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效益不好 裁员降工资可以吗

该文章内容可能包含未经证实信息,如您已证实,请点击举报,了解更多内容请查看
企业降成本,不是让你降员工工资!
在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试图通过调减员工工资的做法来“降成本”。功效挂钩从道理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它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许多企业越降越亏,越降越没有积极性,直至破产。因为企业亏损大多数干部职工是没有直接责任的。
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唯有改革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大量民企改革的实践已经说明,“分红权改革”是当前最简单直接有效且几乎无成本的改革措施,对当下的国有企业也有普遍的适用性。自从去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来,“降成本”就成为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一说“降成本”,人们就习惯性地盯住降工资,以为降工资就可以直接降成本。事实上,在国企效益下滑情况下,一些国企也在试图通过调减职工工资的做法来“降成本”。功效挂钩从道理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它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许多企业越降越亏,越降越没有积极性,直至破产。因为企业亏损大多数干部职工是没有直接责任的。
企业降成本的空间在哪里?
毫无疑问,“降成本”是扭亏增盈、提高边际效益最大的好办法。根据经验,民营企业降成本的空间有10个百分点,国有企业降成本的空间有10到22个百分点。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能做到,许多亏损企业可以扭亏为盈。微利企业可以增长利润。台塑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制胜法宝就是比较成本。王永庆让人研究台塑上一个新产品的可研依据就是,质量、性能相同条件下,成本可否比竞争对手低15%?且一票否决。成本能做到低15%,靠的是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拧毛巾拧出来的。台塑做到了。日本企业的“精益管理”“看板管理”也是为降成本。那么,企业降成本的空间在哪里?就是企业司空见惯的浪费、腐败、决策失误、冗员。其中,浪费是最大的降成本空间。浪费国企、民企、外企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国企整顿奢靡之风也是减少浪费。最大的浪费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处可见的跑冒滴漏。贵买贱卖、材料消耗、能源损耗、汇率、利率、率、用、应收账款、担保,方方面面潜力大得很!如何将浪费潜力挖出来变成利润?几十年前我在当工人的时候,就一直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当时工人工资只有几十块钱,而工人干活稍不留神出了一个废品,其价值就几百块钱。当然废品不可能完全不出,但如果操作用心一些,完全可以做到少出废品。问题是废品减少也没人奖励,废品多了,也没多大责任。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在规定的废品率以内减少废品,就奖励其产品价值的哪怕是5%(20元),那对操作工人来说,那时是不得了的收入。他们一定会特别用心操作,努力降低废品率。我不解的是,废品浪费的是钱,给工人发工资也是钱,如果有一种机制,将减少浪费的成本哪怕是很少部分奖励给直接贡献者,看起来增加了人工成本,但降低的材料成本要比增加的人工成本多得多。只是成本结构的变化,单位产品的绝对成本在下降。有人会说,浪费可以进成本,奖励发钱涉及到工资总额,需要上级批准,谁会批啊?有权批准的人又会说,“本来就不应该浪费,减少浪费是你们的职责,怎么还能要奖励?亏你们想得出来!”这又变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那我要问:为什么台塑可以做到?改革的民企可以做到?国企为什么不能做到?无非是宁可浪费,也不可奖励。浪费谁都没有责任,可奖励问题就大了。大家都知道,企业下水道、垃圾堆里的损失往往比企业利润还高。但已经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我的困惑至今没有解决。浪费靠老板老总盯着是没有用的。第一,你不可能总盯着;第二,你本身未必明白问题出在哪儿。浪费是众人之责,靠盯着、靠核算、靠考核、靠审计、靠下指标、靠监管,实践证明在什么企业都不大管用。减少浪费,只有靠直接的激励制度才能做到。靠加法实现减法。降成本的关键,不是降工资,而是减少浪费的成本、减少腐败的成本、减少投资失误的成本。减少浪费、腐败和投资失误的最简单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激励改变成本结构,降低,具体说就是通过分红权改革实现降成本。
分红权改革的成功样本
分红权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山西晋商票号(钱庄)经营中所采取的制度。钱庄就是现在的银行,总部在山西平遥等地,“分行”(分号)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地分号由掌柜子(代理人)掌管,东家(股东)最大的担心就是如何让掌柜子忠心耿耿好好干活,避免他们卷款外逃。当时监管措施很难实施,因为分号距离总部遥远,鞭长莫及。
为了解决这种委托-代理的内在难题,这些东家发明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制度安排:
他们将股份分为“银股”和“身股”两种:出资的老板拥有“银股”,不出资的掌柜子和伙计享有一定的“身股”,参与经营、管理和分红。一个分号年终利润的60%归“身股”,也就是由不出资的掌柜子和伙计分享,东家只拿小头,也就是40%。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掌柜子和伙计成为利益共同体,都有动力好好干活,同时互相监督,使得卷款外逃事件难以发生。
他们经营的结果,坏账率只有千分之一。这是一个奇迹,至今为止,世界上任何银行都不可能将风险控制到这种地步。300多年长盛不衰。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里公司治理中也同样遇到了委托-代理矛盾,并且为此设计了各种制度,但是都没有找到根本性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人在300多年前就智慧地设计了一种非常符合人性的“身股”制度,解决了委托-代理的内在矛盾,既简单又有效。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上世纪90年代,企业家郭凡生创业时,就尝试用这种共享分红权的方式来发展企业,一直到今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他的带动和推动下,全国有1万多家民企实行了“分红权改革”,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彰显了这种制度安排的魔力。
在目前大环境下,许多实行共享分红权的民营企业利润逆势增长,亏损企业扭亏为盈,盈利企业更上一层楼。利润来自降成本,来自改革红利。
“分红权改革”首先带来的是骨干员工(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业务骨干)思想的改变。他们认为每增加一块钱的利润我们可以拿大头,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干?他们从为别人干活变为自己干活,为别人干活和为自己干活能一样吗?
分红制改革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人性。分红制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利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人们理念的改变,将人性中渴望过好生活的愿望激发出来,使人性中懒惰的一面得以抑制。
“分红权改革”大有可为
“分红权改革”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出改革红利。“分红权改革”几乎没有门槛,不动产权,不动决策权;不动存量,不涉及改制,不涉及流失;不影响职工岗位,保持企业稳定。易启动,见效快。民企员工通过“分红权改革”成为民企的主人,国企的员工同样可以通过“分红权改革”成为国企的主人。“分红权改革”完全可以在竞争性领域国企广泛实行。在“亏损企业”中可以更大胆一些,“死马当活马治”实行减亏分红、扭亏分红。只要企业能脱困解决问题,什么招都可以用。治理僵尸企业思想不能僵。
社会上可能会对国企实行“分红权改革”有疑问:这是不是在分国有资本的利益?这需要讨论一个根本问题:企业的价值(利润)是谁创造的?应该归谁?
一种说法,企业的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都应归劳动者,与资本无关。这科学吗?那谁还会冒险去投资呢?
另一种说法,企业价值都是资本带来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都应归资本所有者。那不是把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全剥夺了吗?这合理吗?
两种主张、做法都有偏颇之处,都不够科学、合理。还是中庸之道好,企业价值既有资本带来的,也有劳动创造的。按资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天经地义。就像俗话所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享成果。
实行“分红权改革”,骨干员工们参与了企业价值的创造。越是高科技企业,员工创造的价值越多。骨干员工们拿的是自己应得应份的。而不是分国有资本的利益,更不是国有资本的流失。
“人的因素第一”,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在任何物质创造中,人的作用始终是最重要的。在我们的传统理念里,往往“见物不见人”。坚持人是第一位的。人是最可宝贵的。骨干员工参与分红顺理成章。与物质资本利益“共享”才是公平的。“劳动股份制”是合理的。这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分红权改革”在部分民企迅速推开,甚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民企老板明白利他利己的道理。他们认识到,企业的价值是员工们创造的,没有员工们的创造哪有他的呀。小河满了,大河才有水。大量民企改革的实践已经说明,“分红权改革”是当前最简单直接有效且几乎无成本无风险的改革措施,对当下的国有企业也有普遍的适用性。关键是有人要想明白担当责任。许多因管理不善而陷于困境的亏损企业如果实行“分红权改革”,应该会很快显现成效。当然,如果是资不抵债,或者陷入严重困境、没有市场前景的国有企业,也只能破产,实行市场出清,由市场来重新配置资源。
一个聚百万人脉的老板圈子
商业财富论坛
ID:ZC4009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一财网  11月9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银都传媒(430230.OC)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离境未归,公司经营出现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主办券商东方花旗证券连发三份警告,称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失联,公司欠款近6000万元,可能因无法持续经营而面临退市。  虽然说创新层企业是新三板中的“优等生”,不过,近来在创新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企业。已有至少5家创新层企业中因为关联方占用资金而被当地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意...&这是一个能查征信的微信,六千万企业信用即时查询信用档案|信用报告|维权投诉|红黑榜聚合企业信用资源,传递企业信用能量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22日,“信用为本·跨界共享”——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创新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办。资料图片  佛山南海  南海金融创新再出新招。11月22日,“信用为本·跨界共享”——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  和讯网消息国务院出台债转股指导意见后不久,武钢集团和云锡集团“债转股”相继落地,其中转股债权均为建行银行贷款。中信建投宏观与债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表示,本轮债转股能够减轻企业负担,为脱困赢得时间,但不会大规模铺开。上述两例债转股均支持过剩行业龙头、负债率较高且经营较为困难的国企,体现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互相妥协。  10月14日,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孙学工表示,将首先支持周期性波动较强的行业债转股,...&11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降低企业杠杆率税收支持政策的通知》(财税〔号),出台八条税收政策,助力企业降成本降杠杆。  一、企业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股权(资产)收购、合并、债务重组等重组行为,可按税法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二、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可按规定享受5年内分期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  三、企业破产、注销,清算企业所得税时,可按规定在...&
公众号推荐
杨树资本集团
用世界语言,讲广东故事
WST沃尔森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外汇
炒股=六分心态+三分技术+一份运气
汇海拾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综合性金融机构
未央网官方公众号——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
如果你是一个新股民,没有任何经验;如果你
凌风品天下
汇迅聚合,TopNews因你而生
金融领域的互联网教育平台,面向高校学子提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
公司效益不好,可以降低员工的工资吗
公司效益不好,可以降低员工的工资吗
精选优质答案
地区:四川-成都
咨询电话:400-
帮助网友:32 次
点赞人数:0 人
当然不可以。
相似优质问题答案
公司以效益不好要降我们员工工资,合同上没有主明每月工资多少,以前工资是计件,后来口头协议是每月固定发放,他现在应为效益不好就通知我们改为过去的计件来发放工资了,我们中层干部降1200员工降到最低生活标准发放,请问公司这样合法吗!我们员工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地区:江苏-常州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7777 次
点赞人数:33 人
公司单方面降低工资,属于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你们完全可以不接受,此情况下导致劳动合同不能履行,单位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但如果你们接受了降低后的工资,可能会导致认可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后果,建议向公司书面发函,明确要求公司按原工资待遇标准履行劳动合同,这样,即便今后申请劳动仲裁,也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我拿的是月薪的,每个月工资都是一样的,原来的工资条是底薪2030 生活补助1392 住房补助600 全勤50 休闲补助1000,现在改为底薪2030 生活补助500 岗位津贴1270全勤200,降薪1072合法吗?劳动合同中已过期没有续签,之前劳动合同只有底薪的工资。
地区:广东-深圳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2460 次
点赞人数:13 人
这是不合法的,你可以提出被迫离职,要求公司按原工资标准支付未付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优质咨询
热门法律咨询
最新法律咨询公司效益不好要降工资,员工集体商量干活不出力,到月底我却懵了公司效益不好要降工资,员工集体商量干活不出力,到月底我却懵了老羊说职场百家号每天分享职场职场心得、经验以及领导同事的为人处世技巧!引导语:在职场上,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更高的工资,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当你的工资太高的时候,老板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最近,有读者和老羊交流到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公司效益不好要降工资,员工集体商品干活不出力,到月底我却懵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是在一家机械厂里上班,工作了也有2年了。但是,最近公司因为效益不好,老板就和员工商量着,计件的单价要降一点,也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多多体谅一点,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好好犒劳大家,也说了其他的好话,以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干活!但是,我们却不乐意了,干着一样的活,单价却降了很多,谁也不愿意干,说以,事后我们就一起说不给老板赶货,慢慢的拖工期,想联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做一个无声的反抗!但是,最后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我却懵了!原本说好要好好拖工期不赶货的那些工友,工资比我高了一大截,原来就我一个人把当初一起商量的话当真了!想想自己还真是傻!看着这一群貌似神离的工友,再加上这样一个老板,我没过多久就辞职了。。。结语:在职场,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你,你会辞职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老羊和你一起交流!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老羊说职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分享职场干货与心得,期待与君共同进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效益不好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