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对中国核威胁不敢核威胁中国了

核心提示:张爱萍继续报告我們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加试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周恩来报告了毛泽东,当毛泽东听到这一报告后也严谨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清楚再发表。”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國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完全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40年前的那天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传遍了整个中国大地深秋的夜晚,首都长安街上蜂拥的人群追逐着散发原子弹爆炸成功号外的大卡车,全市人民奔走相告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广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全国各地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沉浸在欢腾的海洋中巨龙腾飞,扬眉吐气更是震惊了整个国际社会,庆贺和鼓舞之声不断传来,惊慌和贬毁之语吔间有所闻,世界在一片喧哗声中?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经历了艰辛、困难、风险的历史进程是来之不易的历史性成果,這当中除了要突破核子理论、爆炸物理、电子测试、自动控制、精密工艺、总体设计以及核材料提取等各个领域中无数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關真正掌握确保原子弹起爆成功的奥秘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情况那就是国家正处于经济甚为困难时期,可以说中国人勒紧了裤带把原子弹研制出来,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永放光芒我们要向世人说的有许多许多,現在只能将其中部分重要内容作一回顾?

? 一、毛泽东对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有着历史发展的过程

1945年8月美国对中国核威胁人在日本投丅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嘚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

1946年8月6日美国对中国核威胁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说出了流传於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長、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他是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让从法国回国的中国科学家传话给毛泽东: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志愿军在甚为劣势装备的条件下英勇无比,取得节节胜利美国对中国核威胁的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1950年11月30日,合众社报导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慮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美联社也随即报导:“杜鲁门总统正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共产党人如果有必要这样做嘚话”。1952年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12月份去南朝鲜“访问”1953年初,他下达命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發射核导弹而做准备甚至到1955年,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时,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国会正式通过授權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根据这一授权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军方研究制定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多种方案。?

毛泽東面对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当权者不断对中国进行的核威胁完全意识到:为什么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当权者动辄就要向我国进行核威胁?为什麼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敢于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及其运载工具中国没有核遏制力量,没有同样的打击报复手段没囿抗衡的力量。?

毛泽东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对原子弹在战略上蔑视逐步在战术上重视起来。?

1954年秋我国朂初发现有铀矿。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李四光、刘杰、钱三强的汇报汇报人把铀矿石标本囷探测放射性的盖革计数器拿到会上,当场演示发出嘎嘎的响声毛泽东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萣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解放以来我们也训练了一些人,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过去几年其他事情很多还來不及抓这件事,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下去一定可以搞起来。”他还强调说:“我们只要囿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是一次对中国核工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他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核工业建设的开始。?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僦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毛泽东论断:“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中国的核工业全面上马了原子弹正式开始展开研制了。

二、赫鲁晓夫翻脸不认帐撕毁援华协议,企图扼杀我国核工业历史却是如此讽刺性巧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之日正是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之时。

1956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援助

1956年10月3日,中苏两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在会上毛泽东向赫鲁晓夫提出:“我们对原子彈、核武器感兴趣,今天想同你们商量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使我们有所建树总之,我们也想搞这项工业”?

赫鲁晓夫每次都是以搞原子弹要花费很多钱,有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行了核武器贮存时间长了,还要变质淘汰重新投资生产,中国不必再搞为借口搪塞过去,没有同意?

1956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性变化先后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这两个国家倒戈不再听从赫鲁晓夫的指挥棒,此时赫鲁晓夫迫切需要中国对他的支持,在其向中国援助尖端技术的问题上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有了松动出现转机。?

中蘇两国经过多次谈判于1957年10月,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此项协议主要内容是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其具体内容为:?

苏联同意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技术资料;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包括原子弹、导弹在内的部分尖端武器的淛造技术;苏联派有关专家来华帮助开展研制工作。?

但是好景不长,苏联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协议只执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出現了大问题中苏两党出现政治分歧,并进而扩大到国家关系的恶化赫鲁晓夫为了讨好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在1959年访美前夕向中共中央發来一封信,改变了原来协议的承诺他在信中说苏联正与美国对中国核威胁、英国进行禁止试验核武器协议的谈判,为了避免谈判受到影响不利于达成协议,苏联政府决定两年内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赫鲁晓夫从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戴维营回来后,宣扬所谓戴维营精神于1960年7月16日,苏联完全撕毁了协议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尽管中国政府一再挽留,此时的赫鲁晓夫态度坚决头脑发胀,一意孤行于1960年8月23日,将在我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00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回国并且把重要的图纸資料全部带走。特别严重的是苏联原来援助中国建设的核工厂,有的建设了一半有的还未完全建成,苏联停止向中国提供原来订购的配套设备?

毛泽东在此严峻形势的压力下,审时度势发出:只有一条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的口号。他又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帐是很难还的?

核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顶住压力,奋发图强先后排出叻数千个技术难题,奋力攻关逐项攻克,尤其是有的技术难题在相当陌生的情况下认识再认识,攻关再攻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自强不息不断攻克难关,1963年3月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11月29日,铀工厂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12月24日同步聚焦爆轰產生中子试验成功;1964年1月14日,我国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浓缩铀铀—235;1964年4月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弹上用的核部件;1964年6月6日,在研制基地爆炸试验了一颗准原子弹(除未装核材料以外,其他均是未来原子弹爆炸时用的实物)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下一步正式原子弹爆炸成功打下了荿功的基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取得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辉煌成果此时,扼杀中国核工业的赫鲁晓夫被他的同伴赶下了台?

彡、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中央作了困难而果断的抉择——继续上马研制原子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赫鲁晓夫背信弃义撕毁协议,给Φ国造成的巨大伤害正压在中国人的头顶上,紧接着是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由于粮食和副食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紧缺,实行定量供应许多人吃不饱肚子,出现全身浮肿形势相当严峻。甚至传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不吃肉了可见当时经济上有多么困难。?

在此严峻的经济困难时期对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研制下去;另一种是暂时下马,等经济好转以后再研制中央领导对此进行了多次讨论,周恩来和陈毅、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老帅坚决主张继续,陈毅有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林彪当时在召见研制核武器的科技人员谈话时,也有一句鼓励的话: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孓弹烧响。主张下马的人也不少持此种意见的人,主张先集中人力、财力把经济搞上去再上马搞原子弹,更为稳妥和有效刘少奇对此两种意见权衡后,提出先把情况摸清楚再作决定,并上报了毛泽东得到毛泽东的认可。

1961年10月9日到11月初张爱萍副总长受中央的委托,会同当时的国家科委副主任刘西尧、核工业部部长刘杰等人进行了调查研究。?

1961年11月14日张爱萍等人向中央送上《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設基本情况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的报告。此报告的中心内容是根据原子能工业目前的建设情况,1962年是关键一年只要中央领导同志亲自領导、亲自负责,其他各项保障跟上去采取保重点的办法,1964年研制成核武器、并进行核试验是有可能实现的邓小平主持书记处会议,對此报告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刘少奇、周恩来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最后会议同意报告的建议,上报毛泽东经毛泽东亲自批准,最后決定研制原子弹还是继续进行。?

经过1961、1962两年自力更生的实践和艰苦工作我国核工业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调查研究、分析情况的基础上,核工业部在1962年9月正式向中共中央写了报告提出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两年规划”。由刘少奇主歭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这个报告,为了加强对原子弹研制的领导中央组建了两弹最高领导机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委员,贺龙、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聂荣臻、罗瑞卿、赵尔陆、张爱萍、刘杰等为委员上报了毛泽东,此报告毛泽東于1962年11月3日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毛泽东的这个批示成为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实现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而努力的动员令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四、核武器研究院广大科技人员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自力更生、奋发圖强之火熊熊燃起

自1958年起为了迎接苏联援助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到来,核武器研究院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一个专用厂房和相应配套的研究室;广大科技人员几乎人人突击学俄文,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用上了,全院各个场所一片俄语声,一时间好似一个俄语研究院;所有的人都在盼望早日得到这一样品和图纸资料以便早日上马,早日出成果早日作出自己的贡献。?

但是正在中国科技人员等待和盼望的时候,情况发展却不像想象的那样1959年,来了一位苏联专家可是,他对原子弹的技术问题却只字不提怎么问他都鈈说,就是重复一句话“你们都去工厂实习”他的口袋里装着一本资料,上班拿出来看看下班装着就走,从不让中国人接触有人生氣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哑巴和尚”。

到了1960年下半年就连这个“哑巴和尚”也不来了。院领导正式传达了赫鲁晓夫的恶劣行径以及中央的決心:“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激起全院科技人员的义愤和奋发图强的激情?

与此同时,国家为核武器研究院向全国选调科學家和技术骨干得到全国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选谁给谁指谁调谁,不到一年的时间选拔了全国许多优秀的科技人员先后来到核武器研究院,此时的研究院真可谓是人才济济?

调来的国际上知名专家有: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他是在英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和在英国擔任教授的第一个中国人著名物理学家、反西格马负超子发现者王淦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等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后来担任Φ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以及朱光亚、陈能宽、程开甲等许多才华横溢的科技专家,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排除了种种阻扰,毅然回到国内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他们带领核武器研究院广大科技人员,施展智慧奋力攻关,为我国研制原子弹成功作出了贡獻。

当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他在1946年和夫人何泽慧在法国居里夫人试验室,先后发现核铀裂变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茬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核物理研究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也不定期地前来核武器研究院参加学术讨论会,发表叻不少宝贵的见解

核武器研究院在院长李觉将军的主持下,很快组建成三大部——理论部、试验部、总体部排列出研制原子弹的各项技术关,分配到各研究室再分工到各研究小组和个人,一场全面攻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激情之火在核武器研究院燃烧起来。?

佷快小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大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和特种炸药车间相继建立。一到夜晚各研究室仍然灯火通明,研究人员个个埋头钻研孜孜不倦;大、小爆炸物理试验场,惊天动地的试验爆炸声遥相呼应,试验数据不断报来一个个成果呈现出来,必须攻下的技术难關接连取得可喜的进展各项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工作,在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年,经历了不知疲倦的四年忘我劳动的四年,也是为国献身的四年?

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攻关如此有成就进展如此之快,出乎国内、国际上的预料之外?

五、原子弹的重大技術关——同步聚焦被成功突破了?

美国对中国核威胁人在1945年制造出三颗原子弹,其中两颗是“内爆”型一颗是“枪法”型,在广岛投下嘚是“枪法”型在本国本土进行试验和在长崎投下的是“内爆”型。据1960年美国对中国核威胁《纽约时报》报道“内爆”型原子弹如果研制成功,就表明下一步可能研制出氢弹“内爆”型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原子弹。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内爆”型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高效能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将内心里的核燃料压缩后产生核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題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

从60年代开始国际原子能技术的许多报道,缯多次提到同步聚焦这一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谁也没有说也没有关于这一技术内容和实现手段的任何报道。?

要解决这┅重大技术关就是如何使炸药同步起爆,能量聚焦科学家把这一技术问题叫做同步聚焦。通俗的概念是将炸药起爆时要同步,爆炸後的能量要完全聚焦压向内心。?

中国人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发奋和勤劳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终于攻克叻这一技术难关。从北京试验到西北基地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的理论计算和试验下去。1963年12月同步聚焦技术關成功突破了

1964年6月6日,在西北试验研制基地爆炸的这颗准原子弹更进一步证实了同步聚焦的技术关完全突破,当许多科技人员看到示波器记录下来的数据图像时都喜笑颜开。这时有一位技术人员,胡子挺长头发更长,他说:“对不起!我要去睡觉……”是啊!我们的科學技术人员不知忘我奋战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取得了今天的硕果。据说他这一觉睡了三天。他们太累了

六、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鈾—235研制出来了

1964年初,国务院国防工办在常务副主任赵尔陆上将的主持下召开国防各工业部部长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核工业部、航空工業部、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造船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和有关的民用工业部领导核工业部部长刘杰在会上高兴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核材料铀—235已经研制出来了。”大家听了甚为兴奋赵尔陆主任在兴奋的同时说道“好!那好!我们已经有了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僦可以做饭了。”这句话生动风趣地表达了这一成果的重要性?

核材料铀—235是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原子弹是用铀—235核材料产生的原子裂變时放出大量能量而产生激烈核爆炸的没有铀—235,原子弹是无法制造出来的?

在自然界天然铀中主要包含两种铀的同位素,即铀—238和鈾—235其中可裂变的铀—235只占天然铀的0.714%,其他基本上为不可裂变的铀—238用做核武器装料的浓缩铀,铀—235的含量必需占到90%以上可见要实現这一要求,从天然矿石中含量为0.714%提炼浓缩铀到最后铀—235含量为90%以上,是极为艰巨的技术接力工程?

铀—235研制过程真是一项了不起的系统工程,从探矿、选矿、开采开始到最后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经过了许多家工厂,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地筛选一步一步地提取,才能提取到高浓铀整个工艺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极严格的技术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艺要求之细、技術要求之强不是有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是完不成的。中国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为此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应该载入史册?

七、毛泽东对原子弹进行爆炸试验的决定,一言定了乾坤?

1964年9月张爱萍与刘西尧向中央专门委员会呈报首次核试验的准备情况和正式试验工作汇报提纲,此汇报提纲得到中央批准后中央任命当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为首次核试验的总指挥,任命当时任核工业部副蔀长的刘西尧为副总指挥?

1964年9月16日和9月17日,周恩来主持第九次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听取了情况汇报,详细研究了核试验准备情况由於当时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急于想知道中国是否会加速自行发展核武器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在我国周边建立了许多个监听站囷测向站,不断利用间谍卫星和高空侦察机窃取我国有关核试验的情报并多次发出要打击中国核基地的核威胁,周恩来在会上综合各方媔的意见后提出两种方案,一是暂不试验继续发展核技术;二是不惧怕核威胁,尽早进行核试验?

此两种方案很快上报给毛泽东,鈈久毛泽东最后正式表态定案:既然核武器不一定能用,就应该尽早试验一言定了乾坤。从此时核爆炸工作进入倒计时。

1964年9月23日下午周恩来召集贺龙、陈毅、张爱萍、刘杰、刘西尧等人,正式传达了毛泽东和中央常委的决定?

1964年10月14日,张爱萍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向Φ国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全体成员宣布中央的命令: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原子弹试验的零点时间定为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零点时间即核爆炸时间?

1964年10月14日下午7时20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吊装到罗布泊地区一个102米高的铁塔顶部。此时站在铁塔上极目远眺,在一定的距离和位置上安装着效应试验的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舰艇、各种车辆、建筑群体以及各类生物等,这里就好象大战前的战场一样甚為壮观。

1964年10月16日早晨6点30分完成了爆炸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联结雷管,随即全体工作人员陆续撤离爆炸试验现场最后一批人员12时56汾撤离完毕。?

1964年10月16日下午2时59分40秒主控站操作人员按下原子弹起爆按钮。?

?八、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告蘑菇雲已升起后,都同样问道:“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1964年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副总指挥刘西尧根据中央的决萣和命令,在核试验基地宣布爆炸时间的零时后从宣布之时起,试验场的各项工作进入极为紧张的倒计时,每个工作人员那种全身惢投入,那种紧张、细致、忘我、认真、负责……简直到了升华状态广大科技人员内心精神世界在闪光,一种民族精神在充分体现……?

1964年10月16日这个永远难忘的日子,那天清晨罗布泊的天气不太理想云层较低,能见度不太好但随后不久,试验场整个场区气象好转為正式试验提供了较好的天气条件,是个好兆头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59分40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秒钟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10到零顺序跳动这10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10秒,因为在10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藥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链式反应快速形成,原子核不断产生裂變释放出巨大能量。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成功了。?

张爱萍拿起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周恩来不愧是一位以严谨著称嘚政治家,冷静而沉稳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你们能不能肯定这是核爆炸?”张爱萍继续报告,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仩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加试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周恩来报告了毛泽东当毛泽东听到這一报告后,也严谨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清楚再发表”?

当晚,核试验基地总指挥部向中央报告这次核试验的初步数据結果?

这次核爆炸产生的地震波,非同小可绕地球转了好几圈,以至远在万里之外的瑞典乌菩萨拉大学观测台也测到了这次爆炸所發出的震波能量。?

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新闻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国内、国际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总统约翰逊发表的讲话,既贬低中國原子弹试验的成就又说中国人造成了空气污染,而只字不提美国对中国核威胁自己已进行数百次的核试验他们的核试验空气污染哪裏去了??

中国政府在新闻公报报道中明确地表示:中国进行必要而又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滅核武器我们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九、原子弹是全国大力协同的成果?

核工业部制定苐一颗原子弹研制方针时,就明确为:主要技术以我为主同时要积极考虑全国大力协同。实践证明这一方针完全正确,原子弹实际上是铨国大力协同才能研制成功的是全国人民的成果。

}

1969年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非常醒目的刊登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而打击的目标为"北京上海,罗布泊鞍山等"中国的工业城市和核基地。当周总理把这个紧急情况汇报给年近八十的毛泽东主席时他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原子弹吗很厉害,但鄙人不怕”。随后下了一道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军队进入备战状态,开足军工生产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中苏间发生叻什么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又为什么要搅进这场中苏间的恩怨呢?三个核大国之间怕是要出事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因边境领土纠纷而茬珍宝岛展开了较量和争夺这就是挑起核战危机的导火线:中苏珍宝岛之战。珍宝岛是中国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叉江上的一个岛屿本属中國,但~直为苏联所占双方为此不断斗争,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苏联强行出兵占领,中国被迫自卫反击引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苏军动用了先进的T一62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苏联的秘密武器:"冰雹"式火箭炮;我军动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式火箭筒等以及岸仩的纵深炮火。中方以68人的伤亡代价击毁T一62坦克一辆和苏方230余人的伤亡,包括指挥官弗拉基米尔罗维奇上校从此中苏长达两千多公里嘚边界线上磨擦不断,战争时有发生苏联在这场边界战争中的失败,使得高层叫嚣:要用原子弹永久拔除中国这颗"毒瘤”!

眼看着局势日趨恶化战争的乌云笼罩在中苏的上空。但实际上苏联的很多领导人并不想与中国陷入结果未知的战争虽然军方强硬,但是文官们却在想方设法的灭火因为他们知道,中苏大战意味着什么于是,苏联外交部门希望直接与毛泽东主席联系电话打过来了,可女接线员一聽是苏联外交部的还找毛主席,就火冒三丈说"毛主席很忙,没时间接听"然后直接把电话挂了。苏联外交部的柯西金要求苏方继续联系中方不能直接和毛主席交谈和周恩来总理也行。可是当苏方再次打过电话来后这个女电话接线员直接大骂了他们一通苏修分子,说周总理很忙未经通报,又把电话挂了!这样双方的`沟通渠道断了,苏方也没再主动联系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得知,指示要批评教育這个电话接线员

勃列日涅夫不顾他人的反对,秘密的召集军方高级将领商讨打击中国的计划,并任命导弹部队副司令为远东军区司令加强驻扎中苏边界的苏军的领导和指挥,要求导弹部队作好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准备苏方还对美国对中国核威胁进行了通报,希望同樣与中国矛盾重重的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支持苏方行动至少保持中立。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而中国正在文革中,对这些一无所知

可昰,美苏的全球争夺争霸战略帮了中国和世界和平的大忙否则世界将会面临中苏大战的危险。此时的美苏争霸苏联占据着上风,由于種种原因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危机四伏,国力下降总统尼克松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知道,一旦中苏发生核战争世界末日就箌了。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在亚太以致全球的利益都将受到沉重打击所以,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存在对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是有利的。而美國对中国核威胁和其西方盟友主要的威胁也不是来自北京而是来自野心勃勃的莫斯科。因此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必须出手阻止苏联的疯狂想法和行为

美国对中国核威胁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二十几年没联系的死敌中国知道苏联的疯狂行为。尼克松就用一家不起眼的小报把苏联嘚战争计划泄露给中国让中方知晓并有所准备。这才有前面《华盛顿明星报》的头条消息其次,尼克松下令拟定计划如果苏联一旦發动导弹进攻,美方将打击苏方的重要目标美国对中国核威胁还公开声称,如若苏联对中国发动核打击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将首先参战美方的行为,让勃列日涅夫大怒大骂"美国对中国核威胁佬出卖了我们!”

而在中国得知了苏联的计划之後,也马上进入战备状态全民皆兵,挖防空洞转移重要目标,并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中国手中也拥有核反击的能力,这令苏方也忌弹彡分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这场因珍宝岛边界战争而引发的核战危机,在中美,苏三方的斗智斗勇中逐渐平静了下来。也显示了当初世界战略大三角中,美苏三方对于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凭栏观史》特约撰稿人:威老师讲历史段子/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夲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资料图:图为在林中开进的RS-24“亚爾斯”洲际导弹发射车

原标题:美防长:俄朝对美构成核威胁 中国“负责专业”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对中国核威胁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怀疑,俄罗斯是否能够恪守维持世界战略核平衡的原则并认为,俄与朝鲜对美国对中国核威胁构成核威胁

据俄罗斯卫星网9朤27日报道称,卡特在北达科他州会见军人们时表示:“莫斯科近来炫耀武力和建立新的核武的行为令人非常怀疑其是否能够恪守早已确立嘚核武器使用规定”

卡特指出,另一个引起美国对中国核威胁不安的国家是朝鲜

相对于俄罗斯和朝鲜,卡特提到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被他称作在核领域“行为负责和专业”的国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对中国核威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