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手在空间里微博转发抽奖奖

聊聊我作为CG画手十年的经历
感谢时代给了我生存和抗争的能力,大家好,我是麒麟(请在脑海中浮现我充满情怀的面庞)。
今天上课时候被同学们挖到多年前的黑历史,于是打开硬盘把早些年的黑历史按照时间顺序都放了一遍给大家看,也跟大家聊了很多,感觉应该找个机会记录一下这些年自学画画的过程,不然再过一段时间可能自己都想不起来了。
就像很多画CG的人一样,我的画画生涯要从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接触到了一本叫做七龙珠的漫画开始。
然后到了初中的时候开始构思自己的漫画,当时自己给班级里的同学们设计造型和剧情然后画了一本又虎逼又形式的漫画,如果那玩意能保留到现在的话我想我发出来一定能刷新大家的三观,不过当时并没有类似相机之类的任何保留的工具
,我的漫画处女座已经无迹可寻了。
有迹可循的要从我高二之后开始,也就是2004年,距今刚好十年。
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有两本杂志,一个是《素兰和乔英的漫画学园》一个是《漫友》。
但是我当时很穷,不是每一期都可以买,所以我一般是攒一两个月然后去报刊亭把这两个月出的这些杂志都翻阅对比一下斟酌半天最后挑走一本。
不过后来这个状况得到了改善,我得到了零用钱充裕的小伙伴的资助,提供长期和短期借贷业务,我可以预支以后的零用钱来多买些杂志了。这个小伙伴叫三分毒,现在被同学们亲切称呼为大锤,是我的创业合伙人。
当时基本已经不临摹了,因为少年脑子里总是特别多的异想天开,特别是学习不好上课没事干的少年。总是在上课时候去画各种题材的原创,还画一些想到的短篇剧情分镜。下面两张是我04年的作品,因为买不到漫画用的蘸水笔于是把钢笔笔尖用砂纸小心翼翼的打磨细来勾线。
记得高中这段时间画画是不掺杂其他目的,没有想过去研习一些理论甚至没有想过去画的更好,只是想画而已,拙劣并且快乐,比较郁闷的事情是从没遇到过同伴,我们那个地方学校是基本没有艺术考生的,高三一个年组也就能找到几个人,而且还都是高三下学期眼看考大学无望赶紧报个高考班好升学那种,所以我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画,然后偶尔可以和大锤聊聊一些奇怪的想法。高二到高三这段期间我画了很庞大数量的小稿,比工作后最忙的时间还要多,因为工作知道疲倦而当时画画是令我最轻松的事情,只要是坐在桌子前我基本都在画,从上课到回家。但是只要发现就会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和无情镇压。
所以果然最后我也是在高三下学期找了个考前班临时报了一下佛脚才有大学可以上。
考前班的好处是我第一次接触了颜料,偷着尝试绘制色稿。
但是机会并不多,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绘制带颜色的画面。
2006年考去了长春的一个以工科著称的小型院校的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上了大学后有两件比较欣慰的事情一个是可以用平时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一些漫画杂志和工具,还有一个是大一军训之后就面临社团的纳新,也许能遇到同伴。
06年的时候买到了第一套蘸水笔,喜不自胜。同时加入了学校的动漫协会,两个月后退会。因为大学里的动漫协会的同学们似乎更感兴趣COSPLAY和表演,没有任何一个画画的。而我还是每天自己宅在寝室里画一直到大二,也就是2007年。
因为当时寝室里有一个土豪拥有数码相机,所以这个时期留存下来的比较多。
就像任何一个普通的屌丝一样,每一幅画面都郑重其事的表现出了闷骚二字。。。
大学时候其实没怎么上过课,但是接触到了一款叫做Photoshop的高端软件的基本操作,同时大二我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于是我在想把之前拍摄下来的线稿用软件填上颜色可能不错。于是2007年末有了如下这一张,这是第一次考虑把手绘和软件结合的大胆突破尝试。。。
我颇为满意,效果还不错嘛,但是这些笔触的边缘要怎么办?
于是剩下的时间里我不断尝试怎么消除掉鼠标绘制造成的一块一块的笔触。
也是画了很多张
直到上面那张的时候已经把鼠标形成的笔触磨得很柔和了,但是耗时太久了,平均一张要磨半个多月。同时在这个期间,我也通过网络去寻找一些插画漫画的论坛,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同伴。遗憾的是我找到的论坛基本都很凄凉。
直到有一天一个也是艺术系的别的班的同学一个叫小B的人到我们寝室要烟抽看到我在用鼠标奋力涂抹画面,他跟我说画这个要用到一种叫做手绘板的工具。
我眼睛一亮:你会画?
小B跟我说他也是刚接触他认识我们学校还有一个人也画这个,我说我看看你画的。
于是他带我去他寝室看他画的板绘。
简直他*妈*的牛逼炸了!,我心里想着。
直到大学毕业,我在我们大学只找到两个拥有数位板画CG的人,一个是小B一个是他口中的“另一个人”。
于是我有样学样,2008年的暑假攒出了自己第一块数位板,当时还是叫大锤帮我参谋着买的。Bamboo
cet450,很漂亮白色上面有蓝色光圈的那个方形板子。
&回家后迫不及待的画了我使用手绘板的第一张。
2008年夏天
在画画的世界里瞎逛了一个世纪到两个世纪的我貌似看到了一条正轨。
然后就像一个正常屌丝该做的,买完数位板之后,我开始给妹子画像。。。
好了这段略过去。。。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是个不善于搜集和寻找资料的人,概括来说就是土鳖,对于圈子的认识仅限于漫友的那些插画画手,但是小B时常会搜集到一些很牛逼的图,于是我经常去他那里用种子来交换他新下的图,并且听他说起G笔尖,干橘子,陈建松,朱峰,陈唯,臭水沟等等这些圈内明宿。当时的状态是,他打开图给我看说这是谁谁谁,我张着嘴说牛逼,他又打开一个图说这是谁谁谁,我继续张着嘴说牛逼。经常就这样一下午。
&始料未及的看到了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我深知这就是我想要的。
&然后他给了我两个网站,说他没事就去这个上面看图,这两个网站一个是火神,一个是leewiart。
&跟以往我搜到的鬼论坛不同,这两个论坛上热闹的不行。每时每刻都有人更新作品并且不停的有人留言交流互动。
好吧,我在绘画的世界里第一次看到了团体。
看大家的作品了解到原来有原画和插画的区别,有“角色设定”,“场景设定”这么高端的工作。
于是2008年十月我注册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火神网,并且模仿着展厅里高手们的样子尝试做一些人设。
于是就有了这张脍炙人口每期班都要被同学们黑一道的的八仙系列。。。
想想我为了设计这些角色也是蛮拼的。。。你们这些隔三差五翻一下我黑历史扩散传播一下的家伙你们知道我多努力嘛(°ω°)
&期间由于见到了很多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技巧于是做了很多各种各样奇怪的尝试。
&比如尝试贴照片。
尝试使用不同的笔刷。
尝试画场景。
在09年的时候我被山海和微子邀请加进了第一个原画群“山海间”
大贺图时代来临了
都是一群大学生大家相互评论交流交换资料发画学习赠送贺图,几乎每天都在画每一天两天就画一张新图,大家互相鼓励一起进步,甚至还充数参与了朋友组织的展览。很快乐的一段时光,画画的人有个团体是多好的事,我想就这么逐渐进步走下去吧。
&记得当时火神曾经有人这么评价说,你们虽然现在画的不好但是三五年后你们就会成为原画圈里的中坚力量。这句话一扫我身为一个普通的屌丝大学生对未来的迷惑,明白我的方向,看清了这一条路。
原画圈,我想进去这个圈子。不论我是什么专业,不论有没有人带领,我想以后从事这样的工作。
没有一个整体的练习的规划,依旧是想画什么画什么。同时不停的在做各种各样的技法的尝试。
在大三的假期里,我意识到可能要了解一下正统美术的相关知识才能提高的比较快,这是我第一次想要通过练习来变强。但是一无所知的我并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我跟油画系的同学要了他们下载的古典油画的资料,照着临摹古典油画。有吸色的有不是吸色的。在一个假期的临摹过后对于造型和色彩的规律有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
其实当时画了不少,但是完整的不多。因为不了解原理所以分不清练习的主次。就是每张画放大磨很久,尽量保证在原图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做到。之后一段时间的作品都带有相同的感觉。
因为当时并不了解原理所以无法去分析他的画面变化,我只能选择记住古典油画的一些颜色分布。没错就是记住,然后在我创作的画面里同样位置选用同样的颜色。
其实当时一个假期的临摹练习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扩充了我的上限。通过一些造型的或者颜色的变化让我的画面又能进一步深入进去。
然后就是2009年了身为大四的学生很少有留在学校的了,要么就是出去玩乐奢靡,要么就是出去打工苦逼。
我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找个培训班学一下,当时网上的朋友们有一些在臭水沟的班里学有一些在陈唯的班里学,而且有几个要好的相约正要去火麟的班里学习,感觉去培训班学过一段时间的朋友进步都非常快。
还有一个选择是找个工作的地方实习。
其实当时我都已经跟家里说过了要去北京学习,钱都要出来了,几乎就要和朋友们去火麟的班报名了,但是最后想了想还是没去,一是刚好有个机会家里的亲戚说在北京认识的朋友做这个的,可以给我找到实习的地方。二是可能我习惯了自己研究独立思考的画画方式,有些恐惧去跟老师学习。
当时去实习的公司叫做完美动力,一个大型培训,动画影视制作公司。2009年大四的我跷课来到北京。
当时去面试的时候真的是当作人生一个大事,紧张的不行。然后被安排到了制作部实习,画一些项目剧本里的小东西。
其实当时实习过程里画过的东西不少,但是能拿出来成型的不多,当时在中关村租600一个的床铺,一个屋子六个人住三个上下铺,什么行业的都有,白天在完美动力工作,晚上回去就在我的下铺上用笔记本画自己的东西。其实在实习这段时间,画技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提高,但是对我后来帮助较大的是我接触并了解了三维的制作流程。
这两张图是我接的第一份外包的工作,为《今古传奇》绘制封面,但是由于缺乏对画面整体风格掌控最后没有成功。
其实当时工作挺辛苦的,按理说他们对于我这个实习生的使用方式应该叫做剥削,每天要出大量的图,气氛图分镜甚至室内装修的图都要我来画,不过我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想尽办法完成公司的每一个要求。
这是当年做的一个特效短片的分镜, 现在看来包括构图
轴向都错的离谱,不过我已经进最大努力去做了。当时去赶鸭子上架现学的东西也为我后来成为一名动画导演打下了基础。
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宿舍我就窝在下铺上用我的破本子画创作。
这张画画的过程中我发到过一个群里求批,当时一个人站出来批评我说,你的画面整体关系都没有就先不要做细节了。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是我绘画生涯里,唯一一个人指点过我的唯一一句话。这个人叫林文俊,也就是著名CG插画师,概念设计师的俊西大人。
&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你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当时就名声在外的大神。这句话我理解了很久。因为我之前脑子里从来没有整体关系的概念,那是个什么东西?
&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思考和分析,当时看到很多人都会做小稿的速途练习,于是我也跟着有样学样,甚至利用工作中休息的时间和中午吃饭的时间去画点小想法。
我在工作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画画的疲惫,但是又在这种小速途中得到了休息和放松。
当时完美动力的一个总监级别的老师叫磊哥跟我关系不错,他说他准备从公司出来自己开一个工作室,想让我去他那工作,于是我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放弃了实习期满留在完美动力的机会,接受了他的提议。
于是2009年底我从经济电子中心的中关村来到了当时还没有几栋楼的霍营,我从全国三大培训机构的完美动力来到了一个还没注册甚至名字都没有的小工作室。可能我一生的性格就是这样,对于稳定和安逸怀有恐惧心里,更加期待犯险和拼搏。
在小工作室这段时间是我工作经历中最苦的一段时间,同时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段时间,工作室成员最多时候只有十二人,最少时候仅有三个人。并且为了生存下去我们什么外包都接,不会做怎么办。先接下来,然后加班熬夜去搜集教程和学习研究,最后做出来教给客户,当然单子失败的是占多数,但是每一次单子做成功我们都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这段时间里我自学了maya的模型材质,zbrush的模型和法线,mattepainting,AE栏目包装,甚至广告编导策划,都是因为有相关的项目而去学的。
真的是什么都做。。。毫无节操。
当时的待遇是管住不管吃,前半年没有工资,后来每个月500元钱生活费。后来我跟好多人说起大家替我义愤填膺说你们老板就是个混蛋,但是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本身都没有觉得这是一段不好的回忆。当时每天除了睡觉的所有时间都是在学习新东西和想尽各种办法把项目完成的专业。真的从来没想过别的事。每天压力都很大,但是我在这巨大的压力面前如鱼得水。
后来山海曾经问过我怎么才能进步的快,我告诉他你的学习过程中差了一件事物,他问我他差了什么,我说逼。
&然后他想了想说是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理解的。
在工作室这段时间我爱上了一款叫做ZBRUSH的雕刻软件,
其实在大学的时候我一直梦想着去学习一下雕塑,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课程,这款软件功能很简单,不像maya涉及到繁琐的计算,只要随心所欲的造型就好,我在工作休息的空隙没事就会雕刻一些小东西。
对于其他软件和制作技巧的学习对我的画画形成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ZB对造型体积的意识提升的帮助和AE合成对场景空间意识提升的帮助。我意识到画画其实不一定是只练画才能进步的,要多去了解一些东西触类旁通可能会有一些更快的提升。
&而我们当时那个工作室的项目也逐渐稳定下来了,从没工资到有工资可以拿了。于是大家想做点原创的东西。于是我们做了我生平第一个导演的动画小短片《脊兽》,磊哥说这个活他完全不会过问最后我给他个片子就行,于是这是我第一次从创意到剧本到分镜原画到模型材质绑定动画到最后的合成配音调色全流程监管的一个作品。虽然是个小片子,也做得很烂,但是优酷土豆20万的点击量也还是让我感觉有点成就感。
然后时间就到了2010年六月,我要回学校毕业了。
回学校的一个多月我没做任何关于画画的东西,这一个月只重复做三件事
喝酒,唱K,开黑。我想要把我之前大学没有玩乐的时光都补回来。可能大家看我前面的叙述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孤僻的人,其实不是,我是个很好接触的逗逼,在大学里我几乎遍地是朋友,只不过是找不到人陪我画画而已。
顺利的糊弄了毕业设计和拿到了毕业证之后我又回到了北京。继续在磊哥的工作室工作,但同时我也开始关注其他的工作机会。下半年的工作基本上磊哥就完全不管项目制作了,一心在外面谈活,而我继续以项目管理的身份和十个小伙伴一起做外包项目。主要是特效片子的镜头,基本没有原画项目。
在这半年里我又开始策划我下一个原创的项目。因为有了第一次的试水,这一次我想倾尽所能做一个尽量专业的。于是我开始策划《飞树》。
从世界观开始到剧本到一草一木的设计,我写了很多字的文案,我想从整体到细节都尽我所能的做的合理,精彩。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推敲和去绘制一些概念。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用心的去做一件事。
这个策划案是后来又改过的,所以LOGO不是当时工作室的LOGO。
这只是一小部分,我为了飞树做了很多的概念和设计。甚至模型我都利用空闲时间做了一些。并且我还能挤出时间来做一些游戏设计的外包。现在想想当时也是蛮拼的。
时间已经到了2010年底2011年初,正在家里开开心心过大年送亲友送长辈的我被磊哥一个电话叫到北京。他说有个不错的活,是个剧组
,派我去剧组做故事版。
电影一直以来是我很想接触的东西,于是我快乐的答应了,剧组在西直门,做一个唐朝的片子。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每天和我们一起吃盒饭聊天打屁的秃头大叔叫金铁木。
做了大概三个月后故事版的活接近尾声了,有一天金铁木跟我聊说你有没有想过来我这里干。
这回我没有同意,工作以来我从来没有挑过任何关于待遇的问题,我只是觉得能和工作室的人配合的更加愉快,有时候我一个动作一个简单的话语可能大家就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了,这就是自己的团队。无数项目的磨合后配合无比默契。我放弃了待遇选择了团队,这件事我到现在也没有觉得后悔。
&于是我又回到了工作室,拿着每个月一千五的工资,继续做我们的外包项目。又做了几个特效的片子和游戏项目。然后这期间由于磊哥和北京耿丹学院动画系的院长关系不错,我们进行了一学期的外聘教师授课的合作。每周末我都去耿丹学院给动画系的学生讲课,不过不是讲画画,而是讲三维制作。
到2011年底的一天,磊哥回来兴高采烈的跟我们说我们这周准备去一个怀柔的剧组工作了,我说是个什么片子。他告诉我是阿甘导演的剧组甄子丹周润发的新片叫做《大闹天宫》。
给我乐蒙了。
到了怀柔才知道怀柔不仅产栗子,还有一个中国最大的影视制作基地。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在里面住了六个月跟完了整个拍摄过程,期间就没出去过,就像在一个孤岛一样。
很多人问我在大闹天宫是做什么工作的,其实不是设计也不是概念。我们整个工作室都搬过来作为剧组前期的一个组,我们做的工作叫做动态预演,也就是Previews。当时导演拍给我们一个指环王的Previews说我要你们做个这。我看了下其实就跟动画的layout差不多,而磊哥依旧不管制作,我来管理这个组同时和导演每天沟通。
其实就是这样的东西,(。。。很像学3D五年那位同学做的是不是)用来做出镜头的运作和构图以及时间。
因为当时出了主要演员大部分演员还没有选好,造型也是最初版本的,所以跟最后大家看到的电影造型会有很大出入,不过2014年也就是今年我坐在大闹天宫的电影席上,看着这些当年做过的镜头,完全不顾当时在我两侧睡着的朋友的感受而热泪盈眶。
后来有一天,美术指导的傅鸫老师找到我,说甄子丹来剧组了,他作为B组也就是武戏组的导演跟美术要一个贴身跟棚的故事版和气氛图画手来画他们的武打镜头。因为傅老师之前看过我的一些作品。所以他推荐我去。
第一次去棚里丹哥穿一件红色外套正在吃酸辣粉。他看到我之后站起来对我说,你要画一部七龙珠出来啊!
十年前我是个在课桌下偷看七龙珠的少年,十年后我奉命要画一部七龙珠出来。
然后我让工作室的一个做动画的少年白天代管Previews组在办公室工作,而我每天晚上回来看镜头,同时睡前会收到由门缝塞进来的第二天的通告,白天就跟着丹哥和武术指导严华在满天威也飞来飞去的棚里讨论镜头。并且逐渐接触和认识了Daniel,Ellen,mark,这些好莱坞和阿凡达的特效团队总监。
当这些老外问我叫什么名字,我教他们用中文喊我的名字“麒麟”,每次听到他们老远用蹩脚的中文喊我“麒麟”的时候,心里不禁暗爽。
&棚里的第一交流语言是广东话,第二是英语,第三才是普通话,这几个月的时间我逐渐融入进去,可以和大家用各种方式交流。
我跟组的时候听说香港人拍电影有个习惯,他们都不提前想镜头的,每天早上来到棚里坐下来现想今天拍什么,而我也终于知道丹哥需要个随身画手的作用,就是每天早晨他们商量拍什么镜头的时候他们一边说我就需要一边把他们说的镜头快速绘制出来,他们商量完了,我也画完了,直接打印出来一帖,把所有人叫过来看,今天就拍这几个镜头,然后开工。拍到某些特效镜头的时候,会叫我临时出一个气氛图,没有给过我超过半小时的时间。事后我跟很多人讲他们都问我,这活能干?但是我想我没有理由去跟一个导演讲你应该让我画什么,而是尽量做到他需求的。
&在大闹天宫剧组画的东西我之前从来没有发出来过,因为丑。对于画面来说,结构透视错误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同时也可以快速的表达他们的需求给所有工作人员看,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画面表达,对于快速实现的技巧有了一些新的领悟。
简单放一下小图,这些图绘制过程没有超过半小时的。你们这些个整天黑我的人又有新素材了。。。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剧组不是一个让你好好坐下来画画的地方,跟你说一个镜头恨不得马上就要。真的是当作人肉气氛图生成器这么用的。我又一次在压力下逐渐找到了继续走下去的方法。
剧组工作很辛苦,不过好在伙食很好。就这么白天在影棚里跟摄制,晚上在办公室看Previews镜头的工作了几个月,居然开始长胖了。我的工作也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画图还用三维软件模拟一些道具的比例和制作,还把控一些服装的款式和颜色。总而言之就是其实已经没有工作界限的限制,导演提出问题,我们只是想办法解决。同时和棚里的工作人员,演员们也相处的日渐融洽。郭富城,陈乔恩,发哥这些国际大牌也都很好交流和接触。原来越了不起的人,反而架子放的越低。
拍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磊哥想把大闹天宫后期制作部分也包过来我们做,于是跟剧组谈继续合作的事,外包从模型开始,我除了白天在棚里晚上看镜头之外,又开始做模型。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级别的写实模型。
这个模型从简模到精模到材质到发线都是我利用工作时间的空闲制作的。当时在棚里制作模型的时候有一个老外过来盯着我看了一会,然后问我,这是这个剧的模型么,我说是,他冲我竖大拇指说很好,他走了之后边上的小伙伴告诉我那是《星球大战》的视效总监Kevin
Rafferty。
但是后来我只给大闹天宫做了这一个模型,以三千块钱的单价模型带材质卖给了大闹天宫的后期制作总监。因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土豪投资人。在摄制阶段合约期结束后就没有再续约了。而是去到了另外一个公司,做另一个大项目。
有一天磊哥跟我说走带着作品跟我见一个人。然后我们在怀柔影视基地的一栋楼里见到了一个胖子,他叫做Jonathan
Lim。是个美籍华人,正在为他的新片《牛兄牛弟》在中影动补一些数据。
《牛兄牛弟》是刘德华投资中影发行的一部动画电影,电影主角以刘德华设计的公仔“安逗,黑仔”为原型,主题是提倡一些环保,素食这样的东西。Jonathan
之前是个拍摄电影的导演,也有自己的制作团队,但是从来没有制作过动画电影,于是磊哥就说我们可以帮你做这个,Jonathan说好我给你们工作室投资我们一起组建中国最大的动画公司。
公司的地点在北京草场地。就这样我居然以持有股份的合伙人的身份变成了一家动画公司的制作总监。
从画手到监管全部流程这样的身份转变是很刺激的,虽然我以前在工作室也是做类似的事情,但是以前我只带领十个人,现在我要管理百十个人。并且这些人中不乏磊哥从各个公司天价挖来的总监高手。
压力更大的是这个片子的制作周期,之前跟中影协商剧本用了太长的时间,导致我们的制作周期只有六个月。六个月,一部八十五分钟的动画电影,我当时没有吓尿的原因估计是因为我当时脑子里并没有明确这是个什么概念。
到现在为止这依然是耗费心力最多的项目,我们导演很忙,基本上每两天到三天过来公司一次看做出来的东西,其余时间都是我在管理各个模块,制作周期报表,协调整个项目进度,并且依然自己动手绘制设计和概念。不得不承认大闹天宫里我提升了太多,现在应付这些我居然游刃有余。
每天白天我不是来的最早的一个,但是我一定是晚上最后锁门的那个,白天我穿梭在各个组的模块中布置任务检验和调整东西,基本上屁股都不会沾椅子。晚上大家下班后我制作报表,核对进度,并且绘制概念图。基本每天我都要做到早上五点天微微亮的时候再走。那是2011年底的冬天,回宿舍的时候在无人的大街上经常被冷风吹的涕泪横流。
这部片子里每一个镜头每一祯都是我的心血,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我跟员工们相处和磨合的也日渐融洽,当年一起做牛兄牛弟的兄弟们现在虽然都散了在各个公司,但是我们当时具备空前的凝聚力和效率,在公司我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导演说你们这么改一下,我可以跟员工说你们按我说的改就行,他们都会无条件相信我的判断。
六个月后我们真的制作完成了这部片子,这期间我们攻克了无数难题,体现了人类无穷的智慧。后来送中影审查刘德华看过后剧情和部分镜头修改延期那是后话,不过当时我们这群不顾一切努力的人真的在六个月做出了一个不错的片子。之于我之于员工们,我想都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收获。
后来公司高薪聘请了一位来自梦工厂的总监Andy,这个人路子野到不行。为公司带来无数好的项目。《战神3》《生化危机5》芬兰动画电影《The Sampo》好莱坞大片《RED PROPHET》等一系项目都是在这个时期做的。
由于项目繁忙,我没有时间再去做自己的创作,于是我和许多从业人员一样,每天速途一到两张小稿。这期间我画了很多这样的速途。
由于一些原因后来磊哥离开了这个公司,团队也改名换姓了。之前攒在一起的兄弟们也有的去有的留,但是我依旧在这个公司做到了2012年底。直到有一个叫做Applibot的公司在新浪博客和leewiart的网站上给我发私信,说看了我的作品,希望我能为他们公司制作插画。
那是2012年底,我百度了一下Applibot,居然查不到这个公司。心想这是个小公司吧。
但是我还是回复了他们的私信。后来谈到报价,我一看他们给出的报价还挺高的,就接下来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日本公司,他们做的游戏是移动端的卡牌游戏,就是后来风靡世界的Legend
of the Cryptids。
至今我仍然为我做过这款游戏而感到骄傲。
当时谁也没想到过半年以后世界游戏市场就是卡牌游戏的天下了。我当时拿着他们给的例图跟糕叔开玩笑说就这个图三千块一张在国内发包大有人接,结果半年以后国内遍地都是三千块钱的LOC不知几手的外包。
当时签合同的流程很繁琐,需要他们给我发过来电子版的英文合同,我手签之后邮寄回他们本部,他们手签完在邮寄回一份给我。然后每个月提交请款单。由于邮政的关系邮寄了三次,两个月后我们才算正式签订完合同。
当时国内做这个单子的人并不多,但是我在CGHUB上见到了许多敬仰已久的国际大神都在做这个项目,我想做好这个项目。
于是在2012年底,我选择了离开我一手带起的动画公司。放弃了管理项目和制作报表这些我非常讨厌但又不得不做的东西。回归了自由,回归到了绘画。
于是我找到了当时也在北京,正在做社会化营销的三分毒,啊也就是后来我们喊的大锤,他毕业之后也来了北京,赶上微博正火,选择了画画以外的另一条道路,那些年经手了很多电影、品牌的营销策划。
我找到他时,他正在给一个成人用品公司做营销,我说我们一起做个工作室把。他毅然决然的放下了手中的飞机杯和跳蛋,和我投身了CG行业。
两年前我们在一个小工作室为了生存而挣扎,两年后我又回归了小工作室,并且这次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项目。
当然除了LOC我们还接了很多别的项目,有二维,也有三维。有原画概念,也有动画宣传片。我拉了一些之前的同事一起做。我们依旧配合默契。
期间我也做了很多的卡牌和游戏原画影视概念,我还是最喜欢画画。
工作室做了一年,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糟糕。反而比在公司赚的多了几倍并且也更加轻松了。因为我们脑子里就只装了两件事:如何变得更强,如何做出更好的东西。
2013年底有两件事最值得我高兴,第一件事是我应邀去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开设了一次关于CG应用的讲座。第二件事是我有幸应邀参加了leewiart举办的CG精英聚会。
见到这些个我大三刚拿起数位板坐在小B身边张着嘴说牛逼的人的时候,我已然吓跪。
我是看着你们的画长大的。
2014年初,也就是今年。我和大锤商量着开一个培训机构,教授和交流我一路自学过来亲身经历的所有感悟和方法。我们决定用一个我们早就想好的名字——“乌合”。&
乌合这个名字用来形容我们简直再贴切不过了。我们不是专业出身,但是我们有最专业的制作态度和学习态度。我们没有深厚的背景,但是我们脚踏实地。我们对艺术的追求不追潮流不做狂拽炫酷,但是我们坦率扎实的做好基础,我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我们在实现我们的梦想。其实我一直以来就是个凑屌丝,但是人屌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目标和追求。我们也欢迎同样和我们有相同目标和志向的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去实现梦想。
&那天同学们在课堂上问我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我竟然不记得,后来翻开一看才知道差不多是04年,距今十年。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回忆这十年学画的所有经历,期间细节众多。冷暖自知,不便言表。之前在网上有个少年跟我说,他也喜欢绘画,没有人教但是自学。我只能跟他说,自学绘画其实是很艰辛的。不知道下个十年,我还能否像现在一般的回忆和坦然。
&其实任何区域或者团体甚至个体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和发展路线,都会有自己评判好坏的标准。十年以来,我在练习的过程中瓶颈过,失去方向过,投机取巧过但是最后我依然回归正道。我对画画的认知和掌握一直以来到现在都是微不足道的,唯一值得我铭记和提起的,只是我一直以来坚持做的一件事情,没有因为任何主观客观的原因而改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博转发抽奖怎么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