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中什么是将中心投影法的投射中心沿不平行于投影面的方向移到无穷远

当前位置: >>
CAD2004机械制图教程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一、本章重点: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3.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4.掌 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二、本章难点:1.尺寸的标注;2.几何曲线的画法。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几何图形的 画法和绘图的步骤以及徒手绘图的一般方法。四、本章内容:§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一、图纸幅面及格式(GB/.图纸幅面图纸幅面指的是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绘制技术 图样时应优先采用 A0、A1、A2、A3、A4 五种规格尺寸。A1 是 A0 的一半, (以长边对折裁开) ,其余后 一号是前一号幅面的一半, 一张 A0 图纸可裁 2×n 张 n 号图纸。 绘图时图纸可以横放或竖放。 2. 图 框格式 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结框称为图框。在图纸上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如下图。 图框格式 3.标题栏 标题栏是由名称、代号区、签字区、更改区和其它区域组成的栏目。标题栏的基本要求、 内容、尺寸和格式在国家标准 GB/T89《技术制图标题栏》中有详细规定。各单 位亦有自己的格式。标题栏位于图纸右下角, 底边与下图框线重合, 右边与右图框线重合。 如上图。 二、 比例 (GB/) 比例:图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尺寸之比。绘图时尽量采用 1:1 的比例。国标 GB/T1 《技术制图 比例》中对比例的选用作了规定。同一张图纸上,各图比例相同时,在标题栏中标注即可,采 用不同的比例时,应分别标注。 三、字体 (GB/) 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必须做到: 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字体的书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四、 图线 (GB/)1.图线型式及应用 机件的图样是用各种不同粗细和型式的图线画成的。不同的线 型有不同的用途, 2.图线的画法 图线的画法见下图图线在相交、相切处的画法。 正确错误五、尺寸标注 (GB 与 GB/6)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 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 1 毫米为单位时, 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若采取其他单位,则必须标注。 (3)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的 最后完工尺寸。 (4)机件上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2.尺 寸的组成 标注完整的尺寸应具有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及表示尺寸终端的箭头或斜线。如下图。尺寸的组成及标注 3.各类尺寸的注法 线性尺寸、圆及圆弧尺寸、角度、弧度尺寸、曲线尺寸、 简化注法。§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1.图板 图板的规格有 0 号、1 号、2 号,它是画图时的垫板,因此,要求表 面光洁平整, 四边平直。 丁字尺 丁字尺用于画水平线, 2. 它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绘图时尺头靠紧图板。 三 3. 角板 二、比例尺 三、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来画非圆曲线的。 四、绘图仪器 1.分规 用来量取和等分线段 的工具,分规两脚针尖在并拢后应对齐。2.圆规 用来画圆及圆弧。 五、绘图用品 1.铅笔 绘图时应采 用绘图铅笔,绘图铅笔有软硬两种,用字母 B 和 H 表示,B(或 H)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芯愈软(或愈 硬) 。2.其他用品 六、手工绘图机§3 几何作图一、等分已知线段 如图作线段 AB 五等分线段五等分 作法: )过端点 A 任作一直线 AC,用分规以等距离在 AC 上量 1、2、3、4、5 各一等分;2)连接 5B,过 1、2、3、4、等分点作 5B 的平行线与 AB 相交,得等分点 1’、2’、3’、4’即为所求。 二、等 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 三、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中,按已知条件可以直接作图的线段为已知线段,需要根据 与已知线段的连接关系才能作出的圆弧称为连接圆弧。 四、平面曲线 五、斜度和锥度 1.斜度 斜度是指 一直线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斜度 α=HsL=1sn斜度 斜度的画法如下图斜度符号 2.锥度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如果是圆台,则为上、下两底圆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值。锥度锥度符号锥度的画法 §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指标注尺寸的起点。2.定形尺寸确定平面图形形状的尺寸。3.定位尺寸确定圆心、线段等在平面图形中的位置的尺寸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吊 钩) 已知线段;根据作图的基准位置和尺寸可以直接作出的线段。(2)中间线段:给出了定形尺寸,但定 位尺寸不全,必须依靠一端与另一段相切画出的线段。(3)连接线段:只给出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 需要依靠两端与另两线段相切,才能画出的线段。三、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和步骤画平面图形线段连接时, 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标注平面图形的要求是:正确、 完整、清晰。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1)正确:是指标注尺寸要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尺寸数值不能写错和出现 矛盾;(2)完整:是指平面图形的尺寸要注写齐全。(3)清晰:是指尺寸的位置要安排在图形的明显处, 标注清晰、布局整齐、边缘看图。§1―5 绘图方法和步骤一、用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固定图纸画底稿铅笔加深 二、徒手画草图的方法握笔的方法直线的画法圆和曲线的画法第二章一、本章重点:AutoCAD 2004 界面及常用命令1.掌握 AutoCAD2004 新建、打开、保存文件的基本操作; 2.正确使用显示缩放、显示平移等命令; 3.掌握图层、颜色、线型设置命令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本章难点: 1.命令调用; 2.线型设置命令。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 AutoCAD2004 的基本规定,深刻认识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的不同、能够正确 使用绘图命令。 四、本章内容: §2-1 AutoCAD 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写为 CAD),是指用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和高效的图形处理能 力,对产品进行辅助设计分析、修改和优化。它综合了计算机知识和工程设计知识的成果,并且随着计算 机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完善。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问世以来,己逐步成为计算机应用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的出现使设计人员从 繁琐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AutoCAD 是由美国 Autodesk 公司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为计算机上应用 CAD 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 件包,经过不断的完善,已经成为强有力的绘图工具,并在国际上广为流行。 AutoCAD 可以绘制任意二维和三维图形,与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用 AutoCAD 绘图速度更快,精度 更高,且便于修改,已经在航空航天、造船、建筑、机械、电子、化工、轻纺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AutoCAD 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其交互式菜单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智能化多文档设计环境。 AutoCAD 设计中心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能够很快地学会使用, 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好地理 解它的各种特性和功能,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AutoCAD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 MS-DOS、UNIX、OS/2、Apple、Macintoshl 等操作系统支持 下的各种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并支持分辨率为 320X 200~2 048X l 024 的各种图形显示设备 40 多 种,以及数字仪和鼠标器 30 多种,绘图仪和打印机 20 种,这为 CAD 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开放的体系结构是 AutoCAD 的一大优点, 也是受到人们欢迎, 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AutoCAD 为用户提供了可以结合本专业工作需要对 AutoCAD 进行功能扩展和二次开发的多种方法和手段, 使得用户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定义需要的线型和图案文件、文本文件、符号和元件。 建立新菜单文件,求助文件和可自动执行的命令组文件。 设置专门的模板文件,用户化的绘图环境。 生成幻灯片文件和图形交换文件。 使用 Visual Lisp 语言进行计算,定义新的 AutoCAD 命令等。 AutoCAD 还提供了多种与外部程序、数据库进行图形、数据交换的方法,或采用属性功能来进行数据 管理。AutoCAD 可将完成的图形转换成真正的三维透视色调图,从而使用户可以观察到设计的全貌和连续 性。 AutoCAD2004 是 Autodesk 公司最新推出的计算机辅助绘图版本,是继 AutoCADRl4、AutoCAD2000、 AutoCAD2002 后的又一升级版本。该软件保留了先前版本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大大增加了网络功能,使得 设计人员工作时更加轻松、高效,并使用了更加灵活的界面形式,无形中加大了图形区的面积。它具有体 系结构开放、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应用广泛等特点,深受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2-2 AutoCAD 2004 工作界面 一、界面介绍 AutoCAD 屏幕被分割成六个不同的区域: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绘图区、命令窗口、状态栏,如图所 示。每个组成元素基本上都具有标注窗口特性。例如,标题栏沿着窗口的顶部显示软件的名称 ――AutoCAD2004。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方,可以从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命令,其实也可以通过单击工 具栏上的图标激活命令。状态栏在屏幕的底部,它不仅显示屏幕上光标所处位置的坐标,同时还显示 AutoCAD 各种模式的当前状态。 命令窗口与其他窗口程序不同。它可以用键入命令名并回车的方式调用任何一个 AutoCAD 命令。绘图区 占据着屏幕的大半部分,这是创建图形的区域。在绘图区中,还有两个界面元素:一个由两个互成 90°的 箭头组成的符号,代表用户坐标系(UCS),一个十字图案,代表绘图的十字光标。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这些屏幕元素。 1、标题栏 标题栏表达的是 AutoCAD2004 软件名称和当前的文件名称等信息。如图所示,标题栏中显示,前面的 “AutoCAD2004”是软件名称,后面的“Drawingl.dwg”是当前的文件名称(如果已经对文件命名,则显示命 名的文件名)。 标题栏的右边是一组控制按钮。即,分别表达最小化、最大化、关闭,通过这三个按钮,读者可以让当前 的应用程序以整个屏幕进行显示或仅显示应用程序的名称,也可以直接通过关闭按钮关闭 AutoCAD, 2、菜单栏(下拉菜单和快捷菜单) ; 菜单如图所示它由【文件(F)、 】【编辑(E)、 】【视图(V)、 】【插入(I)【格式(O)、 】 】【工具(T)、 】【绘 图(D)、 】【标注(N)、 】【修改(M)、 】【窗口(W)、 】【帮助(H)、11 个主菜单构成,每个主菜单下又包 】 含了子菜单,而子菜单还包括下一级菜单。菜单几乎包括了 AutoCAD2004 所有命令,用户可以完全通过菜 单来绘图。 各菜单的基本功能如下所述: ●【文件(F)】菜单:提供了主要用于图形文件管理的工具,例如打开、关闭、存盘、打印以及数据导出 等。 ●【编辑(E)】菜单:提供基本文件编辑工具,如拷贝、剪切、粘贴、清除及全选等。 ●【视图(V)】菜单:提供视窗管理工具,例如绘图区缩放、分割以及三维视窗设置等。 ● 【插入(1)】菜单:提供了插入文件的工具,例如插入图块、外部引用、布局以及其他格式的文件等。 ●【格式(O)】菜单:提供了文件参数设置工具,例如图层、颜色、线型、标注以及其他文件参数设置。 ●【工具(T)】菜单:提供了一系列的绘图工具,例如捕捉、栅格、查询以及 AutoCAD 设计中心等。 ●【绘图(D)】菜单:提供了基本绘图工具,其中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二维和三维的绘制命令。这些命令将 在本书后续内容中详细介绍。 ●【标注(N)】菜单:提供了尺寸标注工具,包括线性标注、半(直)径标注、角度标注等所有标注工具。 ●【修改(M)】菜单:提供了图形编辑工具,包括图形复制、旋转、移动以及其他编辑工具。 ● 【窗口(W)】菜单:多文档窗口管理。提供了四种窗口排列方式――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排 列图标等。 ● 【帮助(H)】菜单:提供了 AutoCAD2004 的帮助信息,建议读者要经常使用[帮助],尤其是初级读者, 查看帮助可以很快解决问题,按【F1】键就会调出帮助文件。 快捷菜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菜单,单击鼠标的右键将在光标的位置显示出快捷菜单。快捷菜单的特性比 以前版本中的光标菜单有了很大的提高。在 AutoCAD 2004 中,快捷菜单完全体现了上下文的关系。这些 快捷菜单功能上的变化,取决于单击右键时光标所处的位置和是否选定了某些对象。在 AutoCAD 2004 中, 还是保存了光标菜单,与以前的版本一样,只需按住[ShRl(或者是[Ctrl])键,并单击鼠标的右键,AutoCAD 将显示“对象捕捉”快捷菜单,如图所示:下拉菜单 快捷菜单(按住 shift 键) 3. 绘图区(绘图窗口和坐标系) ; 绘图区作为用户绘图的地方,其左下方显示当前绘图状态下的坐标系,如图所示。坐标系用于确定一个 对象的方位。掌握各种坐标,对于快捷地制图至关重要。 在 AutoCAD2004 中,有两种坐标系:一个称为世界坐标系(WCS)的固定坐标系和一个称为用户坐标系 (UCS)的可移动坐标系。在 WCS 中,X 轴是水平的,Y 轴是垂直的,Z 轴垂直于 XY 平面。原点是图形左 下角 X 轴和 Y 轴的交点(0,0)。可以依据 WCS 定义 UCS。实际上所有的坐标输入都使用当前 UCS。移动 UCS 可以使处理图形的特定部分变得更加容易。旋转 UCS 可以帮助用户在三维或旋转视图中指定点。“捕 捉”、“栅格”和“正交”模式都将旋转以适应新的 UCS。可以使用以下任意方法重定位用户坐标系: ● 通过定义新的原点移动 UCS。 ● 使 UCS 与现有对象和当前观察方向对齐。 ● 绕当前 UCS 的任意轴旋转当前 UCS。 ● 恢复保存的 UCS。 定义 UCS 后,可以为其命名并在需要再次使用时将其恢复。UCS 命令的“上一个”选项可以按顺序最多 恢复当前任务中以前使用过的 10 个坐标系。当不再需要某个命名的 UCS 时,可以将其删除。还可以恢复 UCS 以便与 WCS 重合。 4. 工具栏 第一次启动 AutoCAD 时,将显示“标准工具栏”、“对象特性工具栏”、“绘图工具栏”和“修改工具栏”,如 图所示。 同时提供了“工具选项板”。工具栏上的每一个图标都形象地表示一个命令。将鼠标移到某个图标上,然后 单击这个图标,就是执行该命令。可以随时调用所需的工具栏,并可以将它放置在任意地方。所有这些工 具栏都可以用添加和删除的方法进行自定义。另外还可以任意移动和重新调整工具栏以及创建新工具栏。 (1) .工具栏的调用方法 Step1 在命令行中输入[TOOLBAR]命令,并按回车键,调出[自定义]对话框,如图所示。要在屏幕上显示 一个工具栏,可以单击工具栏名称旁边选择框(以便在选择框当中出现 个工具栏,同样也是单击其名称右边的选择框,使 消失就行了。 符号)。要关闭屏幕上显示的一Step2 单击标题栏中的【视图】,在下拉菜单中单击【工具栏】 Step3 将光标箭头停留在任意一个工具栏上(除工具选项板之外),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上单击要 显示的工具栏。 (2) .工具栏的使用技巧 要熟练地掌握工具栏,是将来能够快速、准确制图的一个前提,因此要注意一些工具栏使用的技巧,下 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些技巧: Step1 工具栏的浮动。前面已经介绍了,工具栏其实是可以浮动的。要移动一个工具栏时,只需把光标移 到该工具栏上除按钮之外的任意位置,单击并且一直按住,拖动鼠标,把工具栏移出绘图区的周边。 Step2 工具栏的关闭。在任意一个工具栏上单击右键,在显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要关闭的工具栏名称,以 清除选择标记。当工具栏是浮动的时候,可以直接单击其右上方的关闭按钮就行了。也可以在[工具栏]对 话框中关闭,在上丈已经提到,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 Step3 工具栏的固定。可以将工具栏拖曳到绘图区的周边。 Step4 工具栏的调整。将光标移到浮动工具栏的边界处,在出现修改尺寸的箭头后,拖曳工具栏的边界调 整大小。 Step5 工具栏对话框的功能。可以在该对话框上选择工具栏上的图标是否以大图标显示,也可以选择是否 显示工具栏提示,如图 1―9 所示,只需在[显示工具栏提示]前设定复选框就行了,要显示,则单击复选框, 出现司符号,建议读者最好选择此项, 尤其是初级读者,因为工具栏上的命令太多,容易混淆,有提示 的话,可以保证绘图的效率和准确。 Step6 工具栏的提示使用。开始使用 AutoCAD 的时候,对于每个工具栏上的图标代表的 命令,读者可能会不太清楚,这时就可以使用工具栏提示,它会提示你这个图标代 表什么命令,只需把鼠标移到工具栏上的任意一个图标,稍微停留一下,在鼠标箭 头的尾部就会显示图标的功能。 3.绘图工具栏介绍 读者在使用 AutoCAD 的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绘图工具栏,这里简要地将绘图工具栏介绍一下。绘图工具栏 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如下:●对应的命令为[LINEl,用来绘制直线。● 对应的命令为[XLINE],用来绘制构造线。 ● 对应的命令为[PLINEl,用来绘制多段线。 ● 对应的命令为[POLYGONl,用来绘制多边形。 ● 对应的命令为[RECTANG],用来绘制矩形。 ● 对应的命令为[ARCl,用来绘制圆弧。 ● 对应的命令为[CIRCLEl,用来绘制圆。 ● 对应的命令为[REVCLOUD),用来修订云线。 ● 对应的命令为[SPLINEl,用来绘制样条曲线。 ● 对应的命令为[ELLIPSE],用来绘制椭圆。 ● 对应的命令为[ARCl,用来绘制椭圆弧。 ● 对应的命令为[1NSERT),用来插入块。 ● 对应的命令为[BLOCKl,用来创建块。 ● 对应的命令为[POINT],用来绘制点。 ● 对应的命令为[BHATCH),用来做图案填充。 ● 对应的命令为[REGION],用来选择面域。 ● 对应的命令为[MTEXTl,用来进行多行文字的编辑。 至于其他工具栏的情况,读者可以参照前面提到的技巧,利用工具栏提示弄清楚各个图标代表的命令。 5 命令提示窗口命令窗口如图所示。用户可以在命令的提示下输入 AutoCAD 的任意一个命令。通常情况下,命令窗口只有 两三行,有时用户可能需要很大的命令窗口,按[F2]键就可以完全显示命令窗口。上图命令窗口 6 状态栏状态栏位于屏幕的底部,它显示当前光标所处位置的坐标和各种模式的状态状态栏显示的模式状态。当屏幕 上的模式按钮承凹下状时,表明该模式是打开的,相反若是凸起时,则该模式是关闭的。 §2-3 常用命令; 一、新建、打开、保存文件命令;1、新建图形操作步骤; (1)用启动图标启动、 用鼠标左键双击该图标,或者用右键单击该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打开(2) 、用开始菜单启动、 如上图所示。 2、打开已有图形; 3、保存文件;命令见下图。 二、显示平移命令、放弃、重做命令; 1、平移命令2、缩放命令3、放弃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Undo(回车) ◆菜单:[编辑]一[放弃] (2)功能。放弃上一次命令操作并显示放弃的命令名。可以重复使用,依次取消己完成的命令操作。 4、重作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Redo(回车) ◆菜单:[编辑]一[重做] (2)功能。在 Undo 命令操作之后立即执行该命令,可以恢复已用 Undo 命令放弃的操 三、.图层、颜色、线型设置命令 1、图层的概念 AutoCAD 中的图层相当于手工绘图中使用的透明纸,它是 AutoCAD 提供的一个管理图形对象的工具。 它使得 AutoCAD 的图形图像实际上相当于由许多张透明的图纸重叠在一起而组成。 用户可以使用图层来组 织管理不同类型的信息,例如图形的几何对象、文字、标注等。对于一个机械图来说,用户可以把图形图 像划分为中心线线、轮廓线、标注尺寸、技术要求等图层,从而方便图形的管理。 2、 图层的性质 (1)图层的可见性是可以控制的 ◆在关闭一个图层之后,该图层上的所有对象都无法显示,而且也不能打印输出: ◆图层关闭以后,可以在其上绘图,而且图层上的对象会影响到其他图层对象的显示和打印。 (2)图层是可以冻结的 ◆冻结图层上的对象不能显示,也不能打印,与关闭图层的性质差不多。 ◆不能在被冻结的图层上绘图,直到该图层被解冻。 ◆被冻结图层上的对象不影响其他图层上的对象的显示和打印: ◆冻结图层可以加快 ZOOM、PAN 和许多其他操作的运行速度,增强对象选择的性能井减少复杂图形的重 生成时间。 ◆请冻结长时间不用看到的图层。解冻冻结图层时,AutoCAD 将重生成并显示该图层上的对象。如果打算 在可见和不可见状态之间频繁切换,请使用【开/关】设置。 可以在创建时冻结所有视口、当前图层视 口或新图层视口中的图层. (3)图层是可以被锁定的 ◆ 在锁定的图层上的对象是可见的而且可以打印,但是不能被编辑。 ◆ 可以通过锁定图层来防止指定图层上的对象被选中和修改。通常,可以通过锁定图层防止意外地编辑 特定对象。锁定图层后仍然可以进行其他操作。例如,可以使锁定图层作为当前图层,并为其添加对象, 即可以在锁定的图层上进行绘图. 3、 圈层特性管理器的调用 一般在进行复杂的绘图中,通常通过操作图层来对图形图像进行编辑。要对图层进行操作,要经过[图层 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调用该对话框可以有如下的办法: ◆直接点击图层工具栏上的 图标◆ 在命令行上输入命令【LAYER】或【LA】 ◆ 点击下拉菜单[格式 L 在下拉选项中选择【图层】 利用【图层特性管理器】可以对图层的特性进行设置,图层的特性包括图层的名称、可见性、颜色、线 型、线宽、打印样式名、是否打印或者是否在当前视口或新视口中被冻结等, 下面我们结合如图所示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进行详细介绍。 (1) .新建图层 在对话框上,可以看到这个按钮 ,利用它就可以新建一个图层。Step1 单击【新建】按钮后,列表将显示名为【图层 1】的图层,当连续创建新的图层时, 新图层名将会 按照创建的顺序,如果要连续创建两个图层,则图层名分别为【图层 1】【图层 2】 、 Step2 创建新图层后,可以立即编辑此图层. Step3 创建新图层时,新图层将继承图层列表中当前选定图层的特性(颜色,开/关状态等). 要使用默认设置创建图层,请不要选择列表中的任何一个图层,或在创建新图层前 先选择一个具有默认设置的图层. (2) .删除图层 从图形文件定义中删除选定的图层。只能删除未参照的图层。参照图层包括图层 0 及 DEFPOINTS、包含对象(包括块定义中的对象)的图层、当前图层和依赖外部参照的图层。 图层的删除除了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进行外,还可以使用【清理】对话框,这个 对话框的调用方法如下: Step1 点击下拉莱单【文件】选择绘图实用程序,再选择清理 Step2 在命令行上输入命令]【[PURGE】 . 调出的对话框如图 6-2 所示。使用这个对话框的时候,选择了【查看能清理的项目选】 项,就可以查看图形中未使用的项目,然后就可以进行清理,可以选择[【清理]/[全部清理】选择了【查 看不能清理的项目】就可以查看当前图形中使用的项目。4、图层颜色 设置图层的颜色 图形中每个图层都会赋予一个颜色。当新建一个图层时,图层的颜色是默认的,即是图层 0 的颜色或者 是选定图层的颜色。一般在绘图的时候,每个图层的颜色都不一样,以示区别,所以一般都要重新设置图 层的颜色。图层的颜色设置方法如下: Step1 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单击要改变颜色图层上的颜色图标,即【颜色】这一列上的图标, 跳出【选择颜色】 Step2 在【选择颜色】对话框中,单击要选择的颇色,或者在【颜色】对话框中输入一个标准颜色名,然后 单击【确定】 、关闭【选择颇色】对话框。下面是设置图层颜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设置图层颜色也可以点击【显示细节】按钮,然后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的【详细信息】栏中 的【颜色】下拉列表中设置,在此下拉列表中,也可以选择【选择颜色】调出【选择颜色】对话框。 ● 在【选择颜色】对话框中,可以同时选择几个图层,点击颜色图标,这个时候设置的图层颜色将是这几 个图层共同的颜色。这在后边的图层的线型设定和线宽设定中是一样的。 【】 ● 如果在[对象特性]工具栏中的[颜色控制]下拉列表中显示【[ByLaryer】 ,则所有新对象都显示为它所在图 层的颜色。这就是说如果在【ByLaryer】下绘制的一个矩形为红色,然后更改这个图层的颜色为黄色,同 样的更改完了之后,矩形的颜色为黄色。 5、设置图层的线型 在绘制复杂图形的时候,除了用颜色来区分图层外,线型也是一个因素。每个图层的线型设定之后,如 果在【线型控制】下拉列表中显示【ByLayer】 ,则所有的新对象都将是与图层颜色一样,图层线型―经修 改,对象的线型也跟着改变。一般图层的线型设置方法如下: Step1 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单击【线型】图标,调出【选择线型】对话框, 如图所示. Step2 在【选择线型】对话框中选择一种线型,单击【确定】 ,关闭【选择线型】对话框,完成设置.如果 在【选择线型】对话框中没有用户需要的线型,用户可以单击【加载】 ,调出【加栽或重战线型】对话框, 如图所示. 第三章 AutoCAD 2004 平面绘图与编辑一、本章重点 1.掌握直线、多段线、圆、等绘图命令的正确,熟练使用; 2.熟练使用删除、修剪、复制、镜像、缩放、拉伸、圆角、倒角等命令; 3.掌握对象特性修改、主谓编辑、夹点编辑等编辑命令; 4.掌握平面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本章难点 1.多段线命令的熟练使用; 2.夹点编辑命令。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基本掌握直线、多段线、圆、等绘图命令的熟练使用,会使用各种编辑命令对图形进行 修改,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命令画出所需的几何图形。 四、本章内容§3-1 二维基本图形绘制命令:一、线条画法1、 直线是图形中最常见,也是比较简单的实体。 用户可以通过 AutoCAD 提供的 Line 命令 绘制一条或多条连续的直线段。 命令格式: ◆命令行:Line 或 L(回车)◆菜单:[视图]→[工具栏]◆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操作过程: 1)命令:Line (回车) (输入一点作为线段的起点)2)指定第一点:3)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L 4)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5)指定下一点或[闭和(C)放弃(U)]: 说明:在“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提示符后键入“U“,回车即可取消刚才画的 的一段直线,再键入 U,回车,再取消前一段直线,以此类推。回车,即可取消刚才画 在“指定下一点或[闭和(C)/放弃(U)]: ”提示符后键入“C” ,回车,系统会将折线的起 点和终点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线框,并自动结束命令。 另外,Line 命令还有一个附加功能,如果在“指定第一点: ”提示符后直接键入回车, 系统就认为直线的起点是上一次画的直线或圆弧的终点,若上一次画的是直线现在画的直 线就能和上次画的直线精确地首尾相接:若上次画的是圆弧,新画的直线沿圆弧的切线方 向画出。 2、多段线 Plane 线是 AutoCAD 中最常用且功能较强的实体之一,它由一系列首尾相连的直线和 圆弧组成,可以具有宽度,并可绘制封闭区域,因此 Pline 线可以替代一些 AutoCAD 实体, 如直线,圆弧,实心体等。它与直线实体相比有两方面的优点:灵活,它可直可曲,可宽可 窄,可以宽度一致,也可以粗细变化。整条多义线是一个单一实体,便于编辑。 由于 Pline 线命令可以画两种基本线段:直线和圆弧,所以,Pline 命令的一些提示类似于 直线和弧线命令的提示。 命令格式: ◆命令行:Pline 或 PL◆菜单输入:[绘图]→[多段线] ◆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操作过程: 1)命令:Pline 2)指定起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3)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Pline 命令的操作 分为直线方式和圆弧方式两种, 初始提示为直线方式。 现分别介绍不同方式下的各选项的含 义。 (1)直线方式。 系统提示为: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其中: 指定下一点:缺省值,直接输入直线端点画直线。 圆弧(A):选此项,转入画圆弧方式。 半宽(H):按宽度线的中心轴线到宽度线的边界的距离定义线宽。 长度(L):用于设定新多义线的长度。如果一段是直线,延长方向和前一段相同, 如果前一段是圆弧,延长方向为前一段的切线方向。 放弃(U):用于取消刚画的一段多义线,重复输入此项,可逐步往前删除。 宽度(W):用于设定多义线的线宽,默认值为 0。多义线的初始宽度和结束宽度可不同,而 且可分段设置,操作灵活。 (2)圆弧方式。 1)命令:Pline 2)指定起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3)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键入A后, 回车, 转入绘圆弧方式) 4)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I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 半径(R)/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其各项的含义为: 指定下一点: 缺省值,新画弧过前一段线的终点,并与前一段线(圆弧或直线)在连接点 处相切。 角度(A):提示用户给定夹角。 中心点(CE):提示圆弧中心。 闭和(CL):用圆弧封闭多义线,并退出 Pline 命令 半宽(H)和宽度(W):设置多义线的半宽和全宽 方向(D):提示用户重定切线方向。 直线(L):切换回直线模式。 半径(R):提示输入圆弧半径。 放弃(U):取消上一次选项的操作。 第二点(S):选择三点圆弧中的第二点。 3、样条曲线 样条曲线是通过一系列给定点的光滑曲线,样条曲线可以是 2D 或 3D 图形。AutoCAD 使用 的是一种称为非均匀有理 B 样条曲线(NURBS)的特殊曲线它是真正的样条,而编辑 Pline 线 只能生成近似的样条曲线。和拟合样条相比,样条曲线具有更高的精度,占用的内存和磁盘 空间也更多。 命令格式: ◆ 键盘输入:Mline ◆菜单输入:[绘图]→[样条曲线] ◆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操作步骤: 1)命令:Spline 2)指定第一个点或[对象(O)]: 各项的含义如下: 指定第一点:该默认选项提示用户确定样条曲线起始点。 对象(O): 该选项用于转化一条用 PEDIT 命令的 SPline 选项拟合过的多线段为真正的样条 曲线。选定此项后,AutoCAD2004 提示用户选取一样条曲线拟合多线段。 3)指定下一点: (指定样条曲线的第二点)4)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拟合公差(F)]&起点切向&: 其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起点切向:通过键入回车,AutoCAD 提示用户确定始末点的切向,然后结束该命令。 闭合(C):使得样条曲线起始点,结束点重合,共享相同的顶点和切向。 拟合公差(F):控制样条曲线对数据点的接近程度,拟合公差大小对当前图形单元有效。 公差越小,样条曲线就越接近数据点,如为 0,表明样条曲线精确通过数据点。 放弃(U);该选项不在提示区中出现,但用户可在选取任何点后按 U 键,以取消前一段。 二、圆 圆是绘图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基本图形元素之一,常用来构造柱、轴等。 命令格式: ◆键盘输入:Circle 或 C ◆ 菜单输入:[绘图]一[圆]◆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AutoCAD2004 提供了六种画圆的方法,通过菜单[绘图]一[圆]即可看到。(1)用“圆心和半径”画圆。若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用此种方法画圆。具体步骤如下 1)输入命令:Circle (回车) (指定圆心 o)2)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3)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40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2)用“圆心和直径”方式画圆.若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用此种方法画圆。具体步骤 如下: 1)命令:Circle (回车) (指定圆心 o)2)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3)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10.0000&:D(选择输入圆的直径值) 4)指定圆的的直径&20.0000&:80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3)用“两点”方式画圆。若已知圆直径的两个端点,则可用此方式画圆。具体步骤 如下: 1)命令:Circle(回车)2)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2P 3)指定圆直径的第一个端点: 4)指定圆直径的第二个端点: (输入点 P1) (输入点 P2) (选择两点方式)5)系统将以点 A、B的连线为直径绘出所需的圆。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4)用“三点”方式。若想通过不在同直线上的三点画圆,即可通过这种方式执行。 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Circle 2)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3p 圆) 3)指定圆上的第一个点 4)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 5)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5)用“相切,相切,半径”方式画圆。若想画一个与屏幕上的两个现存实体(圆、圆弧、 直线等)相切的圆,即可采用此方式绘制。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Circle 2)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t (选择两个切点,一个半 径方式画圆) 3)指定对象与圆的第一个切点 4)指定对象与圆的第二个切点 5)指定圆的半径:35 (回车)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6)用“相切,相切,相切(A)”方式画圆。若想画一个与屏幕上的三个现存实体(圆 (选择一条直线,确定切点 T1) (选择另一条直线,确定切点 T2) (输入点 P1) (输入点 P2) (输入点 P3) (选择三点方式画 圆弧、直线等)相切的圆,即可采用此方式绘制。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Circle 2)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3p 3)指定圆上的第一个点:_tan 到(选取第一条直线,确定切点了 1) 4)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_tan 到(选取第二条直线,确定切点 T2) 5)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_tan 到(选取第三条直线,确定切点 T3)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三、圆弧 圆弧也是绘制图形时使用最多的基本图形之一,它在实体元素之间起着光滑的过渡作用。 AutoCAD200 提供了 11 种画圆弧的方法。命令格式: ◆ 键盘输入:Arc ◆ 菜单输入:[绘图]→[圆弧] ◆ 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1)三点画弧。若已知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弧上任一点,则可用 Arc 命令的默认方式 “三点”画圆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 (回车) (指定圆弧上的起点 P1) (指定圆弧上的第二点P2)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圆心(c)/端点(E)]: 4)指定圆弧的端点:(指定圆弧上的第三点 P3) 5)绘制结果如图)所示。(2)用“起点,圆心,端点”方式画弧,若已知圆弧的起点,中心点和终点,则可以通过 这种方式画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 (回车) (指定起点 A) (键入C后回车以选择输入中心点)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圆心(C)/端点E)]:C 4)指定圆弧的圆心:(指定圆心点 O) 5)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弦长(L)]:(指定圆弧的终点 B)注意:从几何的角度,用起点、圆心、终点方式可以在图形上形成两段圆弧,为了准确绘 图,默认情况下,系统将按逆时针方向截取所需的圆弧。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3)用“起点,圆心,角度”方式画弧。若已知圆弧的起点、圆心和圆心角的角度则可以 利用这种方式画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 (回车) (指定起点 A) (键入 C 后回车,选择输入中心点 O)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c 4)指定圆弧的圆心: (指定圆心点 O)5)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 弦长(L) ];a(键入 A 后回车,选择输入角度) 6)指定包含角:90(输入圆心角的度数)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4)用“起点,圆心,长度”方式画弧。若已知圆弧的起点、圆心和所绘圆弧的弦长,则 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画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 (回车) (指定圆弧的起点 A) (键入 C 后回车,选择输入圆心)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I 圆心(C)/端点(E)]:c 4)指定圆弧的圆心: (指定圆心点 O)5)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弦长(L)l:L (键入 L 后回车,选择输入弦长) 6)指定弦长:100 注意:在这里,所知弦的长度应小于圆弧所在圆的直径,否则,系统将给出错误提示: 默认情况下,系统同样按逆时针方向截取圆弧。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5)用“起点,端点,角度”方式画弧。若已知圆弧的起点、终点和所画圆弧的圆心角的 角度,则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画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 (回车) (指定圆弧的起点 A) (键入 E 后回车,选择端点方式)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圆心(C)/端点(E)]:E 4)指定圆弧的端点: (指定圆弧的端点 B)5)指定圆弧的圆心或[角度(A)/方向(D)/半径(R)]:A (键入 A 后回车,选择输入圆心 角的角度) 6)指定包含角:320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6)用“起点,端点,方向”方式画弧。若己知圆弧的起点、终点和所画圆弧起点的切线方 向,则可利用这种方式画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回车) (指定圆弧的起点 A) (选择输入端点)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圆心(C)/端点(E)]:E 4)指定圆弧的端点: (输入圆弧的端点 B)5)指定圆弧的圆心或 I 角度(A)方向(D)/半径(R)]:D (键入 D 后回车,选择输入切线 方向) 6)指定圆弧的起点切向: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7)用“起点,端点,半径”方式画弧。若已知圆弧的起点、终点和该段圆弧所在圆的半 径,则可利用这种方式画弧。具体步骤如下: 1)命令:Arc (回车) (指定圆弧的起点) (选择输入端点)2)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3)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圆心(C)/端点(E)):E 4)指定圆弧的端点: (输入端点)5)指定圆弧的圆心或[角度(A)/方向(D)/半径(R)]:R 6)指定圆弧的半径:30(输入半径值)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8) 用“圆心,起点,端点”方式画弧 (9) 用“圆心,起点,角度”方式画弧 (10) 用“圆心,起点,长度”方式画弧 (11) 用“连续”方式画弧 四、椭圆(键入 R 后回车,选择输入半径)椭圆也是一种常见的实体,是一种常见的圆。椭圆的圆心到圆周的距离是变化的。部分 椭圆就是椭圆弧。在 AutoCAD 中,绘制椭圆和椭圆弧的命令均为 Ellipse,只是选项不同。 命令格式: ◆键盘输入:Ellipse ◆菜单输入:[绘图]→[椭圆]◆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1.绘制椭圆 AutoCAD 2004 提供了多种绘制椭圆的方式。默认方式下,可以利用椭圆某一轴上两个端 点的位置以及另一轴的半长绘制椭圆。操作过程如下: 1)命令:Ellipse (回车) (指定轴端点 P1)2)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圆弧(A)/中心点(C)]: 3)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 P2) (输入半轴长度)4)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旋转(R)]:20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我们也可以利用椭圆某一轴上的两个端点位置以及一个转角绘制椭圆。 此时, 是将已知 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连线作为圆的直径线,该圆绕其直径旋转一定的角度后投影到绘图平面, 就形成了椭圆。操作过程如下: 1)命令:Ellipse 2)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圆弧(A)/中心点(C)]: (指定轴端点 P1)3]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 P2) 4, 4)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旋转(R)];r (键入 R 后回车,选择输入角度) 5)指定绕长轴旋转的角度;30(输入旋转角度)。 用户输入的角度的范围是;0≤a≤89.4 如果输入的旋转角度值为 0 或直接回车,则 所绘的是圆;如果输入的角度值大于 89.4 系统将给出错误提示。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利用椭圆的中心坐标,某一轴上的一个端点的位置以及另一轴的半长绘椭圆。操作过 程如下: 1)命令:Ellipse (回车) 2)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圆弧(A)冲心点(c)):c 中心点) 3)指定椭圆的中心点:(输入中心点 O) 4)指定轴的端点:(输入轴的端点 P1) 5)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旋转(R)J:20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键入 c 后回车,以选择输入椭圆的(输入半轴长度)利用椭圆的中心坐标,某一轴上的一个端点位置以及任一转角绘制椭圆。操作过程如 下 1)命令:Ellipse (回车)2)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圆弧(A)冲心点(c)]:c(键入 c 后回车,选择输入中心点) 3)指定椭圆的中心点: 4)指定轴的端点: (输入中心点 O)(输入端点 P1) (键入 R 后回车选择输入旋转角)5)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旋转(R)]:r6)指定绕长轴旋转的角度:30(输入旋转角度) 绘制结果如图所示。 3、1、7 绘制矩形 矩形是绘制平面图形时常用的简单图形,也是构成复杂图形的基本图形元素。 命令格式: ◆键盘输入:Rectangle ◆ 菜单输入:[绘图]→[矩形]◆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操作步骤: 1)输入命令:Rectangle (回车)2)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0/厚度(T)/宽度(w)]: 在上述提示中有很多选项,各选项的含义及功能说明如下: 3)指定第一个角点:该选项用于确定矩形第一个角点的位置,是系统的默认选项,当 用户指定完第一个角点之后,系统随后会提示: 4)指定另一个角点或[尺寸(D)]: AutoCAD 将利用两个对角点绘制所需的矩形。 倒角(c):该选项用于确定矩形的倒角尺寸。选择此项后 指定矩形的第一个倒角距离 4.0000&:10 指定矩形的第二个倒角距离《10.000&: 通过设定矩形每个顶点的两个倒角距离来确定倒角尺寸。 标高(E):该选项用于确定矩形的绘图标高(一般用于三维图形)。 圆角(F):该选项用于确定矩形的圆角尺寸。选择此项后,系统的提示为:指定矩 形的圆角半径&10.0000&: 厚度(T):该选项用于确定矩形的厚度。 宽度(w):该选项用于确定矩形的线宽。选择此项后, 系统的提示为;指定矩形的 线宽&0.0000&: 举例: 1)命令:Rectangle 系统的提示为: 2)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w↓ 3)指定矩形的线宽 &0.0000&:6↓4)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f↓ 5)指定矩形的圆角半径 &0.0000&:12↓6)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指定 A 点) ↓ 7)指定另一个角点或[尺寸(D)]: (指定 B 点)↓ 绘图结果如图所示 五、绘制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是指由三条以上各边长相等的线段构成的封闭实体。正多边形是绘图中经常 用到的一种简单图形。AutoCAD 2002 中,用户可以利用此命令方便地绘出所需的正多 边形。 命令格式: ◆键盘输入:Polygon ◆菜单输入:[绘图]→[正多边形]◆工具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 AutoCAD 中正多边形的画法主要有三种,现具体说明如下 1.定边法 系统要求指定正多边形的边数及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然后,系统从边的第二个端点开 始按逆时针方向画出该正多边形。 2.外接圆法 AutoCAD 要求指定该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圆心和半径。通过该外接圆,系统宋绘制所需 的正多边形 3.内切圆法 AutoCAD 要求指定正多边形内切圆的圆心和半径。通过该内切圆,系统来绘制所需要 的正多边形。§3-2平面图形编辑命令;在绘图过程中,经常需要调整图形对象的位置、形状等。AutoCAD 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编 辑命令,可以对图形进行删除、移动、复制、旋转、拉伸、镜像、倒角、圆角、修剪、阵列 等操作,还提供了利用图形对象的关键点快速移动、复制、旋转、拉伸等功能。熟练地掌握 这些编辑命令,可以使图形的编辑十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绘图的效率。 图形编辑命令的输入方法有三种: 1、 【修改】工具栏、 2、 【修改】 下拉菜单、 3、键盘输入编辑命令的英文名。 一、 选择编辑对象的方式 输入一条编辑命令之后,应选择编辑对象,系统通常会有如下提示: 选择对象: 这时光标会变成小方块形状。 可以利用下面介绍的任一种方式选择编辑对象, 被选中的 实体对象以“醒目”的方式(虚线)显示。 AutoCAD 提供了多种选择对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拾取方式 用光标拾取一个实体。这种方式只能逐个选择实体。若选取的实体具有一定的宽度,要 单击边界上的点。 2.窗口方式 用从左到右形成一个矩形窗口的方式选择实体,凡在窗口内完全被包围的实体即被选 中,因此一次可以选取多个实体。 3.交叉窗口方式 用从右到左形成一个矩形窗口的方式选择实体,凡在窗口内完全被包围的实体即被选 中,因此这种方式选取的范围更大。 以上三种方式是系统默认的选择方式。在“选择对象: ”提示下,用光标拾取一点,若选 中了一个实体,即为第一种方式,系统提示继续选择对象;若未选中对象(拾取点在屏幕的 空白处),则拾取点自动成为第二或第三种方式矩形窗口的第一个角点,系统提示“指定对 角点” 。若第二角点在第一角点的右面,则为第二种方式,矫形窗口显示为实线;否则,为 第三种方式,矩形窗口显示为虚线。 4.全选方式 在“选择对象: ”提示下键入 ALL(回车) ,选取不在已锁定或已经冻结层上的图中所有 的实体。 5.取消选择方式 在“选样对象: ”提示下,键入 Undo(回车)将取消最后一次进行的对象选择操作. 6.结束选择方式 在“选择对象: ”提示下,直接用回车响应,结束对象选择操作,进入指定的编辑操作. 二、基本编辑命令1、删除命令; 在绘图过程中,使用删除命令,可以删除错误的或不需要的图形对象。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Erase (回车) ◆菜单: 【修改】→【删除】 (2)功能。 删除选定的文体。 2、复制命令(Copy) 在绘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个或多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实体,可以先绘制一个,然后 利用复制命令进行复制,能够提高绘图效率。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Copy(回车) ◆菜单: 【修改】→ 【复制】 (2)功能。将选定的对象在新的位置上进行一次或多次复制。 (3)操作步骤。 1)一次复制的操作步骤: 2)多次复制的操作步骤: 3、移动命令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改变图形对象的位置,可以使用移动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Move(回车) ◆菜单: 【修改】→【移动】 (2)功能。将选定的对象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3)操作步骤。4、 旋转命令 在绘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圆形实体旋转一定的角度。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Rotate(回车) ◆菜单: 【修改】→【旋转】 。 (2)功能。将选定的对象绕着指定的基点旋转指定的角度。下面举例(旋转正六边形)说 明旋转对象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5、 镜象命令(Mirror) 在绘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绘制完全对称的图形实体,可以使用镜象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Mirror(回车) ◆菜单, 【修改】→【镜像]】 (2)功能。以选定的镜像线为对称轴,生成与编辑对象完全对称的镜像实体,原来的编辑对 象可以删除或保留。下面举例说明镜像对象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1)命令行:Mirror(回车) 6、阵列命令(Array)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绘制完全相同、成矩形或环形排列的一系列图形实体,可 以只绘制一个,然后使用阵列命令进行矩形或环形复制。 (1)命令格式。◆ 工具栏: ◆命令行:Array(回车) ◆ 菜单: 【修改】→【阵列】 (2)功能。对选定的对象进行矩形或环形排列的多个复制。对于环形阵列,对象可以 旋转,也可以不旋转。而对于矩形阵列,可以倾斜一定的角度。 (3)操作步骤。 环形阵列步骤: 1)输入命令;Array(回车)。此时系统弹出一个“阵列”对对话框,如图所示, 可以在该对话框中设置阵列参数。 2)设置参数。 环形阵列 点击【拾取中心点】按钮,回到绘图窗口,捕捉圆心作为阵列中心。 项目总数:6 填充角度:360 点击【选择对象】按钮,回到绘图窗口。 3)对象:(选择小菱形) 4)选择对象:(回车) 5)回到“阵列”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 (1)设置参数时,如果点击“复制时旋转项目(T)”前面的小方框,去掉“√”符号, 阵列时将不旋转对象, 。 (2)在步骤 5)可以单击【预览】按钮,预览阵列结果。 矩形阵列步骤: 1)输入命令:Array(回车)。此时,系统弹出一个“阵列”对话框,可以在该对话框中设置 阵列参数。 2)设置参数 矩形阵列 行数:2 列数:3 设置“偏移距离和方向” 点击【选择矩形】按钮,回到绘图窗口,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包围五角星的矩形 作为阵列的单位单元,回到对话框。 阵列角度:0 点击【选择对象】按钮,回到绘图窗口。 选择对象:(选择五角星) 选择对象;(回车) 回到“阵列”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 设置“偏移距离和方向”时,形成单位单元的矩形的方向决定阵列的方向;也可以 点击【拾取行偏移】和【拾取列偏移】按钮分别设置行偏移和列偏移;当然也可以直接输入 偏移值。 7、 缩放命令(Scale)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某个图形实体放大或缩小,可以使用缩放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Scale (回车) ◆菜单: 【修改】→【缩放】 (2)功能。将选定的对象按给定的基点和比例因子放大或缩小,下面举例说明缩放对 象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8、拉伸命令(Stretch)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某个图形实体在某个方向上的尺寸进行修改,但不 影响相邻部分的形状和尺寸,例如阶梯轴中间段需要加长,可以使用拉伸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Stretch(回车) ◆菜单: 【修改】→【拉伸】 (2)功能。将图形中位于移动窗口(选择对象最后一次使用的交叉窗) 内的实体或 端点移动,与其相连接的实体如直线、圆弧和多义线等将受到拉伸或压缩,以保持与图形 中未移动部分相连接。下面以阶梯轴为例说明拉伸对象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4)说明: 1)须使用至少一次窗口类方式选择对象,最好是交叉窗口方式。 2)选择对象最后一次使用的窗口作为该命令的移动窗口。 3)对 Line 或 Arc 实体,窗口内的端点移动,窗口外的端点不动。若两端点都在窗口内, 此命令等同于 Move 命令;若两端点都不在窗口内,则保持不变. 4)对 Circle 实体,圆心在窗口内时移动;否则不动。 5)对 Block、Text 等实体,插入点或基准点在窗口内时移动,否则不动. 6)对 Pline 实体,逐段作为直线或圆弧处理。 , 三、剪切编辑命令 1、圆角命令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圆弧连接,可以使用圆角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 命令行:Fillet(回车) ◆ 菜单: 【修改】→【圆角】 (2)功能。用指定的半径,对选定的两个实体(直线、圆弧或圆),或者对整条多义线 进行光滑的圆弧连接。下面举例说明圆角命令的操作步骤。 2、 倒角命令(Chamfer) 倒角与圆角意义相同,只是使用一段直线代替圆角所用的圆弧。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Chamfer(回车) ◆菜单: 【修改】→【倒角】 (2)功能。对选定的两条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直线进行倒角,也可以对整条多义线 进行倒角.下面举例说明倒角命令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4)说明:步骤 2)中各选项的含义和功能如下: 选择第一条直线:此为默认选项,提示选择要进行倒角处理的第一条直线。 距离(D):用于设置倒角的两个距离。 角度(A):用于设置倒角的一个距离和一个角度值。 多义线(P):用于对多义线进行倒角处理。 修剪(T):用于设置是否对倒角的相应边进行修剪。 方法(M):用于选择是用“距离”方式还是用“角度”方式来进 3、 修剪命令(Trim)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Trim(回车) ◆菜单: 【修改】→【修剪】 (2)功能.对选定的对象(直线、圆、圆弧等)沿事先确定的边界进行裁剪,实现 部分擦除。下面举例说明修剪命令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4)说明: 如果两者没有直接相交,则应先在步骤 4:选择 E 选项,然后将其设置为“延伸(E)’ , 再执行修剪操作。 4、 延伸命令(Extend)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Extend(回车) ◆菜单; 【修改】→【延伸】 (2)功能。将选中的对象(直线,圆弧等)延伸到指定的边界。下面举例说明延伸命 令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5、 打断命令(Break) 在绘图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某实体(直线、圆弧、圆等)部分删除或断开为两个实体可以使 用打断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 命令行;Break(回车) ◆ 菜单: 【[修改】→【打断】 (2)功能.将选中的对象(直线、圆弧、圆等)在指定的两点间的部分删除,或将一个对象切断 成两个具有同一端点的实体.下面举例说明打断命令的操作步骤. (3)操作步骤. (4)说明: 1)在步骤(3)若以 F(回车)响应,可以重选第一断点,然后再选择第二断点. 2)若对圆执行打断操作,从第一断点到第二断点按逆时针方向删除两点间的圆弧。3)若要在某点将对象断开成两个实体,可以使用工具栏: 6、拉长命令(lengthen) 在对图形编辑过程中,有时需要改变直线的长度、圆弧的弧长和圆心角,但不改变其圆心和 半径。可以使用拉长命令。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Lengthen(回车) ◆菜单; 【修改】→【拉长】 (2)功能.改变选定对象直线的长度,改变选定圆弧的弧长和圆心角,但不改变其圆心和半 径。 7、分解命令(Explode) (1)格式 ◆工具栏: ◆命令行:Explode(回车) ◆菜单: 【修改】→【分解】 (2)功能。把块分解成组成该块的各实体,把多段线分解成组成该多段线的直线或圆弧,把 一个尺寸标注分解成线段、箭头和文本,把一个图案填充分解成一个个的线条。 (3)说明。 1)此命令只能一级一级地分解实体,如块中包含多段线,则只能先把块分解,然后再使用 该命令分解多段线。 2)带有属性的块分解后,将删去其属性。 3)尺寸标注分解后,各组成实体的颜色、线型可能发生变化,但形状不变, 4)当多段线分解后,相关的宽度、切线等信息将会丢失,组成该多段线的各线段均沿其中 心线绘出。 四、线编辑命令本节学习四个命令,其工具栏如图所示。1、多段线编辑命令(Pedit) (1)命令格式。◆工具栏; ◆ 命令行:Pedit(回车) ◆菜单: 【修改】→【对象】→【多段线】 (2)功能。闭合或打开多段线,移动、增加或删除顶点,改变线宽,在任何两个顶点之 间拉直多段线,以及对整条多段线进行曲线拟合。 (3)操作步骤。 1)输入命令:Pedit(回车) 2)选择多段线或[多条(M)]:(拾取要修改的多段线:M―选择多条多段线) 3)输入选项[闭合(C)或打开(O)/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 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形生成(L)/放弃(U): ] 上述提示中,各选项的含义和功能说明如下: 闭合(c):闭合一条打开的多段线。 打开(O):打开一条闭合的多段线。 合并(J):将与当前编辑的多段线端点重合的直线、圆弧、多段线等合并到编辑对象上, 形成一条新的多段线。 宽度(w):设置整条多段线的宽度。 编辑顶点(E);进入顶点编辑状态。 拟合(F):对当前编辑的多段线进行双圆弧曲线拟合, 样条曲线(S),对当前编辑的多段线进行样条曲线拟合。 非曲线化(D) :把拟合的样条曲线或双圆弧曲线还原成折线形式。但带有圆弧的多段线 拟合后,不能利用此项操作还原成原来的样子。要想恢复到初始状态,可用“放弃 (U)”选 项. 线型生成(L):规定多段线各顶点处的画线方式。 放弃(U):取消上一次对多段线的编辑操作。 若进入顶点编辑状态,用“X”符号标记当前编辑的顶点。后续提示: [下一个(N)/上一个(P)/打断(B)/插入(I)/移动(M)/重生成(R)/拉直(S)/切向(T) /宽度(W)/退出(X)]&N&: 各子选项的含义和功能: 下一个(N):选择下一个顶点作为当前编辑顶点, 上一个(P):选择上一个顶点作为当前编辑顶点。 打断(B);将多段线在当前编辑顶点处切断, ;或删除当前编辑顶点与另一顶点之间的部分。 插入(I) :插入一个新的顶点,在连接顺序上位于当前顶点的后面,并成为新的当前顶点。 移动(M):将当前顶点移到一个新的位置。 重生成(R):重新生成图形。 拉直(S):将当前编辑顶点与另一顶点之间的部分拉直成一直线段,并删除其间的所有顶 点。 切向(T):为当前顶点指定一个切线方向,以控制曲线拟合。 宽度(w):为当前顶点与下一个顶点之间的部分设置线宽。 退出(X):退出顶点编辑状态,回到 PEDIT 命令状态。 2、样条曲线编辑命令(Splinedit) (1)功能。增加、删除、移动样条曲线的控制点和拟合数据点,改变控制点的加权因 子及样条曲线的容差,还可以打开、闭合样条曲线及调整始末端点的切线方向。 (2)格式。◆工具栏: ◆ 命令行;Splinedit(回车) ◆ 菜单: 【修改】→【对象】→【样条曲线】 (3)操作步骤. 1)输入命令:SplinEdit(回车) 2)选择样条曲线:(拾取要修改的样条曲线) 3)输入选项 [拟合数据(F)/ (U) ] 上述提示中,各选项的含义和功能说明如下: 拟合数据(F):编辑带拟合数据点的样条曲线。如果样条曲线没有拟合数据信息,将不 显示此选项。选择该选项后,系统后续提示: 输入拟合数据选项[添加(A)/闭合(C)/删除(D)/移动(M)/清理(P)/相切(T) /公差(L)/退出(X)]&退出(X&: 各子选项的含义和功能为: 闭合(c)/移动顶点(M)/精度(R)反转(E)/ 放弃 如果样条曲线没有拟合数据{ 添加(A):添加拟合数据点。指定点和下一点将以醒目的颜色显示,新添加的点位于这 两点之间。若指定最后一个点,新添加的点位于该点后面;若指定起始点,可以选择新添加 的点位于该点前面或后面。 闭合(C):闭合样条曲线。如果样条曲线已经闭合, 删除(D),删除指定的数据点。 移动(M);移动指定的数据点。 清理(P):删去拟合数据信息。 相切(T):修改始末点的切矢信息。 公差(L):改变样条曲线拟合数据容差并重画样条曲线. 退出(X):退出“拟合数据(F)”选项的操作,返回到上一级提示 闭合(C);闭合一条打开的样条曲线。 打开(O):打开一条闭合的样条曲线。 移动顶点(M):移动样条曲线的控制点,改变样条曲线的形状。 精度(R):增加控制点,调整各控制点的权值。后续提示为: 输入精度选项[添加控制点(A)/提高阶数(E)/权值(w)/退出(X)];各于选项的含义和 功能为: 添加控制点(A):增加控制点,但不改变样条曲线的形状。 提高阶数(E):对样条曲线升阶。升阶后增加了样条曲线的控制点,但不改变样条曲线 的形状。 权值(w):改变每一个控制点的权值。一个控制点的权值越大,曲线就越接近它。因此 该项操作将改变曲线形状。 退出(x):退出“精度(R)”选项的操作,并返回到上一级提示。 反转(E):使样条曲线控制点的顺序反转。 放弃(u),取消上一次对样条曲线的编辑操作。 3、编辑对象的特性命令(properties) (1)命令格式◆工具栏: ◆命令行:Modify (回车)。 ◆ 菜单:[修改]→[特性] (2)功能。编辑修改对象的图层、颜色、线型形状大小及尺寸特性等特性,功能十分强 (3)说明。输入该命令后.系统打开“特性”对话框,如图所示。在该对话框中,选中 要修改的对象特性.在其后面的文本框中直接输入改变后的值即可。对于颜色、线型、图层 等特性,选择后会出现相应的下拉列表框,从中可以设置对象的特性。4、 夹点功能编辑 通过夹点,可以使用定点设备将多个最通用的编辑命令和对象选择结合在一起,以便 更快地编辑。当夹点打开时,在编辑前选择所需的对象,AutoCAD 将用夹点标记选定对象 上的控制点,然后对对象进行复制、移动、拉伸、旋转、缩放等操作. 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夹点操作时,对象上特征点的位置和数量都不相同。 使用夹点进行编辑首先要选择作为基点的夹点,这个被选定的夹点称为基夹点。然后 选择,一种夹点编辑模式:镜像、移动、旋转、拉伸或缩放。可以按 Space(空格键)或 Enter (回车键) ,或者通过键盘快捷键“MI”“MO”“RO”、 、 、 “ST”“SC’‘循环选取这些模式。 、 在选择夹点时,在绘图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也可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一种夹点模式或 当前模式下可用的任意选项。 若要将多个夹点作为基夹点,并且保持选定夹点之间的几何图形完好如初,需在选择 夹点时按住 Shift 健;要从显示夹点的选择集中删除特定对象,在选择对象时按住 Shift 键, 从选择集中删除的对象不再被亮显, 但它们的夹点仍保持活动状态; 要退出夹点模式并返回 命令提示,输入 X(退出)或按 ESC 键. 编辑图形对象的典型过程是建立一个选择集并使用如移动或复制等编辑命令来完成。 夹点 提供了编辑对象的另一种方式。使用夹点,图形对象可以直观地拉伸、移动、旋转、比例缩 放和镜像等。 何谓夹点:在命令行中没有输入任何命令时,单击图形对象,该图形对象会出现若干特征 点,此为夹点。 将鼠标指向任一夹点单击,将此夹点选中,然后直接拖动它进行操作或单击鼠标右键,如 图,也可进行各种编辑操作。 5 主谓编辑 在编辑过程中,一般是选择编辑命令,再选择编辑对象;若先选择编辑对象,再选择编辑命 令就叫做主谓编辑。§3-3、平面图形的绘制;一、基本绘图流程 1.设置图幅尺寸、单位制和比例;应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的规定。 2.设置必需的图层、线型、线型颜色和线型比例; 3.绘图和修改; 4.编辑图形、标注尺寸; 5.输出、存储并退出。 二、作图演示 例:绘制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 一、调用样板图 根据该图形的大小,选择 A4 样板图。调用方法为: 利用“新建”命令在“创建新图形”对话框选择“使用样板” ,在“选择样板”列表框中找 到“A4 样板图.dwt”并双击它即可。 二、绘制图形1.打开中心线所在第三层,用直线和画圆命令绘制所有的中心线。如下图; 2.打开粗实线所在的第一层。 (1)用画圆命令绘制Φ10、Φ20、R6、R13 和 R72 圆。注意利用对象捕捉功能确定圆 心位置。 (2)用画圆命令,以Φ20 圆的圆心为圆心,以 56(72-16)和 60(72-12)为半径画圆, 分别确定 R16 和 R12 圆弧的圆心位置。 (3)用画圆命令画 R12、R16 圆。 (4)用直线命令画 750 切线。起点捕捉 R13 圆切点,终点输入@40&-750。 (5)用直线命令画 450 切线。起点捕捉 R16 圆切点,终点输入@40&2250。 完成上述操作后,得到如下图所示图形。3.画其它线段 (1)用偏移命令画腰形孔。 (2)用圆角命令,设 R=8,连接两直线。 (3)用直线命令画 R13 和 R12 的公切线。 (4)用修剪命令、删除命令、打断命令对图形进行整理。4.将虚线置换到相应的层上。选取要置换为虚线的腰形轮廓线,在图层下拉列表中选第 4 层(虚线层) ,此时选中的轮廓线将显示为虚线,再双击 Esc 键退出。 完成上述操作后,得到如上图所示的图形。第四章一、本章重点 1.掌握正投影法投影特性。 2.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点。 3.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做法。 4.明确视图中图线及线框的含义。基本体的三视图5.学会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按照作图步骤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二、本章难点 1.换面法作图。 2.截交线、相贯线的作图 3、视图中图线及线框的含义 三、本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学会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按照作图步骤绘制物体 的三视图,能正确的画出截交线、相贯线,并按要求标注尺寸。 四、授课内容§4-1一、投影法简介 1.投影的形成原理。 投影概念正投影的基本知识用光线照射物体,在预设的面上绘制出被投射物体图形的方法,叫做投影法。光线叫做投射线,所投射的 面叫做投影面,投影面上等到的物体图形叫做该物体的投影。2.投影法种类 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都从投影中心出发,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图形的方法叫做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若将投射中心移至无穷远处,则所有的投射线就相互平行。用相互平行的投射线,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图 形的方法叫做平行投影法。在平行投影法中,根据投影面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又分为两种: 斜投影 正投影 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 投射线平行于投影面正投影法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结构,而且度量性好,因而在工程上广泛应用。但它的缺点是立体感 差,一般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才能把物体的形状表达清楚。机械图形主要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所 以正投影法是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课程中,除有特别说明外,我们提到的投影均指正投影 3.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以直线、平面相对于投影面位置的不同,讲明实形性、积聚性和类似性三大主要 特性。§4-1一、物体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1、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及画法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一空间投影体系,即正面 V、水平面 H、侧面 W,把物体放在空间的某一 位置固定不动,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上对物体进行投影,在 V 面上得到的投影叫做主视图,在 H 面上得到的 投影叫俯视图,在 W 面上得到的投影叫左视图。为了在同一张图纸上画出物体的三个视图,国家标准规定 了其展开方法:V 面不动,H 面绕 OX 轴向下旋转 90°与 V 面重合,W 面绕 OZ 轴向后旋转 90°与 V 面重 合,这样,便把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平在同一张图纸上了。三视图的配置为:以主视图为基准,俯视 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2、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每个视图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左视图反映宽度和高度;俯视图反 映长度和宽度。按照三视图的配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长对正,高齐平,宽一致。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在画图、看图时都须严格遵守的。二、视图中图纸及线框的含义在绘制物体的三视图时,物体表面上的线、面与视图中的轮廓线、线框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视图中每一条轮廓线的含义 物体表面上交线的投影;物体上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或曲面的投影;面立体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2、视图中每一封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每一个封闭线框都表示物体上的一个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 视图中图线及线框的含义是画图、看图的依据,并可根据其含义对视图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3.物体的空间方位 物体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位置关系,每个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四个方位。主视图反映物 体的上、下、左、右,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前、后,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根据以上 位置关系,可以在各视图上分析出物体各部分的空间位置,以便增强对物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三、三视图的画图步骤根据物体或立体图画三视图时, 应把物体摆平放正, 选择形体主要特征明显的方向作为主视 图的投影方向,一般画图步骤如下:1、用点画线和细实线画出各视图的作图基准线。 2、用细实线、虚线,按照物体的构成,先大后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画 出物体三视图的底图。 3、底图画完后,需经过检查,没有错误后并清理图面,再按图线要求描深。图线的描深顺序为:先曲线, 后直线;水平线应自上而下,依次描深,垂线应自左向右依次描深。按照这种顺序描深,可以保证曲线与 直线的正确连接,提高描深速度,保证图面的清洁。§4-3、 点、线、面的投影一、点的投影 1、点在两个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如图 点在两面体系中的投影投影特性: (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连线垂直 OX 轴,即 a’a⊥OX; (2)点的正面投影到 OX 轴的距离,反映该点到 H 面的距离,点的水平投影到 OX 轴的距离,反映该点 到 V 面的距离,即 a’ax=Aa, aax=Aa’。 2、点在三个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点在两面投影体系已能确定该点的空间位置,但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些形体,有时需要在两投影面体系基 础上,再增加一个与 H 面及 V 面垂直的侧立的投影面 W 面,形成三面投影体系。如下图。点在三面体系中的投影 投影特性: (1)a’a⊥OX, a’a”⊥OZ, aayH⊥OYH, a”ayW⊥OYW (2)a’ax=Aa, aax=Aa’。 a’aZ=Aa” 3、点的投影与坐标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可以确定点在空间位置,点在空间的位置也可以由直角坐标值来确定。 点的正面投影由点的 X、Z 坐标决定,点的水平投影由点的 X、Y 坐标决定,点的侧面投影由点的 Y、Z 坐标决定。 、 、 例题 1 已知点 A(20,15,10) B(30,10,0) C(15,0,0)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 分析:由于 ZB=0,所以 B 点在 H 面上,YC=0,ZC=0,则点 C 在 X 轴上。 在 OX 轴上量取 oax=20; 过 ax 作 aa’⊥OX 轴,并使 aax=15, a’aZ=10; 过 a’作 aa”⊥OZ 轴,并使 a”aZ= aax, a, a’,a”即为所求 A 点的三面投影。 根据点的坐标求点的投影 作 B 点的投影: 在 OX 轴上量取 obX=30; 过 bX 作 bb’⊥OX 轴,并使 b’bX=0, bbX=10,由于 ZB=0,b’,bX 重合。即 b’在 X 轴上; 因为 ZB=0,b’在 OYW 轴上,在该轴上量取 Obyw=10,得 b”,则 b、b’ 、b”即为所求 B 点的三面投影。 作 C 点的投影: 在 OX 轴上量取 OCX=15; 由于 Yc=0,Zc=0,c、c’都在 OX 轴上,与 c 重合,c”与原点 O 重合。4、两点的相对位置空间点的相对位置,可以利用两点在同面投影的坐标来判断,其中左右由 X 坐标差判别,上下由 Z 坐标差 判别,前后由 Y 坐标差判别。如图。两点间的相对位置Za&ZbA 点在 B 点上方,Ya&YbA 点在 B 点的前方,Xa&XbA 点在 B 点的左方。A 点在 B 点的左前上方。 5、重影点 当空间两点位于垂直于某个投影面的同一投影线上时,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称为重影点。 二、 直线的投影 1、直线的投影 直线可以由线上的两点确定,所以直线的投影就是点的投影,然后将点的同面投影连接,即为直线的投影, 如图。直线的三面投影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1)投影面平行线 直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时,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正平线――平行于 V 面倾斜于 H、W 面; 水平线――平行于 H 面倾斜于 V、W 面; 侧平线――平行于 W 面倾斜于 H、V 面。 投影面平行线特性: 平行于那个投影面,在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该直线的实长,而且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也反映了该直 线对另两个投影面的夹角,而另外两个投影都是类似形,比实长要短。 (2)投影面垂直线 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行时,称为投影面垂直线。 正垂线――垂直于 V 面平行于 H、W 面; 铅垂线――垂直于 H 面平行于 V、W 面; 侧垂线――垂直于 W 面平行于 V、H 面。 投影面垂直线特性: 垂直于那个投影面,在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个点,而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投影轴且反 映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称为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不反映实长,而且于投影轴的夹角也不反映空间直线对投影面的夹 角。3、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夹角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即不反映实长又不反映对投影面的真实倾斜角度。要求得实长和夹角,我们利用直角 三角形法求得。如图所示。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夹角4、直线上点的投影 如果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个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并将直线的各个投影分割成和空间相同的比 例。直线上的点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1)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空间平行,投影面上的投影也相互平行。 (2)两直线相交两直线相交 空间两直线相交,交点 K 是两直线的共有点,K 点的投影,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3)两直线交叉两直线交叉空间两直线不平行又不相交时称为交叉。交叉两直线的同面投影可能相交,但它们各个投影的交点不符合 点的投影规律。6、两直线垂直相交空间两直线垂直相交,其中有一直线平行于某投影面时,则两直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垂直相交 两直线的投影证明:因为 AB⊥BC,AB⊥Bb,所以 AB 必垂直于 BC 和 Bb 决定的平面 Q 及 Q 面上过垂足 B 的任 何一直线(BC1、BC2……)因 AB∥ab 故 ab 也必垂直于 Q 面过垂足 b 的任一直线,即 ab⊥bc。 例题:如图,已知点 C 及直线 AB 的两面投影,试过 C 点作直线 AB 的垂线 CD,D 为垂足,并求 CD 的实长。求点到直线的垂足及距离 分析:因为 ab∥OX,所以 AB 是正平线,又因 CD 与 AB 垂直相交,D 为交点,则 a’b’⊥ c’d’,由 d’ 可在 ab 上求得 d。利用直价三角形法可求得 CD 的实长。 作法:1)c’作 c’d’⊥a’b’得交点 d’;2)由 d’引投影连线与 ab 交得 3)连 c 和 d,则 c’d’、cd 即为垂线 CD 的两面投影; 4)用直角三角形法求得 C 与直线 AB 之间的真实距离 CD。三、 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表示法 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 用几何 元素表示平面用迹线表示平面用迹线表示平面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1)投影面平行面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 正平面――平行于 V 面而垂直于 H、W 面; 水平面――平行于 H 面而垂直于 V、W 面; 侧平面――平行于 W 面而垂直于 H、V 面。 投影面平行面特性: 平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其余的投影都是平行于投影轴的直线; (2)投影面垂直面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对另外两投影面倾斜的平面。 正垂面――垂直 V 面而倾斜于 H、W 面; 铅垂面――垂直 H 面而倾斜于 V、W 面; 侧垂面――垂直 W 面而倾斜于 V、H 面。 投影面垂直面特性: 平面在所垂直的投影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该直线于投影轴的夹角,就是该平面对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真 实倾角,而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该平面的类似形。 (3)一般位置平面 平面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 平面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分析可得出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积聚性; ◆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实形性; ◆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类似图形――类似性。3、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1)平面上的直线 1)直线通过平面上的已知两点,则该直线在该平面上。 2)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一已知点,且又平行于平面上的一已知直线,则该直线在该平面上。 (2)平面上的点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如果点在平面上的一已知直线上,则该点必在平面上,因此在平面上找点时, 必须先要在平面上取含该点的辅助直线,然后在所作辅助直线上求点。 (3)平面上的投影面的平行线 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既有投影面平行线具有的特性,又要满足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 例题:已知三角形 ABC 的两面投影,在三角形 ABC 平面上取一点 K,使 K 点在 A 点之下 15mm,在A 点之前 13mm,试求 K 点的两面投影。 (如下图)平面上取点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 K 点在 A 点之下 15mm,之前 13mm,我们可以利用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作辅 助线求得。K 点在 A 点之下 15mm,可利用平面上的水平线,K 点在 A 点之前 13mm,可利用平面上的 正平线,K 点必在两直线的交点上。 作法:1)从 a’向下量取 15mm,作一平行于 OX 轴的直线,与 a’b’交于 m’,与 a’c’交于 n’;2)求水平线 MN 的水平投影 m、n; 3)从 a 向前量取 13mm,作一平行于 OX 轴的直线,与 ab 交于 g,与 ac 交于 h,则 mn 与 gh 的 交点即为 k; 4)由 g、h 求 g’、h’,则 g’h’与 m’n’交于 k’,k’即为所求。§4-4 基本体体的投影平面立体的投影 一、棱柱 1、棱柱的投影 如下图,是一六棱柱,它是由上下两正六边和六个矩形的侧面所围成。对各投影进行分析。 作投影图时,先画出中心线对称线,再画出六棱柱的水平投影正六边形,最后按投影规律作出其它投影。 正六棱柱的投影及表面上取点 2.棱柱表面上取点 1)棱柱表面都处于特殊位置,其表面上的点可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得; 2)求解时,注意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的 Y 值要相等; 3)点的可见性的判断,面可见,点则可见,反之不可见。 二、棱锥 1.棱锥的投影正三棱锥 的投影1)分析三棱锥各平面的投影; 2)作三棱锥的三面投影。 2.棱锥表面上的点 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可在平面上作辅助线进行求解,如下图。棱锥表面 上取点曲面立体的投影 三、圆柱 1.圆柱面的形成 有一母线绕与它平行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柱体的投影对圆柱体的各个投影进行分析。 3.圆柱表面上的点 在圆柱表面上有两点 M 和 N,已知 M 的正面投影 m’,N 点的侧面投影(n”) ,求作 M 和 N 的另外两个投 影。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取点 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在投影面为圆的投影中,其表面上点的投影都在该圆上。注意:Y 值要相等。 四、圆锥 1.圆锥面的形成 有一母线绕和它相交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锥的投影 对圆锥的投影进行分析,如图 圆锥的投影 3.圆锥表面上的点 圆锥的三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因而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就不能直接求得,要采用辅助素线和辅助圆法。 (1)辅助素线法,如图(b) 。 圆锥表面上取点(2)辅助圆法:如上图(c) 。注意在画圆时,半径是从中心线到轮廓素线,而不是从中心线到点。 五、球 1.球的形成 球面可看成是以一圆为母线,以其直径为轴线旋转而成。 2.球的投影 圆球的投影是与圆球直径相同的三个圆,这三个圆分别是三个不同方向球的轮廓的素线圆投影,不能认为 是球面上同一圆的三个投影。对投影图进行分析。圆球的投影3.圆球表面上点的投影 圆球表面上点的投影,要作辅助圆,圆的半径是从中心线到轮廓线,作图时要注意。 圆球表面上取点六、圆环 1.圆环的形成 圆环可看成是以圆为母线,绕与它在同一平面上的轴线旋转而形成的。 2.圆环的投影 (1)对圆环的投影进行分析; (2)如何画圆环的投影图。 3.圆环表面上的点圆环表面上取点 利用辅助圆求点的投影。§4-5 平面与立体相交一、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所得的交线是由直线组成的封闭大多边形,该多边形的边就是平面立体表面与截平 面的交线,其顶点是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 如图,是一三棱锥被一正垂面截切,求截交线。三棱锥的截交线 求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关键是找到平面与立体棱线的共有点(平面与立体的交点) ,然后将各点连接即为所 求。 二、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 1.平面与圆柱表面相交 平面与圆柱表面相交,有三种情况. 例题 求圆柱被一正垂面截切后的截交线。如图。圆柱被斜截后的截交线1)分析 2)作图:利用表面取点的方法,作出一系列的点,再将这些点的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就所求的截交线。 2.平面与圆锥相交 平面与圆锥相交的截交线,根据截平面与圆锥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有五种情况。 例题:求作正平面截切圆锥的截交线。圆锥的截交线 1)分析:正平面截切,截交线是双曲线。 2)作图:a)求最高点 A; b)最低点 D、E; c)利用素线法求一般点; d )在正面投影上光滑连接各点。 平面与圆球相交 平面与圆球相交,无论平面与圆球的相对位置如何,截交线均为圆。 例题 求作用正垂面 P 截切圆球的截交线,如图所示。正垂面截切圆球的截交线分析:圆球被正垂面截切,截交线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均为椭圆。 作图:1)求最高点 A 和最低点 B; 2)在 A、B 中间作一水平面 Q 她与球交于 C、D 两点; 3)在截交线圆与球面上下分界圆处,定出 G、H; 4)利用辅助圆法求一般点; 5)依此光滑连接各点的同面钭影。 三、综合举例 例题:求顶尖的截交线,如图。顶尖截交线 分析:顶尖头部是由同轴的圆柱和圆锥组成,被一水平面和一侧平面截切,所求截交线正面和侧面都有积 聚性,主要是求水平投影。 作图:1)截交线的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侧面投影,侧平面反映实形,水平面是直线; 2)由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和正面投影画水平投影; 3)将所求各点光滑连接。§4-6 曲面体与曲面体相交两曲面立体相交,其交线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线,该线也叫相贯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点。 一、表面取点法 两个回转体相交,如果其中一个回转体的轴线是垂直投影面的圆柱,则圆柱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 圆,而相贯线的投影也就重合在该圆上。利用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相贯的其它投影。 例题:已知两圆柱的三面投影,求作它们的相贯线,如图。两圆柱正交 分析: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一轴线垂直于 H 面,一轴线垂直于 W 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就是有积聚性 的圆,侧面投影,是一段两圆柱重合的圆弧,因此只求正面的投影。 作图:1)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 2)求一般点,定出水平投影面的点,再找出侧面投影上对应的点,根据正面和侧面的点找出正面投影 的点; 3)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 例题:求作轴线不相交,直径不相等的两圆柱的相贯线,如图。 轴线不相交的两圆柱相贯线分析:同前一题相同,水平面和侧面都有积聚性,圆和圆弧就是相贯线,只求正面投影。 作图:1)求特殊点,最高最低和最前最后四个点;以及最左最右的两个点; 2)求一般点; 3)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二、辅助平面法 利用辅助平面同时截切相贯的两曲面立体,可找出两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交点,该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 这些点既是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又是辅助平面上的点,因此,辅助平面法就是利用三面共点原理。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时,选辅助平面的原则是使辅助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投影为最简单,如直线 或圆。 例题:求轴线相互垂直的圆锥和圆柱的相贯线,如图。圆锥与圆柱的相贯线 分析:轴线垂直相交,具有前后对称平面,因此,相贯线是一前后对称的闭合空间曲线,并且前后两部分 的正面投影重合,相贯线的侧面投影重合在圆柱具有积聚性的投影圆上,要求的是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正 面投影。 作图:1)求特殊点,最高点和最低点 A、C 和最前点和最后点 B、D; 2)求一般点作辅助平面 Q1V、Q2V、Q3V、 ,可求出一般点 E、F、G、H; 3)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接各点。 例题:求作圆台与半圆球的相贯线,如图。圆台与半圆球的相贯线分析:圆台的轴线不通过圆球的球心,圆台和球有公共的前后对称面,因此,相贯线是前后对称的闭合空 间曲线,正面投影重合,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都是对称的曲线。三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 三个投影都必须画出。 作图:1)求特殊点,正面投影中,圆台与半圆球两曲面体轮廓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2)求一般点作辅助水平面 QV,与圆台表面和圆球表面的交线都为水平圆,求出水平投影的点,再求 正面投影,最后求侧面投影,作一系列的辅助平面可求一系列的点; 3)分别依此光滑连接同面投影的各个点,即为所求相贯线。 三、辅助球面法 辅助球面发的条件:两回转体的轴线相交,且平行于某个投影面。 四、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1)当回转体与球体相交且球心在回转体轴线上时,相贯线为垂直于轴线的圆。如下图。回转体与球相贯 (2)当回转体轴线相交,并公切于一个圆球时,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圆,如图。相贯线为平 面曲线(3)当轴线平行的两圆柱体相交时,相贯线为两条直线。如下左图。 (4)当两圆锥共顶相交时,相贯线为直线,如下右图。相贯线为平行二直线1.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各种因素相贯线为相交二直线五、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各因素及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相贯线的形状与回转体表面形状、两回转体的相对位置以及回转体的尺寸大小等因素有关。2.相贯线的近 似画法 如图,两圆柱的直径相差较大时,相贯线可以用圆弧代替非圆曲线。 用圆弧代替相贯线六、组合相贯线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立体相交,其表面将产生几段相贯线,这就是组合相贯线。 绘制组合相贯线时,必须进行形体分析和相贯线分析,搞清楚由哪些形体组成?哪些表面有相交关系?哪 些地方应该有交线存在以及是什么类型的交线?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主动地进行作图。§4-7 立体的尺寸标注任何立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视图上标注立体的尺寸时,应将其三个方向的尺寸标注齐 全,但每一尺寸在图上只应注一次。 一、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平面立体一般要标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回转体一般要标注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的尺寸,有时加 上尺寸符号(直径符号“Φ”及表示球的直径符号“SR”)后,视图的数目便可减少,如圆柱、圆锥、圆球、圆环、 圆台等回转体,只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制图中心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