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打盹怎么办小妙招老打盹该挂什么科咨询

我孩子今年4岁,在幼儿园中班,上课打盹瞌睡犯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讲,老师班主任反映孩子上课爱睡觉,瞌睡打盹呢。孩子回家也精神萎靡,经常坐在看看着看着动画片就睡着啦,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啦。不爱吃饭,扒拉几口饭菜就说他不想吃,这是怎么回事啊?有什么办法治愈吗 我的QQ

孩子打盹,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1、可能是孩子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慢慢培养 2、孩子生活习惯不够好。建议早睡早起,晚上不熬夜,10点前睡觉最晚不超过11点,早上早起5-6点。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喜欢就关注下吧,这里有关于孩子的一切!

中国有一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初秋时节感觉尤其明显。

对于刚开学的孩子而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本来要新学期新起点,该振作精神好好学习,可是奈何困意难退,肿么办?其实秋乏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夏季节造成人体超常消耗后,生理功能恢复时的一种“补偿”。秋乏是一个暂时现象,通过调整睡眠,饮食,体育锻炼等,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消失。

说到底就是来自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初秋季节也极易产生“脑疲劳”现象,对于孩子来讲“脑疲劳”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用脑过度,导致大脑容易疲劳,而恢复却十分缓慢;

护体不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毛病严重影响了脑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被迫地加大了大脑的工作强度,消耗过大,而摄养不足,会导致“脑疲劳”。

如果还不确定宝贝是不是脑疲劳了,妈妈们可以参考下面的“脑疲劳”症状。

1.早晨醒来懒得起床;

3.懒得讲话,说话声音细而短,自觉有气无力;

5.坐下后不愿起来,时常呆想发愣;

6.说话、写作业时常出错;

7.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

8.心理紧张,精神不振,心绪不宁;

9.眼睛疲劳,哈欠不断,烦躁、易怒;

10.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轻微的“脑疲劳”现象,也不必过分紧张。

放松身心,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适度,时刻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并注意饮食与睡眠,也可以做一些适量的脑部运动。

这些简单的“健脑术”,献给那些急需帮孩子消除大脑疲劳与渴望发掘大脑潜能的粑粑麻麻们!

按摩:全身放松,闭眼静心

①用右手中指轻轻点揉眉心,时间是3分钟;

②用双手中指同时轻轻点揉太阳穴,时间是3分钟;

③用双手食指同时轻轻点揉双耳耳垂后凹陷处18次,便会立刻产生大量唾液。分三口慢慢将唾液咽下,以滋润五脏六腑;

④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脑后玉枕穴部位,时间是3分钟;

1.多吃碱性食物,如海带、绿叶蔬菜、水果、豆类,少吃酸性食物,如肉类、糖类;

2.选择恢复精力和体力的食物。建议每天下午补充一些干果,如花生、腰果、杏仁、核桃;

3.多吃健脑食物。如动物肝脏、鱼类就是大脑需要的食物。大脑还“偏爱”卵磷脂,增强记忆力全靠它,蛋黄、大豆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而吸收它们还需要含辅酶的胡萝卜、绿叶蔬菜。

4.喝茶能减缓疲劳。为缓解疲劳,可泡制一杯健脑茶,可选枸杞加五味子、陈皮、麦冬、龙眼肉,还可饮甘菊泡绿茶,但不可太浓。

5.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应季的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使大脑更加灵活敏锐,对抗精神疲劳。

6.保证充足的主食供应血糖是大脑的直接能源,是保持大脑兴奋的重要物质。因此,主食摄入必不可少,而且主食中要有一定量的粗粮。

以下这些食品,老少兼宜,家里可以时常备着,长期食用,不仅可以缓解“脑疲劳” 症状,还有诸多好处。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吃一餐苦瓜就能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中医认为,苦瓜味苦,可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红枣中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

葡萄营养丰富、味甜可口。据分析,每100克葡萄中约含蛋白质0.4克,脂肪0.6克,碳水化物10.25克,还含有10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因此,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

银耳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补脑强心之食疗效用。银耳入肺、胃、肾三经,能养肺阴、济肾燥、提神益气。中医常用其来滋补调养身体。

蜂蜜能较好地消除脑疲劳。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饱吃多,就能够营养充足,可以缓解“脑疲劳”症状,于是就开始给孩子大鱼大肉的吃,其实这样不仅仅作用甚微,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食物多样化 ,少吃油炸食品,吃好早餐,据调查,早餐吃得好的学生,中考分数比早餐胡乱应付或不吃早餐的学生高10多分。

爸爸妈妈如果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注意一点,就能有效缓解孩子“脑疲劳”症状。有了好精神,才可以尽心尽力的学习,才可以有好的成绩。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进入绘本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课打盹怎么办小妙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