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减持完,所以没有哪个机构为何减持秦川机床愿做冤

专家:减持新规只能延缓减持进度 不能改善市场运行基础
(原标题:专家:减持新规只能延缓减持进度 不能改善市场运行基础)
【导读】减持门槛提高,协议转让不得低于5%。经济之声评论:大股东协议减持可能引发举牌热。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上周末,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上交所也公布减持新规的配套细则,其中,打算通过协议转让化整为零的套现被重点“围堵”,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就相关话题做出了解读与评论。
经济之声:业内人士看来,5%协议转让的新规,几乎相当于堵住了协议转让的路子。5%的门槛意味着举牌,举牌后半年内不能卖,也就严格限制了大股东减持。此外,举牌后6个月内不能抛售,也就是说至少有5%的股份被冻结,市场减少了可交易股票,有利于稳定股市。您的观点?
沈萌:减持新规的出台是监管层和交易所为了防止包括大股东、董监高等重要股东集中减持形成的抛售压力,而导致市场再次异常大幅波动,特别是熔断机制实验暂告失败之后,市场已经成为惊弓之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恐慌式的后果。提高减持门槛,减少减持规模,是监管层此次减持新规的一个出发点,但是从熔断机制的仓促出台到闪电谢幕,可以看出,目前监管层对于A股市场的信心缺失,导致熔断机制夭折。减持新规是否会摆脱熔断机制转型的阴影现在还很难看出端倪。
从另一个角度讲,虽然监管层是通过出台新规的方式,以行政手段干预A股的供需,表面上确实通过压缩减持供给的规模,减少了可以交易的股票,但并不能打消这些重要股东的减持意愿,只不过是时间换空间,延缓了减持的进度。而作为市场化的一面,重要股东减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如果行政干预市场的方式过于强硬,势必会减弱重要股东这部分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A股市场走势的信心,并强化这类股东减持的动力。所以减持新规只是将抛售进行了缓期,并不能真正改善市场运行的基础,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而且过于苛刻的减持新规,有可能既减少了交易的股票,也减少了交易的意愿,造成市场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恐慌。毕竟无论是交易标的还是交易意愿的降低,都会造成股票在二级市场上流动性的萎缩,而流动性的萎缩会加剧投资者逃离市场。
经济之声:您觉得今天市场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跌是对于减持新规出台之后的一个剧烈的反应吗?
沈萌:坚持新规的出台目标群体其实就是大股东、董监高这些重要股东,并不包括参与二级市场的其他非重要股东的投资者。减持新规虽然可以通过人为抑制可交易股票的供给而减少下跌的压力,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萎缩,一旦流动性萎缩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就会争先恐后的逃离市场,谁都不愿意成为落后者,因为大家都意识到落后者不仅会面对可能更低的交易价格,也会面对更少的交易对手,更不容易达成交易。所以在熔断机制开始动摇了恢复的市场信心之后,任何可能削弱市场流动性的举措都可能成为投资者,特别是主力投资者逃离市场这个发令枪。
作为投资者而言,除了股价涨跌之外,交易的流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投资指标,流动性差的市场,意味着持股的周期加强,在持股周期内的风险波动可能性就会加大。所以当市场流动性趋弱的时候,可以看到市场资金的流出就会变强。市场资金的流出大于流入,就意味着卖方多于买方,看空大于看多,结果就是下跌。
经济之声:迟到的减持规定虽然给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减持禁令放开后,监管层依然为大股东减持设置了诸多的门槛,其中三个月内减持不超1%。而交易所上周末又“提高”门槛,大股东协议转让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这也意味着,协议转让不仅可能导致股东大权旁落,也可能引发举牌潮。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吗?&
沈萌:协议转让减持虽然受到诸多限制,但前提原因是监管层希望通过此举能够降低因为减持禁令放开后,各个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短时间内集中减持以及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以分散的方式通过各类的“白手套”向市场出售股份,即大股东不自己直接减持,而是通过协议转让将自己的部分股份以低于5%的举牌比例分散给若干投资者,因为这些投资者协议受让的股份不多于5%,所以再减持不需要公告,也不会受到市场特别的关注,要比大股东直接减持更隐蔽更容易。但实质上协议转让的交易双方还是属于“你情我愿”,甚至是私下协商一致的利益共同体。所以这种协议转让不会像在二级市场上举牌一样属于挑战大股东的行为,因此不会出现因协议转让而使得大股东大权旁落或者被举牌挑战的可能。但是减持新规对于协议转让门槛的提高会更多的刺激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会使他们开发出更多更新的手段实现实质上的减持。因为毕竟在行情转差、信心不足的时候减持是重要股东减少损失,保护自己利益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经济之声:由于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和大宗交易系统买入的股份暂时不受减持新规约束,因此,有机构预计一季度减持规模可能在1500亿元左右。而且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9月增持股份分别为655亿元、570亿元和409亿元,卖出增持股份的时间恰为今年一季度。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部分去年6月到7月份增持且股价有较大涨幅的个股,谨防大股东套现给股价带来影响。您觉得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沈萌:减持新规主要紧盯的是协议转让,而没有覆盖大宗交易系统,在市场信心脆弱的时候,防止包括大股东在内的重要股东利用交易手段进行利益输送,利用信息不对称性的优势,通过操纵股票协议转让来侵害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而近期的下跌,除了市场对于市场流动性疲软的担忧之外,也体现出主力资金对于非协议转让方式的减持集中入市的恐惧。因为在去年股灾之后,不少救市的投资者并非通过协议转让,而是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入,这一部分股票并不受减持新规的限制,而这部分资金在救市压力减弱之后也有退出或者调整的意愿,也可能会对市场形成比较大的抛售压力。虽然这些投资者在买入和卖出上不见得和一般市场投资者的心态一样,但不可否认这些投资者可出售的规模仍然不可小觑,即使是缓慢清仓,也足以让本已风声鹤唳的市场绷紧神经。
经济之声:数据显示,机构近期较为活跃,且调仓抢筹周期资源股,也让近期传统行业股票连续井喷。有观点认为,供给侧改革被寄予很高期望,近期随着国家领导人考察路径变化,煤炭钢铁等“亏损大王”却站上了风口。需求改善、供给侧改革以及国企改革将成为传统行业三大利好。也有观点认为,连续大涨后,散户追高就要谨慎了。而在减持新规之下,投资者要留意人民币汇率波动、注册制推出进程以及上市公司流通股本大小。机构抢周期股散户能否追上?
沈萌:虽然此前不受市场投资者追捧的资源股近期个别交易日又重新恢复了活力,但实质上应该看到,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一个改革的深水区,这些问题深重的传统行业并非通过领导人的一些讲话、会议考察就可以迎刃而解。供给侧改革也还是需要相当充分的时间才能看到一些迹象。因此需求改善,供给侧改革以及国企改革都只是市场的欲望,一些产业发展的目标,短期之内还是无法反映到个股和板块业绩的改善上来。所以中小投资者千万要提高警惕,认真分析投资标的的资金流向和业绩变化。
(原标题:专家:减持新规只能延缓减持进度 不能改善市场运行基础)
本文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自选股已添加成功!
您还没登陆,请先登陆
忘记密码了?点击
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
如果按照目前的40元价格.大非减持的话.利润也是极其丰厚的.而在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减持就会变得义无反顾.毕竟现在的大盘走牛走熊无法定论.&& 如果高位套牢的话,没必要现在就补.到时候看成交量的变化,而兴业能上涨,除非是等到减持受阻(关键不是价格,而是成交量).在没有接盘的情况下,无法减持,那就只能反做,这样的可能是完全存在的.不管怎么样,兴业的业绩还是好的.即使拿着套几年,作为散户来说也没问题.由于你不知道底在哪儿,所以,每次的补仓,表面上是摊低成本,而实际上是越套越深,成本越来越高.所谓分级补仓是不适合我们散户的.&&& 近阶段兴业的股价会被打到30元附近.原因是中国招商局的减持,他号称只要在28元以上,而且会坚决的减,基金和机构是不会做这冤大头的.除非有大基金再现去年的情景,否则,兴业的股价只会走低.(其实其他的股东不一定会减持,大家想一想.10万手的成交额就可以把当天的股价打到跌停板,更何况是几十亿股.那要是减持的话,不是要把股价打到10元一下?&& 如果减持不成功,那么.就只能做多,到时候在低位放量了.就可以进去了哦.要知道.等减持风波一过,兴业照样被捧为70元的大绩优股.
1楼 回复: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反对作者:202.160.179.* 日 06:57:052楼 回复: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支持作者:202.160.178.* 日 10:20:113楼 回复: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反对作者:221.238.193.* 日 18:51:064楼 回复: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支持作者:221.238.193.* 日 19:35:375楼 回复: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反对作者:66.249.73.* 日 11:18:436楼 回复:大非减持不得不防.不要买,以静制动.反对作者:202.160.179.* 日 07:56:57
评论6条,1页 &
将本文分享至:|||||||
发表回复&&
客户端下载
热线:010-客服:福祥不涨的逻辑很简单,永泰科技说得很明白,今年一定减持完,所以没有哪个机构愿做冤_富祥股份(300497)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福祥不涨的逻辑很简单,永泰科技说得很明白,今年一定减持完,所以没有哪个机构愿做冤
福祥不涨的逻辑很简单,永泰科技说得很明白,今年一定减持完,所以没有哪个机构愿做冤大头去买了,尽管业绩不错。要买的也要等三季报出来看永泰减持完了没有,若减持完了,此时大盘还支持,则福祥的春天到了,否则,要等明年。
永泰进入成本很高,低于70出来就是亏损,还有5%以上大股东减持限制,这股还可以做做
永泰进入成本很高,低于70出来就是亏损,还有5%以上大股东减持限制,这股还可以做做
这么意淫亏死了,永泰科技公司公告去查一下吧!原始股啊!参股成本几元钱
不留下祸害
轩阳论市价值连城直播
现在的问题又来了,证监会关于减持的政策可能导致永太减持的时间由原来的半年变成2-3年,那么,该股明年是绝对不可能走牛的。1200万股按每年三分之一减持,得三年,每年减持400万,这还不包括送股配股,如果再加上送配股的话,每年减持的数量还会上升。鉴于这种情况,福祥股份很可能在永太清仓完毕前不扩张股本,最多只是现金分红;其次,大股东绝不会拉升该股,以便给永太套现带来大的收益。了解这几点,就可基本清楚该股的近几年走势了。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美国银行减持建行中国金融机构接盘 谁是冤大头
  又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崩溃的周一,A股市场昨日再度暴跌,股指跌破2500点,创下一年多来的新低。然而,在如此恶劣的市道下,有些机构依然在大赚中国公司的钱,而有些机构,却在继续扮演着冤大头的角色。
  上周,美国银行宣布,已经与多家中国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将以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83亿美元的价格向后者出售其所持中国约一半股份。据报道,这是美银入股建行六年多以来第四次减持股份,并累计获利75亿美元。而美国银行的减持价格是4.94港元/股。尽管美国银行没有公布建行H股的买方机构,但有消息称,买入股份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全国社保基金和。
  尽管中方的买方机构名单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一时间业界将中方的机构看成了此次交易的冤大头。有人认为,当年以极低的价格让美国银行持有建设银行,如今美方要套现了,结果还得让自己的机构高价买回来,这不是低卖高买?
  其实,对于这一次美国银行减持建行的交易,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太介怀,这只不过是一笔买卖而已。美国银行2005年开始投资建行,一直持续增持到2008年11月,也就是说直到上一轮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候都还在增持建设银行。而从2009年1月开始,美国银行不断套现,到现在累计套现了4次,对于美国银行而言,在建行上的操作显然是一次十分正常的投资活动。或许大家介怀的是,为何最终由中资机构来买单。其实,所谓的“冤大头”,也并非只有中资机构,最新消息显示,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也买了44亿股建行(美国银行减持数量的三分之一),买入的价格也是4.94港元/股。
  所以,并不能说只有中资机构当了冤大头,淡马锡可能也有份。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银行股跌到现在,也已经回到了很低的水平,往下还能有多少下跌空间?未来究竟是美国银行卖了高价,接盘者当了冤大头还是中资机构和淡马锡捡了便宜,现在还很不好说。
  A股跌到如今这个份上,到底该买还是该卖,也是一个十分纠结的问题。如果买了之后,大盘继续创新低,那可能就真的当了冤大头;但是如果未来真的筑底成功,这岂不是一次非常经典的交易?
  (张道达)
(责任编辑:王洪宁)
11-09-06·
11-09-06·
11-09-06·
11-09-05·
11-08-31·
11-08-08·
11-06-22·
11-03-07·
11-05-09·
09-03-06·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新药业 机构减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