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 怎样知道考研专业课资料考啥

导师亲口告诉你,考研专业课究竟要怎样才能拿高分?
考研专业课只考一门的同学,负担会相对较轻,但考两门专业课的同学,负担那可就重多了。要学的知识那么多,最后还不能入导师的眼?所以,没有点应试技巧怎么行呢?投导师所好(导师评分习惯),可以帮助你获得高分哦。
应试技巧一
在专业课考试中,对基础理论的考查是最基本的,每道题都会有一小题需要你做名词的解释,这时候你的答案应该全面而准确。
全面,是指能够完整地回答出所有的考查要点,在每一点上都要分析透彻,令人信服,严谨有深度。
准确,是指已经通过检验并成为标准答案的,要没有错误的完整表达出来,用标准、规范的用语进行语言表述。
高分技巧:答案中涉及到一些细小的知识点比如年代、人名、出处,最好知道几个就写几个,因为题型很明显考的就是记忆,这时候就能很好的显示你扎实的专业功底,如果书上已成标准的知识点最好不要自己发挥。导师看着会很不舒服,会显得你很不专业。
应试技巧二
重视逻辑 要点鲜明
逻辑性强,是指答题要点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比如论述题,要分序列号答题,有条理、分层次。首句要有核心观点,然后根据知识点适度展开。解答论述题时很多同学的答案都是杂糅在一起,导师看起来真的心累,因为他还要帮你拎出你的本段要旨,他也辛苦,最后你也只能得个辛苦分。
简答一般不须展开,最重要的要答得全面,这种题型绝对是踩点给分。因为原则上,阅卷时按点给分,有点有分,没点没分。 条目要清晰,要点要准确,围绕要点所作的解说,可以相对自由和随意一些。
高分技巧:
论述题题目分值较高,在答完基础要素之后,就要靠同学们的临场发挥能力了,对问题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科学分析,导师可以从中看到你的思考逻辑,再加上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能让导师眼前一亮,分数就会更高。
考试中答案都千篇一律,要求学生有独立观点是比较的难的,建议同学们平时还是要多阅读些课外书籍,或者在复习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多总结、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应试技巧三
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
专业课考试目标之一是考查同学们在专业领域中进行学术研究的潜力,如果遇到案例题就很能考查同学的专业素养了,但是同学们也不用怕。注意以下两点:
1.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脱离材料的答案不会是好答案,懂得从原文中找答案来答题目是很重要的,当然,答案还需要经过加工或者摘取题干,或重新组织,举例子与所持论点相结合,才能让导师信服。
2.加上辅助说明,丰富内容
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切入,并且条理清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遇到不熟悉的材料时,施展不开,不要慌,沉着冷静,回想自己看过的材料有没有类似的,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文字通顺,也是不会失分的。如果没能力,就要尽量别暴露功底。
高分技巧:研究生入学考试和以往的考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为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更看重你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考试评分灵活性也会较大。只要你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导师是非常乐于看到这样的一份答卷的。
应试技巧四
卷面整洁 字迹清晰
卷面整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哪一场考试,卷面整洁、字迹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研究生入学考试也不例外。
同学们购买专业课考试样题时,要仔细研读里面的题目,整理出“完美答案”。购买某学校的专业课材料,要着重看下平时该校参考答案的样式,因为这是最接近导师阅卷习惯的材料。可以说,出题人已经把阅卷答案示范给我们看了。
有些同学看到真题里问题怎么问得这么简单,千万不要被题目字数所迷惑,问题问的是什么要看清楚,看到参考答案写得简单,字数少之类要注意阅卷是按点给分的,而不是看你写了多少个字。如果不清楚可以参加2018考研专业课突破班,答分要点一一掌握。偷偷告诉你,竞争对手已经在学答题技巧了!
Attention:现在使用本公众平台优惠码,即可享受资料8折的优惠哦!详情点击菜单栏「老手学」&「资料8折」查看。
2018考研专业课突破班
1.重难点击破、易考点讲解:针对考研学子考前冲刺突破而制定
2.模考讲评、考点预测:考前一对一特训,专业个性化提分
3.全程答疑:保证学习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4.专业课零基础突破,精益求精
选择&努力!专业课交给我们,足够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送给学生 | 考研专业课复试:你想知道的在这里
专业课是考研复试的重头戏。
复试的笔试环节,主要就是考查专业课;复试的综合面试环节,专业知识仍然是重点。所以,抓紧准备专业课的复试,十分必要。
当然,专业课的学习备考,在初试时大家都经历了,但还是要弄清楚专业课复试与专业课初试的异同。
第一,复试专业课与初试专业课大相径庭。
初试有专业课的考试,复试也有,二者虽有交集,但却有着巨大差异。一般而言,初试的专业课更侧重专业基础课,而复试的专业课才真的是“专业”课。比如,应用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初试专业科目一般是西方经济学。当然,部分高校会在初试中加入一些专业试题——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初试题目可能会包含一定分值的国际贸易相关试题。但,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一定是占据大部分分值。而在复试的专业课考试中,相关“专业”题目才是主角。
在面试中,面试导师同样会把提问重点放在“专业”问题上。我复试面试的时候,不是老师提问,而是我们自己抽取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写在一张张纸上的面试题目,然后自己把题目读出来,自己再来回答。我记得当时我抽到的题目真是“专业”啊——我看到题目读完题目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一位面试的老师说,这个题目太难了,你肯定回答不好,你再抽一次,换个题目。后来,其他老师说,算了,抽都抽了,你就看着回答吧。然后,我就只能“看着”回答了——我当时就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因为题目太“专业”了,专业课的备考中完全没有遇到,我完全不懂。
第二,复试专业课的题目会更加灵活。
初试专业课笔试的题目和复试一样,都是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但是,初试专业课笔试的题目相对“死板”——侧重考察指定科目的相关重要知识点。复试专业课笔试的题目呢,则相对灵活——既可以考察指定复试科目的有关知识点,还可以结合与专业课知识相关的最新的热点事件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面。这样两次笔试的考察侧重点不同,也充分发挥了两次笔试的作用。
至于面试环节,面试导师们对专业知识的问题,几乎都是从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来提问的。这样的提问就更加灵活了。其实我面试时抽到的那个“很难”的题目就是某位老师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问题。
那么,应该怎么准备专业课的复试呢?
我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要拿出备战初试的劲头系统复习专业课。备考初试,我们注意力相对集中,复习也比较系统。但现在这个“空档期”,很多同学对专业课复习不够重视,或者碎片化复习,不成体系。这是很致命的。特别是有些跨专业考研的朋友,虽然专业课取得了不错的分数,但复试专业课笔试却极有可能暴露出自己的专业知识短板。我记得我们学校某专业有一年就遇到过一个这样的考生——初试分数较高,但专业课的复试笔试成绩竟然只有30多分,让人大跌眼镜。
所以,一定要拿出初试备考的劲头来准备复试的专业课。不过,我知道,现在还能够拿出备战初试的劲头的人不多了。其实,这也意味着,你有很大机会超越大多数人,或者,被人超越。
第二,书本知识要弄懂,书外知识更要关心。复试笔试的题目更灵活,这种灵活一定来自书本以外。面试阶段老师们的提问更是五花八门。所以,一定要关心时事,关心国内外大事。并且,要能够从所学所报考的专业知识的角度去分析解读这些事件现象。比如,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其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不平衡发展表现在哪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就是其中之一。那我们报考金融专业的同学就要注意了。比如,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4%(2015年),已经超过美日英三国(7.2%、4.4%、7.2%)。这种现象你怎么看?甚至老师们会问你,能不能从新时代的视角分析,电影《战狼》的票房奇迹?
第三,多研读有关导师的研究成果。如果你已经做完了前面两点,那你就可以做这件事情。否则,就不要做。一般来说,负责专业课复试出题的老师,一定是该学科专业的负责人。出题人难免会有自己的烙印。所以,多看看这些老师的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没啥坏处。至于面试,一定是有5-7位导师。他们的提问,一定会来自他们熟悉的领域。这些老师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多多关注。至于谁可能会是出题人,谁可能会是面试组导师,我想,你所报考的院系网站上会有答案的。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了,只要你有心,你想找的信息,一定会找到。
第四,如果有可能,在你充分了解相关导师的信息后,提前联系一位你“中意”的导师。这个话题似乎跑题了。但我觉得,如果你向导师真诚地表达和表现了你的认真和决心,导师也有可能会在专业课复试中给你提供相关的建议。当然,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把这个当成必选项。
作者简介: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成祖松
责任编辑:张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想问下 我现在大二 想考研 机制专业的 要做哪些准备呢 专业课什么的详细讲下好吗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下 我现在大二 想考研 机制专业的 要做哪些准备呢 专业课什么的详细讲下好吗
其实心里还不是很有底 但是 自己觉得年纪轻轻的 应该做点事 网游什么也戒了 从良了 哪位大哥能为我详细解答下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们学院百分之80都是学机制的,也可跨方向选课。这个专业,机械制图很重要,如果你是工科背景,但是大致是一样的。如果你本科读的是机械大类。学好英语数学就好了
如果你不是工科背景,那就加油攻克专业课吧、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汽车检测与汽车安全方向。学生在任选一个方向学习时:力学、机械工程,那转到机制是很容易的。我们学校除了数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0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02计算机监控及过程自动化03计算机数控技术及工业设备自动化04 精密制造及现代加工技术05 企业信息化与系统集成06 机器人及现代机构学07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信息工程08 工业设计及产品造型理论 09 先进传动技术及现代设计方法10 机电一体化11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12 人机系统及汽车安全13 汽车关键零部件近终形制造技术14 汽车零部件模具设计与制造15 车辆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CAD&#47,就不急我是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的学生、CAPP及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CAE)
每个方向所学的内容有所侧重。其他学校也大致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即,为使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及个性发展以增强社会适应性、机电一体化及系统设计、工业企业管理等。因该专业需求量大、CAM。主要基础及专业课有、机电传动及控制、微机原理与应用、大学英语、工程制图、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等、自动控制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附我们学校的主要课程。主干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相信你已经学过机械制图了。
如果你是工科背景,另一门专业课一般是机械设计。这个专业研究生阶段分为很多方向,招生人数较多,在大学三年级本专业实行分专业方向选课
采纳率:40%
研重点在数学,和英语。如果这两门考不了高分的话,总分不会很高。所以你现在大二,应该提前把这两门打好基础,具体看学校的招生简章。所以力学你也要打好基础。 过了大三 就应该重点计划了,通过一年或半年的准备,问题不大、微机原理与应用中的一门、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可以找些往年的题看看了解一下难度。专业课一般就是考理论力学
现在大二就开始想这些问题,看来你还是一个很上进的人,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很好的,关于复习方法或者专业课的复习,还是得有个规划才行,考研专业课是你报考学校出题的,应该不会超出,你可参考往年或和导师沟通一下,最主要的还是数学和英语,是国家统考的,不过线是没有办法的,这两门要好好的复习,考》易网了解更多的考研信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考研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的位置:
考研专业课一般需要多久复习?
分类:考研更新时间:
一般考本专业的话2个月就够了,跨专业4-5个月也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你的英语数学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能拿出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文史、法律类需要大量背诵的专业另当别论,跨专业的话至少要提前半年吧。
与考研专业课一般需要多久复习?相关文章
02-0702-0702-0702-0702-0701-1501-1501-15
上一篇: 下一篇:
11-1611-1611-1611-1611-1611-1611-1611-16
考试答疑微信
版权所有 深圳市诺达教育有限公司 (C) www.the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3问个考研的!吉林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考试,都考什么专业课?_百度知道
问个考研的!吉林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考试,都考什么专业课?
但得考两科专业课,都是从哪几科里选啊?
还有就是,我是跨专业的我学光电的,个人没有兴趣了,想考考吉大法学的研究生试试。
有高人能指点一下怎么复习专业课吗?
都考哪几科专业课?
我听说法学不用考数学,有什么更多工作需要做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9、《环境法学》吕忠梅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经济法》(第二版)陈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0、《国际经济法》(第二版)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武装冲突法》俞正山主编;6,陈光中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07年版;2、《刑法学》(第二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3,2005年版;7、《刑事诉讼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经济法》杨紫煊主编;《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韦经建、王彦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民法》郭明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姜明安主编最佳答案1、《法理学》张文显主编; 5、《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环境法学》汪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资料,2003年6月版;4、《宪法学》(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采纳率:24%
法学不招跨专业,你只能考法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研究生招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专业课多少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