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滑动变阻器与一定值电阻串联再和一定值电阻并联再和一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电阻改变后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知识点 & “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1)若用伏安法测出它们的电阻,将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图象如图1,则图象R1为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2为阻值减小的定值&电阻.(2)若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3)小明先将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读出电流I,再换10欧的定值电阻读出电流,发现并不等于I&的一半,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4)了解原因后,小明重新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恒为1.5V.他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大于&1.5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右&(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1)若用伏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图象可知,均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从而判断电阻的特点,再根据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可知电阻的大小;(2)根据电阻的串并联确定R1、R2、R串、R并之间的大小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相同时电流的大小;分析坐标图不同区域的意义即可解决;(3)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更换电阻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变化以及如何移动滑片才能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解:(1)根据图象可知,均为正比例函数图象,所以R1、R2均为定值电阻,并且当R1、R2两端电压相等时,通过R2的电流大于通过R1的电流,因此R1>R2;即图象R1为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2为阻值较小的定值电阻.(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总电阻R串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大;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可知:总电阻R并比每一个并联电路的分电阻都要小;所以在R1、R2、R串、R并中,R串最大,R并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通过R串的电流最小,故R串在I-U图线的Ⅰ区;通过R并的电流最大,故R并在I-U图线的Ⅲ区;故选D;(3)因为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当将10Ω的阻值替代5Ω电阻时,由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而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因此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将变大,因此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但不等于原来电流的一半;(4)把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时,电路总电阻R变大,电源电压U不变,电路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不变,由U=IR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将大于原来电压1.5V;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需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即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故答案为:(1)阻值较大的定值;阻值减小的定值;(2)D;(3)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4)大于;右.
本题考查了电阻的串并联特点、欧姆定律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图象中横纵坐标的物理含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1...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与“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1)若用伏安...”相似的题目:
[2013o绵阳o中考]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2011o梅州o中考]我们已进行过“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A.(2)图乙、丙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3)在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的&&&&.(4)实验表明: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0.3;丙;电压;反比0.25;乙;电压;反比0.25;乙;电流;正比0.3;丙;电流;正比
[2010o包头o中考](多选)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为了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小民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1)请将图2中的实物,按图1所示的电路连接成实验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小民同学先后研究了AB、CD两段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测得的两组数据如下表:表一:AB导体,R=RAB=10Ω
电压U/V&2.0&4.0&6.0&8.0&电流I/A&0.21&0.40&0.59&0.80&表二:CD导体,R=RCD=5Ω
电压U/V&2.0&4.0&6.0&8.0&电流I/A&0.40&0.80&1.21&1.59&①在右边的坐标图中,画出导体AB的U-I关系图象.②根据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2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实验过程】(1)根据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2)小明发现电路中有错误并改正后做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表一中的数据,根据&&&&,可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表一
电压U/V&1.2&1.6&2.0&2.4&2.8&电流I/A&0.12&0.16&0.20&0.24&0.28&表二
电阻R/Ω&5&10&15&电流&I/A&0.30&0.15&0.10&(3)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分析表二中的数据,根据&&&&得出结论:猜想③是正确的.
3用如图的实验器材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实验的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先把导线AB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表一,再把导线CD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表二.从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线AB和CD的电流&&&&(填“相同”或“不同”),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是不同的,且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填“正比”或“反比”)表一
电压(V)&2&4&6&电流强度(A)&0.4&0.8&1.2&表二
电压(V)&2&4&6&电流强度(A)&0.2&0.4&0.6&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实验过程】(1)根据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2)小明发现电路中有错误并改正后做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表一中的数据,根据&&&&,可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表一
电压U/V&1.2&1.6&2.0&2.4&2.8&电流I/A&0.12&0.16&0.20&0.24&0.28&表二
电阻R/Ω&5&10&15&电流&I/A&0.30&0.15&0.10&(3)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分析表二中的数据,根据&&&&得出结论:猜想③是正确的.
2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导体两端电压U=10V不变的条件下,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的电阻R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他在坐标系中画出了如图24所示的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倒数1R的关系图象.(1)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除了能起到保证电路安全的作用外,另一主要作用是&&&&.(2)根据图象可知,在导体两端电压U=10V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的倒数1R成&&&&比,比例系数为&&&&.
3小红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①若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这说明小华在实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②若电压表示数约为3V,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压U(V)&1&2&3&电流I(A)&0.1&0.2&0.3&(4)为了使上述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认为还应进行下列的哪一项操作?答:&&&&.A.换用电压不同的电源再做实验   B.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做实验(5)现将图乙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若要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原实验电路中必须更换的器材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1)若用伏安法测出它们的电阻,将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图象如图1,则图象R1为____电阻,R2为____电阻.(2)若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3)小明先将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读出电流I,再换10欧的定值电阻读出电流,发现并不等于I的一半,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4)了解原因后,小明重新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恒为1.5V.他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1.5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明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1)若用伏安法测出它们的电阻,将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图象如图1,则图象R1为____电阻,R2为____电阻.(2)若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3)小明先将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读出电流I,再换10欧的定值电阻读出电流,发现并不等于I的一半,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4)了解原因后,小明重新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恒为1.5V.他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1.5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相似的习题。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1个.已调零的电压表1块.导线若干.在电路中.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控制和改变与其相串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时.如果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电阻箱接入电路中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1个,已调零的电压表1块,导线若干.在电路中,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控制和改变与其相串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时,如果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2两端的总电压U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的关系式为:U=U2+b(b为常量).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分析:设计实验时要从实验的目的出发,利用现有的器材,先画出电路图,再根据要求设计步骤和记录数据的表格.本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后,电压表的示数改变,为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表分别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及两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解答:解:实验电路图如图答所示:.&实验步骤:(1)保持开关S断开,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调节电阻箱R2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适当的阻值.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V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断开开关S,保持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不变,将电压表接在电阻箱R2两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V测量R2两端的电压U2;断开开关S,将电压表接在电阻R1与R2两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V测量电阻R1与R2两端的总电压U,将U1、U2 和U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断开开关S,将电压表接在电阻R1两端,调节电阻箱改变R2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的示数仍为第一次测量时的示数U1;断开开关S,保持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不变,将电压表接在电阻R2两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V测量电阻箱R2两端的电压U2;断开开关S,将电压表接在电阻R1与R2两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V测量电阻R1与R2两端的总电压U,将U1、U2和U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仿照步骤(3),改变电阻箱R2的阻值,至少再做4次实验,并分别将各次的U1、U2和U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点评:设计实验类题目是中考重要的题目类型,是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应重点突破.其中,对于电学设计类题目,一般的解答规律是根据题目提供的电表类型,选择合适的电路连接方式,然后根据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特点确定实验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房山区二模)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随其阻值的变化规律.设计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科目:初中物理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电阻箱(电路图符号)各一个、一块已调零的电流表、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时,如果流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2的总功率P与电阻R2的关系式为:2+b(k和b为常量).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科目:初中物理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两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时,如果R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并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2的关系为:2+b(b为常量)”.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科目:初中物理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两端电压值符合实验要求且保持不变)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R1与R2串联的电路中,如果R2的电阻值和通过它的电流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的总电功率P与电阻R1的关系为P=kR1+b(k和b均为不变量).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物理学方法知识点 & “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下实验: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记录了滑片在不同位置时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分别计算出了滑动变阻器当时的接入电阻和电功率,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功率(瓦)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功率(瓦)1111153.270.5561.7921.720.8621.4763.50.571.7532.250.7531.6973.690.4681.742.670.6741.7883.860.4391.6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小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和6和7和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为了进一步完整数据,你认为该同学还应该测量U/I(即R2)等于 &欧的数据,并计算出电功率.(4)根据表中及“(3)”中计算的数据,针对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可以作出的猜想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上海市青浦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下实验:闭...”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别表示出电源的电压,解等式即可求出电阻R1的阻值,然后求出平均值即为R2的阻值,再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即可进行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源的电压U=U2+IR1,把表格中数据导入可得1V+1A&R1=1.72V+0.86A&R1=2.25V+0.75A&R1=2.67V+0.67A&R1=3.27V+0.55A&R1=3.5V+0.5A&R1=3.69V+0.46A&R1=3.86V+0.43A&R1,解得R1的阻值依次为5.14Ω、5Ω、5.06Ω、5.04Ω、5Ω、4.89Ω、5.01Ω,取平均值可得R1=5.01Ω.(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和3和4的数据的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功率可知串联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小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和6和7和8的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如入电路的阻值大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消耗的电功率变小,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增大而减小.(3)定值电阻的阻值约为5.01Ω.(4)根据前三问可以对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可以作出的猜想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故答案为:(1)1和2和3和4;(2)串联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增大而减小;(3)5.01;(4)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下实验:闭...”主要考察你对“物理学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学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初中一般有这几种: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影响液体浮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影响电流热效应大小的因素
三、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
四、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
五、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六、归纳法
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科学推理法
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八、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九、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
十、累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累积法.【命题方向】一、观察法二、控制变量法三、转换法四、类比法五、比较法(对比法)六、归纳法七、科学推理法八、放大法九、等效替代法十、累积法 这些方法的使用,尤其在实验中的使用.【解题方法点拨】找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结合例子去分析去理解.
与“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下实验:闭...”相似的题目:
学完焦耳定律后,小红和小亮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铝和锰铜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1)他们应该选用&&&&、&&&&都相同的铝丝和锰铜丝.(2)小红想在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煤油,而小亮建议用水代替煤油.请你说说哪个方案较妥当,现由是&&&&.(3)按小红的想法进行实验,接通电路后,他们发现甲烧瓶中煤油的温度比乙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慢,说明&&&&丝的导电性能较强.&&&&
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1)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2)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3)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只有(1)(2)(1)和(2)(1),(2)和(3)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例如将一个7Ω的电阻替换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电流不变,说明一个7Ω的电阻与阻值为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端.(选填“a”或“b”)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再闭合开关&&&&,保持&&&&的电阻不变,调节&&&&,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则此时R=Rx(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
“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下列过程中运用了“实验推理法”的是(  )
2下列实验中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3现有量杯、小酒杯(能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水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通过实验测石块:①体积,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③质量,④在水中受到的压强.能完成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4o安徽)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一直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结论的?
2(2002o海淀区)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例如将一个7Ω的电阻替换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电流不变,说明一个7Ω的电阻与阻值为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0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端.(选填“a”或“b”)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再闭合开关&&&&,保持&&&&的电阻不变,调节&&&&,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则此时R0=Rx(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
3(2011o铜仁地区)如右图所示,其中“”是电阻箱,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现再给你一只电压表,请你想法测出未知电阻Rx的大小.(1)请把电压表画在右图中的合理位置上.(2)实验步骤:a.&&&&;b.&&&&.(3)Rx的表达式:Rx=&&&&.(4)此实验过程中运用的探究方法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下实验: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记录了滑片在不同位置时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分别计算出了滑动变阻器当时的接入电阻和电功率,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功率(瓦)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功率(瓦).0..571.1.1.742.670.0.)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小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和6和7和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3)为了进一步完整数据,你认为该同学还应该测量U/I(即R2)等于____欧的数据,并计算出电功率.(4)根据表中及“(3)”中计算的数据,针对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特点,他利用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一个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及电源(电压不变)、电键、导线若干,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后做了如下实验: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记录了滑片在不同位置时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分别计算出了滑动变阻器当时的接入电阻和电功率,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功率(瓦)序号电压(伏)电流(安)电阻(欧)电功率(瓦).0..571.1.1.742.670.0.)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小于定值电阻时,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和6和7和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3)为了进一步完整数据,你认为该同学还应该测量U/I(即R2)等于____欧的数据,并计算出电功率.(4)根据表中及“(3)”中计算的数据,针对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