牌专业3个,陕西省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陕西省精品课程4门,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9个,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名,教职工1360多名,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人员100名、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人员35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02名、硕士学位者746名。同时,聘请了12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校拥有陕西省“一流学科”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6个,校级重点学科15个。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教育硕士、机械工程、光学工程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省级科研平台5个,设有校内研究机构25个。“十一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86项,其中国家级46项,省厅级743项,出版专著、译著163部,主编教材70部,发表论文10111篇,其中985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29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42项。
学校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教学实践基地236个,多媒体教室125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6710个,教学用计算机5312余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9千多万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电子数据库38个,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全校已实现网络全覆盖,信息点位23000多个。拥有标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等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
学校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校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10万多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连续10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近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立心立命、勇于担当”的宝文理大学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荣获“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荣誉称号。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
近年来,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校每年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俄亥俄州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庆星大学等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带薪实习、“2+2”本科双学位、国外游学、赴外读研、国外就业、国际大学生文化论坛等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紧抓国家“双一流”和全省“四个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发展,奋力追赶超越,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社会满意、省内外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宝鸡大学。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计划招收本科生4810名,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校!
三、特色专业
1、国家级特色专业
2、陕西省名牌专业
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3、陕西省特色专业
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
4、陕西省级重点学科
哲学、数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
5、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6、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7、陕西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地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子拖动、法理学、政治学原理、数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代数、全球变化、植物地理学、机械原理
8、陕西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9、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教学中心、
现代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0、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1、陕西省高校教学团队
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化学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政治学(课程群)、机械类专业课程
四、学院、专业介绍
政法学院原为1975年成立的宝鸡师范学院政教系,是学校最早设立的5个系部之一。1993年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2014年10月更名为政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研究生9人,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学和哲学五个专业,毕业生授予法学、管理学、和哲学学士学位。政法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法学三个专业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可招收学科教学(思政)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两个省级学科平台,哲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同时,还设有法学研究所、横渠书院两个研究机构。
政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全院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近年来,科研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28部、发表学术论文367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及厅局级科研资助项目40项,获陕西省及厅局级、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奖20多项。
政法学院五个本科专业全部面向全国招生,多年来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率在80%以上。建院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出4760多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业在全国各地教育、政法、党政、经济、公共事业等战线上,其较高的素质和较强适应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赞誉。目前,已有600多人晋升为教授、副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教师、高级律师等职称,400多人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教学能手。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政法学院把“考取研究生、考取律师资格证、考取国家公务员”和应用能力培养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模块”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两个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以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赢得了社会赞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30503)
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专业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适应能力,能够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以及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企业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政治学 、哲学、法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法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学论》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20401)
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
法学专业(030101K)
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系统掌握法律知识,熟悉法律法规,具有独立精神和职业操守,能胜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特别是能胜任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行政管理专业(120402)
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社会调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
主干学科: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信息系统》、《管理心理学》等。
哲学专业(010101)
四年制本科,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专业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多种技能,且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和国家机关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哲学
主要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科技哲学》、《领导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是以教师教育为办学主体的二级学院,前身是宝鸡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教研室,1988年创建教育系,2009年更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系,2014年更名为教育学院。学院现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办学层次。在近30年的办学实践中,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以“知行合一,超越平凡”的院风为指导,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宝鸡,面向陕西,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步扩大。
我院现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有教育学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教育技术学教研室、公共课教研室以及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组织机构,四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76人(2013级学生未含,2017级新生计划招320人)。学院拥有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优秀师资。
我院积极落实学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始终把人才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数量较为充足,结构良好,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8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9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5人,宝鸡市决策咨询专家2人,有5人次的教师获得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同时,聘请陕西师范大学等院校的5名专家学者为我院兼职教授。
我院重视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院的教学、行政用房25间,教学实验室2个,多媒体教室8个,教学用计算机100多台,微格教室1个,教学仪器设备值400多万元。校园网联结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学校运动场及体育设施齐全,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院始终坚持质量立院的发展战略,严格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规程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要求,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一是不断修订并严格落实四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严格按照课程开设的逻辑顺序开设;开足开齐实践和实验类课程。二是狠抓各个教学环节。在备课环节,做到教师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内容,切实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熟悉教授内容,精讲多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实行作业计划及公示制度,强调教师要高度重视和科学安排学生作业,杜绝布置作业的随意性,并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在考试环节上,实行“三不准”考试政策,要求教师不准出复习题,不准划考试重点,不准划考试范围,且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对考试作弊学生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三是狠抓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第一,狠抓教育实习环节。扎实落实学校关于教育实习的要求,学生下到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目前,教育学院有12个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第二,狠抓教育见习环节。按人才培养规律,安排大二、大三学生到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增强学生的教学感性认识。第三,狠抓毕业论文环节。实行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制度,加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管理,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落实学校相关政策。严肃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审查。 目前,我院教育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又被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四个一流”建设点。近三年来,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教改项目5项,参与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13门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和精品课程,3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
我院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通过整合科研队伍、凝炼学科方向、加强校级教育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我院充分发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投身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活动中来。近三年,获批教育部科研项目4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7项,陕西省软科学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教科所科研项目15项。这些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研究,为提升我院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我院大力支持教师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近三年来,累计资助教师出版8部专著,资助金额40多万元。
我院大力弘扬“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师生员工严谨治学、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奋发进取。通过开展“品读经典,放飞梦想”、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读书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十三五时期,我院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我校深化综合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切实增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师资,为学校的可持续、科学、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学专业(040101)(陕西省特色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中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教学和科研人员、教育科研单位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法》、《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课程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等。
学前教育专业(040106)(陕西省教改优秀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素养、综合才艺及应用技能、能够适应幼儿教育、幼儿理论研究、宣传康复、广电节目策划、图书杂志编辑出版和幼儿教育管理需要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学前教育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琴法》、《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研究方法》、《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游戏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音乐舞蹈创编与技法》等。
应用心理学专业(071102)
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并能熟练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教育、医疗、司法、工商企业、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辅导、医疗保健、社区服务以及在群体性灾难事件、个人危机事件中开展心理干预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学科: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灾害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040104)
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教育系统设计》、《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远距离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宝鸡文理学院建院历史最长、教学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院系之一。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5个学术型硕士招生方向,同时是语文学科教育硕士招生单位。全院所有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至2016年4月,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2200余人。学院主要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广告、新闻、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1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文学概论、现代汉语),2个校级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4门校级精品课程(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1个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1个学科与基地资料室。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一支作风过硬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15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21人、硕士28人,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教师中有多人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多人次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曾宪梓奖、省政府教学与科研成果奖、省级教学名师、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荣誉。1人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其中18名教授、副教授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10名教授、副教授为专业型语文教育学科导师。还有位硕导兼任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校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院教师科研优势明显,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全院教师共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9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研究课题6项,省级课题30项,省教育厅课题40多项。教师中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80余项。教师出版专著(译著)57部,主编教材12部;在全国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0多篇。
近年来,学院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分类建设、—专多能,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思路,改革课程体系,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已经初步形成办学特色。学院出台了《实践教学实施纲要》、《本科生学年论文工作规范》等30多个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在全院学生中全面推行实践教学,实施“两字一话”和“21111”达标活动。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达标;背200篇诗文,读100部名著,写100篇文章,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三年级写1篇学年论文,并配套实施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广告学专业连续举办12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新闻学专业的《新闻实践报》已经出刊30多期,并成功举办了五届“金NEWS杯”电视新闻大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成功举办五届“播音主持艺术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微电影大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以来,学院邀请了陈忠实、贾平凹、莫申等全国著名作家和童庆炳、曾繁仁、朱立元、黄天树、曹顺庆、叶舒宪等全国著名学者来校讲座,努力开拓知识面广、社会适应性强的知识体系。学院实践性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成果已经结集为《响荷》、《青春唱游》、《挥戈止尘》、《且歌且行》、《文海扬帆》、《文林书路》、《华年倚墨》、《锦心素语》、《文苑新声》等学生优秀作品选集和《薪火论丛》(一至八编)学年论文选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注重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不断提升。全院师生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2006年,学院党总支被中共宝鸡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工会被陕西省教育工会评为“陕西省师德教育先进集体”。2008年,学院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2009年,学院团总支被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陕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2011年,学院党总支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总支”。2016年,院党总支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评为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党总支”。学院团总支连续13年获“优秀团总支”,院团总支代表全校参加省级“百佳活力团支部”评选,并获得省级“百佳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上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参评全国“活力团支部”,从1168个团支部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连续11年被学校评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学生管理先进单位,连年荣获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前3名、辩论赛冠军以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奖等。
30多年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已培养了6000多名合格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教育、党政、经济、新闻、文化宣传等各条战线上,许多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屡获殊荣。1977级学生冷梦(李淑珍)和1981级学生红柯(杨宏科)荣获“鲁迅文学奖”,2001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刘燕获第三届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铜奖。
汉语言文学专业(050101)(陕西省名牌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文秘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女性文学研究》、《美学》、《语文教学论》、《中国文化概论》、《汉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广告学专业(050303)
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品牌策划》、《广告经营管理学》、《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摄像与摄影》、《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广告效果研究方法》、《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共关系学》、《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职业道德》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30309)
四年制本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学概论》、《播音学概论》、《文艺作品演播》、《传播学概论》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30305)
四年制本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影视公司、网络媒体、传媒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机构从事创意策划、撰稿编剧、节目编导、摄制编排和理论研究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基础写作》、《艺术概论》、《影视剧本创作》、《摄像原理与技术》、《非线性编辑》、《纪录片创作与欣赏》、《新媒体编辑》、《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宝鸡文理学院建立较早的系部之一。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和翻译两个专业,并开展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承担全校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现设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翻译、大学英语第一、第二等5个教研室。拥有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实训室、外语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自主学习中心、外语教育电台,并拥有4套专业英语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7套大学英语交互式语言实验室。在岗专任教师86人(包括外教6名),现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000余人。30年来,共为社会培养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
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90%以上的教师有研究生学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44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8人,先后26人在英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南非等国家留学进修。近年来,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他们勤奋敬业,诲人不倦,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6部,发表论文共计300余篇,获批省、厅级项目30余项、校级项目40余项,并荣获多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和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外国语学院6名教师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陕西赛区获奖。10名学生获得“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竞赛陕西赛区二、三等奖。3名学生在“外研社” 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陕西赛区获得一、二、三等奖。20余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
外国语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定期开展教育实习、专业见习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Flying”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3.5雷锋月”、“3.12”义务植树活动、“英语帮帮团”等系列活动。外国语学院每年选拔优秀志愿者赴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志愿担任外语讲解员,已有多名优秀志愿者受到团市委和我校团委表彰,荣获“宝鸡市优秀志愿者”、“宝鸡文理学院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外国语学院近三年来毕业生人数达1100余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大多数毕业生通过参加从医从教、特岗、招教考试等途径充实到基层一线的英语教学岗位中,不少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了商务英语资格和翻译证书考试,毕业之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外贸工作。近三年来有100余人顺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
英语专业(050201)
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外事、旅游、商贸、文化、科技等领域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语调》、《听力》、《口语》、《阅读》、《初级写作》、《中级写作》、《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中级测试》、《高级测试》、《普通语言学》、《第二外语》、《毕业论文写作》、《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口译》、《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演讲》等。
翻译专业(050261)
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英汉两种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英汉口笔译基本技能,了解一定的文化、商务、旅游、科技、教育知识,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中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基础口译》、《专题口译》、《文化与翻译》、《文学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旅游翻译》、《商务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普通语言学》、《英语测试》、《第二外语》等。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立于1985年,现有历史学、旅游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还有一个历史学科教育硕士研究生点。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拥有一支团结精干、年富力强、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30余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1名,博士11名。
我院教师先后主持过5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项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6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余项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在《光明日报》、《史学月刊》、《人文杂志》、《安徽史学》、《历史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有1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和摘录。
近年来我院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他们当中有全国优秀教师、中学特级教师、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有一批中学校长。我院还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输送了数十名博士研究生和上百名硕士研究生。此外,考上公务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到部队、企业、新闻单位工作的也不乏其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我院拥有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其中包括《散关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志愿者协会,先后举办了多届全校性的“导游大赛”、院内“阳光体育”、“辩论赛”、“宿舍文化节”、“知识小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院学生获得过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讲课一等奖。
我们相信,生活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和旅游资源极其丰厚的宝鸡,就读于团结向上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历史学专业(060101)
四年制本科,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从事中等学校历史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历史文选》、《史学论文写作》、《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等。
旅游管理专业(120901K)
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心理学》、《服务管理》、《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财务管理》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20210)
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文化学等基本理论体系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发展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产业政策及法规,具备较强的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项目实施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
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文化传播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学》、《文化资源与开发》、《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消费学》、《文化产业市场开发》、《博物馆学》、《人文及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计算机辅助文化设计(PS)》、《会展营销》、《文化产业规划与发展》等。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是1993年在原宝鸡文理学院职业教育部经济管理教研室基础上成立的。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会计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区域经济、工商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师4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有博士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89%。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美国奥本大学张耀启教授为学院兼职教授,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训与培育”获批校首届创新创业团队。
学院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计划,加强专业建设,扎实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实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近6本,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现已建成《人力资源管理》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和精品资源课程;《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案例》等校级精品课程4门;《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学》、《企业战略管理》、《政治经济学》等校级重点课程4门。主持各教改项目14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5篇。建有300余平方米的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承担会计专业硕士和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等5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任务。《地方院校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获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2016年获批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坚持“崇术重用、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技能训练,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见习、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学年论文、课外科技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已初步形成。2007年获批为省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近年来,由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和省、厅、市及学院科研课题70余项;在科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5部;在《经济学动态》、《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经济日报》(理论周刊)等权威、核心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55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积极开展服务地方,多份调研报告与对策建言被省市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采纳;获得省、厅、市和院科研奖励80余项。富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应用型研究成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了知名度,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赢得了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达到了科研与教学“双赢”的目的。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狠抓学风建设。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较高,本科生就业率达90.5%;有多名学生考取西安交大、人大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和省市级国家公务员;100多名学生在陕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英语竞赛、全国普通话大赛和学校各类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全院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走到了学校前列,连续被学校综合考评为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120201K)(陕西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工商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与伦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20206)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等。
市场营销专业(1202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管理》、《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广告策划》、《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会计学专业(120203K)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
经济学专业(020101)
四年制本科,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参透的能力,并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府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音乐学院前身为2000年9月成立的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音乐教研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13人,讲师30人,硕士研究生3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899人,研究生4人。开设有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专业,设有声乐、钢琴、器乐、理论和舞蹈5个教研室和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现有钢琴132架,多功能音乐厅1个,舞蹈排练厅7个,多媒体教室3个,微格教室1个,专业数码钢琴教学系统1套(25座),专业音乐制作室1个,录音棚1间。
近年来,音乐学院师生共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0余篇,音乐作品80余件,出版著作6部。获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1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1项,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论文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1项,省厅级项目37项。学院师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三百余人次,获奖百余人次。其中,贺星教授2011年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新加坡国际华人声乐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美声唱法成人组金奖。音乐学院爱乐合唱团在2011年的“相约世园&放歌浐灞”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上喜获铜奖,获得的名次也是陕西省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的最高名次。并于同年底参加中央电视台《歌声与微笑》栏目,获得“微笑杯”金奖。
音乐学院招生范围涵盖陕西、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安徽、福建、广西、贵州、甘肃、新疆、湖南、湖北、宁夏、青海、内蒙古等19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音乐学专业(130202)
四年制本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合唱与指挥基础》、《音乐教育理论基础》、《音乐美学》、《声乐》、《钢琴》、《器乐》等。
舞蹈学专业(130205)
四年制本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舞蹈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舞蹈创作与编导的专门人才和舞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主干学科:舞蹈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芭蕾基训》、《古典舞》、《民间舞》、《舞蹈编导》、《现代舞》、《芭蕾教学法》、《古典舞教学法》、《民间舞教学法》、《中国舞蹈史》、《西方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排练》等。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其前身为宝鸡师范学院1988年开始招生的美术学专业和宝鸡文理学院1993年成立的艺术系。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本科专业。下设国画、油画、水彩、艺术设计和美术理论五个教研室和一个科研平台(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 美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39人;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0人;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人。有多媒体教室7个,微格教室1个,专业机房2个,数码摄影工作室1个,摄影灯光实验室1个,摄影暗房实验室1个,装裱工作室1个,美术展厅1个,宝鸡民间美术展览馆1个;雕塑工作室1个、版画工作室、服装与服饰实验室 1个、3D打印室1个。
美术学院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与创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齐头并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创作成果丰硕。《工笔花鸟画》、《水彩画》、《设计基础》等课程已被学校批准为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画》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教师近三年共主编、参编教材10多本,出版专著5本;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主持地市级、校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美展、书展48人次,参加省级美展、书展90余人次;获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美协、省书协及以上奖励30余人次,获地市级及校级奖励4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发表美术作品300余幅。
美术学专业(130401)
四年制本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具备师范技能与方法,熟悉初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和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美术教育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水彩静物》、 《速写(人物)》、《透视与构图》、《素描》、《工笔花鸟画》、《工笔人物》、《油画静物》、《油画人物》、《水彩人物》、《水彩风景》、《国画山水》等。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305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领域或商业设计单位从事设计、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西方设计史》、《文字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 《插画设计》、《包装结构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商业摄影》、《UI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
环境设计专业(130503)
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室内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城市广场景观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模型设计与制作》、《中外建筑史》、《空间设计快速表现》、《室内设计基础》、《住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基础》、《 &公共艺术设计》、《庭院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建筑速写》、《民居测绘》等。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130505)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具有较强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领域从事设计、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民族民间图案设计》、《设计概论》、《时装画技法》、《服装纸样设计》、《服装色彩》、《服装款式构成》、《服装工艺制作》、《中外服装史》、《服装创意设计》、《服装材料构成》、《服装立体裁剪》、《化妆造型》、《设计配饰设计》、《服饰搭配》、《服装品牌策划》等。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是学校建立较早、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办学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1975年建立的数学系。为适应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需要,于2014年10月更名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统计学”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100余人。数学教育专业硕士于2015年开始招生。“基础数学”学科2001年5月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数学学科一级学科于2011年12月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年7月批准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14年8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数学分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2007年8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被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12月陕西省教育工委授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数学学科获批为申硕支撑学科立项建设,并与2013年1月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博士后2人)、硕士学位者32人。在读博士6人。1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第八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陕西省三秦人才2名,1人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1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2人获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学校拔尖人才3人,学术带头人9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1人为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1人为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4人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为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5人分别兼任陕西省数学学会、陕西省电子学会、陕西省教育测量与评估学会和陕西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会或理事。近5年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中先后有5人获得校级讲课竞赛一等奖,3人为校级教学名师,7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1人被评为学校第一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三位教师获得2011年陕西省高校青年数学教师“讲课优秀示范奖”。2人在陕西省教育工会组织的全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陕西省数学会组织的全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1人取得了二等奖,2人取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近5年来,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承担省、厅级项目32项,其它科研项目54项,科研经费近320万余元,在核心及其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科研成果奖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其它级奖励14项,所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9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教学研究方面,承担教改项目11项,其中省部级2项,其它9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8篇,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5项。
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其中《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析几何》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在学风建设、学生学习与第二课堂活动中成绩显著。近年来有58篇毕业论文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学生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在寒、暑假社会实践征文大赛、团员知识竞赛、校纪校规等各类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软件和网页制作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人数持续稳定,近5年共考取研究生130人,其中2017年考取 19人。在近3年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国家二等奖共计4项,省级一等奖共计15项,省级二等奖共计32项。
经过近50年的办学历程,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共培养毕业生4000余人,为我国特别是我省的基础教育、数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积极上进,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其中70余人担任了区县教育局长、中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等领导职务。有300余人成为省级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涌现出了像李兴怀、杨格良、马来焕、杨忠泰、李剑等奋战在教育战线的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在积极培养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同时,我们也为国家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毕业生中有700余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00余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81级毕业生赵彬同志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79级赵荣侠同志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积极回母校工作,教学及科研工作突出,任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职务,被聘为陕西师范大校的硕士生导师。还有毛宽民、盛保怀,赵育林、李建林等近40人都成为国内重点大学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070101)(陕西省名牌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严谨、务实、创新精神,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代数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分析》、《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育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统计学专业(071201)
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统计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的理科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等工作,为单位的业务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从事统计学教学、相关专业的科研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主要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统计软件与计算试验》、《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学》、《保险精算》、《金融学》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70102)
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主干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概率论》、《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数学软件》、《应用泛函分析》、《信息论基础》、《数据库基础》、《数字信号处理》、《运筹学通论》、《控制论基础》、《线性规划》、《C++面向对象编程》、《数学模型》、《数据结构》、《大学物理》、《常微分方程》、《初等数论》、《矩阵计算及应用》、《离散数学》、《数值分析》等。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物理系,197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宝鸡师范学院并设有物理系,开设有物理学本科专业。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宝鸡师范学院与1958年成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成立了宝鸡文理学院,设有物理系,继续开设物理学本科专业。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增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2000年,在应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理工结合、优势互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根据办学实际及我国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增设了“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3个。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5月,根据系内专业设置情况更名为物理与信息技术系。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新增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4个。
我校于2014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物理教学具有了教育硕士学位培养点,与此同时,物理与信息技术系申报的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也获得学位授予权,从而形成了分阶段、分层次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10月,根据我校办学规模、长远发展、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考虑到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办学层次的提升,学校决定将物理与信息技术系更名为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为我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解放和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和保障,开启了新的办学历程。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在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实际状况以及制约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后,从本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科学研究、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和论证,决定于2015年新增设材料物理专业并招收第一届学生。同时,围绕物理学学科建设和材料物理专业建设,瞄准宝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年引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学历人才,壮大学科队伍,并为材料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从而初步缓解了学院在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学科优势与特色、服务地方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学科物理教育硕士学位点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
目前,物理学专业分别是教育部高等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和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物理实验中心为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为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分析》为陕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学院设有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电子与测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截止2017年6月,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2300余万元。
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力热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物理演示实验室、设计与创新性物理实验室、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形成了大学物理实验平台、基础物理实验平台、设计与创新性物理实验平台、近代物理实验平台、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实验平台和专业扩展实验平台等六大平台为构成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为物理学专业和全校理工科专业的专业实验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材料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并充分考虑相关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系统规划、建设了材料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材料物理基础实验室、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实验室和金属材料表面功能涂层制备技术服务中心,设备资产总值450余万元(其中300万元设备与物理学学科下设科研平台共用),形成了融专业实验、教师科研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为材料物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现代电子与测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电子技术与数字设计实验、测控与虚拟技术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和智能控制与制造系统设计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等五个实验分室,形成了能够基本满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实训和创新实践需求的仪器设备平台及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并构建出了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践模式,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自2009年学校正式启动硕士学位点授权单位申报以来,物理学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得到了强化建设和快速发展,于2011年基本建成了包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四个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并获批为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为省级特色学科。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建设,物理学学科在斑图动力学、非线性理论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研究及其他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形成了研究优势,并围绕物理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强化人才引进与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截止2017年6月,学科成员达30余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学科成员达20余名,建成了非线性研究所、超快光学与光通信工程中心、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室和金属材料功能涂层制备技术服务中心(建在宝鸡市高新区创业园)等四个科研与科技服务平台,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900余万元,为系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争取早日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奠定了基础。近五年来,学科成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30余篇(SCIⅠ、Ⅱ区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厅局级21项。&&&&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的变化,增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并于2011年开始了该学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经过几年建设,在学科队伍建设、研究方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有学科成员2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成员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形成了“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三个二级学科。近几年,学科成员获批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十三五”期间是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确立了以“实现由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转型,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宝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宝鸡大学,进入陕西省高水平大学行列”为发展总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文化铸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制定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为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出了锦绣蓝图,为我院“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更为我院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新机遇。学院将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三大发展目标不懈努力,力争实现物理学学科进入省级一流学科,物理学学科获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授权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及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省级一流专业,材料物理专业成为适应地方支柱产业需求的优势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适应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要、专业特色更趋明显并在全校工科专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新的目标与任务给我们呈现出了新希望、提出了新要求,更为我们坚实前行注入了新动力,我们必须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群策群力、探求创新,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为实现我院“十三五”时期的三大目标,完成四大任务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物理学专业(070201)(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验技能,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富有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进行基础物理教学的高素质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也能够胜任物理学或相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物理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子线路》、《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物理学前沿专题》、《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创新实践与科技制作》、《物理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080702)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学、物理电子与光电子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通讯与信息光学、信息摄取和显示器件,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研究型和工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基础物理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磁场与电磁波》、《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科技与创新实践》及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实训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080301)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测量与控制以及测控仪器设计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能从事测控领域内生产过程中参量自动检测、变换、分析、信息处理及控制,具备工业测控设备及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的设计、工业技术研究和系统设计及使用的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研究型和工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与应用》、《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传感器技术》、《应用光学》、《控制工程基础》、《智能仪器仪表设计》、《虚拟仪器技术》、《精密机械学基础》、《科技与创新实践》及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实训等。
材料物理专业(080402)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适应材料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材料学科必要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应用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材料科学和材料物理专业技能训练,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在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研究型和工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基础物理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制备方法》、《陶瓷材料学》、《金属材料学》、《功能材料学》、《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晶体X射线衍射学》、《科技与创新实践》及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实训等。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是宝鸡文理学院创建最早、师资力量最强和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原宝鸡大学化学化工系,学院始建于1958年,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多次进行过调整。目前,化学化工学院是宝鸡及周边地区化学、化工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化学工程等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拥有化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本科生1400多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学院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39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宝鸡市突出贡献拔尖人才”3人;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拔尖人才20余人。多名教师曾到国外或正在国外访问研修,学院还聘请了国内10余所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现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其中化学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和省级一流学科,化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院还设有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化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化学核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等省级教学平台。
学院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实验室面积共计1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先后购置了拉曼光谱、全数字化的400-MR核磁共振波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傅里叶红外光谱、Quanta 250 G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一大批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学院设有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铁电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鸡文理学院新型润滑材料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先进分子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宝鸡草药研究开发中心等科学研究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5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0项,创新创业项目8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其它各类获奖20余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在Science、Physical Review Applied、Organic Letter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stry of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Tribology International、CrystEngComm、Inorganic Chemistr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40余篇,被SCI收录160余篇。学院每年有近百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成为宝鸡文理学院的考研第一大院系。
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实力,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科研建设力度,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
化学专业(070301) (陕西省名牌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应用化学专业(070302)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81301)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培养硕士研究生输送优秀人才。
主干学科:工程、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与计算》、《化学工艺学》、《化工传递过程》、《工业催化》、《化工分离过程》、《化工仪表与控制》等。
制药工程专业(081302)(陕西省特色专业)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等。
材料化学专业(080403)
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应用、科研开发及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高分子化学》等。
地理与环境学院
地理与环境学院是在1988年5月成立的地理系基础上发展壮大而成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现拥有一级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地理学。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地理学科教育专业硕士授予点(教育硕士)。拥有地理科学、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6个本科专业。2016年在校本科生1370人,硕士研究生87人。
学院现有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1个省级地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陕西省理科实践教育基地、4个基础实验室、5个地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8个教育教学实习基地、15个工科生产实习教育实践基地。创建了地理学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地理学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地理》、《全球变化》、《植物地理学》等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环境学课程群校级教学团队等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实验、实习及科研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与环境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了具有一定学术和社会影响的系列研究成果。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以上项目8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学术论文成果奖7项、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与成果一等奖1项、宝鸡市科学技术奖4项、宝鸡市自然和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17项。
地理与环境学院重视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将灾害科学系列特色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获批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获批陕西省教育厅“春笋计划”优秀课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