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学很差有音乐天赋的人数学差,想考研怎么整

2018年考研数学难度到底如何?考研人:最近十几年来的又一高峰!|数学|考生|高峰_新浪网
2018年考研数学难度到底如何?考研人:最近十几年来的又一高峰!
2018年考研数学难度到底如何?考研人:最近十几年来的又一高峰!
2018年考研结束已经半个多月了,但在考研人心里,还是波澜阵阵,记忆犹新。2月初,考研成绩将陆续公布,现在考研人是忐忑不安,在等待中焦虑,在焦虑中等待。今年238万考生,除了一些纯粹的文史哲类专业和医学专业,大部分专业的考生都需要考数学,特别是理工科和经济类,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要考数学。历来,考研人都知道,得数学者得天下。因为数学是最拉分的科目。考得好的,得高分,往往120分以上(满分150分),甚至130、140以上的也为数不少;考得一般的,往往90、100分上下;考得差的,甚至60分以下。就这一科就拉开20、30甚至50分的差距,即使总分能上国家线的,这个差距也是上985/211与上普通院校的差距;上不了国家线的考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数学考砸了。得数学者得天下,名副其实!当然,不同年份,考试的难度有所差异,考生的平均分也不一样。有经验的考生都知道,近年来,考研数学呈现出奇数年份相对简单而单偶数年份相对较难的“规律”,比如2015、17年则相对简单一点,数学一二三的平均分在75至80之间,而2014、16年都比较难,数学一二三的平均分也较低,在70分左右,甚至还要低一点。2018年又是偶数年份,考研数学也脱不开这个“规律”,难度较大。事实上,考完就有不少人反映:今年数学真心难,跟16年一个级别。还有考研人反映:这是十几年来考研数学的又一个高峰,难度甚至超过2016年!虽然现在阅卷工作还没有结束,具体的难度情况和今年的平均分还无从知晓,但今年数学难度较大是基本的共识。特别让人扎心的是,数学一还出现了20年没有考过的冷门,数学三甚至出现了二阶差分的超纲题。这些无形中也增加了整个试卷的难度,使得考生的分数不会很好。不过,话说回来,要难大家一起难,大家都会考得不太好。那些感觉考崩溃了的同学,不要担心,说不定你周围人比你考得还差呢。别担心,考研毕竟是看排名而不是看绝对的分数。不管怎么说,经历了,就是财富,坚持了,本身就是一种胜利。静待结果的同时不忘好好陪陪父母,帮助做做家务之类,尽尽孝,没有他们多年无私的付出,咱们都走不到今天。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孝顺的孩子天不负。另外关注一下调剂信息,说不定能用得着。最后小编祝大家在成绩公布之日都会有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我想真诚的问一下,如果数学底子很差的人考数学还有希望么【考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47,425贴子:
我想真诚的问一下,如果数学底子很差的人考数学还有希望么收藏
我是16届考研的一名普通二本的文科生。。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其实现在也不知道本科是财务管理,以前是想考一个不带数学的,跨专业考,觉得会简单一点,因为楼主数学实在是太屎了。。可是因为一直有考公务员的打算,发现不考数学的专业都和公务员岗位不太对口所以现在想还是考本专业或会计啊经济类的,最关键的就是
英语考研,211财经外语重点校,国家重点学科,特设:商务英语/经贸翻译等在职研班!全国商务英语高校教学和科研领军团队和资深外籍教师授课!
想问。。数学到底要怎么办呢。。还有希望学长学姐给我推荐一些学校
就不爆照了,但是我是很真诚的!还有数学一定要报辅导班么
看汤家凤的数学视频,很好
你只要从五月份认真的学,没问题的,我大学四年混过来的,基本上没看过书,写过作业,但是考研认真看,不浮躁,照样考的上
辅导班的问题,根据我的理解吧,是需要的,但是有一点,你在上课前一定要把全书做一遍,至少是课本课后习题做一遍,这是对于我们基础不好的人来说的,因为,你要是直接去听课,要么跟不上,要么会有一种虚假的满足感。一定要对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再去听,而且,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从头学,而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把自己的知识变成系统。从凌乱的知识点变成知识网,听完后,回去一定要做复习,反复思考。还有一点,考研课听一遍就行了,除非是知识点确实有一两个忘了,千万别一遍遍的看考研课视频,一点用没有。全书的工作五月份开始,七个月结束,去上辅导班,上完课总结,再做全书,相信我,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还有复习计划的问题,我可以给你一点建议,五月到九月打基础,做全书,九月到11月看全书的知识漏洞,做660和真题,没时间就直接真题。最后十二月冲刺前,真题至少要做一遍半,每格四天做一套模拟,用考研的时间做,不看答案。相信只要你坚持下来,会有收获的。我去年就是这么过来的,虽然最后分不高,但是我很满足,我感到十分的充实!!!
希望是自己创造的,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 我的数学差到爆
你都九级了,你是在贴吧逛了多久啊
购买北京时间就选苏宁易购家装馆!全国联保,可门店自提,支持货到付款.苏宁易购北京时间,一站购物,足不出户,安心,放心,省心!
果断抛弃数学
我也是16年的,我跨考经济,你想往哪考呢?
我也数学差,我还在看高数,我也想考金融,我怕考不上,我也想问一下数学怎么复习,
登录百度帐号欢迎你,    
2018考研:数学很一般?前辈教你怎么做
13:36:00 来源:网络
最新资讯:
考研关注:
复习指导:
课程推荐: 【
  下面是一位研友的经验谈~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哟~  数学应该是路上的一座大山,知识点多,题型千变万化,复习耗费的时间最多,可是取得效果却往往不理想。我考了112,不算个高分,但也是个过得去的分数了,我把自己和研友学习数学的一点心得和经验教训告诉大家。针对数学一般的同学~  1、经常回顾总结知识点  复习数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喜欢把知识点搞的很细,妄图搞懂每一个知识点,觉得一次搞定以后就轻松了。这样会导致复习进度缓慢,而且一轮复习时间太长,会导致你复习到概率的时候,回头发现高数的知识又忘记的差不多了,这样会打击自己的信心,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了。我认识的一个研友就是这样复习,把复习周期拖的太长了,结果看了概率忘了高数,拾起高数又丢了概率,复习效率低下。为什么很多人说花了多少多少时间在数学上,怎么还考这么差的原因了,你做了太多的无用功了。  复习的时候要经常回头总结,比如复习完高数的极限,求导,积分这几章的时候就要回头总结一下,做下笔记,比如解题的技巧等等,然后再继续看下面的章节。总之就是要将关系比较紧密的章节作为一个单元来复习,每个星期都要将所学过的知识点再看一次。  2、重视做题只看书不做题,眼高手低,或者做题的时候不停的查书,这样最终还是不会做题。考试是考你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考试又不是考察对知识点的背诵。一位研友比我早20开始看数学,我8月份开始看,等到我10月开始做模拟卷子的时候,她做题还需要翻书,知识点记得也不清晰,而这个时候我已经按上面的方法将数学复习3轮了。  3、同时复习几科不间断数学复习过程中最好不要间断,保持做题的感觉,有的同学复习的时候喜欢先看高数,在看线代,最后看概率,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学一段时间停下来看别的科目,可以让你之前做的很多工作全部白费,我们复习的目标就是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分数~我复习的时候这三科基本上是同时复习的。  4、重视模拟题模拟题一定要严格按照3个小时不查书独立完成,模拟的时候一定要无限接近真正的考试。有的同学第一次做400题,结果不到60分,然后就精神崩溃,接着就上考研网发贴抱怨400题,希望通过找寻志同道合者安慰自己受伤的灵魂~但是也不要因为一份模拟卷取得高分就到处张扬,不可一世的样子。要记住的是,最后你的成绩就是你考场上的那一份卷子的成绩,而不是你平时成绩的平均分。  模拟卷的唯一用途就是检查自己的不足,做完总结原因。例如时间的分配,解题的步骤思考方法等。我第一次做400题是90分,花一天时间总结,再花一天补漏,第二次就提高到100了,第三次110。我认识的另外一个研友第一次才60分,总结后提高到了80。这个研友数学才70,今年认真对待模拟题和真题,连陈文登的复习书都没有完整看过,最后考了101。  认真总结卷子提高还是很快的。而且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题我觉得只要400题+真题就够了,一般要做2次以上,其他模拟题的质量不敢恭维,拿来练练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总结。  5、做笔记一定要做笔记,但是笔记不是抄概念,笔记就记自己生疏的知识点,掌握以后就划掉。另外也要记一些解题技巧。我记得主要就是碰到某些关键字就要联想到什么,有点类似陈文登书开头那个定势思维,复习过程中可以总结不少这样的题型,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为自己节约下大量的时间。  到了12月的冲刺阶段,我基本就是看自己的笔记了,除了模拟题,每天只花2个小时在数学上,一个星期可以将全部知识点过一次外加次模拟题。  6、选择性做题做题的时候要有选择,线代和概率的大题通常比较容易,为什么比高数容易,就是因为题型少。花在线代概率上的时间比花在高数上的时间性价比高。  7、考场上专注自己考场不要管其他人,我在考场就吃了这个亏了,今年数学难,上来心里就比较害怕了,前面的一个小伙看上去很牛的样子,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还提前交卷,卷子上还写的挺多的,不像做不来的。影响了心情,结果导致高数倒数第二大题那个简单的证明题和高数最后一大题的第一步这10来分没有拿到~还是心里素质不行啊~
本文关键字: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公共课
考研专业课
考研直通车
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
专属小灶:老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
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
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2019考研英语阅读经典老题班
2019考研MPA全程班
2019考研工程管理硕士全程班
2019考研旅游管理硕士全程班
2019考研图书情报硕士全程班
2019考研全科直通车-【审计硕士】
2019考研全科直通车-【396经济类联考】
2019考研全科直通车-【MBA】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实用 o 工具
考研交流 o 下载
考研课程排行榜
考研公开课写给数学基础不好的朋友
作者:kaoyan.com计算机版版主 一具
本人去年从7月份开始复习数学,历时半年,最后考了71分(数学一).虽不算高,但总算没有拖总分的后腿.本文是以我自己的复习经历为基础,和大家探讨一下数学基础不好者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人的数学底子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我以前上大学时学的是生物方面的专业,对数学要求本来就不高,用的是相当于数学二的教材,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没学.不仅如此,而且由于本人自己当年太不争气,过分贪玩,根本没在数学上下什么功夫.只觉得这门课面目可憎,枯燥无味之至,一到数学课,不是睡大觉,就是逃了课出去鬼混.结果三个学期的数学,本人有两个学期挂了红灯,是经过补考,在老师的怜悯下才稀里糊涂地拿到学分的.唉,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上对不起天地,下对不起老师啊!之所以披露这一段丢人现眼的历史,是为了告诉大家,不管你的数学基础有多差,只要肯下功夫,照样是可以学好它的,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毕业后,本以为这一辈子不会再与数学有任何瓜葛了.可是……唉,造化弄人哪!细节在这里不想多谈,以免浪费大家的上网费;总之,工作了近一年以后,我就铁了心要考研了.并且,我还心血来潮,决定放弃原专业,改考计算机.当时我并不知道计算机有多热门,只是觉得不考个好专业对不起自己.经济类完全不懂,计算机吗勉强算懂一点,会操作(虽然以前没有把仅有的一点电脑知识用在正道上),就这么定了.于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与数学这位老朋友又见面了.6月下旬,我拜访了一位在南理工计算机系读研的老乡,她郑重地向我推荐了陈文灯老师的《数学复习指南》.我想过来人的意见不会错,就解囊支持了陈老师一回.另外又购买了一份的数学一真题和解答,就回到了单位.
"妈的,我就不信我堂堂的大侠'一具'能被小小数学难倒!"第二天早上,我怀揣《数学复习指南》上班时,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从那以后,我上班的所有空闲时间,包括中午休息,就全部被数学占领了.一有空,我就拿出书,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状态,物我两忘.反正也不想继续在老总手下干了,管他们怎么说去.于是,每天中午,单位里新来的大学生们便分为两部分:几个男的吃完午餐后,纷纷掏出各种辅导书,有英语、数学及政治等,在一个房间中用功;而女的则全部在隔壁办公室睡大觉,场面很是有意思.就全社会而言女性的成就远远比不上男性,想来也不能完全怪外部环境吧.
这本《数学复习指南》的名气果然不是吹出来的.以我这样低劣的数学基础,居然第一遍就能看懂个八成.我看得很仔细,对其中的每一道例题都不放过.一开始有不少题都整不明白,没办法,以后再说吧,反正重要的知识点是绝对不能有遗漏的.每看完一章,就做后面附的练习题.这些题只是针对本章的知识点而出,没什么综合性,难度也不高.我看过第一遍后,照着例题依葫芦画瓢可以做出六七成,显然还是不够.这时我有了一点信心,认为经过认真复习后,过线(2000年51分)是能够做到的.
第一遍复习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数学复习指南》读完后,我便试着做了几套真题,从1987年开始往后做.那时候的题目真是温柔,毫不夸张的说.想不到竟然能拿到70多分.当时我也不懂得什么复习计划,反正是觉得做数学题目很舒服,比抽鸦片还过瘾,于是就一直做下去了.一直做到2000年,虽然题目一年比一年难,但我的得分却始终不低,除了1998年以外,都能及格.当然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历年的题型有的很接近,比如求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以及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几乎每年都考,到后来摸清了做题的门道就不难了,这些门道在陈文灯的书里都有叙述.第二是有不少题在《数学复习指南》中作为例题出现过,自然会做.不管怎样,十几套题目做下来,我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数学真是太简单了,我果然是天才!"我大言不惭地对正在苦背单词的同事说.
7月底,我正式从单位辞职,来到母校找了一个地方住下,开始了全力备考的阶段.虽说到校外找别人合租个房间可以省一点钱,但我还是觉得校内环境好,可以免去不少俗事的干扰,全力准备考试.这间空余的学生宿舍里已经住进了好几个考研浪人,有考历史的,有考法律的,还有考MBA的.除了常驻的几人外,还不时的有上辅导班或函授的学员入住.我上本科时绝没想到母校的学生宿舍里可以住进这么多鱼龙混杂的人.又跑题了,接着说数学.这时我已经意识到,大量做题是提高数学应试水平的不二法门,可真题已经被我做完了.于是当我从书店回来后,我的手中便多了两本模拟题集,一本是大家很熟悉的李正元老师等编的《模拟336题》,另一本是一个叫什么"刘*"的人编的.我掐指算了算天数,制定了计划,三天做一份题目.常听不少人说自己把《数学复习指南》读了多少多少遍,由于专业课的压力,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只看了那一遍.只有在做完题后感觉需要查一下某个知识点时,才把书翻出来看一看.另外还有人建议先看一遍教材,我的感觉是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话,一上来就直接看辅导书是完全可行的.
9月份,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数学考研辅导班.虽说有胡金德等大腕捧场,但说实话,我感觉这个班对我没有多大帮助,主要还是靠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不懈的努力,我的数学水平稳步提高,对于各种常规题型已经很熟练了.《模拟336题》确实是一本好书,里面有不少启发性很强的题目,其解答令人受益匪浅,就拿印在书的封底上的那道题来说吧,其解题思想(利用微分方程构造含有e^x因子的辅助函数)可以解决许多以前令我束手无策的证明题.至于刘*的那一本,我感觉买了它是一个错误,难度太低了,做90多分是平常事,对提高水平没有什么帮助.就好像国奥队比赛前净找一些东南亚弱旅热身,结果输给了韩国一样.在做题目时,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做一个"有心人",遇到解答中好的或者陌生的解题思路,就认真地记下笔记,以及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对了答案就万事大吉.这样渐渐的,我有时也能独立做出一些从未见过的题型了.到考试前,我做过的试题总共不少于60套.
临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我又把往年真题翻出来,巩固了一番.时过境迁,那些题目对我来说真如儿戏一般,得分率往往在90%以上.我被同宿舍的研友们当作辅导老师,好几个房间的考生们有了不明白的问题都来找我,一般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解答.常常晚上和他们探讨到12点以后.他们吹捧道:"哎呀大哥你数学真是太棒了,以前上本科时一定每次考试都是优秀吧?"我苦笑无语.
我当时预计今年的题目会和2000年差不多,所以在计划中,数学是要拿80分甚至85分以上的.然而出题风格的改变,使我没有完成目标,也反映出了我的复习方法存在的弱点:几乎全部靠做题来提高水平,而对知识点缺乏更高层次上的把握和运用,导致遇到陌生的题目时,得分率严重下降.另外,由于只选用了一本参考书,覆盖范围也不够广,丢掉了一些其实很容易拿到的分数.临场发挥也不好,曲线积分题和最后一题明明会做却没有得到正确结果.
总之,通过本人的经验,你们可以看到,数学并不可怕,一个数学基础极差的学生也可以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考到不算低的分数.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用两种以上的参考书进行复习,效果可能更好些.而模拟题则在精而不在多,"不会做的题才是好题".考试时不要紧张,先易后难,先做会做的题,最后有时间的话再检查一遍……哎呦!别拿臭鸡蛋砸我!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2017考研热门话题
考研帮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人数学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