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不完整

退化论:基因熵与基因组的奥秘
退化论:基因熵与基因组的奥秘
约翰·圣弗德&著
繁星&&流萤
原价:20元
现价:20元包邮
出版时间:&&&ISBN1
电子版pdf:1&&&&&
本课的目的严格的限于科学,旨在回答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基本公理是正确的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冷静而诚实地做出回答,而不论其哲学或宗教的反响。潜在的哲学影响不可被用来支持或者反对一个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如果我们真诚地寻求真理,就应该下决心以证据为唯一准绳,这是科学方法的本质。
《退化论》作者约翰·圣弗德在书中写道:
现代思想有一个核心前提,即人类只是无意义的自然过程(无指导的进化)的产物。这种学说被广泛传授,而其逻辑结论使我们相信,我们只是些毫无意义的装满分子的皮囊。分析到最后,万事都无所谓。如果这一学说是假的,那么它就是人类设计出来的最阴险和最具毁灭性的思想体系。然而,如果它是真的,它也是毫无意义,正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在当今知识界中广为流传的整个思想体系,其理论基础就是达尔文主义所认为的无指导、无意义的进化过程。
现代达尔文主义的根基,我把它称为“基本公理”。基本公理认为,人类不过是随机突变加上自然选择的产物。在我们的学术界,基本公理被广泛地传讲、广泛地接受。它是不断念诵的经文,在每个大学校园里无尽地重复着。很难找到哪个大学的哪个教授会考虑(或者应该说敢于)去质疑基本公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曾经相信生命不仅仅是化学反应的年青人在大学里失去了信仰。我相信这也造成了我们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所看到的普遍的自我毁灭和自我抹黑行为。
如果基本公理是错误的呢?如果有人能证明基本公理是错误的,那就必然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并深刻地影响许多人的生活。因为他将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在我职业生涯的后期,我做了一件对于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来说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我开始怀疑基本公理。我这样做的时候怀着极大的恐惧和不安。我知道自己是在反对现代学术界的至圣神主牌。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导致自己被驱逐出学术界。我虽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应用遗传学)已取得相当的成就和认可,但这样做将意味着冒险跨出我自己的那一小块安全属地。我将不得不开始探索一些重大的问题,包括我以前一直凭信心而接受的理论遗传学的某些领域。我觉得自己不得不去做这一切,但我必须承认,我已做好了可能碰壁的准备。然而我逐渐认识到,在基本公理周围构筑的看似强大而无懈可击的堡垒其实是座纸板房,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基本公理其实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理论,事实上,它根本是不攻自破的。它表面的无敌大多来自于恫吓、烟雾、和镜影。基本公理赖以立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真正的信徒”们对于无所不能的自然选择的一种近乎神秘的信仰。此外,我开始看清,这种对于自然选择的根深蒂固的信仰,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对某种意识形态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只能被称为宗教。我开始意识到(再次伴随着惶恐),我可能会冒犯一大批人的宗教。&
要质疑基本公理,我需要重新审视自以为了解的遗传学的几乎所有内容。这是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心智上的努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改变起来是非常缓慢的(而且,我还要加上“痛苦”二字)。最终我彻底推翻了自己以前的理解。几年的自我斗争使我确信基本公理是绝对错误的。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相信,对于任何有理性、思想开放的人来说,基本公理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到这一点即让人振奋又让人害怕。我意识到,我有道德上的义务公开挑战这一至圣神主牌,但我也意识到这会让我遭受学术界大多数同僚的强烈蔑视,更不用说来自其他权威的激烈反对和愤怒了。
我该怎么办?我已确信基本公理的阴险是无人能及的,它对无数人的生活具有灾难性的影响。此外,我进行的每种客观分析都让我确信公理显然是错误的。所以现在,无论会有什么后果,我都要大声地说:皇帝没有穿衣服!
我敬请读者仔细思考这个重大问题,您真的是毫无意义的一大包分子吗?仅仅是随机分子突变和繁殖过滤的产物吗?我请您对一些非常有挑战性同时也让人兴奋的问题开放您的心智。我认为,如果您愿意稍费脑力,随我思索一些简单的论据,我就能说服您,基本公理是假的。您能想象比这更激进更能解放思想的事情吗?如果基本公理可以被证明是假的,这对您自己的生活乃至您周围的世界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基本公理是错的,就必有一个出人意料但又非常现实的后果。仅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人类基因组必会随时间而不可逆转地退化。&只有当某种未知的基本力量能对抗我所谓的“基因熵”时,基因组的长期稳定才成为可能。
导读(以下内容使用链接):
约翰·圣弗德博士任康奈尔大学教授已愈30载。他早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取得植物育种和植物遗传学博士学位。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期间,他曾在纽约州立农业试验站培养研究生并开展遗传学研究。期间圣弗德曾使用传统方法培育新作物品种并随后投身于植物基因工程这一新兴领域。圣弗德已有100余篇科学出版物面世并取得数十项专利。他早期在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包括三项发明,生物爆破(“基因枪”)法,抗源病原体,和基因免疫。现今世界上一大部分的转基因作物(就数量和面积而言)使用的是由圣弗德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明的基因枪技术。圣弗德同时也从他的研究中创建了两家生物技术公司,生物爆破公司和圣弗德科学公司。圣弗德仍然是康奈尔大学客座教授,但基本上已经退休。他现创办了一家小型非盈利机构,牧我羊基金会。&&通过牧我羊基金会,圣弗德在过去的14年中从事理论遗传学和生物信息论方面的研究。&
第一章 生命之书从哪里来?
第二章 随机突变是好事吗?
第三章 多少突变才算太多?
第四章 全能的选择来拯救?
第五章 基因组选择可行吗?
第六章 进一步审视噪音
第七章 克劳理论能救命吗?
第八章 人类可以自救命吗?
第九章 自然选择能创造吗?
第十章 果然是向下沉沦?
译者引言&&流萤
达尔文在《人的发源与性别选择》一书的结尾处写道:“人类为升到了有机界的巅峰而感到骄傲是可以原谅的,虽然这不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既然他是如此升到了这个地步,而非一开始就被放在这里的,这一事实或许会给他一种希望,就是在遥远的未来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马丁·李斯爵士(Sir&Martin&Rees)在泰德网站(Ted.com)上谈到太阳末日的时候说:&“(当太阳燃尽的时候),世界上存在的任何生命和智慧将与我们截然不同,其差异就如我们与细菌的区别。”&我国的文豪鲁迅、林语堂等都曾深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而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代。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曾欣赏林氏关于改祖先崇拜为子孙崇拜的革命性建议。可是在本书中,&康乃尔大学杰出的遗传学家圣弗德博士却总结近几十年来遗传学的发现,&尤其是最近对人类基因组(人体细胞内的全部基因)的直接观察,提出人类正在不可逆转地退化。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甚至可能面临彻底的绝种!&
结论似乎惊世骇俗,证据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类基因变异之快超出早年遗传学家的想象。半个世纪以前遗传学家还以为每代每人产生不到一个突变。但这个数目与时俱增,到2000年前后普遍认为每代每人新增的点突变为几百个。最近几年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更发现每个人都携带着与生俱来的成千上万的突变。如此高的突变率怎能不让我们为人类的基因组担忧?&其次,绝大多数突变是轻度有害的。由于遗传信息的精密设计,突变意味着对信息的破坏。随机突变从来不会产生有意义的信息。但由于基因组在设计上的冗余和机体强大的缓冲能力,大多数的突变并不会立即影响机体的功能,&而是在子孙后代中潜移默化。单个突变常常无关大局,但数目众多的突变却使我们的基因组逐渐朽坏。个体衰老就是突变的一个后果。正是由于人体80万亿个细胞中日积月累的突变,你我不知哪一天发现自己青春不再。由于生殖细胞中的突变代代相加,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不知哪一天也将日薄西山!第三,自然选择对人群中数不胜数的突变基本上无能为力。选择是对抗突变的唯一力量,但所谓选择不过就是差异性繁殖,即有的人繁殖率高,有的人繁殖率相对地低一些。选择排除一个突变的效率有赖于该变异对个体繁殖能力的影响。有多少突变真正决定着一个人所生育子女的数目呢?那些子孙满堂的人的基因组就一定比别人的优秀吗?而且由于好基因与坏基因在基因组中紧密连锁,好坏之间就更难解难分了。每个人都有好基因,每个人都有坏基因,你我的基因组总的来说是半斤八两,生育子女的多少全看个人选择和机遇了。第四,即使有利突变会偶尔发生,也很难通过自然选择让它取代群体中的非突变基因。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经选择而改变是如此缓慢,而有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随机漂移是如此迅速,要靠选择有利突变来改善人类的基因组犹如螳臂挡车。
自然选择只着眼于个体的生育能力,而基因突变却是在分子水平上,两者之间相隔着多重的缓冲屏障。本书中有一个制造加工厂的比喻,自动组装生产线起始处是一个高度近视错误百出的程序誊写员(细胞核内的基因复制),组装线末端有一个高度远视大大咧咧的质量控制员(自然选择),全靠这两位老兄怎能不让“进化”出的产品质量每况愈下?除了致病、致畸、致死的少数突变,大部分突变因损害轻微(接近中性)而为选择所忽略,在人群中代代积累,逐渐地、不可逆转地侵蚀着人类基因组中的有用信息,使基因组的混乱度增加,这就是本书作者所称的“基因熵”。如热力学中的熵一样,基因熵在自然过程中只会增大,不会减小,基因组一步步走向无序,信息趋向于零。正如汽车外壳的锈蚀和零件日复一日的磨损导致整部车子迟早寿终正寝,基因组信息消失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物种灭亡的过程。
本书的逻辑特点是定量分析。除了突变率、突变的“适合度效应”(即突变对繁殖率的影响)、基因频率等,作者还分析了选择的代价,而这一点正是进化理论家所经常忽略的。选择的代价就是过剩的人口。不要以为当今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口,切记自然选择的对象不是整个人群,而只是有繁殖能力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后代。为了淘汰有害突变,携带突变基因的人口必须夭亡、独身、不生育或者少生育。不消说我国和多数发达国家因生育率低已经出现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全世界的平均生育率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盈余人口以淘汰如洪水猛兽而来的众多突变。因为突变数目大但盈余人口有限,针对每一个有害突变的实际选择力度(淘汰人口的百分比)只能很小,否则就难以维持繁殖人群的数量,反而会加快人类灭绝的步伐。基因组的迅速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相对松弛最终势必导致生育能力的下降,而低生育能力又使选择淘汰成为奢谈。这种恶性循环叫做突变熔消,这正是目前濒危动物所处的尴尬境界。谁知人类离突变熔消还有多远?作者在“人口爆炸”的今天谈人类灭绝,&听起来好象痴人说梦,但科学的事实不容忽视。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考察了各种环境和生物学噪音对选择的干扰,刨析了旨在挽救达尔文主义的选择理论,并指出了人工选择的不可行和克隆人的无济于事。圣弗德博士以自己多年科学研究中练就的敏锐目光和严谨的思维分析,捅破了“突变加选择”作为人类基因组的创造者兼守护者的神话。
人类基因组的来源和维持机制,是基因组研究中最大的奥秘,但很多科学家被新达尔文主义蒙蔽而对此视而不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遗传学家都赞同本书提出的观点(其实一些人有同感却没有这个勇气),但基于圣弗德博士对遗传学和农学的突出贡献,基于本书所列举的事实、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每一位生物学专业人士,每一位学过进化论的人,每一位对人类未来感兴趣的学者,都应该仔细研读这本《退化论》。读过此书以后,您对现代生物学的重大发现、对遗传性和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一些耳熟能详的达尔文主义教条、以及对人类的未来走向,必会有一个新的视角。
流萤曾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美国俄亥俄大学生物学博士,现在维斯康新州一所私立高校任教。
约翰·邦穆伽德纳博士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科学企业开启了一扇门,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小人国。在这个国度里有一个自我复制的自动化工厂。工厂里各部件以每分钟上万转的速度运行,有自动化包装标记系统,有运输和分配系统,更有复杂的监测和反馈控制系统。这当然就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世界。在活体细胞中,数以万计不同类型的复杂纳米机器上演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化学壮举。在如此复杂的细胞之上,还有同样复杂的由万亿细胞惊人地协同运作的有机体。在高等生物中还有一个由万亿神经交错连接的大脑。面对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复杂性,善思考者自然会问:“这一切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被本书的作者称为“基本公理”&(那就是,生命不过是偶然性的突变经过自然选择筛选而来)。
《退化论:基因熵和基因组的奥秘》对于“基本公理”的基础做出了探索性的分析。它着重讨论了决定生命之惊人复杂性的基因软件。作者指出,在高等生物,当然也包括人类,基因信息的总体(称为基因组)是巨大的。基因组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也极其复杂,充满了环路和分支,基因与基因层层控制。在许多情况下,同一个基因字符串在不同环境中可能传达完全不同的信息。&如此惊人的信息结构是怎样发源的显然是个重要问题,但作者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面对每一代人中新产生的大量有害突变所造成的不断侵蚀,人类基因组何以竟能保存下来?
本书作者是一个职业遗传学家,但他承认有许多年他并没有发现基本公理的理论基础存在严重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接受了这一理论,主要是源于对权威的信任,而不是真正个人的理解。作者觉得自己当时别无选择,因为他那时候认为这个抽象而且高度数学化的领域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评判能力。直到后来,他才开始意识到公理所依赖的关键假设在严谨的分析面前是多么的不现实和脆弱。作者认为,今天大多数职业生物学家们正像从前的他一样,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基本公理存在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公理的基本假设无论在研究生课堂里、研究生教科书中、还是在专业文献中都没有经过认真的评判。
群体遗传学家为生物学界提出的理论模型虽然披着高雅的数学外衣,但在其根本上却有很多不合理的假设。基本公理正是依赖于这些假设的支撑。大多数职业生物学家正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群体遗传学主要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试图说明基因突变是如何在其出现后一代代遗传下去,以及突变如何影响每一代中个体的生存。自然地,这些理论模型的现实性主要取决于它们所依赖的假设的真实性。在本书中,作者揭露大部分已经使用了75年的最关键假设都具有明显的不现实性。就如作者在他初期的职业生涯中一样,大多数职业生物学家对于基本公理的信心正是来源于这些理论模型的推论,尽管这些模型是基于不合事实的假设。&今天多数生物学家们并不知道他们在研究生院里学到的这些群体遗传学的结论已经经不起科学的推敲了。&因此大多数人很难想象,如果从现实的假设出发,群体遗传学实际上恰恰否定了基本公理。
《退化论:基因熵和基因组的奥秘》精辟地解析了基本公理的不实。它的写作风格既有挑战性又简单易懂,对于遗传学或生物学略有了解的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与此同时,书中翔实的内容和完整的文献足以让受过最高训练的生物学家严肃地反省他/她对于基本公理的一贯信念。我认为此书值得全世界每一位生物学专业人员和生物学教师阅读。该书有可能让整个学术界的观点发生深层次的变革。
约翰·邦穆伽德纳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地质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劳山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理论部从事了20年的研究工作。他还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信息理论并认识到信息理论对生物系统的影响。&他是复杂数值模拟的专家。
第一章&生命之书从哪里来?
当我们意识到基因组的高级维度,相信我们可以接受卡尔·萨干经常讲的:每个细胞所包含的信息比国会图书馆还多。确实,人类的生命比所有人类技术的总和更复杂!这一切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如何被维持的?这就是基因组的奥秘。
关于生物信息来源之问题的标准答案是: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了所有的生物信息。这就是新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基因组(说明书)是从某些最简单的原始基因组经过一系列的突变(印刷错误)和多次自然选择(选择性复制)而来的。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公理。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是因为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随机突变经历了一个作用于整个生物体水平上的繁殖筛的不断过滤。什么是公理?公理就是一个不可测试而要凭信心接受的概念,因为它在一切有理性的人看来是不证自明的。在此基础上,它被认为是绝对真理。在本书中,我将敦促读者发问:我们应该接受今天的这个基本公理吗?如果基本公理被证明是错误的,那就意味着我们现今对生命历史的理解也是错误的。这将导致一个重大的模式转变(模式转变即统领群体思维的基本概念的改变),从而使人们重新审视构架现代思维的许多根深蒂固的概念。
我们应该从一个诚恳和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基本公理。我想提一个坦率的比喻来准确地描述今天我们这个基本公理的特点。我的比喻讲的是交通方式的演变,如下所述。
在我们的红色小拉车的比喻里,最原始的基因组编码了组装第一辆小拉车的说明。这个简单的基因组说明书由一个隐形的机械记录员抄写,目的是复制更多的说明书。每本新复制的手册被用来制造新的红色小拉车。然而这位记录员并不完美,他会抄错。所以每一辆新出的小拉车都不同,而且各有一本独特的说明书藏在车底。当第一批小车废旧了,它们的说明书也被抛弃。新的说明书只能用还没有废弃的前一代小车的说明书不完美地复制。因为说明书的复制是接续性的(而不是从最初的原始版本而来),每一本手册都含有长期积累的误差,据此而制造的小车也开始变化,形态各异。当然,累积的误差就是突变的比喻。
也许你对这个比喻有些不安?无疑你意识到我们所说的是一个衰退的情形。信息不断流失,说明书不断降级,小拉车的质量也无疑越来越差。最终整个系统将崩溃,手册完全无法读通,有用的小拉车也会绝迹。我们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详细考察突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
现在要介绍我们的英雄,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像一位法官,或质量控制员,他来决定哪些小拉车是适合进一步复制的。作为法官的自然选择告诉记录员不要复制较差的小拉车的手册。这就是选择性繁殖(繁殖筛)。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从来不直接选择好的说明书,而只选择好车子。由此看来,问题就出现了。突变是复杂的,且发生在分子水平,但选择只能在整个生物体的层面上进行。记录员和法官各自独立工作。记录员几乎是瞎眼的,在分子水平上工作,因为高度近视,他只能看到他所抄写的一个个字母。这个法官也是几乎瞎眼的,因为高度远视,他从来看不见手册的字母,甚至看不见小拉车的各个部件,他看到的只是车子的整体相对性能。
记录员坐在自动组装流水线的开端。他盲目地、不精确地为自动生产线从旧程序复制出新程序,一个字一个字地抄。而质量控制员检验装配完的拉车,根据整车的性能判断好车劣车。他选中的拉车的程序被交给记录员抄写,用作下一轮组装。
用这种方法,许多有缺陷的拉车可以被排除了,说明书中的大多数错误也可以认为被排除了。更令人兴奋的是,有些罕见的拼写错误可能会造成更好的拉车,因而法官可以指示记录员选择性地复制这些更好的说明书。进化的过程开始了!
让我们分析一下选择过程作为改善基因组信息之机制的可行性。说明书里的信息不仅要被这一过程所改善,而且也会被扩展。如果这位不完美的记录员偶尔多抄写了一页(重复),那就开始增加信息了。当然重复的一页并不是什么新信息,它肯定会混淆和干扰手册的阅读。然而,法官只允许从好的拉车那里复制其手册。所以,坏的重复应该被排除了,而无害的重复可能被保留。这些无害的重复也将有复制的错误在里面,有些错误或许能够产生有用的新信息,比如为拉车制造新的功能性部件。只要稍作想像,不同的重复内容通过拼写错误可以渐渐进化,并编码全新的东西,如一个内燃机、机翼、或电脑导航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预测一辆红色小拉车能够通过一系列抄写错误,逐渐演变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甚至一架航天飞机。
但这个比喻还不够,因为一个人的身体要比航天飞机复杂得多。事实上,我们的表型组(整个身体包括我们的大脑)之复杂程度无法估量,远超过任何人为的技术。如果我们想像小拉车转变为一艘带有超光速引擎和模拟环境舱的星际飞船(图1a-d,第15-17页),这个比喻或许会更贴切些。&基本公理教导我们,拼写错误和选择性复制能够同时演变出一套装满图书馆的制造说明书(基因组),和一个星际飞船(表型组),如图1d所示。
现在我们必须问:拼写错误和选择性复制真的有此魔力?要评估基本公理的可信性,&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选择的含义。整个过程并没有智能的参与。这个记录员不过是一套复杂但毫无理智的分子机器,只会盲目地复制DNA。法官也不过代表着某些个体比其他个体更能繁殖的趋势。许多人下意识地把自然选择看作一种超自然的智能。但自然选择只是描述一个盲目和漫无目的的过程。要明白我们的记录员和法官既没有远见也没有智力。他们的智商总和为零。
生物进化的基本公理宣称在没有智能、目的、或设计的情况下,印刷错误和有限的选择性复制能够把一辆小拉车改变成为一艘宇宙飞船。这多么不可思议?你认为可信吗?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基本公理之下,这艘宇宙飞船根本没有经过预先设计,甚至上帝也没想过。整个过程纯系偶然发生。宇宙飞船只是一个突变的拉车。然而这是基本公理最好的比喻。唯一的不足是人为的技术难比生命的复杂性,而人造信息体系也难比人类的基因组。
这个比喻与道金斯(Dawkins,1986)所描述的假像截然不同。著名的道金斯争辩,用一个像儿童游戏一样简单的过程,得出“我觉得那像一只黄鼠狼”这句话。但这个比喻是把一个预先设计的信息系统地显示出来。在道金斯的模式里,要表达的信息和得到信息的方法都是经过智慧设计、巧妙构思、仔细琢磨、目标明确的。不仅如此,他的选择方案能够直接选择基因型(拼写错误)而不是表现型(拉车性能)。简而言之,道金斯编写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从一串随机组合的字母开始,字母数量与“我觉得那像一只黄鼠狼”这句话的字母数量相同。他的程序随机“突变”(更改)字母。当某个位置上出现一个新的字母与“我想它像只黄鼠狼”里的字母吻合时,程序便选择“改进”这个句子。显然,不用多久这个程序就能制造出所要的这个句子。然而,要使用这个简单的程序,道金斯还得小心设计“复制速度”,“突变率”,以及其他的参数以便达到预期目的。这个程序是为了证明经突变/选择而进化的必然性(不需要任何智慧设计)。道金斯显然使用了一个智慧设计的计算机,又以他自己的智慧来编程,来优化程序,甚至来设计一个预先选定的句子。基于这些原因,道金斯的说法不能实实在在地用来为基本公理辩护。(因为基本公理不允许使用任何智能、目的、或先见,而且也不允许直接选择拼写错误)。
在本书中,我们将考察遗传学的一些基本层面,来判断关于人类基因组的已知事实是否与基本公理相符。读下去,如果你感觉到基本公理从各个方面看来不再是一个明显的真理,那你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否定它的公理性。如果基本公理不再成其为公理,它就应该被视为尚未证明的假说,是可以证伪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睡觉老觉得有汽车声,为什么会这样的_百度知道
睡觉老觉得有汽车声,为什么会这样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那要问你自己了,不过一段时间后就好了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06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不完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5‘UTR扩增不完整
5‘UTR扩增不完整
作者 龙城112
那位大神能够给予帮助,我扩增一个基因的5‘UTR,但总是扩增不完全,差300bp左右,请问用什么方法能够有效的完整的扩增5‘UTR,谢谢!
我记得师母跟我说,这个扩不全,她说要用takara自己的5'试剂盒,所有操作都在RNA水平上,不过现在停产了,我不做转剧调控,不太懂,估计你只能提高模版RNA的质量了
我用过takara的&&5’-Full RACE Kit with TAP这个试剂盒 不过现在官网没的卖了 官网上有替代品 至于替代品能不能扩增完全,我就不知道了 ,
3'utr是连续的,不像CDS区那样需要多个外显子拼接,因此可以直接从基因组扩增。5’utr我没做过,楼主可以看看是不是可以从基因组直接扩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再生产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