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道究竟wwWdelailu.com幻什么啦,为啥宗是不能delailu.comcOm显示页面了

查看: 29153|回复: 65
图:大成就者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慈诚罗珠堪布以一张图来指示
本帖最后由 劝发菩提心 于
14:12 编辑
后几楼也有内容,有兴趣可以看,希望有人可以因为这个帖子得到证悟&&
【智慧钥匙】看完大幅提升佛法智慧的一篇巨作!不容错过!请一定细读! & &
天眼见证:开光佛像的灵验和护法神的降临【开光不是加持佛,而是把佛迎请到佛像中】
【图】几十年不倒单的慈诚罗珠堪布住的“无量宫”,满屋子佛法!加持极大
【图】玛智仁波切的转世活佛六岁了!和慈诚罗珠堪布的合影(法-王如意宝分半座的大德)
【图】慈诚罗珠堪布做出大事情了!好几个县的烟酒店关门了!
著名女歌手终于决定要离开自己温暖的家& &
慈诚罗珠堪布 现代观点讲解《心经》&&
虹身成就者、大威德成就者玛智仁波切亲诵莲师心髓祈请文任何众生听到此法,人天福报俱增,定生净土&&
普传法 文本及说明见:&&& &
============================&&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鉴定证悟的境界
& & 但为了鉴定证悟境界,而向上师回报自己的体会时,就必须用专用术语以外的字眼来形容。藏传密宗的大圆满都是这样,上师传法以后,弟子自己去修。当至少自认为有一点境界的时候,就回去给上师汇报,讲修证的感觉,请上师鉴定自己是不是真正证悟了。在讲述过程中,不用密法专用术语——光明、空性、离戏等等,因为书上早就这样说了,鹦鹉学舌无法证实自己的内证。
& & 以前我们喇荣五明佛学院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每个人单独到法-王如意宝的家里去接受这种考试。在依止法-王二十多年期间,我有幸经历过三次这样的考试。那时候,法-王如意宝在课堂上也专门讲过,不许用一大堆的中观、密宗专用名词来搪塞,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根本无法鉴定其观点是否准确。
以上摘录自慈诚罗珠堪布:证成现象为佛
==============================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 &
每个人内心的本性,就像这万里无云的高原天空一样通透而纯洁。这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既是所有生命的源头,也是所有生命的终极归宿。& &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
我很喜欢看到高原的蓝天,因为它是真正的纯洁和广阔;我很喜欢见到内心的光明,因为它是真正的我自己。
邬金一多:此图为堪布今天在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卡酿乡,去往修贡寺视察、讲学的途中所拍摄。此处被修涅、海螺、秘密金刚等众多神山所围绕,莲师在此处留下众多手印等神迹。伏藏经续中提到,这里便是莲师铜色吉祥山,转绕此神山即获得念诵十万百字明及一亿莲师心咒功德。历代玛智仁波切皆驻锡此地弘法利生。
& &慈诚罗珠堪布今天上午为修贡寺及修贡佛学院的出家众作了开示,下午又为寺院周边的七百余信众作了开示。僧俗二众倍感法喜盈满!感恩堪布!&&
======================================&&
慈诚罗珠堪布深讲空性的修法,并指示其中的歧途【谨防盲修瞎练】
思诸法如梦 观心性无生
对治亦自解 道体住普基
当心静下来以后,就要开始修空性。本论典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很略,只有简短的二十个字,此处我稍稍发挥一下,讲得详细一些,便于大家以后的修行。
本论关于观察心的方法,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请大家注意,无著菩萨所解释的这个论典,是非常深奥的一个修法——已经是介于大圆满和显宗中观修法之间的一个中间过渡的修法了。我以前也讲过,如果想把这个修法讲成中观的修法,是完全可以的。当然,如果想把层次提高一些,则也可以把它当成大圆满的修法来讲。但本来我既不会讲大圆满,也讲不来大圆满,我自己都不懂,给你们讲什么呢?本来这个修法就属于中观的修法,所以我就按中观的修法来讲。不过,在讲的时候,这个修法自然而然会变成大圆满不共加行的修法。
大圆满的修法包括前行和正行,前行又包括共同前行和不共前行。以前所讲的外加行和内加行,属于共同前行;而不共前行,就是五加行修完之后的修法。此处所讲的修法,也属于不共加行的最后一个修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一段内容剪切下来,放到大圆满的修法里面,它就属于大圆满不共加行的最后一个修法;当这段内容放在这个论典里的时候,它就成了中观的正行修法。
当打坐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便进入正式的修行。
首先应当思维。思维什么呢?以前我们讲的,是观察外面的一切显现,包括墙壁、房子等所有的物质,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则都是由微尘所构成的;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由原子、中子等粒子组成的……,但此处我们不观察这些外境,而是要反观自心,看心的本性究竟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要往内看,而不往外看呢?
大乘佛教关于外境的定义,总体来说有三种观点:有些宗派认为,所有的外境都是物质,而不是心;另一些宗派又认为,外境不是物质,因为物质是从来不存在的,虽然我们看到了,但实际上这一切却并不存在,外境就是我们的心;还有一些宗派说,外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心,只是心创造的一种幻觉而已。既然是幻觉,就不可能存在,我们又何必去观察它呢?至于佛陀向不同对象宣讲不同观点的必要性,我在以前也多次讲过,所以此处没有必要再讲。
然而,虽然上述说法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却并不矛盾。当然,其中最究竟、最确切的观点,是最后一个观点——我们既无法证明外境是物质,也没有办法证明它是实有的意识,无论我们说它是物质也好,是意识也好,实际上它就是心创造出来的幻觉,外界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观察它,而只需要观察心。
佛教所讲的心,当然不是指心脏,而是指五蕴当中的识蕴,以及部分的想蕴、行蕴和受蕴。佛教对它的称呼也是多种多样,无论称之为意识、神识还是心,反正我们最终要掌握、落实、探究的,就是自己的内心。至于外面的东西,我们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探讨它究竟是什么。这是大乘佛法的一个诀窍,佛陀在显宗经典当中也讲过。
有一个比喻曾经也讲过:如果向狗扔石头,狗不会去追人,而是去追石头;但如果向狮子扔石头,狮子却不会去管石头,而是去追扔石头的人,因为它知道石头的来源是人。
同样,小乘佛法就是到外面去追寻,对外面的物质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分细到无我;虽然大乘佛法也会用这样的方法,但却是在讲理论的时候才会应用这种方法,在实际修法的时候,就不会去管外面的物质,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证悟了心的空性,外面的世界也就在自己的掌控之内,不管它是物质、意识,还是心的产物,都必将荡然无存。
此处我们要观察的,就是心的本性。
如何观察心的本性呢?本论是从来处、住处和去处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
谁去观察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呢?是不是从书上去寻找答案,是不是用其他的什么逻辑去推导呢?都不是。此处我们所用的方法,就是让它回头自己去看。
当一个念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无论是善的念头、恶的念头,还是无记的念头,我们就立即去把它抓住。
所谓“抓住”的意思,就是不再往下走,而是去观察它。比如说,当我现在一看到一朵花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花好漂亮”的念头,此时立刻停下来,紧接着就向内观察,刚才我所产生的这个念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往回看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比较接近于大圆满的正行修法,此处暂时不讲,而只讲第二种观察方式。
首先,是观察心的来处。比如说,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所看到的这朵鲜花的来源,就要去查找它本来是长在哪里的。同样,当心里冒出一个念头的时候,我们就要去观察它究竟是从我们身体的哪一个部分、哪一个角落产生的。
有些人认为它是从大脑的某一个部分产生的,有些人又认为它是从心脏产生的,而另外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它是从身体的其他部分产生的,但不管怎样,它应当有一个确切的来源,而且这个来源不应在其他地方,而只会在我们的身体内外。
然后我们就开始观察,如果这个念头产生于大脑,那大脑本身又是什么呢?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把大脑的每一个部分切开,分成一块块碎片;之后又将每一个碎片分解、分解、再分解,最后连微尘都要打破,直至消失无踪。依此类推,既然大脑的一个切片可以这样分解至空性,那么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切片都不可能例外,大脑便由此而消失于空性之中了。
大家要认真地看一看:大脑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大脑存在,会怎么样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就能找到它呢?
当我们这样仔细搜寻以后,就会发现大脑的确是不存在。既然大脑不存在,念头又怎么可能从中产生呢?决不可能!
接下来,有人又可能会认为:有些书上说,心本身就是无形的东西,我们想在身体当中确认一个固定的位置是不可能的,如果它有一个位置,则一定与心脏有关系。
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心脏,以及我们认为有可能产生念头的其他地方——皮肤、肌肉、骨骼、骨髓……当我们用中观的理论将身体的里里外外找遍了以后,就会深深地体会到: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心的来处。
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不要毫无根据地认为:“书上已经说过,心的来处是不存在的,我只能往找不到的方向走,而不能往能找到的方向去,否则就是错误。”并事先设计好一套希望自己找不到的程序,然后故意按照这个预定程序去走一走过场:哦!大脑的每一个部分在一再分细之后,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不能这样对自己不负责任,不能强迫自己去走预先知道的路,不能抱着无我、空性的成见,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心去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找,要带着疑问去找:“如果能找到,还是要尽量去找”,“如果有一个来处,我就要确认它在哪里;假使没有的话,我也要自己去确认,而不能人云亦云”“从无始以来,我一直认为它是存在的,究竟它是否存在呢?”
虽然修法说起来也就是这些,但如果真正去修,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口头上的语言和实际的感受是绝对不一样的。我这样讲是把中观的一些复杂内容取消了,而只剩下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如果你们依照这个方法去找,应当会有感受的。
这种感受正如以前所说过的:就像脚底下的地板被抽掉了,原来坐在较高楼层的地板上的我们就悬浮在空中,周围什么都抓不到,什么都不能依靠,就是这种感觉。
有些人有了这种感觉以后,就开始害怕了,但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只是因为凡夫喜欢执着,一定要有一个可以执着的东西才能够放心,听到诸如“如果行善的话,就会投生天堂;如果造恶业的话,就会下地狱”等等之类的说法,就觉得很不错,因为其中有可以执着的东西——不但我是存在的,包括我所去的天堂、地狱等地方,也无时无刻而不存在——这就比较适合于普通凡夫的心态。如果现在将一切彻底打破,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依存的地方,心里就容易有恐惧感。
人的根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此时此刻会高兴得发笑,有的人会激动得流泪,而有的人却会感到惊惶失措……不管怎样都没有问题,我们需要的就是无我的感觉。
还有一个比喻可以形容这种感觉:一个小虫子落在了浩瀚无际的海洋之中,上面是蓝天,下面是海洋,除此之外,四面八方都看不到任何一个东西,没有山、没有树、也没有其他建筑物……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明上下左右,找不到任何依托之物,
这些比喻所要表达的,就是我们观察所得的结果:以前我们认为实际存在,而且十分留恋贪执的东西,现在都失踪了,原来它们都是子虚乌有。然后,我们就在这个状态当中停下来,这即是真正的证悟空性。
心的来处就是这样观察的。大家一定要按照上述修法去实修。理解与体会是不一样的,在出离心、菩提心、金刚萨垛的修法、曼茶罗的修法修得很好以后,这种感觉会是非常强烈的。因为证悟空性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所以要证悟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反之,如果根本没有修好加行,纵然用心观察偶尔也会生起这样的感受,但由于基础不牢,所以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天、两天之后,这种感觉就化为乌有。或者在一次两次当中,可能有很好的空性感觉,后来就再也找不到了,连它去哪里我们都一无所知。
我始终强调加行的原因,也就是这个。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也不懂这些,这是释迦牟尼佛,以及一代代传承上师、成就者们告诉我们的,他们在修到顶点以后,便回过头来将修行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传授给我们,使我们避免走弯路,甚至与解脱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窍诀!
心的来处即是这样观察的,接下来便开始观察心的住处。
如果心是存在的东西,它还是应该有一个位置,我们现在就去观察,它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呢?如果真的有一个存在的位置,一定是在我们的身体内外,而不可能在其他地方。那身体的内外有没有一个住处呢?此时,我们又可以通过前面分析来处的方法去观察。
如果认为:意识是大脑运动的产物,所以念头是储存于大脑之中的。
对此看法,我们就可以用刚才解剖大脑的方法来类推。
如果还有人认为:依照密宗的观点,气与意识杂念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而气又流动于心脏、肺脏等处,所以念头是处在心肺之间的。
对此看法,我们又可以用刚才解剖其他器官的方法来驳斥……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找不到所谓心的住处。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找不到和证悟空性是两回事。无论是谁,要想去找心的来处和去处,是肯定找不到的,但找不到是证悟空性吗?这可不一定,心的来处和去处本来就不存在,又怎么可能找到呢?
麦彭仁波切也说过:哪怕上百次地观察人的头上是否有牛角,也不可能找到牛角。人的头上怎么可能有牛角呢?决不可能。在人的头上找不到牛角,是否证明你证悟了牛角是空性呢?不是。虽然确定人的头上没有牛角,但牛的头上却可能有牛角,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证悟牛角的空性。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也不是我瞎编乱造的,而是传承上师在关于修行诀窍的书籍中告诉我们的。
有些人在打坐时,当内心完全静下来以后,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只感到静如止水、内外通透、舒适轻安,这是不是证悟空性呢?不一定。
那我们怎样去确定是否证悟了呢?我以前讲过,如果始终都有一个字在里面,就没有问题。什么字呢?那就是“悟”字或者“智”字。无论是“悟”字还是“智”字,都是一个意思。
“悟”和“智”代表着什么呢?是不是刚才所说的把一切放下来以后,心里没有丝毫杂念,舒服轻松的感觉呢?不是。所谓的“悟”,就是要看是否有内内外外的物质都是空性的感受。
这叫做感受,而不能称之为“念头”,因为在那种境界中不会有什么念头,全部都消失而化为乌有了。
由谁来感受呢?是由意识来感受的。意识有很多层次,当表面粗大的层次消失以后,只留下底层的,诸如阿赖耶识、细微意识之类的东西,就是由它们来感受的。
还有一个认定的方法以前也讲过,当我们在打坐结束出定以后,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就像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玩具、珠宝、装饰、念珠等等穿在一根很细的线上,线的端点抓在自己的手里,通过自己控制手中的线,就可以随意牵动穿在线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它们飘在空中,四处游动。这些东西依赖于什么呢?就是自己手上的一根细线,而这根线的终点,就是在我的手里,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源头了。虽然没有其他的源头,但如果带动手中的线,所有穿在线上的东西还是会动起来。
这个比喻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说明,外境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人类、车辆、建筑物等等,都完全依赖于自己的心。有了自己的眼、耳、鼻、舌,就有了这一切;如果没有自己的眼、耳、鼻、舌,这些东西就无法存在,我也感觉不到。而当我们回过头来观察自己的心以后,才会猛然惊醒:虽然心可以创造出森罗万象的世界,但这个所谓的“创世者”自己,也如同手中的线一样无根无源。
再比如说,长江、黄河是极其宽广、绵长的河流,在它们的下游,有着汹涌澎湃的波涛,势不可挡的急流,但如果找到它们的源头就会发现,那只不过是一股极不起眼的涓涓细流。无论下游怎么波澜壮阔,但其最终的源头却仅此而已。
这也是想说明,外面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精神,而精神本身,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来源。
出座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感受:一切万事万物的根源,都消失于此了。既然根源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呢?一切的一切,都是无中生有。
但是,这中间也有很多错处。比如说,四禅八定修得很好却没有“悟”性的人从定中出来的时候,也会产生突然间肉体无中生有的感觉,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很好的诀窍,也即上师的指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走向解脱,否则就会被很多相似的东西所迷惑。
我曾经提到过,在色尔坝的山上有一位大圆满修得非常好的成就者——秋央让卓上师(也称意科喇嘛)。法-王如意宝的前世——大瑜伽师列绕朗巴经常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在聊天的时候,瑜伽师列绕朗巴对意科喇嘛说道:“你们多科和色科一带的修行人都停在门槛上,既有可能进去,也有可能出来,如果有一句关键的话,就可以让他们进去。”
意科喇嘛回答说:“那你就用一个窍诀把他们弄到房间里去吧!”
瑜伽师开玩笑地说道:“我拖家带口的,哪儿有那么多的功夫,这应当是你的事情啊!”
所谓“停在门槛”的意思,就是指那些修行人的境界都停留在阿赖耶识上面,并没有证悟到什么境界。
而所谓的“阿赖耶识”,就是我上面所讲的误区。虽然阿赖耶识在平时无法显现,但在心平静以后就会呈现出来。比如说,当我们从喧嚣拥挤的超市浑身疲惫地回到家中以后,如果立即打坐,就会有这种感觉——心里面既清静、又稳定,还没有杂念,但其中是没有“悟”性的,仅仅停留于此而已。
很多修行人也就是在这个上面误入歧途的,因为他们没有上师的窍诀,一旦停留在阿赖耶识上面,就自以为自己已经证悟。
既然这里有错处,那里也有误区,那究竟该怎么办呢?就是要掌握住界定的标准:自从有了这些感受之后,对我们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增上是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证明这至少是一种可喜的境界;反之,如果不但没有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增上有半点帮助,反而让我们因此而轻视了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认为“不需要出离心和菩提心”,“什么都不能执着”等等,那就有问题了。这样修行下去,出离心和菩提心就会因为没有锻炼而逐渐减少,以至最后彻底丧失,什么修行的功德也得不到,而烦恼却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日益增长,最后就会到达如此不堪设想的地步。
修心的时候必须要有上师的指导,如果一看到书上说要去观察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就妄想按图索骥地去寻找所谓的来处、住处和去处,这是很难的,而且也不允许这样盲修瞎炼。
这都是实修方面不可缺少的窍诀——要点的要点,当然不是我的窍诀,而是上师们传下来的窍诀。这是观察住处的要点,针对其他的感受,也可以依此类推,区分的界线都是一样的,我们就不再一一分析了。
此时又会有人认为:如果心的住处不存在,那么烦恼、我执又从何而来呢?如果烦恼、我执都不存在,那我为什么要流转轮回呢?心肯定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它就只能存在于身体内外,而不可能藏在某个桌子等等的外界物体当中。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或许我们可以指认出心的某个住处,但经过微观的剖析,就可以彻底颠覆这一切。为什么要观察呢?因为我们要看到它的真相,而不能以宏观的结论为标准。连物理学家都知道,宏观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错觉,所以,如果一定认为有的话,就要找到它终极的存在。终极的存在肯定不是宏观概念范围内的东西,我们不能以宏观的概念来判定终极的真相。但是,我们越是想找到终极,就越找不到终极,所谓终极的东西始终不存在,就像现代物理学基本粒子的概念一样,有的人认为这个是基本粒子,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又开始排斥这种观点,而去信奉另一个人的说法,最终谁也不能确认出一个绝对的基本粒子。
同样,绝对的存在也无法找到,越观察越不存在,所有东西都会消失。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感觉,但在感觉的前面,一定要有智慧,必须是智慧所带来的感觉,这就是“悟”。悟性务必始终存在,如果你的禅定当中有这个“悟”,那你的禅定肯定是正确的,绝对没有错;如果没有这个“悟”,那就很难说了。
“悟”、“智”或者是“慧”,是整个禅定的灵魂。无论大圆满或中观等其他修法,一旦失去了“悟”,这种禅定是没有用的,就像失去灵魂的尸体一样,至少与解脱毫无关联。修这样的禅定,只会出现一些神通,但对解脱毫无用途。
心的住处就是这样观察的。
第三个,是观察心的去处。
接着上面说的例子来讲,在看到这束鲜花以后,我会认为“这束花好漂亮”,之后就生起“能用这束花去供佛该多好啊”的念头,随即这个念头又消逝无踪,而不会延续不断。那么,此时这个念头去哪里了呢?
在观察心的去处方面,也曾有过很大的错处,大家一定要注意。比如说,当我们的心里生起一个贪心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去观察它,它就会延续很长时间;但如果我们回头去看它,它就会当即消失。很多人就因此而认为这就是空性,自己已经证悟了,因为在不观察之际,这种念头一直存在,只是在自己回头观察时,它才无影无踪地自然消失了。书上不是也说“对治也自解”吗?这就是真正的“自解”。其实这并不是证悟,因为心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在没有人管它的时候,它就会继续;一旦去管它,它就会立即停止。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伤心的时候,如果任其自然,就会哭泣不止;假如此时去分析,我为什么要哭呢?伤心和哭泣的情况就会自然中断。当然,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即使这样观察也不会起作用,但在一般的时候,这种观察是会当即生效的。也就是说,对付粗重的贪嗔痴,这种方法不一定有效,但在应付细微的念头方面,则无论烦恼也好,善心也好,当它们一冒出来的时候,用这种观察方式就能令其当下间断。事实上,这不但不属于证悟,反而是一种断见——刚才存在的东西现在却消失了。
在这些念头间断之际,我们就要去观察:明明刚才有一个这样的念头,现在这个念头究竟去哪里了呢?如果是一个人,则哪怕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具尸体;如果是一本书,则即使被烧掉了,也会剩下一堆灰烬……,那么,这个念头又去哪里了呢?它是不是像下雪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融入湖水当中一样融入我们自身了呢?无论如何,它不可能去往外面的墙壁等等地方吧!但是,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没有念头可以前往、可以落脚的地方呢?
针对这些疑问,将身体一一分割解剖是最恰当、最见效的方法。在逐渐分解以后,我们就根本找不到它的去处。
这样一来,我们就找不到心的来处、住处与去处,这是显宗的一种观察方法。
假使我们无论怎样去观察心的来、住、去,都生不起一点感受,就要从头开始;如果反复从头开始仍不见效,就证明我们的业障极其深重,所积累的资粮远远不足。此时该怎么办呢?就要从加行开始,修出离心、菩提心,以及金刚萨垛的修法,如果能将加行基础打得十分牢靠,证悟空性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这是证悟空性的修法之一,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些修法,不要认为这都是显宗里面很简单的方法,不值得去修。也许你们以后去听大圆满的修法,也听不到更好的内容了。可能有人会告诉你们说“大圆满就是不要执着!放松!放松!” “大圆满就是什么都没有,所有的杂念都放弃,像天空一样的,光明的”,但什么叫做“像天空一样的,光明的”呢?这是很难了达、很难领会的,所以,这个修法才是一个具体的修法。
如果通过这些修法都不能证悟,则别的修法也不一定起太大作用,如果能证悟,也就是以这些修法而证悟。
假如不修这些法,而只是去说一些我们普通凡夫看起来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禅宗公案是没有用的!这些口头禅谁都会说。本来在这些公案当中,包含了极其深刻的道理,但以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就是匪夷所思的境界。
同样的一个名词,在密宗当中都有四层含义。第一层,是与显宗差不多的;第二层,是与生起次第差不多的;第三层,是与圆满次第差不多的;第四层,才是与大圆满差不多的,所以,高深莫测的词句是每个人都会说的,但隐含在词句当中的密意又有谁能了达、证悟呢?不要说证悟,哪怕仅仅说出来,也都是很难的。如果上述这段文字是在大圆满的法本当中,我可以说是给你们讲的大圆满;如果从最低的层次去讲,就是中观的修法,这就是词句与内在密意的差别所致。
在修完加行修法以后,有两种修法要完成:第一是寂止,也即禅定的修法;第二就是这些空性修法。修行是否会取得成就,完全依靠自己,谁也没有任何办法。即使是遍知一切的佛陀,也只能说:“我已经把解脱的道路指引给你,解不解脱就全靠你自己了!”他也没有说,你可以不修行,我保证可以帮你获得解脱。
事在人为,只要坚持不懈地依教奉行,我们就一定能抵达任何一个修行人都梦寐以求的境界——智悲双运之佛果!
慈诚罗珠堪布最新开示:《修心七要》略释【强大的能量扑面而来】
============================&&
慈诚罗珠堪布:对空性稍有体悟的人是怎么样的?
我们心的本性,不是现在这样具有贪、嗔、痴的不清净心识,它的本体是光明的如来藏。我们可以在这个境界当中,获得自由自在。但是,有一个东西总是不让我们得到自由,它不在外面,外在的任何物质或精神,都不能把我们束缚在轮回当中,都没有办法阻止我们解脱。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在监狱里也能活得那么开心、那么自在,他们的身体虽然被关在监狱里坐牢,但是,他们的心已经开放,已经获得了自由,这时,身体在哪里都无所谓了。所以,外在的事物是无法令我们不自由、不自在的,生生世世让我们不自由、不幸福的,就是自己心中的一个细微执著。这个执著把我们的心和轮回,也可以说是肉体,紧紧地连在一起,不让它们分离。死后虽然放弃了这一世的肉身,但是,在下一世、甚至在中阴身的时候都有一个身体。所以,心的本性虽然是光明,我们自己却不看到,从而无法获得解脱。心从无始以来就和我们在一起,但是至今我们对它的本体仍然一无所知,若不了解这一点的话,即使拥有再丰富的世俗知识也没有太大意义。所以,要斩断这个始终把我们的身心连在一起的执着。& &
& & 如同风筝线断了以后,就可以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走一样。当我们用一种手段把这个象钢丝一样连接心与肉体的东西断掉以后,就会像佛和登地以上的菩萨一样:没有生、老、病、死,没有贪、嗔、痴、慢,不受任何烦恼的限制,不受任何身外之物的约束(自利),同时还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利他)。渡化众生、利乐有情的事业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是我们修行、成佛的唯一目的。
& & 那么,该如何斩断这个连接我们身与心的执着呢?如果它是身外之物,就有可能用身外之物斩断它,但它不是,所以,用外在的任何一种方法、手段都无法触及它。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这些话有一点不好理解,然而,对于那些对空性稍有了解和体会的人而言,这是很正常的,一点也不神秘。一旦证悟了空性,虽然没有彻底消灭贪、嗔、痴,但粗大的烦恼会明显减少。
& & 那么,“所断”是什么? 就是“我执”;“能断”是什么?就是“证悟”、“智慧”。所断是指要断的对象;能断是指断除的方法、手段。
& & 我们要断掉烦恼,首先就要找到烦恼的根源。佛教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很讲究因果关系。若要毁灭果,就必须找到因。只有找到“因”,才能打破、毁坏它。“因”毁坏了,“果” 就会自然消失。这是一个非常理性、合理的做法。
& & 有些外道不去打破“我执”,反而通过诸如不穿衣服、长时间不吃饭、烧掉自己身体等方法,来寻求一条脱离轮回的出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这种情况,印度到现在还有。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根源,所以方法错了。肉体当然可以毁掉,这很简单。但这只是临时毁坏了果,并非从根本上解决它的因,果随时都有可能再发生。比如,吃一些止痛药可以把痛苦的感觉压下去,若病根不除,过一两个小时药效消失后,痛还是会发作的。同样,不解决根本原因是不管用的,所以我们要解决根本问题。
& & 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否只有佛菩萨才能做到呢?是否凡夫人无法做呢?不是。佛、菩萨已经断掉我执,所以没有必要再断,就像没有必要去杀已经死去的人一样。恰恰是我们这些执着的凡夫人,才需要断掉“执着”,而且也有办法断。如果在座的所有人肯把世俗间的事物基本停止 (还不是完全停止),然后一心一意投入修行的话,在死亡之前,无论时间长短,肯定能够放下很多执着。在座有很多三四十、四五十岁的人,如果我们能将以前为生存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修行,而且方法无误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的执著已经断得差不多了。所以,这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只是做不做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做,是肯定可以做到的。所以,空性的修法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节选自慈诚罗珠堪布《无我的修法》
==========================&&
【慈诚罗珠堪布】修行的重大关口:阿赖耶识和空性
摘自:慈诚罗珠堪布:《修心七要》略释(一个修行人一生所要修持的七个要点)
有些人在打坐的时候,有时感到头脑清醒,有时又感觉昏昏沉沉,这与时节、气候、饮食、月球在轨道上的运转情况等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当昏沉的时候,脑子里一片混沌,所以也不会认为证悟了什么,但在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当心一静下来,便不再起任何杂念,并会感到十分稳定、平静、舒服。
那时去看心的本性时,也不会看到颜色、形状等等,由此便联想到大圆满法本当中所说的,心没有颜色、形状、味道与声音,是恒定不变、本来光明、自然清净、任运自成的,便认为自己所感觉到的稳定、光明、清净、放松即是书中所讲的境界,从而自认为现见了法身本面,证悟了大圆满。
在修法窍诀当中,这种很清净、很轻松的无念感受,被称为阿赖耶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大瑜伽师列绕朗巴对意科喇嘛所形容的那种徘徊在门槛的状态。当停留在阿赖耶识的时候,就像中间的某个站点一样,既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也可以停滞不前甚至后退。在阿赖耶识上面,就可以体会到无念、轻松、清净等等的感觉,但唯一缺少的,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悟”——非常清楚地现见一切都是空性的感觉。
如果有了这种“悟”的感觉,就肯定不是阿赖耶识;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证悟,只是感到清净、宁静,就像在万籁俱寂的深更半夜,到空旷寂寥的草原上去打坐,就会一下子感到内心与外界都是一片宁静,身体与环境都从自己的世界中消逝无踪,周围什么声音都没有,就像在月球上面一样,这个是证悟了吗?这个并不是证悟。
虽然麦彭仁波切那句话看似简单,现见人的头上没有牛角,当然不能表示证悟空性,但通过剖析挖掘其内涵,就可以让我们透过字面,举一反三,知道麦彭仁波切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对我们凡夫来说,空性境界是非常陌生的境界,因为从无始以来,在循环不止的轮回旅程中,世间的所有感受没有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但空性却是我们从轮回之始直至今天素未谋面、从未接触过的境界。单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去认定空性,就有很大的难度。
在空性修法上面,有很多弯道与歧路,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容易让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我们一定要首先打好加行基础,对法-王如意宝等自己的上师一定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大圆满法一定要深信不疑,再加上前面所讲的观察方法,当这些因缘集中了以后,我们就可以避免走弯路,就能顺顺畅畅地直抵目标。
在将心的颜色、形状、味道与声音都一一排除之后,我们又会想到:虽然没有颜色、形状、味道与声音,但仍然有一些没有颜色、形状、味道与声音的物质也存在着,我们的心会不会是这样的东西呢?这就是难以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了。如何解决呢?此时,我们就往内去看,让心自己去看自己是最清楚的。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不为人道的故事,如果去问旁人,就有些人知道,而有些人却不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一生所有的细节,但自己对自己,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同样,我们的眼睛无法观察心的本性,因为它不存在颜色;我们的手无法抓住心的本性,因为它不存在形状、质碍;我们的耳朵无法听到心的本性,因为它不具有声音……总而言之,我们的五根都不能认知心的本性。既然五根不能认知心的本性,那又有谁能够认知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心自己。
如何认知呢?一种方法,是心可以去推知自己,如果我存在,那肯定是有来处、住处与去处,这是前面讲过的;另外一种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想,不去寻找什么来处、住处与去处,不去考虑那么远的问题,而是直接去看它的本性,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心静下来以后,什么也不想,只是自己去看。
有人会提出疑问:心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也没有触觉,它怎么去看呢?
这不是眼睛、耳朵所感知的层面,而是心自己所具备的特有功能,心就是能够感觉到自己。在内心不起任何杂念的情况下,就能看到心的本性。当然,在有杂念的时候,心的本来面目就会被杂念所覆盖,我们自然也无法看见。
放弃杂念的方法,在密宗里面有很多种,在五加行修完以后,还有很多大圆满的不共前行,这些前行,就是用以减少杂念的。但我们现在不讲这些,而只讲中观的方法。按照中观的方法,当心静下来以后,就什么也不想——既不追究过去,观察现在,也不迎接未来——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去看心的本性。
如果你们在此时证悟,就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异样感觉——非常清楚地看见它并不存在,是空性,而不是我们找不到它的颜色、形状。就像在晴朗的白天,我能清晰地透过窗户看到自己所处的楼房与对面的楼房之间没有任何建筑物的存在,这不是我没有找到,而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两者之间只是一片开阔的空间一样。
以前也讲过,“没有找到”和“找到没有”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同样的两组词在顺序颠倒以后,就有了很大的差别。所谓“没有找到”,就是自己去看了,而没有找到。只是没有找到而已,却不能确定其不存在。因为世上有很多不能找到却客观存在的东西,如宇宙辐射、电磁波等等,在不借助仪器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人类的眼、耳、鼻、舌,则哪怕成百上千次地去寻找,也是不可能找到的,但我们的移动电话却天天能接收到电磁波的信号,我们又怎能矢口否认它们的存在呢?由此可知,没有找到并不代表不存在;而“找到没有”,却是一清二楚地看到它不存在,我们所找到的结果,是被观察的对象不存在。
修习的方法,就是心静下来后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只有这个办法,除此别无他方。在此时此刻,其他所有的办法都彻底失灵,派不上一点用场。之所以我们之前我们要通过听经闻法、修加行——积资净障、祈祷上师等等来做准备,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所有的加行,都是证悟空性的前奏。如果通过别的办法也可以证悟空性,那么加行等等不修也可以,但事实证明,只有打好加行基础,才能最终证悟空性。
修空性的过程一般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胡思乱想、杂念萦绕的层面。这个层面是可以跨越的。比如说,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有时会头脑非常清醒,即使坐一、两个小时也没有太多的杂念,感觉很轻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抛开了第一个层面,而直接进入了第二个层面——阿赖耶识的层面;抛开阿赖耶识,就是第三个层面,也即心的本性。
越深层次地接近于心的本性,其境界就越不容易表达。我们这里所讲的,都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层面。虽然心的本性还有很多的层面,但我们不能在一开始,就自不量力地去说高层次的“不执着”、“放下”等等,虽然在此基础上证悟,则可以证悟很高的层次;但如果没有达到证悟目的,就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导致很多的错处。
最低的层面是什么呢?就是要证悟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是空性,是根本不存在,一无所有的。就像闻名遐尔的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所谓“菩提”,就是指涅槃。“本无树”,就是指原本不存在。所谓“无”,也即空性。也就是说,涅槃本身是不存在的,从来就没有什么菩提不菩提,涅槃不涅槃,轮回不轮回,我们就是要现量感受到这句话的内涵。
所以,如果大家以后打坐的时候有一点轻松、舒服的感觉,也千万不要去执着它,而要把着重点放在有没有“悟”字上面。如果有了“悟”,则即使没有证悟大圆满,但至少也肯定证悟了中观的空性。如果还没有接触到空的层次,只是感觉心无杂念、宁静安祥,就算不上是什么证悟境界,只是阿赖耶识而已。
证悟这个境界以后,还算不上是大圆满之类的境界。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不是大圆满修法,那是什么修法呢?这只是中观的修法,但在中观修法当中,它又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的理论,而是与切实的修持密切相关的实修窍诀,这都是我在法-王如意宝那里学到的。
[ 本帖最后由 pbz 于
12:31 编辑 ]
(26.76 KB, 下载次数: 49)
10:18 上传
感恩随喜您的好文布施!
感谢分享!
【空性入门】深入浅出地告诉你到底什么是空性&&分3个开示:二谛、中观、实修辨析 ------------------------ 劝请闻思经教: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 && &&&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
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
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转法-轮,其中第二转法-轮,着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现涅槃后,弘教者分两大派开阐般若深义:其一,无著菩萨以《现观庄严论》为宗纲,开创了广大行派,以隐义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龙树菩萨以《中论》为根本论,开创了甚深见派,直显般若空性深义。于此根本论,又有两大论师阐其密义:一者即圣天菩萨(亦称提婆菩萨),以修行窍诀方式粹摄《中论》密义而著《四百论》;另者月称菩萨,著《显句论》释《中论》字句,造《入中论》显明其深义。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于《四百论》尤应深加研习。=============================================& &
慈诚罗珠堪布:空性入门对应讲课音频
慈诚罗珠堪布佛法开示视频集(非常全)& &
视频内容:
一、佛理开示1佛教的定义2佛教人生观3佛教世界观4四谛5四法印6内外道的三个差别7怎样忏悔罪业8菩萨的见修行果9十二因缘10法界赞11生存方式的意义12如何做一个居士13病苦转为道用14饶益有情九观察
二、慈悲护生1素食的意义2戒杀放生的意义
三、因果正见1慈诚罗珠堪布的前世今生2慈诚罗珠堪布谈因果3认识轮回
四、清净戒律1居士五戒开示2受菩萨戒开示
五、菩提心要1自轻他重菩提心修法2自他相换菩提心修法3自他平等菩提心修法4修心八颂5修心七要6心经讲授7寂止的修法8三殊胜的修法
六、甚深中观1如来藏的基本见解2抉择二无我3无我的修法4人无我的修法5法无我的修法
七、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
八、密海舟辑1藏传佛教简介2四外加行3龙钦宁提内加行4金刚萨埵略修法5上师瑜伽6密法概论7黑蛇总义8显密异同9中阴临终要诀10择师灌顶的条件11密乘十四根本戒12密乘大幻化网之誓言&&
=============================================
[空性入门]二 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慈诚罗珠堪布 著
  一、概述
  (一)中观的分别
  在藏传佛教里,有中观和大中观之分。何为中观?何为大中观呢?
  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寂天菩萨《入行论》的智慧品、以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所提出的理论,就是中观,而不是大中观。原因何在呢?因为,它们只解释了第二转法-轮的思想,还未直接涉及到第三转法-轮所讲的远离一切执着的光明。根机较好的人,在修出离心或菩提心的同时,也有可能证悟空性。譬如,当我们反复思维到心非常疲惫时,便不再观想,心安住下来,这时,一切杂念会自然离去,如果积资、忏罪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则在所有杂念离开的那一刹那间,也有可能证悟空性。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要有中观的概念才行。
  而大中观是指他空中观或如来藏中观。在印度佛教里没有“自空”和“他空”的名词,这是西藏人造的,但是,在印度佛教里存在“自空”和“他空”的涵义。大中观就是讲如来藏,因为它多了“光明”的含义,所以叫大中观;而《龙树六论》中还没有提到“光明”的一面,缺了最究竟的内容,故只能称为中观。
(二)分开二谛的必要性
  上述的两种中观都需要分二谛,否则在理解上就会产生错乱。
  今天主要是讲中观,不是讲大中观,而且是从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两方面来讲。因为二谛涵盖了所有中观的含义,而且分开二谛也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不了解中观的人,在看到《金刚经》、《心经》等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里讲五蕴皆空、四大皆空、诸法空性等等时,因为不懂得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总是感到其中矛盾重重:到底有没有成佛之说呢?既然佛是空性,为什么要学佛呢?怎么能成佛呢?有没有因果轮回?既然因果、轮回、学佛、成佛以及度化众生都是存在的,又怎么会是空性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分开二谛。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讲解空性的开篇就提出一个争论。什么争论呢?月称菩萨在讲因果关系不存在的时候,有人便反驳道:我们的眼耳鼻舌等五识明明能接触到因果,若因果不存在,则眼识为何能看到?耳识为何能听到呢?
  对此争论,月称菩萨是如何制止的呢?他将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疑问便迎刃而解。
  我们在这里分开二谛的原因,不是为了制止他人的争论,也不是为了推翻其他教派或者其他人的观点,就是要推翻自己原有的错误观点。释迦牟尼佛宣讲般若波罗密多和龙树菩萨造《六论》,也不仅仅是为了制止他人的争论,也同样是为了推翻凡夫的错误观点。虽然我们不需要跟别人辩论,但需要跟自己辩论。所以,学习中观二谛的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习二谛的重要性
  中观的内容很广,但今天只讲一部分,也就是既简单又关键的一些问题。这既是理论又是修法,我们必须了解。
  听闻空性,千载难逢,可以在每个人的心田里播下空性的种子,这个种子不但永远不会毁坏,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成熟。《中观四百论》中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许多众生福德浅薄,没有机会听闻缘起性空的妙法,即使听闻,大部分众生也因根器福德低劣,以及教育成长环境的恶劣熏习,从而导致对空性正理不但不生信心,而且也不能生起合理的疑惑。假使谁人能够略略生起合理的疑情,比如,略微想一想:“诸法可能是无自性的吧?”他也能依此而坏灭三有轮回。
  另外,不了解空性,就没有“无缘”的概念,就很难做到三殊胜中修法的“无缘殊胜”。从这方面讲,闻思中观是很有意义的。
  当出离心和菩提心修起来后,下一步就要修空性。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所讲的三个主要内容,前两个便是出离心和菩提心,第三个不是别的,就是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我们总有一天会修好,这是肯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此后,凡是想解脱的人,必须证悟空性,否则,即使出离心、菩提心发得再好,也无法解脱。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必须过三关:出离心、菩提心和最后一关——证悟空性。所以,证悟空性非常重要。虽然目前对我们很多人而言,修习空性还为时尚早,但是能提前了解也有好处。
  目前有人讲,只要实修,不要理论。实修当然很好,但是,如果没有理论,又如何实修呢?虽然六祖慧能大师和米拉日巴尊者没有经过太多的闻思,仅仅通过一段时间的苦行,在得到上师的殊胜加持之后,便证悟了无上的境界。但他们是上等根机者,难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上等根机?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是这样的。
  我们必须通过闻思来给修行开绿灯。没有闻思,对理论和修法都一无所知,修什么呢?只是静下心来,不起任何杂念,这就是修行吗?这不是修行。众所周知,很多动物都会冬眠,而且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但这是不是修行呢?它能否由此而证悟获得解脱呢?不可能的。所以,只是心里没有杂念,也不算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正知正见,而正知正见来源于闻思,所以,闻思是必须的。
  闻思什么呢?要彻底断除生老病死的根本,就必须要有空性的见解;如果没有空性见解,仅靠修出离心、修菩提心、修忍辱等,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你们也许有这种感觉:有些时候说出离心很好,听起来好象什么都不如出离心;有些时候又说菩提心很好,只要有菩提心就足够了;有些时候又说空性很好,只要证悟空性就可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三个都需要,只是要有先后的顺序,最后都必须具备。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作用,三者结合,才能让人走上真正的解脱道,缺少一个都不行。
二、中观及二谛的含义  
(一)中观的含义
  中观的含义,是指远离一切执着,远离一切二边。简而言之,二边是指凡夫的执着。甚至包括我们的梦境,都是建立在二边的基础之上的。二十四小时里我们的所做所为,第六意识的思维,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的感受,这一切都叫二边。为何称作“二”呢?因为,我们的思维从未离开过有无、常无常、高低、左右、上下、长短等等这些相互观待的概念,所以叫作二边。远离二边后的中间之道称为中观,那么,是否有一种“中间”的存在呢?不可能有。虽然没有一个“中”的存在,但如果用人类语言来表达空性,就只有暂时用“中观”二字,如果要真正了解它,则必须自己亲身体会。
(二)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含义
  1、胜义谛对凡夫而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从未接近过的境界叫作胜义谛。现在,在我们六识所能触及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境界,这当然不是柏拉图所讲的理念世界。这如同当空中乌云密布时,一阵风将乌云吹散,就露出了乌云背后的蓝天。同样的,我们现在的所触、所及就象乌云一样,它遮蔽了一切真相,使人无法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我们就要寻找一种能够象风一样吹散这些“乌云”的有力手段。当这些“乌云”消失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没有任何物质、精神、运动等世间一切虚幻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而是一个空性、光明、和平的世界,就像一片深秋的蓝天,万里无云万里晴。虽然它并不存在世界、非世界的概念,但是,可以假名为世界,这种境界叫作胜义谛,也就是万物最究竟的本来面目。
  慧能大师曾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谁能知道这种境界的存在呢?佛、菩萨和一些证悟了的凡夫随时可以进入这种境界,他们知道。而普通的凡夫虽然不能直接感受和体会此境界,却可以通过理论来证实这个世界的存在,所谓的理论即指中观的逻辑。
  2、世俗谛是我们最了解的,平时我们在二十四小时里所接触的一切,也就是前五识所能感受到的,第六意识所能思维到的一切都属于世俗谛。世俗谛中包括了因果、轮回、造业、行善、学佛、成就、堕落,还有物质、精神、时间、空间、运动等等,也包含了古往今来的哲学、科学、艺术等一切学科。
  佛曾说过:“我不与世人争论,但世人与我争论。”所谓“我不与世人争论”,就是佛从世俗谛角度讲的。其中的“世人”,是指人眼、耳、鼻、舌、身识的观点。依世俗谛而言,世人眼睛所看见的物体算不算是物质呢?可以这样肯定。不仅如此,包括一切山河大地以及所思所感都是存在的,有轮回也有涅槃,有善也有恶。凡是世人的眼、耳、鼻、舌、身识所能感觉到的,都是存在的。然而,世人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形形色色的一切,只不过是如幻如梦的虚幻世界,是世人的眼、耳、鼻、舌、身识所创造出来的世界而已,但佛也临时肯定它的如幻如梦似的存在。而那些被眼耳鼻舌身识所否定的,佛则肯定为不存在。所以,佛不与世人争论。这叫作世俗谛。
  神秀大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但其境界尚未达至究竟。
  前面佛所说的“但世人与我争论”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佛从宣说胜义谛的角度而言的。世人为什么会与佛争论呢?因为,佛所讲的胜义谛境界已经超越了世人眼、耳、鼻、舌、身识的范围,他们无法理解,所以会与佛争论。
  在每一个物质上,都存在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个层面。比如说,一幢房子也存在这两个层面。怎样存在呢?若从眼、耳、鼻、舌的角度观察,在世俗谛中确实存在一幢房子,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作用,这是从世俗谛角度讲的。那么,房子胜义谛的一面是什么呢?我们要观察,眼睛明明看见这里有一幢房子,但是它是否真实存在呢?其实,我们的眼睛只是看到这种现象,却没有能力辨别其真假。
  比如某人患眼疾时,会将雪山看成黄色或蓝色,这时他知道白色是真实的,黄色或蓝色是虚幻的,这是他第六意识的分析结果,而意识分析所依靠的证据仍是源于与其相互观待的眼识:许多年来,我看见雪山一直是白色的,现在突然变成黄色,由此可以推知,肯定是我眼睛生了病,而不是雪山发生了变化。他经过这样的推理而认为雪山的颜色不是黄色,应该是白色。
  可是,眼识和意识都无法超越其自身的境界。眼睛只能看到平时所能看到的东西,它不能超越此范围;而意识的所有依据也来源于前五识,它也不能超越此范围。所以,眼识和意识都局限在一个范围里,永远不能超越它,这个范围就叫世俗谛。但是,我们通过学习中观的理论,便可以知道这一幢房子的胜义谛层面。
  胜义谛好比是雪山原有的白色,世俗谛好比是因患眼疾而引起的,将雪山看成黄色或蓝色的错觉。白色是实在,黄蓝色是现象、是虚幻的。也可以说胜义谛像苏醒时所见的景象,世俗谛就像梦中的景象。我们日日夜夜都在做梦,所谓的成功失败也就是一场美梦和恶梦而已。梦中的一切景象,从苏醒的角度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梦里的所有苦乐美丑,都将跟梦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的,当我们彻底地到达胜义谛的时候,在自己的境界中,世间的苦乐、善恶等等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但却能了知他人的苦乐,所以,就会永恒地度化众生。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概念。
三、两个世界如何取舍
  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世界是如何切换的呢?到底其中只有一个是真理,还是两个都是真理呢?
  对于世俗谛和胜义谛,凡夫是无法切换的,只能停留在世俗谛中,无法进入胜义谛,现在我们虽然知道有胜义谛的存在,却没有办法亲自证入。一地以上的菩萨则时而在世俗谛,时而在胜义谛,当他进入空性境界的时候,便处于胜义谛中,从此境界出来后,又处于世俗谛中。佛则永远超越了世俗谛,始终在胜义谛当中,但是,佛知道世俗谛是什么样子,佛知道众生在世俗谛中干什么,以及度化众生的方法等等。
  由上可知,有三种人 :一种人一直都在世俗谛范围内,另一种人一直都在胜义谛的境界内,还有一种人在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来来往往。始终处在世俗谛的就是我们凡夫;始终处在胜义谛的就是佛;往来于其间的就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
  菩萨进入胜义谛时,证悟到空性,出此定后,又回到世俗谛,在这个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和精神现象,于是,他再次感受到这一切,但他已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
  现在,第一种人,也就是凡夫,他需要做什么呢?他需要超越世俗谛。超越以后他会发现,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胜义谛)存在。于是,他将此世界(世俗谛)与彼世界(胜义谛)相互比较,又发现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他由此可以明白,现在自己所处的世俗谛世界是虚幻的。在这样如理修行后,现象世界就会逐渐消失,直至消失到无影无踪之时,是否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呢?不是。最后便会出现如来藏的光明。今天虽然是讲中观,不是大中观,但是中观最终也必须承认大中观的如来藏。
四、世俗谛为何如幻如梦
  在世俗谛中,目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不是要去了解佛的境界,也不是要去证悟菩萨的境界,这些与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推翻自己眼、耳、鼻、舌的观点。我们能推翻吗?能。因为我们每一个执着的基础,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不稳固的,所以很容易推翻。而推翻的方法也有很多,今天只讲其中的几种。
  虽然《俱舍论》中讲了人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但一般人平常只能感觉到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以,在这里不讲复杂的内容,只就这两方面进行观察。
(一)抉择外在的物质世界如幻如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物质世界是一种客观实在,怎么能说它不存在呢?这里首先就要问一问,谁知道物质世界是实实在在的呢?这种观点是自学来的?或是他人教的?或只是自己的感觉?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主要不是来自父母、老师等其他人的灌输,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感觉。我们从何时开始有这种感觉的呢?譬如说,有些人先不信佛,在看到一些佛经上的理论后,觉得很有道理,才开始信仰佛教。我们对物质实在性的感受是否也是如此,开始没有,在接触了一些理论后才产生的呢?不是。在我们刚刚出生时,就有这种先天性的感觉,那时就执着我的存在,继而就有了我所的存在。我们从未想过我及我所的存在有无证据,而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种观点。所以说,是我们自己认为物质世界是实在的。
  1、寻找“物质存在”的证据
  比如这面白色的墙,因为眼睛看得见,我们就认为这面墙肯定是白色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讲的,我们之所以相信它是白色,除了睁开眼时眼前看得到一个这样的东西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理由呢?没有。所谓的理由,仅仅是眼睛的感觉,而没有其它证据。那么我们的眼睛是否靠得住呢?是否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是它说了算呢?当然不是。不要说胜义谛,即使世俗谛中的微观世界,我们的眼睛也无法看见,那么比微观世界更细微的世界,眼睛就更无法掌握了。在这样仔细观察分析后,我们没有办法证实墙是白色的观点,谁都拿不出证据来。
  譬如,可以用很多仪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速度等,这能否证明它是实在的呢?测量温度、速度的仪器是须用眼睛来观察的,如果没有眼、耳、鼻、舌、身等,谁知道仪器可以测量到这些数据呢?由此可知,最终还是眼、耳、鼻、舌、身在做主。于是,我们再也找不到墙实实在在是白色的证据了。
  这个结论,不是佛要求我们接受的,也不是龙树菩萨要求我们接受的,而是当我们反复思维后,根本拿不出“它实实在在是一堵白色墙”的证据,才从而得出的。
   2、寻找“当下不是梦境”的证据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区分现实与梦境。如果现在要求你们在十分钟之内,拿出目前听课的情景不是梦境的证据,我想你们谁都拿不出来。为什么拿不出证据呢?因为梦境和现实这两个世界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虚幻的。有人也许会坚持:这肯定是现实,不是梦境,因为我在赶来听法前,并没有睡觉,没有睡觉怎么能做梦呢?如果是做梦,则一定要先睡觉才行。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梦中见到与现在一模一样的情形。所以,这些都不是证据。
  生命的前前和后后,对一般人而言,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本来,我们自以为对生命的中间一段已了如指掌,但是依上面的分析,我们现在到底在做什么也似乎说不清了。
  今天我们没有讲中观的很多逻辑,只是从简单易懂的角度来阐明道理。经过以上分析,第一、我们找不到墙是白色的证据;第二、我们找不到当下不是梦境的确切证据。
  由此可见,凡夫的所做所为、所见所闻从来都是没有确凿根据的。但是,在现代社幷会里,大多数的凡夫不管这是现实还是梦境,只管拼命挣钱,再无其它目的。实际上,如果肯认真思维,就无法找到物质实在性的任何证据。
  这个理论的结果是什么呢?它至少让我们内心升起这样的疑问:我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正在做一场大梦呢?这是我们在没有细致观察时从来不曾想到的。(晚上睡觉时做的是小梦,白天的日常生活是大梦,大梦里有小梦。)
  3、寻找物质的“本体”
  用中观的分析方法来抉择,很快就能明白物质世界是虚幻的。比如,龙树菩萨或月称菩萨是通过五相或七相木车因(逻辑)来抉择此理的,但我们不讲那么多,只讲一种简单的中观逻辑。
  比如说,拆下一辆汽车的所有配件,就成了一大堆零件,而不是汽车;再继续分解,会成为一块块铁,而不是零件;再往下细分,就是一大堆粒子,而不是人们眼里的铁;再分下去,最终,所有的物质便会在我们眼前消失,都不存在了。
  从物质世界的角度去分析,就是这种结果。大而言之,地球是浩瀚无垠的银河系中一颗很小的粒子,将地球再继续分解,粒子中又包含更小的粒子,一直分到最后。虽然,世间的哲学、科学等各种学说都尚未认清分至最后是何种情形,但是,佛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将它解释得清清楚楚:最后,“最小”的粒子不可能无穷无尽地分解下去,也不可能是不可再分的。所谓的最小粒子是可以再分的,而且最终是可以分完的。以前曾以一元钱做过比喻:将一元钱换成十角钱,再将这十角钱分给十个人,于是,这一元钱便没有了。物质的分解与此类似,它最终是会消失的。
  如果“最小”粒子可以分解成虚空的观点不易理解,也可从一辆车、一幢房屋、一块布的构成来观察物质的虚幻性。比如,用一块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大家都认为布是真实存在的。若将布分解,则只见线不见布;再将线分解,则只见羊毛不见线(假设线是由羊毛纺成的);再将羊毛分解,则只见微尘(或称粒子)不见羊毛。那么请问:刚才的布去哪里了?线又去哪里了?羊毛又去哪里了呢?它们都一一消失了。
  其实,每一种物质都可以这样分解,而且分到极点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总之,一切物质都是在空性中产生,在空性中毁灭,现在也离不开空性。
  至此,我们首先明白了外在的物质世界全是幻相。但是,因为凡夫喜欢执着,最后便只有寄希望于心(精神)的存在了。然而,心的本性也不存在。
(二)抉择内在的精神世界无实有
  现在再反过来观察我们自己。佛经中讲人是由五蕴组成的。我们都知道,人的肉体是由肌肉、骨骼、皮肤等构成,这些都是可以分解的。除此之外,便是精神。所谓的精神,是指意识、神识(或心)。如果毁坏了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相应的五识就无法存在,这时意识能否存在呢?它也不可能单独存在。这怎么可能呢?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心在思维,心在接受,心在排斥,而肉体则像意识的佣人一样,意识怎么安排,它就怎么去做。比如说,意识命令肉体去接触火,虽然火会将肉体烧毁,但是如果心愿意,肉体就必须听从它的指挥。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意识(或心)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
  各种各样的仪器能否直接测量意识呢?不能。当心中产生喜怒哀乐时,人的大脑等器官就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而仪器只能通过测量人体的生理变化,来间接推测心的状态。然而,这种方法根本无法找出心的本性。
  其实,心的能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问它自己。怎么问呢?就是当心平静下来以后,再去观察心到底是什么,也就是用大圆满的方法来寻求答案,这样就能发现其中的真理。虽然除此以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如中观的逻辑推理等,然而它们都不是十分有力,故尔最佳的选择就是反问自心。
  但是,在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我们不用问,即便问,它也不肯回答;而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后,只要一问,它就愿意立即显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具体的修法今天不讲。因为,在出离心和菩提心尚未成熟之时,即使讲了也起不了作用,等于没讲。
  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还要复杂、细微,有不易度测而逐步深入的层面,以及难以想象的超级功能。所以,自人类有史以来,除了佛陀以外,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到精神的内幕,所有的智者都被弄糊涂了。可惜,精神世界中绝大多数非常奇妙的东西,都封锁在修行人的境界和一些特别的书籍之中,普通人虽然从无始以来就没有离开过精神世界,但对它的真正面目和神奇力量却一无所知。真理告诉我们:浩瀚无垠的宇宙是仅仅依靠一种细微神奇的内在力量而生存的,当这种力量完全消失的时候,所有异彩纷呈的现象,便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这一切,真是不可思议啊!
  有些人在打坐中,刚刚略微接触到空性时,一看到我不存在,就立即害怕了。也许你们中的某些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我是存在的,而现在突然发现,“我”的确不存在了,所以就开始害怕了:若我都不存在了,那现在坐在这儿的到底是什么呢?那该怎么办呢?其实不用害怕,对钝根者而言,这是正常现象,是已经开始有一点点接近空性境界的表现。譬如,手很接近火时,会感觉到它的温度;如果离火很远,即使火燃得再旺,也没有感觉。同样,虽然佛经上讲了那么多的空性,但是如果不学不修,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的;而在打坐中比较接近空性时,我们就开始有了一些反应,害怕便是其中一个反应。这只是一种临时的恐惧,很快我们会超越它。若能继续修学就会明白,我的本性本来就是这样,不是现在才没有我,而是无始以来始终如此,但我还是活下来了,“我”是显空无别的,所以也不用害怕。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不但物质世界不存在,包括精神世界也不存在。而世俗谛仅仅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组成的,一切都包含在这两种世界中,它们都不存在了,还能存在什么呢?这就说明,没有一物是存在的。就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目前,我们虽然知道这两种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这只是意识的肤浅感觉而已,不是真正地体会空性。
 五、二谛双运
  空性(胜义谛、实相)和现象(世俗谛)从来就不矛盾。前面提到过,有些人读过《金刚经》、《心经》后就误认为:胜义谛的空性与世俗谛的现象是矛盾的。若是空性,就不可能有轮回;如果有轮回,就不可能是空性。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见解,实际上二者一点也不矛盾。
  如前所举布的例子,如果反过来观察,则是由真空开始,直至夸克→原子→分子等一系列不同层次微尘的聚合,就形成了羊毛,而很多羊毛又可纺成毛线,很多毛线又可织成布、做成衣服。其实,无论分解不分解,组合不组合,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组合起来,叫作世俗谛;分解至不存在,叫作胜义谛。布的本体从未离开过胜义谛,但是在世俗谛中,布又是存在的,它可以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这两个是不矛盾的。所以,前面才会讲到,每一种物质都可以分出世俗谛和胜义谛。
  那么,以上所讲的是否仅是理论呢?并非如此。这不是仅供嘴上言说的理论,而是要依照前面的道理去实现二谛双运的。怎么实现呢?目前,我们要先从世俗谛着手,把出离心、菩提心建立起来,还不急于修空性。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扎实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轻轻松松地进入空性状态;反之,若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即使求的灌顶再多,见的活佛再多,参加的法会再多,也很难证悟。学法修行,关键不是外在形象,而是要于内心寻找一种非常安全的出路,然后再努力地走上去,这样才有可能成就。
  就外缘而言,没有哪一个人能够超越佛的大慈悲和大势力,如果外缘可以强迫我们解脱,那么今天我们就不可能在轮回里了,佛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脱离苦海。实际上,虽然佛为我们指点了许多解脱之道,但由于我们自己没有精进努力,所以至今仍是凡夫,仍在轮回中流转。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通过学习二谛,了达了一切万法既是空性又是存在的道理,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不会有“既然佛和众生都是空性,为什么我们还要成佛、发菩提心”之类的疑问,可以安心地修持了。在修好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再去实修空性。
  实修的具体方法是,先要学会刚才所讲的理论以及中观的很多理论,之后再反复思维,这样就一定能深深体会到、感觉到一切都是空性。那时不是因为经书上说是空性,所以觉得应该是空性,而是无论经书上怎么讲,自己去观察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深深的体会,这种体会叫做解悟,这是一个初步的见解。然后再想办法将体会的时间延长,这叫作修心。当然,体会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在证悟前,我们在二十四小时里都处在执着的境界当中;在证悟以后,若证悟的时间越长,则执着的时间自然就越短了。
  空性有很多层次,证悟也有很多层次。刚才所讲的,是最初步的一种境界,若能在此之上不断发展,最后就可以证悟真正的空性境界,那时就可以彻底推翻我们原有的执着。因为无我的见解和有我的执着是水火不相容的,无我的见解发展、稳固了,自然就推翻了有我的执着。
六、证悟空性的目的
  最后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证悟空性呢?从小乘的角度讲,证悟空性是为了自己得到解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从大乘的角度讲,证悟空性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
  为何证悟空性就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呢?因为,如果不证悟空性,就始终有我执,若是这样,即使我如何努力地,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自重他轻的念头还是不能彻底放下,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那么,它必然会阻碍我无自私、无条件地奉献,所以我要把它推翻。推翻了它,我执就不复存在,它就再也无法控制我去谋求自利,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益众生,到那时,我唯一的工作就是度化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是为自己得解脱而证悟空性,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益众生而证悟空性。明确证悟空性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大乘菩萨既超越了六道轮回,但又不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说超越了六道轮回呢?因为他不在六道轮回的范围内,他不受六道轮回的影响,一尘不染。为什么说不脱离六道轮回呢?因为他虽然证悟了空性,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但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所以他没有脱离六道轮回,永远都在轮回中度化众生。这就是最后我们要趋入的境界,要达到的目标。
===============================&&
慈诚罗珠堪布:中观的基本观点(证悟空性是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
对应讲课在线音频
今天就中观方面的一些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开示。
一、“九乘”佛法的概念
  在我们宁玛巴的论典中,提到了“九乘”佛法;而在一般的佛教经典中,只提到大乘和小乘,我们称其为“二乘”佛法;还有,在一些论典和续部中,会讲到“五乘”佛法等等;当然,还有数不胜数的不同提法。之所以体现出这些“概念”上的差别,是因为众生有千差万别的根基,所以佛转法-轮的“深度”也就会不一样。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九乘”的概念。
  在“九乘”的概念中,从声闻到大圆满的境界,全部都属于出世间的、修解脱的法,其中不包括“人天乘”。
  在《大幻化网》中讲到过“人天乘”。“人天乘”的观点和见解,是指在相信前世今生和因果的基础上,去行善断恶。然后,在来世会以此善根而得到人天的福报受用,即人天果位。故尔,人天乘也称为世间乘。接下来,比“人天乘”再高一个档次,就是“出世间”的法。而在“出世间”的法中,从显宗到密宗,可以分为九乘:
  1、声闻乘;2、缘觉乘;3、显宗的菩萨乘;其中声闻乘和缘觉乘属于小乘,唯识和中观以上的法就属于菩萨乘(大乘)。大乘又可以分为显、密二宗,其中密宗又可分为外密及内密,外密包括:4、事部;5、行部;6、瑜伽部三个层次;内密可分为:7、玛哈瑜伽(生起次第为主);8、阿努瑜伽(圆满次第为主);9、阿底瑜伽(大圆满)三种次第。
  从人天乘到密乘,各乘的关系大致如下:
  最低的层次是“人天乘”,再往上是“声闻乘”。声闻乘是在人天乘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比如,生死轮回和因果的观点,声闻乘和人天乘都承认,但人天乘认为“有我”,声闻乘则推翻了这一观点。声闻和缘觉的见解基本上差不多;唯识在声闻和缘觉的基础上,又是有“继承”,有“扬弃”。比如,声闻乘宣讲的“人无我”,唯识宗也如此承认。但对于声闻乘认为外境“地、水、火、风”四大实有存在的观点,唯识宗则予以了否定。
  此外,唯识宗说诸法唯心所造,中观也认为如此。但是,中观不承认“有一个实有的阿赖耶识”。中观的见解高于唯识宗的见解。(此指“四宗派”中的唯识宗,并不是指《楞伽经》等经典中所讲的部分唯识见解。)在龙树菩萨的中观和世亲菩萨、无著菩萨的唯识著作,比如《中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中(这些法本在汉地也流通),都很清楚地表明中观的见解的确在唯识之上。密宗的见解又超胜于中观,这样,各乘之间自下往上,层层递进,既有承接又有破立。
  当然,只有那些专门研究宗派的人才会如此刨根问底,如果我们想肤浅地了解一下也可以,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对我们而言,当务之急是必须具备学佛人应有的正知正见。即,应该对生死轮回、宇宙、人生以及世间万事万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至少也应该对事实真相有个了解。因为这是解脱的基础,即使谈不上有所证悟,但了解是必须的。
  二、如何抉择无我
  首先,我们要扪心自问,每天24小时,我们所接触的事物,到底是什么?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点,它并不依赖于环境或他人的教导,而是和我们的肉体一起诞生的,在佛教中称为“俱生的我执”。所谓“俱生”,即不是受之于父母或老师,而是生来即有;所谓“我执”,即执着于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我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就是围绕着这个“我”的存在展开的;假如没有这个“我”的存在,那我们现在生活中为了自己的大小事务都可以不做了。
  那么,如何去推导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呢?
  譬如,我们想了解一辆汽车,从外观而言,就是有四个轮子、一个车架等等。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汽车,就应该打开引擎盖,看看里面的构成。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拆下配件来研究。如此一来,才能谈得上是比较了解这辆汽车。反之,如果仅仅由外表而视之,那就只能建立一个“四轮的交通工具”的概念。
  又比如说,有一座房子,仅仅从外观而论,就是一个可以住人的建筑物。而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的话,我们就还需要知道房子是用什么材料构建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建筑材料也做进一步的考察,然后,我们才会知道这座房屋究竟是木房子、石头房子还是钢筋水泥的房子。
  可见,要了解某个事物,必须学会由表及里一层层地观察思维的方法。同理,如果我们想去了解自身和外境,那就必须去观察、思维:外面的世界如何构成?人本身的心又是由哪些因素合成的?只有通过细致地观察,我们才会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作为人的我又是什么样的。
  至于观察方法,就如前面所讲的汽车和房子的例子。但要注意一点,我们在了知到房子的构成,是石头或钢筋水泥的基础上,还应再进一步去观察,钢筋水泥又是什么等等。一般的人往往只需知道房子是什么建的就满足了,不会进一步观察和思维。对他们而言,这些问题显得无义又烦琐,但对于我们而言,就必须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维。
  那么,佛经上是如何教我们思维的呢?我们举个例子来加以明示。假如,我们有一块布,用肉眼观察这就是一块布,可以用来做衣服御寒。但如果我们把这块布拆开来看,就变成了一堆线。当我们面对这一大堆线的时候,刚才那块布去哪里了呢?这时,我们就应该思维,刚才我们肉眼看见的是否根本就未曾存在过呢?或者拆之前有布,拆之后布就消失了呢?如果说从未有过布,那么请问:我们平日里买来做衣服的材料,不是布是什么?如果说拆之前有布,拆之后就没有,那么请问:布去了哪儿?请大家注意,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维的,并不是某一个教派的主张或说法,而是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下面,我们继续一拆到底,来探究一下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布拆了以后,通过观察,我们得出结论:布是由线组成的;再把其中的一根线拆开,又得出一个结论:线又由更细微的线、丝或羊毛组成。
  又请问,这根被拆的线去了哪里?它存在过吗?如果不存在,那拆之前我们看见的是什么?构成布的又是什么?如果拆之前存在,拆之后就消失了吗?消失到哪儿去了呢?……这样先有后无,难道不是象彩虹一般如梦如幻吗?
  我们再接下来看拆剩的这一堆羊毛。对于我们的肉眼而言,一根细羊毛已经是观察的极限了,但还可以把这根羊毛切成很多犹如微尘般大小的段落。这其中的一份,已经不能称之为羊毛了。把微尘般的段落再往下分,直到尽头不能再分(即变成空性)为止,剩下的是什么呢?请注意,最后的结果是最关键的。将这极小的微尘一分再分,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吗?或者分到一定时候,就分不下去了呢?有人说:一直分到最小的微尘就不能再分了。又有人说: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我们认为此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请问这个“最小微尘”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
  我们知道六方的概念是东、南、西、北、上、下。那么,比发尖还细上千万倍的微尘,有东南西北上下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如此,那就表示还存在着更细微的六方,东方的东南西北上下,东方的东方也可以有东南西北上下……以此类推,六方的状况都一样,都可以分下去,到这个微尘不存在为止。
  同样,如果一秒的时间也可以被无穷无际地一分再分,这一秒就会无始无终,永远走不完;那一分钟就更长了,还有小时……对于我们而言,就不会存在白天和夜晚的分别了。对于物质世界的人而言,1秒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在其它时空中就不尽然了。比如说,1毛钱可以分成10分钱,我们从第一分钱开始,直到用到第十分就完了,这是数得清的。而从时间上来说,1小时由60分钟组成,1分钟有60秒,而每1秒中所含括的数字是无法用数量来形容的,它们就象苍穹中的星星,不计其数。如此说来,过了一夜、两夜……百夜、千夜,仍然没走出这1秒。这1秒是用不完的,因为它无始无终、没有穷尽。所以,这1秒钟对于我们而言,是永远的1秒钟。我们此时在这儿相聚,在这1秒钟里;过一会儿,你们到别的地方去了,仍然在1秒钟里,这是肯定的。如果你们离开时,1秒钟就过去了,那还叫什么无穷无际呢?所以,明天仍然是昨天的1秒钟,这样就失去了所有的时间概念。
  这是从时间上来分析的,我们再从物质上来分析。请问,我手里这块手表是由多少个微尘组成的呢?如果说是无限的。那这一栋房子呢?也由无数的微尘组成。同样由无数微尘组成,为什么手表和房子在体积和重量上会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别呢?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微尘是一个单位,无论是手表或房子,所提及的微尘都是同一个单位。就好比我们平时用的计量单位“克”,不论东西的体积大小,重量都是用这一个单位来衡量,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东西在重量上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同样,无论是房子里的微尘或手表里的微尘,大小也应该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十粒大米的体积比五粒大米的体积大,是因为大米的数量不同;那为什么同样含有无数的微尘,房子比手表大那么多呢?不同的大小是从哪来的呢?我们吃饭的时候,饭也应该有无数的微尘,那么这一碗饭就应该永远也吃不完。有人会说,胃口也是无限的。如果胃口无限的话,我们就会永远也吃不饱,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可见,如果用无边际的微尘来衡量事物的话,一根毫毛和一栋房子一样,都含有无数的微尘。那么,显现中毫毛和房子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差距就不成立了。
  转过头来,我们用有边际的概念来试试。有边际中所指的“边际”在哪儿呢?正如我们前面所述,东里还有东南西北,北里还有东南西北,这样分下去,恐怕不能分的那个边际,只有靠我们的意识人为地加以规定。而事实上,一个物质,由于它的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它是越分越小,直至达到微尘这样的极限。而所谓“分不完”的概念,是由于我们人的意识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任意识去无休止地思维,就永远可分。但是,手表体积是有限的,它越分越小,直到到达一个不能再分,再分就消失、失踪的地步。就象佛经上说的“微尘是没有形状和颜色的,至少无法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形状和颜色来说明。”现在科学家发现的波粒二相性的“波”,其实也不过是个很粗的概念。我们所谓最小“不可分”的概念是指,如果再分,就消失了的状态。
  每一粒微尘都会如此消失,消失之后的状况是一片虚空,这叫作单空,是最浅的空性。它们明明是如此地空洞无物,但我们的眼里却确实存在着一切,这叫缘起性空。总之,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物质就会有分尽的时候,不可能永远分不完,只是时间的关系。所谓的分完就是空性。
  一般的人,如果你想使用一张桌子,就不要去做什么观察思维,只需使用就行了。如果你要去观察——桌子由木板构成,木板又再往下分,一直分到最后,你就将得不到桌子――桌子被分完了,就象前面的车子和房子一样,被我们一分再分,就“失踪了”。
  由此理推及世界、宇宙,如果我们想清楚地了解其真相,就用以上的方法去思维,观察到最后,会发现一切都象天空一样,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月称菩萨的观点。他曾经说过:如果你要获得事物,便不要去观察它,观察之后,你将一无所得,就会“失望”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了达,在每天的24小时内,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意识数据所显示的虚幻世界之中。我们以前认为接触到的那些实有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再向内观察这个所谓的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也是由微尘组成的,这个“我”与外境一样,都不是实有的,都是不存在的。眼识至意识的六识或八识也都是空性。
三、证悟空性是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
  作为凡夫,如果想继续拥有桌子,就用不着去观察,只需在轮回和因果的取舍上下功夫就足够了,不用再触及其它。这也是“人天乘”的观点。但如果要进一步修习中观或唯识的见解,仅仅拥有“人天乘”或“声闻乘”的见解和修证就显得过于简单了。
  世界就是这样,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只要我们不去观察,它们就会存在;一旦用心去观察,就会一无所获。这是物质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规律,是它的本质,不是佛祖冥思苦想杜撰出来,让我们去观想的。如果这仅仅是规定,那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去接受它。如果接受,就是生搬硬套,就是教条。而真理是有根有据、经得起考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同样,如果你希望有我,就切忌去思考关于“是否有我”的问题。因为,如果你去找,就一定得不到“我”。无始以来,在错误观点的指引下,我们以为找到了“我”,从而种下了生死轮回的根。只有空性的观点,即向外不存在一个实有的世界,向内不存在一个实有的我,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走向解脱。
  于此,我们要奉劝那些希望拥有外境的人,千万不要去观察和思维,就好比,如果你想继续“黄粱美梦”,就不要醒来。一旦你学会观察和思维,就会如同大梦初醒,“失去”梦里的一切!所以,要想圆满世间物质享受的人,就不用去作观察和思维。当然,这样走下去,永远都无法脱离痛苦!
  虽然从表面上看,中观或唯识的修行,到最后证悟时,是什么都没得到。其实,我们所要的就是这个“什么也没得到”,这就是证悟空性。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丢了一个东西,结果却什么也没找到,就会极其失望。而证悟空性找的就是“什么也没有”,有了这种见解,在修行的过程中,就算没有彻底证悟,至少也能做到对空性有所了解。
  四、缘起性空与量子物理
  可能有人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证悟空性的见解和修行,是一种教条,是绝对错误的。但是,对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内容,如果是一名公正的学者或科学家,就应该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用宗教或迷信来概括佛教的观点,是欠考虑的。科学家们探索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外在地对物质状态进行研究,比如说,原子、原子核、基本的粒子——电子、中子、质子、光子等一系列的粒子。现在他们也想当然地认为分到夸克或亚夸克,就无法再划分了。其实这种结论还是不可靠的。现在,利用先进的粒子加速器,科学家们发现了目前已知的粒子和波。如果以后有了更先进的仪器,他们就会发现新的物质状态。但即使借助于仪器,他们也永远无法证悟心的奥秘。
  作为现代人奉其为圭臬的科学,的确对人们意识领域或内心世界的奥秘束手无策。从经典力学飞跃发展到今天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对于物质存在状况的每一次研究成果所建立的代名词,在佛的经典中虽然有着不同的称呼,但却有着极其相近的定义。但是,量子物理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基本粒子之上。佛教却认为:没有什么可称得上是基本的粒子,所有粒子都可以分尽变空。因此,佛教已经远远超越了量子力学。然而,同样建立在探究物质世界的基础上,释迦佛祖因抉择了“无我”,而将众生引往解脱;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却选择了制造核武器等等自取灭亡的道路。若深闭固拒、执迷不悟,而不及早翻然醒悟,必将咎由自取,将发明科学的人类本身引向毁灭。这是佛教与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五、自证空性,自得解脱
  知道了空性,仅仅是种下了善根。但证悟空性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身体力行才有用。证悟空性的修行过程,就是削弱我执的过程。习惯成自然,“我执”渐渐地就会越来越少,而“无我”的智慧就会慢慢增长。这就是走向解脱。仅仅烧烧香、磕磕头,就自以为在修解脱道,那是自欺欺人。要想解脱,就应该像人走路一样,眼睛要看路,两条腿要动。光看不动,遥遥无期;没有眼睛,寸步难行。所谓看,就是要建立空性的见解;所谓动,就是要如理如法地修持空性。修行不是平日里闲来无事时,翻翻中观的书,了解一下空性的道理,嘴上空谈着“诸法无我”……。知道得再多,只是纸上谈兵,不去亲历亲证,就不能解脱。
  佛教是讲缘起的。无论是心还是外境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们生生世世身陷轮回,也有身陷轮回的因缘。如果不需要因缘,那岂不成了连佛也会流转轮回?可见,无因不果,无缘不生,凡事产生的背后皆有因缘二字。轮回的因缘中以无明和贪著二者为首。无明,不是什么都不懂,如果是这样,那墙和石头也有无明了。无明是指因不懂真理而执着于某些错误的观点――我执。在此基础上,产生对世间的依恋,即贪著。这样一来,因缘皆俱,必定沉溺轮回。
  由此可知,要脱离生死轮回,就必须精通“无我”,这好比有了一双慧眼,可以看清解脱的通衢大道。接下来,就应该迈步前行,也就是修行。其实,修行“无我”并不难,在座各位只要去做,个个都可以解脱。只可惜,知道的人多如牛毛,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我们都自以为是,以文明的现代人自居。何为文明?孰重孰轻?根本辨别不清。在短短的一生中,把最重要的东西视若草芥,弃之不顾,抱着最没有价值的东西辗转于生死轮回。这就是无明,就是颠倒。要知道,对于我们凡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追求解脱。但是,放生或持咒的解脱行却被我们当成了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和摆设。有的人在山上修行才几天,因为洗不了澡,就回家了。请问,解脱和洗澡相比,哪个最重要?可见,不是什么外在的因素,正是我们自己不让自己解脱!如果只是这样徒托空言,永远也休想解脱。
  有的人常常念叨“加持”二字,佛当然是有加持力的,加持也不是没用的。但释迦佛也曾说过:“自己就是自己的怙主!”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
  如果我们不自救,指望别人来拯救,是不可能解脱的。有人说,佛很慈悲,他悲愍众生心切,会救我们出离轮回的。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贤愚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以前,在僧团中有一位负责僧众后勤工作的僧人。一次,一位施主交给他一个珠宝用以供养僧团,他却私自将珠宝占为己有。后来,僧众知道了此事,就规劝他:要么卖了珠宝,给僧团买粮食;要么将珠宝还给僧团。这位僧人仍然坚持己见,不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是因必得如是果。这位僧人为此承受了巨大的苦果――他先后长时沉沦于地狱和旁生道。在释迦佛住世时,他转生为一种有四条腿的鱼类,生活在一个池沼里。一天,释迦佛带领弟子们来到池边,将其投生的前因后果一一宣讲,并告诉弟子们,在我之前的三尊佛,也曾带他们的弟子来到池边,讲这条鱼的身世。而且,在我之后的各尊佛,也将带他们的弟子来到这里,给弟子宣讲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额去elailu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