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residential area不是形容词行性吗,那为什么划线处的例句是名词短语呢?求解

什么是名词词组?night noises这个词组中,night是什么词?为什么不用形容词?_百度知道
什么是名词词组?night noises这个词组中,night是什么词?为什么不用形容词?
名词词组就是指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night是名词,在这里运用的时候转化成了形容词性的单词。其实在这用的就已经是形容词了。
采纳率:71%
名词词组就是由名词组成的词组。night noises是名词词组,night是名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形容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的”字短语为什么是名词性短语?谢谢!!_百度知道
“的”字短语为什么是名词性短语?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这会加大分析难度,简而言之你可以从的这个字来分析句子,不要整个词语分析,然而短语一般是没有词性变化的,说他是名词性短语我再举个例子“这么做是不妥的。”的只是一个结构助词,我很讨厌将它整个作为词性,汉语属于灵活性词语,的字短语并不属于名词性短语严格意义来讲。我们在界定的字短语的时候都是片面的从有语句里有“的”来分析的,比方说我的、他的属于你说的名词性短语
采纳率:37%
用来修饰名词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名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9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一组the US troops 美国部队US-led forces 美国为首的武装the US military presence 美国的军事存在US military personnel 美国军队Italian officials 意大利官员a Pakistani lawyer 巴基斯坦律师Palestinian militants 巴勒斯坦激进分子Israel’s army 以色列军队Israeli athletes and coaches 以色列运动员与教练the Mexican border 墨西哥边境Muslin separatists穆斯林分裂分子Iraqi security 伊拉克安保Japanese males 日本男性an Australian consulate 澳大利亚领事馆Australian consulate officials 澳大利亚领事馆官员Pakistan-based Islamic militant groups巴基斯担激进组织American coastguard officials美国海岸警卫队官员Israel’s decade-long occupation 以色列长达十年的占领a dominant Muslin population 占绝大多数的穆斯林人口the largely Buddhist nation 佛教信徒众多的国家a separate Islamic state一个单独的伊斯兰教国家Egyptian economic sources埃及经济界的消息来源Indian telecom workers 印度电信员工large and medium-sized Chinese cities 中国大中城市China’s competitive bottled tea market 竞争激烈的中国瓶装茶市场the Mediterranean sea 地中海Middle East peace 中东和平 第二组autonomous region 自治区a joint committee 联合委员会right-wing parties 右翼政党polling stations 投票点the most competitiv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竞争最激烈的议会选举one leading conservative radio host 保守派一位主要的电台主持parliamentary monarchy 议会君主制the long-delayed agreement 久被拖延未达成的协议political protests 政治抗议civil servants 公务员recent official report 近期的官方报道former military officers 前军官a former Navy captain 前海军上校the war-torn nation 饱受战争纷扰的国度the war-torn territory 饱受战争纷扰的领土disastrous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政治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灾难性后果 an economic forum 经济论坛foreign company 外企rapid economic growth 快速的经济增长current and future oil revenues 当前和将来的石油税收a renewed construction package 新的一整套建设措施 第三组a key pledge 重要承诺a criminal offence 刑事犯罪a major force 主要力量military rule军事统治Christmas ornament 圣诞装饰firing criticism 强烈的批评three recent suicide bombing 近期三起自杀式爆炸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residential pollution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environmental cleanup 环境治理industrial waste 工业垃圾the least attractive approach to最不受欢迎的方法wireless operator 无线运营商dropped calls 电话掉线slow internet access 慢网速deadliest blow 致命一击a major stumbling block 主要绊脚石 其它local teamsters 当地卡车司机middle-aged resident 中年居民international officials 国际官员international visitors 国际游客long-distance customers 远程顾客the latest foreign entrants in 新外来者illegal immigrants非法外来移民an updated version of 新版本the original producer 原制作人the previous version 老版local media 当地媒体key venues 核心场馆an underground train 地铁nuclear energy 核能deadly disease 致命疾病related illness 相关疾病the packed ferries 拥挤的渡船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 慢性不传染疾病six separate wildfires 六处不同火灾the most popular destination最受欢迎的(旅游)去处leading tourism nations旅游大国a growing bottled tea market 不断发展的瓶装茶市场bloody religious violence 宗教血腥暴力sectarian tension 宗教紧张局势a built-in advantage 固有的优势a severe head injury 头部一重伤private security 私人安保a thorny issue 棘手事件private bathing clubs 私人洗浴中心profiteering bathing clubs 营利性洗浴中心icy roads 结满冰的道路a metal railing 金属栅栏potential alternatives 可能的选择stormy weather 暴风雨天气severe weather 严酷天气a fishing area 捕鱼区providing funds 资金供给densely-populated urban areas 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downtown Vancouver 温哥华市中心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
上海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 姓名:朴钟任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齐沪扬
摘 要本选题希望从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这个新角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语义、语法的分析方法, “ 表里互证”的研究思路,按照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 和动态的结合、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将形容词放在具体的句子当中、 具体的语境 当中, 更深入地考虑 “ 形名”的搭配和语义特征。 这种研究无疑会使我们加深对形容词的认识, 更有利于句法分析, 同时也可以为汉语教学及中 文信息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因而是很有价值的。 第一章着重对偏正式 “      形+ 名”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偏正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常用的 语法结构, 不少人认为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和它中心语的语法功能是相同的。 但是, 如 果进一步分析, 我们会发现, 在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中, 定语的增加或取消对中心语的语法功能有时 会产生一些影响。本文主要讨沦 形容词加名词组成的偏正结构( 简称为形名 结构 ) , 形容词定语的 增加或取消对中 心语语法功能的 影响情况。 在考察了 偏正式 “ 形+名”的类型,偏正式 “ 形+ 名”组合的选择 与 搭配, “ 形+ 名”结构的名词语义类别考察 的基础上,注重分析了形名结构作定语,形名结构作谓语的情况。 第二章主要研究动宾式 “      形+ 名”的结构。所谓动宾式 “ 形+名”就是形容词带名 词或者名词短语构成的宾语 ’ 如“ 弯腰” 、 “ 秃了头” 、 “ 安定人心” 之类的短语。 我们这 里所说的宾语仅限于名词或名词短语。 首先对动宾式 “ 形+名”的类型, 动宾式 “ 形卜 名” 组合的选择与搭配进行了考察。 指出形容词, 名词进入动宾式 “ 形+名”结构是有 其相互选择限制条件的,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分析出动宾式 “ 形+名” 选择与搭 配的规律。并在此基础 卜 对动宾式 “ 形十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三章研究重点是土谓式 “      名+形”结构。 形名共现的句法结构基本上有两种:形 容词可以 修饰或限制名词, 构成定中式;也可以 对主语名词进行描述,构成主谓式。 不 管在哪种结构中, 形容词和名词的基本关系是属性与属性拥有者的关系。 木章我们将从 主谓式 “ 名+形”的组合形式、 语义类型入手, 探讨主谓式 “ 名+形”中名词与形容词 的选择与搭配规律, 考察主谓式 “ 名+形”的句法功能, 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从而 对形容词充当谓语的句法功能有比 较全面的 了 解。 第四章在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中,      有一种定语为形容词性主谓结构加“ 的” 字的情况,这种名词性偏正结构的 格式为 “ N + A + 的 + N  " ' ( 其中N和N’ 都是名词,A 为形容词,N’ 是偏正结构的中心语) ,也就是说,这是 一 种由 “ 名词+ 形容词”构成的主谓结构充 当定语的复杂偏正结构, 拥有多层次性。 杨公j ' 先生认为决定中心语能否省去的因素 就 是中心语本身, 并归纳出了三条具体条件。 在杨公瑾先生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将在木章 中重新探讨影响 “ N + A + 的+ N” , 中“ N  " ' 省略的条件,并力图 作出 解释 第五章主要考察 “      形卜 名” 、“ 名+ 形” 之间的句法语义联系,前面几章论述了 “ 形” 和“ 名” 组合的类型和功能等问题, 从中可以 看出,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功能上 是有区别的, 沈家煊 ( 1 9 9 7 )使用频率 c 不分加不加标记) 对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作谓语和定语进行考察, 得出这样的结论:性质形容词加标记 “ 的” 作定语, 但大多是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是典型的形容词,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则带有状态 形容词的性质 ( 朱德熙 1 9 5 6 ) ,典型的性质形容词一般是不加标记 “ 的”可以直接作定 语。状态形容词作定语绝大多数要加标记 “ 的”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句法形式的对称 与转换问 题,与 “ 形” “ 名” 有关的对称不对称问 题,并对与偏正式 “ 形+ 名” 有关的对 称,与动宾式 “ 形+ 名”有关的对称,及形容词作补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Ab s t r a c t     T h i s  s e l e c t e d  t o p i c   p u t s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i n  t h e  c o n c r e t e  s e n t e n c e s  a n d  t h e  c o n c r e t e l i n g u i s t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a n d   c o n s i d e r s  t h e  m a t c h e s  a n d  t h e  s e ma n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n o u n s ” m o r e  d e e p l y  f r o m  t h e  a n g l e  i n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m a t c h e s  o f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n o u n s  , o n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  u s i n g  t h e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o n  s e m a n t i c s  a n d  g r a m m a r  a n d  r e s e a r c hm e n t a l i t y  o f  " T h e  o u t s i d e  a n d  i n s i d e  m u t u a l l y  p r o v e s”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i n c i p l et h a t  t h e  f o r m   a n d  t h e  m e a n i n g  c o m b i n e s ,  S t a t i c  s t a t e  a n d  D y n a m i c  c o m b i n e s ,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n d  e x p l a n a t i o n  c o m b i n e s. T h e   k i n d  o f  t h e  s t u d y   i s  v e r y  h e l p f u l b e c a u s e  i t  w i l l   m a k e  u s  t o  d e e p e n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  a n d  i t  w i l l  b e  m o r e a d v a n t a g e o u s  t o  t h e  s y n t a x  a n a l y z e s  , a n d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i t  c a n  p r o v i d e  i m p o t r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C h i n e s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C h i n e s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g C        h a p t e r  1  e m p h a s i z e s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a  k i n d  o f  c o m mo n  g r a m ma r  s t r u c t u r e i n  C h i n e s e . m a n y  p e o p l e  t h i n k  t h a t  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t h a t  o f   i t s  h e a d  i s  t h e  s a m e .  B u t ,  i f  f u r t h e r  a n a l y z i n g ,  i n  t h e  n o u n mo d i f i e r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w e  w i l l  d i s c o v e r   i n c r e a s i n g     o r  c a n c e l i n g  o f  t h e a t t r i b u t e s  w i l l  s o m e t i m e s  p r o d u c e  s o m e  i n l f u e n c e  t o  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h e a d .  T h e  p a p e r  m 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h i c h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a n d  t h e  n o u n   c o m p o s e s , s o m e  i n f l u e n c e  t o  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h e a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t y p e s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m a t c h e s  o f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n o u n s , a n d  i t s  n o u n s e m a n t i c  t y p e s ,  t h e  p a p e r  f o c u s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s t r u c t u r e s  a sa t r i b u t e s  a n d  p r e d i c a t e s     C h a p t e r  2  m a i n l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p r e d i c a t e  - o b j e c t“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w h i c h  i s  t h e  o b j e c t s  c o n s i s t i n g  o f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p h r a s e s  o r  n o u np h r a s e s .  F o r  e x a m p l e , “ 弯 腰"  ( t o  b e n d  t h e  w a i s t ) , “ 秃了 头” ( b a l d e d ) , “ 安 定 人 心”( t o  s t a b i l i z e  t h e  p e o p l e ' s  h e a r t ) .  h e r e  t h e  o b j e c t s  i s  c o n f i n e d  t o  n o u n s  o r  n o u n  p h r a s e s F i r s t l y,i t  e x p l o r e s  t h e  t y p e s  o f  t h e     p r e d i c a t e  - o b j e c t“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s  a n d  m a t c h e s  o f“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n o u n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S e c o n d l y, i t  p o i n t s  o u t  t h a t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n o u n s  e n t e r i n g  t h e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u r c t i o n  i s  Mu t u a l l y  c h o s e n  a n d   r e s t r i c t e d  a n d   t h e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o r o u g h l y .  T h e n  i t  a n a l y z e s  t h e  u r l e  o f  c h o i c e  a n d  m a t c h e s  o f  t h e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u r c t i o n .  F i n a l l y  i t  e x p l a i n s  i t s  g r a m m 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C      h a p t e r   3        m a i n l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u b j e c t - p r e d i c a t e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  c o -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n o u n s  h a s  t w o  k i n d s :  o n e i    s  t h e  a t r i b u t e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h i c h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d e c o r a t e  a n d  r e s t r i c t  t h e n    o u n s ;  t h e  o t h e r  i s  t h e   s u b j e c t - p r e d i c a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h i c h  b y  d e s c r i b i n g  t h e n    o u n - a s - s u b j e c t.n o  m a t t e r  w h i c h  k i n d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h e  b a s i c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n d  t h e  n o u n s  i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o  a t t r i b u t e  a n d  t o  b e a    t t r i b u t e d .   T h i s  c h a p t e r  w i l l  d i s c u s s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s  a n d  m a t c h e s  o f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a    n d  t h e  n o u n s  i n  t h e  s u b j e c t - p r e d i c a t e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r o m  t h em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a y   a n d  s e m a n t i c  t y p e s  o f   t h e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i r  s y n t a x   f u n c t i o n  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s t a t i c  a n d  d y n a m i c .  A n d  w e w    i l l  m o r e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s y n t a x   f u n c t i o n  w h i c h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s  i s  a s  t h e  p r e d i c a t e C      h a p t e r  4  r e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t o  i n l f u e n c e  t h e  a b b r e v i a t i o n  o f“ N” , i n“ N+ 八+ 的+ N” ’ a n d  e x p l a i n s  i t .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h a s  a  k i n d  o f   P h e n o m e n o n  w h i c h  t h e  a d j e c t i v e  a s  s u b j e c t - p r e d i c a t e  a d d “ 的” . t h e  k i n d  o f  n o u n“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N+ A+ 的+ N  " ' . i n  o t h e r w o r d s , t h e  k i n d  o f  t h e  c o m p l e x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n s i s t e d  o f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i s  m u l t i l a y e r .  Mr . Y a n g  G o n g l i n g  t h o u g h t  t h a t  t o  d e c i d e  t h e  f a c t i o n  i f a b b r e v i a t i n g  t h e  h e a d  o r  n o t  i s  t h e  h e a d  i t s e l f ,  a n d  h e  i n d u c e d  t h r e e  c o n c r e t ec o n d i t i o n s .     C h a p t e r  5  p r i m a r i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s y n t a x  b e t w e e n“ N+ A”a n d “ A + N” r e l a t i n g  t h e i r  t y p e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  W e  c a n  s e e  t h a t   t h e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a n d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a d j e c t i v e s  a r e  d i f f e r e n t .  A c c o r d i n g  t o  Mr . S h e n  J i a X u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t o  t h e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a n d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a d j e c t i v e s  a s  t h e  p r e d i c a t e s  a n d  t h e  a t t r i b u t e s ,  w e c a n  c o n c l u d e : t h e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d d“ 的” a s  t h e  a t t r i b u t e s , b u t  t h e  m o s t   a r e t h e  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s , t h e  m o n o s y l l a b i c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s  a r e  t y p i c a l a d j e c t i v e s ,  h e  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s  h a s  t h e  n a t u r e  o f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a d j e c t i v e s .  T y p i c a l  n a t u r e  a d j e c t i v e s  c a n  d i r e c t l y  d o  a s  t h e  a t r i b u t e s  w i t h o u t  a d d i n gm a r k i n g “ 的” , m o s t  o f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a d j e c t i v e s  a s  t h e  a t t r i b u t e s  m u s t  a d d  m a r k i n g “ 的”. O n  t h e  b a s i c  o f  i t ,  w e  a n a l y z e  t h e  s y m m e t r i c a l  a n d   t r a n s f o r m s  o f  t h e  s y n t a xf o r m s , a n d  t h e  s y m m e t r i c a l  a n d  t h e  u n s y m m e t r i c a l  c o n n e c t i n g  t o“ N” a n d “ A” , a n d   a l s o  t h e  s y m m e t r i c a l  i n c l u d i n g  o f   t h e  m o d i f i e r - h e a d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  p r e d i c a t e - o b j e c t  " a d j e c t i v e + n o u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t h e  a d j e c t i v ea s  c o m p l e m e n t sT V 零 概论o . ,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涉及形容词的问题上,以      往的研究多是举例性的, 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 对形 容词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对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刻画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木选题希 望从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这个新角度, 在已 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语义、 语 法的分析方法, “ 表里互证”的研究思路,按照形式和意义相结合、 静态和动态的结合、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将形容词放在其体的句子当中、 具体的语境当中, 更深入地 考虑 “ 形名”的搭配和语义特征。 “      形名” 与“ 形的名” 是两种不同结构。 在对形容词句法功能进行考察时有的严格按照“ 形名” 结构限 制定语, 如胡明 扬( 1 9 9 1 ) , 有的则采用了“ 形的名” 结构, 如杨宽仁( ( 1 9 8 5 ) , 吕 叔湘〔 1 9 6 5 ) 认为加 “ 的”与不加 “ 的” “ 有时候好像很随便” 。张敏( 1 9 9 8 ) 从认知的 角度对 “ 形名” 、 “ 形的名”结构进行了解释说明。从表面上看,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只分布于一、三级性质形容词中, 三级性质形容词[ : 1 语色彩最浓, 二级次之, 而二级性质形容词均为双音节, 且书面语色彩最为浓厚。 因而, 我们 不妨把 “ 的”看作是强描写性的标记。从句法功能上看, 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本文对两种结构作状语、谓语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形容词做细致的分类,      无疑会使我们加深对形容词的认识, 更有利于句法分析, 同时 也可以为汉语教学及中文信息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因而是很有价值的。 形容词的分类可以      有两个出发点, 一是保持形容词自 身的同一性, 从形容词原形出发 考察其功用, 确定类别; 二是从形态变化、 用法出发, 保持功能的一致性, 比如形容词简单式 如果带上 “ 的”就属于不同次类, 若前加程度副词后加 “ 的”修饰名词就算复杂式了 , 这样, 同 一个 词就归 属不同的 类别, 这样的 分 类从形容词的 最终形 态入手, 难免 破坏同 一性。形容词分类不同一的原因在于分类标准不同一,      并导致各类在句法成分功能上交叉,不能很好地为句法分析服务, 而词类划分的 意义正在于建立其与句法分析之间的联系。 胡明 扬 ( 1 9 9 6 ) 认为: ’ 词 类是在组合 关系中 根据组合 特征 类聚而 成的 聚合 类, 而 组 合关 系正 是由不同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来体现的” 。为此, 我们试图在保持形容词同一性的前提下对形容词的句法成分功能作一个细致的梳理, 进而找出体现共同组合特征的聚合类。0 . 2 概述本文共考察本文对形容词的      统计〔 按义项分) 2 8 0 9 个, 主要来源于《 现代汉语词典》 、 《 形容词用法词典》 、《 实用汉语形容词词典》 。本文考察项目 主要为形容词的常规句法成分功能: 卜 能 零 概论o . ,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涉及形容词的问题上,以      往的研究多是举例性的, 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 对形 容词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对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刻画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木选题希 望从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这个新角度, 在已 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语义、 语 法的分析方法, “ 表里互证”的研究思路,按照形式和意义相结合、 静态和动态的结合、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将形容词放在其体的句子当中、 具体的语境当中, 更深入地 考虑 “ 形名”的搭配和语义特征。 “      形名” 与“ 形的名” 是两种不同结构。 在对形容词句法功能进行考察时有的严格按照“ 形名” 结构限 制定语, 如胡明 扬( 1 9 9 1 ) , 有的则采用了“ 形的名” 结构, 如杨宽仁( ( 1 9 8 5 ) , 吕 叔湘〔 1 9 6 5 ) 认为加 “ 的”与不加 “ 的” “ 有时候好像很随便” 。张敏( 1 9 9 8 ) 从认知的 角度对 “ 形名” 、 “ 形的名”结构进行了解释说明。从表面上看,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只分布于一、三级性质形容词中, 三级性质形容词[ : 1 语色彩最浓, 二级次之, 而二级性质形容词均为双音节, 且书面语色彩最为浓厚。 因而, 我们 不妨把 “ 的”看作是强描写性的标记。从句法功能上看, 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本文对两种结构作状语、谓语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形容词做细致的分类,      无疑会使我们加深对形容词的认识, 更有利于句法分析, 同时 也可以为汉语教学及中文信息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因而是很有价值的。 形容词的分类可以      有两个出发点, 一是保持形容词自 身的同一性, 从形容词原形出发 考察其功用, 确定类别; 二是从形态变化、 用法出发, 保持功能的一致性, 比如形容词简单式 如果带上 “ 的”就属于不同次类, 若前加程度副词后加 “ 的”修饰名词就算复杂式了 , 这样, 同 一个 词就归 属不同的 类别, 这样的 分 类从形容词的 最终形 态入手, 难免 破坏同 一性。形容词分类不同一的原因在于分类标准不同一,      并导致各类在句法成分功能上交叉,不能很好地为句法分析服务, 而词类划分的 意义正在于建立其与句法分析之间的联系。 胡明 扬 ( 1 9 9 6 ) 认为: ’ 词 类是在组合 关系中 根据组合 特征 类聚而 成的 聚合 类, 而 组 合关 系正 是由不同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来体现的” 。为此, 我们试图在保持形容词同一性的前提下对形容词的句法成分功能作一个细致的梳理, 进而找出体现共同组合特征的聚合类。0 . 2 概述本文共考察本文对形容词的      统计〔 按义项分) 2 8 0 9 个, 主要来源于《 现代汉语词典》 、 《 形容词用法词典》 、《 实用汉语形容词词典》 。本文考察项目 主要为形容词的常规句法成分功能: 卜 能 否受程度副词 “ 很” 修饰。z . 作定语的情况, 包括能否作定语, 能否直接作定语, 是否必须 带“ 的” 才能作定语, 是否必须前 加“ 很” 后加 “ 的” 才能作定语。 3 一 作谓语的情况, 包括 是否能直接作谓语, 是否能直接作主谓谓语句中的谓语。     考察方法上我们坚持以 下几点: 1 . 尽量选取典型用例, 并注意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自 山 程度, 是自 由搭配、 限制性搭配还是固定组合。 2 . 各 成分在最小简单句、 短语中确认, 排除嵌套式复杂短语中的用例以排除干扰。 如二 “ 胖” 作定语时, 选取 “ 胖人” 、 “ 胖孩儿’ , 、 “ 很胖的人”, 并以 此确定 “ 胖”可直接作定语, 也可前加 “ 很” 后加 “ 的”作定语。不以类 似“ 胖得像猪似的男人”这一类复杂短语来确认 “ 胖”可以带 “ 的” 作定语。3 . 对形容词作谓语的考察强调在完整句中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其 “ 谓语功能”情况。4 . 如在某考察项目中有争议, 以《 现代汉语词典》 、 《 形容词用法词典》 、 《 实用汉语形容词词典》中的例句为准。0 . 3 研究的现状在现代汉语里,      有许多词在词类系统中 的 地位非常特殊, 它们既 不 象名词那样能够 作主语和宾语, 又不像动词和形容词那样能够直接作谓语, 而只能用来修饰名词, 充当定语。朱德熙 先生把这类词称为区别词, 看成是形容词之外的一个词类, 属于体词性的词类。吕 叔湘先生则把这类词称为非谓形容词, 看成是形容词中的一个类别, 属于谓词性的词类。有些语法著作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称之为非谓形容词。如: 定期、定额、有奖( 储蓄存单) 平面、直角、遥控、彩色( 电视机) 等等。我们认为:形容词根据能否作谓语可以分为两大 类: 谓语 形容 词 ( 或叫“ 一 般形 容 词” ) 和 非 谓 形 容 词 ( 或 叫“ 特 殊 形 容 词” ) 。 这 样划 分 ,非谓形容词仍然属于形容词的范畴, 不过考虑这类词的自 身特点, 为了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 叫它为 “ 非谓形容词”也确实是 个好办法。当 然, 随着这类词的不断 产生, 结合这类 词的 特点 , 给它们另立一个词类也未尝 不可。非谓形容词 本来数目 很少,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经济建设的 发展, 正在不断 产生一 些新的非谓形容词 , 如“ 程控 ( 电 话 ) ” , “ 多 媒体( 技术) ” 等等 其 增殖率仅次于 名词。吕      叔湘、 饶长溶先生在 《 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中第二节所列举的 近四百五十年非谓形容词, 十之八九都是近三五十年才出 现的。因此, 从使用范围上看双 语非谓语形容词 多用于科学教育、 经济建设、 医学卫生等方面, 可以说这是汉语非谓形容词的一个显著特色。 例如关于 文 化 教 育方 面的 : “ 高 等 } 中 等 I 初 等 ! 低等 , 特级 I 高 级 } 中 级 1 初级 , 公 办 I 民 办超常, 弱智J 低能”等。 另外,      形容词的动态性指形容词在一定语法环境下发生的语义变化。 语法环境指形容词出 现的语言环境,如出现在动态助词 “ 了、着、过”的前面等。语义上的变化主要指形容词所表现的事物性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了变化,如: “ 这朵花比以前红了 许多” , “ 红” 是事物以前的性状, 但现在性状程度发生了变化, 表现出了新的性状, “ 红 否受程度副词 “ 很” 修饰。z . 作定语的情况, 包括能否作定语, 能否直接作定语, 是否必须 带“ 的” 才能作定语, 是否必须前 加“ 很” 后加 “ 的” 才能作定语。 3 一 作谓语的情况, 包括 是否能直接作谓语, 是否能直接作主谓谓语句中的谓语。     考察方法上我们坚持以 下几点: 1 . 尽量选取典型用例, 并注意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自 山 程度, 是自 由搭配、 限制性搭配还是固定组合。 2 . 各 成分在最小简单句、 短语中确认, 排除嵌套式复杂短语中的用例以排除干扰。 如二 “ 胖” 作定语时, 选取 “ 胖人” 、 “ 胖孩儿’ , 、 “ 很胖的人”, 并以 此确定 “ 胖”可直接作定语, 也可前加 “ 很” 后加 “ 的”作定语。不以类 似“ 胖得像猪似的男人”这一类复杂短语来确认 “ 胖”可以带 “ 的” 作定语。3 . 对形容词作谓语的考察强调在完整句中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其 “ 谓语功能”情况。4 . 如在某考察项目中有争议, 以《 现代汉语词典》 、 《 形容词用法词典》 、 《 实用汉语形容词词典》中的例句为准。0 . 3 研究的现状在现代汉语里,      有许多词在词类系统中 的 地位非常特殊, 它们既 不 象名词那样能够 作主语和宾语, 又不像动词和形容词那样能够直接作谓语, 而只能用来修饰名词, 充当定语。朱德熙 先生把这类词称为区别词, 看成是形容词之外的一个词类, 属于体词性的词类。吕 叔湘先生则把这类词称为非谓形容词, 看成是形容词中的一个类别, 属于谓词性的词类。有些语法著作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称之为非谓形容词。如: 定期、定额、有奖( 储蓄存单) 平面、直角、遥控、彩色( 电视机) 等等。我们认为:形容词根据能否作谓语可以分为两大 类: 谓语 形容 词 ( 或叫“ 一 般形 容 词” ) 和 非 谓 形 容 词 ( 或 叫“ 特 殊 形 容 词” ) 。 这 样划 分 ,非谓形容词仍然属于形容词的范畴, 不过考虑这类词的自 身特点, 为了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 叫它为 “ 非谓形容词”也确实是 个好办法。当 然, 随着这类词的不断 产生, 结合这类 词的 特点 , 给它们另立一个词类也未尝 不可。非谓形容词 本来数目 很少,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和经济建设的 发展, 正在不断 产生一 些新的非谓形容词 , 如“ 程控 ( 电 话 ) ” , “ 多 媒体( 技术) ” 等等 其 增殖率仅次于 名词。吕      叔湘、 饶长溶先生在 《 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中第二节所列举的 近四百五十年非谓形容词, 十之八九都是近三五十年才出 现的。因此, 从使用范围上看双 语非谓语形容词 多用于科学教育、 经济建设、 医学卫生等方面, 可以说这是汉语非谓形容词的一个显著特色。 例如关于 文 化 教 育方 面的 : “ 高 等 } 中 等 I 初 等 ! 低等 , 特级 I 高 级 } 中 级 1 初级 , 公 办 I 民 办超常, 弱智J 低能”等。 另外,      形容词的动态性指形容词在一定语法环境下发生的语义变化。 语法环境指形容词出 现的语言环境,如出现在动态助词 “ 了、着、过”的前面等。语义上的变化主要指形容词所表现的事物性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了变化,如: “ 这朵花比以前红了 许多” , “ 红” 是事物以前的性状, 但现在性状程度发生了变化, 表现出了新的性状, “ 红 了许多’ , 。 关于形容词的动态性问题,吕      叔湘、 黎锦熙、 邢福义、张国宪、刘月华、李泉、 左 自 鸣等先生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邢福义先生三部作品中 (      1 9 8 0 ,  1 9 9 0 ,  1 9 9 1 ) 都专节讨论形容词的动态化问题。邢 先生认为 “ 形容词的动态化是指形容词带上了某种表示性状态化的成分, 具有一定的动 态性,但并未完全转化为动词。这是形容词在性质上向 动词临时转移的现象” 。而 “ 功 态化的条件, 总归起来说, 就是形容词作谓语时前后出现了常在动词前后出 现的语言因 素,即跟时间意义有关的副词、时态助词、 趋向动词等等。 ” 邢福义先生 ( 1 9 9 4 )又对 “ 形容词十 趋向动词”的内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一定程度的 解释。 张国宪先生 (      1 9 9 5 ) 把形容词分为动态形容词、准动态形容词和静态形容词,他认 为动态形容词是指表示事物变化的形容词, 成句时动态形容词不能是光杆形式, 通常情况下可以 与时间副词 “ 已 经” 和动态助词 “ 了’ , 同现,并进一步对形容词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另一文章中 ( 1 9 9 9 ) 又把变化形容词分为终止性形容词和延续 性形容词,并进一步分析了延续性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李泉先生 (      1 9 9 7 ) 对1 3 6 0 个形容词进行统计, 得出 “ 形容词+ 动态助词” 现象的比率高达 7 4 %。 他用事实说明应该承认形容词有动态性,并对 “ 形容词+ 动态助词”的各 种情况进行了举例描写。 学者们对形容词的动态性问    题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邢福义、 张国宪先生都提到了形容词动态性条件, 但他们都偏向于对形容词后加动态助词和趋向 动词的研究, 而较少注意形容词前加时间副词的情况, 更没有看到没有明显形式标记的 1 清况: 另外, 对于形容词动态性的语义特征, 两位先生都说的较为粗, 更没有提到形容 词动态性和动词动态性在语义上的差别。 本文拟在前贤的基础上对形容词的动态性进行 探讨,着重探讨形容词的动态性在语义上内涵,找出形容词动态性的语法形式。由      于 本文 探 讨的 是 形 容词 和名词的 组 合问 题, 必 然与 它 们的 次范 畴有 着密 切的 关系,有必要对它们的再分类问颗讲行探讨。0 . 4 形容词的范围早期的语法著作所指的形容词的范围比      较大,除一般形容词外,往往还包括数词 和一些代词。比 如, 马建忠的 《 马氏文通》 把“ 静字” 分为 “ 象静” 和“ 滋静” 两大类,“ 象静” 相当 于现在的形容词,而 “ 滋静” 相当于 现在的数词,’ 黎锦熙的 《 新著国语文法》把形容词分为 “ 性状形容词” 、“ 数量形容词” 、 “ 指示形容词”和 “ 疑问形容词” 四小类, 其中只有 , J t 性 状形容词” 相当于现在的形容词, 而后三类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数马建忠 《 马氏文通》 ,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 了许多’ , 。 关于形容词的动态性问题,吕      叔湘、 黎锦熙、 邢福义、张国宪、刘月华、李泉、 左 自 鸣等先生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邢福义先生三部作品中 (      1 9 8 0 ,  1 9 9 0 ,  1 9 9 1 ) 都专节讨论形容词的动态化问题。邢 先生认为 “ 形容词的动态化是指形容词带上了某种表示性状态化的成分, 具有一定的动 态性,但并未完全转化为动词。这是形容词在性质上向 动词临时转移的现象” 。而 “ 功 态化的条件, 总归起来说, 就是形容词作谓语时前后出现了常在动词前后出 现的语言因 素,即跟时间意义有关的副词、时态助词、 趋向动词等等。 ” 邢福义先生 ( 1 9 9 4 )又对 “ 形容词十 趋向动词”的内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一定程度的 解释。 张国宪先生 (      1 9 9 5 ) 把形容词分为动态形容词、准动态形容词和静态形容词,他认 为动态形容词是指表示事物变化的形容词, 成句时动态形容词不能是光杆形式, 通常情况下可以 与时间副词 “ 已 经” 和动态助词 “ 了’ , 同现,并进一步对形容词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另一文章中 ( 1 9 9 9 ) 又把变化形容词分为终止性形容词和延续 性形容词,并进一步分析了延续性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李泉先生 (      1 9 9 7 ) 对1 3 6 0 个形容词进行统计, 得出 “ 形容词+ 动态助词” 现象的比率高达 7 4 %。 他用事实说明应该承认形容词有动态性,并对 “ 形容词+ 动态助词”的各 种情况进行了举例描写。 学者们对形容词的动态性问    题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邢福义、 张国宪先生都提到了形容词动态性条件, 但他们都偏向于对形容词后加动态助词和趋向 动词的研究, 而较少注意形容词前加时间副词的情况, 更没有看到没有明显形式标记的 1 清况: 另外, 对于形容词动态性的语义特征, 两位先生都说的较为粗, 更没有提到形容 词动态性和动词动态性在语义上的差别。 本文拟在前贤的基础上对形容词的动态性进行 探讨,着重探讨形容词的动态性在语义上内涵,找出形容词动态性的语法形式。由      于 本文 探 讨的 是 形 容词 和名词的 组 合问 题, 必 然与 它 们的 次范 畴有 着密 切的 关系,有必要对它们的再分类问颗讲行探讨。0 . 4 形容词的范围早期的语法著作所指的形容词的范围比      较大,除一般形容词外,往往还包括数词 和一些代词。比 如, 马建忠的 《 马氏文通》 把“ 静字” 分为 “ 象静” 和“ 滋静” 两大类,“ 象静” 相当 于现在的形容词,而 “ 滋静” 相当于 现在的数词,’ 黎锦熙的 《 新著国语文法》把形容词分为 “ 性状形容词” 、“ 数量形容词” 、 “ 指示形容词”和 “ 疑问形容词” 四小类, 其中只有 , J t 性 状形容词” 相当于现在的形容词, 而后三类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数马建忠 《 马氏文通》 ,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 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2 一直到 2 0 世纪 5 0年代,吕叔湘 、朱德熙的 《 语法修辞讲话》还把数量词作为形容词的一个附 类, 3 而朱德熙的 《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中还有“ 数 量 形容 词” 这一 概念。 ,2      0 世纪 5 0 年代到 8 0 年代不少语法论著中的形容词还包括象声词。 如张志公的《 汉 语语法常识》和由 他主编的 《 汉语知识》都把象声词列为形容词的一种。 他认为像 “ 轰 隆” “ 哗啦啦”这类描述声音的词,性质同形容词有类似的地方,可以算作形容词的一 种。又如史存直的 《 语法三论》和 《 语法新编》仿照 《 马氏文通》 “ 象静”的名称,把 形容词叫做 “ 象词’ , ,把 “ 象声词”列为 “ 象词”的附类。他认为象声词的语法功能以 充任状语为常, 但有时也可以充任谓语和定语, 其功能与形容词相同, 因此把 “ 象声词”作为 “ 象词”的附类比较适合些。 不少论著中的词类体系中并没有 “ 象声词” 一类,多是归入了 形容词。 随着词类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数词、 代词、 象声词的语法功能有了较为全面的揭示, 从而使它们有了独立的地位。但是, 排除了 数词、 代词、象声词, 形容词自 身的界定仍 有分歧。 有的界定比较宽松,如朱德熙的 《 语法讲义》把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 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又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        1 ) 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如 “ 小小儿的” ; 犯) 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如 “        干干净净 ( 的) : ’ , (      3 ) 偏正式形容词,如 “ 煞白” 、 “ 冰凉, i ’ (      4 ) 带后缀的形容词,如 “ 黑乎乎’ , 、 “ 绿油油’ , ; (      5 ) “f + 形容词+ 的” 形式的合成词 ( f 代表 “ 很、 挺” 一类程度副词) , 如“ 挺 好的”            、 “ 很小的” 、“ 怪可怜的” 。” 而多数语法论著中的形容词并不包括 (      1 )  ( 2 )  ( 5 )三类。人们普遍认为,重叠形 式是构形法问题,与原形并不是两个不同的 词, ( 1 )  ( 2 ) 两类并不属于形容词,而是形 容词的重叠形式;至于 ( 5 ) 类则已 超出了 词的范畴,应看作形容词性短语。在形容词 界定上较为严格的, 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的 《 现代汉语》 、 高更生的 《 汉 语语法专题研究》等把 “ 雪白、冰凉” 、 “ 绿油油、傻里吧卿”这种偏正式、带后缀式的 词独立于形容词之外, 称为 “ 状态词’ , ,他们认为状态词与形容词有两点主要的区别: 一是形容词有程度的差别,      因而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 状态词本身表示一种特定的 状态, 不能再用程度副词修饰: 二是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ABB      式( 如“ 漂漂亮亮” ) , 而双音节状态词的重叠方式是AB AB 式( 如“ 冰凉冰凉勺。 6z黎锦熙 《 新著国语文法》 ,商务印书馆,1 9 9 2 年 3吕 叔湘 、朱德熙 《 语法修饰讲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5 2 年 a朱德熙 《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语言研究,1 9 5 6 年 , 朱德熙 《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 P 7 3 ) 6高更生 《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0 年( P 2 3 8 ) 概括上面各家之说,      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形容词及其相关词类认识的深入,形容 词的语法特征越来越鲜明, 形容词的范围也逐渐缩小,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容词, 一般只指“ 大、小、高、低、漂亮、大方”之类典型意义的形容词。0 . 4 . 1 形容词的下位分类由      于人们所侧重的角度以 及所采用的标准不同, 形容词的下位分类的结果存在着明 显的不同。概括一下, 主要有意义分类、形式分类、功能分类三种。 0      . 4 . 1 . 1 意义分类即按形容词的词汇意义分类。     I      .张志公在 《 汉语知识》中就完全按照意义标准把形容词分为了以下三类: ( 1 ) 表示人或事物形状的, 如“ 红、高、小、圆、美丽、平坦、绿油油气( 2 )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的,如 “ 热、 好、 甜、 诚实、 优秀、 恶劣、 特殊” ; ( 3 ) 表示动作行为等的 状态, 如“ 快、 慢、 流利、熟练、 轻松、恳切、矫健” ; ?与这种观点相同的还有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 《 现代汉语》等。 2      .高更生的 《 汉语语法研究》 则是在意义的基础上又结合功能把形容词分为两类:( 1 ) 事物形容词。 这类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状,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等,但是不能充 当状语,如 “ 美丽、新颖、 优秀、伟大、坚固, a ’( 2 ) 事物与动作形容词。 这 类形容词既 可以 表示事物的 性状, 也可以 表示动作的性状, 除充当谓语、定语外,还能充当状语,如 “ 快、生动、轻松、恳切、熟练、老实”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能采用这种标准给形容词进行下位分类,      因为说形容词能表示 人、 事物的形状、性质, 或者能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这并不是给形容词分类:同一个 形容词,既可以表示性质,又可以 表示状态。这些观点说明了用 “ 性质、 状态” 概括形 容词下位分类的欠妥之处。 我们认为, 并不是不可以 从意义角度给形容词分类, 但“ 意 义” 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严谨、公认的标准,因此,在具体分类时, 还应该找出不同意义类的形式特征, 这样分出来的语义类才比 较可靠, 也比较有实用价值。     0 . 4 . 1 . 2 形式分类 就是按照形容词的语音形式、内部构成来给形容词分类。      I      .语音形式分类。张寿康正是采用了这种标准把形容词分为单纯形容词和合成形 容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细化:单纯形容词又可分为两类:单音节的, 如“ 大、小、 快、慢”等;多音节的,如 “ 糊涂、麻利、窈窕”等。 合成形容词也可分为两类:不包7 张志公 《 汉语知识》 ,人民教育出 版社,1 9 5 9 年( P 8 7 ) 8 高更生 《 汉语语法研究》 ,山东人民出 版社, 2 0 0 1 年( P 9 0 ) 概括上面各家之说,      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形容词及其相关词类认识的深入,形容 词的语法特征越来越鲜明, 形容词的范围也逐渐缩小,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容词, 一般只指“ 大、小、高、低、漂亮、大方”之类典型意义的形容词。0 . 4 . 1 形容词的下位分类由      于人们所侧重的角度以 及所采用的标准不同, 形容词的下位分类的结果存在着明 显的不同。概括一下, 主要有意义分类、形式分类、功能分类三种。 0      . 4 . 1 . 1 意义分类即按形容词的词汇意义分类。     I      .张志公在 《 汉语知识》中就完全按照意义标准把形容词分为了以下三类: ( 1 ) 表示人或事物形状的, 如“ 红、高、小、圆、美丽、平坦、绿油油气( 2 )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的,如 “ 热、 好、 甜、 诚实、 优秀、 恶劣、 特殊” ; ( 3 ) 表示动作行为等的 状态, 如“ 快、 慢、 流利、熟练、 轻松、恳切、矫健” ; ?与这种观点相同的还有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 《 现代汉语》等。 2      .高更生的 《 汉语语法研究》 则是在意义的基础上又结合功能把形容词分为两类:( 1 ) 事物形容词。 这类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状,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等,但是不能充 当状语,如 “ 美丽、新颖、 优秀、伟大、坚固, a ’( 2 ) 事物与动作形容词。 这 类形容词既 可以 表示事物的 性状, 也可以 表示动作的性状, 除充当谓语、定语外,还能充当状语,如 “ 快、生动、轻松、恳切、熟练、老实”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能采用这种标准给形容词进行下位分类,      因为说形容词能表示 人、 事物的形状、性质, 或者能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这并不是给形容词分类:同一个 形容词,既可以表示性质,又可以 表示状态。这些观点说明了用 “ 性质、 状态” 概括形 容词下位分类的欠妥之处。 我们认为, 并不是不可以 从意义角度给形容词分类, 但“ 意 义” 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严谨、公认的标准,因此,在具体分类时, 还应该找出不同意义类的形式特征, 这样分出来的语义类才比 较可靠, 也比较有实用价值。     0 . 4 . 1 . 2 形式分类 就是按照形容词的语音形式、内部构成来给形容词分类。      I      .语音形式分类。张寿康正是采用了这种标准把形容词分为单纯形容词和合成形 容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细化:单纯形容词又可分为两类:单音节的, 如“ 大、小、 快、慢”等;多音节的,如 “ 糊涂、麻利、窈窕”等。 合成形容词也可分为两类:不包7 张志公 《 汉语知识》 ,人民教育出 版社,1 9 5 9 年( P 8 7 ) 8 高更生 《 汉语语法研究》 ,山东人民出 版社, 2 0 0 1 年( P 9 0 ) 含辅助成分的,如 “ 美丽、雪白、得意、 胆大” ; 包含辅助成分的,如 “ 可爱、中国式、孩子气、闹哄哄’ , 等。 9 应该说,这种分类的标准本身是科学的,也便于掌握,只是这种分类是属于词汇学范畴的, 对于理解形容词内部下位类的语法特点及用法没有太大的帮助。2      .内部构成分类。朱德熙的 《 语法讲义》虽然也把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但不同于意义分类, 而是着眼于形容词的内部构成。 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如 “ 大、红、 好’ , :一般双音节形容词:如 “ 大方、 干净、伟大’ , ; 状态形容词包 括 ( I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2 )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3 )偏正式形容词;( 4 )带后缀的形容词; ( 5 ) “ 程度副词十 形容词+ 的” 形式的合成词。 朱先生进一步指出: 从语法意义上看, 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 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 从语法功能上 看, 这两类形容词也有很大的区别: 性质形容词作修饰语远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 它们始终表现出 互相对立的倾向。’ “对于这种分类,不少学者持不同意见,因为基本形式和重叠形式是构形法问题,是     同一个词的两种不同的语法形式, 因此不应该按基本形式和重叠形式把形容词分为性质和状态两小类。0      . 4 . 1 . 3 语法功能分类 给词进行下位分类,      是为了 进一步说明语言的结构规律, 讲明词的用法,因此不少学者在给形容词下位分类时注重的是语法功能。 但是,由 于汉语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表现出了较突出的多功能性, 人们对形容词的语法功能认识的着眼点就不同, 所以 采用这 一标准得到的下位分类又有明显的区别。 I      . 根据能否充当谓语来分。早在 2 0 世纪6 0 年代,吕叔湘就发现 “ 男、女、 小型、 大型”等词的特殊性,把它们归为一类,称作 “ 属性词” 。后来他在 《 汉语语法分析问 题》一书中,又具体谈到这类词,认为它们不具备一般形容词的主要特征 ( 做谓语) ,把它们归入形容词, 实在勉强得很, 即使不单独作一词类,至少也应当给它一个名称叫 “ 非谓形容词” ,以便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2      0 世纪 8 0 年代吕 先生在 《 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中再次谈到这个问题, 提出 两种 解决办法。 一个办法是另立一个词类,因为这样的词不仅是大量存在的, 而且是不断产 生的,它们表示事物的性质,可以叫做 “ 属性词” 。另一种办法是,不另立一个词类, 把它们暂时安顿在一个现成的词类里, 还是放在形容词里边比较合适。 为了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 可以 称为 “ 非谓形容词” 。 1 2采用能否做谓语这一标准给形容词进行下位分类比      较彻底的是叶长荫的 《 试论能谓9张寿康 《 关于汉语构词法》 、张志公 《 语法和语法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5 6 年( P 9 6 ) 川朱德熙 ‘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 〔 P 7 3 ) , ’ 吕叔湘 震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1 9 7 9 年( P 3 8 ) 1 z吕 叔湘 《 试论非谓形容词》 ,中国语文,1 9 8 1 第2 期 形容词》 。 他把形容词分为 “ 非谓形容词”和 “ 能谓形容词’ , ,并根据做谓语能力的强弱又把能谓形容词分为三类:( 1 ) 非条件能谓形容词, 就是那些在表达上除语调外可以 独 立做谓语的形容词,如 “ 好、快、油滑、碧绿’ , ;( 2 )条件能谓形容词,就是那些除语 调外必须伴随其他一些条件才能做谓语的,如 “ 灰心、意外” 之类。它们单独不能做谓 语, 做谓语时有的要求带有状语或补语,有的必须重叠等。 ( 3 )唯谓形容词, 就是那些 只能做谓语而不能做定语的形容词,如 “ 完、行、心切、并重”等。’ “ 对于这种分类,朱德熙先生持反对意见。      他在 《 语法答问》一书中指出,把 “ 金、 银、男女、 西式、大型” 一类词称为 “ 非谓形容词” 是传统汉语语法的词类划分受到印 欧语语法特别是英语语法影响的表现, 其根据就是这类词能做定语。 如果光凭能做定语 一点就可以 把它归入形容词, 那么经常做定语的名词岂 不是也可以叫非谓形容词吗里 所 谓“ 非谓形容词”与一般形容词有许多本质的区别, 应该把它作为形容词以外的一个独 立的词类,可以叫 “ 区别词。 ”1 4 2      .根据能否充当状语也就是根据形容词能否修饰动词来给形容词进行下位分类。 陈一通过对 《 现代汉语词典》中 2 5 6 0个形容词的具体考察,发现在能否做状语这一点 上, 形容词内 部显示出比较整齐的对立。 能做状语的形容词与不能做状语的形容词在数 量上虽不能说旗鼓相当,却也相去不远 ( 分别为 1 1 1 4 个和 1 4 4 6 个) 。据此标准,他把 形容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能做状语的形容词,在功能上往往只与名词性成分结合, 主要是做定语和谓语,一般只表示恒常稳定的性质,可称 “ 一元形容词” ;另一类是能 做状语的形容词, 在功能上可与名词性成分结合, 也可与动词性成分结合, 可以 做定语、 谓语,表示恒常稳定的性质,而也可以 做状语、补语, 表示临时性状态,可称 “ 二元形 容词” 。 ‘ 5 这种分类应该说是有价值的,      它不仅揭示了形容词在充当状语这一重要句法功能上 表现出来的对立特征, 而且据此划分出 来的两大类形容词是比较均衡的, 这也就有了分 类的意义。 但正如作者所说, 关于一元形容词、 二元形容词的设想还只是初步的,能做 状语的形容词和不能做状语的形容词内部的一致性问题等都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3      . 根据能否充当定语来分。充当定语是形容词的重要功能,但在这一功能上形容 词同样也表现出了对立。 杨宽仁发现,有些形容词自 身不能做定语, 加“ 的” 后也不能 做定语, 如* 痒手、* 痒的手, 这类形容词可称 “ 非定形容词” 。他首先根据形容词能否 做定语把形容词分为两大类: 可定形容词和非定形容词, 然后再根据形容词在做谓语上 存在的差异给这两类形容词进行下位分类,从而得到的形容词下位分类体系是: (        1 ) 定可谓形容词,如 “ 红、热、漂亮、舒服”等。(        2 ) 定非谓形容词,如 “ 金、男、大型、白 色” 等。叶长荫 《 试论 能谓 f  ev i ) ,北方 论丛 ,1 9 8 3 ,  ( 1 3 )朱德熙 《 语法答问》 ,商务印书馆,1 9 8 5 年( P 2 0 )陈一 《 形动组合的选择性与形容词的下位分类》 ,求是学刊,1 9 9 3 ,  ( 2 ) C 3 ) 非定可谓形容词,如 “ 准、傲、安好、不适”等。 ( 4 ) 非定非谓形容词,如 “ 不行、絮烦、停当”等。 第( 4 )类并不具备形容词的两种主要功能, 但由于它们能做补语,通常能受 “ 很”类副词修饰, 所以 也归入形容词。’ “这种分类揭示了形容词下位类之间在功能上的对立统一,      说明并非所有的形容词既 能做谓语又能做定语, 而且有少数形容词既不能做谓语,又不能做定语, 但能做补语, 因此,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是至少具备充当定语、谓语、补语三种能力之一。 4      . 根据形容词的级度变化来分。根据形容词是否具有程度性,邢福义把形容词大 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 性状形容词” ,指通常用来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其突出 特 点是具有程度性, 表现形式上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这类形容词包括本身含有程度 的“ x + 形” 构成的状心式形容词及ABB 方式构成的形容词。 另一类是 “ 定质形容词” 指性质固定、 没有级度变化的形容词,如 “ 小型、大型”等等。 这类形容词有两个重要 特点: 其一是没有级度变化,因而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其二是不能单独充当谓语或 成为谓语中心。‘ 7 我们知道,      词的语法功能包括组合能力、 句法功能和形态特征三个方面, 划分词类 时,这三个方面的 特点都起作用, 但在汉语中, 组合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汉语不是形 态发达的语言, 形态标志的解释力较差, 同时汉语的句子成分与词类之间不具有一 一对 应的关系。因此, 邢福义先生从形容词的级度变化,即与程度副词组合的角度给形容词进行下位分类,可以说是抓住了形容词下位分类的关键。以上我们考察了形容词下位分类的现状,下面我们就这一问      题谈几点初步的认识。我们认为, 形容词的下位分类存在分歧,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在形容词研究中,人们针对 “ 成说” 讨论形容词与词类分合归属的比 较多, 如形容词与动词的区别、形容 词与副词的区别、 形容词与象声词的分合、 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分合等, 而在进一步具体 考察形容词内部功能差异上则不够, 因此对形容词的分类问 题的认识不够深入; 其二是 汉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纷繁复杂, 有的形容词可以 和程度副词组合, 有的不能; 有的形 容词能充当谓语, 有的不能: 有的形容词能充当定语, 有的不能……因此,由于人们所侧重的角度、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得到的形容词下位分类系统也就不同。给形容词分类的目      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语法规律, 只要是有助于说明语法规律的分 类都是有用的,因此分类的结果存在分歧, 并不是一件坏事, 它可以 使我们更进一步认 识形容词的复杂性。 正是由 于人们不满足于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这种粗略的次分类, 而是力图更深入、 更全面地揭示形容词的次类, 所以才有了非谓形容词的研究、 带宾形 容词的研究、非定形容词的研究、非状形容词的研究等针对形容词此类的研究。巧杨仁宽 《 试论非定形容词》 , 语言研究,1 9 8 5 ,  ( 2 ) 1 r 邢福义 《 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 P 1 7 7 - 1 7 8 ) 人们对形容词的下位分类主要是从句法和语义两个平而进行的。就句法平面而言      人们着眼于形容词充当句子成分的不同能力,把形容词分为能谓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 能定形容词和非定形容词、 能状形容词和非状形容词; 也有的着眼于形容词的组合能力,如与程度副词能否组合等情况进行分类。0 . 4 . 2 对非谓形容词的考察“      非谓形容词” 这个名称是吕 叔湘、 饶长溶 ( 1 9 8 1 ) 在《 试论非谓形容词》中提出 的, 并将其作为形容词中的一个次类。 而朱德熙 ( 1 9 8 2 ) 则主张将其独立出 来, 称为“ 区 别词’ , ,是体词性的。 关于是否立类问题,吕 叔湘、 饶长溶 ( 1 9 8 1 ) 认为: “ 一个办法是 另立一个词类, 这样的词不仅大量存在, 而且是不断产生, 其增殖率仅次于名词, 让它 们单独成为一个类也还是值得的。 它们表示的是事物的性质, 可以管它们叫属性词, 另 一个办法是, 不另立一个词类。 如果要把它们暂时安排在一个现成的词类里, 那么把它 们放在形容词里边比较合适, 一般也是这样处理的。 但是, 为了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 可以称为非谓形容词” 。 “ 非谓” 这个名称是从句法功能特点出发的, 所以, 我们采用这一称谓。吕      叔湘、饶长溶 ( 1 9 8 1 ) 提出非谓形容词的几个特点:一是都可以 直接修饰名词, 二是绝大多数可以加 “ 的” 修饰名词, 三是大多数可以 加“ 的” 用在 “ 是”字后面,四 是不能充当一般性的主语和宾语,五是不能作谓语,六是不能在前边加 “ 很’ , ,七是否 定用非不用不。 根据我们的考察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非谓形容词可以 直接修饰名词, 有 少量的非谓形容词并不能直接作定语,而是要加 “ 的”后才能修饰名词。 1      .可以 直接修饰名词的非谓形容词,如 “ 单、合格、洋、次要、双重、同等、白 胖、初步、初级、老式、微型、袖珍”等。 2 在能直接作定语的非谓形容词中,有一些是不能加 “      的”的。只能直接作定语 的,如 “ 通、废、明白 ( 聪明, ’ 懂 道理) 、 低能、首、重型、尊、同、简、良 、凹、足、 正( 基本的, 主要的) 、原、珍、 异、新、先行、私、首席、男、女、明、后、负”等。 3      .不直接作定语的非谓形容词这类词有 “ 真正、永恒、原来、偌大、万恶、彻头 彻尾、天大、莫须有、所谓、莫大、天生、亲爱、无上、无畏、非凡、永恒、空前、忘 我、欢喜、吉庆、斑白”等。上述非谓形容词必须加 “ 的” 才能作定语。朱德熙 (      1 9 8 2 )称非谓形容词为 “ 粘着词” ,其实,也只有这部分只能作定语的才体现了这种粘着性。吕叔湘、饶长溶 ( 1 9 8 1 )则认为: “ 非谓形容词修饰名词,一般是 可以带 d  e , 也可以 不带d  e 。 可是也有不少是必不带 d  e 的, ? 。 一 也有少数非谓形容 词修饰名词的时候差不多必须带d已 ’ ,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有些非谓形容词 只能直接作定语,那么它们究竟是词还是构词成分呢? 这说明 “ 粘着性”并不表明一定 是非词,从修饰关系上看, 它们与名词的组合是比 较灵活的。 如“ 首席” 、 “ 上述” 、 “ 重 人们对形容词的下位分类主要是从句法和语义两个平而进行的。就句法平面而言      人们着眼于形容词充当句子成分的不同能力,把形容词分为能谓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 能定形容词和非定形容词、 能状形容词和非状形容词; 也有的着眼于形容词的组合能力,如与程度副词能否组合等情况进行分类。0 . 4 . 2 对非谓形容词的考察“      非谓形容词” 这个名称是吕 叔湘、 饶长溶 ( 1 9 8 1 ) 在《 试论非谓形容词》中提出 的, 并将其作为形容词中的一个次类。 而朱德熙 ( 1 9 8 2 ) 则主张将其独立出 来, 称为“ 区 别词’ , ,是体词性的。 关于是否立类问题,吕 叔湘、 饶长溶 ( 1 9 8 1 ) 认为: “ 一个办法是 另立一个词类, 这样的词不仅大量存在, 而且是不断产生, 其增殖率仅次于名词, 让它 们单独成为一个类也还是值得的。 它们表示的是事物的性质, 可以管它们叫属性词, 另 一个办法是, 不另立一个词类。 如果要把它们暂时安排在一个现成的词类里, 那么把它 们放在形容词里边比较合适, 一般也是这样处理的。 但是, 为了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 可以称为非谓形容词” 。 “ 非谓” 这个名称是从句法功能特点出发的, 所以, 我们采用这一称谓。吕      叔湘、饶长溶 ( 1 9 8 1 ) 提出非谓形容词的几个特点:一是都可以 直接修饰名词, 二是绝大多数可以加 “ 的” 修饰名词, 三是大多数可以 加“ 的” 用在 “ 是”字后面,四 是不能充当一般性的主语和宾语,五是不能作谓语,六是不能在前边加 “ 很’ , ,七是否 定用非不用不。 根据我们的考察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非谓形容词可以 直接修饰名词, 有 少量的非谓形容词并不能直接作定语,而是要加 “ 的”后才能修饰名词。 1      .可以 直接修饰名词的非谓形容词,如 “ 单、合格、洋、次要、双重、同等、白 胖、初步、初级、老式、微型、袖珍”等。 2 在能直接作定语的非谓形容词中,有一些是不能加 “      的”的。只能直接作定语 的,如 “ 通、废、明白 ( 聪明, ’ 懂 道理) 、 低能、首、重型、尊、同、简、良 、凹、足、 正( 基本的, 主要的) 、原、珍、 异、新、先行、私、首席、男、女、明、后、负”等。 3      .不直接作定语的非谓形容词这类词有 “ 真正、永恒、原来、偌大、万恶、彻头 彻尾、天大、莫须有、所谓、莫大、天生、亲爱、无上、无畏、非凡、永恒、空前、忘 我、欢喜、吉庆、斑白”等。上述非谓形容词必须加 “ 的” 才能作定语。朱德熙 (      1 9 8 2 )称非谓形容词为 “ 粘着词” ,其实,也只有这部分只能作定语的才体现了这种粘着性。吕叔湘、饶长溶 ( 1 9 8 1 )则认为: “ 非谓形容词修饰名词,一般是 可以带 d  e , 也可以 不带d  e 。 可是也有不少是必不带 d  e 的, ? 。 一 也有少数非谓形容 词修饰名词的时候差不多必须带d已 ’ ,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有些非谓形容词 只能直接作定语,那么它们究竟是词还是构词成分呢? 这说明 “ 粘着性”并不表明一定 是非词,从修饰关系上看, 它们与名词的组合是比 较灵活的。 如“ 首席” 、 “ 上述” 、 “ 重 型” 等, 我们可以 说“ 首席代表’ , 、 “ 首 席辩手’ , 、 “ 首席法官” 、 “ 上述条件” 、 “ 上述描写’ , 、 “ 上述观点” 、 “ 重型机械” 、 “ 重型机枪”等等。如果认为这类非谓形容词是构词成分, 那么复合名词的数量将要激增,这对句法分析是十分不利的。 前苏联的汉学家龙果夫认为“      独立的谓语性使得汉语形容词截然不同于俄语和其他许多语言的形容词。 在俄语里, 形容词和名词合成一个更大的体词范畴;而在汉语的词类系统里,形容词和动词合成一个更大的谓词范畴” 。 ’ 8 无独有偶,美国的 赵元任、 李呐和汤珊迪也持类似的看法,认为 “ 汉语形容词是动词的次类” 。马神武更为极端从汉语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动词、 与副词结合时和动词没差别、 不需要系动词引导就可以充当谓语三方面 ( 尤其是最后一方面) 断定汉语不存在形容词。 现在一般的语法教材, 也 是把形容词与动词放在一起,作为谓词处理的。 但是,      形容词的谓语性并不说明形容词作定语的功能很弱。 胡明扬在论文中用统计 的方法对形容词在定语位置和谓语位置上的出现频率进行检测, 发现形容词在两种位置上的 分 布差不多, 在 书面语中, 甚至出 现在定语 位置 上的 频率 还要高。 ’ 9 我们不妨看一下胡明扬的具体数据:主语 名词 动词21 . 2谓语0 . 1 8宾语4 9 . 0 4 2 . 8 6 6 . 0 3定语2 0 . 9 6 . 5 2状语6 . 5 7 . 1 5补语0 5 . 8 8 480 . 9 11 . 7 17 6 . 7 2 6 . 2形容词4 2 . 01 9 . 1显然,做定语和做谓语都应该看作为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因此,可以这么说,      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都是可以充当定语的,例如: A .脏衣服 重担子 厚脸皮 干净衣服 聪明孩子 扎实的学问 B .雪白的手 笔直的路 香喷喷的饭 绿油油的庄稼 C 很深的书 那么多的糖 非常聪明的动物 需要说明的      是A组作定语的是性质形容词, B组作定语的是状态形容词, C组作定语的是形容词短语。1 8 龙果 夫《 现代 汉语语法 研究》 , 科学出 版社,1 9 5 8 年 I I 参见胡明 扬《 现代汉语词 类问 题考察》 《 中国 语文》 ,1 9 9 5 年第5 期. 第一章 偏正式 “ 形+ 名”偏正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常用的语法结构,      它的构成、 功能和运用, 学者们已作了比 较充分的研究。 不少人认为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和它中心语的语法功能是相同的。 邢公 碗先生指出: “ 我们把定语、状语称为 ‘ 偏’ ,是因为它们在语法功能上属于中心语的, 整个词组的语法功能取决于中心语的语法功能, 定语状语的增加或取消对语法功能没有影响。 ” 2 。 朱德熙先生也认为, “ 从结构上说, 偏正结构的核心是中心语,因为偏正结构 作为一 个整体, 语法功能和中心语是一致的。 ; 2 , 胡明 扬先生说“ 向 心词组是整个词组的 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的功能, 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的功能相同’ , 。 2 2 这些学者的论 述阐明了偏正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的共同规律。 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在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中,定语的增加或取消对中心语的语法功能有时会产生一些影响。如: “ 好脾 气” , 这一偏正结 构具有 谓词的 语 法功能, 能 作谓语( 他 妈妈 真好 脾气) , 但 其中心语 左 脾气”就不能作谓语(他妈妈真脾气) ,没有谓词的语法功能。本文主要讨论形容词 加名词 组成的偏正结构 ( 简称为形 名结 构) , 形 容词定 语的 增加或取消 对中 心语语法功能的影响情况。1 . , 偏正式 “ 形+ 名”的类型前面说过,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 但是, 并不是说形容词都可以作定 语。 即使性质形容词,以往一般认为性质形容词都可以作定语, 即性质形容词都可以出现在A组的组合中, 但是, 实际上性质形容词作定语的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 有些性质形容词就不能作定语。不能作定语的性质形容词,有的语法著作中      称作为 “ 唯谓形容词”( 叶长荫 1 9 8 3 ) , 其实“ 唯谓形容词” 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定语的性质形容词;一类是可以 成为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语的, 即 在形容词前有副词作为修饰语, 以 偏正短 语作为定语的性质形容词。例如: *      对事一一一 。 对的事 一一、 很对的事。      准时会 一一、. 准时的会 一一* 很准时的 会。      烦事 一一、, 烦的事 一一, 很烦的事虽然,      能够作定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之一, 但是,能够作定语的情况又可以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l 邢公碗 丈 o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1 9 9 2 年 刀朱德熙 《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 n胡明扬 《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2 0 0 0 年 第一章 偏正式 “ 形+ 名”偏正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常用的语法结构,      它的构成、 功能和运用, 学者们已作了比 较充分的研究。 不少人认为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和它中心语的语法功能是相同的。 邢公 碗先生指出: “ 我们把定语、状语称为 ‘ 偏’ ,是因为它们在语法功能上属于中心语的, 整个词组的语法功能取决于中心语的语法功能, 定语状语的增加或取消对语法功能没有影响。 ” 2 。 朱德熙先生也认为, “ 从结构上说, 偏正结构的核心是中心语,因为偏正结构 作为一 个整体, 语法功能和中心语是一致的。 ; 2 , 胡明 扬先生说“ 向 心词组是整个词组的 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的功能, 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的功能相同’ , 。 2 2 这些学者的论 述阐明了偏正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的共同规律。 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在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中,定语的增加或取消对中心语的语法功能有时会产生一些影响。如: “ 好脾 气” , 这一偏正结 构具有 谓词的 语 法功能, 能 作谓语( 他 妈妈 真好 脾气) , 但 其中心语 左 脾气”就不能作谓语(他妈妈真脾气) ,没有谓词的语法功能。本文主要讨论形容词 加名词 组成的偏正结构 ( 简称为形 名结 构) , 形 容词定 语的 增加或取消 对中 心语语法功能的影响情况。1 . , 偏正式 “ 形+ 名”的类型前面说过,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 但是, 并不是说形容词都可以作定 语。 即使性质形容词,以往一般认为性质形容词都可以作定语, 即性质形容词都可以出现在A组的组合中, 但是, 实际上性质形容词作定语的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 有些性质形容词就不能作定语。不能作定语的性质形容词,有的语法著作中      称作为 “ 唯谓形容词”( 叶长荫 1 9 8 3 ) , 其实“ 唯谓形容词” 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定语的性质形容词;一类是可以 成为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语的, 即 在形容词前有副词作为修饰语, 以 偏正短 语作为定语的性质形容词。例如: *      对事一一一 。 对的事 一一、 很对的事。      准时会 一一、. 准时的会 一一* 很准时的 会。      烦事 一一、, 烦的事 一一, 很烦的事虽然,      能够作定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之一, 但是,能够作定语的情况又可以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l 邢公碗 丈 o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1 9 9 2 年 刀朱德熙 《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 n胡明扬 《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2 0 0 0 年 、 根据作定语时, 后面是否需要接助词 “ 的”的情况, 可以把形容词分为以下三1 .作定语时不可以带 “ 的”形容词。这些大多是单音节形容词,例如:大山、绿水、丑气、超酷、长夜、蠢人、水淡、刁 人、安定、大胆、 倒霉尤其当单音节 “ 形十名夕 , 对举则,更是如此,例如: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红花绿叶、红男绿女2 .作定语时必须要带 “ 的”的形容词。这主要是一些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例如:严肃的工作一一, 严肃工作美丽的姑娘一一, 美丽姑娘 大方的人 一一 :          大方人而单音节的形容词作定语, 有时加 “ 的” 不加 “ 的” 看上去是自由的,但只存在于一种 特定的组合中,有时不管加 “ 的”不加 “ 的” ,这个组合都不能成立,或者加了 “ 的” 后也只能在对举的语境条件下才能成立。如: 脏手帕 一一脏的手帕          。          脏糖 一一 。 脏的糖 一一 这是脏的糖,不是千净的 糖 小自          行车 一一 小的自 行车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 “ 美丽姑娘、 大方人” 在一定的语境下都可以说, 但这毕竟是受 了限制的, 不影响我们的分类。 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 这些特例都是有依据可循 的,比如 “ 美丽姑娘” 在作为招呼语 ( 嘿笙 美丽姑娘! )或者作为存现句的宾语 ( 打西 边儿来了 一位美丽姑娘) 时是可以 接受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是句式赋予的活用, 与我们 的讨论联系较远。3      . 可带不可带 “ 的”的: 敏感【 的〕 问 题、 滑稽【 的 ] 角色宝贵:宝贵〔          的」 文物 基躁:暴躁[ 的〕 脾气卑鄙:卑邵〔          的1 手段悲惨:悲惨汇          的1 生活卑贱:卑贱[ 0l 地位悲观:悲观 【 的1 情绪陈旧:陈旧〔          的I 货色诚恳:诚恳〔          的】 态度成熟:成熟[ 的I 方案脆弱:脆弱【 的」 心灵无种:无种汇          的] 下午威猛:威猛汇 的1 战士显然, 属于这一类的大多数是双音节形容词, 而需要注意的是, 与其搭配的也多是双音 节名词, 两个双音节结构组合成一个四音节结构。 这样,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现代汉语双音节化的影响。形容词作为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实词类,      其内部分类问 题比 较复杂。朱德熙 ( 1 9 5 6 )把形容词分为简单式和复杂式, 后又根据短语组合功能划分了 “ 性质形容词” 、 “ 状态形 容词” , 并将 “ 区别词” 划出形容词范围单列一类 ( 朱德熙 1 9 8 2 ) 。吕 叔湘 ( 1 9 9 4 ) 则根 据句法功能标准将形容词分为 “ 一般形容词 , ,“ 非谓形容词’ 户 。胡明扬 ( 2 9 9 1 ) 根据形容词的句法成分功能析出 “ 非定形容词” 。目 前的情况是,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 非谓形容词这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sidential colleg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