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数字货币研究报告需要稳步的推进?

数字货币稳步推进 动态监管成关键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认为,数字货币的发展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各国对其的研究都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对于数字货币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重点之一,使其可以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
数字货币研究稳步推进
“央行在三年多以前就开始组织关于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与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研发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介绍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时说。
不仅是我国央行,其他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都在持续推进中。去年以来,一些国家政府表态,考虑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其中包括日本、新加坡、瑞典等。
国元证券研究员李芬认为,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未来数字货币的推出将大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
值得注意的是,大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撰文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在设计和投放(发行)、流通央行数字货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制度设计所面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的发展既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未来可能传统的纸币、硬币这种形式的东西会逐渐缩小,甚至有一天不复存在。
对于现阶段我国研究数字货币的出发点,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称,“我国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首要出发点是补充与替代传统实物货币,其界定属于现金(M0)范畴。”
在范一飞看来,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中信证券研究部研究员肖斐斐表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首先,有利于央行更好地发挥货币当局职能,包括宏观审慎、货币调控、反洗钱与资金监控等;其次,可能改变支付市场格局,一些新兴支付方式将出现,与之相匹配的数字货币服务商可能应运而生,而在这一行业重构过程中,商业银行有望凭借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牌照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数字货币的推行存在一定风险。去年8月,为防范炒作虚拟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同时,央行不支持比特币与人民币直接交易。
周小川表示,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来讲,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有些技术方案可能冒的风险太大,可能让消费者受损。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要慎重一些。在此过程中,要经过充分测试、局部测试,可靠了以后再推广。
对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风险和价格波动,周小川认为,有些技术没有专注于数字货币在零售支付方面的应用,而跑到了虚拟资产交易方面。虚拟资产交易的方向需要更慎重,虚拟资产交易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不太符合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向。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必太着急,稳步研发,有序测试,把握方向,要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变成过度投机的产品。
“2017年,人民银行组织了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研究项目,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在组织大家推进。”周小川透露。
在数字货币试点的进展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数字货币试点都在探索中,大家都很关注。
在姚前看来,随着可信云计算、安全芯片与隐私保护等技术的成熟,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考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管理,这将大大减少货币运营的中间环节,央行可以直接穿透到最终用户,为经济调控提供一种全新手段。动态监管料成趋势监管是数字货币研究中以及未来发行后需注意的重要环节。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做数字货币等有很多风险,并非是技术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区块链技术随便发行数字货币,就会引发很多监管问题。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未来的监管是动态的,取决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也取决于测试、评估的情况。
从监管政策来看,周小川表示,“不是说马上就要拿什么样的监管措施。在考虑新技术的同时,在服务方向上要清楚,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创造一种可投机的产品,让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而是强调要服务实体经济。既然是说想搞数字货币的话,要考虑确实给消费者、给零售市场带来效率、带来低成本、带来安全隐私的保护。另外,要考虑大局,不要起到跟现行的金融稳定、跟现行的金融秩序直接冲突。当然,如果说是技术发展会对原有的金融秩序带来改变,也需要比较慎重地进行研究、论证以后再出台。总的来讲,技术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摸索过程中,说不上未来一定有某种确定的监管政策。”
另外,在电子支付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和金鹏辉在联名提交的《关于电子支付立法的提案》建议,随着数字货币探索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规范电子支付,为数字货币落地营造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也迫在眉睫。借鉴欧美等国支付领域强监管的立法经验,抓紧研究制定电子支付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产业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监管职责分工,从而防范支付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数字货币稳步推进 动态监管成关键 14:45:56 &&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认为,数字货币的发展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各国对其的研究都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对于数字货币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重点之一,使其可以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
数字货币研究稳步推进
“央行在三年多以前就开始组织关于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与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研发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介绍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时说。
不仅是我国央行,其他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都在持续推进中。去年以来,一些国家政府表态,考虑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其中包括日本、新加坡、瑞典等。
国元证券研究员李芬认为,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未来数字货币的推出将大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
值得注意的是,大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撰文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在设计和投放(发行)、流通央行数字货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制度设计所面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的发展既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未来可能传统的纸币、硬币这种形式的东西会逐渐缩小,甚至有一天不复存在。
对于现阶段我国研究数字货币的出发点,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称,“我国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首要出发点是补充与替代传统实物货币,其界定属于现金(M0)范畴。”
在范一飞看来,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中信证券研究部研究员肖斐斐表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首先,有利于央行更好地发挥货币当局职能,包括宏观审慎、货币调控、反洗钱与资金监控等;其次,可能改变支付市场格局,一些新兴支付方式将出现,与之相匹配的数字货币服务商可能应运而生,而在这一行业重构过程中,商业银行有望凭借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牌照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数字货币的推行存在一定风险。去年8月,为防范炒作虚拟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同时,央行不支持比特币与人民币直接交易。
周小川表示,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来讲,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有些技术方案可能冒的风险太大,可能让消费者受损。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要慎重一些。在此过程中,要经过充分测试、局部测试,可靠了以后再推广。
对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风险和价格波动,周小川认为,有些技术没有专注于数字货币在零售支付方面的应用,而跑到了虚拟资产交易方面。虚拟资产交易的方向需要更慎重,虚拟资产交易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不太符合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向。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必太着急,稳步研发,有序测试,把握方向,要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变成过度投机的产品。
“2017年,人民银行组织了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研究项目,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在组织大家推进。”周小川透露。
在数字货币试点的进展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数字货币试点都在探索中,大家都很关注。
在姚前看来,随着可信云计算、安全芯片与隐私保护等技术的成熟,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考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管理,这将大大减少货币运营的中间环节,央行可以直接穿透到最终用户,为经济调控提供一种全新手段。
动态监管料成趋势
监管是数字货币研究中以及未来发行后需注意的重要环节。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做数字货币等有很多风险,并非是技术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区块链技术随便发行数字货币,就会引发很多监管问题。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未来的监管是动态的,取决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也取决于测试、评估的情况。
从监管政策来看,周小川表示,“不是说马上就要拿什么样的监管措施。在考虑新技术的同时,在服务方向上要清楚,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创造一种可投机的产品,让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而是强调要服务实体经济。既然是说想搞数字货币的话,要考虑确实给消费者、给零售市场带来效率、带来低成本、带来安全隐私的保护。另外,要考虑大局,不要起到跟现行的金融稳定、跟现行的金融秩序直接冲突。当然,如果说是技术发展会对原有的金融秩序带来改变,也需要比较慎重地进行研究、论证以后再出台。总的来讲,技术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摸索过程中,说不上未来一定有某种确定的监管政策。”
另外,在电子支付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和金鹏辉在联名提交的《关于电子支付立法的提案》建议,随着数字货币探索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规范电子支付,为数字货币落地营造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也迫在眉睫。借鉴欧美等国支付领域强监管的立法经验,抓紧研究制定电子支付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产业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监管职责分工,从而防范支付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原标题:数字货币稳步推进 动态监管成关键) 来源:&&&&作者:&&&&编辑:张一寒&&&&责任编辑:方志华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为何说数字货币研究需要稳步的推进?_百度知道
为何说数字货币研究需要稳步的推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日前有代表表示,数字货币的发展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各国对其的研究都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对于数字货币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重点之一,使其可以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报道称,央行负责人表示,央行在三年多以前就开始组织关于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与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研发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未来数字货币的推出将大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效率提升和成本削减,但是在设计和投放(发行)、流通央行数字货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制度设计所面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析人士表示,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新媒体从业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已开始研发数字货币了吗?_百度知道
中国已开始研发数字货币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据报道,自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并于2015年初进一步充实力量,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环境等展开了深入研究。报道称,数字货币仍应基于现行现钞发行和回笼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二元体系来完成,但货币的运送和保管发生了变化:运送方式从物理运送变成了电子传送,保存方式从央行的发行库和银行机构的业务库变成了储存数字货币的云计算空间。未来,央行数字货币还应坚持中心化投放模式,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中心化投放不同,电子支付工具的资金转移必须通过账户完成,采用的是账户紧耦合方式,央行数字货币则应基于账户松耦合形式,使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同时,数字货币诞生于现有金融体系中,必然会受到现有支付体系、信息技术的影响,理论上说,支付体系主要处理的是广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部分,而数字货币则主要属于现金范畴。文章来源:比特110网
新媒体从业者
不知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货币的研究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