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bet比表面积数据分析分析

当前位置:
&BET 比表面积及吸附-脱附曲线分析 求助
BET 比表面积及吸附-脱附曲线分析 求助
作者 一直都有阳光
求助,在测比表面积的时候,为什么吸附等温线中间一段斜率为负?为什么吸附和脱附曲线出现了交叉,脱附等温线在吸附线的下方?请问大家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是属于哪种类型吸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会有哪些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详情请见附图
无标题.png
仪器漏气或者样品质量太少误差太大
吸附脱附曲线都没有闭合,可能是仪器漏气吧,重新测吧
个人一些经验,可能不对,不过可以参考一下:
1、真空加热脱气环节可能没有做好,我建议在不影响你样品化学性质的前提下尽可能用高的温度脱气,脱气时间可以长一点如12h左右。
2、从你的吸附曲线来看,出现了接近0甚至负值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你的样品质量太少接近了仪器的测试下限而导致出现了错误的等温吸脱附曲线图。
3、可能是仪器问题,建议可以再重新测一次看看效果如何,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当前位置:
&求助!!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 分析
求助!!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 分析
作者 chengyuan
本人做了比表面积测试,但是不知道该取那个数据 ,一般取多点还是吸附,脱附啊?孔容积、孔径取哪个啊?单点还是BJH? 还有孔径是指孔半径还是孔直径啊
多点BET比表面积:-------409.302 m2/g& && && && && && && && && &&&
     BJH吸附累积比表面积: ------35.131 m2/g& && && && && && && && && &
     BJH脱附累积比表面积: -----43.000 m2/g& && && && && && && && && &
                                              
     单点总孔容积(r=1730.5 A,P/Po=0.994444):0.256419& && && && && &
          BJH吸附累积总孔容积: 0.071467 cc/g& && && && && && && && &&&
          BJH脱附累积总孔容积: 0.067739 cc/g& && && && && && && && &&&
          单点吸附微孔容积(r&10 &A)0.199453 cc/g& && && && && && && && &
                                            
          单点平均孔半径(以BET比表面积): 12.5 A& && && && && && &&&
          BJH吸附平均孔半径: ---40.7 A& && && && && && && && && && && &
          BJH脱附平均孔半径: ----31.5 A& && && && && && && && && && &
          BJH吸附最可几孔径: ----11.8A& && && && && && && && && &&&
          BJH脱附最可几孔径: ------------19.5 A
取多点的BET,应该是直径吧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地狱血幽灵 at
取多点的BET,应该是直径吧 那孔容和孔径取哪个啊 我做的是介孔
取平均的吧,
多点BET比表面积:-------409.302 m2/g& && && && && && && && && &&&
     BJH吸附累积比表面积: ------35.131 m2/g& && && &
应该是一个微孔-介孔复合材料, 介孔的量不太多!
可以把孔径分布图画出来,结果就很清楚了,
比表面积取多点BET数据;孔结构(包括孔容、孔径分布和平均孔径)参考BJH脱附数据。
比表面积取多点BET数据;孔结构(包括孔容、孔径分布和平均孔径)参考多点BJH脱附数据。
所有数据都取吸附,吸附更能真是反应其物性。脱附有假峰,且脱附数据点少,且测试范围窄(无法测试微孔)。
孔容积:单点总孔容积就是你所要的总孔孔容
孔径:平均孔径参考意义不大,你用最可几孔径,它表示孔最集中的孔径范围
孔径一般都是指直径。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当前位置:
&【求助】N2吸附所测比表面积比CO2的大?
【求助】N2吸附所测比表面积比CO2的大?
N2吸附法所测得到的比表面积数据是CO2的3倍多,这是怎么回事啊?
请高人解答
都是你做一台吸附仪上的实验?
气体本身性质的问题吗?好像氮气的比较传统。你先通二氧化碳,然后再用氮气处理,如果氮气仍然吸附,就能说明问题了
这与被测量的样品的性质有关,氮气和二氧化碳自身的性质本来就不一样,吸附的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吧
CO2分子打一些,一些较小的孔进不去,而中小孔是比表明的主要贡献者
这与氮气和二氧化碳自身的性质(如分子大小)、与被测物的相互作用大小等有关
这很正常啊,氮气一般用来测小孔,二氧化碳则主要用来测打孔的
分子大小与性质不一样啊,N2属于中性气体,大部分吸附属于物理吸附,而且分子相对CO2要小,迁移到孔内要方便些,吸附几率上来说要小很多。CO2往往是用来测碱性位点的,与CO2作用的位点很多,就沸石分子筛来说可以是表面氧化物,可以是四面体上的氧也可以是羟基,而且分子较大,不过就大部分中微孔分子筛来说,N2能进的CO2一般也能进,但CO2存在一个取向问题,其分子是典型的直线型,横着进去几率要小,加上其吸附需较强的作用力,所以测出的表面积CO2要小很多,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当前位置:
&【求助】TiO2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测试
【求助】TiO2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测试
请问上海哪里有测TiO2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性能(如降解亚甲基蓝等)的地吗?麻烦知道的告诉俺一声,谢了。
比表面积需要到有仪器的地方
光催化自己在实验室测
比表还是用BET法吧,这个好像在高校较少。看看上海氯碱厂有没有。
光降解的实验室可以搞定的哦,
BET测比表面积吧,这个应该比较多,光催化测试自己做一套吧,北京畅拓有现成的仪器卖。
谢谢上面几位,多谢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表面积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