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少酬 壮志未酬什么意思思

古人壮志未酬的诗句有哪些_百度知道
古人壮志未酬的诗句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虞美人孤坟小墓湖边伫,漫夜何其苦繁星点点惹人怜,望尽天涯路,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卜算子月色染尘埃,空有一腔热血叹无缘无声哀泣英魂在,傲视三千载豪歌万里问苍穹.溅血七步铮骨傲,一尊还酹江月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战鼓擂胜败. ——晏殊《蝶恋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尘暗旧貂裘,匹马戍梁州.笑对三千铁骑寒,谈笑间. 人生如梦,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杜甫的《蜀相》一诗中有两个哀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枪挑完颜帅壮志未酬古诗词名句:登高(登楼,登台) 怀远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似大概有“泪”“涕”“发白”“失望”等字词的均可归为此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雾气镶银铠.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军歌喝十排. 江山如画. 关河梦断何处,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镜中衰鬓已先斑”《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剑指英气概,人道是. 故垒西边,身老沧洲.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把吴钩看了. 羽扇纶巾
秋宿湘江遇雨 年代:【唐】 作者:【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宿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酬谈少府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酬谈少府》是唐代伟大诗人创作的一首。全诗共计十句,五十字,是一首酬赠诗。
酬谈少府作品原文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1)。
三事或可羞(2),匈奴哂千秋(3)。
壮心屈黄绶(4),浪迹寄沧洲。
昨观荆岘作(5),如从云汉游(6)。
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7)。[1]
酬谈少府注释译文
酬谈少府作品注释
(1)《》:梅福于是弃南昌尉,去妻子,入洪崖山,得道为神仙。代代有人见,或于玉笥山中逢之。
(2)《》:“天子我监,登我三事。”注:“三事,三公之位, 谓丞相也。”
(3)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匈奴讥之。见十一卷注。
(4)颜师古《汉书注》:“丞尉职卑,皆黄绶。”
(5)《庸六典注》:荆山,在襄州荆山县。岘山,在襄州襄阳县。
(6)《诗经集传》:“云汉,天河也,在箕、斗二星之间,其长竟天。”曰:“汉之在天,似云而非云,故曰云汉。”
(7)《汉书》:“造父善御习马,得骅骝,騄耳之乘。颜师古注:“骅骝, 言其色如华之赤也。”《赭白马赋》:“望朔云而蹀足。”张铣注:“蹀足,疾行也。”[2]
酬谈少府作品译文
南昌尉梅福当县尉不久就辞职学闲去了。
田千秋以一言劝皇上成功而位居宰相,这事没有什么可害羞的,但匈奴人还笑话他。
你雄心勃勃却位屈县尉,我浪迹天涯,没有着落。
昨天看你关于荆州岘山的大作,仿佛跟你去银河游荡了一回。
我已经老了,怕是跟不上你这匹千里马飞快的步伐了。[3]
酬谈少府作者简介
(701~762)字太白,号。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30卷。[5]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页拒绝访问 | www.wenzhangba.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wenzhangba.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f0439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酬张少府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酬张少府》是诗人酬答友人张少府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酬张少府作品原文
酬张少府⑴
晚年唯好静⑵,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⑶,空知返旧林⑷。
松风吹解带⑸,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⑹。[1]
酬张少府注释译文
酬张少府词句注释
⑴酬:以诗词酬答。张少府:当指,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遭排挤罢相。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
⑵晚年:年老之时。唐《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
⑶自顾:自念;自视。三国魏《》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长策:犹良计。《·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晋《》诗之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⑸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蜀志·诸葛亮传》:“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⑹“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像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君:一作“若”。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渔歌:隐士的歌。暗用《·》的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而言。”浦深:河岸的深处。[1]
酬张少府白话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4]
酬张少府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是王维写给张少府(张九龄)的作品。从题目冠以“酬”字看,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王维早年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张九龄为相时,他曾是张的政治主张的拥护者,并受到张的提拔和器重。张为李林甫排挤罢相,代表着玄宗开明政治的终结。“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张被远贬,王维十分沮丧,曾寄诗九龄,表示对朝政失望,从此将归隐山林。此后他虽然依旧在朝作官,官职还有所升迁,但他的内心是矛盾而痛苦的,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并更加笃信佛教,以此求得精神的慰藉和解脱。此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精神状态,既不想同流合污,只好洁身自爱,走隐逸之路。[3]
酬张少府作品鉴赏
酬张少府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确实“只”好静。二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三是显示出极端消极的生活态度。既不写中年、早年“惟好静”,却写晚年变得“惟好静”,耐人寻味。如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此中包含着心灵的隐痛。
颔联紧承首联,“自顾无长策”道出诗人理想的破灭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现实面前,深感无能为力。既然理想无法实现,就只好另寻出路。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条路了。亦即跳出是非场,放波山水,归隐田园,“空知返旧林”。一个“空”字,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此两句亦透露了一个中年消息。王维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他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王维早年,怀有政治抱负的雄心,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意谓: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颈联写的是诗人归隐“旧林”后的通送适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诗人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这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诗人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尾联诗人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诗人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歌入浦,以不答为咎,合不尽之意于言外。“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
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很达观。可是,这种对万事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说明了诗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灭的产物。“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两句含义是非常深永的。他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洁身隐遁。他又故意用轻松的笔调描写隐居之乐,并对友人说“君问穷能理,渔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表现出诗人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语言含蓄有致,发人深思。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7]
酬张少府名家点评
明代《唐诗援》:意思闲畅,笔端高妙,此是右丞第一等诗,不当于一字一句求之。
明代、《唐诗归》:钟云:妙在酬答,只似一首闲居诗,然右丞庙堂诗亦皆是闲居。谭云:妙绝(尾联下)。
明代《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庙堂酬答亦多不切闲居者,钟自不采耳。
清代《此木轩论诗汇编》:“自顾无长策,空自返旧林”,无一毫作伪,无一毫诡秘。
清代《唐诗成法》:一二后即当接“松风”、“山月”,却横插“自顾”二句,意遂深厚。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宕开收,言不尽意,此亦一法(“渔歌”句下)。顾云:末酬张少府用《离骚·渔父》篇意,俊逸。
清代《唐诗别裁》: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人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结意以不答答之。
清代《网师园唐诗笺》:悠然神远(“松风”句下)。
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起接四句一气,下承“旧林”,转结到“酬”字意,兴趣最远。理会了彻,随口都成灵籁。
清代《绲斋诗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含一篇之脉,此方是起法。三、四虚承,五、六实地,用笔浅深俱到,章法之妙也。[7]
酬张少府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1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蘅塘退士.全息本唐诗三百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76
耿建华.唐宋诗词精译(诗卷).济南:黄河出版社,1996:131-31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44-145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17
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99-200
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50-151
贺 莼.唐诗宝鉴 闲情逸致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7-18
李永祥.王维诗集.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57-58
.搜韵网[引用日期]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1形容壮志未酬的句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形容壮志未酬的句子
&&形容壮志未酬的句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资产报酬率多少合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