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基本操作训练的原理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无机化学实验操作规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很抱歉,您查看的商品已下架或删除。
艺术品收藏
文创与周边拒绝访问 | www.renren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renren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f1a8a167e243f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当前位置: >>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材料学年度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100412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Inorganic Chemistry)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45/48 三、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元素及其 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学会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验 证、 巩固和加深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以及具有正确 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查阅参考文献、设计和 改进简单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 方法;逐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性质和任务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它是后续实验课程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计划中 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高素质的化学工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 程将化学基本操作、 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 呈现给学生一个比较完 整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体系。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观 察解释实验现象和对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让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技术知识有整体的了 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无机化学原理 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开展实际工作或进行化学相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课外的研究创新实验,加强学生化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五、实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设置 2 种类型的实验:1、综合实验:包括操作方法综合、实验内容综合、实 验手段综合三部分;2、设计实验:包括无机物的合成设计与分析检测操作两部分。 实验安全知识,预习、记录、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实验考核与考试办法;化学实验 玻璃仪器的识别、 洗涤、 干燥和保养, 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化学试剂等级规格及取用方法, 加热仪器与加热方法。分离和纯化方法,如常压过滤、蒸发结晶、结晶洗涤、减压过滤、重 结晶和离子交换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生物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态、 生成和溶解过程的原理 和方法。基本理化数据测定方法,如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 pH 值、溶解度等理化数据的测 定原理;气体密度法测定分子量和电位法测定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等理化数据的原理和方法。 常规的无机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样品的处理、滴定分析、电化学分 析和数据处理等的原理和操作。 与元素化学原理相关的沉淀反应、 颜色反应等定性分析方法。 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求采取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涉及到精密仪器使用的实验可 2 人一组;涉及到贵重精密仪器使用的开放实验可 2―4 人一组。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 教材的使用等。1学分:2/2适用专业:化学专业(本科) 2.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并写出预 习报告;教师应介绍预习报告的写法、原始数据记录、数据的处理、实验报告的撰写、考试 方法和评分标准。教师还应示范基本操作,讲解动作要领。对于精密仪器,要求学生操作前 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教师则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并指出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学 生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学生在实验时,教师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操作中 出现的问题。 3.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应及时对实验原始记录进行审阅签名,经批准学生才能离开 实验室。实验报告按时批阅后,根据预习、基本操作、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课堂纪律、卫 生状况等情况给每个学生评出分数。在下次实验之前,教师应在实验室,对全班实验情况进 行点评。 4.设计性实验。教师应在课前 1~2 周将实验项目通知学生,向学生介绍设计性实验项 目的目的、特点,指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写出简要的综 述。根据实验要求拟定实验方案,于课前三天上交指导教师。 六、实验内容 序 号 实验项目名 称 基 本 内 容 实验安全常识, 规章制 度,实验的数据表达与 处理方法,试剂取用,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1安全教育、 仪 器的认领洗 涤、 试剂取用31明确无机实验目的、 要 求、 实验室规则, 熟悉 常见仪器名称, 练习绘 综合 制实验仪器和装置简 实验 图、仪器的认领洗涤、 试剂的取用练习 掌握酒精喷灯的构造、 使用, 学会玻璃管的截 综合 断、弯曲、拉细、熔光 实验 等基本操; 掌握塞子钻 孔方法 掌握台秤、电子称、电 光分析天平的使用, 了 解分析天平的构造 练习量筒、移液管、容 量瓶的使用 ;练习溶液 配制的方法 ;练习天平 的使用。 了解结晶水的测定方 法, 认识物质热稳定性 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练习气体的发生、收 集、 净化、干燥的基本 操作。 测定铜的相对原 子量。 练掌握启普发生 器的使用。 进一步掌握 天平的使用。 综合 实验2玻璃灯工、 塞 子钻孔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 使用,玻璃管加工,塞 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台秤、电子称、电光分 析天平的使用方法31称的使用 331溶液配制 4容量瓶的使用;溶液配 制的方法 分析天平、干燥器的使 用;加热的方法;结晶 水的测定31综合 实验5五水硫酸铜 结晶水的测 定 氢气的制备 和铜相对原 子量的测定31综合 实验6制备氢气;启普发生器 的使用;测定铜的相对 原子量32综合 实验2 7CO2 相 对 分 子量测定制备 CO2;启普发生 器的使用;测定气体相 对分子质量 滴定管的校准、滴定的 操作31学会测定 CO2 分子量 的原理和方法, 巩固分 析天平的使用, 学会使 用启普发生器 掌握滴定管的校准和 滴定操作 测定 I3- == I2 + I-的平 衡常数 ;加强对化学平 衡、 平衡常数的理解并 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 练习滴定操作。 测定过二硫酸铵氧化 碘化钾的反应速度, 并 求算反应级数、 反应常 数和活化能;加深浓 度、 温度和催化剂对反 应速度的影响, 练习作 图 测定醋酸的电离常数 和电离度, 练习使用酸 度计,巩固滴定操作综合 实验 综合 实验8酸碱滴定 I3 == I2 + I 平衡常数的 测定-319滴定操作; 测定 I3 == I2 + I 的平衡常数-31综合 实验10化学反应速度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和活化能 活化能32综合 实验11醋酸电离度 和电离常数 的测定 缓冲溶液的 配制与 pH 值 的测定酸度计的使用;滴定 操作;测定醋酸电离度 和电离常数 酸度计的使用;配制 缓冲溶液,验证缓冲溶 液的性质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 应;介质对氧化还原产 物的影响酸度对氧化还 原反应速度的影响;浓 度和酸度对反应方向的 影响。31综合 实验1213氧化还原反 应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 原来及缓冲溶液的性质;掌握 3 1 溶液配制的基本实验方法,学 习 pH 值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极电势与氧化 还原反应的关系; 加深 介质酸 (碱) 度和反应 物浓度对氧化还原反 3 1 应的影响的认识; 了解 氧化还原平衡的移动。综合 实验综合 实验14液―液萃取 分离制备混合溶液;萃取; 蒸馏;分离鉴定。32学习萃取分离法的基 本原理;初步了解铁、 综合 铝离子不同的萃取行 实验 为; 学习萃取分离和蒸 馏分离等基本操作。 从海带中提取碘; 测定 产品中碘的含量 综合 实验15碘提取与含 量测定从海带中提取碘;测定 产品中碘的含量3216由海盐制试 剂级氯化钠氯化钠的精制; 纯度检验。32学习制试剂级氯化钠 及纯度检验的方法; 练 综合 习溶解、过滤、蒸发、 实验 结晶和气体的发生和 净化等基本操作;3 17硝酸钾的制 备与提纯溶解蒸发;粗产品的重 结晶;纯度检验。32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 综合 酸钾晶体;学习溶解、 实验 过滤和重结晶。 学习分步滴定的判别 和滴定剂的选择方 法; 学习计量点 pH 的 计算和指示剂的选 择; 练习滴定操作, 测定待测混合溶液的 浓度 学习硫代硫酸钠的制 备方法; 练习滴定操 作18NaH2PO4-Na 2HPO4 混合 液组分测定滴定操作;测定混合液 组分31综合 实验19硫代硫酸钠 的制备与含 量测定制备硫代硫酸钠; 练 习滴定操作32综合 实验20重铬酸钾的 制备与检测制备重铬酸钾; 练习滴定操作 测定烧碱中杂质含量; 测定纯度;滴定操作32学习重铬酸钾的制备 方法; 练习滴定操作 学习分步滴定的判别 和滴定剂的选择方 法; 学习计量点 pH 的 计算和指示剂的选 择; 练习滴定操作 测定四氧化三铅的组 成; 进一步练习碘量法操 作; 学习用 EDTA 测定溶 液中的金属离子。综合 实验21烧碱中杂质 含量测定31设计 实验22四氧化三铅 的组成测定四氧化三铅的分解; 氧化铅含量的测定; 二氧化铅含量的测定。32综合 实验2324制备四羟基铝酸钠溶 液;氢氧化铝的生成和 洗涤;明矾的结晶。 卤素、氧、硫、氮、硅、 卤素、 氧、 硫、 硼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氮、硅、硼 性质。 明矾的制备 铬酸铅的制 备 常见非金属 阴离子的分 离与鉴定 三价铬离子氧化为六价 铬离子;生成铬酸铅沉 淀。 常见阴离子的鉴定; 混合离子的分离。32练习复盐的制备方法; 设计 练习减压操作。 实验 掌握它们单质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和离子鉴 定方法 练习转化法制备无机 物的方法; 练习减压操作。 学习和掌握常见非金 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 定方法; 学习和掌握离 子检出的基本操作。 掌握各类性质和离子 鉴定方法性质 实验 设计 实验 性质 实验312532263127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 铜、银、锌、 成和性质;配合物生成 铁、钴、镍 和生质;31性质 实验4 28常见阳离子 的分离与鉴 定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 的鉴定;P 区和 ds 区部 分金属离子的鉴定;部 分混合离子的分离和鉴 定; 部分阳离子的鉴定;3129离子的鉴定 和未知物分 析未知物分析和鉴定3130三草酸合铁 (Ⅲ) 酸钾的 制备和性质三草酸含铁(Ⅲ)酸钾 的制备;三草酸合铁 (Ⅲ)酸钾的性质。3231三氯化六氨 合钴(Ⅲ)的 合成和组成 测定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 (Ⅲ) ; 三氯化六氨合钴 (Ⅲ)组成的测定3232硫酸亚铁铵 的制备铁屑的净化 ; 硫酸亚铁 的制备 ; 硫酸亚铁铵的 制备;产品的检验。3233硫酸铜的制 备与提纯硫酸铜的制备;硫酸 铜的提纯3234十种钠盐的 鉴别鉴别下列十种钠盐:硝 酸钠、硫化纳、硫代硫 酸纳、磷酸纳、氯化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硫 酸钠、溴化钠、亚硫酸 钠。3135水中溶解氧 的测定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31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 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 物的性质; 了解常见阳 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 检出的方法; 巩固检出 离子的方法; 学习混合 离子分离的方法; 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 合物的基本性质, 进行 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 别进一步巩固常用的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重 要反应 理解制备过程中化学 平衡原理的应用掌握 水溶液中制备无机物 的一般方法;练习溶 解、沉淀、沉淀洗涤、 离心分离、过滤、 浓缩 等基本操作。 制备三氯化六氨含钴 (Ⅲ)并测定其组成, 加深关于配合物的形 成对三价钴稳定性的 影响的理解; 继续练习 无机制备的一些基本 操作。 制备复盐硫酸亚铁铵, 了解复盐的特性; 继续 练习无机制备中的一 些基本操作; 检验产品 中的 Fe(Ⅲ)杂质。 了解制备硫酸铜晶体 的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 及水解反应, 了解提纯 硫酸铜的方法; 进一步 练习无机制备的一些 基本操作; 学习硫酸铜 的检定方法。 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 合物的基本性质, 进行 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 别, 进一步巩固常用的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重 要反应; 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 与方法,设计实验方 案、 步骤,进行定量测 定, 以提高学生综合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性质 实验性质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5 36石灰石成分 的测定测定石灰石的成分31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与实验方法, 设计实 验方案、 步骤,进行定 量测定。设计 实验37土壤成分的 测定测定土壤的成分31设计 实验38硫酸铜含量 测定测定硫酸铜产品纯度;31设计 实验39双氧水含量 测定测定双氧水的质量浓度31设计 实验 设计 实验40食盐中碘含 量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定性与 定量测定31设计 实验41药品中铝含 量测定药品中铝量的定性与定 量测定3142水果和蔬菜 中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设计 实验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的定性与定量测定31设计 实验43溶液中锌含 量测定溶液中锌含量的定性与 定量测定31设计 实验44硫酸亚铁铵 的组成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组成测定3145水的硬度及 硫酸根含量 测定 氯化铵的制 备及其含量 测定设计 实验水的硬度及硫酸根含量 测定31设计 实验46氯化铵的制备及其含量 测定316 七、主要仪器设备 台称、分析天平、洒精喷灯、坩埚、坩埚钳、干燥器、大试管、启普发生器、洗气瓶、 滴定管、锥形瓶、洗耳球、滴定管架、铁架台、移液管、容量瓶、洗瓶、称量瓶、恒温水浴 仪、温度计、微量滴头、秒表、电导率仪、比色管、圆底烧瓶、冷凝管、梨形分液漏斗、磁 力搅拌器、离心机等。 八、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 为了全面培养和考察学生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流利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系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把实验课程的成绩分解为以 下几个部分: 1、平时成绩(40%) 包括预习报告(10%) 、实验态度和习惯(10%) 、技能和结果(10%) 、实验报告(10%) ;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给出学期末平时总成绩。 2、笔试成绩(60%) 九、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 《无机化学实验》 (第三版) ,北师大无机化学教研室,高教出版社,2002 年 10 月。 参考书: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 8 月。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 ,周宁怀,科学出版社,2000 年 5 月。 3、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南京大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3 月。 4、 《化学基础实验》 ,胡满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年 6 月。 十、实验教学建议 1、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为了体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以适应不同层次、专业以及有兴趣的学生的 培养,除上述基本实验内容外,本课程还开设有若干演示实验和综合性提高实验,供学生选 做,实验室则对学生全天自由开放; 2、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机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融 入教师科研的成果和经验,并结合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使得在对学生两个“能力”的培 养方面有所突破; 3、注重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求所有学生要使用计算机处理 实验数据;加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起到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制 订: 化学化工系 执笔人:沈红旗 赵永和教研室: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 审定人:潘庆才 时文中7 黄淮学院
学年第一学期(秋季)校历周次 日 期一二三四五9月2日 全体教工上班六3日 老生报到 9 月 10 日 新生报到日4 日开学准 备工作检查 9 月 11 日 新生报到备 注1、 本学期自 2011 年 9 月 5 日至 2012 年 1 月 8 日, 共 18 周,其中教 学 17 周,考试 1 周。 2、2011 年 9 月 2 日 教职工开始上 班,9 月 3 日、4 日老生报到(含 2011 年专升本学 生),9 月 5 日正 式上课。 3、 2011 年 9 月 10 日、11 日新生报 到,9 月 12 日― 23 日新生入学教 育及军训 (含新生 资格审查和教材 发放),9 月 26 日上课。 4、中秋节、国庆 节、 元旦等法定节 假日的调休安排 以国家规定为准。 5、运动会:2011 年 10 月 26―28一 二9月5日 老生上课 9 月 12 日6 137 14 21 28 5 12 1910 月 26 日 运动会8 15 22 29 6 13 2010 月 27 日 运动会9 16 23 30 7 14 2110 月 28 日 运动会17 2410 月 1 日 国庆节18 25 2 9 16 23 30 6 13 20 27 4 11 18 251月1日中秋节三 四199 月 26 日 新生上课20 27 4 11 18 2511 月 1 日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3 10 17 24 31 7 14 21 28 5 12 19 26 2 916 小年 23 春节8 15 22 29 5 12 19 26 3 10 17 24 31 7 14 21 28 42 9 16 23 30 7 14 21 28 4 11 18 252月1日3 10 17 2412 月 1 日4 11 18 25 2 9 16 23 30 6 13 20 27 38 15 22 29 6 13 20 27 3 10 17 24 31日秋季运动会。 6、 复习考试时间: 2012 年 1 月 4 日 ―8 日考试, 2012 年 1 月 9 日 ―13 日教师改 卷并登录成绩。 7、 寒假 : 学生自 2012 年 1 月 9 日 放假, 2 月 11 日、 12 日报到,2 月 13 日上课; 教职 工 1 月 14 日放 假, 2 月 10 日 (正 月十九)上班。 8、各单位若有大 型活动,请参照 校历安排。8 15 22 29 5 12 19 26 28 1522 除夕29 5308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 学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I 授课班级:化学 1001B、应化 1001 授课时数:15×6×3进度表采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 讲授教师:沈红旗 班周学时:3填表日期: 班 / 周 学时周 次起讫时间 8.30-9.05 9.06-9.12 9.13-9.19 9.20-9.26 9.27-10.03 10.04-10.10 10.11-10.17 10.18-10.24 10.25-10.31 11.01-11.07 11.08-11.14 11.15-11.21 11.22-12.28 11.29-12.05 12.06-12.12 12.13-12.19 12.20-12.26 12.27-1.02讲课内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新生报到 新生军训 新生军训 安全教育、数据处理、药品取用;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玻璃灯工 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溶液配制 酸碱滴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海盐的提纯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考试实验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9 黄淮学院化学化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日历授课教师: 沈红旗周 次 上课时间 9.20 9.21 9.22 4 9.22 9.23 9.24 9.27 9.28 9.29 5 9.29 9.30 10.1 10.4 10.5 10.6 6 10.6 10.7 10.8 10.11 10.12 10.13 7 10.13 10.14 10.15 5-7 7-9 5-7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10地点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班级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授课课程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授课内容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玻璃灯工 玻璃灯工 玻璃灯工 玻璃灯工 玻璃灯工 玻璃灯工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备注7-9 6-8 1-3 5-7 7-9 5-7 7-9 6-8 1-3 5-7 7-9 5-7 7-9 6-8 1-3 5-7 7-9 5-7 7-9 6-8 1-3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日历授课教师: 沈红旗周 次 上课时间 10.18 10.19 10.20 8 10.20 10.21 10.22 10.25 10.26 9 10.27 10.27 10.28 10.29 11.1 11.2 10 11.3 11.3 11.4 11.5 11.8 11.9 11 11.10 11.10 11.11 11.12 5-7 7-9 5-7 7-9 6-8 1-3 5-7 7-9 5-7 7-9 6-8 1-3 5-7 7-9 5-7 7-9 6-8 1-3 5-7 7-9 5-7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7-9 6-8 1-3 地点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班级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授课课程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授课内容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 量的测定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 量的测定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 量的测定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 量的测定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 量的测定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 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CO2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 备 注11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日历周 次 上课时间 11.15 11.16 11.17 12 11.17 11.18 11.19 11.22 11.23 11.24 13 11.24 11.25 11.26 11.29 11.30 12.1 14 12.1 12.2 12.3 12.6 12.7 12.8 15 12.8 12.9 12.10 5-7 7-9 5-7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海盐的提纯 海盐的提纯 海盐的提纯 5-7 7-9 5-7 7-9 6-8 1-3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海盐的提纯 海盐的提纯 海盐的提纯 5-7 7-9 5-7 7-9 6-8 1-3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 5-7 7-9 5-7 7-9 6-8 1-3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7-9 6-8 1-3 地点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班级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授课课程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授课内容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备 注12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日历周 次 上课时间 12.13 12.14 12.15 16 12.15 12.16 12.17 12.20 12.21 12.22 17 12.22 12.23 12.24 12.27 12.28 12.29 18 12.29 12.30 12.31 5-7 7-9 5-7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考试实验 考试实验 考试实验 5-7 7-9 5-7 7-9 6-8 1-3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考试实验 考试实验 考试实验 5-7 7-9 5-7 7-9 6-8 1-3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化学 1001B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7-9 6-8 1-3 地点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班级 化学 1001B 应化 1001B 应化 1001B 授课课程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授课内容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 备注13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1: 安全教育、数据处理、药品取用;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了解无机实验方面的安全常识及有关规章制度; 2、了解实验数据的表达与处理方法; 3、掌握试剂的取用方法; 4、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知其名称、用途 5、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无机化学实验常识, 实验安全, 规章制度,实验的数据表达与处理方法, 试剂取用,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2、重 3、难 点: 安全常识,规章制度. 点:仪器的洗涤, 试剂的取用方法.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3 学时/次 第4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总结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2、指出 P37 所画仪器的名称、用途。 (画图)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0 分钟 操作练习:5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12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14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课时安排 3 学时/次 第5周实验 2: 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熟练掌握托盘天平(即台式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分析天平和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样品。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分析天平和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2、重 3、难 点: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点: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授课时间讨论、思考题、作业: 1、什么情况下用直接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 2、使用分析天平时为什么强调轻开轻关天平旋钮?为什么必须先关天平,方可取放称量 物和加减砝码,否则会引起什么后果? 3、用减量法称取试样,若称量瓶内的试样吸湿,将对称量结果造成什么误差?若试样倾 倒入烧杯内以后再吸湿,对称量是否有影响?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1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5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15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课时安排 3 学时/次 第6周实验 3: 玻璃管加工、胶塞钻孔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了解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断、弯曲、拉制和熔烧等基本操作. 3、练习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 玻璃管加工, 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2、重 3、难 点: 玻璃管加工, 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点:玻璃管加工.讨论、思考题、作业: 1、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2、在加工玻璃管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切割玻璃管(棒)时,应怎样正确操作? 4、塞子钻孔时,应如何选择钻孔器的大小?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16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4: 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课时安排 3 学时/次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练习称量、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 2、了解结晶水的测定方法,认识物质热稳定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结晶水的测定。 2、重 3、难 点: 直接法和减量法的称量。 点:称量及恒重操作。第7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按 P67 要求处理数据。 2、分析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的原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3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3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17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5: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练习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干燥的基本操作。 1、 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 2、 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4、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 2、重 3、难 点: 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干燥的基本操作。 点: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3 学时/次 第8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出实验装置图,写出各部分的作用和反应方程式。 2、下列情况对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1)试样中有水分或试管不干燥。(2)CuO 没有全部变红。(3)管口的水珠没有用滤纸吸干。 3、你能用实验证明 KClO3 里含有氯元素和氧元素吗? 4、分析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的原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2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3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18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6: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了解气体密度法测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的方法; 2、了解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3、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4、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测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 2、重 3、难 点: 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干燥的基本操作。 点: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3 学时/次 第9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在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中,能否把瓶 2 和瓶 3 倒过来装置?为什么? 2、为什么(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要在天平上称量,而(水+瓶+塞子)的质量则可 以在台秤上称量?两者的要求有何不同? 3、为什么在计算锥形瓶的容积时不考虑空气的质量,而在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时却要考 虑空气的质量?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19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课时安排 3 学时/次 第 10 周实验 7:溶液配制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练习量筒、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 2、练习溶液配制的方法。 3、练习天平的使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溶液配制的方法。 2、重 3、难 点: 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 点: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讨论、思考题、作业: 1、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先把容量瓶干燥?要不要用被稀释溶液洗三遍?为什 么? 3、怎样洗涤吸管?水洗净后的吸管在使用前还要用吸取的溶液来洗涤?为什么? 4、某同学在配制硫酸铜溶液时,用分析天平称取硫酸铜晶体,用量筒取水配制成溶液, 此操作对否?为什么?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0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课时安排 3 学时/次实验 8: 酸碱滴定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认识各种容量仪器,掌握容量仪器的正确洗涤方法及试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容量仪器的操作技术,练习正确读数,正确观察滴定终点。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掌握滴定的操作及酸碱滴定原理。 2、重 3、难 点: 掌握容量仪器的操作技术,练习正确读数,正确观察滴定终点。 点:滴定管的使用。 第 11 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记录并处理数据; 2、总结使用滴定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1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9: I3- == I2 + I-平衡常数的测定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测定 I3 == I2 + I 的平衡常数。 2、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3、练习滴定操作。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测定 I3 == I2 + I 的平衡常数。 2、重 3、难 点: 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点:滴定管的使用。-3 学时/次 第 12 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为什么本实验中量取标准溶液,有的用移液管,有的用量筒? 2、本实验中,碘的用量是否要准确称量,为什么? 3、为什么开始不加指示剂? 4、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2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10: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了解弱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方法。 2、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3、加深对电离平衡基本概念的认识。 4、进一步练习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2、重 3、难 点: 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点: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学时/次 第 13 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若所用的醋酸的浓度极稀,醋酸的电离度大于 5%时,是否还可以用简化公式计算其 电离平衡常数? 2、实验中,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的浓度是怎样测定的? 3、同温下,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是否相同?电离平衡常数是否相同? 4、浓度不变,温度变化时,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有何变化? 5、既然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为何还要测准醋酸的浓度? 6、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3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11: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试验浓度、温度与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测定过二硫酸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的活 化能。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测定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2、重 3、难 点: 试验浓度、温度与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试验浓度、温度与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 学时/次 第 14 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数据处理. 2、总结浓度、温度与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 3、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4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课时安排 3 学时/次实验 12: 氯化钠的提纯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学习提纯食盐的原理和方法及有关离子的鉴定; 2.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1.粗食盐的提纯;2.产品纯度的检验 2、重 3、难 点: 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点:除杂。 第 15 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设计实验,检验产品纯度。 (原理、用品、步骤)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2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示教√实验指导:4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音像其他√25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13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观察验证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3、熟悉溶解、减压抽滤操作,练习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将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钠和氯化钾在较高温度溶解后加热浓缩时,氯化钠晶 体首先析出。趁热减压抽滤,可除去氯化钠晶体。然后将此滤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因溶解度 急剧下降而析出。过滤后可得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的硝酸钾晶体。再经过重结晶提纯,可得硝 酸钾纯品。 2、重 3、难 点: 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 点:溶解、减压抽滤操作,练习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3 学时/次 第 16 周讨论、思考题、作业: 1、计算用 10g 硝酸钠和 8g 氯化钾制取硝酸钾的理论产量。 2、设计一个制备硝酸钾晶体的实验方案。 (原理、用品、步骤)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0 分钟 操作练习:5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12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6 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方案实验 14 白醋总酸量的测定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 1、复习强碱滴定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 2、掌握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方法。 。 3 学时/次 第 17 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 1、基本内容: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2、重 3、难 点: 滴定操作方法. 点:反应条件的控制.讨论、思考题、作业: 1、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2、为什么稀释食醋试样时并不强调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不含 CO2 的蒸馏水?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思考题解答:10 分钟 操作练习:130 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 √ 讨论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示教√ 实物√实验指导:30 分钟 整理实验室和打扫卫生: 10 分钟 指导√ 挂图 其他 音像 其他√27 《 无 机 化 学 实 验 I》讲 义( 学年 第一学期) 院 ( 教 课 程 系 研 名 、 部 ) 化 室 称 学 化 工 系无 机 化 学 教 研 室 无 机 化 学 实 验任课专业、年级、班级 化学 1001B、应用化学 1001B 主 讲 教 师 姓 名 职 使 称 用 、 职 教 务 材 沈 红 副 教 旗 授无机化学实验(高教第三版)28 《无机化学实验》分组名单( 学年第一学期)序 号第一组 周一下午 7,8,9 化学 10B 陈飞龙 陈会敏 陈雷 程云锋 崔晓茹 冯文静 冯玉霜 付利敏 郭金卫 郭丽丽 韩枚江 韩月哲 何硕强 江丽 李柏宽 李玲 李奇恒 李晓洁 刘璐萍 刘新明第二组 周二下午 6,7,8 应化 10B 卜亚迪 曹云鹤 陈婉婉 段晓丽 樊鹏飞 付小波 高宗华 巩培军 郭国长 郭国涛 郭晓涵 蒋太锋 焦立辉 雷帅 李锋 李晴 廖欢 刘彩琳 刘毫杰 刘鹏程 刘青文 刘文超第三组 周三上午 1,2,3 应化 10B 刘笑天 娄见通 吕冠旭 孟祥云 任兆彬 阮翠丽 尚文波 宋春芳 孙洛铮 王博毅 王红荃 王敬勃 王世浩 王效领 王亚云 王宗涛 席晓乐 向永 肖二杭 徐星阳 许琳琳 轩显锋第四组 周三下午 5,6,7 化学 10B 刘亚娜 刘妍妍 柳永超 鹿静 罗瑞杰 麻宁 马可 马玲 马苗 马治成 任改焕 沈传亮 王东银 王亚坤 王亚楠 王占贺 吴朝鹏 吴丹丹第五组 周四下午 7,8,9 应化 10B 杨令 叶子瑞 于双恩 原国超 岳秋赏 翟立强 张国庆 张海勇 张红阳 张丽娜 张辽 张龙祥 张明明 张朋 张倩文 张淑霞 张亚磊 赵高阳 赵少华 赵翔 周新迪 朱中亚第六组 周五下午 7,8,9 化学 10B 吴战奎 辛彦磊 徐永亮 阎聪洋 杨春 杨扬 杨振亚 于孟虎 臧应 张凤楠 张红雷 张丽 张丽敏 张亮亮 张露萍 张爽 张宇 朱亚运123456789101129 实验 1:安全教育;仪器的认领和洗涤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无机实验方面的安全常识; 2、了解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 3、了解实验的数据表达与处理方法; 4、掌握试剂的取用方法; 5、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知其名称、用途; 6、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无机化学实验常识(重要性、目的、学习方法 ) (1)重要性:实验科学;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独立的课程(单独计学分)。 (2)目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 培养思考能力、观察和记录现象,归纳、综合、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语言表达 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学习科学的 思维方法。 (3)学习方法?预习:实验教材、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等。 实验:独立、认真、观察、记录、思考、分析、肃静、守纪。 实验后:清洗仪器、打扫卫生、完成报告。 2、实验安全(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防毒、事故处理、废液处理、消防) 重视实验安全;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药品的性质以及本实验中的安全事项;集?中注意力;遵守安全守则;学会救护措施;合理处理废液。 (1)人身安全; (2)仪器、设备安全; (3)实验室事故处理(P10) ; (4)实验室废液处理(P11) 。 (5)化学药品致毒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侵入和皮肤粘膜吸收等。 (6)消防 ?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 ?? 3、规章制度(实验室规则、安全守则、仪器赔偿规定)30 (1)实验室规则: (2)实验室安全守则; (3)仪器赔偿规定。 4、实验的数据表达与处理方法(P15) ; 5、试剂取用(P31) ; 6、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1)按仪器清单认领和洗涤玻璃仪器; (2)洗涤玻璃仪器:水洗、毛刷洗、药物洗、仪器洗(3)洗涤玻璃仪器时的注意事项:★仪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不挂水珠,这表示仪器已洗净。 ★已洗净的仪器不能用布或纸抹。 ★不要未倒废液就注水 ★不要几只试管一起刷洗 ★用水原则是少量多次 (4)玻璃仪器的干燥 晾干;烘干;烤干(4)实验习题 1、烤干试管时为什么管口略向下倾斜? 答:以免水珠倒流入试管灼热部分,使其炸裂。 2、什么样的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为什么? 答:有刻度的仪器,因为加热后,会影响仪器的精度。 3、画出离心试管、多用滴管、井穴板、量筒、容量瓶的简图,讨论其规格、主要用途 和注意事项。下周实验: 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预习:1、台秤的使用。P43 2、电光分析天平的使用。P44 3、固体试样的称量。P5031 实验 2:分析天平一、实验目的 1、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2、检查分析天平的稳定性 3、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式样 4、学会正确使用称量瓶 二、实验内容 1、台秤的构造与使用 2、分析天平 (1)构造:前门、侧门、螺旋足、圈码盘、扳手、开关、电路系统、天平 梁、阻尼筒、称量盘、水平仪、光屏、圈码。 (2)称量:称前检查、调水平、调零点、粗称、精称、读数、记录、称后 检查。 3、学生操作 (1)练习水平、零点的调节; (2)练习直接称量法; (称一个称量瓶) (3)练习间接称量法。 (称取 0.6304 克的草酸晶体) (4)提交结果。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天平室应避免阳光照射,保持干燥,天平应放在稳固的台上,避免震动。 (2)天平箱内应保持清洁,要定期放置和更换吸湿变色干燥剂,以保持干燥。 (3)称量物体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载重量(一般为 200g). (4)不得在天平上称量热的或散发腐蚀性气体的物质。 (5)开关天平要轻缓。加取物体和砝码时,应先关天平的升降枢。 (6)加减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内的固定位置 上,不能到处乱放,更不能用其他天平的砝码。 (7)称量的物品,必须放在适当的容器中,不得直接放在天平盘上。 (8)称量完毕应将各部件恢复原位,关好天平门,罩上天平罩,切断电源。 并检查盒内砝码是否完整无缺和清洁,最后在天平使用登记本上写清使用情况。 (9)禁止在天平开启状态开侧门、添加(或减小)砝码或物品。 (10)不要长让天平处于工作状态 四、实验习题:32 1、分析天平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天平的什么零件?称量时应如何维护天平 的 灵敏性? 答:天平梁上有三个三棱形的玛瑙刀,刀口的尖锐程度决定天平的灵敏度。 在每次旋动指数盘和取放物品时,应关好旋钮,使天平横梁托起,才可维护天平 的灵敏性。 2、掌握减量法的关键? 答:用减量法称量物质时量不能太多,倒药品时,右手拿称量瓶盖轻轻敲击 称量瓶, 动作应缓慢。 3、什么情况下用直接称量法?什么情况下需用减量法称量? 答:有些固体试样没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性质稳定,用直接法称量;某些固 体试样 易吸水,在空气中性质不稳定,用减量法称量。 4、用半自动电光天平称量时,常不能一下判断是该加码,还是减码,是何 故? 答: 半自动电光天平是一件非常灵敏的仪器, 即使是几毫克的差量也感应得 出来。 因此,砝码比称量物重(轻)许多,光标都可能不移动,故无法判断是该加码还 是减码。 5、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若称量瓶内的试样吸湿,对称量结果造成什么误 差?若试样倾倒入烧杯内以后再吸湿,对称量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前者使称量结果偏大,后者对称量结果没有影响。 6、使用分析天平时为什么强调轻开轻关天平旋钮?为什么必须先关天平, 方可取放称量物和加减砝码,否则会引起什么后果? 答:强调轻开轻关天平旋钮,为了保护玛瑙刀口。必须先关天平,方可取放 称量物和加减砝码,也是为了保护玛瑙刀口。否则,没有关天平就取放称量物或 加减砝码, 天平梁就会倾斜度太大, 而导致损坏玛瑙刀口, 使整架天平成为废品。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 1、没有调节水平、零点就称量;2、打开正门操作;3、工作状态加减 砝码或称量物;4、吊耳或横梁脱落;5、不关侧门;6、手拿砝码或称量物;7、 读数错误;8、砝码不归盒、圈码不归零,不填记录;9、不叠罩,不关电源。 下周实验:玻璃灯工33 实验 3:玻璃灯工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断、弯曲、拉制和熔烧等基本操作。 3.练习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用品 酒精灯,挂式酒精喷灯,锉刀,打孔器,胶塞,火柴,酒精,玻璃管, 胶管等。 三、基本操作 1、酒精灯 (1)结构:灯壶、灯帽和灯芯构成。 酒精灯的正常火焰分为三层。内层为焰心,中层为内焰(还原焰) , 由于酒精蒸气燃烧不完全,并分解为含碳的产物,所以这部分火焰具有还原 性,称为“还原焰” ,温度较高。外层为外焰(氧化焰) ,酒精蒸气完全燃烧, 温度最高。 (2)使用: ①准备:整灯芯,吹气,加酒精; ②点燃:浸透灯芯,火柴点燃,严禁对燃; ③加热:用外焰,禁止手拿,可加用金属罩以提高温度和平稳火焰; ④熄灭:灯帽盖灭(重复一次) ,禁止吹灭。 2、挂式酒精喷灯 (1)结构:灯管,空气调节器 ,预热盘,酒精贮罐,盖子。 (2)使用:准备、预热、点燃、熄灭 3、玻璃管加工:截断、熔光、弯曲、制备毛细管和滴管 4、塞子与塞子钻孔 ①塞子大小的:1/2~2/3 ②钻孔器大小的选择:比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一点的钻孔器 ③钻孔的方法:先小后大,器塞垂直,不摆不斜、适当修整 ④玻璃导管与塞子的连接:润湿、布包、握前、慢旋 四、实验内容 1、玻璃管(棒)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和扩孔 要求: (1)截:端面平整; 熔:光滑不缩; 弯:≤120℃,里外平滑; 拉:粗细适当,不偏不断; 扩:扩口较圆。 (2)每人提交一件样品。 2、塞子钻孔 要求: (1)孔位对齐,不斜、不曲,符合规定; (2)每人提交一件样品。 五、注意事项 1、切割玻璃管、玻璃棒时要防止划破手。34 2、使用酒精喷灯前,必须先准备一块湿抹布备用。 3、灼热的玻璃管、玻璃棒,要按先后顺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切不可直接 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烧焦台面;未冷却之前,也不要用手去摸,防止 烫伤手。 4、钻孔时不要钻坏桌面和手。 六、实验习题1、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2、在加工玻璃管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切割玻璃管(棒)时,应怎样正确操作? 4、塞子钻孔时,应如何选择钻孔器的大小? 5、在切割玻璃时,怎样防止割伤和刺伤手和皮肤? 6、烧过的灼热 的玻璃管和冷的玻璃和外表往往很难分辨,怎样防止烫伤? 7、 制作滴管时应注意此什么?附思考题答案1. 答:在酒精灯使用中,对于旧的特别是长时间未用的酒精灯,取下灯帽后,应提起 灯芯瓷套管,用洗耳球轻轻地向灯壶内吹几下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燃着的酒精灯, 若需添加酒精,首先熄灭火熄,决不能在酒精灯燃着时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火柴 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另一酒精灯对点。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在预热盘酒精快燃完,能使液 态酒精转化为酒精蒸气时再打开挂式喷灯的酒精贮罐。 另外, 要准备一块湿抹布放在喷灯旁, 当酒精液滴洒落到实验台上引起小火时给予及时扑灭。座式酒精喷灯连续使用超过半小时, 必须熄灭喷灯,待冷却后,再添加酒精继续使用。若坐式喷灯的酒精壶底部凸起时,不能再 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2. 答:切割玻璃管时,要防止划破手指。熔烧玻璃管时,要按先后顺序放在石棉网上 冷却,未冷之前不要用手拿,防止烫伤。在橡皮塞上装玻璃管时,防止手持玻璃管的位置离 塞子太远或用力过猛而将玻璃管折断,刺伤手掌。 3. 答:切割玻璃管(棒)时,应将坡璃管(棒)平放在实验台面上,依所需的长度用 左手大拇指按住要切割的部位, 右手用锉刀的棱边在要切割的部位向一个方向 (不要来回锯) 用力锉出一道凹痕。 锉出的凹痕应与玻璃管(棒)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截断后的玻璃管(棒) 截面是平整的。然后双手持玻璃管(棒) ,两拇指齐放在凹痕背面,并轻轻地由凹痕背面向 外推折,同时两食指和两拇指将玻璃管(棒)向两边拉,如此将玻璃管(棒)截断。 4. 答:塞子钻孔时,应选择一个比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一点的钻孔器,因 为橡皮塞有弹性,孔道钻成后由于收缩而使孔径变小。5、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谨慎小心地实验态度。6、答①:用干抹布包住玻管,用手触摸,可判断。②:用手指甲轻轻去触及玻管。7、答:烧管的时间要长些,受热面积应小些。截断后,细端应熔光,粗端应扩口。 下周实验: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预习:1、加热的方法; (P24-27) 2、干燥器的使用; (P65-66) 3、实验四。 (P65-67)35 实验 4: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练习加热和干燥等基本操作; 2.了解结晶水的测定方法,认识物质热稳定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3. 称量练习。 二、实验原理 水合硫酸铜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逐步脱水,其反应式为 CuSO4? 5H2O === CuSO4? 3H2O + 2H2O (375K) CuSO4? 3H2O === CuSO4? H2O + 2H2O (423K) CuSO4? H2O === CuSO4 + H2O (523K) CuSO4 === CuO + SO3 ↑ (923K)五水硫酸铜的结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失水分三步 : 上图中两个仅以配位键与铜离子结合的水分子最先失去,大致温度为 102 摄氏度。 两个与铜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并且与外部的一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的 水分子随温度升高而失去,大致温度为 150 摄氏度。 最外层水分子最难失去,因为它的氢原子与周围的硫酸根离子中的氧原 子之间形成氢键,它的氧原子又和与铜离子配位的水分子 的氢原子之间形 成氢键,总体上构成一种稳定的环状结构,因此破坏这个结构需要较高能 量。失去最外层水分子所需温度大致为 250 摄氏度。36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托盘天平,瓷坩埚,分析天平,烘箱, CuSO4?5H2O。 四、实验步骤 ① 在台秤上称取 1.2~1.5g 磨细的 CuSO4?5H2O,置于一干净并灼烧恒重的 坩埚(准至 1mg)中,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量此坩埚与样品的质量,由此计算出 坩埚中样品的准确质量 m1(准至 1mg) 。 ② 将装有 CuSO4? 5H2O 的坩埚放置在马弗炉里, 在 543~573K 下灼烧 40min, 取出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在天平上称量装有硫酸铜的坩埚的质量。 ③ 将称过质量的上面的坩埚,再次放入马弗炉中灼烧(温度与(2)相同) 15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其质量。反复加 热,称其质量,直到两次称量结果之差不大于 5mg 为止。并计算出无水硫酸铜的 质量 m2 及水合硫酸铜所含结晶水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硫酸铜结晶水的数目。 五、注意事项 1、坩埚要恒重。2、控制好脱水温度。3、同一坩埚要用同一台天平同一人 称。 2、要在干燥器内冷却。 3、按 P67 要求处理数据。 4、分析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的原因。 思考题答案 1、略。 2、偏高的原因: (1)坩埚没有恒重; (2)晶体潮湿; (3)称量误差或读数错误。 偏低的原因: (1)失水不彻底; (2)冷却或称量过程中又吸水; (3)晶体不厂纯; (4)称量误差或读数错误 下周实验: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 预习:1、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P70-71) 2、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干燥; (P72) 3、实验五。 (P74-75)37 实验 5: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3、练习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干燥的基本操作。 4、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 5、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6、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 二、实验用品 启普发生器, 洗气瓶, 干燥管, 瓷舟,分析天平,酒精灯,大试管,橡皮 管,滤纸,火柴,锌粒, CuO(s), 无水 CaCl2, Pb(Ac)2(饱和) 三、实验内容 (一)装配实验装置图(见教材 P74 页) 。 (二)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 1、精称一个已干燥的瓷舟。 2、在台秤上粗称 1 克的 CuO,均匀平铺在瓷舟内,再精称。 3、把瓷舟放在大试管底部。 4、检查氢气的纯度后,把导气管插入瓷舟上方。 5、排完空气后,加热至 CuO 全部变红,停止加热,继续通气。 6、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气。 7、用滤纸吸干试管口处的水珠,再取出瓷舟。 8、精称瓷舟和铜的质量。 (三)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瓷舟质量: 瓷舟+氧化铜的总质量: 瓷舟+铜的总质量: 铜的质量: 氧的质量: KMnO4(0.1M) , H2SO4(6M),38 铜的相对原子量: 误差:四、注意事项 1、把 CuO 倒入大试管中。2、CuO 没有全部变红。3、CuO 的量太多。4、试管 没冷却就停止通气。5、还原后的铜洒落。 五 、思考题 1、出实验装置图,写出各部分的作用和反应方程式。 2、下列情况对测定铜的相对原子量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a) 试样中有水分或试管不干燥。 b) CuO 没有全部变红。 c) 管口的水珠没有用滤纸吸干。 3、你能用实验证明 KClO3 里含有氯元素和氧元素吗? 4、分析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的原因。 偏高的原因: (1)还原不彻底; (2)试管口水珠没擦干; (3)CuO 中有杂质; (4) 称量误差或读数错误; (5) 其他原因 (如干燥剂被气流带到瓷舟上) 。 偏低的原因: (1)CuO 潮湿; (2)瓷舟没有恒重; (3)CuO 粘到玻璃管上; (4)称量误差或读数错误; (5)其他原因(如气流太大,把 CuO 吹走) 。下周实验: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预习: (P77-79)39 实验 6: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体密度法测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的方法; (2)了解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3) 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4)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 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因此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即M1/M2=W1/W2=d其中:M1 和 W1 代表第一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M2 和 W2 代表第二种气体 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d(=W1/W2) 叫做第一种气体对第二种的相对密度。 本实验是把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0)相 比。这样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按下式计算:M co2=Wco2×M 空气/W 空气=d 空气×29.0式中一定体积(V)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Wco2 可直接从天平上称出。根据实验时的 大气压(p)和温度(t),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可计算出同体积的空气的质量:W 空气=pV×29.0/RT这样就求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 从而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对分 子质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启普发生器,洗气瓶 (2 只),250mL 锥形瓶,台秤,天平,温度计,气压计, 橡皮管,橡皮塞等。 HCl (工业用, 6mol? L-1),CuSO4 (1 mol? L-1), 饱和 NaHCO3 溶液, 无水 CaCl2, 大理石等。 四、实验步骤 按图连接好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和净化装置。40 1―大理石+稀盐酸;2―CuSO4 ;3―饱和 NaHCO3;4―无水 CaCl2;5―收集 器 二氧化碳的发生和净化装置 取一个洁净而干燥的锥形瓶, 选一个合适的橡皮塞塞入瓶口,在塞子上作一个记 号,以固定塞子塞入瓶口的位置。在天平上称出(空气+瓶+塞子)的质量。 从启普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浓硫酸、无水 氯化钙,经过净化和干燥后,导入锥形瓶内。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对密度大于 空气,所以必须把导气管插入瓶底,才能把瓶内的空气赶尽。2~3 分钟后,用 燃着的火柴在瓶口检查 CO2 已充满后,再慢慢取出导气管用塞子塞住瓶口(应注 意塞子是否在原来塞入瓶口的位置上)。在天平上称出(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 的质量,重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和称量的操作,直到前后两次(二氧化碳气体+ 瓶+塞子)的质量相符为止(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 1~2mg)。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瓶 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最后在瓶内装满水,塞好塞子(注意塞子的位置),在台秤上称重,精确至 0.1g。记下室温和大气压。 五、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室温 t(℃)____,T(K) ____ 气压 p(Pa) ____ (空气+瓶+塞子)的质量 A ____ g (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 B____ g (水+瓶+塞子)的质量 C____ g 瓶的容积 V=(C-A)/1.00____ ml 瓶内空气的质量 W 空气____ g 瓶和塞子的质量 D=A-W 空气____ g 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Wco2=B-D ____ g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Mco2____ 六、注意事项:41 1、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得进行违规操作,有问题及时处理或向老师报告; 2、分析天平的使用。注意保护天平,防止发生错误的操作; 3、启普发生器的正确使用; 4、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操作; 5、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时应按较重的那一次算; 6、为了较好的排空气,二氧化碳的气流应大些; 7、装水的瓶子里面不能有气泡,外面不能有水珠。 8、保证锥形瓶的洁净和干燥. 9、通 CO2 气体时,导管一定要伸入锥形瓶底,保证 CO2 气体充满锥形瓶,抽 出时应缓慢向上移动,并在管口处停留片刻。检验气体是否充满时,火柴应放在 管口处。 10、每次塞子塞入瓶口的位置相同. 11、测量数据的相对误差不允许太大(0.5%)并进行误差讨论. 七、思考题 1.为什么当(CO2 + 瓶 + 塞子)达到恒重时,即可认为锥形瓶中已充满 CO2 气体? 答:若未充满,两次 CO2%,则不恒重。 2.为什么(CO2 + 瓶 + 塞子)的重量要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而(水+瓶+塞 子)的重量可以在台秤称量? 答:(1)从相对误差耒看,水的重量 308.40g&& CO2 气体的重量 0.5640g 都用台称称量,绝对误差都可能有±0.1g,由于引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0.1/308.4=0.03% 0.1/0.564=18%,后者误差太大,不允许。CO2 用天平称量, 相对误差为:0.001/0.564=0.18%,这是允许的,例如,万吨轮船少装多装 5 吨 货物, 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十吨船要少装多装 5 吨就会出事,若少装多装几公斤 就影响小. (2) 从有效数字的要求看.如果把水也放在天平上称,即使能得出小 数后四位数值,在计算时根据运算规则只要求四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后得 308.4g,这样后面的数字也无用了,从天平上称 C02 得 0.564g 在计算时都能用 上.3. 为什么在计算锥形瓶的容量时不考虑空气的重量, 而在计算 CO2 的重量时, 却要考虑空气的重量? 答:锥形瓶的重量远大于空气的重量,应此计算锥形瓶的容量时,不考虑空 气的重量,而 CO2 与空气一样是气体,重量接近,应此需要考虑空气的重量。 4.讨论 CO2 净化干燥的原理 答:应为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石灰石。石灰石含有硫,所以在制取 过程中有硫化氢、酸雾、水汽产生。硫酸铜的主要作用是除硫化氢,碳酸氢钠的 主要作用是除酸雾,无水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可以用来做干燥剂。 下周实验:溶液配制 预习:1、量筒的使用; (P51) 2、容量瓶的使用; (P55) 3、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 (P56)42 实验 7:溶液配制一 、实验目的 3、练习量筒、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 4、练习溶液配制的方法。 5、练习天平的使用。 二、 实验用品分析天平、台秤、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烧杯、称量瓶、氢氧化钠(固) 、 盐酸、草酸(固) 三、 基本操作(一)量筒 1、作用:粗略取液。 2、使用方法:手持量筒,自然下垂,平视刻线,倾倒溶液。 3、注意事项: (1)选量程。 (2)读数时视线与弯月面相切。 (3) “三不” : 不取热溶液;不长期存放溶液;不作反应容器。 (二)容量瓶 1、作用:精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2、使用方法:先查漏,水洗洁;质精称,杯溶解;棒转移,洗棒杯; 初混匀, 线相切;盖紧塞,倒转贴。 3、注意事项: (1)瓶、塞配套,用线相连。 (2)不能加热或盛热的液 体。 (3)不长期存放溶液。 (4)不能把溶液倒洒。 (5)加水不能超过刻线。 (6)溶解固体时不能用水太多。 (三)移液管(只有一条刻线) 、吸量管(具有分刻度) 1、作用:精确取液。 2、使用方法: (1) 洗:自来水→蒸馏水→溶液。 (各三遍) (2) 取:确定手位,慢慢吸入,超过刻线。 (3) 定:略松食指,轻转管身,液线相切。 (4) 移: 插入容器, 末端贴壁, 管直器斜, 自然流入, 有吹则吹, 无吹 不吹。43 3、注意事项: (1)挤压吸耳球后,再放到管口上。 (2)下端插入液面 时,不要太深或太浅。 (3)慢慢松吸耳球。 (4)轻拿轻放,用毕, 洗净,放好。 四、 实验内容1、粗略配制 50ml、1mol?L-1 的 NaOH 溶液。 (回收) 2、粗略配制 50ml、1mol?L-1 的 HAc 溶液。 (回收) 3、精确配制 100ml、0.0500mol?L-1 的草酸溶液。 (回收) 4、练习移液管的使用。 (老师检察) 五、 思考题1.由浓 H2SO4 配制稀 H2SO4 溶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取浓 H2SO4 的量筒应保持干燥,否则会因为浓 H2SO4 溶于水放热而使 量筒炸裂 (2)稀释时因先加水后加浓 H2SO4,否则会引起爆沸 (3)稀释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 2.使用比重计应注意些什么? 答: 为了避免相对对密度计在液体中上下沉浮和左右摇动与量筒壁接触以至 打破, 故在浸入时, 应用手扶住其上端, 并让它浮在液面上, 待稳定后方可读数。 3.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把容量瓶干燥?能否用量筒量取溶液? 答: (1)不用干燥(2)不可以用量筒量取 4.使用吸管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在使用前应先用蒸馏水润洗吸管两次,并用被吸溶液润洗一次。 5.如何使用称量瓶?从称量瓶往外倒样品时如何操作,为什么? 答:称量瓶不能直接用手拿,要要干净的纸条套在称量瓶上,因为分析天平 是非常精确的, 即使手上或空中的一点灰尘落在称量瓶上,也会使称量结果发生 偏差。从称量瓶向外倒样品时,取出称量瓶,右手隔着一小纸捏住盖顶,在烧杯 的近上方轻轻的打开瓶盖, 慢慢地倾斜瓶身,使称量瓶的瓶底高度与瓶口相同或 略底与瓶口。用瓶盖轻轻敲打瓶上方,使样品慢慢落入烧杯中。当倾出的样品接 近所需的量时。慢慢将瓶竖起,同时用瓶盖轻起敲击瓶口,使附在瓶口的样品落 入容器或称量瓶内,然后盖上瓶盖。 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时,应注意那些问题?44 实验 8:酸碱滴定一、实验目的 1、认识各种容量仪器,掌握容量仪器的正确洗涤方法及试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容量仪器的操作技术,练习正确读数,正确观察滴定终点。 二、实验物品 滴定仪器(简称“滴定” ) :滴定台,蝴蝶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各一支, 滤纸 移液仪器(简称“移液” ) :移液管架、吸耳球、滤纸、10cm3 移液管一支 250cm3 锥形瓶三个;0.1 mol? dm?3 盐酸(自配) ; 0.1 mol? dm?3 氢氧化钠溶液 (自配) 酚酞指示剂:0.5%乙醇溶液; 甲基橙指示剂:0.1%水溶液 草酸标准溶液:0.0500 mol? dm?3 三、基本操作:滴定管 1、作用:定量分析;精确取液。 2、分类: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3、使用: (1)检查:是否漏水,是否灵活。 (2)洗涤:自来水→蒸馏水→待装溶液。 (各三遍) (3)装液:直接装到 0.00 刻线以上; (4)排气:排去管中、尖嘴内的气泡; (5)定位:使液面与 0.00 刻线或 0.00 刻线下某一刻线相切; (6)滴定:前:把尖嘴外液滴靠到锥形瓶外边; 中:控制三种流速(连续、间隙、悬而不落) ; 后:尖嘴外液滴靠到锥形瓶内壁。 (7)读数:取下,持上端,自然下垂,平视,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四、实验内容: 1、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 (1)碱式滴定管:洗、装、排、定; (2)锥 匀。 (3)标 形 瓶:洗,取 10.00mL 草酸标准溶液,加 2 滴酚酞指示剂,摇 定:无色→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4)读 数:(5)数 据 记 录: 第一次 始读数(mL) 终读数(mL) 第二次 始读数(mL) 终读数(mL)45 NaOH 的体积 NaOH 的浓度 NaOH 的平均浓度2、盐酸溶液的标定: (1)酸式滴定管:洗、装、排、定; (2)锥 匀。 (3)标 形 瓶:洗,取 10.00mLNaOH 溶液,加 2 滴甲基橙指示剂,摇 数: (5)数 据 记 录: 第二次 始读数(mL) 终读数(mL)定:黄色→橙色(4)读 第一次 始读数(mL) 终读数(mL)HCl 的体积 HCl 的浓度 HCl 的平均浓度 五、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用前没查漏,标定时才发现; 3、忘了记始读数; 5、忘了加指示剂; 9、用滴定液洗锥形瓶; 六、思考题: 1、记录并处理数据; 2、总结使用滴定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七、实验习题: 1、试用已知当量浓度的盐酸(N 酸) ,测定未知当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例(选用甲基橙 溶液为指示剂) ,讨论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 (1)滴定管只经过蒸馏水洗,未经标准酸液润洗 结果偏大,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相当于降低酸液浓度,使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大,因为 N 碱偏大。462、没有排气,没有定位;4、滴定时,不控制流速,不摇荡锥形瓶; 6、装错溶液; 7、读数错误; 8、溶液用过量;10、不用移液管取溶液。 (2)滴定管末端尖嘴处未充满标准溶液或有气泡 偏大,因为实验测得读数之差大于实际耗盐酸的量 (3)定完毕后,滴定管尖嘴处有酸液剩余 偏大,原因同(2) 。 (4)锥形瓶用水洗后,又用碱液冲洗 结果偏大。用碱液冲洗,增加了碱量,从而增大碱的浓度 (5)最后一滴酸液滴入后红色消失,又补加两滴酸液 结果偏大,此时酸过量。由 C 酸 V 酸=C 碱 V 碱知 C 碱偏大。 (6)滴定迅速,过快,未摇匀,发现后已变色 结果偏大 同(5) 。 (7)观察滴定终点时,仰视液面 体积读数偏大,无法判断结果。 (8)移液管只经蒸馏水洗,未用标准碱液润洗就取碱液 结果偏小。 只经蒸馏水洗相当于稀释了碱液 (9)滴定过程中,由于摇荡过于激烈,致使部分液体溅出 结果偏小。部分液体溅出,使酸耗量减少,而 C 酸,V 碱不变,由 C 碱=C 酸 V 酸/V 碱,知 C 碱偏小。 (10)指示剂 用量太少 结果偏大。指示剂也是有浓度的,用量太少,则含指示剂成分太少,变色不明显。 (11)最后一滴酸液滴入后,橙红色消失,片刻后,橙红色又出现 结果偏小。此时还未达到滴定终点 (12)当滴至溶液呈橙红色即停止 若橙红色在半分钟内不褪去,则无影响,反之则偏小 (13)俯视观察滴定终点的刻度 体积读数偏小,无法判断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14)如果没有移液管,待测碱液是用碱式滴定管取,而碱式滴定管内未赶走气泡 结果偏小。 此时,V 碱真〈V 碱测,致使 V 酸测偏小。 (15)滴定前用移液管移取碱液时,移液管未端尖嘴内有剩余液体 若滴定管上标明“吹”则结果偏小,反之则无影响。 (16)如果移取碱溶液时,剩余液体在尖嘴外 结果偏小 此时碱量减少,从而结果偏低 (17)向锥形瓶待测的碱液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18)待测溶液是多取好还是少取好 适当多取,可减少误差(根据每半滴为 0.025ml,误差不超过 5%来计算)下周实验:I3- == I2 + I-平衡常数的测定47 实验 9:I3 == I2 + I 平衡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测定 I3- == I2 + I-的平衡常数。 2、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3、练习滴定操作。 二、实验原理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 I3-离子,并建立下列平衡:I3- == I2 + I- 。 (1) [I-]?[I2] 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 K≈――――― [I-3] 为了测定平衡时的[I-],[I2] ,[I-3],可用过量的固体碘与已知浓度的碘化 钾溶液一起充分搅拌,达到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 定: 2Na2S2O3 + I2 ===2NaI + Na2S4O6 , 由于溶液中存在 I3- == I2 + I-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到 的是平衡时 I2 和 I3-的总浓度。设这个总浓度为 c,则 c = [I2] +[I-3] [I2]可通过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测定过量的固体碘与水处于平衡时,溶液中 碘的浓度来代替。设这个总浓度为 c/,则[I2]= c/。 所以:[I-3]= c - [I2] = c - c/。 从 I2 + I- == I3[I-] = c0 - [I-3] 可知:形成一个 I-3,就需要一个 I-,所以平衡时[I-]为: c0 为碘化钾的起始浓度。 (2)--将[I-],[I2] ,[I-3]代入(2)式可求得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三、实验用品 量筒(10ml、100ml) ,吸量管(10ml) ,移液管(50ml) ,碱式滴定管,锥形 瓶,洗耳球。 KI(0.0100M,0.0200M) ,Na2S2O3 标准溶液(0.0050M) ,淀粉溶液 (0.2%) 碘量瓶(100ml、250ml) 四、实验内容48 1、取两只干燥的 100ml 碘量瓶和一只 250 碘量瓶,分别标上 1、2、3 号。 用量筒分别量取 100ml、0.0100M 的 KI 溶液注入 1 号瓶,100ml、0.0200M 的 KI 溶液注入 2 号瓶,200ml 蒸馏水注入 3 号瓶。然后在每个瓶内各加入 0.5g 的碘, 盖好瓶塞。 2、将 3 只碘量瓶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30min,然后静置 10min,待过量的固 体碘完全沉于瓶底后,取上层清液进行滴定。 3、用 10ml 吸量管取 1 号瓶上层清液两份,分别注入 250ml 锥形瓶中,再各 注入 40ml 蒸馏水,用 0.0050M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其中一份至淡黄色时(注意 不要过量) ,注入 4ml0.2% 淀粉溶液,此时溶液应呈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 消失。记下所消耗的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做第二份清液。同样方法滴 定 2 号瓶上层的清液。 4、用 50ml 移液管取 3 号瓶上层清液两份,用 0.0050M Na2S2O3 标准溶液滴 定,方法同上。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见教材第 126 页表格和公式。 六、注意事项 1、在取清液时,不要将未溶解的碘取出。 2、碘量瓶要干燥。 3、左边与右边的 10.00 毫升的移液管不能混用。 4、取液后,不要用水冲洗移液管。 思考题 1、为什么本实验中量取标准溶液,有的用移液管,有的用量筒? 2、本实验中,碘的用量是否要准确称量,为什么? 3、为什么开始不加指示剂? 4、为什么要加 40ml 蒸馏水,不加行吗?多了少了行吗? 5、为什么用 50ml 移液管取 3 号瓶上层清液?多了少了行吗? 6、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下周实验: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预习: (P128-130)49 实验 10: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弱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方法。 2、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3、加深对电离平衡基本概念的认识。 4、进一步练习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 二、实验物品 pHS-3B 型密酸度计一套 100cm3 塑料烧杯分装 0.2 mol? dm?3 NaOH 标准溶液 锥形瓶 250cm3 三、实验原理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下列电离平衡: HAc === H+ +Ac- 其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复合电极 pH = 4.00、pH = 6.86 缓冲溶液, 酚酞 碱式滴定管 滤纸 待测醋酸 0.2 mol? dm?3 标准溶液 移液管、吸量管 5cm3容量瓶 50cm3烧杯 250cm3、50cm3Ki = [H+ ][Ac-] / [HAc]+(1)设 HAc 的起始浓度为 c,如果忽略水电离所提供 H 离子的量,则达到平衡时 溶液中[H+ ]≈[Ac-],式(1)可改写为:Ki = [H+]2 / c - [H+](2) 严格地说,离子浓度应该用活度来代替,式(1)应修正为:Ka = aH+ ?aAc? / aHAc或- Ka = f H+ [H+ ] ? fAC? [Ac ] / [HAc](3)(4)在弱酸的稀溶液中,如果不存在其它强电解质,由于溶液中离子强度( ? ) 很小,浓度和活度非常接近,此时活度系数 f ≈1,则Ki≈Ka Ki 称为浓度电离常数,而 Ka 称为活度电离常数。Ki 不随溶液的浓度而改变,只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如果我们配制一系列的已知浓度的醋酸溶液,并用酸度计测定其 pH 值,再 换算成[H+](实际上酸度计所测的 pH 值是反映了溶液中 H+离子的有效浓度,即50 H 离子的活度值) 。利用(2)式,可求得一系列 Ki 值,取其平均值,即为该测定温 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 电离度?定义为: 四、实验内容 1.醋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在 250cm3 烧杯中配制 150cm3、0.2 mol? dm?3 的 HAc 溶液,其精确浓度按下面 方法用标准 NaOH 溶液进行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 25cm3 所配的 HAc 溶液,置于 250cm3 锥形瓶中,加入 2 滴酚酞 指示剂,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退色即到达终点, 记下所用 NaOH 溶液的体积数。 重复进行滴定,要求每次所用的 NaOH 溶液体积之 差不超过±0.05cm3。如此得到三次满意的结果,最后求出所配 HAc 溶液的平均 浓度。 2.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用移液管分别取 25cm3、5cm3 和 2.5cm3 已标定过的 HAc 溶液,放入三个洗净 的 50cm3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 0.1、0.02 和 0.01 mol? dm?3 的 HAc 溶液。 3.测定 0.2、0.1、0.02 和 0.01 mol? dm?3 HAc 溶液的 pH 值 将上面得到的四种精确浓度的 HAc 溶液,由稀到浓倒入烧杯中,分别用 pH 计测定它们的 pH 值,记录室温。测定中,电极不必用蒸馏水冲洗,只需用滤纸 吸干电极上残留液或用下一个待测溶液冲洗电极便可进行溶液测定。 将测得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写入实验报告中。 五、思考题1、若所用的醋酸的浓度极稀,醋酸的电离度大于 5%时,是否还可以用简化公式计算其 电离平衡常数? 2、实验中,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的浓度是怎样测定的? 3、同温下,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是否相同?电离平衡常数是否相同? 4、浓度不变,温度变化时,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有何变化? 5、既然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为何还要测准醋酸的浓度? 6、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7、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那些?实验室如何配置 CuSO4 和 FeCl3 溶液? 答:影响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