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治疗有效吗

请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用中药可以治愈吗?
57737标签: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的一种,属于红系异常增生造成的结果。
您好,本病病程慢慢,如无并发症,可达10~20年。真红病人的整个自然病程分为增殖期、稳定期和衰竭期。 未经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未经治疗的患者约50%在出现症状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获得性、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多见于老年人。特征为红细胞造血异常增生,红系...
治疗目的是尽快使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1)静脉放血: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状减轻,减少出血及血栓...
具体如下:(1) 高尿酸血症:由于PV细胞代谢旺盛,血清尿酸浓度升高,约10%可伴痛风。尿中尿酸排出增加,可有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为避免尿酸性肾病,应积极行放...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指导意见:
建议先用点低分子右旋糖苷及丹参,减少血液粘稠,停用激素、丙球等升高血小板的药,预防血管栓塞,还有进行骨穿检查明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中医怎么辩证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_血液病_内科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中医怎么辩证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6:18来源:99健康网
导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那么你知道中医如何辩证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呢?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髓活动普遍亢进的血液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蓄血证&、&瘀证&和&症积&等范畴。那么这个病你了解多少呢?中医分型有哪些呢?下面围绕&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分型&为您介绍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各家对本病的辨证角度不尽相同,认识有所偏重,可归纳为以下二型。
  1.肝火血瘀。头晕,目眩,目赤,日苦胁痛,口渴引饮,肢体麻木,齿鼻时衄。舌暗红,有瘀班,苔黄,脉弦涩。
  2.热毒血瘀。面色潮红,目赤神烦,口干不欲饮,胸闷,,有炸热感,颈胸部皮肤有红丝赤缕。脉洪数,苔黄起刺;舌质红线。
  上主要以上述两型多见此外,还有湿热血瘀及气虚血淤诸型,但不多。除头身红紫夹有瘀魔外,湿热血瘀型兼有头昏作胀,大便不畅,纳差,苔黄厚腻,舌红绛,脉滑数等证;气虚血瘀型兼有眩晕,身困乏力,精神倦怠,陈象沉细等证,临证时应注意鉴别。
  血液病在目前医学上属于难治之病,但只要及时科学诊疗,是可以达到治愈或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在急性发作期时要及时西医救治,慢性期要坚持中医药的辩证,血液病诊疗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成效显著,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患者带来福音。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孕套都走向了超薄的系列,那么你知道避孕套是要越薄越好吗?
纵欲过度的危害性很大,很多平时性爱不加克制的男性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活不了很长时间。那么,男生纵欲过度会短命吗?
子宫壁增厚 还不来月经...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治疗大全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中医学中的“蓄血证”、“瘀证”和“症积“等范畴。古代也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温疫论补注·蓄血》云:“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敷为紫血。与现代临床所见颇为相似。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髓活动普遍亢进的血液病。本世纪初开始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不经治疗可于1-2年内因血栓形成、出血、心声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亡。部分病人可在晚期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西医治疗副作用较大,有一定的难度。譬如静脉放血,有些患者往往不愿接受;放射性核素对肝、肾有较严重的损害;造血抑制性药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报道始见于70年代初,但大多数则见于80年代以后。由于本病发病率不高,国内报道本来就不多,而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则更少。到1990年上半年为止,临床文章仅22篇,其中有15篇均为个案报道,病例数在2例以上的报道仅7篇,累计病例共67例。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对中良药治愈本病的机理研究尚未得到重视,实验室研究亦不多见。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研究院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他们以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库则,从微循环变化、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骨髓中异常红系祖细胞、骨髓间细胞的变化等各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做了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理机制、治疗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病因病机]
综合20年来发表的20多篇临床报道来看,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嗜酒和恣食肥甘等。其主要病机为“血瘀”,而导致血瘀的因素,各家的临床所见、认识也不相一致,但归结起来无外痰热、肝火、热毒诸方面。
痰热嗜酒及恣食肥甘,痰湿偏盛,与热搏结,化燥灼津,以致血行不畅,脉络受阻而成瘀血。
肝火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血受熏灼,凝结瘀塞,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运行;肝郁化火,火灼津液致瘀证,肝热与血瘀互结而成。
热毒热毒火邪,蕴伏营血,阳明热盛,弥漫三焦,津液被劫,营阴受损,肝风内动,导致气血两播之候。
除上述以外,临床上还可见有气虚、阴虚等兼证之病例。
[辩证分型]
从20多篇临床文章来看,虽然在临床论治上大致都从瘀血人手,但各家对本病的辨证角度不尽相同,认识有所偏重,可归纳为以下二型。”
1.肝火血瘀头晕,目眩,目赤,日苦胁痛,口渴引饮,肢体麻木,齿鼻时衄。舌暗红,有瘀班,苔黄,脉弦涩。
2.热毒血瘀面色潮红,目赤神烦,口干不欲饮,胸闷,便秘,皮肤有炸热感,颈胸部皮肤有红丝赤缕。脉洪数,苔黄起刺;舌质红线。
临床上主要以上述两型多见此外,还有湿热血瘀及气虚血淤诸型,但不多。除头身红紫夹有瘀魔外,湿热血瘀型兼有头昏作胀,大便不畅,纳差,苔黄厚腻,舌红绛,脉滑数等证;气虚血瘀型兼有眩晕,身困乏力,精神倦怠,陈象沉细等证,临证时应注意鉴别。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药分型治疗
1.疗效标准
全国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现根据临床所见,疗效标准定为以下三级:
显效:症状及体征&紫绀、粘膜充血等)基本消失。血象检查,主要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降至正常值范围,而其他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尚未降至正常。
好转:症状及体征叨显好转。血象检查,主要指标有部分明显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值范围,其他指标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值范围。
无效:症状、体征及各项指标检查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趋于恶化。
2.分型治疗
(1)肝火血瘀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化瘀。
处方:龙胆草、振子、黄答。柴胡、生地、泽泻、水通各10-15克,甘草10克,鸡血藤15克,青黛12克(后下)。
加减:瘀血明显加桃仁、红花、川芎;重度瘀血加三棱、莪术;阴虚加玄参、麦冬;气虚乏力加黄芪、党参;大便干结加大黄(泡茶饮);口渴烦躁加金银花、地丁草、草河车;治疗后红细胞下降而白细胞仍高加草河车、连翘、白花蛇舌草。
用去:每剂药除青黛外,其他药先煎2次,去渣,然后混合2次药液,加人青黛,再煎15分钟左右,约300毫升,1日内分3次服,每次ICO毫升,每日1剂。
疗效:共有9例患者,经上方治疗后,显效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
常用成方:龙胆泻肝汤、当归龙套丸、大黄蜃虫丸等加减。
(2)热毒血瘀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5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红花12克,桃仁10克,金银花30克,大黄10克,青黛10克,甘草6克。
加减:热盛伤阴加玄参、麦冬;热毒甚加白花蛇舌草、半技莲、蒲公英;兼有湿热加川朴、佛手、半夏、茯苓;热人营血,紫班较重加广角(或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腹部痞块(脾脏肿大)加鳖甲。柴胡、多山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疗效:用上方或类似上方加减治疗本型患者共11例,均为个案,结果都获满意疗效。
常用成方:清瘟败毒饮、桃红四物汤,卷柏鳖甲煎等。
至于湿热血瘀一型,可用桃红四物汤加清热利湿之晶(如银花、萆前等);气虚血淤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活血化瘀之品(如大黄、丹参、赤芍等)治疗,均有满意疗效。
3.专方治疗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知母30克,半枝莲25克,赤芍25克,芎20克,虎杖20克,漏芦50克丹参50克,黄柏.15克,三校15克,莪术15克;黄药子15克,青黛5克,雄黄粉1克(分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疗效:共治疗2例,一例共服药近100剂,临床症状缓解。半年后,连续4次血象检查均属正常范围,随访5年,病情稳定。另一例治疗3个月后,连续3次复查血象,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随访2年,病情稳定。
(2)加味四物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川芎巧克,红花10克,度虫10克。水蛭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1例,共服药约50剂,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除白细胞略高外,余皆属正常范围。随访3年,未复发。
(3)卷拍鳖甲煎
组成:鳖甲10克,甲珠10克,魔虫10克,赤芍10克,丹皮10京,红花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厚朴10克,积壳10克,卷柏30克,青黛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1例,共服药48剂,另加牛黄解毒片3片,每日2次,每周用2日。随访10个月以后,血象检查均属正常范围。
4.老中医经验
郭士魁医案
末X,男,47岁,1年来头痛眩晕,口子内热,齿鼻时衄,面色红赤,血压逐渐增高(由80/60毫米汞柱至130/100毫米汞柱左右)。舌质紫黯,舌宫黄褐厚腻,脉沉弦而数。查:红细胞613万/mm,血色素20.5克%,骨髓相增生明显活跃。中医辨证为肝热上冲,瘀血内滞。治以清肝凉血,化瘀消滞。
处方:龙胆草、黄羊、泽泻、川芎各15克,藕节、白茅根、鸡血藤各30克,桅子、桃仁、红花各9克,三棱、获术各18克,银柴胡12克,银花25克,丹皮5克,芦荟2克,青黛3克(冲)。
连服23剂,头痛眩晕显减,出血已止,血压降为99/60毫米汞柱,红细胞降为490万/mm,血色素降到17.9克,但出现便塔;乏力,脉转沉细。前方减龙胆草,去芦苦,续服3个月,症状消失,血象及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按:本病进展期多屑肝热血瘀的实热证,宜寒凉直折,务使大便变稀通畅,实热外泄方可取效。如不泻,可加大黄。但如出现脾虚之象,则需减苦寒药之量,酌加党参。青黛凉凉血泄火效佳,但临床使用时,应后下另煎(即先煎它药,去渣后,加青黛再煎15分钟)效果可靠。出现血色素下降而白细胞增高时,直加清热解毒之剂,如地丁草、蚤作、白花蛇舌草等。
5.用药规律
我们对所有发表的、且可资统计的组方用药(包括个案)共14首进行了统计,共涉及81味药物,目前中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清肝泻火、活血化瘀为主。清肝泻火用当归龙套丸,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为主。而破瘀力较强的三校、获术、水爆、廉虫等药虽也有人使用,但相对较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疗法
针灸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取穴:①复溜、阴谷;②大敦、太冲;③足三里、太白;④行间。
操作:均取双侧穴位。第一组针刺用补法;第二组针刺用泻法;第三狙用艾条灸。按子午流注纳子法,每日戌时(19-21时)治疗1--3组穴位,每日1次。并嘱患者每晚丑时(1-3时)用木圃针,自疗行间穴5分钟,用泻法。
疗效:针刺治疗1例。本例患病7年余,曾用多种西药及放血治疗,效果不明显,针灸治疗4个月后,病情好转,续治3个月,诸症悉除。血常规检查,红细胞550万/mm,白细胞8700/mm,血小板,19.6万/mm,红细胞压积功毫升,血尿酸1.7毫克。经随访2年,病未复发。
静脉放血:每1-3天放血200-500毫升。对老年及有心血管病或血栓形成病史,每次不超过200-300毫升。
有高尿酸血症者应嘱多饮水、利尿,服别嘌呤醒及碱性药物;
有血栓形成者,选用抗凝药。
若你需要了解更为详细的诊治血液病知识,不妨直接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优势
科学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好
今日搜狐热点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认识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基因检查正常就是继发性的,不正常就是原发性的&。这种武断的诊断方法是不正确的,这种病发病潜伏期、早期大部分基因都是正常,发展到中后期才逐渐的变异。个别早期也可能阳性。所以单凭这一个检查来定性,会延误患者的治疗。  误区二:妄称&这两种病都无法治愈,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此病的发病率低,未引起当前人们的重视,某些医生的误导,导致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认为此病是不治之症,给病人和家属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在此提醒患者及家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病发病早中期、尤其是早期,在没有发展为骨髓纤维化或白血病以前,通过正规的中医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有效阻断骨髓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逐渐的恢复正常。  误区三:鼓吹&这种病都能治好,治一个好一个&现在一些不正规的医院和医德败坏的医生,为了达到营利的目的,采取非法、夸大、哄骗等手段来蒙骗广大患者和家属,让患者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到头来并没治好,还家徒四壁。所以患者要认清自己的病情,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是很重要的。  误区四:&存活期只有10年左右&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这两种病属于慢性病,疾病发展到后期大概需要10年左右,出现并发症高发期也在10年左右,但不代表就存活10年左右。发病早期得到很好的治疗,造血系统逐渐的改善缓解了,不再发展转变了,就不会影响到寿命。  误区五:&只要是中医大夫就能治好。&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多样性,保守性。各地区的中医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中医大夫固守传统思想,刻板的按教科书所学到的来诊病,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传统中医由于在时代和技术的局限下,对某些疾病认识不够全面,只是片面性的,局限性的去解剖疾病,就如此病一样,传统中医把此病归结为&多血症&、&血瘀证&,治疗就是以活血化瘀、行气、凉血、调理肝脾等方法治疗。没有认识到发病的根本是机体阴阳失调、生物钟紊乱、造血内环境紊乱到导致的此病,从而片面性的去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民间中医栗建华的人气博文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冬云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中医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中医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徵瘕”、“瘀证”范畴。病机主要与血热,血瘀有关,临床辨治多采用按病机辨证分型法,并结合西医诊断分期及治疗将其分为三型。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味;血热出血证治以清热凉血,方以犀角地黄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血(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以八珍汤加味。掌握各型特点,抓住主要病机,临床方能取得明显效果。中医辨证论治 1 血瘀证 主证:①皮肤青紫;②唇舌、指端紫绀;③面色暗红;④胁下积块;⑤舌暗红有瘀斑;⑥脉涩。 兼证:①气滞者见情志,头晕胀痛,胸闷善太息,两胁胀满疼痛,妇女;②痰阻者见面色晦滞,脘闷呕恶,肢体偏瘫,头目眩晕,甚或神识不清,舌苔白腻;③气虚者见头晕乏力,倦怠汗出,腹胀纳呆,皮肤瘙痒,失眠神疲,舌体胖大,脉沉弱。本证特点:①慢性发病,主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期,骨髓纤维化期。病程较长,可持续多年;②肝脾肿大明显,患者多伴有静脉曲张,血栓形成及静脉炎;合并高血压者多见。 立法:活血化瘀。 处方:桃红四物汤加味。例方: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丹参、蛰虫、大黄。①气滞者合用血府逐瘀汤,柴胡疏肝散。例方: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牛膝、柴胡、枳实、香附、三棱、莪术;②痰阻者合用温胆汤、膈下逐瘀汤。例方: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半夏、茯苓、竹茹、丹皮、五灵脂、枳壳、郁金、陈皮;③气虚者合用人参归脾汤、四君子汤。例方:桃仁、红花、党参、黄芪、白术、当归、川芎、鸡血藤、赤白芍、炙甘草、熟地、丹参。注意事项:①本证型血瘀成积,血瘀为本,因瘀致积,故消瘀为第一法;②临证多加用大黄蛰虫丸以破血消积,为对症治标之法;③在治疗过程中不宜过用寒凉、滋腻之品,以免加重血瘀。 2血热出血证 主证:①眩晕耳鸣;②口苦咽干;③鼻衄齿衄、皮肤瘀斑;④皮肤青紫;⑤溲赤便干;⑥舌红苔黄;⑦脉弦滑数。兼证:①肝胆实热者见目赤,心烦欲呕,胁胀脘闷,失眠易怒,妇女;②阴虚火旺者见潮热盗汗,肌肤甲错,口燥咽干,齿衄肌衄,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特点:①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晚期,有向急性白血病转化趋势;②患者多有周围血象减低情况,出血、感染多见;③可伴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部分病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立法:清热凉血。 处方:犀角地黄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例方:水牛角、生地、丹皮、川芎、赤芍、丹参、龙胆草、柴胡、黄芩。①肝胆实热者合用当归龙荟丸。例方:龙胆草、柴胡、黄芩、泽泻、木通、当归、赤芍、生地、半枝莲、酒军;②阴虚火旺者合用六味地黄丸。例方:生地、丹皮、赤白芍、山药、山芋肉、女贞子、旱莲草、茯苓、玄参、麦冬、泽泻; 注意事项:①血热、出血证以热为主,血热破血妄行。清热为主,慎用辛温升散药;②清热泻火,必须兼顾凉血活血,化瘀消积;③火热之邪炎上,易致心烦躁动,故可加镇静、安神之品。3 气血(阴)两虚证 主证:①神疲懒言;②自汗或盗汗;③心悸失眠;④面色晦暗无华;⑤腹部积块;⑥舌淡苔白;⑦脉涩。兼证:兼肾阴虚者见午后潮热,口干不欲饮,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本证特点:①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第三期,即贫血期,骨髓衰竭期;②患者多为经过多次化疗、放疗等治疗后,机体一般情况较差,化疗、放疗疗效不明显或不能耐受者;③合并脑出血、冠心病者多见。 立法:益气养血。 处方:八珍汤加味。例方:党参、黄芪、当归、川芎、赤白芍、生熟地、丹参、白术、茯苓、阿胶、炙甘草。气脱者合用独参汤、生脉散。例方:人参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生熟地、麦冬、五味子、赤白芍、炒白术、当归、丹参。注意事项:①本证以补虚为主,不宜使用攻伐药物;②疾病晚期,出现脱证,应急以大剂回阳药以固脱;③时时顾护正气,扶正为本,扶正即祛邪。 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其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而西医强调辨病,治疗中若能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使其优势互补,则疗效将更显著。 在疾病初期红细胞增多不甚明显,栓塞并发症发生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放血并加用中药巩固疗效,此法无毒副作用且不会诱发白血病,患者易于接受。因正气不虚,中药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临证时配用疏肝行气和益气补气之品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但益气补气之物不可多用,否则犯实实之戒,致气血有余。 若临床症状突出,外周血红细胞升高明显,骨髓增生旺盛,因中药起效较缓,宜先选用羟基脲、马利兰、三尖杉酯碱或环磷酰胺等西药直折病势,尽快抑制红系增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由于化疗药物有致癌性,有诱发白血病的可能,不宜长期应用,应配合中药尽量减少细胞毒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缩短使用时间。待病情平稳后应以活血化瘀之中药为主,在辩证基础上可加用虫类破血之品,如水蛭、硭虫、土鳖虫等,以化积消瘤,维持疗效。同时应用清热解毒和毒类中药,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青黛、黄药子等以增强疗效。 对出血的治疗,应分清疾病的阶段,早期出血多为瘀血阻络,血不归经,或血热灼伤脉络,热迫血行;后期多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病机不同,治则迥异,勿犯虚虚实实之戒。出现严重的高血压时,西药可选用降压药等紧急控制病情,中药可加用滋阴潜阳之品。另外本病红细胞负荷高,易并发胆结石,平素可加服清热利胆之剂。 国外资料显示本病死因主要为血栓形成、出血、转为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中药活血化瘀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因而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类药物还能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因此有可能延缓本病向骨髓纤维化的终末期发展。中药不抑制骨髓,又不诱发白血病,在真红平稳期的维持治疗中有广阔的前景。 本病进展缓慢,患者易产生麻痹思想,不坚持治疗或延误治疗而出现并发症,要告戒患者引起重视。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0:24
李冬云大夫的信息
李冬云大夫电话咨询
李冬云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李冬云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冬云大夫提问
李冬云的咨询范围:
血液病, 恶性肿瘤
李冬云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肿瘤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寿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