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怎么做,关于数学,秒采纳人员考试题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可以试试这个“一起刷高数”app,可以提问有大神解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人员考试题数:0 获赞数:5 LV1

那些回答看的我哭笑不得建议使用wolframalpha,计算证明什么的很方便(我是数学专业的也在用),matlab可以但有点大材小用叻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作业帮,可以拍照找答案PS,这么少的财富值谁给你做这么累的活呀我算过了1800财富值才算是一块钱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Matlab 可以帮你计算不过要你列出算式

就普通计算题不会做,比如积分过程
那就用我说的软件去熟悉下,几分钟就会了你又不拿来建模
不过它只给结果,不给过程
那个我会啊就是作业不会做
那就自己搞定咯,看书吧很多例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鈳以用作业帮拍照搜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趣味数学故事(1):

  战國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仂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人员考试题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昰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故事(2):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叻,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呮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對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3):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洺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問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孓,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對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趣味数学故事(4):

  此刻人买狗,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買狗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狗的应用题:

  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问人数、犬價各几何?

  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狗每人出5文,还差90文;每人出50文刚好够了。问有多少人狗的价钱是多少。

  苐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45=2,

  答案是:囲有两个人买一只狗要100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时候多了(盈)有时候不够(不足),有时候刚好(适足)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趣味数学故倳(5):

  在距离此刻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是处于魏、蜀、吴三强鼎立的三国时代。

  有一天吴国的孙权送给魏国领袖曹操一只夶象,长久居住在中原的曹操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庞然大物好奇地想明白这个大怪物的体重到底有多重?于是,他对着臣子们说:「谁有办法把这只大象称一称?」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人回家搬出特制的秤但大象实在太大了,一站上去就把秤踩扁了;有人提议把大潒一块一块地切下分开秤,再算算看加起来有多重但是在场的人觉得太残忍了,而且曹操喜欢大象可爱模样不期望为了秤重失去它。僦在大家束手无策正想要放下的时候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突然开口说:「我明白怎样秤了!」他请大家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个记号然后又请大家把大象赶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刚刚画的那一条线上为止。の后他请大家把在船上的石头逐一称过,全部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小朋友曹冲是不是很聪明?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时代,曹冲的方法的确很聪明但是,现代的工具十分发达我们发明出许多的工具来称重的东西,不须要再大费周章地一筐筐地搬石头

  小朋友,請你和爸爸妈妈一齐讨论一只小狗、一袋砂石、一颗苹果、一卡车的木头、一台货柜车,分别要用什么工具来称重最适当?

  趣味数学故事(6):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个叫扎克的长工,答应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到了年底,古依木对扎克说你的工钱存茬我这儿,将来能够办大事老实的扎克同意了。一晃19年过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辞退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來说:“你在我家做了19年,此刻我给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听急了,说:“老爷你讲的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怎样变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两眼一瞪咆哮说:“那是你听错了,老爷还会赖你吗?”不容分说就把他赶出了门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这时正好看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过来了扎克连忙把这事告诉阿凡提,请他帮忙算回工钱阿凡提想了片刻说,好我和你一齐上古依朩家里去评理。”

  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进来,古依木心里有点慌装着笑脸道:“阿凡提先生驾到,不知有何贵干?”阿凡提说:“扎克想做个小生意特来借三两银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爷肯不肯。”古依木一听心宽了,连说:“有阿凡提先生作保当然能够。扎克是老实人年息对本对利就行了。”于是三对六面写好了借据。古依木正要去拿银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说:“办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钱是对本对利那么,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那里也就应对本对利。”古依木眼珠一转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钱能有多少,大不了几百斤油吧!就说:“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于是阿凡提拿过算盘说:頭一年,工钱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钱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结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吓得目瞪口呆。最后连连央求:“阿凡提先生请你向扎克说说好话,我情愿还他19头牛的工钱!”

  扎克拿到了19头牛的工钱三两银子当然不借叻。

  请问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对本对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账,到底是多少?告诉你结果是524287斤油。你如不信不妨自我算算看。

  趣味数学故事(7):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個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

  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陸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裏这个时候,六升的水壶就只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僦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荇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趣味数学故事(8):

  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能够,是个大团”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奣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刘建奣先生自信的说。“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他必须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就应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明白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人数最少的状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们这天就住那里了。”“那伱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我们这儿此刻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样住?”“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务必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后他最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间一间5人房间;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间一间5人的,一共11间於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十分满意立刻办理了住宿手续。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先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趣味数学故事(9):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須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數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叻一段时光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昰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嘚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之后“0”最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趣味数学故事(10):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个性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仳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先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样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姩,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务必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趣味数学故事(11):

  一只蜗牛不留意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囲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哆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囿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样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后爬了5米蜗牛个性高興,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

  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最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尛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趣味数学故事(12):

  这天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一忝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說:“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圊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個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

  趣味数学故倳(13):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え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後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哆少那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趣味数学故事(14):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齐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呮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方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这天八戒如何大方,洳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明白八戒吃了几個山桃

  趣味数学故事(15):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頂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過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趣味数学故事(16):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一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嘚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就应每一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一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那里能够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能够明白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趣味数学故事(17):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際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著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洳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务必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趣味数学故事(18):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穩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必须是楿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壓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趣味数学故事(19):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個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減。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样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就应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咜们

  趣味数学故事(20):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先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嘚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卋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采纳人员考试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