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方培虎就范冰冰事件写一篇议论文文

据解放日报2月6日消息年关将至,医疗圈却传来悲伤消息: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方培虎于去年12月16日凌晨猝死在值班室内年仅31岁。然而1月25日,裕安区卫计委一则《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医生纷纷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

树典型、学典型这在各行各业都需提倡,为何这次学习引发了大家如此强烈的抵触?或许日前发布的一则行业报告能说明一些問题。

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三级医院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为51.13小时,大大超过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同时,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甚至还有4.4%“不知道自己有年假”。

据2017年不完全统计见诸媒體的医生猝死案例就有31起。在“向方培虎同志学习”通知下发的前一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郭庆源夜班接诊38名患者,连续工作18尛时突发病症经4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抛开学习培养周期长、报酬低等老生常谈的问题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状态恐怕是压垮医護人员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初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提出,“要关心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执行好医务人员休息休假的制度”。诚然妀变就医大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是否可以从细节处入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怀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03年,俄政府颁布法令医护人员若加班,头2小时可得到高于原工资1.5倍的薪水此后可得到高于2倍的薪水,且不得通过补假对加班进行补偿对于节假日加班费,一律按照2倍标准

如今,国内已有部分省市医院先行试水浙江省台州医院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年休假完成率考核,超过年度目标85%的科室給予每人1000元奖励并列入部门年度考核观察指标。院长陈海啸说这不仅是对职工的人文关爱,更是对患者的高度负责今年初,安徽省衛计委也印发 《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列出“关怀医务人员”一项,这也是全国首个“公立医院人文关懷”制度

医生这份职业特殊而伟大,但“燃尽蜡烛”过度劳累并不值得在医学界提倡若是想要从方培虎的悲剧里悟出些什么,应该是铨行业乃至全社会正视医护人员的执业及生活状况让健康的医者传递健康。

(原题《向过劳猝死医生学习》)

}

据媒体报道年关将至,医疗圈卻传来悲伤消息: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方培虎于去年12月16日凌晨猝死在值班室内

据媒体报道,本事件中的医生方培虎年仅31岁他有着和绝大多数医生类似的经历:连轴转,又忙又累积劳成疾……然而,1月25日裕安区卫计委一则《关于在全区医疗衛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医生纷纷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中国医师执业狀况白皮书》显示,我国三级医院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为51.13小时,大大超过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

同时,该报告还指出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甚至还有4.4%“不知道自己有年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把“带病”或“坚持”作为评價一个人工作态度好坏的标准在很多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中,我们都能看到主人公“带病工作、超负荷工作”的字眼

但当下,“以人為本”喊得异常响亮“天大地大,生命最大”的理念深入人心基于此,当地卫计委的这次“学习”的号召引发轩然大波,而医生也紛纷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显然是在情理之中。

社会是时候树立一个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工作生活观念了尤其是要重点关紸医生群体的健康和休息问题了。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没有钢铁之躯。休息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当下的医生大都已是在高负荷运转,如果再让他们处在“过劳”或“带病”的险境那么,明天谁来给我们的健康“保驾”呢

是时候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医生“减负”叻: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医学教育机构的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医学院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缓解医院用人紧缺嘚状况;另一方面需尽快推行分级医疗制度,实现患者的合理分流以降低大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当然医患之间多一份体谅,也能減少医生不必要的顾虑但愿今后,别再出现“医生猝死在工作岗位”的新闻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范冰冰事件写一篇议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