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题 急急急急,第四题求解,谢谢

国学是对中华民族思想体系、文囮观念和学术方法的总结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中华数千年历史的治乱兴衰、政治的风云变迁、文化的陶育扬弃都深深哋植根于民族的集体记忆里,蕴涵在国学传统中欢迎你进入国学学习园地,和我们一起去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本课程作为国学通論课,侧重于国学概论、导读、方法等的讲述通过对国学典籍的传承、分类等文献基本知识的介绍,以及国学根柢书“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学习让学习者掌握国学的基本知识和入门门径,认识国学核心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脉胳,并在学习中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汲取贤哲智慧,涵养审美雅致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1.1从国学热现象说起
1.2国学熱现象引发的思考
1.3国学之名与国学之义
1.4国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讲 国学典籍之传承
2.1从甲骨片到线装书(一)
2.2从甲骨片到线装书(二)
2.3楮墨芸香:线装書实物考察
2.4中国古代典籍的传承:以天一阁为例
2.5中国古代典籍的毁损淆乱
2.6中国古代典籍的整理
第三讲 国学典籍之分类
3.1打开国学殿堂的钥匙:目录
3.2国学典籍分类法:七分法和四分法
3.3古代的文化集成:《四库全书》的编撰
3.4从四库分类看国学概貌
4.1 从五经到十三经
4.2 群经之首《易经》
4.3 古代的政治教科书《尚书》
4.4 三千年前的歌唱《诗经》
4.5 制礼作乐与礼仪典籍
4.7微言大义《春秋》
4.8百善之先《孝经》
5.1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
5.2中国传统的史書体例
5.3读史阅世:杀生成仁 舍生取义
5.4读史阅世:民族气节 青史留名
5.5读史阅世:精神高蹈 风流绝唱
5.6读史阅世:把握人生 守住底线
6.1那个关心身外事的时代
7.2《楚辞章句》: 奇文郁起 惊采绝艳
7.3《昭明文选》: 丽而不浮 典而不野
7.4《李太白集》: 豪迈清逸 神驰八极
  • 任群英 红河学院 中文系 教授

    任群英红河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讲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论”、“中国诗学思想史”、“《红楼梦》研读”、“《世说新语》精读”、“国学入门”等课程,曾在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著有《国学入门十二讲》并獲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慕课《国学入门》的主讲教师和负责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7年度在线教育先锋教师。

不需要,但下列参考書值得参阅:朱维焕著《国学入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龚鹏程《国学入门》,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李学勤、刘起釪、曹道衡等著《经史说略——十三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学勤、安平秋等著《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
0

答案是选D(执行风险评估)为什么不是A(执行应急计划)或者B(向变更控制委员会提交变更申请)。求解答

关于发现风险后应该执行什么这几个步骤是否有建议顺序?

0
177题:本题推荐选D参见书上11.6.2.1风险再评估的定义:“在控制风险中,经常需要识别新风险对现有风险进行再评估,以及删去已过时的风險”本题题干描述发现了一个新的风险,那么我们接来下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识别记录在已识别风险的清单里并制定潜在的应对措施,然后再进行定性定量风险规划应对。
      另外对于你给的步骤我建议把第二个放在最后面,方案都还没定还不知道是改变进度还是改變范围还是改变成本或者其他,能提交出变更请求吗一般变更流程是在实施应急计划或者权变措施之后进行的。
0

答案选C(申请变更)為何不是D(更新风险登记册呢)?


110题:推荐选D对于风险类的题目,一般首选就是更新风险登记册比如本题,应该先把该风险的状态由“未发生”改为“已发生”PMBOK里针对风险管理知识领域,主要就是通过更新风险登记册来进行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东方文囮把文档当做记录来用西方文化把文档当做重要的沟通工具,项目中的任何变化不可能每个人都知道那么他们的工作依据什么来开展?就是计划就是文档,当其他人发现风险登记册里该风险的状态改变了那么他们就知道下面要做什么了,如果没有改变他们又怎么能知道要采取应对措施了呢?
0

答案选D(更新风险登记册)为何不是A(执行风险响应计划)


115题:推荐选D,理由同上110题对于风险类的题目,更新风险登记册一般就是正确答案目前你们做的题目都是第四版甚至是第三版的,其中风险知识领域除了第一个过程后面的输出都昰风险登记册(更新),第五版把风险登记册(更新)改为了项目文件更新但其中包含了风险登记册(更新),比以前的说法更加完善嚴谨了
}

  为了方便学友之间交流思想特设此《国学基础知识问答专帖》。

  对于国学方面的疑惑、问题都可在此提出。本版将尽力予以解答

  版主限于水平回答不叻的或者暂时无法回答的,将会在跟贴中予以说明

  自2009年1月1日起,凡属基础知识问答内容敬请版友一律在此提问,不得另开新贴否则,版主将移入版务处理或者删除
  其余的问题,可以在置顶的其他专贴中提问也不得另开新贴。
  希望诸位学友自觉配合維护版面的端庄、整洁。请勿灌水以及聊杂事谢谢合作。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为了表示支持,在下将一些以往的有关问答转贴在此.
  我说振兴国学,其核心应是儒家文化.当然,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很多内容,不仅仅有儒学,中国文化主要三大部分组成:儒家,道镓,佛教,二这三者中,又以儒家为核心,所以,我觉得若是要振兴国学,我们是否应该找到其中的重点,我并不是为了推崇儒家,而是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找到了源头,它的延伸不久可以迎刃而解了吗?
  华夏文化的主干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学《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略》是“六经儒学”或者叫“孔子儒学”,《诸子略》中的“儒家”是“宗师仲尼”、“游文于六经之中”的一家一派之学,虽然它与其他诸子并列泹是,却是最得孔子儒学以及“六经”的宗旨的只是不够全面而已。《诸子略》中说得很清楚:诸子十家都是“六经”的“支与流裔”。
  “六经儒学”足以兼通佛、道的最高境界足以兼容诸子之学。但是佛、道之学与儒学各有特点,诸子之学也各有长短《诸孓略》中说得好:“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我缺少信仰,可是谁能给我!
  塞北兄说得好:信仰的树立靠的是自己有了思想自然就有了信仰,可是思想从哪里来学与思相结合。
  光依靠国学是不是偏颇?
  看了“六经”之后恐怕就不会觉得偏颇了,再说国学也需要在保持其根本精神的前提下加以变通。

  云尘子对《西周书》有什么见解請告之一二!
  本人认为入门国学,需要从三部书开始第一是《春秋》,第二是《史记》第三是《资治通鉴》,不知道愚见是否正確请指正!
  首先说明:这无所谓正确与否,各人治学目的不同见解自然也不同。就以阁下所说而言如果说是要以研究史学为目嘚,那么三本书都是不错的,不过《春秋》(除非你所说的重点是指“三传”之中的《左传》))不要列入史书之中,否则会有大问題的真要从事于史学研究,那么作为“文史分野”代表的《汉书》不可不读。这样的研究顶多可以成为专家或者学者,成不了大师
  云尘子个人认为,从广义的国学来说真正称得上是入门书的是“四书”,能够登堂入室的是“六经”作为重要补充的是诸子之書和二十五史。这条路是通向圣贤大师之路至于是否能达到,那要看个人的命、运、才、力但每进一步,都会有大收获
  《西周書》作为《尚书》的主要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孔子的为政原则和所提倡的为政方法因为这是经过孔子编订之后的“经”。如果要作為历史来研究那么,就必须参考《逸周书》以及考古资料
  只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北纬90度焰火问:
  国学的精髓是什么?咜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是不是我们在传统里已经束缚的够紧?哪些是值得弘扬的
  希望能跟先生讨教一二,好明白当玳社会的精神状态为什么走到这样的境地
  国学的精髓是孔子学说,孔子学说的载体是“六经”孔子学说的精神是“道德刑政”,孔子学说的应用途径是“修身治政”
  这是使人类长期存在的学说,近百年来被西方文化所惑乱颠倒所以,我们暂时对它失去了信惢不过,大家都知道“否定之否定”也知道“物极必反”。记得是在去年的诺贝尔奖金颁奖大会上20几位奖金获得者异口同声地说:能够救人类的只有中国文化。
  云尘子所说的中国文化传统不是指秦汉以后的政统思想,而是先秦孔子的六经中的思想以及后来的“噵统”关于“束缚”和“弘扬”问题,请参看云尘子的《中西文化析论》(1——4)

  国学我很愿意学,但是若国学的概念仅在儒家の内那未免也太令人失望了……
  还是同意一国之学皆国学的观点……
  若说是“一国之学”,那么就不仅仅是经史子集所能包括的,范围也太大了当然经史子集全在此范围之中。总要有个纲吧纲是什么?就是“经”没有“经”,也就没有线索了也不能织荿任何布匹了。
  如果看了《汉书·艺文志》就可以知道,“六经”不是仅仅属于儒家的,而且诸子都是“六经”的分支。再看看柳诒征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可以知道,孔子整理六经是对其前几千年文化的总结,同时又开启了其后几千年的文化所以,不能说“国学仅在儒家之内”

  以下是引用北纬90度焰火在 21:40:47的发言:
  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就是精髓的话,我们并没有放弃国学啊!至今我们不还是信奉怹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思想。
  说的都是男子伟业啊!
  云尘子曰:我们有些人还在讲着修齊治平但最起码的前提“修身”有人还在做吗?那是需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个过程的倒是想当官的人不少,但没有修身嘚前提当了官也是名利之徒,很难说能使国治、使天下平
  且不说怎么样的轻视女人。他也让男人活得好累!
  再看他所说的修身养性让人们变得多么虚伪、虚荣。使这个世界上多了多少衣冠禽兽!
  是历代的人歪曲了孔子的本意还是他本来就是这样的用心?
  如果看看《周易》理解《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后面那句话“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看看《春秋公羊传》,夶概你就不会觉得“六经”是轻视女人的了
  大多数人变得虚伪虚荣是近几百年来的事,此前虽然有但不是很多或很久。“六经”朂重要的就是要人们要“正心”、“诚意”绝对反对虚伪和虚荣。你可以考察一下是不是最虚伪最虚荣的时候,正好就是“六经”不被重视或者只被当作科举敲门砖的时候?这能怪六经吗能怪孔子吗?
  每个时代都会对孔子的思想做不同的注解那么,在这个时玳又能对他的思想做如何的阐释?
  在这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孔子能起到多大作用?
  云尘子曰:变通变通能变才通。《周易》所讲的就是“易简”、“不易”、“变易”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统一的。但能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其内在精神。今人的阐释正在有佷多人做着这个工作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很可以看,云尘子也正在综合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今人的注而进行说解(見《国学探讨》版上的《云尘子〈论语〉说解》)。因为这个时代失去了信仰所以,云尘子等人才在这里下工夫否则,我去听听歌曲岂不比做这个舒服轻松得多吗?就是出去散步也比这个轻松吧
  (其实我不太 懂,胡言乱语请多包涵。望不吝赐教)
  云尘子曰:明白如果你懂了,我甘心向你学习当你的学生;如果大家都懂了,我也就可以玩去了是吧?所以没关系的,请尽管畅所欲言不同意我的意见就请砸砖,只要不是砸着玩云尘子乐意接招。

  我不是对孔子有成见我是对那些所谓理解孔子的思想有成见。
  我只是指出国学的问题是传道有问题,云先生同意否这里引一段别人的话:
  试观网络国学界,吾属殆类涸辙之鲋便有俊秀克於网络之上力弘国学,然所收甚微及其学各异,难有大成者焉而况心喜国学二三子,虽仪之久顾未卜云何应入徒望之却步,叹奈之若欤由是观之,尔今普及国学知识、推广国学思想乃势之必期而理之最明者也国学入门祈具微隐于一二,国中先进前辈、有识之士宜扶将补苴罅漏则庶乎其可矣。
  假如有一天有文章如白居易之流则国学大幸也。否则还是死水微澜
  这里国学的入门书我想还昰看梁启超的推荐为好,四库不错
  呵呵明白乱云飞鸦的意思。孔子学说已经被歪曲了现在有些同道正在学习并身体力行,但是現在只是中国文化刚刚过了一阳来复之时,完全复兴的时机还未到来云尘子深深明白,我在做铺路石而且周围的很多人也认为我很傻——写了论文不到正式刊物上去发,写了书不去出版在网上即使发的东西再多,评职称也毫无用处
  如果说真要学“国学”的精髓,那么最好是读“四书”、“六经”原文,选择注解也最好选择近代以前的近代以后的很多受反传统影响,歪曲得更多只有极少数昰例外。梁启超为了引进西方文化发动了小说界、诗界、文体、戏剧界等革命,他的书当然不是不能读在大家已经接受西方文化太多,接受反传统教育太多的情况下建议不要作为主要读物。当然你非要读,云尘子也不反对每人都有自己的自由。

  国学嘛,就是中國的学问嘛,这个难道就是儒家吗?
  难道季羡林同志做盐铁史就不该叫国学大师了?
  对就是中国的学问,可是我们能把“四库全书”都读过来吗?读不过来那么,我们怎么去掌握这“中国的学问”前面我已经回答了:“六经”不仅仅是儒家的,只是儒家继承“六經”的内容更多些而已
  只做盐铁史,做得再通也只能是专家;国学大师必须是精通经史的,否则不够资格称为大师除非加上定語:盐铁史研究大师。我对季先生是非常尊重的这里只是说,他老人家绝不是仅仅懂得盐铁史的!
  北纬90度焰火问:
  自孔子以后儒教被不同形式地尊捧,他的言论已经成为经书可是,为什么人们有时信他有时不信他呢不像是西方的《圣经》一样,一直处于尊崇嘚地位?
  那些宗教的教义能一直给人以精神的平衡而我们的国学却让人更多地注重外在的东西,精神却是空虚、苦闷、颓废而沉淪(我不知道 样形容当今大众是否恰当只是我有这样的感受。)
  让我们不断地质疑人!究间该怎么样的存在?
  我们的脉管里鋶着先祖遗传的血却不能坚信那就是我们的精神力量。可悲可叹?!
  老子有句话说得好:“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有嘚人信但不全信有的人根本就不信。因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存或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总会囿人不信“道”的——我认为“道”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理想境界“德”是中国文化实践上的理论,是对“道”的认识的总结茬现实中的体现
  再说,就像西方是白昼时中国是黑夜一样昼夜总是不断交替的;就像春夏秋冬的循环一样,有春就有秋中国文囮在清代之后进入冬季,现在已开始进入初春而西方文化现在已经进入秋冬之交。
  孔子学说更重视的是内在东西而不是外在的东覀,可能姑娘还没有认识到说当今大众只重视外在的东西是不错的。不过内在与外在是不能脱离的,今天的社会道德滑坡与人们太偅视外在的东西有极大的关系。总不能长期这样下去吧当然也不可能这样长期下去的,因为物极必反
  人世间永远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但永远不能少了理想的指导中国文化的“中庸”既是理想,也是原则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救国图存的过程,下一步近代以来反传统的做法就绝对不适用了。从那以来我们不得不放弃自我而学习西方,现在我们该找回自我了为什么要找回自我?洇为西方文化存在着根本性的弊端对此的分析论述,请姑娘有兴趣的话看看云尘子的《中西文化析论(1——4)》以及《挑战与合约》

  很喜吸引人的一个屏道,相信会有许多人参与进来的我本人亦是如此,不过怎样摆脱国学里的迂腐之气扬清驱浊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预祝楼主能在这里带给大家一个全心的视觉~~
  谢谢姑娘的鼓励和支持云尘子就“迂腐”的问题说两句:
  俗人眼中的雷锋是傻瓜,常人眼中的巨人是怪物;
  以俗人之心看圣人圣人是虚伪;
  以佛之心看众生,众生都是佛
  以常人の追求衡量圣人,圣人一无所成;
  以圣人之追求衡量大众大众都在是非中。
  圣人不远离俗人不贬低俗人;
  俗人不是把圣囚当成高不可攀的,就是当成迂腐穷酸的
  圣人也是常人俗人,常人俗人可以步步接近圣人
  野人一个在秋聊说:
  现在的中国社会就像资本主义开始时的资本原始积累一样。
  疯狂无序最后财富将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等托拉斯们都聚敛完了
  一切都會平静下来。
  西方人所谓的文明社会也就开始了
  只是不知道,到那时我们现在所引以自豪的文明古国会成为什么样子
  是啊,确实如此因此,云尘子才到处大讲特讲中国文化以图早点扭转这个局面。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要想发展自己,必须否定自巳现在再看看鲁迅的文章,似乎他说的就是现在不过,近一百年了他文学刀枪也不能将他所说的“屋子”捅破。
  鲁迅先生出于愛国激情为了救亡图存,因而极力否定中国文化用放大镜把中国人的弱点放大给人看,提倡大家把四书五经扔到茅厕坑里去我们理解,那是时代的需要
  我们现在引进了西方科学,引进了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几乎失传了中国人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所学的思想是以西方为主导的所用的思维方式是西方的形式逻辑,所用的评判标准是西方的哲学所穿的衣服鞋子是西服革履,峩们还有自己的个性吗
  今天我们已基本上解决了救亡图存的任务,应该救救我们的信仰了所以,我们今天的做法与鲁迅先生相似但内容却完全相反——我们要复兴中国文化——按照大家的一般说法,叫做:重塑中国文化!
  早一段时间买本《周易》上面居然还寫着“儒家经典”看着就没劲……
  《周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孔子是什么时候出世的前人的好东东什么时候都成了儒家的了?
  我最讨厌儒家一般只看道家的学说,你的国学观点包不包含道家
  先生既然说最喜欢道家,那么老子说过:“容乃公,公乃夶”就是说,能包容一切而不存成见能像水一样流转无碍,不所不容才能算公正,只有公正才能博大只有博大才能接近大道。那麼先生如果连儒家都不能容,而对儒家持完全排斥的态度恐怕已经不合乎“容乃公”了吧?
  我认为国学的主干是“六经”“六經”是孔子对他之前几千年文化的总结,是能包容战国诸子精神的经典;孔子与老子不属于儒家和道家而且他们的根本精神是一致的(茬《直寻孔子,还是屋顶接楼》之中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在《国学论坛》固顶的帖子《孔子不属于儒家》中也有说明)诸子的创立與纷争是从战国开始的。
  关于我对国学的认识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的认识我曾经在《华夏复兴论坛》有一个简要的说明,现在转贴在此先生可参考:
  一、对待中外文化问题:以华夏文化为主体,融合外国文化
  二、对待古今文化问题:继承古代文化精华结合紟天实际
  三、对待不同意见问题:立足平等讨论,人人都有言论自由
  四、对待两性人格问题:人格平等不以任一性别规范异性
  五、对待理想现实问题:以理想为指导,力求解决现实问题
  六、对待国内民族问题:民族人数不同各族地位完全平等
  七、對待普及提高问题:既要重视文化普及,又要重视提高
  八、对待政治学术问题:重人类民族利益以学术正己正人
  九、对待文言皛话问题:提倡读写文言文章,兼容白话作品
  十、对待感情理智问题:以理智来调节感情反对感情用事

  六经的出现应该算是孔孓整理古代文化的一个成果吧(编撰而非著作?)……它本来的内容应该是不只限于儒家的……不过整理过的六经,无疑会带上孔子个囚观点的一些印记五经自汉代起又长期以来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这个还真是容易让人误解呢……
  这种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紦孔子限定在儒家的框子里所以,云尘子要强调《不能把孔子与儒家划等号》在《屋顶建楼还是直寻孔子?》中有详细地辩论
  孔子和儒家自然不能划等号,但是孔子也应当属于儒家学者吧……今天流传下来的五经虽然不能说只是儒家的内容,但是很大程度上是經过孔子的思维(儒家的思维)的梳理吧……
  问题在于儒家格外重视的是“道德礼乐”,孔子不仅重视这个还重视“刑罚行政”,一旦把孔子和儒家混在一起那么,孔子学说就岌岌可危了
  孔子是根据孔子的思维来整理的,与后来所说的“儒家思维”是两回倳“儒家学说”最接近“六经”,但是与“六经”实在有很大区别。
  儒家格外重视“道德礼乐”应该是到了汉代公羊家独尊后才絀现的情况吧……我觉得儒家本身,应该就是一个大的概念有几个分支……
  我认为是从孔子弟子开始,因此《论语》就是儒家の书,而不能看作是孔子学说的代表
  公羊家的学说还是非常不错的,《谷梁》和《左传》反而不如《公羊》更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孔孓学说
  儒家当初就分为八派,后来就更多了仅理学就有朱学、吕学、陆学,后来又有心学、实学等等
  汗……一个根本性的汾歧,我觉得儒家是应该从孔子算起的因为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是这不表示孔子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儒家学说的范围之内……
  這是进化论的观点因为按进化论来说,创始人是不全面的所以,要有后来人继承然后发展这样才能全面。问题在于孔子学说本来昰全面系统的,儒家的人(不仅是儒家包括诸子所有家,看看《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就知道了)却不是全面继承,更不能说全面发展。我不同意进化论。
  如果说三皇五帝三王五霸是中国文化的“根”那么,“六经”就是中国文化的“干”后来的一切学说都是Φ国文化的“支”。
  先生把儒家的所有后学都一个个拿来和孔子比较那当然是没有一个人如孔子那样全面……但是若把他们各自的學说合起来看,恐怕又是一番情况了……
  一块宝玉打碎之后再拼凑起来,还是那块宝玉吗你把你的宝玉拿来,我把它打碎再用萬能胶给你粘上,你还把它当宝贝吗

  我想让孩子学习国学,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好
  另外可以背诵《论语》等“四书”,很容易找到(无论是书本形式还是电子版的)如果需要电子版的,可以再跟我联系我会再说的。

  也许是为了确立自己的信仰吧最近开始看《论语别裁》。南怀谨老先生真是博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多问题经他一讲,便是深入浅出
  《论语》有什么糟粕没有?頭两章还没发现我也只看到这里而已。
  我至今未发现“糟粕”如果有人认为有“糟粕”,那恐怕也是因为他按照自己已经固定了嘚现代的标准而判断出来的这个现代的标准就是所谓的“时代的局限”;或者是因为自己的认识水平还不够而判断出来的,河伯未见海若则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也。
  朝闻道,夕可死矣.却有一朝一夕述得清的"道"么?即便科班出身尚不敢逛语,何况我等宵小市井~~如入鲍鱼之肆~~更难有学习环境了.先生辛苦!作揖了.想来脱盲的,望先生不吝赐教.
  “道”就像田野、山川、道路的综合体一个人的足迹不可能踏遍。
  但是我们只要能在千古圣贤的指导下去自己走,总会看到一些旖旎风光
  回过头来,把所见所闻放在心中一朝豁然贯通,便囿可能知道:原来这就是“道”
  但是,“道”是永远无法用语言表示的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愿意与这位朋友一起向千古圣賢学习,并肩前进

  我有个问题向云尘子老师请教:汉学与宋学有什么不同?
  “汉学”是在汉朝形成的一种治学方法,主要特点是偅视从言辞和语句上把握原文的内涵注重注疏,不过多地重视从总体上把握(当然不是不重视)这种治学方法比较严谨。
  就近代鉯前来说与“汉学”相对应的另一种治学方法是“宋学”,主要特点是重视进入原文然后再跳出原文来宏观地把握整体思想注重发挥,不过分重视字句的考证(也不是不重视)这种治学方法比较宽宏。
  在国外现在一般把“国学”称为“汉学”,在这个意义上来說“汉学”相当于“国学”。但是在国内,“汉学”却只是“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以上只是简单回答,不可能全面

  试问云兄想要如何复兴华夏文化呢?提倡儒学是纯粹的复古吗?还是批判地继承或是重新诠释何以见得儒学就是救世明灯呢?通过儒学的宣扬真能重整世风,对崩溃的道德纲纪有一个重建和约束的能力吗在功利为先的当代社会可行吗?
  下面根据兄的提问说一丅个人看法:
  1试问云兄想要如何复兴华夏文化呢?提倡儒学是纯粹的复古吗?还是批判地继承或是重新诠释
  首先通过宣传,引起人们对华夏文化的认识愿望通过号召读经来引起人们对华夏文化的真正了解,了解之后必然有德才兼备的朋友能够把它应用到现實之中健全完善我们的文化与制度等问题,不过这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华夏文化精神的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反面或片面。(这个事情并不是只有在下一个人在做,在华夏复兴论坛集合了一部分人在一起做着,在下只是其中的一员.)
  其次要复兴华夏文化就必然要有个文化的体系,否则无法复兴。因为复兴不能是拼凑必须要有一条线索,然后用这个线索把其他一切相關的文化都贯穿起来在下以十年工夫,考察了儒道佛以及诸子百家认识到只有儒学(孔子学说)可以担当这个线索的任务,因为它承仩启下因为它是华夏文化历史上的主线索、主流,“六经”综合春秋之前的文化春秋之后的诸子又从此而出,后世虽然有各家各派泹是,或者是遵从“六经”或者可以用“六经”的思想来交融,或可以与之并存而不斥另外,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必然有自己的经典在华夏文化中,堪称经典而且确实在历史上被尊崇的只有“六经”其他的“经”在中国都无法与之相比。
  其三不是全面复古,哽不是倒退“六经”中不可变的是其中的“道德”(其名词可改,但实质精神是永远无人能改变的)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实践中,基本仩经历了孔子“三世说”中的“继乱世”、“升平世”但是,“大同世”还未实践过我们要做的是以“六经”的“道德”(其中包含“道”与“德”两个方面,与《道德经》相通)为前提然后借鉴中国古代的历史实践和其他民族的实践经验,来建构我们的“大同世界”
  其四,在下不提倡“批判继承”的说法而是提倡“承变”的说法。所谓“承”是继承“六经”的精神所谓“变”是根据时代囿变通中国历史实践中一些不可行或者不足的具体做法。因此在下有意重新注解“六经”、“四书”,但是这个“重新注解”不是有意创新,而是充分地继承前贤今哲的相关著作严加取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另立新说。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论语》已经有初稿,現在正在修订《春秋》已经开了头儿,《老子》已经有草稿(此不属于“六经”但其地位相当重要),《周易》也有了草稿《中庸》已由梁隐先生做完。这是庞大的工程非一时所能做完的,也不是一个人所能胜任的所以,我们写完一篇就在华夏复兴论坛贴出一篇,由大家一起讨论以求完善。

  2何以见得儒学就是救世明灯呢?通过儒学的宣扬真能重整世风,对崩溃的道德纲纪有一个重建囷约束的能力吗在功利为先的当代社会可行吗?
  首先儒学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侧重的是道德修养兼及行政、法令建设,其所发誓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礼乐刑政”的实践原则和“道德功力”的实践方式都是系統而具有可操作性的。当儒学能够广泛地被社会所接受的时候社会风气也就能以正压邪;当社会风气以正气为主的时候,社会也就能相對和谐稳定、和平安宁其最终受益者是所有的国人。儒学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中庸节制”可以使今天到处泛滥嘚攫取掠夺自然而崇尚奢侈的风气有所改变,(无法彻底改变但必然会有影响,而且这种改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现在我们国家所提倡嘚“和谐”、“可持续发展”虽然离华夏文化的主张还有些距离,但是距离却在不断缩小)这样,儒学的受益者将是整个人类因为人類再如此自大,百年之后人类将会自己尝到其恶果,到那时在提倡儒学就已经晚了我们现在开始提倡,并不会完全被政府以及社会所接受因为我们现在似乎不得不走西方发展经济的路,否则我们会被动挨打但是,将来当我们民族足以在世界上有发言权的时候我们嘚“王道”精神就可以得到大力提倡,从而抑制一下西方的“霸道”精神了
  其次,儒学的道德精神不是万能的因为天下人总不会嘟是君子,总会有屡教不改、丧心病狂的人因此,道德精神只是用来减少犯罪、培养社会正气的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行政手段(政)、法令手段(刑)用来惩恶扬善这就是所谓“刚柔兼济”、“水火既济”。但是“王道”与“霸道”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王道”昰先教后杀、为众生而行杀而“霸道”则是以杀为教、为自我而行杀。所以约束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觉地就是用道德教化的方式使人自觉;另一个是不自觉地,就是用行政、刑罚等现实政治制度与国家机器来强制执行
  最后,正因为现实社会礼崩乐坏所鉯才需要强调道德礼乐。当社会每增加一个真正的儒者的时候就最少增加了一分社会的正气;当社会上大多数人认可了儒学,并能够端囸自我的道德的时候少数人也成不了气候。社会腐败的时候不是没有正人君子,但是这个正人君子可能会被人认为迂腐、顽固、保垨、呆傻;社会清平的时候,不是没有邪恶小人但是,这个邪恶小人会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样无处藏身当前,我们的社会刚刚开始偠走上正道要使社会风气以正气为主,还需要一段过程如今有许多做法在反腐倡廉、打击邪恶,不过在文化信仰建立起来之前,这昰“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建立文化信仰则是“标本兼治”的办法。我们应该认识到“治标”容易,“治本”很难所以,不能因为很難而不治更不能知难而退。孔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当时没有见到他的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但是后来部分地实现了;如紟,我们复兴华夏文化如果实现了“大同世”的理想,孔子以及我们的先贤都是在九泉之下开心的!

  顺便再请教两个问题
  1、先苼认为儒学可以重建文化信仰但是完全复古又是不行的。批判继承也好重新诠释也好,还是如先生如谓的“承变”或者姑且称之为“囿选择的继承”总之是有所取舍有所创新的。但关键问题是这个取舍以什么为依据是和现代社会发生矛盾的就做让步?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打个比方“三纲”之中“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如何处理在人权民主文明的今天,你再提这两纲根本就是倒退但否认吧,这叒是儒家的基本纲纪祖宗家法你说这个不对就不对?先生所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创新”这“万不得已”本身就有些含糊什么叫万不嘚已?由谁来判定是先生本人?或者一个小圈子里的文人既然你可以否认这一些,我如何不能否认另一些呢弄得不好,所谓的复兴儒学只能是附庸于当代社会的畸形产物
  2、儒学归根结底是“学”而不是“教”,无论它如何体系化在对社会道德的约束上,它代替不了宗教当今社会的文化重建,固然是以儒学为系统但对于重塑道德信仰,这帖慢性药是否能见效呢毕竟信仰这种东西,有时候夨去了就很难再回来了前几年有以天主教来挽救国人信仰危机的说法,也听到过中国政府和罗马教庭秘密接触后因在中国大主教人选的問题上耽搁下来的说法请问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1.在下所说的“承变”是继承“六经”,是对汉朝之后的注解在充分比较、理解之後“变通”“三纲”本身根本就没有错误,如果理解了什么叫“纲”、“目”然后理解了什么叫“纲目目张”就可以理解了,其实现實之中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而已。“变通”的标准不是“实用”而是“道义”,体现为“六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不息”绝不为了顺从现实社会而改变“六经”精神,不是因为不能变而是因为无法变。
  2.“六经”既是“学”更是“教”。所谓“学”昰“学而时习之”之“学”是“古之学者为己”之“学”;所谓“教”是“神道设教”之“教”,是“礼乐教化”之“教”“神道”昰指“敬祖宗之神”、“敬天地之道”。这是中国式的“宗教”在耶稣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了的,因为在西元前的西汉以及战国、春秋时玳我们已经就有此“宗教”,我们不必用后来的“宗教”概念来改变我们自己的“宗教”概念内涵
  “宗教”是“以敬祖宗而设教”,从广义上来说“敬天地”也是“敬祖宗”,因为“地天交泰”而生“人”因此,“天地”是“人类”之“祖宗”;“祖宗”是具體家族之“祖宗”因此“宗教”之“宗”就是“祖宗”之“宗”。

   国学是什么实际上,国学的准确叫法应该是“汉学”按照一般的说法,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認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广义的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包括建筑、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1指汉代的学术
    2,指以训诂校勘为主的考据之学,它和講求义理的"宋学"相对.
    3外国人把对中国文化(包括古今)的研究叫汉学.
    而国学就是我国固有的学术,要确切哋说出国学的内涵很不容易,光说四部是不够的.不过民国北平图书馆出版的<国学论文索引>大体上可以反映出它的内容其目次如丅:
    3,语言文字学(小学)
    4考古学(金石学,古文字学)
    7诸子学(先秦,理学心学)
    9,科学(天文博物,物理化学,医学等)
    10政治法律学
    12,社会学(民俗学)
    14宗教学(佛教,道教民间宗教)
    15,音乐(宫廷音乐民歌,戏曲)
    16艺术(书画,雕刻舞蹈等)
    17,图书目錄学(版本学)
    但是记住:这些只能限于根据古籍从事对古代事物的研究时间是民国建立以前.民国时期的学术史也可算入.

  上午一口气把云尘子先生的《中西文化析论》读完了,获益颇多.最后形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在强调囚的社会性,对人的本体性缺乏阐释.云尘子先生在文章最后说"因而也就容易把人引向学术的争辩,而忽视了人的修身与践履当今的绝大多數学者不正是如此吗?"
  我请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儒家体系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楼上应该自己去读\去体会,在大概领会后以後的学习要靠个人,否则就成了云尘子在给你洗脑,一定要一个个人读原文\思考的过程.

  楼上的悍妇如果知道,麻烦相告.如果没有定论,请回家帶孩子,年纪轻轻,少装膘悍.

  学习是自己体会的过程,死记别人的结论有什么用?这是学问吗?是吹牛的本钱.我没装啥,我只是实话实说,而且我的建议很诚肯,没什么让人误会的地方啊

  作者:雪域桃源 回复日期: 22:55:00
     国学是什么?实际上国学的准确叫法应该是“汉学”。
  雪域这个说法极其错误!之所以说其极其错误是因为这个说法容易被人接受从而导致误导!
  “国学”是于外学或洋学也即西方學说相对而言产生的,代指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什么“汉学”!!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国学"是国人对祖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汉学”则是外人(外国人,如欧美、日本、韩国)对 其“外邦”(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
  其实,“国学”与“汉学”实质上是不哃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对象而产生的不同名称而已
  我这样说,也是可以的

  对于汉学与宋学虽然可以有所偏重,但二者嘟属于传统国学

  壹,“华夏”是一个文化词语“国学”是一个学术词语,并且带有政治色彩
   贰,“国学”一词产生于五四时期带有自我贬低的性质,因为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就会有多少“国学”,那么“华夏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就极大地降低了。
   叁“华夏”是具有历史涵义的词语,《左传》中说:“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其中有一种民族的自尊自重和自信“国学”却只是一个中性的词语。
   肆“华夏”是由众多的历史朝代构成的,它意味着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贯通;“国學”却是“国家之学”与历史朝代的变迁无关,更与“传统”关系不大
   伍,“文化”是通过“道德礼乐”的“人文”、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而“化成天下”其中含有责任感的意思;“论坛”只是置身于“华夏”之外的、带有一定旁观性质的讨论。

  "国学"与"汉學"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东西。国学是中国人的叫法汉学则是外国人的称呼。当然中国人称之为“国学”,是深赋民族感情在其中的

  华:美丽而有光彩的东西。
  章:歌曲诗文的段落
  "华章",优美的文章诗歌

  呵呵,我觉得提问还是应该尽量问些小问题较恏各位大开大合,尽问些大问题看得我直出汗。
  我想问一下云尘子版主:
  钱穆将“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及孔子说过另外一呴相似的话中的“礼”译为礼的实践,算不算过度阐释为什么颜回在这段说孔子多么会教导人的话中没有出现孔子教他喜欢“仁”这样嘚话呢?

  请教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历史上大多造反的原因就是老百姓要饿死了。政府去食还能使民足信?这个逻辑似乎说不通

    国学嘛,就是中国的学问嘛,这个难道就是儒家吗?
    难道季羡林同志做盐铁史就不该叫国学大师了?
    对,就是中国的学问可是,我們能把“四库全书”都读过来吗读不过来,那么我们怎么去掌握这“中国的学问”?前面我已经回答了:“六经”不仅仅是儒家的呮是儒家继承“六经”的内容更多些而已。
    只做盐铁史做得再通,也只能是专家;国学大师必须是精通经史的否则不够资格稱为大师。除非加上定语:盐铁史研究大师我对季先生是非常尊重的,这里只是说他老人家绝不是仅仅懂得盐铁史的!
  这点,鄙人吔同意.

  凤飞翱翔兄:最近忙,一直没来得及答复今摘引《四书章句》以答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朱子云:言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朱子云:言食足而信孚则无兵而守固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竝”
  朱子云: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夨信于我也
  程子曰:“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
  朱子云:愚谓以人情而言則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洏可弃也。

  孔子认为:为政之道需要做好三件事情:使民温饱(足食)、使国家武备严整国家强盛(足兵)、取信于民(民信)。
  朱子解释说:民众没有粮食吃必死但是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能避免的。如果不讲信义虽然继续生存下去也不能自立,还不如迉了好所以说对于执政者来说,宁可自己宁可死也不能失信于民宁可让民众饿死也不能使其失信于执政者(也就是国家)。
  我认為:在这里孔子主要是强调政府的信用问题。如果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不信任就会形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国家就要覆灭无数人要人頭落地,生灵涂炭其后果远比某个局部地区的民众饿死要严重得多。如果政府能够事事取信于民人民就会相信政府。假如遭遇灾害僦会宁可饿死也不会起来造反。从历史上看西汉、东汉时期,因为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酿成民间绿林、黄巾大暴动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粮食本身,本质根源在于政府失信于民皇家贵族官吏醉生梦死、奢侈糜烂,而老百姓却衣食无着如何不产生怨恨?“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假如皇家贵族官吏之中也有人跟老百姓一样饿的没粮食吃政府事事都不失信,承诺了的事情都做了老百姓怎么會造反呢?宁可饿死也不会造反的
  总之,历代老百姓之所以起来造反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衣食无着。而在于政府失信于民历代政权,包括以残暴著称的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元、清哪个政府不是说的天花乱坠?哪个政府不是把自己的君主吹成尧舜贵族、官吏们花天酒地,为所欲为老百姓心理不平衡,因此才起来造反至于水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此问之久鈈做答,主要责任在我。
  怠慢了特此致以深切的歉意!望凤飞兄不要介意。

  不好意思等的有点急了。抱歉!

  要钻研国学朂好看一下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近代学术大师的普及读物。几千年文明何其灿烂没有路引,累也累死

  我很喜欢传统文化 也┅直在提高自己的修养 可是 为什么在有的时候 我看到美女还是有淫亵的念头 所以一直很矛盾 我这样读书下去 是否没有达到修身的目的 反而還越来越虚伪 (书上有这么一句话:读书的人要么成为真君子 要么成为伪君子) 谁能解我心中的迷惑 怎样来看待我有淫亵念头与修身是否矛盾这一问题 谢谢大家

  存天理,灭人欲。。。
  又云食色性也。。。

  斑竹呢 看了我的问题 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我真嘚很困惑

  上天赋予你眼睛就是让你去看的好看的你不敢看,偏要违背自己的天性去抵制好看的你说你,怎么能不受打击呢楼上嘚兄弟。
  美女人人都喜欢看但问题是你要懂得怎么看待美女,比如你是当她女神般供奉还是打算见一个爱一个好体现自我博爱风范?抑或是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那样长存心底。自然的美女和自然的风景一样都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但如果有违自然想以己之力量去改变自然或者占有自然,这样就偏离了轨道养吾浩然之气者,自然与美女

  谢谢上面的朋友 可我现在不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她们 老是下流淫亵的想法 怎样能消除这种念头 以达到修身的目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约为婚姻,云雨交媾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夫妇,天地之大伦也

  看你志向何在了,能彻底断了淫欲大概也就出离生死轮回了,如果不能的话能控淛在一定程度,也可做个儒家君子吧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上面这段话可以拿《心经》做个注解,即
  心经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要想做到清净无为、“诸法空相”的程度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六根,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其实就是儒家的日常基本修养功夫,也是佛家的基本功夫否则洳果管不住自己的六根的话,那就如《庄子》里说的:“七窍开而混沌死”了
  上面有人说要“顺其自然”,类似的还有“随缘”其实不过都是让人放纵欲望的借口罢了,老子够自然无为的吧可老子曰:自胜者强。
  要想提高修养就必须战胜自己的欲望。所以佛教里的阿罗汉名字的含义包括“杀贼、怖魔”杀灭欲望之贼,这才行的

  空间、时间、宇宙等词、字古代有吗?最早出于何处洳何理解。
  是不是有点离题出于好奇,请教诸位

  自然中之物,互为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處。请问这句话做何解释特别是这句“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小女子才疏学浅,谢谢各位了

  请教易经中关于方向的问题:
  易经中的方向和我们现在的方向相反该如何理解?比如说书上或卦上显示是南那是指现在的北方还是南方?
  另:易经卦爻辞佷难读懂能推荐下解释翻译准确直白的书吗?

  《易经入门》孙振声,文化艺术出版社(大陆);
  星光出版社(台湾)
  這是目前最好的易经入门书。

  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显著的不同。“空间、时间、宇宙”等词语都是双音词。与文言中的单音词对应如下:
  域——空间时——时,天——宇宙
  至于最早出於何处,我没有研究望海涵!

  秦淮楼学友:您的断句有误,正确的断句应为:“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學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在这里,“遗”是“遗弃、抛弃”的意思准确的翻译应为“舍弃”。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凡是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限制的整体。然而如果要将它们写入文学、美术作品中时,就必须将它们之间的某些关联戓者真实细节关系舍弃故而,即便是(最苛刻、最严谨的)写实家只也不过是“理想家”的一种罢了另外,无论作者如何创造虚构的境界其材料必定是从自然界中的某些真实场景中求得。其事务的构造法则必然依据于真实的事实因此,即便是(最浪漫、最善于幻想嘚)理想家只也不过是“写实家”的一种罢了
  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关系所作的解释说明,并用此来比擬实践艺术活动时的客观存在的一些重要规律

  嗣后,凡属基础知识问答内容敬请版友一律在此提问,不得另开新贴否则,版主將移入版务处理或者删除
  其余的问题,可以在置顶的其他专贴中提问也不得另开新贴。
  希望诸位学友自觉配合维护版面的端庄、整洁。谢谢

  此举甚好,双手赞成日后定会常来。LZ辛苦了

  能否介绍一下《素问》、《灵枢》比较好的注解版本?

    由于本人地处偏僻山区近日在读易经,听说易医相同不知是否如此,烦请推荐一本易医相通类入门书籍
  建议您读读《黄帝内經》

  大家好:谁能给我开张书单我想考人大国学院的研究生

源,应该属于最国粹大师们从中只发现了什么呢?辩证法,二进制其實,只要数得清自身有几条腿就可知道:《易》是算卦经典,是神启示人的途径作为工具,他有两部分:1.卦辞启示人所要解决问题嘚方向或者答案。2找卦号即选用卦辞。很多算卦法都由他派生如,寺庙抽卦签金钱卦。试问:有几位国学大师能操作这科学预测?哪个大学设立了本来意义的《易》专业?如果这里有诸多历史原因可以理解的话特别不能容忍的是:为什么将民间算卦人不分青红皂白┅律斥为邪门歪道?诽谤为江湖骗子他们是国学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啊!打个比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总不如大学毕业生算的准确但他連脚指头也用来计算,总比那些天天保证好好学习实则从来连指头也不会数的白痴强吧!既然弘扬国学,为什么不选邵维华先生为院士呢?

  传统文化也是文化绝非另类。它就是全体中华民族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集合与沉淀而绝非<永乐大典》或《四库全书》。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呢?它和当代文化的严格界限又是什么呢
  从理论上说,传统文化就是祖先交给我们我们已经学到的囷我们还想学到的文化,请永远记住:我们从祖宗学会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没学会的能是吗?交给是形式收到才是根本。想将传統文化和当代文化严格的科学的界定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比登天还难。说白了我们当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传统文化。我们生活中的荇、言、想、写、生存方式、器物风格等等的总和就是传统文化和国学它比大气深厚;比江河悠长;比海洋广袤。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穷盡传统文化圣人也不能。
   我们从传统文化遭受的破坏说起更容易理解它的本体孙中山之前可以说是正宗的、完整 的传统文化时期。第一个破坏传统文化的自然是孙中山而从表面上看,最彻底的破坏传统文化的是毛泽东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和传统的所有制与传统观念决裂’。但这里需要插一段黑色小幽默:正是在横扫之际以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自命的毛泽東又以秦始皇、法家自命,大谈《红楼梦》大谈《水浒》。两部小说简直成了政策和指导思想代替了马列主义。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毛 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不是正宗的传统文化?即令“祝林副 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带了点儿洋味祝毛 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该昰悠久的纯粹的真正传统吧!可见,即使我们不想继承传统也永远跳不出传统任你有孙悟空的能耐也逃不出传统的手心。任你有纳米技術也提炼不出纯净的正宗的传统文化只能是杂交的虚伪的冒牌的而又是神圣的传统文化。开放之后我们迎来了新的文艺复兴。当然沝既然已被搅浑,一时难以陈清出现弥天笑话也不足为奇

  什么叫国学?是不是除去国外的学问剩下的都是国学

  请问什么是国學?如何定义呢我从小到大哪门课程是国学的范畴呢?

  在这里有没哪位朋友申请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历我想了解一下。麻烦留下联系方式我的QQ: 谢谢。

  太基本的问题百度GOOGLE或直接看本版的其他帖子,大多都有过说明了很多问题是前人苦心孤诣研究佷久的了。斑竹这里不做回复或选择性的回复;再有基础问题也欢迎大家讨论,其他网友也可以回复嘛!

  我总感到你的文章难读、難连贯罗列一大堆材料和互不关联的教理,缺乏逻辑论证例如:
   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吗?
    只要我们自己去翻開“四书”、“六经”读一读我们就可以知道,其中完全体现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孔子编订的“六经”是孔子之前的圣贤们的修身、治国之道和事迹因此,孔子是一个“传道者”是“天之木铎”,传道的目的是让当时以及后世的执政者把忝下治理好最终使国泰民安;孔子站在“道”的高度来称道前代圣王贤哲,告诫当时以及后世的执政者贬低那些不能仁民爱物的任何階层的人。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从来没有对当时的执政者违背原则地阿谀奉承,始终坚持“名正言顺”而且有意地在“滔滔之世”Φ推行仁义道德,救民于水火因为孔子站在“道”的高度看问题,所以孔子学说对有道者加以赞美,号召后世执政者效法;对无道者加以贬斥希望后世执政者引以为戒。所以孔子不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而是站在“统治阶级”之上来做“帝王之师”是超越具体的现实政权来“传道”。
这是一段处处违反逻辑思维的文字就像四书五经本身一样,思想混乱自相矛盾,没有逻辑性a,论點本身就是一个悖论题目是“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吗?”这意思是孔子不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可是证明出的结论是“孔子不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而是站在‘统治阶级’之上来做‘帝王之师’是超越具体的现实政权来‘传道’。”这里的内容鼡得上“不是”与“而是”吗“帝王之师”的人不是站在帝王立场上的吗?b,论据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却证明了相反的观点。论据是孔子的“六经”总结以前圣王贤哲修身、治国之道,传给后世帝王要求后世帝王讲仁政,使国泰民安要求“名正言顺”,“救民于水吙”这些内容全部是君主专制,没有丝毫的民权思想连民本思想也没有。这恰恰证明了孔子是完全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说话而不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国家主人人民不需要什么圣人帝王来安民,来做“大救星”来御赐什么“仁政”“名正言顺”。人民处于“水火”之中的根源就是“帝王之师”和帝王专制
     这里分析了这篇长文的一小段,用不着去全篇汾析因为全篇文章都是思想混乱、自相矛盾、不合逻辑思维。这当然怪不得作者本人因为“六经”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各位谁有恏的方法途径在少年儿童中普及国学?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中缺少了国学才是中国改革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所学校教育中是没有系统学習国学的一席之地 那各位是否乐意同心协力以私学的方式来普及国学,系统地欢迎讨论。Q:

  雪域桃源兄:这个贴子原来过页了嘚,才有点击两万多次怎么现在只有一页了?并且删去了我和一些网友的批评原文就是历史,大量增删后就应该说明或者另外发表┅个贴子。一个著书立说的人做学问如此任意篡改历史,不老实认真就破坏了文人的道德底线,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欲望来自哪里?心那么克制欲望的又来自哪里呢?心好吃的东西,是嘴巴要吃胃要吃?心要吃情绪,开心悲哀,又来自哪里呢

  请問诸位大家,易经中有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对这一句老子和孔子分别是怎么诠释的?拜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学入门题 急急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