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喜欢赵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

运用典故的诗句【精选范文9篇】_99文库
运用典故的诗句
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到的是用典。实质上就是使用典故。中国是诗文的国度,名人名家较多,名句名诗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以古代诗文的典故起名的例子也很多。今天,语文网小编特地汇总了使用典故的诗句,希望通过分享使用典故的诗句,希望能拓展同学们的语文知识面。
使用典故的诗句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如: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朝闻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动,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王昌龄诗句: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鲁迅:原名周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薄至清:至清取自《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浩然出自《孟子》: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傅楚:语出《孟子& 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语也,则使齐傅诸?使楚人傅诺?
马千里:又名马良骥,四川书法家,语出唐韩愈《杂说&马说》:左之有千里马。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大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为《太史公书》序路,以拾遗补缺,成一家言。
孔学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雨殆。
孙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徐竹心:竹心出自郑板桥诗句,取虚心节高之意。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张驰:语出《孔记&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弛雨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
韩三友:语出左诗推李杏疾风一家,松竹梅岁寒三夜。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肖春晖:春晖出自唐代孟效《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温知新:出自《论语》温故而知新。
2、利用古代人名、地名中的典故
根据人名地名,或表示自己出生于此,或为了纪念自己与此地有关的事情
以上简单介绍了使用典故的诗句。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增加人文素养。如果您对此知识点也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的学习与讨论,同时,请支持查字典语文网,我们将一如既往给大家提供更多更全的语文学习资料。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黄河心不死”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同上)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崖。如今直上银河去,直到牵牛织女家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
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苍穹。
贯中夏之能甸兮,经朔北之遐荒。
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
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
殷徒涉而永固,卫迁济而遂疆。
赵决流而却魏,嬴引沟而灭梁。
思先哲之攸叹,何水德之难量。
关于黄河的诗词歌谣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黄河,它们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黄河船工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上,漂泊在木船上。他们对黄河了如指掌,把船只视为家珍。在与黄河风浪搏斗的生活实践中,船工们创作出了丰富多采、独具特色的黄河号子。声声号子,抒发了船工们复杂的感情,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怨、悲、欢。黄河船工号子,伴随着船工的劳动,是船民生活的旋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诗中的第一首中的前两句。后两句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洲词》王之涣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
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注释】: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他在夏末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这诗便是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任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诗人顺洛水向东北航行,两岸青山不绝,渐渐地,东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了起来,而船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驶入黄河了。于是诗人纵目四望黄河景物。这是秋天的傍晚,滚滚黄河与天相连,天边隐约可见稀疏的树木在寒气中枯落。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亮忽暗地闪烁不定。那种清廓的景象,使他想起了几年前在伊水边看到的那个孤零零的村落,自经安史之乱,残破萧条已甚。往事不堪回首,而眼前雨霁晴展,北风劲吹,只见空中有一只孤雁向南飞去。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诉洛阳的僚友们说,他的心情就象《庄子·列御寇》中说的那样:“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觉得自己既非能干的巧者,也不是聪明的智者,而是一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无所作为,无可忧虑,就象这大河上的船,随波逐流,听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而已。显然,这是感伤语,苦涩情。他的僚友们会理解他的无奈的忧伤,不言的衷曲。
唐德宗从建中元年即位以来,朝政每况愈下,内外交困,国库空虚,赋税滥征,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韦应物了解这一切,为之深深忧虑,然而无能为力。此次虽获一州之任,亦是荣升之遇,有可作为之机,但他懂得前途充满矛盾和困难。因此只能徒具巧者之才,空怀智者之忧,而自认无能,无奈而无求。也许他的洛阳僚友曾给他以期望和鼓励,增添了他的激动和不安,所以他在离别洛阳之后,心情一直不平静,而这黄河秋天傍晚的景象更引起他深深的感触,使他无限伤慨地写下这首诗寄给朋友们
与酒泉有关的典故
1、隋炀帝西巡至苏州镇金山
大业五年(609年)三月,隋炀帝在裴矩的陪同下西征,最远至苏州镇金山,历时半年以上,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搅得数千里民众不得安宁,可西征结果又值得称道:在张掖、酒泉开设互市;招降了伊吾(新疆哈密)城,是中西交通大道畅通无阻,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唐僧小雷音讲经说法
玄奘出长安西行天竺,必走丝绸古道,而甘、肃、瓜三州地是丝绸古道的咽喉地带。是年冬月,玄奘途径肃州遇大雪停宿,偶听得州城西南三十里有“西天小雷音寺”便毅然前往。西天小雷音寺坐落在文殊山的主峰上,其山峰峦叠列,在南天门仰望之,雷音古刹像一把利剑直冲霄汉。玄奘收到方丈、住持最隆重的礼仪——为数千僧侣讲经说法。消息传出去,数百里之外的莲花寺、青山寺等僧众前来聆听,这深深打动了这位佛学教义传播者,他登坛诵讲,终日不倦,接连120日为止,后文殊山僧人为纪念他将他赴西天取经的故事绘于洞室中,可惜该壁画与雷音寺难逃厄运,毁于20世纪中叶。
3、西夏统治下的肃州
西夏进入河西,特别是在攻取肃、瓜、沙三州后,一看到了农业的良好前景,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群牧司,统管畜牧业。冶炼术也有了重大发展,创造了木制的“门扇式”的竖式风箱,构造简单、坚固耐用、风箱容量大。军器制造研制出了“对垒”的战车,这种车可以载
人填壕,攻城掠地,还制造了“旋风炮”安置于马鞍之上,可发射拳头般的卵石。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西夏冶炼采用“冷锻法”给与高度评价。
4、明朝永乐年间的肃州
明成永祖乐18年(1420年),九月初,波斯使团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到达肃州古城,随行画家盖耶速丁记载了肃州官方宴会的盛况:
“他们在那里摆了张大臣的一把安乐椅,于其左右两侧还摆了其他一些安乐椅,中国官吏于其右侧就坐,波斯使臣在左侧就坐,在每位使臣和官吏面前都摆了两张很高的桌案,一张用于上菜,另一张摆放饼干和糕点,那些大人们还有权得到两束人造纸花和绢花,其余人仅有权各自占一张普通桌面。
恰恰在帝王大鼓的对面,又安排了一个餐厅,从中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双耳尖底瓷瓮,此外还有各种号码的瓶子,有瓷瓶、银瓶和金瓶。在大鼓的左右两侧站立着一些乐师,舞队由浓妆艳抹和化妆成女舞蹈演员的青年杂技演员组成,他们留有女士发型,带有制成耳环的珍珠。这一切都超过了其他地方同类的表演。
舞会中最好的节目是一种表现的活灵活现的鹳舞。鹳是用纱和生丝纱制成的,但装饰以真正的羽毛和红喙和红爪。它比真的还大,以便使僮仆钻入其中,并随着中国乐曲的节律而翩翩起舞,恰如其分的模拟该鸟的动作,全场哗然。“
这是一个外国使团随员对中国的理解。
与酒泉有关的诗句:
南有雪山,嵯峨万里
北有紫塞,延袤千里
诸夷入贡之要道,河西保障之襟喉
东西通衢之要冲,军事边防之重镇
甘或如醴,澹或如水;有责学佛,无则学仙
酒泉钟楼从西到东印章内容:西达伊吾,北通沙漠,南望祁连 南门对联:嘉峪西临,气势偕雄关并峙
雪山南耸,叠嶂与檐牙争排
北门对联:虽非近水楼台,应先得月
直对出关门户,可以观人
东边正门长联:
两千年前往事忆上心头。想当年,金戈铁马,翩翩勇将,少年英俊,风华正茂,捷奏河西,气宇轩猷。谈笑间,美酒倾杯碧玉流,与十万健儿同畅饮。如此高风统帅,赢得军民嘉尚,无人不赞霍将军。
八百里外阳关似在眼前。看那边,玉器银雕,皑皑祁连,起伏奔腾,叠嶂重峦,红装素裹,无比娇艳。更有那,晚霞浓抹嘉峪关,给中华大地添风采,这般壮丽山河,招徕远人游子,众口同夸酒泉好。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月下独酌——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笸箩。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肃州全景——戴弁
酒泉城外碧云端,万叠芙蓉雪未干。素影欲迷银汉迥,晴光不逐暖风残。气吞沙漠千山远,势压番戎六月寒。公馆日长清似水,几回吟望倚栏杆。
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朔风怒卷黄如雾,夜月轻笼淡似霜。弱水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远人遥指斜阳处,蔓草含烟古战场。
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气势雄。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安能平地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
圣代文明遍九垓,河山设险玉关开。月明虏使闻鸡度,雪霁番王贡马来。泛泛仙槎浮瀚海,翩翩驿骑上金台。幸逢四海为家日,独坐藩垣愧乏才。
碧天如水满城霜,五鼓初收戍角长。入塞数声胡北遁,残星几点雁南翔。梅花叶落开关早,杨柳风轻拂暑凉。客枕独怜惊夜梦,五云深处侍君王。
酒泉——程世绥
回泉绿带小栏边,疏凿依稀记汉年。重辟草堂依曲沼,平添水阁映清涟。溪桥野色无人画,草榻茶烟病叟禅。莫讶山公偏好饮,香甘一掬已陶然。沦漪一曲鉴湖开,谁击轻艄此溯洄。休沐且为无事饮,放衙争共讨春来。闲敲活火尝新茗,旋汲清泉压旧醅。老去头衔增曲部,醉乡日月胜蓬莱。承平从此卸戎衣,万绿荫中且息机。闲里抱琴留客鼓,睡余沾醉折花归。故园经岁音书杳,荒服投戈羽檄稀。取次南窗支小榻,呼童洗盏送余晖。芬芳不减洞庭春,沁入心脾味更醇。纵饮那须愁小户,狂呼端许拟贤人。生憎陆羽遗泉品,会改刘伶作醉神。半具枯筒诗百首,始知城外有天民。
&&&&夏日杂题
宋代 陆游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宋代贾昌期赋诗赞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唐代欧阳炯诗云:“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描绘了凌霄具龙之姿,花、叶在微风下的动势。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对凌霄花赞赏有加。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说:“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把它比喻成“天际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须准备好奇石古木,否则它无所依附就不会长,即使能长也长不高。李渔说,自己年纪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里去找奇石古木呢,要买又没有这个闲钱,非要看凌霄,那只能徒步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宋人杨绘有诗赞日:“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敢与太阳比鲜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这也是凌霄花的执拗与血性吧。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语是“声誉”。不过,对凌霄花的品格象征历来是褒贬不一。20年前,女诗人舒婷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首《致像树》里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时间让“攀援的凌霄花”,成为攀附高枝的代名词。贬低凌霄花的舒婷并非第一人。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咏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劝说世上之人切勿学凌霄,自己没有本事,却背靠大树好乘凉。树有多高,藤有多高;树倒藤也倒。高花笑属赋花人,花自鲜明笔有神。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宋】陈造
次韵杨宰凌霄花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宋】董嗣杲
凌霄花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宋】贾昌朝
凌霄花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宋】陆游
凌霄花芸芸蕊絮若云飘,淡紫葳葳凌上霄。摇碧楼台拂柳弱,翦红亭榭绽红娇。清波复照春虹影,浅水罗烟秋寂寥。一树催开三季暖,独念芳艳入诗箫。——【现代】浅草
凌霄花亦乔亦灌亦攀藤,漏斗花钟格外馨。窈窈翩翩婀娜舞,翘翘袅袅立娉婷。春来秋至陵苕艳,暮短朝长绮萼青。三季花期红烂熳,凌霄曳锦满园庭。——【现代】浪迹客
凌霄花花开簇簇若红榴,锁窗一片幽幽。风风火火乱兜鍪,日日不曾修。倚石爬崖上架,乱藤旋舞纷纠。唯思攀附到云头,高处作风流。——【现代】佚名 画堂春·凌霄花凌霄花发碧空中,百朵千支一式红。绿蔓犹如上天索,芬芳送入玉皇宫。——【现代】佚名 咏凌霄花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唐】欧阳炯 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唐】白居易
咏凌霄花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风坠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宋】陆游 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清】李笠翁 凌霄花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质未必不凌天。“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夏日杂题
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宋代贾昌期赋诗赞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唐代欧阳炯诗云:“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描绘了凌霄具龙之姿,花、叶在微风下的动势。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对凌霄花赞赏有加。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说:“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把它比喻成“天际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须准备好奇石古木,否则它无所依附就不会长,即使能长也长不高。李渔说,自己年纪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里去找奇石古木呢,要买又没有这个闲钱,非要看凌霄,那只能徒步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宋人杨绘有诗赞日:“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敢与太阳比鲜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宁愿停止生长,也不愿匍匐在地,这也是凌霄花的执拗与血性吧。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语是“声誉”。不过,对凌霄花的品格象征历来是褒贬不一。20年前,女诗人舒婷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首《致像树》里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时间让“攀援的凌霄花”,成为攀附高枝的代名词。贬低凌霄花的舒婷并非第一人。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咏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劝说世上之人切勿学凌霄,自己没有本事,却背靠大树好乘凉。树有多高,藤有多高;树倒藤也倒。高花笑属赋花人,花自鲜明笔有神。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宋】陈造
次韵杨宰凌霄花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宋】董嗣杲
凌霄花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宋】贾昌朝
凌霄花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宋】陆游
凌霄花芸芸蕊絮若云飘,淡紫葳葳凌上霄。摇碧楼台拂柳弱,翦红亭榭绽红娇。清波复照春虹影,浅水罗烟秋寂寥。一树催开三季暖,独念芳艳入诗箫。——【现代】浅草
凌霄花亦乔亦灌亦攀藤,漏斗花钟格外馨。窈窈翩翩婀娜舞,翘翘袅袅立娉婷。春来秋至陵苕艳,暮短朝长绮萼青。三季花期红烂熳,凌霄曳锦满园庭。——【现代】浪迹客
凌霄花花开簇簇若红榴,锁窗一片幽幽。风风火火乱兜鍪,日日不曾修。倚石爬崖上架,乱藤旋舞纷纠。唯思攀附到云头,高处作风流。——【现代】佚名 画堂春·凌霄花凌霄花发碧空中,百朵千支一式红。绿蔓犹如上天索,芬芳送入玉皇宫。——【现代】佚名 咏凌霄花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唐】欧阳炯 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唐】白居易
咏凌霄花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风坠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宋】陆游 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清】李笠翁 凌霄花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质未必不凌天。“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
老榆树_yhgek
>《近体诗》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献花(0)分享到:类似文章凌霄花(三)——一个美丽...紫葳科:凌霄凌霄花烟标上得花花草草 凌霄巨木...褒贬兼得凌霄花凌霄花什么时候开 凌霄花花...更多类似文章 >>
与酒泉有关的典故
1、隋炀帝西巡至苏州镇金山
大业五年(609年)三月,隋炀帝在裴矩的陪同下西征,最远至苏州镇金山,历时半年以上,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搅得数千里民众不得安宁,可西征结果又值得称道:在张掖、酒泉开设互市;招降了伊吾(新疆哈密)城,是中西交通大道畅通无阻,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唐僧小雷音讲经说法
玄奘出长安西行天竺,必走丝绸古道,而甘、肃、瓜三州地是丝绸古道的咽喉地带。是年冬月,玄奘途径肃州遇大雪停宿,偶听得州城西南三十里有“西天小雷音寺”便毅然前往。西天小雷音寺坐落在文殊山的主峰上,其山峰峦叠列,在南天门仰望之,雷音古刹像一把利剑直冲霄汉。玄奘收到方丈、住持最隆重的礼仪——为数千僧侣讲经说法。消息传出去,数百里之外的莲花寺、青山寺等僧众前来聆听,这深深打动了这位佛学教义传播者,他登坛诵讲,终日不倦,接连120日为止,后文殊山僧人为纪念他将他赴西天取经的故事绘于洞室中,可惜该壁画与雷音寺难逃厄运,毁于20世纪中叶。
3、西夏统治下的肃州
西夏进入河西,特别是在攻取肃、瓜、沙三州后,一看到了农业的良好前景,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群牧司,统管畜牧业。冶炼术也有了重大发展,创造了木制的“门扇式”的竖式风箱,构造简单、坚固耐用、风箱容量大。军器制造研制出了“对垒”的战车,这种车可以载人填壕,攻城掠地,还制造了“旋风炮”安置于马鞍之上,可发射拳头般的卵石。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西夏冶炼采用“冷锻法”给与高度评价。
4、明朝永乐年间的肃州
明成永祖乐18年(1420年),九月初,波斯使团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到达肃州古城,随行画家盖耶速丁记载了肃州官方宴会的盛况:
“他们在那里摆了张大臣的一把安乐椅,于其左右两侧还摆了其他一些安乐椅,中国官吏于其右侧就坐,波斯使臣在左侧就坐,在每位使臣和官吏面前都摆了两张很高的桌案,一张用于上菜,另一张摆放饼干和糕点,那些大人们还有权得到两束人造纸花和绢花,其余人仅有权各自占一张普通桌面。
恰恰在帝王大鼓的对面,又安排了一个餐厅,从中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双耳尖底瓷瓮,此外还有各种号码的瓶子,有瓷瓶、银瓶和金瓶。在大鼓的左右两侧站立着一些乐师,舞队由浓妆艳抹和化妆成女舞蹈演员的青年杂技演员组成,他们留有女士发型,带有制成耳环的珍珠。这一切都超过了其他地方同类的表演。 舞会中最好的节目是一种表现的活灵活现的鹳舞。鹳是用纱和生丝纱制成的,但装饰以真正的羽毛和红喙和红爪。它比真的还大,以便使僮仆钻入其中,并随着中国乐曲的节律而翩翩起舞,恰如其分的模拟该鸟的动作,全场哗然。“ 这是一个外国使团随员对中国的理解。
与酒泉有关的诗句:
南有雪山,嵯峨万里
北有紫塞,延袤千里
诸夷入贡之要道,河西保障之襟喉
东西通衢之要冲,军事边防之重镇
甘或如醴,澹或如水;有责学佛,无则学仙
酒泉钟楼从西到东印章内容:西达伊吾,北通沙漠,南望祁连
南门对联:嘉峪西临,气势偕雄关并峙
雪山南耸,叠嶂与檐牙争排
北门对联:虽非近水楼台,应先得月
直对出关门户,可以观人
东边正门长联:
两千年前往事忆上心头。想当年,金戈铁马,翩翩勇将,少年英俊,风华正茂,捷奏河西,气宇轩猷。谈笑间,美酒倾杯碧玉流,与十万健儿同畅饮。如此高风统帅,赢得军民嘉尚,无人不赞霍将军。
八百里外阳关似在眼前。看那边,玉器银雕,皑皑祁连,起伏奔腾,叠嶂重峦,红装素裹,无比娇艳。更有那,晚霞浓抹嘉峪关,给中华大地添风采,这般壮丽山河,招徕远人游子,众口同夸酒泉好。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月下独酌——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笸箩。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肃州全景——戴弁
酒泉城外碧云端,万叠芙蓉雪未干。素影欲迷银汉迥,晴光不逐暖风残。气吞沙漠千山远,势压番戎六月寒。公馆日长清似水,几回吟望倚栏杆。 北陌平沙
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朔风怒卷黄如雾,夜月轻笼淡似霜。弱水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远人遥指斜阳处,蔓草含烟古战场。 金塔凌虚
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气势雄。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安能平地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 玉关来远
圣代文明遍九垓,河山设险玉关开。月明虏使闻鸡度,雪霁番王贡马来。泛泛仙槎浮瀚海,翩翩驿骑上金台。幸逢四海为家日,独坐藩垣愧乏才。 戍楼晓角
碧天如水满城霜,五鼓初收戍角长。入塞数声胡北遁,残星几点雁南翔。梅花叶落开关早,杨柳风轻拂暑凉。客枕独怜惊夜梦,五云深处侍君王。 酒泉——程世绥
回泉绿带小栏边,疏凿依稀记汉年。重辟草堂依曲沼,平添水阁映清涟。溪桥野色无人画,草榻茶烟病叟禅。莫讶山公偏好饮,香甘一掬已陶然。沦漪一曲鉴湖开,谁击轻艄此溯洄。休沐且为无事饮,放衙争共讨春来。闲敲活火尝新茗,旋汲清泉压旧醅。老去头衔增曲部,醉乡日月胜蓬莱。承平从此卸戎衣,万绿荫中且息机。闲里抱琴留客鼓,睡余沾醉折花归。故园经岁音书杳,荒服投戈羽檄稀。取次南窗支小榻,呼童洗盏送余晖。芬芳不减洞庭春,沁入心脾味更醇。纵饮那须愁小户,狂呼端许拟贤人。生憎陆羽遗泉品,会改刘伶作醉神。半具枯筒诗百首,始知城外有天民。
化用诗句:
“碧云天、黄花地。”由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化用而来。
“阁泪汪汪不敢垂。”语出宋人《鹧鸪天》“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蜗角功名,蝇头微利。”语出苏轼《满庭芳》。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出自元稹《莺莺传》,是莺莺谢绝张生的一首诗。
“伯劳东去燕西飞”,出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化为成语“劳燕纷飞”喻别离。
“一春鱼雁无消息”,出自秦观《遮鸪天》词“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1.举案齐眉: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2.红泪:王嘉《拾遗记》载,薛灵芸选入宫时,别父母,以玉壶承泪,壶映出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人遂称女子眼泪为红泪。
3.比司马青衫更湿:司马青衫语见白居易《琵琶行》,本句意思是自己落的泪比白居易听琵琶时落的泪更多。
4.伯劳东去燕西飞:比喻人的离散。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风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伯劳,
5.一春鱼雁无消息:鱼雁,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6.青鸾:古代传说中能报信的鸟。据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青鸾先来报信。
&&&&&&&&日星期二是冬至,又是一年冬至时,来了解一下冬至的典故来历和关于冬至的诗句:&&&&1、关于冬至&&&&一段视频让你一分钟了解冬至&&&&2、冬至的历史典故&&&&冬至典故1:&&&&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冬至典故2:&&&&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3、十大最著名的冬至诗句&&&&(一):&&&&小 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二):&&&&冬 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三):&&&&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四):&&&&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五):&&&&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六):&&&&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七):&&&&冬至&&&&(宋)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八):&&&&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九):&&&&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十):&&&&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活动三:冬至科学: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让孩子知道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儿歌:《冬至到》&&&&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滕王阁序中23个典故的诗句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
和谢灵运相比。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里称谢灵运是称官职,和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籍贯)不同。曹植与谢灵运分处魏晋时代的首尾两端,植是出汉音,启魏响,灵运是出东晋,启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诗歌承继亦有渊源。钟嵘在《诗品》中说:“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是很恰当很自然的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表面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吴会,课本无注,当指吴郡的都会,即江苏省苏州市。一说“会”读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而从对仗角度看,不如前解工整(“长安”对“吴会”,单个地名对单个地名)。但它同时又是用典,还应有深层含义。教参书认为“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王勃的身世、心境是一致的,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说明下句,即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两人互不相识,一起在张华(字茂先,任过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家中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西晋两位名人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时的“脱口秀”是一副艺术性颇高的人名对,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对联的滥觞。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辞源》:“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清李渔《笠翁对韵》:“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由于用典,此二句就有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此意可和上文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如果知道有关背景知识,就还知道作者在此借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此意可和下文“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等句相呼应。这样理解,完全符合王勃的性格和遭遇,也能更好地贯通上下文。王勃原本年少气盛,再加上自己才华横溢,很容易产生心高气傲的心理。后来,果然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得罪了高宗皇帝,被逐出京城,还连累老父也被贬官受罚。一时间,使王勃有一种从云端里跌落下来的感觉。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这正是王勃当时对政治前途伤心失
落情绪的真实表现。如果只是“西望长安,遥看吴会”,怎能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呢?用典的好处之一是言简意丰,以少胜多,能“寓万于一”,较好地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
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此“帝”亦指天帝。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诗人在想象中上下求索,来到天界,他去叩帝阍,然而帝阍却拒绝为他通报,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表明诗人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被彻底阻塞。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扬雄《蜀都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杜甫《塞芦子》:“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袁崇焕《浣衣里》:“精诚叩帝阍,愿化一寸铁。”“帝阍”在王勃文中实际上是指称国君或朝廷,就像借“陛下”称天子一样。因为前为“怀”而不是“叫”“叩”,后又接“不见”;且与下句“宣室”相对称,都是暗指当朝皇上。教参译“怀帝阍而不见”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不如译作“怀念朝廷却不得召见”。“奉宣室”的典故,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两句是说,自己怀念朝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
7、“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的事迹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我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文帝在皇帝中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换了别人做皇帝,冯唐差不多就要杀头了。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脑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冯唐做了楚相,后来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冯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名声远不及李广,官名、爵位却在李广之上。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其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种种看法。有人说是他命不好,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有人说他虽然作战勇敢,但不善用兵,缺乏政治头脑和治军才能。更有人说是汉武帝重用外戚,宠信卫青、霍去病,而并不真正器重李广,甚至故意排挤他,不给他立功的机会。后世多把李广作为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表性人物。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用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洛阳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在博士之列为最年轻者,每次参议诏令,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即尽为之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毛泽东《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事见《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览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学成后梁鸿被分配到上林苑牧猪,虽然专业不对口,倒也乐得做他的“猪倌”。一天闲来无事,梁鸿和他的猪们在晒太阳,有两只小猪在泥坑里打滚。梁鸿看见了,就对小猪说:“猪啊猪,其实我是很羡慕你们的。从前有一位庄周老伯伯说过,郊祭时用的牺牛,虽然平时用好养料喂养,又披以纹绣,舒服是舒服,可一旦要把它送进太庙作祭品时,这条牛想作一头小猪,这可能吗?所以我不愿意做卿相,不愿意被国事羁绊,我宁愿作一个小猪在污水沟里游戏,这样我的心志倒可以愉快。”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家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归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共五句诗,
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梁鸿被迫害的命运表达了深深的感慨。然而太平的日子并不长久,章帝的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
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前一个典故出自《晋书·吴隐之传》。晋人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非常廉洁。“酌贪泉而觉爽”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1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略)
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成语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1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为民兴利除弊,百姓称为神明。但由于志趣高尚,洁身自好,长期不得升迁,后来隐居耕田。桓帝时,虽有人多次举荐他,但终不见用。年七十,死于家。事见《后汉书·孟尝传》。关于孟尝,有著名的成语“合浦珠还”,说的是合浦不产谷物,沿海出产珍珠,由于前任太守贪污受贿,珍珠纷纷运往相邻的交阯郡内。孟尝到任,革除敝端,迁离的珍珠又回到合浦。后遂用“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还或物失而复得,对其人或其物有称美之意。
1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自慰自勉之意。“猖狂”与今义有所不同,今指狂妄放肆,气势汹汹。这里指狂放,不拘礼节。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七个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的总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纵酒酣饮,弈棋赋诗,无拘无束,史称“竹林七贤”。七人中, 阮籍、嵇康名气最大,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他们的行为都怪诞得很。嵇康服药,阮籍喝酒。阮籍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表现出怪诞的行为。他好喝酒,附近有美妇人当街卖酒,他经常去喝,醉了就在美妇人旁边倒卧;他不屑遵循“男女有别”,嫂子回娘家,他为嫂子饯行并送她上路。对旁人闲话、非议,阮籍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我们现在说青白眼、青睐、垂青等,都来自阮籍的故事。
15、“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据《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终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表示,只要给他一根长绳,定把南越王缚至汉朝宫廷来。后果然说服南越归汉。这两句是说,自己跟终军的年龄相仿,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请缨”作为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投军或出使等意。今多用于指主动请求参战或参加某些重要而有风险的活动,或主动要求分配任务等。有赞扬的意味。如:“白衣天使纷纷请缨到抗非典一线工作”“武汉大学生请缨赴边陲”。“请缨”现已成为普通词语。“长缨”指缚敌的长绳,比喻克敌制胜的力量。毛泽东诗词多次引用“长缨”的典故。《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6、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有怀投笔:有投笔从戎的怀抱。投笔从戎的故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姐姐班昭(“曹大家”)都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后,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今天把大学生当兵服役叫“携笔从戎”。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宋书 ·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速地向前发展。成语一般写作“乘风破浪”。这两句是说,自己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报负,所以怀有投笔从戎的志向。
1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宝树:谢玄曾以“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上句是说自己并不象谢家子弟那样的好,有谦虚的成分。晋、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时,谢氏最为兴盛,一时人材辈出,声誉鹊起。尤以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谢安、谢玄、谢灵运、谢惠连这一家族的人,皆名著于史。所谓“芝兰玉树”,其典出自《晋书·谢安传》:“(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契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以“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也。又有“玉树临风”,比喻英俊潇洒的美少年。“玉树盈阶”比喻子弟既多又好。
孟母三迁是有名的典故,出自《列女传》(西汉刘向编)。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其实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淘气。为教育他学好,其母亲花费了很多心思。据说其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
1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意思是说,过些时候将到父亲那里去接受教诲。出自《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鲤退而学礼。”他日:来日。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接受教诲之意。
19、今兹捧袂,喜托龙门。龙门:据《后汉书·李膺传》载,李膺当时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忽然得到的荣耀。这里是说,这次能在宴会上拜见阎公,就好象登龙门一般令人高兴。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里含有对阎公的奉承。
2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赋而叹惜。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意:杨得意的省称。抚:抚弄。凌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这一句是说如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推荐自己的人,司马相如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下面一句是说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什么羞愧呢?这两句的重点在后一句,作者实际上是在说这次自己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所以愿意在宴会上赋诗作文。
21、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知音。流水:指伯牙鼓琴,心里在想高山或流水,钟子期就一定能猜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文中这两句是说,遇到钟子期那样知音的人,奏高山流水的曲子,有何惭愧呢?这是作者以伯牙自比,表示既然遇到阎都督这样的知音,所以敢作此序了。
22、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西南。晋朝王羲之曾和群贤宴集于此,赋诗作文,作有《兰亭集序》,文坛上传为佳话。梓泽:晋朝石崇的金谷园,又名梓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亦曾有文人聚会于此。这两句是说,当年兰亭宴集的盛况已成陈迹,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变为一片废墟。
2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作为成语,一般写作“陆海潘江”。这里用来形容众宾客的文才。这两句是说,敬请在座的诸位嘉宾,就象陆机、潘岳那样,各尽其才,写出精彩的诗篇吧。陆机(261-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人。太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酒的典故(ZT)斗酒百篇中国的文人大都饮酒,而且豪饮,以诗人为甚,酒场上,才能诗成有神,饮醉后,每有华章佳句.为首的,要算一位酒中仙人—李白.李白毕生嗜酒如命,与酒结缘,以酒为伴,酒诗交融.得意时饮,失意时也饮.求仕时饮,隐居时也饮.有钱时饮,穷困时也饮.无酒不能食,无酒不能诗.他生于酒,也死于酒.李白的酒量极大,他自称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又对妻子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曾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当然能喝酒本身也不算什麽本事,酒囊饭袋也都是海量.李白是每次酒醉之后,都有好诗,酊酩之中,才思泉涌,百杯下肚,灵感如喷,有多少千古绝唱,就这麽产生了.杜甫有一首饮中八仙歌,以洗练的语言,素描的笔法,勾画了栩栩如生的八位酒仙群像图,其中最为鲜明的,就是李白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喝一斗酒能写百首诗一斗算十升,二十瓶,也就是一瓶酒换来五首诗,这应该是很高的产量了.文人无行,狂放不羁,这就是李白.每饮必醉,大醉不起,这就是李白.长安的酒店,常常要给他免费开房,习以为常. 其实这还是酒店求之不得的事呢,因为李白被奉为酒店神,用太白遗风的酒幌子招徕顾客.李白醉了酒,纵然有天子召见,他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百呼不应,久唤不醒,还要说:我乃酒中仙人,管他天子不天子!这件事并非写实,但合情合理,道出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的李白,藐视封建王权,傲骨面对人间,神采奕奕,可钦可敬.据统计,李白现留于世的诗,有一千零五十首,其中谈到酒的,有一百七十首,占16%,恰恰和当时酒的度数差不多. 在唐朝,蒸馏技术刚刚开始,酒的度数相当于现在的葡萄酒.对李白,先有酒,后有诗,先是酒仙,后为诗仙.斗酒百篇,留下了一个成语,可是这个成语除了用给李白,还有哪个第二人?我还真想不出了.白衣送酒夏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九为阳数,月日相并,两九相逢,故为重九,或称重阳。登高远眺,饮酒赏菊,是重阳节的两大风俗,古已有之。不少文人墨客以此抒发胸怀,表达灵性,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重阳独酌杯中酒。东晋文人陶渊明,嗜酒好饮,然家中贫穷,不能常得。一年重阳节,家中无酒,只好摘菊盈把,携至野外,侧置久坐,凝思远望。忽见一白衣而至,原是官府给役小吏,代表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大喜过望,立地尽醉而归。后来人们以白衣送酒表示雪中送炭,心想事成。陶渊明为我国古代著名田园诗人,一生诗酒融为一体,其酒醉后写的饮酒二十首,一醉一诗,仅择一首如下:古人赏我趣,挚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只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不拜将军网友们有没有谁少年时偷喝家长的酒?我算是一个.偷喝了酒,再灌满水,原样放好,老爸浑然不觉,骗了他多年.却说三国时代有个钟会,也是这方面老手,而且和他哥哥钟毓联手操作.但却不知往里添水,老爸看到坛子里的酒不喝自消,与日俱减,起了疑心.一天,他假装酣睡,看见两个儿子打开酒坛,故伎重演.不过钟毓喝酒之前,对天长拜,而钟会饮而不拜.他们的父亲是何人?魏武,文,景帝的三朝元老,作过相国,太尉,太傅,一代重臣也.他问两个儿子为何拜为何不拜,钟毓说,喝酒是有礼数的事,所以我要拜.钟会说,偷酒喝是非礼之事,所以我不拜.长大以后,钟会出息了,在魏国作了官,直至镇西将军,成了司马昭的心腹.因为有小时候那段事,雅号不拜将军.后来凡偷喝酒的人,都自称不拜将军.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钟会,他与大将邓艾一起,率二十万魏军,讨伐蜀国,使后主刘禅奉玺请降,从而威镇西土,功名盖世.在征讨之中,军纪严明,受诸葛亮托梦,对百姓秋毫无犯.后来,他结交了蜀国大将姜维,起兵北上,讨伐司马昭.不想司马昭早有所防,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错,功亏一篑,为乱兵所杀,年仅四十.酒池肉林商朝历经几百年传到了第31代,就是商纣王.据说此人很有雄才大略,聪敏过人,且力大无比,能托梁换柱,力拔千斤.可是,他又嗜酒好饮,贪恋美色,喜欢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的生活.一天,他到女娲宫进香,看到女娲娘娘神像貌美,心痒如挠,夜不能寐,于是在全国选美,找到一个叫旦巳的美人.为了讨好,他下令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男女裸体,相逐其间,朝朝设宴,夜夜欢娱,长夜不眠,通宵达旦.这个酒池有多大? 比现在的澡堂子大多了.据说大可行舟,酒够三千人同饮,酿酒剩下的酒糟就堆积成了一个小山.结果呢,朝政混乱,纲纪堕落,民不聊生,诸侯叛乱.公元前1066年,姜子牙率周兵打到城门之外.纣王魂飞魄散,还要问:朕何罪之有?姜子牙历数他十大罪状,三条与酒有关:沉湎酒色,酗酒肆乐,酒池肉林.纣王自知气数已尽,大势已去,于是全身装满珠宝,登上摘星楼,焚火自尽,商潮从此灭亡.酒池肉林,留下了以酒误国,以酒杀身的历史之鉴.高阳酒徒对好喝酒的人,可以称他酒民,酒士,甚至酒鬼,酒狂,但如果用酒徒,就有点不敬了.也有例外,古代有个人,自称酒徒,Resume只这麽一条,就得到了最高主管的Interview,而且拿到了想要的职位.面试他的不是别人,竟是刘邦.秦朝末年,群雄并起,造反风暴,席卷全国,其中有一支,名为刘邦.此公原本是个小混混,好酒又好色,因为醉酒斩白蛇,有了名声,起兵反秦,为大富豪吕公所识,娶其女吕后为妻.刘邦本身是个酒徒,最看不起儒生,如果有儒生前来投奔求职,他就摘下其帽,往里尿尿.却说有个高阳人郦食其,也是一个无业游民,少有壮志,喜好读书,然家境贫寒,又贪杯嗜酒,怀才不遇,岁月蹉跎到了耳顺之年,垂垂老矣.这一天听说刘邦来了,决定去投奔.刘邦正坐在床上,有两个女人给他洗脚,以为又来了个儒生,叫道:什麽儒生,让他走人,没功夫跟他磨牙!郦食其在外面一听,火来了,大喊:我不是儒生,乃高阳一酒徒也!酒徒见酒徒,两眼泪汪汪.刘邦连脚都顾不得擦, 马上请郦食其进帐议事.当时刘邦拥兵不满万人,要攻打陈留,正苦于无计. 郦食其出了个里应外合的主意,并进城作了内应,一举得胜.后来, 郦食其又为刘邦支了许多招,瓦解诸侯,游说四方,出谋划策,创下汗马功劳.最后,剩下刘项二霸,楚汉相争, 郦食其建议收服兵多将广,雄据一方的齐王田广,并且自告奋勇深入虎穴.正当谈判一点点进展时,刘邦手下大将韩信袭击了田广.田广大怒,认为郦食其耍了他,涮了他,就把郦食其杀了.确切地说,是把他煮了.郦食其渐渐为人淡忘,但高阳酒徒一词却家喻户晓,不胫而走,凡好饮贪杯狂放不羁之人,都以此自喻.载酒问字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一百单八将里有个杨雄.外号病关索,座次32,为步兵将领.我们这里说的是另一个扬雄,生于西汉末年, 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个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年轻时,杨雄以写辞赋闻名于世,为汉赋四大家之一.经大司马王音举荐,待诏宫廷,汉成帝特别赏识,授职给事黄门郎.但是经哀平两朝,未得升迁,心情郁闷,思想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说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从此弃之不为,转而研究哲学,有几部大块头的巨著, 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还有一部《方言》,是研究西汉各地方言的.杨雄学富五斗,才思敏捷,但生性木纳,不善交际,又素来口吃,所以门庭冷落.他有一个本事,特别能认生字,僻字,怪字.不管从哪里找来的,从来难不倒他.远近人士,凡有不懂之奇字,不明之古事,都前来请教.人们知道他嗜酒好饮,所以就带着好酒佳肴,边饮边讲,于是有了载酒问字之美谈.也算扬雄生在好年代,人们求知之风盛行,为了认识个生字都舍得送酒请饭,今天谁肯干这种事啊.杨雄在世时,王莽政变,毒死汉平王,篡位为帝.那些巧言善辩阿谀奉承之士,颂称王莽篡权乃是天意,因而能得到封赏,唯扬雄不肯趋炎附势,故不能封侯.当时国师刘歆很看重杨雄的才华,令其子刘棻拜扬雄为师,专学奇字,好酒好肉,自然带去不少.哪知不久,刘棻卷入一场叛逆的案子,被王莽下令缉拿处死.杨雄作为刘棻的问业师,又吃了人家不少酒,也被叫来问话听审.杨当时正在天禄阁校书,自思已经年过七十,还要再去忍受酷刑,不如一死.于是闭紧双眼,咬死牙龈,从阁上跳了下去.算他命大,算他不该见阎王,虽然跌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倒也无碍大事.吏官看他可怜,慌忙去王莽处禀告,具述惨状,称确不知情,王莽也就放过了他.可怜扬雄, 九死一生这末一折腾,也吓破了胆,丢掉了魂,连忙著文《剧秦美新》,巴结王莽,尽讨好之言.一代铮铮风骨的文人,竟这样落了个晚节不终贻笑千古的下场,至王莽五年,方才病死,后人有诗云:才高学富算文豪,一落尘污竟失操.载酒问字美谈在,千秋笔伐总难逃.文君当垆几日前,拙作载酒问字刚刚寄出,就收到炮郎友回帖,转杜诗一首,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概括了两个与酒有关的典故.后句说的是前文的杨子云,前句则是西汉时的大才子,叫司马相如.景帝时,司马相如曾在长安作官,当个武骑常侍, 与颇有书卷气的梁王相交极深,作赋弹琴,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悠哉悠哉。不想梁王短命去世,宾客四散,相如郁郁寡欢, 无心为官,称病辞职,回到老家成都.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地无一陇,自然是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了.有一天,他到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赴宴.这卓王孙乃冶炼,酿酒大王,是个富可敌国的人物, 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更有一个宝贝闺女, 眉如远山,面如芙蓉,肤如凝脂,且知诗画、通音律,年方二八,却是个离了婚的寡妇,叫卓文君.文君素来仰慕相如的才华,就从屏风外偷看,果然是个风流惆傥儒雅俊逸的帅哥.司马相如是何等风流之人,早看在眼里,佯装不知.其实他那天也是心怀鬼胎有备而去的,知道卓文君喜好音乐,故意带了一把梁王赐给他的名叫绿绮的琴,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受邀弹琴时,他就弹了一首早已准备好的凤求凰,表达爱慕之,意,衷肠尽诉.卓文君隔着屏风听得如醉如痴,身不由己,决意以心相许.当晚,又收到司马相如重金收买侍者带来的小条,趁着夜幕漆黑,就只身投奔到司马相如,当夜二人携手私奔.郎欢女爱,如鱼得水, 患难相随,柔情蜜意,两个人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日子.无奈司马相如一文不名,卓文君则被她父亲断了财路,在成都不能久混,就又打道回府,返回临邛,变卖所有手头财物,买下一个酒店.文君淡装素裹当垆卖酒,相如赤背短衫洗涤酒器,红红火火干了起来.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贫贱夫妇爱情坚贞不逾的佳话,卓文君也成为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卖酒人。垆是摆放酒瓮的台子,代表酒肆.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司马相如又美人又有美酒,真是洪福齐天啊.看官可以想象那素巾蓝裙玉手红唇的当垆酒娘,那一串甜中透辣的川语叫卖, 自然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车马熙攘, 却也让父亲卓文孙坐不住了.不得以,他只好分给文君仆百人,钱百万,家上嫁妆衣被财物,承认了他们的婚事. 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二人有了钱,便关了酒垆,搬到成都,添豪宅,置田地,买名车,司马相如曲线救国,傍上了富婆,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如今,当年的酒肆已成了文君公园。园内有一口古井,相传是当年文君汲水酿酒之井,因此叫文君井。文君井深仅丈余,泉水清洌,略呈墨绿色。此井自上而中逐渐扩大,由中而下逐渐缩小,形状如一只巨大的酒瓮。在居井不远处,还有相传是司马相如当年弹琴的琴台。文君井有一联: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 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 再休说, 长门卖赋,封禅遗书。景帝之后,武帝即位,司马相如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垣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龙颜大悦,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凭着一枝生花妙笔,官越做越大,声势赫耀地回到了成都,绕道临邛,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然而司马相如温饱思淫欲,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开始周旋在脂粉堆,泡妞找小姐.卓文君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徐娘之身,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后来司马相如得寸进尺,竟要纳茂陵女子为妾,接二奶回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白头吟》,说道: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司马相如被敲了警钟,回头是岸.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以茶代酒在酒场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冠冕堂皇的一句话:以茶代酒.不喝酒的人,既推托了酒,又表现得雅,还不失为礼.这个成语来自三国东吴的末代国王孙皓.孙权死后,传位于子孙亮,后宫廷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了台 。孙休临终时,遗诏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让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顾命,辅佐幼主。你办事,我放心.哪知尸骨未寒,这二位却没有按既定方针办,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了23岁的长君孙皓,他是孙休的侄子,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不知感恩戴德,上台不到3个月就要了这两个顾命的命,因为,他听说这二位见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后悔立他为君的意思。.其实一点不错,这孙皓就是一个好酒之徒,经常摆酒设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个规矩:每个人以七升为限,不管你会不会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这酒是不是进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须见底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会喝爆肚皮的.可是陈寿的是这麽记载的,我这里照抄无误.群臣中有一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难为他了.就算他的嘴是个大漏勺,也漏不掉这麽多啊.孙皓是个暴君,说一不二,动辄杀人,但是对韦曜却格外照顾,看着他喝不动了,就告诉人悄悄给他换上茶, 韦曜心领神会,故意高举酒杯,干了干了!咋呼一气,其实是心里偷着乐..这韦曜是何人?他原来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也就是太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地位相当特殊.而且当时韦曜正奉命写孙河的回忆录,孙皓还指望着他在里面美言自己几句呢,当然也不想看他一个人喝不下酒搅了大家的兴,就偷偷使出这以茶代酒的一招.可是这韦曜有点不识相,登鼻子上脸,得便宜卖乖,竟要批评孙皓,说他在酒席上总是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这样外相毁伤,内长尤恨.回忆录里还胆敢揭露一些孙皓见不得人的丑事.孙皓终于被惹火了,公元273年,把韦曜投入大狱,不久杀了头.这样一个暴虐的君主,当然不能治好国.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乐公还要低!这个残暴无能的家伙苟延残喘了四年,病故洛阳,时年42岁.孙皓可以说是以酒误国,遗臭万年了,没想到还留下了一个以茶代酒的典故. 不过,在酒场上找替代物,算不上什麽登大雅之堂的事.不会喝的,请学;不能喝的,请练;不想喝的,请走.如果你非要以茶代酒,我劝你学学蒋公介石,把茶倒掉,以水代茶.瘾酒亡国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因酒而亡国的事件屡见不鲜,南陈王朝的末代皇帝陈后主就又是一例.陈后主名叔宝,是个典型的不懂国事,只知饮酒作乐的君主.按说他是个文人,嗜好读书稽古右文,喜欢舞文弄墨,填词作曲,还有点文采,如果老老实实当个学者,以酒助兴,说不定文坛也留得个美名.可是老天误打误着,让他做了皇帝,他根本不是那块料,大好的南陈江山,断送于他手.他的好酒,可以说带点雅兴.喝酒时,一定要赋五言诗,你唱他和,有领有随,迟则罚酒,不分君臣.我这里抄一首他的如下:独酌谣,独酌且独谣.一酌岂陶暑,二酌断风飙.三酌意不畅,四酌情无聊.五酌孟易覆,六酌欢欲调.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忘凌霄.凌霄异羽翼,任致得飘飘.宁学世人醉,安见王子乔.独酌谣,独酌起中霄.聚集在陈叔宝身边的,以官拜至宰相的江总和尚书孔范的为首,也都是好学能文,不理政事的文人骚客,甚至还有十几个才色兼备的女学士,通函墨,懂诗书。他们把写的诗配成曲子,找了一千个宫女演唱,乐此不疲,通宵达旦,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陈后主写的玉树后庭花.就在这时候,北方得到统一,建立隋朝,杨坚称帝.经过养精蓄锐,秣兵励马,隋朝集五十一万大军,兵分八路,乘几千艘黄龙大船沿长江东下,讨伐南陈.此时,陈后主和文人,宠妃们正喝的七颠八倒,不醒人事,前方星夜赶路传来的急报,他连拆都没拆,就顺手扔到了床底下.谈笑之后,又照样较歌女奏乐,接着喝起来.因饮酒,亡了国.因瘾酒,亡了国.隋朝的军队白万雄师过大江,势如破竹, 横渡长江天险,攻陷南朝。南朝士兵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陈后主却不见了.抓住了几个太监,才问出,他带着最心爱的妃子张丽华,孔贵人到后殿投了井.原来那是一口枯井,随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陈后主,不过没有向美军对老萨那样又验牙齿又录像羞辱一番,而是给他封了公,好吃好喝养了起来,直到51岁病死。从此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结束,中国进入大统一的隋朝。箪醪劳师写了十三个典故,有三个是以酒误国,因酒亡国的,看来不爱江山爱美酒的人在中国是史不绝书.是不是酒乃罪莫大焉?且慢,我得赶紧写一篇以酒兴国的,挽回影响.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其实,还有一件东西在他雪耻复国中至关重要,功不可没,那就是酒.公元前 492 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群臣聚集,送君送到浙江边.大夫文种上前敬酒献肉,依依惜别.勾践想此奇耻大辱,举杯垂涕,仰天叹息,默无所言,竟喝不下去. 文种说,请大王干掉这杯酒,你永远是我们的万岁之君。有了这杯酒垫底,还有什麽苦酒不能喝?在吴三年,勾践受尽欺凌,忍辱负重,终于取悦于夫差.期满之后,吴王大纵酒于文台,勾践上酒辞奉觞上千岁之寿,觞酒暨升,永受万福。这时他的心理燃着复仇的烈火.勾践回到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发愤图强,卧薪尝胆,只为报仇雪耻,兴国灭敌。非后手织不衣,非王手种不食.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世间上有了人,什麽事都好办把增加人口当作第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奖励生育的措施。女子十七不嫁,父母有罪.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只要生孩子,公费医疗全包了,不用任何保险.生男孩,奖二壶酒,一犬;生女子,奖二壶酒,一豚。把酒作为生育子女的奖品,史无前例,开天辟地.壶酒兴国的典故就来于此。我只知七十年代,中国鼓励独生子女,每月奖励5元人民币,够买四瓶二锅头的.后来改为强制,5元钱也没有了,喝酒得自己掏钱买.勾践奖的酒,就是越国的特产绍兴黄酒, 味甘、色清、气香、力醇之上品.越国地处东南,不产稷粟,以稻米为酿酒的原料.酒多,说明农业发达.喝酒多,说明国泰民安.越地也产名茶龙井,按照以茶代酒的推崇者,应该奖励龙井,可是勾践没听他们的.经过十年休生养息,韬光养晦,越国在酒的滋润下人丁兴旺,粮库丰盈,兵精马壮,上下同心,迎来了出兵征讨吴国的这一天.出发前,盛大的阅兵式,刀山剑林,同仇敌忾.将士们好!大王好!将士们辛苦了!大王辛苦!振山倒海.接着,父老向勾践献酒,有人说是家家户户所有的存酒,有人说是全国仅有的一箪酒,他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把酒倒在河的上流,顿时酒香弥漫,水浓如酒,他与将士们一起俯身河畔,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振奋,勇气百倍,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箪者,盛酒的圆形竹器,醪者,醇酒也.在这之前,勾践还略施小计,献出大量美酒给吴国,那边是醉酒狂饮,喝得昏天黑地,积瓶成山,造就了现在杭嘉湖平原上的瓶山.这样,一边是酒助民心,酒长士气,一边是酒地花天,醉生梦死,越国一举灭了吴国,勾践成了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现在绍兴市南还有一条投醪河。醉捞江月在李白醉酒的典故中,最脍炙人口的,要算是醉捞江月了.在一个明月当空,水波不兴的夜晚,李白有与好友相邀在采石江畔,赏月聚饮. 对喝酒,古人有很多讲究,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有酒有月,这是老李最开心的事了.玉盘高挂,月光如洗,既添酒兴,又助诗兴.酒至正酣,诗意正浓,远处飘来一片云,遮月而过,顿时一片阴影.李白大吃一惊,驻盏停杯,抬头呼叫:月亮呢?朋友见他醉意惺忪,两眼发直,逗他说:掉到江里去了!李白乃是性情中人,直肠子,一听心爱的月亮落水被淹,性命交关,急了,顺手抄起一坛子酒,跳上江边的一条小船,我去把月亮捉回来,摇着小船向江心而去.云过月出,银光轻柔.平静的江水里投影着洁白的月亮.李白忘情了,咕咚咕咚几口酒,俯身下去捞月.一道水波溅起,银盘碎了.正不知所措,看着发呆,一阵狂风吹来,船翻浆落,李白已是身陷水中.有一种说法是,李白再也没有上来,从此不见踪影,销声匿迹,淹死了.但这种说法已经被否定.根据学者的严格考察,李白55岁患上脓胸穿孔,不治而卒,终年62岁.不管怎麽说,生死与共的朋友.李白留下了无数的吟月诗篇.他喝酒时,常常与月对望,邀月对饮,向月倾诉.月的晶莹高洁, 月的洒脱超然,月的冷漠孤傲,月的圆融饱满,是他凡心顿释,俗念全消,成了他咏之不尽的意象.酒给他酣,月令他醉,酒让他醉,月使他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高了,酒仙喝高了,影子都变成了两个,醉眼昏花,身飘影乱,或者月亮成了他说的第三个人?月朦胧,影朦胧,人也朦胧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真的不解饮吗?影子真的死磨硬缠抵赖着他吗? 醉了,酒仙已经醉了,对心爱的月亮都要发牢骚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一回酒仙发酒疯了,轻歌曼舞,脚步零乱,真是醉态可掬啊.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酒在杯内,月在酒里,诗在月中.诗,酒,月,三位一体,有明月相伴,有美酒相随, 李白,长醉在千年的诗酒风流中,他这一辈子,活的值。酒浇垒块竹林七贤那个阮籍,和酒有关的典故特别多,我不得不再多说几句.用现代人的话说,阮籍是一个嬉皮士,或者叫痞子文人. 放浪佯狂、违背礼法, 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这就是史书对他的主要描述.有人可能会想到王朔,当代痞子文学的奠基大师.但阮籍人虽癫狂,写的东西却高雅,并无调侃,玩世不恭,王朔比不了.特别是近年,王大师靠骂人吸人眼球,口无遮拦,出言不逊,招来不少非议,恐怕难在青史留盛名.古人曾把阮籍和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相比,两人都善作赋写诗. 东晋有个文人王恭,与他的同族王忱,常在一起饮酒,谈古论今,品评名人,有一次王恭问道:别人都拿阮籍比司马相如,你以为如何? 王忱回答说:要论文才,两人相差无几,不过阮籍胸有垒块,要靠酒来浇.垒块,指的就是郁愤不平之事.阮籍所处的时代,曹氏和司马氏两大家族明争暗斗,政治形势十分险恶.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只能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 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酒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以酒浇郁,纵酒佯狂,成了他的生存之路.凭阮籍的才华和名气,找个有油水的职位并不难,可是他偏挑了一个步兵校尉,因为那里的厨房有酒随便喝,当了这个官,他有酒为伴,不思进取,这也是他做到的最高职位,所以得了一个外号,叫阮步兵.别看阮籍在行为上狂放不羁,怪诞不经,法理不拘,在政治上他却是非常稳重,小心翼翼,不越雷池.酒是他医治痛苦彷徨的良药,应付复杂局面的法宝.司马昭要拉拢他,派自已的心腹钟会来(关于此人,可参看前文不拜将军)游说,阮籍只是饮酒,一杯又一杯,一言不发,钟会无奈,悻悻而去.阮有一女,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阮籍左右为难,答应吧,落得个攀附权贵的坏名声;不答应呢,得罪了司马昭,性命不保。于是天天醉酒,提亲的人一来,他已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这样一连六十多天,宿酒未醒。司马昭奈何不得,联姻之事,只得作罢。阮籍等竹林七贤之饮酒,和许多文人学士之异,就在于他们的胸中垒块,要靠酒来浇释.政治环境的高压,要从酒中找到精神家园.酒浇掉了垒块,也激发了才情,唤起了灵感,造就了一批奇才.我猜王大师,也胸有垒块,愤世嫉俗,故以骂泄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情画意的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