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激光武器原理击中身体,会像电影中在身体上留个洞么

中国激光武器有多厉害?美专家:世界第一!
来源:铁血军事
  美国和前苏联对激光武器的研发工作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左右,中国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于80年代正式立项研发。虽然起步大大落后于美俄,但是,目前我国在路基和海基两个领域均取得了历史性成果。据军事专家称,部分激光武器早已列装部队使用。
  据俄军事专家称,中国的激光武器至少在五个方面达到了世界第一,分别是: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和成谱、快速跟踪定位及控制技术、高密度能量可逆转载体材料的突破和激光成像技术。
  目前,我国在激光武器领域正在攻关突破的是——空基,也就是把激光武器装载于高空卫星,一旦成功,我国的激光武器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伴随着我国登月计划的实施和推进,未来几年一旦登月成功,我国的激光武器将会至少提升几个能量级,届时,便可在月球建立我们自己的攻击激光雷达。
  最近,美国海军的第一款——事实上也是全世界第一款——现役激光武器,悄悄地现身于“火药味很浓”的波斯湾地区。
  这种最先进的激光武器——激光炮已经被部署到美国海军“庞塞”号两栖运输舰上,随时可以用它打击敌方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最先进的激光炮目前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先进程度足实让人感到很惊讶:
(上图为美国新造的核潜艇准备下水)
  1、速度超高的快。目前,这款激光炮的速度达到了光的照射速度。也就是说,它的速度是洲际弹道导弹导弹的5万倍。如果从美国的关岛发射,打到波斯湾地区只要不到15秒;
  2、命中精度更精准。 这种激光炮可以朝来袭目标发射大量光子,既不怕风的影响,又不用担心射程远近,只要碰到目标,就会让目标瞬间起火,毁以一旦;
  3、打击目标多。这款激光炮不仅可以瞬间毁灭空中的战机、无人机和导弹,还可以打击海上的大型军舰等等,而且防范难度极大;
  4、使用成本极低。这种激光炮系统生产一套需要400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它只要通电就可以运转,只需要3名操作人员。它不需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导弹,也不需要任何弹药,每次射击一次的成本只需1.2美元;
  5、发射时无踪无影、无声无息。据美军在舰上实际发射表明,这种激光炮发射攻击时悄然无声,也没有人看见它如何发生,它完全是在静音状态下发生的,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所以,从这一款武器的研制和使用就可以看出,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是不会死的!
  美国此前展示的激光武器令世人震惊,甚至有媒体担心该武器将打破各大国间的军事平衡。其实中国对激光武器技术的研究也早已开始,并取得了相当成果。
  早在1964年,毛泽东曾就激光武器技术询问聂荣臻,聂当即表示:一定要做,即便就像把钱投入大海也要做。经过讨论,国防科委决定将强激光武器列为重点攻关武器,并正式命名为6403工程(1964年3月成立之意)。
  中国高层之所以对激光武器深感兴趣,主要是出于国土高空防御的考虑。当时,美国的高空战略轰炸机等作战武器,对大陆的空中防御威胁甚大。中国在部队规模和导弹数量上都严重不足,对此威胁束手无策,而取得初步突破的高能激光武器技术为解决上述困境带来一线希望。
  1964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激光专业研究所──上海光机所,主攻高功率、大能量的强激光器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国产强激光装置成功打出了中子,令世人刮目相看。加拿大专家甚至表示,中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已处于同一水平。至1970年代,受困于技术不成熟和错误的政治举措,强激光武器项目被暂时搁置。
  随着美国星战计划的登台,中国也在1980年代中期悄悄地重新开启激光武器项目。中国这次汲取了先前的教训,不再定死目标,尽量利用成熟技术,灵活变通,以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指导方针,在这个技术领域进行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工作。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的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以色列在激光武器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关于中国的激光武器研究,存在多种传闻,但都没有得到可靠消息的证实。据信,中国拥有进军激光武器领域的权威专家,并掌握了五大核心技术:激光材料技术,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技术,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激光成像技术和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技术。
  网上曾经有文章称,一款代号为死光A的中国重型激光武器已经研发成功,该武器的作战性能如同男人房事中用了钵濑柿特一样堪称完美,威力之猛足以秒杀一切敌对武器和设施。重型战略激光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战时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及用于军事目的的敌对空间站,二是用来摧毁敌方的地面固定发射井和机动核导弹及水下核潜艇。这款死光A重型激光武器系统据称基本定型并交付部队试用。
  张召忠在接受央视《海峡两岸》采访时称雾霾是对美国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张召忠分析美军激光武器的劣势。他提出“雾霾对激光武器是最好的防御,激光武器最怕雾霾。没有雾霾的情况下,激光武器能打10公里,有雾霾时,只有1公里,这种武器有什么用?”
  张召忠:激光武器有劣势,雾霾就是对付激光武器很好的一个防御,激光武器最怕的就是雾霾,雾霾是什么东西,我看了一下雾霾的构成,里面有微小的金属颗粒,这个金属颗粒,你把它放大以后就是一个一个小钢球在空气里头弥漫着,那激光能穿透它吗?PM2.5到四百、到五百、到六百的时候,对激光武器的阻止最大了,根本穿透不了,比方说在没有雾霾的天气下,激光武器的作用距离是10公里,有雾霾的情况下一下降到1公里,这种武器有什么用?靠天气好干活,说天气不好今儿我歇着,那我打你就靠天气不好的时候打你,那有什么用,你让我摸透这个规律以后你不就完了吗,这是他的致命的一个弱点。
  还有一个弱点就是说他把第一门激光炮装到驱逐舰上,你要知道海上雾霾还厉害,海上有盐雾,海上的盐雾多厉害,你在海边买房子,不要靠海太近,几天就锈了。飞机停在甲板上,你要是不进机库的话,几天就给你锈了,这就是说有很重的盐雾,盐雾对激光阻止就更大了,海上你让它没有盐雾,让它没有浪,那是不可能的啊。
  美国军方一直极力关注中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期,对中国军方激光武器方面的发展速度之快倍感紧张,美军事专家曾威胁说,中国军方的激光武器已经发展成熟,将对美军部署在亚太的F-22战机形成致命威胁,美军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曾经有位中国着名的战略军事专家在媒体上自豪地宣称:美国敢打中国吗?如果它的隐形飞机敢来中国轰炸,来一架打落一架,一个不剩……大家如果注意收听一下***,也许会知道美国似乎已经嗅到了中国新式武器的信息,他们有点不相信,他们更不敢相信!
  美国太张扬,中国太谦虚。如果说在传统的导弹技术方面中国落后于美国不可否认,因为中国的起步较晚,基础工业较差,加之西方国家对中国军事工业的严格限制。
  但是在新兴激光的军事技术方面,由于我们与美国起步点相差不大,所以我们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不是牵涉到军事机密,200x年获诺贝尔奖的恐怕绝不会是俄罗斯人,在量子点激光器方面的理论研究中,中国早就处于世界最领先的地位。
  中国的超强功率的固态激光器是世界一流,用它发射的激光束可在3千公里的距离获得每平方厘米35K焦耳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比攻击导弹所必需的破坏阈高出近1个数量级以上。以此粗略推算,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有效杀伤力超过3万公里。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5。激光成像技术的突破
  目前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体积仍然十分庞大,达10吨,缺少强大的瞬时超强能源电池,容易受天气限制,空气中的微粒和水汽会严重干扰其能量和射程,只能陆基和海基。如何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卫星,是我国目前正在全力研究攻关的目标,如果探月成功,如果我们的激光武器能量再提高一个数量级,会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月球!
  笔者曾经参与试验。在1999年,演示现场,一位高官开玩笑说日本的低轨卫星正在飞临中国北方,看能不能试一下。结果是日本在2周后宣布其一颗卫星失踪。
  日本的自卫队空间情报演习所最新的情报显示,中国大陆用秘密的武器对飞跃中国的日本卫星进行了电磁的攻击,毁坏了日本卫星上的控制晶片。
  而在过去几年,西方的间谍卫星在飞跃中国大陆上空的时候,受到了中国军方的攻击,而这次遇袭的日本卫星,是在2006年9月,从日本的鹿儿岛发射的第三颗日本间谍侦查卫星。
  日本的情报说,至今已经有16颗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西方间谍卫星在中国上空侦测拍照的时候被中国军方攻击,而根据美军的分析,中国使用的电池脉冲武器是偷猎者一号,是中国在02年启动的绝密级的军事研发的工程。
  解放军的电磁脉冲武器偷猎者一号,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持续发射几百万瓦的电磁脉冲,破坏几公里范围之内,一切运作的军用、民用的电子资讯和通讯的系统,也可以使敌方的内部晶片自毁。
  而美军的情报分析说,这次中国攻击日本间谍卫星的事件,和上次中国军方用激光制盲美军间谍卫星一样,是中国展示太空军事实力的举措,也是对美日军事同盟的严重警告和挑衅,而美日军方不能坐视不理,不过中国军方对此没有回应。
  解放军曾经在2007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击中卫星的试验,美国已经是相当的震惊,并且对中国之前没有进行通报和预报表达不满,而这次美国的情报最新显示,解放军今年再一次成功地用一枚导弹击落了运行当中的卫星。
  表明中国大陆解放军在过去三年,不断地研究导弹攻击卫星的相关技术。
  让美军倍感压力,加上之前美军也曾经披露过,大陆解放军曾经用卫星主动地贴近美军运行当中的太空的军事间谍卫星。
  喷出了涂料,遮蔽美军卫星的侦射,涂鸦的技术,美国说中国大陆解放军正在全力地研发,太空攻击的相关战力,解放军有多种攻击和干扰卫星的手段。
  美军担心一旦中美开战,解放军对于美军的指挥、通讯、侦查卫星都可以进行攻击或者干扰。解放军的太空战斗力对美国的军事卫星和美军是恶梦。
  激光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据中科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最近研制成功5拍瓦超强超短激光放大系统,而这里指的“5拍瓦”单位换算后就是“5千万亿瓦”,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最高功率值,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运用到激光放大器上的这么大的发射装置。
  (中国首创5千万亿瓦激光放大系统)
  (这种技术成熟后可以运用到战斗机上,将影响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
  (不仅是空军,在航母上,将改变以往航母无力自卫的局面,更有可能淘汰航母群作战模式,改为精英作战)
  这种武器远超常规武器的限制,确切的说是一种定向武器但是却可以做到灵活多变,利用超强的激光照射让目标电磁系统彻底瘫痪,或者也可以让大型战略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失去控制,而这个时候常规的作战部队就可以无差别的、百分百的实现精确打击。
  [迷彩先生 迷彩军事快评第2016263期]中国不是最早研发激光武器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俄研究,中国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经济的积累为研制高科技激光武器提供了条件,但是中国的俄研发速度惊人,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激光照射技术发展的这么迅猛。
  (太空其实是激光武器发展的最好平台)
  国家之所以大力投入激光武器,主要原因是这种武器是通过利用高亮度强激光束携带的巨大能量摧毁或杀伤敌方飞机、导弹、卫星和人员等目标的高技术新概念武器,正所谓别人都没有研发出来的武器但是中国已经非常接近,这就是优势。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激光武器具备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打击范围广、限制因素少、电磁干扰小、可以实现长时间持续作战等优点,相比原子弹所付出的代价,激光武器显得非常可观,中国自然也要大力发展。
  (中国军事频道报道过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已实现赶超国际水平)
  [迷彩先生 迷彩军事快评第2016263期]其实,传统观念肯定会认为这种武器太过昂贵消费不起,其实不然,激光武器的百分之九十的成本其实都花在研发和实验上,而一旦实际使用后单发激光照射的成本其实非常低,按照美国公布的资料显示只有常规武器的百分之其实的价格,定量为2500美元左右。所以这些非常多的俄优势,让激光武器成为未来世界各大强国积极争取的制高点。
  中国研制激光武器的步伐远远不会停留在这5千万亿瓦上,做这些都是为了下一步研制10拍瓦(1亿亿瓦)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高能激光器是美俄等军事强国正在抢占的战略高地。程勇在助手的协助下实现高功率的激光输出,建起了一套小型高能战术激光装备技术演示平台,记者在现场看到,“啪啪啪”3个激光脉冲,30米距离上3mm的钢板瞬间被击穿!
  资料图:国产激光武器。文中提到我国激光武器能瞬间击穿3毫米厚的钢板
  原文配图:激光武器研发团队在观测实验数据。
  原本是要聊科研,但程勇开篇却谈起了军事,在他看来军事需求就是科研的出发点。记者很少见过一个军队科技工作者像他这样对军事如此痴迷,更是难以想象,这样消瘦的身体里竟可以迸发出如此巨大的科技能量!
  眼前的程勇,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全军,程勇和他的团队所干的事业,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立足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科研单位,程勇带领团队始终紧贴部队需求,站在发展光电装备关键技术的战略高度,先后突破了免调试激光器、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互注入相干合成等制约光电装备发展的技术难题。
  这些年,这个团队不知不觉地“挤到”了激光领域的世界前沿,成为军用光电技术科研和服务的“国家队”。就在前不久,程勇领衔的“激光沉积光学类金刚石膜技术、设备与产业化”项目勇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技术一等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军队代表。
  原文配图:此前国外普遍猜测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类似苏联末年提出的一系列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图为马卡耶夫设计局提出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模型.。
  战斗力是创新的灵魂与源泉
  “想不到”几乎是所有到过研究所参观的人说得最多的话。大家都想不到,在一个士官学校里,竟然有这样一支“强悍”的科研团队。然而,我们应该能想到,只有在与基层部队如此紧密相连的单位,才能涌现出这么多直接解决部队需求的科研成果。
  程勇常说:“战斗力是创新的灵魂与源泉!”士官是生产战斗力的军人,士官学校的教员就是培养“打仗人”的人。正因如此,当年在一线进行装备维修教学的程勇,才能发现部队最实际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程勇在教学中发现,现有军用激光器在高温度、高振动等恶劣条件下输出很不稳定,激光器的结构特性也决定了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返厂大修,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形成。军械装备,可靠性是生命线,但很多年里激光器就是走不出这个禁区。美国人曾说:“激光器在实验室里几乎能做出所有想要的指标,但要走出实验室是个世界性难题。”
  程勇决定朝着这个难题发起挑战。对他的举动,很多人纷纷反对,“你一个士官教员怎么能搞出连美国人都犯难的成果呢?”但他不为所动,他深知战斗力是打赢的根本,也必须倾力攻克这一难题。顶住了各种“不可能”的质疑压力,经过300多个昼夜的不懈努力,程勇带着3名同事硬是突破了这个禁区——研制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免调试固体激光器”!
  “你们的成果让激光器从‘特宝儿’变成了‘野孩子’。”光学泰斗王大珩院士对此高度评价,并写信向总装备部首长推荐。2000年,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军内外。同时,这项技术成了他们后续多项科研的基础。
  这个经历让程勇尝到了甜头——任何科研思想都紧贴需求形成战斗力。这是科研的起点,又是终点。
  2000年,他得知我国大型武器系统的“眼睛”——红外窗口硬度低、易划伤、化学稳定性差、易腐蚀,特别是在高超音速飞行条件下会“失明”,国内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国外,这是一项对我国禁运的高端技术。为了解决这一制约战斗力的瓶颈问题,也为了拓展激光技术的应用领域,他大胆提出用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的思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通过4年的潜心研究,虽然攻克了一系列难题,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但由于无法通过特定音速试验,还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武器装备上。
  是知难而退还是勇往直前?很多人劝他:“老程啊,文章已经发了,项目已经获奖了,能交差就行了,把精力都耗在这个项目上不值得!”他坚定地回答:“搞科研不是为了发文章评奖项,成果能运用到武器装备上才是最终目的。”
  随后的日子里,他带着团队,不断向这个难题发起冲锋,创造性提出“双激光沉积”“多元掺杂”“化学辅助沉积”等思想,构建了国际先进的双激光沉积系统,掌握了大面积均匀薄膜关键核心技术。最终,他们在国内首次通过了超高音速风洞试验。2010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2015年,获得了中国首届光学工程创新技术一等奖,得到全国光学界的一致认可。
  科研创新需要“非线性思维”
  高能激光器是美俄等军事强国正在抢占的战略高地。然而,综合国外研究,程勇发现传统激光技术路线有着体积大、能耗高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上有着很多瓶颈。
  科学研究有规律,但往往又没有规律,突破性的发现往往来自于看似异想天开的灵光一现。采访中,他多次提到“非线性思维”这个词,他认为,科研就是要跳出常规,去做别人不敢想或想不到的东西。
  2004年,程勇被总装备部派送到中国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做高级访问学者。一年时间里,他充分了解了当时国际前沿的光学研究进展,创新提出了 “互注入相干合成”的激光技术新思想。这时的程勇虽然在国内光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但限于种种“先天不足”,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多少人响应。毕竟,一个士官学校在科学界还没有名气啊!
  程勇并不放弃,抓住一切机会和同行们交流,承受了诸多质疑和否定。在与一位知名教授交流时,他描述了自己的观点——学术上只要满足激光相干合成的条件,即相同频率、相同偏振态、相同相位、相同振动方向,就能让激光合多为一,然而目前实现这一条件的手段非常复杂,代价很高;“互注入”则是把原本互不关联的的激光注入到同一个谐振腔里,让它们相互注入与交融,经历共同的振荡过程,就很容易同频共振,合成一束光。
  “就好像是两个原本生活经历、背景不同的人组成一个团队。你把你的信息给我,我把我的信息给你,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理想目标,实现1+1>2。”程勇比喻道。
  听了这样形象的解释,这位原本持反对意见的教授当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思想和物理机制。在总装备部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
  2008年,这项课题节点目标探索完成,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Electronics Letter》杂志上,立即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在刘旭、米朝伟等助手的协助下,程勇在自主构建的固体激光平台上做了大量验证试验,使激光远场获得非常理想的相干分布。他们将多个独立激光器借助角锥特有的“自准直、互注入、自适应”特性构成复合谐振腔,实现“高功率、大能量、高亮度、多功能”的激光输出,且具有小型高效、高可靠、低成本等显著特点,颠覆了传统技术路线。同时,他们在实验室研制出六路固体激光器相干合成原理样机,建起了一套小型高能战术激光装备技术演示平台。鉴定结论认为“该项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啪啪啪”3个激光脉冲,30米距离上3mm的钢板瞬间被击穿!
  2013年,美国《Optics Letters》杂志收到他们的相关论文后称,“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有颠覆性的研究成果。”2015年,程勇联合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总参54所吕跃广院士、长春光机所王立军院士等人共同建议我国应加速推进小型高效战术激光武器关键技术的发展,并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很多科研人员对程勇说:“你们思考的问题和我们不一样。”他回答:“搞科研要有独立思维,要尊重科学,但绝不能迷信经典与权威。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正是基于“非线性思维”,他们研制的双波长自由切换固体激光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某型战机起降监视系统。他们研制的小型高可靠性人眼安全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中。
  像激光一样把团队“相干合成”
  从被忽视、被否定到被认可、被尊重,科研道路上,程勇带着团队经历过太多“酸甜苦辣”。然而,他们夹缝中求生存,在与高手的一次次博弈中,拼出了自信和实力,打出了特色与品牌,从没有编制的业余团队成长为一流的创新团队。
  程勇的团队极其年轻,几乎全是由80后组成,4个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平均年龄才32岁,但承担的课题却都是国家重点课题。这些80后虽然经历不够丰富,但程勇却有本事将他们“整合”到一起,让他们发挥出超常规的战斗力。
  他常说:“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成果都是在二三十岁出的。我们这支团队虽然年轻,但一样可以做出令人震撼的成果!”
  团队成员开玩笑说他是“希特勒”,因为他在科研和工作上非常严格。然而,程勇却营造了一种不畏权威、开放创新的科研氛围。他希望像激光一样能将团队每个人的智慧“相干合成”、发挥极致。
  前段时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临近节点评审,为了确保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大家反复讨论。在平台建设上,团队内部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见,各执一词,争的面红耳赤,谁也不能说服谁。针对这一状况,程勇及时召开全所人员会议,双方将各自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分别论述,让全所人员评审,程勇融合双方优点确认出优化方案。
  一次,一位年轻同志提出一种新型激光晶体和谐振腔的一体化设计方案,有望极大减小现行固体激光器的体积重量。但这一新想法,设计精度要求很高,价格昂贵,其中一块晶体就要万元以上。那位同志心里没有底,担心加工出来后不能使用。程勇听了汇报以后当即表态:“只要是有创新想法的,我们研究所都支持,咱们在创新上不怕花钱。”
  作为所长,程勇是团队的领头羊,把握着整个团队的科研方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又以身作则,始终奉行“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的格言,甘当别人眼里的“疯子”。多年来,他身患糖尿病、青光眼和疝气,却坚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
  一天凌晨2点,刚刚回来的程勇躺下不一会儿又起身走出家门,径直回到实验室做起了实验。这一幕被他的妻子看在眼里、惊在心里,以为他得了梦游,不敢惊醒他,悄悄跟在他身后。原来,连续几天的实验下来,程勇脑子一直在飞速转动。那天刚一躺下,他的脑子里忽然闪现出一个灵感。为抓住这来之不易稍纵即逝的灵感,他条件反射般地赶回实验室,按照新的思路重新实验,却浑然不知爱人一直跟在身后。
  如今,这支年轻的团队已经承担了“核高基”、“863”、“973”、武器装备探索等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专项科研课题,成为总装备部军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全军光电装备保障研究中心,10余项原始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总装备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奖”。
  记者看到,为了我军小型高能激光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程勇和他的团队怀揣着创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心愿,追逐着自主研制的激光器占领军民融合一席之地的梦想,在科技强军路上勇攀高峰。在他们眼里勇者无畏!
  中国高能激光武器现身 细节一览无余
  7月16日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在北京隆重开幕,近千项具有代表性的军转民重大成果和产品集中亮相。此次展览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次举办军民融合主题展览,也是全部军工集团公司首次以集团整体形象对外展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此次展会上,带来了最新研制的“低空卫士1”激光拦截系统。这种武器系统采用激光能量射束,专门用于对付“低小慢”的航空器。系统集指挥控制、雷达搜索、光电警告、激光打击于一体,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搜索、捕获、锁定跟踪和击落。
  该系统使用激光光束进行攻击,具有打击精度高、附带损伤小、运用灵活、单发使用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政治、军事、经济要地的低空防护和重大活动低空安保。
  在小型民用无人机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激光拦截系统可以称得上是对付小型无人机的“杀手锏”武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低空卫士1”激光拦截系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低空卫士1”激光拦截系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低空卫士1”激光拦截系统
  官方证实中方有万瓦级激光拦截武器 5秒灭敌
  [提要]  中国成功研发万瓦级激光拦截系统“低空卫士”1月19日当选为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低空卫士”激光拦截系统正是为克制“低慢小”这类航空器的非法入侵专门研制的。该系统5秒内就可击毁目标,而且不会有附带损伤。
  原文配图:小型无人机被“低空卫士”击落
  [环球军事报道]中国成功研发万瓦级激光拦截系统“低空卫士”1月19日当选为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自从该系统在2014年11月公开报道后,国内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获奖当日,“低空卫士”的研发单位、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公司党委书记马寅国,向《环球时报》记者揭示了这种安防装备的真面目。
  伤“机”于无形之中
  国防科工局评选的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还包括“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等。
  马寅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低空卫士”的出现标志着激光技术在我国安保领域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在民用高科技安保领域的重要成果。近年来,小型航空器快速发展,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非法肇事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这成为重要区域或重大活动场所安保的现实威胁。而传统的应对方法主要依靠狙击手、速射炮进行拦截,或者靠直升机在空中捕获,但这些手段不仅成功率低,而且还有可能对地面和人群造成附带损伤。
  “低空卫士”激光拦截系统正是为克制“低慢小”这类航空器的非法入侵专门研制的。该系统5秒内就可击毁目标,而且不会有附带损伤。之后“低空卫士”还能快速转入对下一个目标的跟踪和打击。据称,它的拦截距离不小于2公里,单套系统防卫面积达12平方公里。据介绍,“低空卫士”已成功完成多次试验和演示,先后击落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机等典型小型航空器30余架次,成功率100%。
  由于“低空卫士”使用的激光属于非可见光波段,因此实际操作时并不能看到激光射出,在旁观者眼中,只能看到无人机在飞行中突然起火坠毁,可谓伤“机”于无形之中。
  中国“低空卫士”激光系统
  “低空卫士”将更小更自动化
  低空安防是一个世界难题。打击低空或超低入侵空中目标的小型集成化系统,至今在世界低空安防领域中仍是一片空白。2015年,我国低空空域将逐步开放,而低空安全决定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成效。激光技术的光速拦截、无声无息、保障简单的特点和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使激光系统成为打击“低慢小”目标、填补低空安保空白的首选。
  马寅国透露,“低空卫士”也在持续地改进。目前该系统主要由两个集装箱大小的方舱组成。而未来所有系统将集中在一个方舱内,朝着模块化的固定式或车载式发展,大大改善系统部署的机动性能,同时自动化水平也将大幅提升。他还透露,中国久远公司正在研制拦截距离更远、威力更大的发展型激光拦截系统,未来可以采取单套或多套联合部署的方式,实现智能化和远程组网,为大面积的城市密集区、重要区域提供空中防护,为国家低空开放保驾护航。
  央视曝光中国激光武器
  非致命性系统被广泛用于安保
  美英等国也已将非致命性激光系统应用于反恐、安保行动。Laser Energetics和CACI公司与美国国防部和其他联邦政府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Dazer Laser系列的激光眩目器产品线。激光眩目器的原理是利用激光使敌方人员产生暂时性的视觉障碍。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正在努力应对不对称战争带来的威胁并保障公民利益,因此预计在未来这种非致命性系统的市场将大幅增长。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为了对付索马里海盗,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激光设备,能使海盗迷失方向。该系统使用激光制造虚拟太阳光,这样可以将船只隐藏在激光后面,激光还可以让人眼花缭乱,使海盗完全迷失方向,无法找到目标船只。据了解,当海盗离目标船只400或500米时,这种设备的激光功率将增大。
  据介绍,除了根据激光技术研制出“低空卫士”拦截系统外,中国久远还运用高功率微波等技术,开发出了一系列国家安全和公共防卫的新产品。例如毫米波主动拒止系统,通过向可疑人群定向发射一定的微波波束,能让200米以内的人体产生难以忍受的痛楚并本能逃离,从而达到制止犯罪和驱散人群的目的。运用微波技术研制的车辆迫停系统更为神奇,该系统利用微波“紊乱”或“破坏”车辆的点火系统或发动机电控系统,使其突然失去动力,达到禁止其进入特定区域的目的。
  中国超强超短激光器实现1千万亿瓦输出 国际首次
  美军试验舰载激光武器(资料图)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在超强超短激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正在研制的10PW(千万亿瓦,拍瓦)级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了1PW激光脉冲输出,这是国际上基于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器首次突破1PW激光峰值功率大关,验证了啁啾脉冲放大链(CPA)与光学参量啁啾脉冲终端放大器(OPCPA)相结合的混合放大器方案作为10PW级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总体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据介绍,拍瓦超强超短激光能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强电磁场、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时间尺度综合性极端物理条件,在激光加速、激光聚变、核医学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是国际激光科技竞争前沿之一,多个国家已提出了大型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研究计划。
  上海光机所的激光装置主要包括基于钛宝石晶体的800纳米波段宽带高信噪比CPA放大链、基于三硼酸锂晶体的OPCPA终端放大器和激光脉冲压缩器等几个模块。最终获得45.3J的放大输出,转换效率接近27%,放大光谱全宽约80纳米,压缩脉宽为32.0fs,压缩后单脉冲能量32.6J,对应峰值功率1.0PW。
  17年前的国产激光炮攻击洲际导弹试验照片
  箭头一,指的是“烧锅”现象,懂行的都应该知道,只有洲际弹道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再入时才会有这个“烧锅”现象。
  箭头二,指的是弹头的合金材料,有融化的痕迹。
  箭头三,指的是弹头的复合材料碳碳结构,本来可以耐2000度的高温,也被激光烧穿了,可见激光的温度之高!
  箭头四,指的是打靶的时间,日。这是一枚152毫米加榴炮的弹头,看弹头底部的螺纹。应该是一枚惰性弹,就是没有装炸药,否则一炸就找不到激光照射的孔洞了。
  箭头五,指的激光烧穿的孔洞。特别注意孔洞的周围已经凹进去,可见激光照射的温度足以烧软周围的结构。
  从这次激光打靶到现在,又过了17年,这17年中国的科技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人想起了毛主席的话:“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激光武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