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教学数学活动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教育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东营区第三中学教育集团|教学教研|学科资源
欢迎来到东营区第三中学教育集团!今天是:日&&(农历二月廿一)&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时间:日 &&作者:教务处1&&&&来源:转载&&&&阅读:328次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词,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1]。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旨在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为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生活服务。
转变育人理念
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2]。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时刻保持“全人”思考,不能只看见“部分”而忽略了“整体”。它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科素养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把握教育实践的方向,由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人”出发,经过各个环节的具体实践、反思,最终再回归到“人”――培养出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具体研究学生,探究他们的政治角色、社会责任、人性品格、素养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成长的潜质和可能性,注重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理念,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当前的学校教育就如有人所说:“老师,对不起!我把您教的都还给您了。”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思考与反思,我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甚至还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好伙伴。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仅仅是帮助者与好伙伴。那么作为一个好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养至关重要。什么是人才?是听话,成绩好的就是人才,还是有独立思考但淘气的孩子是人才?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除了在课堂获取知识,还可以在课外或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提升责任感与幸福感。所以,提升教师素养是关键。
二、提升教师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备受关注时,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个问题,即教师的素养。因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核心素养在教科书中呈现的隐蔽性与拓展性,教学目标中素养目标的模糊性与延续性,以及学生评价指标的内隐性与动态性等,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当改革理念研究的参与者;教师要继承已有的改革成果,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行动者,要主动将学生核心素养转化成“可教”的内容;又要做好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衔接,因此要做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缔造者,而非原有课程教学目标的执行者;教师要做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的改良者,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相应评价标准,对学生评估的现有指标进行改良和优化,开展个性化学习诊断与“学会学习”专门指导[3]。由此可见教师素养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相应地要快速提升。
三、着力教学实践
首先,研究学情。教师上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上课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情感的灵动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备课要为学生着想,为学生量体裁衣,要适合学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备课时,教师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备课标和备教材是基础,是为学生服务,备学情才是重点。所以,真正能够驾驭教材过程的高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结构服从于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全身心、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其次,活用教材。课程是培养人的重要载体,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师学科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底线;同时也承认教师是课堂教学决策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课标与教材,在正确领会课标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课堂教学。因此,吃透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关键。但教材是死板的,教学活动是灵活的。在使用教材上,要坚持灵活性、创造性,实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真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体验者和实践者,成为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材料,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教材。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变通、调序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教师应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何种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考方法。
再次,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是师生活动交流的场所,课堂上学生活动如何进行评价?引起本人关注,恰逢此次丹阳中学进行改革,学习南通模式。多元智能理论(MI)早在1983年就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它们之间有某种程度的不谋而合。具体流程如下:设计活动方案――学生活动单:教师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整理知识结构,梳理出教学主线及教学核心价值,设计学生活动单。课前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活动单的学习内容。分组学习交流――学生活动展示:课堂上分组,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集中让学生展示各组成果,各组成员可以补充完善,其他小组也可以补充与完善。学生活动评价――评价体系设置: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那就涉及到评价体系的设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设置了学生活动评价体系。该体系总分值为100分,共有十项内容,每一项10分,由每一小组组长打分,得分排名,颁发流动红旗。总之,以活动单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体现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活动为载体,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原则与精神,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将会大有裨益。
最后,凸显主题。教学主题是统领一课的核心,是教学应该完成的主要目标,往往也教学中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3]正如傅元根老师所说:“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在教学主题的引领下,资源的开发、重点的确定、材料的使用、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都有了中心,课堂教学就有了灵魂,对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提高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而且,恰当的教学主题,对实现历史教学核心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诉求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教学境界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公民,经过数十载的学校教育,有没有真正学到对他有帮助的东西?学了几十门学科,这些学科学与没学有什么差异?该学科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需要学科教师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4]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要当好经师,又要当好人师。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做到教书与育人两不误,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又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素养不断进阶、提升。教师要变教学视角为教育视角,突破传统的知识视野、课堂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田,给学生适合的教育。
版权所有:东营区第三中学教育集团&&&&&&&&&&&&&&&鲁ICP备:号
站内搜索:
东营区三中教育集团公众号
东营区政务公众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5年电大本科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指导考试小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深聚焦)
本报记者&赵婀娜
日06:37&&来源:
原标题: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深聚焦)
  近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将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诸多方面。
  9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以“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召开,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究竟为何要提“核心素养”,它又将如何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将如何影响一代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
  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3.0时代”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如此阐释当下世界各国对于核心素养关注的内在动因。
  刘坚介绍:对于“核心素养”一词,尽管不同国家的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那么,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当下提及核心素养的意义是什么?核心素养与以往我们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t教授看来,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值得关注的是,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教育领域内依然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课程体系评价标准不明确,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等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通过各部门协同配合,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深层次的改革。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既然核心素养的提出至关重要,那么,核心素养的内涵又该如何科学界定?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其中,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十八个基本要点则从更细微的角度对核心素养予以阐释,其中不少要点直指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让人眼前一亮。如提出“批判质疑”,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提出“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再如,提出“珍爱生命”和“健全人格”,要求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针对当前遭诟病较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次核心素养的框架也正式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关键词,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
  对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林崇德介绍。
  以评价做抓手,推动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
  核心素养如何落实,记者发现,这是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育实践者思考最多、挑战最大的方面。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学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
  正因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反映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其落实也就变得格外不易。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缺一不可。
  为此,张卓玉督学建议:“基层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专家们一致认为。
  对此,在刚刚召开的“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指出了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赵婷玉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许多深入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线的老师都会有类似感受:一方面,广大教师在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努力,可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唯分数论、过度关注升学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等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二者之间似乎存在一个较大的落差,让教育改革的推进,如素质教育、减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的个性化等步履艰难。缩小乃至消除这个落差,让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贯穿到学生的实际获得中,也成为一个重要且亟待破解的难题。
  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希望在高位的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相对照,使得教育评价始终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推进。
(责编:崔东)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智慧云”
两年前,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藏族女孩央金,每学期最大的期盼就是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那时候像盼望过年似的,每次去上课都很新鲜,我们班级的老师要‘舌战群儒’,才能抢到一次机会。”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出炉
7门学科内容调整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调整了考试内容。9门学科中,除英语和思想政治内容不变外,其他7门学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调整。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来源: &责任编辑:小易 &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B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  [2]曹祺,姚锦祥.关注史料证据价值的试题设计和教学要求――以上海卷“丝绸之路”题为例[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  [3]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设计
当前位置:>>>>>>>>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已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其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指导下来进行主题的开发与设计非常关键。
一、综合实践活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极大地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概念,确立了开放、整合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即课程内容来源,指一切具有教育价值并能被纳入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各种物质、精神和人力因素。其形态包括精神、事物、人员三个方面;其范围包括学校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三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整合性、地方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
首先,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内容不是以传统“课文”的形式而是以若干“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主题又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了各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和融通,增进了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开放性。课程内容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体系的局限,开放到学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和实践活动之中,开放到学生的实际经验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课程的开发、主题的确定以及课程的实施全过程;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第三,整合性。课程内容向学生呈现关于个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世界,每个方面、每个领域、每个主题都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各个学科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中,不是以分割的拼盘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融合的整体的形式出现,从而实现各科知识的整合,消除学科的隔阂,增强学科间的沟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健康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地方性。课程内容不应是国家钦定、全国划一的,而应当是根据我国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特色各异的特点,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从学校师生的实际生活(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概念有别,它是师生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生活活动的总和)出发,密切关注学校师生生活的社区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顾及时令、节日及政令,尽量就地取材,突出社区实际,体现地方特色。
第五,实践性。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在课堂和学校的围墙内而是在师生特别是学生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及广袤的社会范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并实现课程的价值。课程内容组织应有利于学生亲历亲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实践,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各种实际行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等操作实践性活动和“想象”、“反思”、“体验”等情感体验性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和训练动手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生成性。课程内容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它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的局限;“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只提供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具体内容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去充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应当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这种课程资源观极大地拓宽了对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的认识。第一,过去,人们简单地将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狭隘地理解为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科目及其教科书中的知识,课程资源仅限于学校课程,自然、社会中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人的、物的和意识的资源均未被纳入教育资源范畴,他们的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第二,课程活动被认为只是学校及其人员尤其教师的责任,课程教学主体仅限于学校师生尤其是课程教材的编制人员,不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广大家长和社区相关机构及其实践活动人员也认为课程活动于己无关;第三,课程实施即教学的范围被限制在学校课堂这个狭小封闭的空间范围内,课程教学方式被片面地理解为学校师生之间的授受“主—从”式活动,从而对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开放性及其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够。由于学校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及其与社会的隔膜,社会的课程资源拥有者缺乏为学生、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支持学校的活动,造成严重的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第四,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现在,人们认识到,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广泛,同时能够根据某种教育目的或需要进行整合的,它们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和自主设计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主题及其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和方式进行。这是它与学科课程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以课堂为展开途径和形式进行的显著区别。它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各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而没有课程标准、教学全国及师生通用的统编教材,各地各校可以根据《指导纲要》及《实施指南》的要求范围组织编写(也可选用外地组织编写的)适合本地本校师生分别使用的材料(教师用的称为《教师指导用书》,学生用得成为《学习包》),两者在编写体例上有很大区别,而且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甚至每个学生都制订具有班级、个人特色的个性化活动方案;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性和活动创生性,这种资料或方案也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非执行不可,而只是作为活动实施的参照而非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各科学习中、从日常生活中、从活动情境中、从各种课程资源中去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制定新的计划,并且应当承认这些新的目标、新的主题、新的计划的合理性及其存在价值。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问题,在《学习包》中,类似于传统教科书中的“课文”。二者的区别在于,“课文”是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主题”则是以广泛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课文”知识是以分科的形式呈现,“主题”经验则是以融合的形式呈现;“课文”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课堂里封闭性地进行,“主题”的活动虽然也沿用传统“教学”的名称,但它不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在包括社区和家庭的开放性的广阔空间里进行的,而且从根本上不是教师“教授”的即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探究发现”学习方式进行的。
“主题”更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用书“学习包”中,尽管围绕课程内容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设置了一些主题,但这些主题仅仅是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性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在主题的引导下并围绕主题展开的实践活动过程,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课程资源只提供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不提供具体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以“主体”形式呈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提供了“主题”需要选择的广阔范围,“主题”则是其课程资源的凝练表现。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对于中小学校师生尤其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不知从哪里做起。结合各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设计的经验,笔者以为,首先,必须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的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和联系显示日常生活等原则。其次,应当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探索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当代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实施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历次课程改革特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发展趋势。再次,应当以当代社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客观依据,以当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特别是当代课程理论为理论指导。再其次,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人格、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说来,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及其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本校所处的教育层次及其特色与现有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特长自行选择适当内容范围,确定合适主题;应当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加以整体设计。
其次,应当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与“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文化、教育等都是主题的不竭源泉。
第三,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重视那些来自中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以便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实施;应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情趣盎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展现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第四,应切实保证并提供尽可能多的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参与实践,自主活动,动手操作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切忌学科化、课堂化、理论化倾向;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开放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多元自主的实际锻炼、展现才干的机会;应能帮助师生转变传统“授受式”教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促进学生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及其完善健全的经验结构。
第五,可从某一指定领域切入或从各学科知识出发,但其设计及其实施都不宜受学科知识体系或领域的局限,应恰当地跨越并整合各学科知识,从其他相关学科或领域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并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以便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全面体验。
第六,教师或指导者应预先实地考察,考虑实施的可行性,以确保主题活动顺利、有效而安全地开展。应考虑课程资源的特点、学校现有师资、设备、场所以及当地社区的其他条件,要充分利用或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行动,共同实施,以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三、主题开发与设计策略
(一)充分发挥各类课程主体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科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题活动的设计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价值;应当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的发展,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还应当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学生不仅应当接受人类传承下来的丰富系统的文化知识,而且应当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真正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其次,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机构人员的作用。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校师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帮助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即学生家长和社区机构工作者不仅应当提高为教育发展、课程改革服务的责任意识,而且应当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全社会都应当树立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各类社会资源只有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本次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综合实践活动是典型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开发与管理的课程。在其开发、实施和实施过程中,国家负责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各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不制定该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不组织编写师生共用的统编教材;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的开发、设计、编制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
地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范围,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教育等都是活动主题的源泉,组织编写(也可选用外地组织编写的)适合本地区师生分别使用的材料。
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将活动主题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为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使其发展更有特长。
(三)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序列化、层次化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师与学生,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技能,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指定活动领域等方面实现融合与统整,这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要求,更是社会协调发展、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首先,必须加强各科各领域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内容领域及其主题范围既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又要注意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主题的贯通;既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要保持本领域活动的实践特色;还要将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内容的选择可从各学科知识出发但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而有利于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价值并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要把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和实施,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从而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学科与实践的整合,以便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宗旨。
其次,应当重视课程资源的积累提升,实现课程资源的序列化、层次化。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合作、成果分享和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社会相关人员参与协作、成果分享、共建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融进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学校在其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提升工作,建立课程资源库,分类分层管理,形成纵横序列,逐渐深入提升,使之与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断提高的教育要求相适应。
(四)提倡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
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且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都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农村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以及城市薄弱学校相对来说可供选择利用的社会信息资源较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缺乏,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厚,这些地区的学校完全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生产劳动技术、科学技术应用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努力开发本土化的课程内容资源。
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主题时,应根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发掘和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必须充分反映学校特色、社区特点及其要求。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必须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与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主题及其案例设计还应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情趣盎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课程活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做到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性化。活动展开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为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五)提倡资源共享,凸显差异特色
建立课程资源库的目的,在于使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课程资源开发与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当提倡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如各级教研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问题;同时又要尽量避免重蹈统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覆辙,学校、教师、学生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主题确定等方面应各有侧重和特点,突出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校的办学特色,反映指导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性化、自主化特征。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科教学英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